狗官 第三卷: 風雷九州 第三卷 風雷九州 第三十三章 一驢更有一驢強
    第三卷風雷九州第三十三章一驢更有一驢強

    幾日後,和珅帶著鄉勇回到上海,與出兵時相比,蘇州之戰令他損失巨大。二千鄉勇與五百守備兵最後只剩五百多人,而且倖存者個個帶傷,要不是援軍來得快,差一點兒就在蘇州全軍覆沒。

    「大帥,標下指揮不利,導致我軍損失慘重,請大帥責罰……。」

    和珅擺手道:「省三啊,此戰非你之過,是本帥太大意了。我一直以為光靠著洋槍之利,定能把長毛攔於蘇州城外,沒想到長毛吃了虧後竟然改變戰術,這才迫使有此之敗。如果當初多帶些兵去,或者把那幾門炮一起帶上的話,或許就不是此等結果了。」

    劉銘傳默然點頭,蘇州之戰後他一直也在思考著這些問題,對戰局的變化和自己這方的準備、應變等等現了很多不足之處。劉銘傳雖然是一個天生的良將,可帶兵與強敵交戰畢竟是他生平第一次,這仗最後打成這樣,以雙方實力比較,劉銘傳已經做得很不錯了。

    「省三,從今日起,你盡快把鄉勇重新整合起來。此次我方損失太大,鄉勇招募迫在眉睫,要不然,等長毛回過神再攻蘇州,上海就將無兵可出。」

    「標下尊令!不過……大帥,不知此次招募將為多少人為準?」

    和珅坐在椅中閉目想了想後,說道:「先招一萬,兵源你可去找少奎商量解決。你與少奎都是皖人,安徽正被長毛鬧得赤地千里。如今是收攏人心,為國為家,殺敵報仇的好機會。」

    劉銘傳連忙點頭稱是,同時心中對和珅地選擇感激萬分。現在安徽已經鬧得人吃人的地步,當鄉勇,拿糧餉是這些農民除了逃難外唯一的選擇,和珅這麼做。也是考慮到讓這些安徽難民多一條活路,更是給他們一個當兵殺敵。為家鄉人報仇的機會。

    在蘇州,劉銘傳徵得和珅同意後,親手連剮十餘名俘虜的太平軍,並把其他人一律梟示眾,大大出了胸中一口惡氣。但是,這依舊不能抑制他對家鄉所生的慘無絕倫之事痛心,與深深的同鄉之情。

    一萬鄉勇。在普通練勇來看,從人數說只能算是一般,就如李鴻章,在短短地時間內就拉起了萬多人馬,而如今在長沙的曾國藩手下更有了近十萬大軍。但和他們相比,一萬人在和珅地隊伍裡,卻算得上是一個數量的飛躍了。

    要知道,和珅的鄉勇從一開始就和曾國藩、李鴻章等人不同。和珅一直走的是精兵路線,全軍裝備是以洋槍為主,戰法用的也是洋人的列陣。出過洋,見識過洋人軍隊厲害的和珅,從一開始就以現代新式軍隊為藍本,摸索著想打造出一支接近洋人軍隊地新式隊伍。所以。他才會嚴格控制人數,只練了近四千左右新軍。

    但蘇州一戰後,讓他看到了自己先前考慮不周之處,雖說他的鄉勇攻擊力強大,兵員訓練有素,卻始終因為人數太少,無法左右整個戰局。在回上海的這一路上,和珅經過深思熟慮,這才決定把鄉勇規模擴大一倍以上,並全力展在上海的兵工廠。爭取盡快製出槍械。把大軍裝備起來。

    另外,和珅在這次戰役中還有個棘手問題。不懂兵。是和珅最大的缺陷,他雖然能老練地看到事物優劣之處,和看清楚別人的才華與品質,卻無法把這些運用到戰場上去,不能不說是一個遺憾。而他手下,除了劉銘傳外,卻再無能獨當一面的軍事人才,至於華爾這個美國人,和珅可不敢放心地把大軍交到他的手中,以華爾冒險大膽,貪財而不計後果地牛仔作風,天知道會搞出什麼事來。

    「大人,李大人求見……。」

    蘇州之圍解後,李鴻章隨著和珅一起來到上海,等安頓好手下鄉勇,他第一時間就來拜見和珅。

    「少奎來了,快!快請坐……。」和珅笑容滿面地親自出迎,把有些受寵若驚的李鴻章接了進來。

    「中堂如此厚待,學生萬萬不敢。」李鴻章在和珅面前依舊是一副小心翼翼的樣子,禮數絲毫不敢有缺,更不敢擺一點和珅救命恩人的架子,讓和珅見了暗暗讚歎。

    「呵呵,少奎不必多禮,雖說我與滌生兄是好友,但你我之間年齡相仿,無須如此。如少奎不棄,不如就以字相稱可否?」和珅笑瞇瞇的問道。

    「這……。」李鴻章有些猶豫地望了和珅一眼,見對方眼中帶著真摯和期待,心中這才一寬,站起含笑禮道:「既然如此,恭敬不如從命,多謝君實兄……。」

    「哈哈哈!」和珅聞言暢快大笑道:「少奎不亢不卑,坦然自若,真乃大丈夫也!怪不得滌生兄如此看重與你……。」

    頓了頓,和珅問道:「少奎此次前來,有何事要與我相商麼?」

    「相商談不上,只不過鴻章處有封老師給君實兄的信。前幾日因在蘇州,鴻章考慮到軍中無私事,一直就未拿出來,而今已回上海,所以鴻章就把信給君實兄帶來了。」

    「哦!有滌生地信?快快取來!」和珅聽曾國藩讓李鴻章帶信給他,當即高興萬分。

    接過李鴻章遞來的信,和珅迫不及待地拆開看了起來。他與曾國藩多年未見,由於近幾年太平天國內亂,雙方東西一方,各忙各的事,其間根本無法保持長久聯繫,只能依靠著斷斷續續的信件來往通訊。算起來,接到曾國藩上一份信到現在已經快大半年,和珅早就等得望眼欲穿了。

    曾國藩這封信很長,上面先是說了些掛念、問候之類的話。接著就談到了他在湖廣地情況。從字句中來看,在練勇和太平軍交戰這些年裡,曾國藩是吃了不少苦頭,而且心境也與以前大不一樣了。當年那位在京中書生意氣,性如傲竹的曾滌生,如今已變得油滑老練,心狠手辣。在湖廣之地高舉屠刀,殺人如麻。贏得了個「曾剃頭」的惡名。

    這幾年中,曾國藩帶兵與太平軍大戰十幾場,小戰數百餘,卻依舊勝少敗多,最慘一次親領之兵全軍覆沒,只搶得一葉小舟渡在江心,逼得他走投無路。差一點兒就跳了江。幸好有提督塔齊布拚死相救,這才狼狽逃回。雖然是這樣,但曾國藩靠著堅韌的性子,非但沒給太平軍打跨,反而隊伍越打越多,不僅步步穩住了湖南局勢,更打算趁勢前擊,向皖地進軍。

    這次李鴻章回鄉練勇。不僅是李鴻章的要求,更是曾國藩在旁指點,為門生選地一條出路。安徽屬於兩江,而今和珅署理兩江總督,又掌上海製造局,李鴻章要想在安徽立足。不僅要靠曾國藩在湖廣幫忖,更離不開和珅在上海地支持。

    曾國藩信中特意點明,讓和珅看在他地面子上,多多照顧李鴻章他這位得意弟子,並且要求和珅盡快展上海製造局,等軍械製成後,優先裝備他地湘軍和李鴻章地淮軍,以期用雷霆萬鈞之勢,與湖廣、安徽的太平軍一決死戰。

    在信最後,曾國藩出乎意料地說到了左宗棠。也不知道是怎麼回事。似乎曾國藩和左宗棠在湖南鬧出了什麼矛盾,正吵得不可開交。尤其是曾國藩信中所寫到的那些話。處處都流露出對左宗棠的極度不滿,要不是顧及著雙方多年交情,或許早就在信裡破口大罵了。

    合上信,和珅不由得皺起了眉頭,其它事對和珅來講都是小事,而曾、左兩人交惡卻是讓他有些意外。他不明白究竟是什麼事會讓他們鬧出如此矛盾,也搞不清楚在湖南生了些什麼。

    「少奎,滌生兄與季高兄之間怎麼了?你可知道?」

    李鴻章聽了先是一愣,接著馬上醒悟過來,問道:「君實兄,是不是老師在信中提到了左季高?」

    和珅把信放在一邊,點了點頭。

    李鴻章滿面慚愧道:「哎……此事其實說來也怪不得老師和左季高,從一開始就是個誤會,只不過他們兩個都是強脾氣,誰都不肯讓步,這才會越鬧越厲害。」

    「究竟是怎麼回事?」和珅好奇地問道,催促著李鴻章把前因後果說清楚。

    直到李鴻章苦笑著把事情經過細細道出後,和珅才恍然大悟,忍不住也苦笑起來。

    原來曾國藩在靖港慘敗,投水被救,倉皇逃回後,布政使陶恩培、巡撫駱秉章、提督鮑起豹等人幸災樂禍,惡言中傷曾國藩,並寫折彈劾曾國藩,想至於曾國藩死地。左宗棠聽後氣得破口大罵,稱他們為「落井下石的小人」,隨後親自趕往水6洲見曾國藩。

    沒想到,當左宗棠趕到水6洲的時候,曾國藩卻因為辛苦勞累,親冒矢石,盡忠國事得到的卻是兵敗和落井下石,心中萬年懼灰,決心一死了之,並讓人準備了一口棺材,正考慮著究竟是那種方式自裁?

    這下可氣壞了左宗棠,瞧著曾國藩一副死豬不怕開水燙,灰心喪氣毫不爭氣地樣子,當場就把他給狠狠痛罵了一頓,臨走時還送了他「不忠、不孝、不仁、不義」八個大字。

    事後,曾國藩雖然被左宗棠給罵醒,心中暗暗感激,卻因為左宗棠當著眾人面把他毫不留情的訓斥一頓,讓他又覺得有些尷尬。而且左宗棠接任巡撫後,又因為雙方政見不同,和曾國藩大吵過幾次,兩個好友之間就這麼悄悄留下了裂痕,越鬧越凶,到後來差不多都快視對方為眼中釘了。

    「這個曾滌生……這個左季高……真是兩頭強驢!」和珅啞然失笑,搖頭無語。這兩人的性格他都非常清楚,一個猶如乾柴,一個就像是烈火,如果有人居中調和的話根本就不會鬧成這樣子。大家都是多年的好友,話說得難聽卻都是為對方好,而且又是都為國事著想,有什麼事不能心平氣和的坐下來好好說呢?一見非得吵架?難道就不怕人笑話不成?

    看來再讓他們兩個湊在一起,接下來弄不好還會鬧出更大的事來。和珅不由得為這兩位好友暗暗傷神,琢磨著辦法怎麼才能讓他們和好如初。

    突然間,一個主意閃過,和珅頓時笑了。他現在鄉勇中不正缺少個為帥者麼?如果能把左宗棠搞來上海,不僅這個棘手的問題能迎刃而解,而且有左宗棠在身邊,更能分擔自己許多麻煩。

    左宗棠在兵事和政事上地造詣,和珅很久前就佩服萬分,以前因為考慮到曾、左兩人在湖南合作,為了避免湖廣戰事惡化,和珅才一直忍著沒硬把左宗棠拉來上海。而今他們鬧成這樣,與其這麼下去,還不如讓左宗棠來幫自己,這既能解決他們之間的矛盾,也能幫自己一把。

    既然想到,此事就益早不益遲,和珅當天就上奏折送往京城,要求調左宗棠來兩江任江蘇巡撫。恰巧原巡撫楊文定在蘇州自殺,為他留出了位置,和珅以兩江總督的名義向朝廷要人,也是名正言順,憑著左宗棠湖南巡撫平調江蘇,加上宮中蘭貴人的路子,咸豐沒有不答應的道理。

    另外,和珅還以蘇州大捷之名,向朝廷保舉了一批人,其中主要有王有齡、劉銘傳、辜鴻銘等幾個。王有齡任江蘇布政使,劉銘傳授總兵銜,辜鴻銘接替王有齡任上海道,並兼上海守備道,主事製造局,就連胡光墉等幾個沒有任何軍功者,和珅也一個都沒落下,藉著蘇州之戰一一為他們請賞,打算借此把自己人全提起來,把上海周邊牢牢捏在自己手裡。

    至於江南提督鄧紹良,和珅也不會忘記。鄧紹良是員猛將,又執掌江南綠營,何況大家在蘇州一同經歷過生死,也算是患難之交。能把這種人拉到自己陣營裡,和珅無論如何都不會放棄這個機會的,雖然他沒有權利為鄧紹良陞官,卻能以總督名義為鄧紹良請爵,並親自派人把傷重地鄧紹良接到上海好生安頓,又從公使館請來幾位西洋大夫為他療傷。

    (推薦太少,傷心啊!!!)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