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四回大封功臣
「振東,看大家都來迎接你這個功臣啊!」旗艦上,李無庸親切的拉著谷振東的手,指著南京碼頭上的黑壓壓的人群。
儘管谷振東也知道這些人,都是衝著李無庸這個皇帝來的,但是心裡還是比較激動,能被一個皇帝如此看重,在這個時代來說,可是一件光宗耀祖的事情。
經過一個多月的航行,李無庸終於趕在年前趕了回來,隨行的還有無數的黃金與帛,當然李無庸最看重的還是那十萬匹戰馬了,有了這些戰馬,李無庸又可以在兩年內建立一支強大的騎兵,雖然與蒙古、後金還是有一定的差距的,但是在中原的各路諸侯中,已經佔有很大的優勢了。而加上唐軍儘是精銳,帝**事大學的建立為唐王朝的軍隊源源不斷的提供大量的基層和中層軍官,他們有著先進的軍事思想,比其他的割據勢力的那些將領要專業的多,也許他們沒有上過戰場,但是經歷了一兩場戰爭,很快就能成熟起來。經過一年的徵兵,大唐王朝的軍隊已經有五十萬人,這還不包括在安南的僕從軍隊、在各府的守衛軍隊。只要再給李無庸一年的時間,橫掃整個中原大地,也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臣等恭迎陛下凱旋歸來。」眾大臣在宋獻策、劉謙等人的帶領下,在碼頭上高呼萬歲。帝國又一次打了勝仗,儘管這一次勝的比較卑鄙,拿了別人祖宗地梓棺來威逼別人。但是總算是勝了,五萬兩黃金也就是五十萬兩白銀,再加上十幾萬石糧草,這些可以讓大唐帝國不怎麼充裕的財政有了很大程度上的緩解,只要支撐到每季度上繳的海關釐金與商業稅收,大唐的財政也就徹底好轉。有了銀子難道還怕買不到糧食嗎?「蘇湖熟,天下足」。「安南熟,大唐足」。在大唐境內有那麼多的糧食產地。還怕沒糧食嗎?
「都起來吧!這次能有如此大的收穫,也是谷大將軍地功勞,朕離京的一段時間,朝廷之事也是由諸位愛卿負擔,功勞也是不小地。傳旨,每人賞上好絲綢十匹。諸位愛卿今日就隨朕到崇元殿喝幾杯吧!」眾人聞言心中一喜,崇元殿是李唐王朝舉行大小宴會的地方。每逢節日皇帝就會在那裡賞賜宴會什麼的。
「大將軍,請上馬。」李無庸突然拉過旁邊的一匹雪白御馬對谷振東說道。而正在高興的眾大臣見狀,心裡一驚,在這個場合,眾人都是走著過來的,就是有轎子也不敢騎啊!也只有李無庸才能坐上那用六披白馬拉的馬車。其他地文武大臣也只能跟在後面吃灰塵。今日,皇帝居然讓谷振東騎上御馬,到底是什麼意思呢?恩寵?試探?等等。一時間在眾人的心裡留下了眾多的疑問。
谷振東也是一驚,連忙跪在李無庸面前道:「請陛下先登龍車。」然後跪爬到那龍車面前,一動不動,顯然要李無庸踩著他的背上去。
李無庸見狀點了點頭,龍靴輕提,輕輕的踏在谷振東的背上。跨上了龍車。龍車輕輕啟動,待行到宋獻策身邊的時候,突然對侍侯在一旁的太監總管秦九道:「去把軍師也請上來。」
秦九神色一動,連忙走到仍然跪在一旁地宋獻策輕聲的說了幾句,宋獻策神色一變,連忙跟了上去。而等李無庸的儀仗走完後,劉謙等人才站了起來,望著趴在地上的谷振東與上了龍車的宋獻策,眼睛裡露出了異樣的光芒。
龍車上,宋獻策坐了半個屁股。而李無庸並沒有注意這些。他地眼睛不時的看到外面不斷山呼萬歲的百姓。
「軍師!朕不在朝的日子,周圍的那些人可有什麼動靜?」李無庸突然問道。
宋獻策一怔。隨著李唐王朝的勢力加強。除掉後金,其他人在心裡只求李無庸別找他們的麻煩就不錯了,哪裡還敢來找李無庸的麻煩呢!劉澤清整個人都龜縮在皖城,左良玉在湖北也是與李自成對峙著,另一方面還要防備著清軍,在襄陽防備曹百原的也不過五萬人而已。張獻忠雖然已經佔據了成都,但是秦良玉那個老太婆一日都沒有給他過上安寧的日子。李自成地對面有多爾袞與吳三桂大兵壓境,堅守潼關都成了問題了。哪裡還有精神來管李唐地事情。顯然李無庸話裡還有別的意味,這裡面地含義宋獻策是猜不透的。
但不管怎麼樣,宋獻策還是很老實的回答道:「自從谷大將軍關外大勝後金,陛下更是勢壓多爾袞,我大唐王朝聲威震天,天下無人能及,哪裡還有人敢來冒陛下龍威的。」雖然話裡有點拍馬屁的嫌疑,但是宋獻策倒是說了幾分事實。
「當年洪武皇帝登基的時候,就封功臣與封兒子的問題與劉伯溫討論了好久,朕當初建國的時候,也曾經再三的思考,但是還是先封三位王子和公主,一方面是朕考慮四海未定,這個時候封賞恐怕早了點,以後沒的封啊!而另一方面,眾人都不在京師,今日振東、廷臣他們都回來了,這次谷振東在關外這麼一鬧,清朝實力大損,短期內不可能有什麼異動了,朕已經招施琅與劉啟他們回來了,估計後天也會從陸路趕回來。到時候把封賞的事情給定下來。」李無庸歎了口氣。
「陛下準備怎麼封賞?」宋獻策並沒有反對,畢竟功成名就,蔭妻封子,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如果不封的話才有些奇怪呢!
「功勞大者封公,計有二十一人,日後再湊足二十四人,次者封侯、伯、子、男,仿唐例。非宗室,不得封王,軍師以為如何?」李無庸問道。
「陛下聖明。古有唐太宗封二十四功臣,會表凌煙閣,成就君臣一段佳話,今日陛下此舉,可以為我大唐更添幾份氣度。」宋獻策這個時候心裡也舒了口氣。
李無庸是皇帝。宋獻策他們都是臣子,而且是立有大功勞的臣子。如今大唐鼎立,中原也是指日可下,宋獻策他們都是開國地功臣,封侯拜相也是必然的事情。然而在歷史上,君臣之間成為一段佳話的,有始有終的,並沒有多少。漢朝的劉邦,一開始就殺了大將軍韓信,明朝洪武皇帝朱元璋更是了不得了,傅中書右丞相參軍國事兼太子少傅魏國公徐達賜蒸鵝,病疽毒發死,太保中書平章軍國重事兼太子少保鄂國公常遇春長子茂以遇春功,封鄭國公,後因過而安置茂於龍州。自己病死了,但兒子也跑不掉;李文忠被中毒而死;沐英也被賜死,雖然他的子孫後代被世襲雲南王,但還是被鴆殺了的;李善長被滿門抄斬;馮勝、傅友德、廖永忠等等,都是被賜死,僥倖逃過去地。也只有回到老家的湯和了。這些人有地一開始還被封了王,但後來都是被朱元璋以各種理由被殺。如今李無庸明確表示非宗室不得封王,仿唐例,成全君臣之義。他們這些有功之臣也可以稍微安心了,只要你沒有胡惟庸那樣的謀反大罪,想來李無庸也會網開一面,饒其性命,頂多也是一個削爵。
「各個皇子也日益漲大,傳旨下去,眾文武大臣不得擅交皇子。」
「遵旨。」
「明亡其中有三。其一苛政;其二貪官;其三朋黨;其五宦官;其六昏君;其七弱旅。傳朕旨意禁止朋黨;禁止宦官干政。違者立斬。」
「臣遵旨。」
三天後,崇政殿內莊嚴肅穆。在京城以及從外地趕來的數百位官員濟濟一堂,神情激動,因為今天是皇帝陛下大封功臣的日子,各個都是興高采烈的,都期望著自己是那上面的一員,也可回去光宗耀祖。
隨著淨鞭三響,御樂升起,李無庸穿上了除掉大場合才穿上的通天冠,有二十四梁,附蟬十二首,加珠翠、金博山(山形飾物),這種通天冠是皇帝在郊祀、朝賀、宴會等上才穿地。而其他的大臣也身著冠冕,一品官服袞冕,二品官服鷩冕,三品官服毳冕,四品官服絺冕,五品官服玄冕,六品至九品祭祀時服爵弁,武將朝參時服武弁,文官九品服弁服。文官朝參時戴進賢冠。進賢冠以梁數多少表示品級高低:三品以上三梁,五品以上兩梁,九品以上及國官一梁。法冠,以鐵為柱,飾珠兩枚,成獬豸形,是御史大夫、中丞等司法官員戴的。帕頭,包頭軟巾,也叫四腳、折上巾,有四條帶,兩帶繫於腦後下垂,兩帶反系頭上,今其曲折附頂。它始於北周。唐代把四腳改成兩腳。兩腳左右伸出,叫展腳帕頭,為文官所戴;兩腳腦後交叉,叫交腳帕頭,為武官所戴。一時間大殿之上喜氣濃濃。
秦九在得到李無庸的示意後,打開聖旨,首先是封二十一功臣的:宋獻策為榮國公;劉謙為萊國公;顧炎武為宋國公;施琅為鄂國公;劉啟為申國公;谷振東為英國公;李巖為危國公、王夫之為趙國公;黃宗羲為褒公;何斌為魏公;羅振川為譙公;曹百原為勳公;孫元化為渝國公;王廷臣為盧國公,追贈曹變蛟為兗國公,其位由長子曹國忠繼承;陳大戈為蔣公,關爾森賜名鄭成功,封為鄭公;孔胤玉為胡公;姚啟聖為永興公;戴滄為陳公。其餘眾大臣或封侯、或封伯、或子、或男。儘管這些都只能是個榮譽,多拿些俸祿,但是也是光宗耀祖不是,一時間,南京城內眾大臣都熱鬧不已。互相請客,南京城的酒水倒是消耗了不少。而隨著年關將近,李無庸又對前線的將士賞賜了不少的酒水與牛羊,在不經意間,拉動了大唐帝國地經濟增長,一舉數得啊!
[無廣告小說奉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