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此之後,我就暫時斷絕了那些癡心妄想,認真扮演苦行僧角色,寄情於事業和武學,一心一意地狠抓造反工作,並勤練太極功夫。我把太極拳的八種用勁法門融入刀槍劍棍這四種兵器中,每日與李仲選派的武功好手對陣廝殺,很快就從一對一上升到以一敵五,武功進展可以用一日千里來形容。
袁胖子和兩位軍師的部隊推進十分迅速。杞縣縣城的守兵們,只象徵性地抵抗了一陣,就開城投降了。廢話,一兩千的守兵,面對著漫山遍野的四萬人,敢不投降嗎?官家和大戶們的糧食、金銀和土地,自然落入我們手中,大部分散發給老百姓了。強大的兵力,配合宋獻策巧妙的宣傳攻勢,再加上開倉放糧的舉措、均田免賦口號的強大號召力,一時間在杞縣刮起了「跟隨李公子打江山」的熱潮,老百姓們紛紛加入義軍。
牛金星還輕易地收拾了杞縣的一百多股家族勢力,像什麼東黃莊、張家窪、常寨、孫寨、白塔寨、晉寨、李寨、孔寨……連我都沒想到,杞縣這麼一個小地方,竟然像軍閥割據一樣,分佈著一百多個大姓家族。這些家族說穿了就是大土豪,雖然他們中大多數劣跡並不多,但總歸是佔據了杞縣三分之二的土地。我於是帶著飛虎營,和宋獻策的猛虎營一起,把他們的糧食、金銀珠寶和土地毫不客氣地全盤接收過來,然後把糧食和土地平均分配給全縣的老百姓。
土地解決了,旱災的問題仍未解決。我讓飛虎營的將士全體上陣,在全縣打了八百口深井,其中有五百九十一口井打出了水,灌溉問題得到了初步解決。一時間,老百姓有田種,有飯吃,紛紛叫著「李公子活我」,把那些青壯子弟送來從軍。短短幾天,牛金星手中的兵力就從三萬人增加到了六萬人。
聚寶崗的老營裡還有一些家眷,我從飛虎營和猛虎營各抽了二千人,留在山上保衛我們的老巢。然後帶著其餘的兵馬四處撫民,並招兵買馬,打造兵器。
隨後,宋獻策、牛金星和袁胖子開始分散行動,四面開花。由於採取了和杞縣相同的策略,僅用了十多天,我們就打下了附近的九座縣城。其中,陽武、原武、封丘、延津和蘭陽、儀封、考縣這七縣都是老百姓們裡應外合,打開城門迎接義軍到來的,只有通許縣和尉氏縣的官兵進行了有效抵抗,但抵抗也只持續了一天左右,就分別被宋獻策和牛金星拿了下來,其中自然也少不了老百姓們在城中鬧事的功勞。
這樣一來,在開封的北面,我們佔據了陽武、原武、封丘和延津這四座縣城;在開封的南面,我們佔據了杞縣、通許、尉氏這三座縣城;在開封的東面,我們佔領了蘭陽、儀封、考縣三城,已隱隱形成對開封東、南、北夾攻之勢,一旦我們再在西邊佔領鄭州和中牟縣,就完成了對開封的合圍之勢,足以把開封圍他個滴水不漏。
據我們派往開封的密探回報:由於我們行動迅速,且四處開花,開封省城的官員們一時間摸不透我們有多少兵力,有什麼意圖,且擔憂我們即將圍攻開封城,故開封官兵均龜縮在城內,一兵未出,正在加緊加固城池和加強巡守。由於一下子冒出這麼多造反部隊,且一下丟了十座城池,故巡撫李仙風害怕受到撤職處分,不敢如實向朝廷上報,只說災民在開封城外的幾座縣城鬧事,已派兵圍剿,現事態已得到初步控制,云云。
聽了探子的這一消息,我大喜過望。我最怕的就是在起事之初,遭到官兵的大舉圍剿,使軍隊嚴重受創。但宋獻策一直力主不必擔心此事,他認為:官兵不久前在聚寶崗遭受重創,必不敢輕易再出兵,勢必會先觀望一陣。而我軍宜速戰速決,迅速佔領開封附近的幾座重鎮,進一步壓制開封。崇禎皇帝對李自成、張獻忠、羅汝才等人最是忌諱,對多年來剿滅不了他們已是大為光火,我們這股新勢力一冒頭,開封官員必不敢如實上報,只會欺上瞞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對朝廷先來個敷衍拖延。
事實證明,老宋的分析十分精闢,若無豐富的人生閱歷,怎能對那些官員們的心理把握得如此準確?開封官員的拖延,使得我們在革命初期抓住了難得的機遇,肆無忌憚地擴充起勢力來,這正叫「遇著綠燈快步走」。由於開封府附近的州縣均是河南受災最重的地方,災民滿地,流民遍山,我們的軍隊繼續象滾雪球似地快速擴張著,平均每攻下一個縣城,就能招到三萬新兵。僅僅半個月,我手裡的人馬就又從八萬人擴充到了三十五萬人,對外號稱四十萬大軍。現在官府即使想來對付我,都很難鼓起勇氣來了。
對此,牛金星的戰報中倒也沒有吹噓他自己的功勞,而是很客觀地用了九個字來形容:「民心所向,故所向披靡。」
兵力增加後,我和宋獻策商量了一下,又增派了一萬餘人趕赴河南各地,在三十一個府屬州、九十六個縣城境內同時發動宣傳攻勢。這一萬餘人都是不適合打仗的中老年人,我把他們編入風箏營(取遙控之意),又把他們分成一百個排,每個排包保一個州縣,均假扮成小商小販和跑江湖的人士等,有組織地搞搞特務工作。在探情報的同時,重點形成密集的宣傳攻勢。當時河南分為開封、歸德、河南、南陽、汝寧、彰德、衛輝、懷慶等八大府,在超級特工們的迅速滲透下,整個河南境內,一時間幾乎無人不知李公子的大名和事跡,貧民們都盼望著李家軍來開倉放糧,等待著「李巖來了不納糧」這一天的早日到來。不少老百姓都暗中趕製小旗,準備在李家軍進城時搞搞歡迎儀式。
照這個趨勢下去,整個河南遲早會被我收入囊中。但我並不滿足於此,而是瞄準了更遠的目標。明代的境內分為南、北二直隸(京師、南京)及山東、山西、河南、陝西、四川、湖廣、浙江、江西、福建、廣東、廣西、雲南、貴州凡十三布政使司,習慣上合稱為「十五省」。按我的命令,那一萬多人在河南宣傳成功後,又將繼續奔赴附近的陝西、湖廣、山東、山西等地,繼續鼓吹我李巖的光榮事跡,把那些歌謠唱響神州大地。為此,我幾乎把搜刮來的一半金銀都交給了他們,但我一點也不後悔,正所謂,捨不得孩子套不著狼。
但儘管革命形勢一片大好,我卻有了一種強烈的危機感。這種危機感主要源於兩個方面:
一是隊伍擴張太快,硬件和軟件的建設都跟不上,戰鬥力不強。很多新兵都不會打仗,但又來不及系統訓練,打打平原仗還湊合,打攻城攻堅戰就十分勉強了,因為經驗的欠缺,往往殺敵八百,自損三千。同時,兵器和盔甲也很不夠,很多新兵都是背著鋤頭、糞叉、鐵鍬上陣的,盔甲基本上沒有,弓箭和馬匹也十分缺乏。同時,各營、連之間協同作戰的意識不強,沒有經過大型戰役的磨合。雖然至今共打下了十座縣城,但遇到的只能算是小股官兵,在兵力佔絕對優勢的情形下,看不出什麼大問題。但一旦官府派大批正規軍隊來進行圍剿,形勢就會十分嚴峻了。此外,糧食和馬匹不充裕的現象也越來越突出了。
二是軍紀方面出了岔子,傷害百姓的事屢屢發生。儘管我讓宋獻策制訂了嚴格的軍令,嚴禁燒殺搶掠、禍害百姓,並把軍令公之於眾,但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將士們(包括一些歸降的官兵)身上匪氣較重,仍做下了一些傷天害理的事。有的闖入民宅強搶財物,之後縱火燒燬房屋,有的打傷甚至殺死平民百姓,還有七個士兵**了兩個村姑……作奸犯科、觸犯軍令的將士,在短短的半個月內,就達到了169人。這些人都被我下令抓了起來,等候處理。
現在我才知道軍營之事真是千頭萬緒,這只是兩個比較突出的問題,其它形形色色的問題還有很多,可謂千奇百怪。這些問題不解決,軍隊的戰鬥力就無法得到明顯提高,甚至還會急速下降,稱霸事業就終將成為泡影。
[無廣告小說奉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