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報組有一個成員叫周迅予此人不好好幹事游手好閒逛妓院下賭場根本不把沈叔逸放在眼裡。有一次沈叔逸批評了他沒想到他居然嚷了起來:「怎麼老子就是去了窯子你能把老子怎麼樣。」
沈叔逸決定殺一儆百先拿周迅予開刀。
沈叔逸知道周迅予經常不回家薪水不給家裡全在外邊胡花光了他老婆拿他沒有辦法。於是沈叔逸給會計交待從周迅予每個月的薪水中扣下四十元親自送到他家裡。為此周的老婆非常感謝沈叔逸並對他說:「這該死的成天不著家錢也不給家裡要不是沈先生,我還不知道該怎麼辦。」
每次去送錢周迅予的老婆都要訴一番苦把周迅予在外邊干的一些壞事說給沈醉聽。沈叔逸回去以後就把在周迅予老婆那兒聽到的全記下來。幾個月後沈叔逸把周迅予的所作所為整理成詳細的材料交給了戴老闆。這份材料羅列了周的三大罪狀說他「不務正業玩忽職守背叛組織」。
這三大罪狀在雞鵝巷53號中是要受到嚴厲懲處的。戴老闆看到材料後十分惱怒:「周迅予無法無天太不像話。」提筆批示道:解周迅予來南京受審。
收到戴老闆的批件後沈叔逸故伎重演讓周和他一起到南京匯報工作。等週一到南京幾個打手就將他拿下送進了大牢。打那以後情報組的特工們知道了沈叔逸的厲害再也不敢在他面前放肆了。
抗日戰爭爆後沈叔逸跟隨戴老闆來到了重慶。從雞鵝巷53號搬到重慶羅家灣19號後戴老闆趁這個機會對組織進行了大整頓。組織總部下設情報、行動、電訊、總務等八個處。沈叔逸先是被提拔當了重慶衛戍總司令部稽查處上校副處長兼督察長然後又被提拔為總務處處長成為組織中最年輕的處級官員人稱是羅家灣的總務專家。
除此以外沈叔逸還是羅家灣裡有名的暗殺高手在上海的時候就奉命執行過不少的暗殺和誘捕任務包括誘捕共產國際駐中國的情報機關負責人華爾敦。
「久仰沈處長的大名。沈處長不要這樣說調遣那是說不上大家也就是共同努力攜手完成抗日大業。」劉建業連忙說到。
「我們還是先談談這次任務的具體情況吧。」沈處長說道。
「好的。不知道戴老闆是怎麼對你交待的?」劉建業問道。
「戴老闆把這個信封交給我然後就說要我到這裡來找劉將軍。具體是什麼情況我也不知道。」說完沈處長掏出了一個信封。
劉建業打開信封掏出裡面的信紙一看就是自己下午開列的那張名單。戴老闆果然是天生的情報人員做事謹小慎微滴水不漏連沈處長也不知道信封裡面的內容。
「這是一張名單裡面是沈處長你這一次帶著人要化妝潛入緬甸去尋找的重要人物。這裡面德欽努和德欽秀貌(後來的緬甸總統吳奈溫)是緬甸緬人獨立勢力的腦人物他們雖然地位不及昂山但是在組織內部有很大的影響力他們對我國也有一些好感。你們到那裡以後要努力和他們取得聯繫爭取他們對我國抗戰的同情最好能夠說服他們與我們進行會晤。吳努剛剛獲釋我們正需要趁著他還沒有加入日本方面把他拉到我們這一邊來。下面這些人就是緬甸各少數民族的領和地方上的土司最好能夠請他們到臘戎來一起參加會議就說我們會給他們意想不到的好處。最後這一個不太好辦實話說他不在緬甸而是在雲南的德宏不過具體在什麼地方就不太清楚了他還是不是活著也不清楚。我之所以把這個人也列在名單上是因為這個江闊是緬甸的最後一個王孫曾經號召過他的國民特別是上緬甸一帶的國民起來反抗英國人當時許多的地方土司也曾經起兵響應。即使他現在已經死了只要他還有後裔活著我們就可以打著他的旗號依靠我們曾經是緬甸宗主國的地位號召緬甸的國民跟隨他反抗日本人。有了這樣的旗幟即使是巴莫和昂山也會感到棘手難辦的。」劉建業向沈處長詳細地解釋著。
「只要他的後裔還活著我們就有辦法把它找出來。」沈處長自信的說。
「這個人對我們的意義非常重大189o年江闊帶著人從緬甸退入德宏德宏當地的地方官員肯定會有記錄在案的。我想這一點沈處長應該知道怎麼做的。」
「只要有了線索我們就一定會有辦法。」
「沈處長最好再利用你們的汽車隊多運送一些日式的武器彈藥到臘戎去。我們要請人家幫我們的忙自然是要給人家一些好處的不然那些土皇帝們可不會輕易買我們的帳的。」劉建業又提醒道。
「這個我一定會辦好的。」作為羅家灣的總務處長這點事情自然不會難倒他的。
「好了現在就先是這些。以後還要看事態的展情況也許還會有麻煩到沈處長的時候。」劉建業說道。
「那好我現在就去安排。」說完沈處長起身戴上墨鏡走了出去。
第二天下午劉建業跟隨著他的新上司那個來自美國的老頭乘坐一架美軍飛機從陪都起飛飛往臘戍——
今天我現我的文章剛剛更新不過2個小時就已經有網站貼出了盜貼這讓我心裡很不舒服。
我不是一次說過我是業餘寫手寫這個的收入非常微薄勉強夠付我一個月的香煙錢還只是1o塊錢一包的,不是什麼好煙。
飛機並沒有直接到達目的地臘戍而是先行飛到了雲南的省會昆明在那裡的機場加油。當飛機在機場上停下來的時候劉建業早已經進入了半夢半醒之間。即使在登機之前劉建業還在拚命的查閱陪都裡能夠找到的所有中文的有關緬甸的資料可惜讓他失望的是那些資料不是本身實在太古老了就是用晦澀難懂的文言文寫成的看了以後簡直不知所云。只苦的劉建業累得兩隻眼睛都掛上了黑眼圈嚴重的睡眠不足。
飛機在機場加滿油以後再一次起飛了。
「劉仲良你怎麼睡著了?」一個略顯熟悉的聲音在劉建業的耳邊響起。
劉建業懵懵懂懂的睜開了眼睛看到了一張以前見到過的面孔以前的委員長侍從室的林主任現在的中國駐滇參謀團團長。
「原來是林主任晚輩有一些累就在飛機上搭起了瞌睡讓主任見笑了。」劉建業連忙表示。
「不用再說了我知道你現在很累。恐怕你到了緬甸以後會覺得更累。」林中將意味深長的說道。
「我想應該差不多就現在的局面我們想要扳回來難度很大。」在林中將面前劉建業沒有必要隱瞞或者強撐。眼前的這位林中將是辭公派系裡的主要干將之一算是劉建業的前輩了。對他隱瞞毫無必要不如實話實說說不定還能得到他出手相助。
「現在的局勢如果打得好的話還能和日本人打成一個平手要是一不小心的話絕對會輸得乾乾淨淨。」林中將小聲地對劉建業說道。
劉建業明白林中將壓低聲音說話的用意是不想讓坐在前排的史迪威聽到。那個固執而刻薄的老頭在美國軍隊裡都有著一個並不是很好聽的綽號叫做「刻薄的喬」意思就是指他的心胸並不很開闊時常會有一些錙銖必較的事生。如果讓那位刻薄的喬聽到了兩人的談話恐怕又要生一場風波了。
「林主任這一次是要到哪裡去?不會也是到臘戍吧?」劉建業問道。
「你算是說對了我就是要到臘戍去。」林中將答道。
「去當那個人的參謀?」劉建業小聲地用浙江話說道一邊說一邊還用手指指著史迪威的背影。
「委座實在不放心要我來這裡作他的代表所有的命令都要有我向他報得到他的批准才能施行。」林中將倒也沒有隱瞞什麼。
劉建業聽了以後倒也沒有驚奇什麼。他知道這是最高統帥的一貫毛病又作了。每當最高統帥對前線的戰事過於關心的時候他就忍不住親自代替前線指揮官指揮甚至直接把指揮官架空。不少的國軍高級將領對此是無可奈何只能聽之任之。只有第五戰區的李長官敢於公開要求最高統帥不要插手他第五戰區的戰場指揮。最高統帥到也是非常守信在李長官在任期間從來沒有越俎代庖只是到了後來李長官離職以後他才又忍不住上陣了。也難怪桂系的小諸葛桂林行營的白主任曾經牢騷地把最高統帥評價為最多只能當好一個師長。
最高統帥的這一手實際上還是擺明了他不信任史迪威不肯像對史迪威做的承諾裡那樣把進入緬甸作戰的中國軍隊的指揮權交給史迪威。必要的時候他將親自行使前線的指揮權。不過身處距離緬甸數千公里之邀的陪都做出的決定可能於戰場形勢相符合嗎?
「我昨天晚上反覆的看了地圖。我覺得無論如何在仰光、庇古失守以後我軍原定進至同古地區協助英軍在仰光動反攻的計劃必須重新考慮此後我軍在緬甸作戰絕對有必要使用縱深配備戰略。我軍應當以臘戍、密支那等緬北重鎮為後方以位於緬北的舊都城曼德勒為中心集結主力於曼德勒附近誘敵深入待與日軍交鋒之後通過堅強防禦挫敗敵人的銳氣再反攻突破之。」劉建業對林中將說道。
「說說看你的根據。」林中將看上去對劉建業的想法很有興趣。
「我主要是基於以下幾點的考慮:一是對英軍在緬甸繼續作戰的決心我不表信任擔心我國軍隊傾力前突後後方空虛一旦戰事不利將面臨孤軍深入的危險。他日有撤兵必要之時兩國軍隊必陷入絕對混亂之現象而出現空前之危機。二是懷疑我軍和英軍兩支軍隊的協同作戰能力。我們和英國人在指揮權和聯絡上均不協調。仰光失陷前我國在指揮權上雖願讓步但英方並不願意指揮我國軍隊不願承擔由此而來的責任。仰光失陷後我們又對英國人不放心不願將遠征軍交給他們指揮在共同指揮上的協商始終未獲結果。就算是美國人願意出來指揮恐怕現在兩支軍隊都會不信任他們。三是英國長期殖民統治造成當地民眾對英軍反感甚至痛恨我國軍隊作為英國盟軍部隊行動也必然受到影響而緬甸混亂的交通管理也將極大影響我國軍隊的機動。在得不到民眾支持又是出國作戰地形生疏天時、地利、人和均不在盟軍一方情況下慎重行事應屬必要。俗話說得好小心無大錯。在戰場上我們最好先盡量不犯錯誤再考慮適時的主動出擊。」劉建業說道。
「實話跟你說委座的想法也是差不多就是這樣。委座曾經考慮我國出兵緬甸最重要的是欲保住緬甸尤其是仰光的出海口獲得盟國戰略物資的接濟仰光及東南亞地區失陷後這一目標已難以實現在英國方面未表現出堅守緬甸決心情況下我們當然也不願為英國作嫁衣擔當防守全緬的義務。對於我們來說只要能夠保住一條能夠順利得到外界援助物資的6地通道也就可以了。其他的我們不想太多。但是考慮到美國的意願及盟國聯合作戰等諸多方面問題委座認為從緬甸撤軍不太現實。」林中將對劉建業介紹著。
「委座的考慮確實比較符合實際情況。以我的看法比較符合我國利益的選擇是先確保曼德勒地區在此作縱深防禦伺機動反擊。戰略戰術原則應當是戰術上要取守勢即以守為攻戰略上要取攻勢即以攻為守。以守作為攻守的重心。」劉建業考慮了一會對林中將說道。
「委座原來的想法就是集中遠征軍主力在曼德勒地區與日軍進行作戰。委座認為在曼德勒地區作戰有幾下幾個好處:曼德勒扼緬北之咽喉為緬北廣大地區之屏障同時又是我國經緬北西向印度公路、鐵路交通之樞紐戰略地位十分重要。保衛曼德勒既可使緬北地區充當我國大西南地區的緩衝使大西南地區免受日軍的直接威脅又可保住我國經緬甸至印度的對外通道維持獲得外援的間接途徑符合我國的戰略利益。也就是說仰光失陷後守住曼德勒即是我國在緬作戰的最大利益目標。同時一旦作戰失利我國軍隊以曼德勒為中心後有密支那、臘戍等穩固據點撤兵也較為容易。另外從緬甸地形看以曼德勒為界以南多平原地區以北則為山地依托山地作防守戰對武器配備較落後的我國軍隊也顯然更為有利。」林中將說道。
「這個想法實際上是很好的如果我們能夠守住曼德勒固守以曼德勒為起點之斜線得以保住密支那與臘戍使中國與印度間公路鐵道之交通不致中斷就能保住緬西北的大片土地。這樣我們就對日軍形成可進可退的態勢同時還能繼續獲得外界援助物資。一旦時機成熟我們就可以從曼德勒向下緬甸的日軍動反攻。這樣的戰略構想為何沒有實行呢?」劉建業不解的問著林中將。
「還不是因為那個老頭。」林中將指著史迪威的背影對劉建業說道。
「這個我知道他一心想著要我們從同古向仰光反擊然後再打到毛淡棉等地。把日本人趕出緬甸。只是在目前的局勢下這可能嗎?以我們的這點力量能夠守住上緬甸就不錯了哪裡能奢望反攻?那個老頭在陪都還居然說立即動進攻這個時候我國軍隊不過剛剛出動大部分部隊尚在國內十日之內反攻的說法近乎天方夜譚。而且我敢說只要一進入緬甸的日軍第15軍作戰不順利日本南方軍肯定會徵調更多的精銳部隊到緬甸作戰的。到時候我們能不能活著回的去都成問題了。」劉建業對林中將說。
「我最擔心的是那個老頭一旦到了緬甸就會自行其是的。」林中將擔憂地說道。
「我想他一定會的。我看得出來他的個性很固執在陪都的時候他還能暫時表態放棄反攻仰光的計劃但是一旦他到了緬甸以後那裡就沒有人可以直接制約住他了。以他的個性他肯定會把校長的計劃全部忘得光光立即準備將其在緬甸動反攻的計劃付諸實施。」劉建業也對此表示了擔憂。
在原先的那個時空裡史迪威以中國遠征軍指揮官身份抵緬甸後立即就準備將其在緬甸動全線反攻的計劃付諸實施完全不考慮最高統帥的意見。史迪威的權限是緬甸戰役初期一個頗引起注意的問題最高統帥通常被指責為對史迪威放權不夠並實行遙控史迪威本人事後也一再抱怨自己權限不足並將失敗主要責任歸之於此。對這一問題先應該看到這樣一個事實就緬甸戰場言史迪威的身份是中國戰區參謀長及中國軍隊在緬指揮官因此史有執行、貫徹中國戰區統帥基本作戰意旨的義務與責任這一點最高統帥在與史迪威談話時曾明確加以指出而史也以此為當然。其次史迪威作為中國遠征軍的指揮官有權在中國統帥部指揮下行使前線的具體指揮權。
在具體指揮權上應該說這一時期最高統帥是準備予史迪威充分權利的。3月4日最高統帥在臘戍接見代理遠征軍司令官的第五軍杜軍長時當面表示其歸史迪威指揮並命令其對史絕對服從。雖然當杜軍長反問如史迪威命令不符合最高統帥本人決策應如何對待時最高統帥沒有明確答覆但是在回到重慶後最高統帥又特地給杜軍長寫了一封親筆信說明必須絕對服從史迪威的重要性。也就是說只要在總體戰略以外最高統帥希望並明確史迪威應真正行使權力。
可見不管最高統帥內心是否情願抑或此前他如何進行指揮在美國派遣的參謀長史迪威面前他的行動是謹慎的。其實當時史迪威本人也為此感到慶幸他在日記中寫道:「中國人接受了我的地位這近乎奇跡。」當然由於中、美兩種軍事文化和傳統的不同施予者和接受者可能在權力的理解上出現了差異在最高統帥看來指揮權只意味著在他的戰略方針指導下的具體實施權而在史迪威看來指揮權即意味著他應該有駕馭整個戰場的權力其中當然包括對戰略指導的變更這又是最高統帥當時尚不願也不能接受的史迪威感到的權力不足更重要的可能就在於此。
由於史迪威在戰略思想上與最高統帥有著根本的分歧而史迪威又並不想放棄自己的見解遠征軍的整體戰略必須在兩者間作出選擇。史迪威到前線後力主中國遠征軍應在緬甸動反攻奪回被日軍佔領的仰光提出「同古會戰收復仰光」計劃。21日史迪威簽作戰命令規定:「我軍決在同古附近拒止由培古方面北進之敵並與英軍協同作戰」。為此「以第二百師及第五軍直屬部隊及第六軍之第(暫)五十五師主力歸杜軍長指揮擔任同古方面之作戰」;「第五軍之新二十二師即由曼德勒開唐得文伊附近……準備支援普羅美方面英軍之作戰」;「第六軍方面就現在部署準備拒止由泰國方面來攻之敵。」這樣中國遠征軍主力將投入同古方向最高統帥強調的步步為營、重點設防計劃只能徒托空言。
在決定中國遠征軍命運的關鍵時刻最高統帥並不情願地對史迪威作出了讓步放棄其在曼德勒實行主力決戰的計劃同意將中國遠征軍重心大幅度南移在同古一線準備投入3個師加上兵力約1個師的第5軍軍直屬部隊由此遠征軍大部分兵力將越過曼德勒。最高統帥以曼德勒為中心在臘戍、密支那等地步步為營的戰略計劃實際已告放棄。這一變化依照最高統帥本人對史迪威的說法「將軍既為予之參謀長又負指揮我軍在緬作戰之責自當參酌尊意」。史迪威也滿意地承認:「這是一個相當大度的讓步」。固執的最高統帥之所以會作出這一讓步當然不是如史迪威自己認為的他的計劃有多大的說服力關鍵是因為其有美國這一實力國家作後盾。但是衡量當時緬甸戰場的實況這一讓史迪威滿意的決策在戰略上卻並不明智。
在同古展開會戰的出點旨在迅向日軍動反攻奪回已被日軍佔據的仰光地區但是從當時戰場總體形勢衡量這種思路其實並不現實。先從盟國和日本對壘形勢看由於日軍已控制泰國日軍在緬泰長達千里的交界地區對緬甸形成巨大壓力緬甸狹長的地理特徵使緬甸尤其是位於南端的仰光防禦需要從南到北投入極大的兵力在英方並無防禦緬甸決心情況下中國要獨力擔任這樣狹長的防禦地帶事實上難以做到因此即使中國遠征軍奪回仰光長期固守也相當困難何況此時仰光出海口已受日本海軍威脅難以充分利用。
其次史迪威包括最高統帥對日軍進攻緬甸的決心其實都估計不足。3月上旬根據緬甸方面英軍抵抗軟弱、中國遠征軍開始出動的新形勢日本南方軍決定「捕捉戰機果斷作戰迫使曼德勒附近之敵尤其中國軍隊進行決戰盡量於短期內殲滅之」。預定在5月底前基本完成作戰。為此該軍決定除以原第15軍繼續擔任進攻作戰外再將第18、56師團及第三飛行集團等部增派到緬甸戰場預定3月中旬至4月上旬到達。同時以第38師團及近衛師團各一部為預備隊。這樣日軍實際準備投入作戰的部隊已達四個多師團大大過中國估計的二三個師團之數而中國到日軍預定完成增兵計劃的4月上旬實際可投入曼德勒及以南地區作戰的部隊只有5個師考慮到日軍的空中及火力優勢以及其在包括與英、美軍隊作戰中表現出的強大戰鬥力這樣的兵力對比對遠征軍顯然是不利的。所以中國駐滇參謀團的林團長在事後的總結中認為同古決戰目的如為擊破敵人兵力「嫌過小」。
再次中國將主力投入同古地區在軍隊的進退中都將受到友軍協同、交通、後方運輸和部分緬人蓄意破壞的更大壓力。遠征軍要實施同古會戰關鍵是必須迅集結數個師的部隊在日軍援軍到達前一舉擊敵取得成功。但按原定計劃遠征軍除第2oo師外其餘部隊需在3月23日以後方能到達曼德勒東北地區而曼德勒到同古還過由國內出動至曼德勒的距離並且由曼德勒輸送至同古較之前一段運輸更為艱難。雖然後來由於各方努力運送度有所加快但要搶在敵人援軍到達前集中同古事實上仍無可能。3月中旬馬格威機場被炸盟軍在緬甸的空中力量遭到毀滅性打擊日軍取得在緬作戰制空權後這一問題更加突出。當時史迪威對之未予足夠重視如當最高統帥反覆向其說明應防止第五縱隊之活動時史迪威表示「迄今尚未現彼等有何不利我人行動之舉」對之輕描淡寫。但當戰爭大規模展開後上述問題即一一暴露。史迪威日記記載26日遠離戰場的仁安羌「英國士兵之間生了騷亂英國人正在摧毀油田」。同時鐵路運輸「因緬人生工潮曾停止數次」整個交通狀況「糟糕透頂職員們都已跑掉」中國軍隊的運輸計劃無法正常進行不得不臨時從國內緊急抽調鐵路員工到緬投入運輸。這些本應事先通盤考慮的問題遭忽視其後果是惡劣的。
復次在同古展開會戰還牽涉到一個微妙的戰鬥心理問題。由於最高統帥的讓步是在史迪威壓力下作出的最高統帥對進攻作戰大有保留這種態度通過各種途徑必然影響到前線將領。本來遠征軍將領對史迪威就抱懷疑態度如史迪威本人所說:「考慮到他們的歷史以及與外國人打交道的經歷」「讓他們在這關鍵地區把兩個軍交給一名該死的外國人而對此人又知之甚少難以過多信任未免期望過高。」尤其是這一外國人貫徹的又是為他們並不熟悉且和最高統帥意志不盡相同的進攻戰前線將領的猶豫和觀望實可想像。緬甸戰役失敗的連環扣很可能就由此拉開。
事實上從雙方力量對比看欲在同古地區阻擊日軍並動反攻的設想也不現實。日後的實際戰局進程顯示中國裝備最精良的戴安瀾第2oo師加上龐大的第5軍直屬隊在同古抵擋日軍一個師團的進攻即顯得十分勉強雖然後來有增援部隊加入仍無法遏阻敵人的進攻隨著日軍增援部隊的到來不得不最後撤出陣地。因此即使按照史迪威的計劃再出動一個師兵力投入戰鬥也很難實現擊垮敵人的目的。在這一點上長期指揮中國軍隊作戰的最高統帥當然更有言權他對史迪威直言:「中國軍隊由於武器、裝備和運輸方面的缺陷須三個師才能抵擋日本一個師在這種基礎上動進攻是根本不可能的。」同時提醒史己方軍隊「一經後撤倘無生力軍在其後方完成防禦陣地欲其中止退卻至感困難」。這些雖然讓人不無洩氣之感但又確是符合當時中國軍隊實況的經驗之談實際上當時中國軍隊3個師和日軍1個師團兵力上也只是相差無幾。
正是有著上述的諸多考慮及對本身軍隊的瞭解最高統帥一開始就傾向於在曼德勒進行防守反擊戰客觀看這一計劃不應視為單純的消極避戰。如其計劃得以實施可以預見的是由於中國軍隊的持續阻擊日軍到達曼德勒的時間應在4月中旬以後屆時中國可在該地區集結5-6個師兵力加上英軍在數量上可形成較大優勢而日軍長途進擊又佔據許多地區需分兵把守此長彼消形勢有可能向有利於盟軍方面方向轉化。加之曼德勒靠近中國西南地區「增援與給養之供給尚佔優勢」在此作戰軍隊運輸、後方威脅及第五縱隊的消極影響都要比緬南小得多。這些條件利用得好相持乃至取勝的機會並非沒有。退一步說只要能夠相持到6月進入雨季日軍大規模進攻就難以實施這樣中國利用半年的時間就近準備緬甸戰場形勢向有利於中國方向展的可能性將更大。所以蔣介石在與最高統帥談話中對雨季的來臨表示出相當期望將此作為其防禦反擊計劃成功的重要一環。可惜當時史迪威信心滿懷不能接受這種穩妥戰法而最高統帥又出於種種考慮不敢過分拂逆史迪威以致部隊傾力南下選擇了成功希望很小的緬南地區決戰。結果在同古既難以集結優勢兵力對敵實施迅打擊防禦戰又未能抵禦日軍增兵後的強大進攻戰至3月3o日被迫撤出同古。此後遠征軍進退兩難一步步釀成日後難以收拾之局。
瞭解這一段歷史的劉建業決定要盡自己的全力避免出現歷史上的那種慘敗景象最重要的就是要讓史迪威的反攻計劃盡量無法實現。當然自己的能力能揮到什麼程度產生多大的效果這就不得而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