竊國大盜 第四章 第十節
    秋風蕭瑟,遼東大地上的草葉都已逐漸枯黃,每到夜晚,從渤海方向刮來的大風就會變得冰涼刺骨,林風全身都裹在溫暖的熊皮大衣裡,肩後還披著一張棉布披風,佇立在中軍大帳的門口,擎著單筒望遠鏡,遠遠朝對面的那座小小的營壘眺望。

    上月下旬,當林風的近衛親軍抵達錦州府之後,略作修整,翌日便揮師出征,朝瀋陽進發,而在他抵達錦州之前,步兵第二軍王大海就親率主力西進,逼近承德、熱河,鎮嚇緊鄰遼東的東蒙古卓圖索部,為戰區的西線提供安全保障。

    自林風剿滅盤踞在北京的康熙一夥之後,隨著滿清匪幫中樞系統的覆滅,東蒙古諸部落就逐漸歸攏到科爾沁王布爾亞格瑪的大纛下,實際上這個所謂的「科爾沁」現在也變成了一個很含糊的概念,原來科爾沁僅僅只是東蒙古諸部中實力最強的一個部落,因為很久之前就賣身投*了八旗匪幫,所以之後也隨著主子一同發跡,成為這片廣闊草原上諸部落的盟主,而落到現在,康熙死後,科爾沁部盟也失去了任何制約,在漢軍崛起的同時,他也大肆侵佔、吞併其他東蒙古諸部,整合了中國東北的東蒙古諸部,與西邊的土謝圖部、准葛爾部鼎足而三,對持相爭。

    自執行汪士榮提出的通商策略後,漢軍與科爾沁王爺布爾亞格瑪也建立了一些外交關係,但這個外交關係的級別很低,僅僅只限於普通的商業交往,實際上雙方在今年年初的時候關係還相當緊張,科爾沁的騎兵曾經一度入侵察哈爾部落所屬的綏遠草原,並且與漢軍蒙古中郎將趙廣元的部隊發生小規模的衝突,不過所幸雙方的高層都非常謹慎,彼此都保持著相當的克制,並沒有讓這些小衝突發展成大規模戰爭。

    對於這個強勁的對手,林風手頭的情報相當有限,但這並不能責怪汪士榮的情報部門,實際上在這個十七世紀的條件下,信息傳遞起來相當困難,而更為惱火的是,目前中國的民族的關係也非常緊張,科爾沁諸部的蒙古人對以漢族人為主體的林風政權相當敵視,所以即使特工人員以商旅為憑托,一時間也難得獲取很多有價值的情報。

    為了緩解東蒙古諸部的軍事壓力,漢軍不得不放棄了承德、熱河等具有重大戰略意義的據點,雙方心照不宣的把張家口設立為彼此的貿易城市,就目前緊張的政治局勢下,布爾亞格瑪不再允許漢軍的商隊深入蒙古草原,而是在張家口這個邊境城市集中貿易,根據特工們刺探回來的一些希零星碎的情報,林風只是大概知道目前科爾沁王布爾亞格瑪是個五十多歲的老人,秉性狡詐殘忍,截至現在,他通過戰爭、脅迫以及聯姻等手段,已經控制了西至二連浩特,囊括黑龍江、吉林大部等大片土地,疆域空前廣大,而他的軍事實力至今仍然是一個謎團,儘管他的王帳軍的實數為五萬鐵騎,但誰都知道,蒙古人逐水草遊牧,半兵半民,可以說每一個蒙古好漢都算得上是戰士,若是進行戰爭動員,天知道他能夠集結多少軍隊。

    唯一令人欣慰的就是,科爾沁王爺布爾亞格瑪在對待漢軍政權態度上一直表現得非常曖昧,雖然科爾沁部落與清廷關係緊密,而且現在仍有一萬幾千蒙古軍在江西安親王岳樂帳下效命,但至今為止,科爾沁還是沒有任何與漢軍開戰的跡象,在汪士榮的密切關注下,截至林風出征之前,呼倫貝爾大草原上一片寧靜,除了少數戍邊巡視的蒙古騎兵,各個部落都沒有任何集結軍隊的行動。

    這個情況非常令人安心,因為根據目前的軍事條件,儘管蒙古軍天生擁有迅疾機動的能力,但若要從草原的各個角落彙集成大軍,統一建制投入戰爭,沒有個把兩個月的時間,那也是不可能成型的。

    根據戰前的軍事部署,漢軍步兵第二軍王大海部將分出一支六千人的部隊駐守承德、熱河一帶——自林風下令組建寧錦都督府之後,步兵第二軍的實力得到了大大加強,實際上這個擴編命令進行了非常隱諱,為了避免其他將領嫉妒不平,步兵第二軍並沒有擴大建制,仍然只保持著九千人左右的兵員數量,而這個擴軍是林風別出蹊徑,在寧錦都督府下設立了一個步兵旅、一個騎兵旅的直屬部隊,歸屬寧錦都督兼漢王的林風直接指揮,但因為漢王「因公未能赴任」,所以這支部隊就暫時歸隸在步兵第二軍的建制下,配屬給了平遼中郎將王大海。不過因為建軍不久、漢軍政府財政緊張的關係,這支部隊除了火槍、火炮等武器裝備未能配備齊全之外,訓練時間也不是很長,所以戰鬥力尚待考驗。

    或許是林風在對待軍權分配上過分敏感,其實對於王大海部的實力擴充,漢軍其他平級將領也不是很在乎,實際上至目前為止,林風對待手下的幾個大將基本上還是一碗水端得很平,現在軍事壓力最大幾處分別是寇北中郎將趙良棟、蒙古中郎將趙廣元和平遼中郎將王大海,而除了王大海部增編四千人之外,趙良棟的步兵第五軍因為駐守重鎮大同,總參謀部特地為他增編了一支要塞炮部隊(可見上文第三章),除了自產的紅衣大炮,漢軍中僅存的二十餘門自荷蘭原裝進口的紅夷大炮,也有小半裝備了趙良棟部隊;至於蒙古中郎將趙廣元處則實力更強,因為漢軍政權對察哈爾部外交政策的成功,通過拉攏與滲透等手段,現在察哈爾部隊幾乎全部被漢軍軍官所控制,所以趙廣元將軍除了擁有自身統屬的部隊之外,同時還指揮著察哈爾部的近五千大軍。

    而此次戰役的戰略目標就是趁科爾沁部盟穩定內部、無暇南顧的時機,果斷出擊,佔領遼中地區和遼西地區的大部,肅清遼東半島,同時創造條件引誘八旗圍攻雅克薩的主力南下,殲滅或重創之——但是,這一切計劃都是建立在科爾沁未作出激烈反應的前提下,而此次戰役的關鍵,那就是速度——除了速度,還是速度。

    由此可見,此次戰役的風險之大,幾乎可以稱得上是虎口奪食,然而在這個混亂的時代,林風也沒有選擇,站在他的立場上,那是無論如何也不能容許盤踞在北滿地區的八旗從容恢復實力。

    戰爭本身就是一場豪賭,誰能迴避風險?——退縮者死。

    第二梯隊的騎兵第六軍馬英部從山海關駐地趕到錦州之後,人不卸甲馬不松鞍,立即丟下步兵和炮兵,三個騎兵旅六千鐵騎不顧一切的朝清軍縱深地域衝刺,以旅為單位排成一個「品」字形戰鬥群,先斜刺至通遼地區,然後以順時針路線向南疾進,一路橫掃。

    隨後跟進的林風所部總兵力近萬人,除了他自身從北京帶處了四千近衛軍之外,還包括馬英部丟下的一個步炮混合旅以及從王大海部抽調出來的兩個騎兵營和一個步兵旅,經過隨軍參謀團的統一編組,全軍臨時編組成一個騎兵旅、兩個步兵旅以及一個加強炮兵旅和兩個郎中營。

    時至如今,馬英部基本上已經肅清了遼中地區的其他清軍據點,在漢軍強勁的騎兵打擊下,清軍被迫全線收縮,整個遼沈地區,八旗的兵力都集中在通遼、瀋陽(奉天)、遼陽以及興京四個城市,其間馬英游騎四出,封鎖了彼此之間的各條通道,已然使這四個據點處於被割裂孤立的狀態。

    現在林風的中軍大營就駐紮在遼陽城外的一處山岡上,圍繞著這座海拔不到兩百米的小山岡,漢軍士兵在隨軍民夫的協助下正設立營壘,山上山下,處處一片廢墟,這座城外的小山包原本是遼陽的一座大型官設鍛造作坊,而圍繞著這座大型冶金工場,原本還有一大片工人村落,不過此刻這些美麗的東西都已毀於戰火,這月月初,馬英所部的一個騎兵旅突然對遼陽發動了數百里奔襲,猝不及防的遼陽軍民傷亡慘重,奔襲成功的漢軍騎兵忠實的執行了漢軍總參謀部下達的作戰訓令——此次戰役不得拖拉怠慢,不許滯疑不進、不得貽誤戰機,凡地區兵民,不論滿、漢、蒙,皆以辮發衣著為準,若有不聽勸告絞辮易服者,一律就地正法。總而言之,還是那句話:留頭不剃髮,剃髮不留頭。

    很顯然,經過大規模屠殺之後,這個大型作坊和居民村落已經不復存在,而林風此刻也沒什麼憐惜的意思,戰爭就是戰爭,自有她自己的遊戲規則,至於收買民心鞏固統治那是戰爭勝利之後的事情,魚與熊掌兼得這種美事可遇不可求,何況就馬英部隊的角度來看,深入敵區四面受敵,他們也只能採取這種手段才能從容地就的補給保持戰鬥力,從而贏取戰場優勢。

    幾萬人同時動手,足足花費了數個時辰才把這片廢墟清理乾淨,在一片平坦的原野上,這個小山岡的視野相顯得當開闊,借助單筒望遠鏡,林風可以徑直望到遠處的通遼城牆。

    相對於錦州、山海關這類軍事重鎮來說,遼陽的防禦體系還算不上什麼堅固,就目測觀察來看,這座城市的城牆並不是很高,而且時下正是枯水季節,城外的護城河也顯得異常幹涸,不過林風明白,在關外地區,各個城市都不是很重視護城河的防禦功能,當然這並非是因為降雨不足,中國東北地區有著漫長而嚴酷的冬季,待到那個滴水成冰的季節,護城河就自自然然結成了厚實的冰層,慢說過兵,即算是推上笨重攻城車,也是可以碾過去的。

    真正的考驗是城牆,經過數十年明清戰爭的各個關外重鎮,城牆都是厚實厚實得出奇,實際上這個地區應該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率先大規模使用攻城火炮的戰區,久經戰火之後,防守者的築城技術也大大提高,投入的成本也更為巨大,譬如眼前這個通遼城牆,通體都包裹著堅硬的大青石,內裡的粳土敦得堅固非常,然而除了這些之外,林風更沒把握的是巷戰。

    經過馬英部之前的奔襲之後,通遼城的軍民顯然進入了同仇敵愾、以死相拼的狀態,實際上根據之前的情報,清軍在通遼的兵力統共只有四千多人,居民約莫十六、七萬,其中可被征發的壯丁應在四萬人左右,而且因為遼陽本身就是一個著名的冶金城市,這支防守部隊的裝備也相當不錯,城牆上的守城炮有近二十門,糧秣、軍械等其他戰爭物資經過將近一年多的囤積,也相當充足,足夠可以支撐城內守軍堅持六至八個月。

    似乎是一塊硬骨頭。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