纖手遮天 正文 第一百七十五節 行船偏遇對頭風
    「即墨大人稍安勿躁大是大非之處秦晏從無優柔。」受他一番咬文嚼字我不禁也跟著文縐縐了起來——

    我連墨河人的要求都沒想答應他幾時聽見我說「乾脆把錢糧給北狄人打他們快點走」了?講這話的是張緹人家是師爺自然凡事都建議一下他說話又做不得主即墨君不用下意識把我往對立面推吧?

    真不明白他為何總有「天朝受害妄想症」。

    見我表態阿青立刻道:「既然如此就回書拒絕吧!」

    我瞥他:這是越權了城樓上能與我商議戰書事宜的只有即墨君、江近海、張緹和那個隱藏得很笨拙的東宮而已。阿青再是關係匪淺也不過一捕頭當著眾人的面用這種口氣對我說話實在是無視長官權威。

    果然即墨君眼一橫就要開口挑剔。

    誰知有人搶在了他前面把他的嘲諷恰恰地堵在了嗓子眼。

    「青少俠你這樣說就不對了!」出聲的是張緹他上前半步捲起書冊作扇悠然道「秦大人行事自然有他的考量青少俠且耐心看著何必心急?」

    阿青扭頭不語他看張緹不順眼但也知道現在不是爭辯的時候。

    江近海一臉興味地看熱鬧。^^君子堂^^

    這一場看似我部署中的二人不和其實正是張緹藉機止住即墨君的氣勢不讓他再喧賓奪主。慷慨正義地抹黑我。

    我再次望向敵軍對方地馬上部隊正6續趕到可見剛才確實只是遭遇戰。

    不知進關人數是多少若想逼得他們像往年那樣繞開夏城往左右州縣行進需要作多少日的打算?

    城裡有人具備這方面的經驗不過他是不敢在大庭廣眾下露面的那就是齊雲天。他好歹也做過三年的知縣有抗擊北狄強盜的成績除了自編自導的那次。還沒見輸過。

    我借口回衙門擬回函順路找來他詢問。

    「堅守不出就是絕對優勢的勝算。」他說「北狄馬隊不過數百人根本拿我們的城牆沒辦法。秦大人你想要是人再多了越過關防山嶺的時候能不被現?」

    張緹糾正:「這回不止百人。粗略看過應該上千計。」

    「咦?」齊雲天吃驚了「向來都是兩三百地小股人馬啊對方單單一個部族。也沒有更多青壯男子可用了!」

    「若是幾個部族合起來出兵呢?」

    齊雲天想也沒想立刻否定:「那怎麼可能又不是真的想要咱們城!」

    他對於北狄的印象是一直停留在索要點吃的用的然後走人那個層面上的至於人家拿了城做什麼用。也許想像不能。

    印象歸印象他畢竟不是那麼鐵齒的人。「既然這回來的人多那就小心點大不了先照他們的要求做把人哄回去再說?」瞧放軟得很快。

    比起對付老師爺和縣丞時候的你死我活(自以為玉石俱焚?)他這是標準地外部衝突能避則避、內部鬥爭才是鬥爭——文人心性連書生意氣都談不上。

    所以說。看著他我還是頗有優越感的。

    提筆回函才想起翻翻人家的落款不過這彎來拐去的是什麼蚯蚓文啊?

    「四方蠻族地名姓往往不知譯作中原文字該怎樣書寫。於是就原樣寫下。」張緹解釋道。「其實他們能有自己的文字又懂得列陣投書的禮儀。已算是一大進步不應苛求了。」

    講究這些雞毛蒜皮的細節以泱泱大國的姿態評價別地民族正是狹隘性所在——

    狹隘就狹隘在自家實力強大的時候威風八面總比低調得被別人蹬鼻子上臉篡改歷史、把孔子都請去八卦國來得好。

    我心裡冷哼運筆疾書。

    反正公文什麼的前兩年做得很熟套話扯一堆再說正事。

    正文的口語化解說:

    (前略)想要謝禮是吧應該的我們大國嘛我們禮儀之邦嘛而且才九牛一毛嘛……

    不過咱們國家的規章制度那也是挺嚴格的所以呢如果貴客願意接受賞賜(怎麼變賞賜了?)那就請一定允許我們用上賓的禮節層層稟報上去再層層批復下來鄭重地封賞閣下!

    齊雲天見了憤然道:「怎麼換個說法而已還是要給財物的嘛?」

    張緹搖頭指出:「秘訣唯一字拖。」

    拖過初一拖十五拖到州府地援兵來大功告成。

    只是希望不要拖得太久從夏城往南雖然算是後方沒有敵人的大部隊卻也還是有小股墨河亂民流竄的。而今又有大批亂民被北狄人趕入山中如果與躲藏在山裡的村民撞上那後果將難以估計。

    再說就算是一切平順安安穩穩地等來了援軍痛痛快快地趕走了北狄人又清理乾淨四散的墨河遺民本縣這一兩個月耽誤的生產也夠嗆。正是產主糧地時節農人統統躲在山上難道就讓大家吃糧倉裡面那點陳芝麻爛谷子?而且一季收地各種稅是幾千上萬耽擱下來豈不又赤字。

    總之人家過得好好地他們跑來打仗實在可惡。

    「堅守吧希望北狄知難而退」不然去鄰州鄰縣也好別來煩夏縣了在關內當其衝的地方就是倒霉「相信他們撐不了多久地。」

    「不好了!」

    一聲大吼沒等齊雲天轉身開門房門就被撞開來。

    臉上有黥印的書吏氣喘吁吁地立在門檻外道:「大人糟了……這下完了……」

    「什麼事?」

    還有什麼能比大軍蹲在城外等答覆嚴重?反正不會更糟糕了淡定。

    「水!城裡的井打上來的半是泥沙半是水井水馬上就要枯竭了!」——

    我錯了這樁禍事的殺傷力確實不比大軍壓境低特別是在兩者同時生的時候!

    筆一擱我立馬帶著張緹去看城裡的井眼。

    夏城總共有四口井兩口分別在東西城另兩口一是在縣衙一是在鹽商的宅院裡面是私人請師傅勘的深淺自己打的井。如今西城的井裡打不上水了而東城的放捅下去直到觸底也只能舀回小半桶帶泥沙的渾濁井水。

    壞事傳千里城裡人現在是裡三層外三層地圍著東城的井急著爭搶少得可憐的水資源。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