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帝國如風捲殘雲,橫掃半島南部各城。不僅是商都聯盟的入侵傭兵,也包括拒絕繳械的海港同盟傭兵,以及信仰堅定的基督徒,全部遭到無情的屠殺。
在戰刀的威逼下,軟弱的商人們被迫燒燬聖經和教堂,成為聖火教徒。成百上千的聖火寺廟在教堂的廢墟上開挖地基,打樁修建,休倫和手下大批的祭司奔赴各地,傳經布道,發展信徒。
應該說,黑衣派是聖火教內最世俗化的一支,他們遵循的「聖訓」較聖火教的本原教義做了很大程度的妥協和修正,而艾哈邁德頒布的取消境內關稅和過橋路費、降低商業稅率等舉措,也確實能促進商貿的發展。
不過,因為教義差別太大,人文理念迥異,聖火教又並非一個寬容的宗教,這回更憑借武力強逼傳教,故而半島南部在此期間內,完全是一片混亂的無政府狀態,恐怖的謠言到處散播,舉家逃難者不計其數。
為了控制局面,將近半數沙漠帝國的遠征軍被派駐各處佔領區維持秩序,鎮壓反抗,餘下二十幾萬大軍則開始在聖傑西附近集結,準備繼續北進。
與此同時,帝國強大的海軍部隊也開始繼續向北挺進,封鎖半島港口,扼控海域,配合陸軍的攻伐行動。
反觀兩盟半島,除了諾豪和鄧肯帶回了擒龍傭兵團的萬餘殘軍外,商都聯盟各支傭兵部隊的主力幾乎全數喪身於半島南部,撒龍、卡馮、伍爾奇等戰將盡皆殞命。
打完薩格爾及其後進行的追擊逃逸戰後,整個北部半島可作戰的全部兵數不及四萬,年紀輕輕的諾豪和鄧肯成為挑大樑的主要戰將,率領投靠丹西的擒龍傭兵團一萬五千餘名戰士,擔當起保衛領土的主要任務。這種形勢,不用想都知道,商都聯盟是必敗之局。
按理說,在這種局勢下,一支武力相匹配的大軍如果開進半島,借助於目前的人心民意,是很有可能一舉奪回半島,將沙漠帝國遠征軍趕出去的。
但是,艾哈邁德和休倫並非一味蠻勇的武夫,政治經驗非常豐富,聖火教亦是可與基督教相提並論的同等宗教,黑大陸的文明程度不遜於大陸上的其他國家,如果讓這種勢頭繼續下去,等沙漠帝國把後方整固夯實了,重新建立起聖教秩序,有了穩定的後方,再率軍前去動手,難度可就要大多了。
不僅丹西及其智囊團,很多高明的政治家都看出了這一點。不過,能不能做,想不想做,敢不敢做,對各個國家、各方勢力都是一個重大的考驗。
中部大陸各國在東教廷的力促下,紛紛表明態度,支援商都聯盟的自衛行動,譴責異教徒的暴行。
可是,面對狂熱的沙漠戰士的屠刀,光發表外交聲明可不行。一場兩大宗教間的神聖戰爭,也開始緊鑼密鼓地籌劃起來。
教皇費文是聖戰的最熱心發起人。
這不僅涉及神聖的信仰問題,也與利益休戚相關。
兩盟半島是東教廷的重要財源。按照規定,兩盟半島各牧區主教由東教廷任命,各教堂收入的五分之一也要進貢東教廷。
這樣一來,東教廷得到了財富,兵力並不強盛的兩盟半島則找到了庇護者,雙方各得其所。
兩盟交戰期間,對於這兩大財神,費文采取的是誰都不得罪的中立態度,老是呼籲和平,要求停止戰爭,坐下來談判解決爭端。反正,誰當家都不會招惹他的教堂,為難他的牧師。
可現在不同了,兩盟半島被異教徒佔領,不僅極其丟臉,更斬斷了東教廷的一根經濟支柱!
丹西和狄龍也是神聖戰爭的狂熱支援者。當然,他們的目的完全不同於費文。
兩人都有相當的兵力可供調遣,但鑒於中央走廊裡微妙的政治格局,各方勢力互相牽制,難以動彈,都不敢妄動干戈,輕率興兵。
如今半島局勢混亂,兩人都希望能在那裡打出一片新天地。肥沃而廣闊的土地、富裕的國民、滾滾不斷的財源,任誰都不免垂涎三尺。
何況,在現今的局面下,他們閒置的大軍有了用武之地,更能以救世主的身份,輕鬆收拾民心,建立和鞏固政權。如此良機,不啻於上帝之恩典,他們自然不會放棄。
其中,丹西的心情又更加迫切。
沒想到諾豪和鄧肯兩個小將竟然當上了擒龍傭兵團的首領,並率軍投靠本國。丹西自然笑納,正式將其命名為半島軍團,諾豪和鄧肯分任正副軍團長。
不過,雖然收進了一萬多人馬,卻也無計可施,只能命令兩人阻擊和遲滯沙漠帝國的進攻,盡力拖延時間,等待援軍的到來。
丹西心裡很清楚,如果不能及時出兵,這萬餘人馬根本不是異教大軍的對手,剛剛收進的部隊又會被沙漠帝國所吞噬。
就如商都聯盟一樣,剛搶來了數不清的戰利品,還在那咧著嘴樂呵,轉眼就成了別人嘴裡的肥肉,自己卻連命都保不住。
防禦大師李維將軍連夜趕往兩盟半島,主持商都聯盟的防衛事宜。
他赫赫的戰績、響亮的名聲、崇高的聲望,加上半島北部最大一支武裝力量──半島軍團的全力支援,令他輕鬆地贏取了各傭兵團殘軍的信任,得以出任半島北部防禦總指揮一職,所有的隊伍都聽從他的統一部署。
在即將遭受滅頂之災的危險面前,半島北部的外交和軍事聯盟活動進行得非常順利,但在中央走廊裡,卻陷入了僵局。
自治領的所有外交人員都被派往走廊各國,進行艱苦的討價還價。
能否借道出兵,完全取決於他國的態度。這次,一直特立獨行的猛虎自治領,也不得不看別人的臉色行事了。
走廊各國,對於丹西和狄龍意欲去兩盟半島參戰,基本上是持歡迎態度的。
這一方面是因為相同宗教信仰帶來的好感,另一方面更是出於國家現實利益的考慮。
兩個富於侵略性的周邊國家進軍半島,與殘忍狡詐的異教大軍對壘,無論勝敗,兵力必然受到巨大消耗,甚至陷入長期苦戰,再沒有餘力來進犯本國,領土的威脅大大減輕。
即使兩人獲勝,也要應對方方面面的問題,需要花很長時間來整固和消化新國土。對於正處於戰敗喘息之時的各國而言,能有一段較長的恢復元氣時間,相當重要。
如果戰敗,丹西和狄龍元氣大傷,自然不可能再有實力進犯本國。
而這兩個傢伙同樣是出名的難纏善戰,艾哈邁德和休倫想要輕鬆取勝只怕不易,至少要付出相當沉重的代價。這樣一來,異教徒即使佔領了半島,短期內也難以對本國構成威脅。
當然,最理想的莫過於兩敗俱傷,三軍偕亡。
仔細計算得失後,各國雖然強烈譴責異教徒暴行,一個個做義憤填膺狀,卻很少有國家願意派兵參加聖戰,跟隨丹西和狄龍前往兩盟半島冒險,即使有參加的,也只是象徵性地派出些許部隊。
異教徒強大的實力、先進的武器、狂熱的鬥志,休倫和艾哈邁德所表現出來的奇思巧計和指揮才能,都令這場戰爭勝負難測,無法定論。
經歷去年的戰敗後,國內兵力都凸顯不足,派外作戰將進一步削弱本土防衛。神聖戰爭的收益確實很大,兩盟半島的財富想想就令人咋舌,但風險也極其可怕,輕則葬送軍隊,大損國力,重則遭人偷襲本土,亡國滅家。
坐山觀虎鬥,以最穩妥最理智的態度對待此事,成為除猛虎自治領和聖瓦爾尼之外,幾乎所有走廊國家的選擇。
而且,為了降低丹西和狄龍的獲勝機會,促使最理想的兩敗俱傷局面出現,各國還在蓄意拖延梗阻,令這兩位猴急的走廊梟雄無法盡早出兵。
所有這些國家裡頭,最關鍵的取決於塞爾和詹魯的態度。
猛虎自治領的大軍,經塞爾可走水路抵達半島,經詹魯可以走陸路殺入戰場。
不過這兩個國家,本來就對丹西極不友好,又受到呼蘭使者和沙漠帝國使者的蠱惑、引誘和支援,開出了天價般的過路費,各種限制更是極其苛刻。
丹西看了外交人員送回的借道條件,氣得拍桌子大罵:「還不如就此宣戰!」
除了國家之外,民間的力量也不可小視。
受教廷和牧師們的影響,很多虔誠的教徒自願前往半島地區解救受苦受難的教友;受兩盟半島財富的吸引,很多生活困窘者願意去那裡搏一搏運氣。
這些人,有少部分偷越國境前往半島參戰,大部分則前往兩大主要的戰爭策源地──欽斯尼亞和巨木堡集中。
巨木堡大概來了兩萬人左右。這些參加聖戰的志願者,素質良莠不齊,來自五湖四海、各個國家,有富裕的大貴族,有貧寒的雇工,有征戰多年的老戰士,也有從未拿過武器的虔誠信徒。
因為他們的作戰目的、意圖與本國正規軍迥異,也不會任由自己指揮,故而丹西將其組織為一支特殊的部隊──十字軍團,不與本軍混編一處。
這邊廂在進行艱苦的談判,外交僵局一直無法打開,那邊廂的異教大軍已經鞏固了南部國土,開始進一步入侵。
龐大的兵力、勇猛的戰士、先進的武器、完備的器械,加上強大海軍的支援,沙漠帝國節節勝利。
被商都聯盟推選為防區總指揮的李維儘管竭心盡力,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捉襟見肘的兵力、廣袤的防區,令他只能步步退縮,盡力延緩,而無法阻止敵人的進攻勢頭。
大片大片的土地淪陷,一個又一個富饒的城市失守,成千上萬的信徒被殺,數不清的財富被搶,而中央走廊各國卻還在談判桌上來回折衝,搖舌頭、鼓腮幫、噴唾沫,卻未見任何實質性的成果。
願意出兵的人無法行動,不願出兵的人卻阻住了去路!
費文再也坐不住了。
東教廷教皇百餘年來第一次造訪中央走廊,不是調解國際糾紛,而是為神聖戰爭推波助瀾,為兩位護教聖徒──丹西和狄龍掃清前進道路上的絆腳石。
隨同教皇御駕同行的,除了各位尊貴的紅衣主教外,還有保護陛下安全的聖堂武士隊五千人。
教皇蒞臨,這可是走廊裡百年不見的宗教盛事!
信徒們全都跑到路旁跪倒瞻仰聖駕,在陛下車輦的必經之路上撒下鮮花,追著親吻教士們的法衣,甚至是路上的車轍印……
一直以來對任何問題都比較曖昧的費文,這回的態度非常鮮明。
他謝絕了途中任何國王貴族無論多麼誠懇的邀請,一路上不作稍事停留,抵達聖瓦爾尼後才到宮中歇息一宿。
隨後,在狄龍的親自衛護下直奔巨木堡而來。
歷史就是喜歡開玩笑,幾個月前還勾心鬥角,互相攻訐,此刻的東教廷與猛虎自治領,卻好得如膠似漆,蜜裡調油。
丹西對於教皇的光臨也給足了排場。
在境內所有的高階教士的陪同下,他親自到國境邊守候迎接,護衛著教皇前往首都巨木堡。
離都城十里就鋪上紅地毯,丹西與教皇攜手同行,一起接受狂熱信徒的歡呼。
費文向偉大的國家祝福,向偉大的民眾祝福,向偉大的軍隊祝福,並親自將護教聖徒的桂花冠戴上了丹西的頭頂。
丹虎、丹豹、密爾頓等調皮鬼也得到了教皇的親近和賜吻,費文更以此為題發表煽動性極強的演說,號召教徒們為保衛兩盟半島的婦女、兒童挺身而出,不惜任何手段來對付異教妖魔。
他宣稱,凡在與異教徒作戰中犧牲者,一切罪孽都能得到饒恕,所有人都有資格進入天堂……
丹西騰出了自己的領主府供教皇及其隨從駐蹕,而費文也就在此安住不走。走廊裡其他國家的王臣貴族、高官使節,全都必須到這裡來拜謁求見。
外在的排場,是做給民眾和其他國家看的,神聖同盟內部的交易條件,也在暗中加緊談判。
領主府的密室裡,只有費文、丹西和狄龍三人,費文坐於上首,丹西和狄龍在下首相對而坐。
費文的眼睛在兩人身上逡巡,丹西和狄龍的注意力都放在對方身上,一直在凝神相視,向尊貴的教皇陛下正眼也不瞧一眼。
「你們能出多少人?」費文耐不住寂寞,終於率先出聲。
「整個猛虎軍團,四十萬。」
「我國人少,可出六萬。」
「很好,只要把異教徒趕出半島,兩位可以各推薦一名心地純潔、教義精深的牧師來東教廷供職,出任紅衣主教。」
「多謝陛下。」丹西轉過頭來繼續望向狄龍:「不過,還是把半島的範圍先做個劃分的好,省得將來夾纏不清。」
「陛下曾跟我說過。」狄龍也笑著看丹西一眼:「護教不分大小,衛聖不分先後,貴我兩國,將對半分成。」
「是的。」費文道:「你們的新國土,教廷將為其祝福,並永遠受到上帝的庇護。」
「可這,貢獻與收穫也太不成比例了吧?」
「丹西領主,您覺得多少才滿意呢?」狄龍依然笑容可掬。
「按出兵比例劃分,公正無欺。」
「這個,未免也……」
「這樣吧!」費文道:「四分之三歸猛虎自治領,餘者歸聖瓦爾尼和布裡埃。」
「嗯,好。」
「行。」
丹西和狄龍都點頭表示同意。
「不過,要等異教徒被全部趕下大海才行,否則,教廷不會給予承認的。」
「沒問題。」丹西接著道:「這次半島受損嚴重,需要很大財力進行重建,每年進奉東教廷的貢金能否得到豁免?」
「這個……」涉及到費文的自身利益,他也有些躊躇:「教廷這次援助你們三百萬金幣的軍費,都是從各地教堂送來的貢金中節省出來的。如果取消,將來的衛聖大業,教廷就再無可用之資了。」
「要不,減少到十分之一?」狄龍建議道。
「嗯,也好。」費文咬了咬嘴唇道:「另外,各牧區主教也由你們自行任命,報教廷批准即可。教廷派特使監督,巡查各教堂的財務收支情況。」
「很好。」丹西道:「下面只剩最後,也最難的一個問題了──說服塞爾和詹魯兩國同意我軍借道出兵。」
「假如這兩個國家堅決不同意借道,」費文道:「你們願意先行軍到科奴達王國,然後從那裡乘船到半島參戰麼?」
「這等於繞了一個大圈。」狄龍搖頭道:「時間耽誤不起。」
「東教廷有能力先肅清海面,奪得制海權嗎?」丹西也說道:「沙漠帝國那麼強大的海軍,假如控制不了海面,我的幾十萬大軍只怕連半島的樣子都沒見著,就會白白葬身魚腹!剛發生過的聖戰大軍覆沒事件,我可不敢冒險。」
在欽斯尼亞也聚集了大約三萬聖戰志願者。
為了給大家樹立一個榜樣,費文組織這些人乘坐科奴達和奧海穆兩國支援的船隻,首先開赴半島參戰。
結果,一個月前,這支遠征軍在海上遭受到沙漠帝國三桅帆船艦隊的截擊,全軍盡沒。東教廷的第一支參戰部隊就這樣徹底完蛋了。
東教會各國只有走海路才能抵達半島,走陸路既繞遠,又同樣會遇到各國不同意入境的難題。
這次海戰大敗,導致了水軍弱於對手的東教會各國不敢再走海路進軍半島參戰,而教皇陛下也不得不親自跑到中央走廊來為最後一支可用的聖戰大軍搖旗吶喊,促使丹西和狄龍盡快殺入兩盟半島參戰。
費文並非一個可以輕易妥協之人,如果不是再無別法,他也不可能對丹西和狄龍如此青睞,做出如此巨大的讓步。
「好吧!」費文只好同意兩人的分析:「兩國的使者到了嗎?」
「塞爾首相吉卡斯、詹魯親王蓋蘭,都在外頭等候召見。」
「叫他們到大廳裡去等!」費文咬牙道:「你們倆陪著我,再叫上所有的紅衣主教,咱們跟這群見利忘義的混蛋們好好談談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