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堅、孫策父子開創了江東基業,然而兩人都英年早逝,接班的孫權只有十八歲。面臨內外交困的局面,孫權不但站穩了腳跟,還將父兄未竟的「霸業」發展為「帝業」,與曹魏、蜀漢鼎足而立。那麼孫權究竟是如何渡過難關的呢?廈門大學易中天教授為您精彩品三國之——風雲際會。
在上一集易中天先生講到,公元263年,劉禪君臣不戰而降,蜀漢滅亡。從這一集開始,我們將把目光轉向東吳。和劉備開創的蜀漢政權一樣,孫堅、孫策父子建立的也是一個外來政權,在江東立足未穩,然而兩人卻都英年早逝。孫權接班的時候只有十八歲,他接過的是一個初具規模的地方割據政權,他能不能鎮住那些舊臣老將,他能不能發展父兄的基業,這在當時都是一個個問號。
但孫權不但很快站穩了腳跟,還將父親孫堅和兄長孫策未竟的「霸業」發展為「帝業」,與曹魏、蜀漢鼎足而立,建立了「三分天下有其一」的東吳政權。那麼孫權究竟是如何渡過難關的?他的成功之路又是怎樣的呢?廈門大學易中天教授做客《百家講壇》,為您精彩品三國之「風雲際會」。
易中天:從這一集開始我們講孫吳,孫吳之主是孫權。孫權不容易。很多人說孫權這個人挺有福氣的,小小年紀接過了父兄留下的一片基業,不像曹操和劉備得白手起家,自己打江山。其實不然,孫權接班的時候是很困難的,怎麼個困難呢?八個字:年幼、勢孤、內憂、外困。
先說年幼。孫權接班的時候只有十八歲,按照古人二十而冠的這個說法還要算未成年人。當然他這個未成年人也非同一般,因為孫權十五歲的時候就當了陽羨縣的縣長。漢代的規矩,是大縣的長官叫縣令,小縣的長官叫縣長。陽羨縣看來是一個小縣,孫權十五歲就當了它的縣長。當然這裡面有一個背景,就是他有一個大後台,孫策。那再怎麼有後台,你十五歲當縣長,也還是很了不起了,現在三十五歲還不一定當得上是不是。但是總歸是年幼。
第二,勢孤。勢力孤單,這話怎麼講呢?《三國誌·孫策傳》的傳末有孫盛的一句話,叫做「業非積德之基,邦無磐石之固」。說孫策創下的這個基業不是一個積德的基業,因此他這個政權是不穩固的。為什麼?因為孫氏政權和劉備在益州建立的蜀漢政權一樣,也是一個外來政權。有些人說這個恐怕不對吧,劉備他是涿州人,就是我們現在河北的涿州人,然後南下到了劉表這裡,然後又從荊州帶著兵到益州,建立蜀漢政權它當然是一個外來政權;孫堅、孫策、孫權可是吳人啊,他是吳郡富春人,吳人在吳建立的政權怎麼是外來政權呢?三個原因。
第一,孫氏家族在江東不是世家大族,是寒族。《三國誌》就說孫堅是「孤微發跡」,就是家境是很貧寒的。但有一個說法說什麼孫家世代仕吳,這個說法是不打*得住的,因為後人給這個開國君主作傳的時候他總歸要,是吧,粉飾一下,說得好聽一點。實際上江東士族是看不起他們孫家的。第二點呢,孫堅發跡也不在江東。孫堅是袁術的部下,孫堅是在江西。這個地方還是要交待一下,再交待一遍,三國時代的江東就是我們現在說的江南,三國時代的江西就是我們現在說的江北,包括江蘇北部還有安徽一些地方,那個叫江西,不是我們現在的江西省那個江西。他不是在江東發跡的,他招募的將士稱之為淮泗精兵,就是淮河和泗水那一帶招募的一些精兵,這是孫堅的班底。然後孫策繼承了孫堅,把這支隊伍拿到手上,從袁術手上討過來,殺回江東,才建立孫氏政權。而袁術是什麼人呢?袁術是個稱皇帝的,因此在江東的士族、士大夫眼裡這是亂臣賊子;孫堅是亂臣賊子的部下。那麼孫策就是叫做亂臣餘孽。
這樣三個原因,當孫策帶著孫堅的舊部回到江東的時候,江東的父老鄉親、江東的世家大族一致認為,孫策這不是回家,這是入侵。不把他看作自己人啊,沒有什麼江東父老夾道歡迎這種事,反而是一種抵抗的態度。抵抗的結果是什麼樣呢?抵抗的結果是孫策大開殺戒,盡誅英豪。其實我們回顧一下當年我講「江東基業」的時候我就講到孫策嗜殺,因為當時還講不到這一步,只是說他愛殺人,實際上他有他不得已的原因,就是江東士族不歡迎他們。所以他是*武力、*暴力、*殺戮,建立起來的一個不怎麼得人心的政權,這叫做「業非積德之基」。
對於這一點,孫策自己本人其實是心裡有數的。我們看他臨終的時候做的兩件事情。第一個是在他的弟弟當中條一個接班人,大家都認為是要挑一個像他的,結果他挑了一個不像他的孫權。而且跟孫權說得很清楚,說這個南征北戰、馳騁疆場弟弟,你不如哥哥我;如果說是要得人心、保江東,這個哥哥不如你。就是孫策也知道不能這樣殺下去了。第二就是孫策托孤於張昭,而且跟張昭說了這樣的話:「若仲謀不任事者,君便自取之。」就是我這個弟弟老二他如果抵擋不住的話,就請先生取而代之。後面還有一句話非常重要,怎麼說的呢?這樣的話,即便不能成功,「正復不克捷,緩步西歸」,緩步西歸也沒有什麼關係。很重要的這樣四個字:緩步西歸。什麼意思?就是說如果孫權在江東立足不了,請張昭先生帶領我這個部隊回江西去,咱不在江東待了。「緩步西歸」那個「歸」字是非常重要的,回江西去啊,也就是自己也不認為是江東的,江西才是根據地。所以是勢孤。
內憂。《三國誌·吳主傳》講到了孫權接班時的那個形勢,是什麼呢?是邊遠地區的人民沒有臣服,就指的是山越,就是指當時江東還有一些邊遠地區的少數民族是不服的。江東世族呢?它這個原話叫「天下英豪布在州郡」,實際上意思就是說,江東這些世家大族也是不合作的、不的。而一些北方來的流亡的那些士人是持觀望態度的。事實上甚至孫權接班以後有個廬江太守叫做李術的他還果然就造反了,他馬上宣佈不服從孫權的領導,而且專門招降納叛,誰不服從孫權的領導跑他那兒去他都收留。所以這是內憂。
還有外困。當時的情況是什麼樣的?北方袁紹和曹操正在打官渡之戰,這一戰不管誰贏誰輸,對孫權都不是什麼好事,不管誰贏了,下面就要來收拾他孫權了。何況孫權的隔壁還有一個劉表,劉表的大將江夏太守黃祖就緊挨著孫權的地盤,孫堅就是劉表的大將黃祖殺死的。所以孫權接班的時候,他的情況是什麼呢?遠有強敵,近有世仇,內存憂患,身無寸功。一個十八歲的年輕人,什麼功勞都沒有立,憑什麼做主子?有那麼多老將呢。所以孫策去世以後,孫權哭個沒完,他沒有辦法不哭。因為他實際上接手的是一個燙手的山芋,有點像諸葛亮接管蜀漢政權。我講過諸葛亮接管蜀漢政權的時候,蜀漢的情況是怎麼樣的呢?劉備建國基礎不牢,夷陵戰敗地動山搖,是不穩定的。這個話同樣適用於孫權,我們也可以說這樣十六個字:孫氏入吳,基礎不牢;老大一死,地動山搖。根本就鎮不住。
*易中天先生的分析讓我們明白,十八歲的孫權接過了兄長孫策留下的割據政權,其實也就是坐到了一個火藥桶上。稍有不慎,這個火藥桶就有可能爆發,孫策之死帶來的「地動山搖」就有可能變成「地烈山崩」。那麼孫權究竟是如何走出困境,如何渡過這個危機的?誰會在關鍵時刻助他一臂之力呢?
那麼孫權又是如何渡過難關的呢?這就得益於兩個人,張昭和周瑜。就在孫權哭個沒完、一籌莫展的時候,張昭和周瑜像兩根擎天大柱,幫孫權把這片天頂起來了。張昭走到孫權的跟前,對孫權說:孝廉啊,——孫權當時是舉了孝廉的,——現在是哭的時候嗎?想想看我們現在是一個什麼樣的情況?我們周圍到處都是豺狼,小將軍要是哭個沒完,那是開門揖盜了。再說了,一個接班人,重要的是繼承父兄的事業,把它們發展壯大,而不是婆婆媽媽沒完沒了得哭,像個匹夫匹婦似的,打起精神來!然後讓孫權換上衣服,親自扶孫權上馬,擺開儀仗隊,讓孫權出去巡視三軍,讓所有人都知道我們這個集團有新主子了。然後張昭「率群僚立而輔之」,率領所有的手下立孫權為主。這是張昭。那麼周瑜呢?周瑜從外地趕回吳縣,從此留在孫權旁邊幫助他。而且因為當時孫權的職務他不過是一個將軍,不是君主,所以當時手下的人還有那些賓客們對於孫權的禮節是比較簡慢的,也就是下級對上級的那樣一種禮節而已。而周瑜帶頭行臣子禮,就帶頭把孫權看作君主,自己做臣子,這樣來孫權。
而這個意義非常地重大。這個意義為什麼重大呢?我們來看一下孫權的政治地圖。東吳政權和蜀漢政權一樣,也是由三種力量組成的。蜀漢政權講過了,三股政治力量,第一個是劉備代表的或者說劉備、諸葛亮代表的荊州集團,第二個是李嚴為代表的東州集團,第三個是以譙周等人為代表的益州集團。它這三股力量是像雞尾酒一樣的三個層面,荊州集團是最高層,東州集團是中層,益州集團是底層,這是蜀漢政權的情況。那麼東吳政權呢?東吳政權也是由三股政治力量組成。
這三股政治力量,第一種是孫堅、孫策留下的這些人,是孫堅和孫策當年在江西發展,然後帶到江東來的,我們稱為淮泗軍事集團,簡稱「淮泗將領」。那麼這一部分人又包括兩部分,一部分是孫堅舊部,有程普、黃蓋、韓當;還有一部分是孫策的人,孫策舊部,有蔣欽、周泰、陳武。他們都不是江東人,他們的代表人物是誰呢?周瑜。這是第一股政治力量。
第二股呢,《三國誌》的說法叫做「賓旅寄寓之士」,什麼人呢?就是東漢末年社會動亂的時候,從北方避難或者避亂到江東的。因為當時這個戰場主要在北方嘛,北方是戰亂的這樣一個區域,所以北方的士人就往南方跑,有的到了江東,有的到了荊州,這些人我們稱為「流亡北士」。有哪些人呢?張昭、諸葛瑾、步騭、張紘、嚴畯、是儀。大家看一看這些人也都不是江東人,但是他們是士人。這個士人倒是不成集團,就是在孫權接班的時候它不成集團,它是流散在各地的,但是是一個政治勢力。
第三股政治勢力呢?江東世家大族,簡稱「江東士族」。這些士族在江東地區有四大家族,四大家族按照次序是虞、魏、顧、陸,叫做江東四大家族。
那也就是說孫權的政治地圖是這樣的,三股政治力量:淮泗軍事集團,或者是淮泗將領,我們算它紅色;「賓旅寄寓之士」,或者說是流亡北士,我們算它黃色;江東世家大族,或者說江東士族,我們算它藍色。紅色代表著什麼呢?槍桿子。黃色的流亡北士代表什麼呢?筆桿子。藍色的江東士族代表什麼呢?錢袋子。一個政權要鞏固,這三個「子」你必須要抓在手上,槍桿子、筆桿子、錢袋子,缺一個都不行。而孫權本人又是一個十八歲的小孩子,這個時候周瑜站出來他,作為淮泗軍事集團的領袖站出來他,槍桿子就到了孫權的手上,這事情就搞掂了一半。然後張昭呢,他是流亡北士的一個代表,他站出來孫權,就意味著流亡北士有可能孫權。但是我們要講清楚,這個時候還主要是張昭和張紘,其他人沒來,但是張昭他這樣做他起到了一個表率作用,起到了一個模範作用,起到了一個帶頭作用,所以後來像諸葛瑾啊、步騭啊、是儀啊,嚴畯這些人,陸陸續續也到了孫權的將軍幕府,那麼筆桿子就抓到手上了。那麼剩下的就是藍顏色的錢袋子,錢袋子能不能抓到手呢?
而且我們還要知道,孫氏政權畢竟是在江東建立的,江東建立的政權如果得不到本地人的,你是不能持久的。蜀漢政權滅亡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它得不到本地士族的,就是益州士族總是持一種懷疑、抵抗、不合作態度。孫權要在江東站住腳,繼續爭取江東士族的合作,也就是說用北京大學教授田餘慶先生的話來說,孫權必須實現孫氏政權的江東化。我們回過頭來看孫權建國,大家就會知道,最後他一文一武,他的丞相和統帥都是什麼人呢?丞相是顧雍,統率是陸遜,全部換成了江東士族,用我的話來說就是孫氏政權最後「泛藍」了。所以「泛藍」就是江東化。
*孫氏政權的「江東化」說明孫權最終是在江東站穩了腳跟,這為他將來建立「三分天下有其一」的東吳政權奠定了基礎。而周瑜和張昭在孫權最初接班時候的鼎力,對孫權掌控局勢可以說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其中,周瑜還給孫權介紹了一個重要人物,這個人物對孫權來說也是至關重要。這個人是誰?他來到孫權身邊究竟有什麼重要的意義呢?
那麼我們明白了這樣一個背景以後,我們就知道又一個人的意義了,這個人就是魯肅。魯肅是周瑜推薦的,周瑜去跟魯肅說,當今之世,我們要選擇一個好的老闆,應該選孫權,如何如何,魯肅就跟著周瑜到了孫權這裡。這件事情意義非常重大,為什麼呢?我們可以從四個方面來分析魯肅的意義。
第一是身份。魯肅是江西人,這一點他和淮泗軍事集團有共同語言,都不是江東人。第二,魯肅也是「賓旅寄寓之士」,就是他也是一個流亡的、依托於權貴的這樣一個士人,他依托的是周瑜。所以,在這一點上,他和張昭這些人有共同語言。第三點呢,魯肅是不喜歡袁術的。袁術原來要任命魯肅做東城縣的縣長,魯肅拒絕了,這才跑去依附周瑜。所以他在政治立場上,他是和袁術劃清界限的,這一點他和江東士族又有共同語言。就是魯肅是一個和三股政治力量都說得上話、都有共同語言的人,這是他的身份。
第二是他投奔孫權的時機。我們知道孫權接班的時候是非常地困難,而魯肅此刻早就到了江東。我們要知道魯肅到江東來跟誰來的?跟周瑜來的,但是他到了江東以後他不依附孫策,這一點很重要。就按說你是周瑜的人,你就應該跟著周瑜去幫孫策嘛,他不去。有一條史料說魯肅和孫策見了面,但是這條史料*不住,已經被歷史學家考證過了,應該是沒有見面。孫策去世以後,魯肅不打算投奔孫權,他打算投奔誰呢?他打算投奔一個叫鄭寶的人,這個鄭寶是什麼人呢?不知道,沒傳的,可見他不怎麼樣,不是什麼人物。那魯肅寧肯去投奔鄭寶也不投奔孫權,說明當時流亡北士或者「賓旅寄寓之士」這些人不看好孫權,他們是猶豫觀望態度,不急於表態,當然也沒有反對,不像江東士族那樣反孫權,是個中間力量。但是這個時候魯肅一下子站到孫權這兒來了,這是一個信號啊。俗話說來得早不如來得巧,魯肅就叫做來得巧。而且來了以後跟孫權大談什麼呢?「建號帝王以圖天下」,跟孫權談起做皇帝的事情來了,這個力度是相當可觀的。這是時機。
第三個是途徑。一般地說,「賓旅寄寓之士」進入孫權政權也是*「賓旅寄寓之士」來介紹推薦,比方說嚴畯就是張昭介紹的。而魯肅這個第二政治勢力的黃色人物,是那個紅色人物推薦的,這也特別。而且魯肅進入孫權幕府以後擔任的職務是什麼呢?武職。開始還是做賓客了,就當了一段時間的賓客,後來出任武職。我們知道孫氏政權一般就是說,武以周瑜為首,以淮泗將領為主;文以張昭為首,以流亡北士為主,基本上是這樣一個系統。魯肅是一個中間人物。這就打破了孫氏政權的格局,表現出一種前兩股政治勢力合流的趨勢,所以這個意義是很大的。
*通過易中天先生的分析我們知道,魯肅投奔孫權,並最終擔任武職,不僅表現出淮泗將領和流亡北士這兩股政治勢力的合流;而且更進一步來看,既然流亡北士可以進入以淮泗將領為主的軍事系統,那麼,江東士族將來豈不是也可以嗎?這就使孫氏政權的三股政治勢力——淮泗將領、流亡北士、江東士族有了合流的趨勢。所以易中天先生認為,魯肅投奔孫權並最終出任武職,這件事情意義非常重大。那麼魯肅之後,接替魯肅軍職的是呂蒙,呂蒙是誰?他出任這個職務又有著什麼意義呢?
我們知道了魯肅的意義以後,我們就知道了呂蒙的意義。我們知道孫氏政權的軍事將領當中,最重要的是上游統帥,所謂上游統帥就是把守長江上游的。那麼孫氏政權的上游統帥是哪些人呢?第一個是周瑜,第一任,周瑜去世以後是魯肅,魯肅去世以後是呂蒙,呂蒙去世以後是陸遜,被稱為東吳四英將,四大英將,也是四任統帥。那麼這個第三任呂蒙又怎麼有意義呢?我們也來看他的身份。第一,呂蒙不是江東人,他是汝南富邳人,不是江東的。這一點和江東士族不一樣。第二呢,這個人沒什麼文化,叫「少不修書」,從小不學習的,所以他也不是什麼士人,他不是流亡北士。這一點和張昭他們不一樣。第三點呢,他雖然很早就參加了孫策的部隊,但是職位很低,開始大概就是一個勤務兵,這叫做「引置左右」,跟在旁邊的,也就是一勤務員;後來當了一個別部司馬,就是當了一個雜牌軍的小頭目。這個和淮泗將領他們也不一樣。所以如果說魯肅是和三股政治力量都說得上話,那麼呂蒙就是和三股政治力量都沾不上邊。
因此,我們如果說三股政治力量是紅、黃、藍三種顏色的話,那麼魯肅和呂蒙就是灰色的,或者說他具有灰的色調。因為一個是都有關係,一個是沾不上邊。孫權需要這樣的一個灰色。為什麼呢?他在前期,他需要由灰色把他政治地圖上的紅、黃、藍三種顏色調和起來。因為灰色是可以跟任何色彩搭配的,你們會穿衣服的都知道,灰色好搭配。後期呢,他需要一個顏色實現他政治地圖的「泛藍」,那麼魯肅和呂蒙剛好就起到了這樣的作用。所以我們看一看孫氏政權長江上游四大統帥的這樣一個任職的秩序,就可以證明田餘慶先生的觀點是正確的,就是孫氏建國的道路就是江東化的道路。由一個外來的、依*軍事力量建立起的政權,逐步地過渡到依*本地世家大族力量建立的政權,這就是孫權建國的道路。
當然,這只是我們事後的分析,我們回過頭來看這段歷史我們覺得是這樣的;而在當時呢?在當時也許只不過是一次風雲際會,也不過是一次雙向選擇。我們來看一看周瑜勸說魯肅的時候是怎麼講的:周瑜說,現在天下大亂,群雄並起,這是「烈士攀龍附鳳馳騖之秋」。也就是說,這樣一個亂世是我們男子漢大丈夫建功立業、幹一番事業的最好時候,在這個時候我們應該怎麼辦呢?周瑜引用了馬援答漢光武帝的一段話,叫做:「當今之世,非但君擇臣,臣亦擇君。」就是在這樣一個動亂的年代,不但君在挑選人才、挑選臣,我們作為人才、作為臣,我們也可以給自己選一個老闆,那麼多老闆嘛。而在周瑜看來,孫權是值得選擇的,周瑜認為他和魯肅跟著孫權是能成就一番大事業的。那麼孫權為什麼又值得選擇呢?請看下集——坐斷東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