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出崖山 第二卷 第一百五十八章 翰林院
    幾個月來,張世豪和王毅中在南洋可以說是乾的風生熱鬧,如今南洋的珠寶玉石行當,已經被東印度公司壟斷,至於先前被默許的黑奴生意,張世豪等人雖然低調應對,可是那白花花的銀子,卻是著實的到了手,以至於在台灣的蕭統雖然大手大腳的花錢,可是他卻發現,那錢花的越快來的越多,終於,等到高雄船廠在七月末同時下水三艘三桅遠洋商船時,蕭統就曉得,他已經成功的構成了一個正循環。

    眼下,府庫裡已經有了三百萬兩白銀,基本上維持周轉和保值交子是一點問題也沒有了,和陸秀夫等人商議一番,蕭統下令戶部加大交子的發行量,力爭在年底前,讓島內的居民盡量都使用交子交易,當然,這也是等於換個法子,把百姓手裡的金銀回籠回來,畢竟如今海外貿易,可是不認這個的。和他們做生意時,還是得拿真金白銀。

    不過,另一個好消息,就是燧石槍技術已經徹底成熟,而想要造出毛瑟左輪這樣的玩意,蕭統心知實在太過困難,也就沒有強求,不過,張世傑等軍頭們卻對這燧石槍讚不絕口,那麼,蕭統也就順水推舟,拿出了一百萬兩白銀,來給軍隊全面裝備這燧石槍。當然,自己的清遠軍忠勇軍,自然得優先考慮,只有他們的保持了足夠強大的戰鬥力,才能對自己的皇權提供強有力地保障。對此,蕭統很有信心,畢竟自己曾經數次深入軍營,和那些以崖山殘部為骨幹的士卒們促膝談心,同食同睡,那感情自然是非同一般,不少人一提起皇帝,那都是眼淚汪汪的。

    不過,那台灣第一次科考的狀元,終歸還是沒有給陸英。怎麼說在這個年頭,讓女子當天下讀書人的楷模,這是翻天的大事,蕭統也不敢擅專。好在,除了陸英的文章是如此的光彩奪目,顯著超過旁人外,禮部徐宗仁等人遴選出的其餘人選,倒也不錯。

    被點為狀元的張浦,今年已經三十歲了,生得高高大大。南人北相,面貌看起來就是那種一本正經地書生,他的文章雖然不似陸英那般遠見卓識。但是作為正統讀書人,能客觀的看待士農工商,並且提出在「非常之時要以商促農,以農養軍,以軍備戰」這樣的想法,已經非常不容易,雖然這些還是停留在「利用」這樣的術的階段。不過,這也是格局問題,不能太過苛責,此外,在私德方面,張浦幾乎無懈可擊,其人乃是元軍攻克臨安後最後一代進士,在臨安陷落之際,先是追隨端宗趙昺。蒲壽庚作亂後不得已躲入深山,寄居於獵戶之家。所謂「恥食韃粟。效伯夷叔齊故事」,說的就是他了。結果偶然聽說朝廷遷台灣,竟是渡海來投,上島時衣衫襤褸,面目嚇人,卻依然不失讀書人風範,這樣的人,也許不能成為經國之才,可是作為道德上的典範,點為狀元,也是實至名歸。

    至於榜眼,蕭統選擇了司徒不群之侄司徒致遠,其人官宦出身,文章寫的大氣磅礡,論述精當,雖然還有局脩於王道霸道之爭,不過,還是比他叔父等人要開明,對於拓展海外這些政策,也能謹慎地贊成,更為關鍵的是,他是司徒不群的侄子,也算是清流派地一個代表,蕭統點他為榜眼,自然也有向他們示好之意,這也是陸秀夫極力主張的。

    探花麼,這一次乃是台灣本地士子黃主文,真深究起來,他的文章似乎也是只能勉強進前十,可是,他還有一個身份,是幾十年前就遷居台灣的大族黃家的孩子,這黃家也是馬南寶費了不小力氣,才爭取過來,他們和琉球蘇家合作,控制著東瀛的貿易,勢力不小,原本做貫了土皇帝,對于歸附朝廷並沒有什麼期待,不過馬南寶好言相勸,加上蕭統也確實釋出了些許資源,才換得黃家輸誠,不過,為了鞏固這一關係,還是點了黃主文當探花。

    這黃主文的文筆雖然不算甚佳,思想上也有些小島意識,不過畢竟是土生土長地台灣本地人,對於島上山川河流知之甚詳,對於台灣的優劣形式,對於台灣的發展空間,對於如何安民聚財,也都有還算精當的意見,更為關鍵的是,他的文章裡,隱然還有些地緣政治的思想,就憑這一點,蕭統也就答應了點他,

    說起來,一甲三人,卻不光是考才學,其中的政治考量實在不少,蕭統想來想去,還是彆扭,至於二甲和三甲,則基本沒有什麼意外,禮部給上的清樣,蕭統也基本照準了。

    可是,這些狀元們如何安置,卻成了一個不小地問題,費了這麼大的心思,造了這麼大地聲勢,攏起來幾十人才,若不能人盡其才,可就白瞎了。

    思來想去,蕭統只得效仿後世明朝地法子,把翰林院虛級化,以前翰林院裡的翰林學士,專掌內命如任免宰相、宣佈討伐令等。

    由於翰林學士參與機要,有較大實權,當時號稱「內相」。首席翰林學士稱承旨。不過,自從臨安城破以後,翰林院形同虛設,裡面基本沒人了,蕭統就正好順應司徒不群等人的請求,恢復翰林院,不過,功能卻是大不相同。

    等到上朝時,馬凌聖旨一念,眾人才省過來,原來翰林院竟然是這般恢復法:

    為了便於集中管理,蕭統下令把雜流諸如方術伎藝等供奉之事與翰林院脫離干係。今後翰林院專掌制誥、史冊、文翰之事,考議制度,詳正文書,備皇帝顧問,主官為翰林學士,下有侍讀學士、侍講學士、修撰、編修、檢討等官,另有作為翰林官預備資格的庶吉士。不消說,翰林學士自然只有陸秀夫能當,眾人也說不出什麼話來。目前陸秀夫可以說是第一文臣,身兼丞相,太傅,翰林學士,軍械司尚書,鹽茶司尚書,可以說是大權在握。

    至於侍讀學士、侍講學士這類,蕭統大筆一揮,司徒不群,柳風,甦醒,徐宗仁等人,人人有份,誰都不少。

    接下來,就是大家最關心的了,只聽馬凌公鴨一般的嗓子念道:「辛巳年殿試第一甲第一名,廬陵張浦,授翰林院修撰,從六品,賞白銀一百兩,大珠三顆,小珠五顆,錦袍三件……辛巳殿試第一甲第二名杭州司徒致遠,授翰林院編修,正七品,賞白銀八十兩,大珠兩顆,小珠四顆……辛巳年殿試第三名黃主文,授翰林院編修,正七品,賞白銀六十兩……」

    對於這三個人選,朝野已經多次協商,自然已經基本沒什麼意見了,只是他們的官位,卻是出乎了大多數人的意料,畢竟在大多數人的印象裡,翰林可是拜相的前兆啊,如今怎麼這麼容易就當上了?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