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飛的夢幻人生 正文 第三十七節鄉鎮企業一
    榮飛從學校帶回來幾本書,除了一套《紅樓夢》外,都是金融方面的。b111.net關於國際金融史上的大事他記得不少,如何利用這些注定發生的事情為自己獲取最大利益是他一直琢磨的,總覺得自己有必要繼續研修一番金融知識。可惜工學院圖書館這方面的書籍比較少,大部分都比較膚淺而且落後了。至於《紅樓夢》,完全是它的名氣吸引了他。記得在高中時榮飛就注意到張昕書包裡總帶著它,當時張昕的座位在榮飛的左前方,榮飛一眼就可以看見。

    榮飛對後世開始大熱的國學其實很有興趣。高中時他有個好的語文老師,在講解課文裡的《左傳》篇章時引發了榮飛對歷史的興趣。中國最值得驕傲的就是擁有綿延不絕的歷史,正史,野史,縱橫交錯,構成了一張密密的網,將三千餘年間發生的大事記載的清清楚楚。不,一些看上去清楚的事情其實是糊塗的,被人故意搞糊塗了,所以也就產生了所謂的歷史學家,以發覆為職業,誓要找出被掩蓋的真相。甚至有人將《紅樓夢》也當成了史書,去對照清朝的某段歷史。榮飛記憶裡讀書很雜,在某本書上看到引用黑格爾的一段話,大意是說,中國其實沒有歷史,有的不過是簡單的重複。這句話對他的震動很大,對歷史的興趣頓減。是的,某種意義上黑格爾說的沒錯,歷代統治者信奉的大致是一種哲學,走的也大致是同一條路,目的則完全一樣,為鞏固自己的統治而鬥爭。不過他承認,看到的《紅樓夢》中詩詞歌賦確實極美,他借閱《紅樓夢》不過是抱著欣賞其中詩詞歌賦的意思罷了。

    榮飛發現自己的閱讀能力有了質的飛躍。學課本時這種感覺尚不明顯,在看文學作品時就有完全不同的感覺,是對人生的感悟,按說自己不過十**歲的年紀,能對人生有什麼感悟?但偏偏就能讀出來。他不知道那完全是中年人的心境,與青少年心境之不同在於對事情本質的認識。青少年認識事物多是感性認識,比如男孩子找女孩子,首重相貌,幾乎無人不如此,想到班裡的女生,像單珍那樣德才兼備,秀外未必,慧中是一定的,可就是沒幾個男生看得上。張昕之所以受到追捧,完全是生了一副好皮囊。但中年人看待事物一般是理性的,比如中年人再婚,即使是找未婚的,對對方的相貌一類的東西已經放在了第二第三位,首重家庭和經濟了。這就是感性和理性的不同,也就是中年與青年的不同。

    榮之貴從上海出差回來並未追究榮飛外出一事。他最近心情不錯,際遇也不錯。廠長不僅給他調了房子,而且換了工作,從保衛科調到了銷售科。剛到新單位就獲得了一次到上海的出差機會,之前還沒去過上海呢。再有就是自己的發財大計終於開始了,車已經在表弟王志剛的牽線下買到了,花掉1萬4000元。車是表弟所在的液壓件廠的,只跑了8萬多公里,性能挺好(是這樣介紹的),液壓廠本來要1.5萬,經王志剛的斡旋,優惠了1000元。司機也是王志剛推薦的,是他老婆的一個遠房親戚,拐上幾個彎,也算自己的親戚。經過一連串的準備,煤礦,焦化廠,幾個環節都說好了,車子終於在五月底開始運營,第一個月的純利潤(扣掉車子的費用和司機的工資,但沒有考慮自身資金的利息損失,原因是他不懂。他認為金條不會產生利息。更不懂機會成本)達到850元。這不過是第一個月啊,只跑了九趟,如果跑上二十趟呢(理論上是可以跑二十趟的),利潤鐵定超過2000元。之前拚命攢錢一年也攢不到1000塊啊。和弟弟分分,自己也能拿到1000元,一年就是12000元。這是多大的一筆錢啊。榮之貴感到極為滿意。所以他情緒極好,回來自然沒有多責問榮飛的去向和幹什麼了。他的注意力全都放在剛開始的木工活,計劃打一個寫字檯,一個低櫃和一個立櫃。還準備再打一張床。木頭不夠了,和魏瑞蘭合計,魏瑞蘭提出回臨河老家買幾段楊木,做床的木頭也用不著太好,即使稍有變形也不妨事。

    於是,魏瑞蘭乘星期天回趟臨河,榮飛和正在放假的榮逸都提出跟母親一道去。魏瑞蘭高興地答應了,榮逸願意回臨河她是理解的,但榮飛主動提出回姥姥家讓魏瑞蘭很高興。

    榮飛的目的主要是看看棗林是不是真的辦起了鄉鎮企業。

    作為改革開放的一個重要成果,鄉鎮企業的出現時極為引人注目的大事。對於此事的認識,幾十年後褒貶不一。榮飛在復旦修國際金融時,曾聽同學就鄉鎮企業的優劣展開極為激勵的辯論,正方認為,中國走向富強的必由之路就是工業化。而工業化必須讓大批農民離開土地轉向工業領域,在國家經濟實力尚弱的當時,興辦鄉鎮企業是合適的,而且是必須的。當時的人口比例是什麼?農民佔了70~80%!捨此還有更好的途徑嗎?鄉鎮企業吸納了大批隱形實業人口,讓貧困之極的農村快速致富,難道不值得稱道嗎?至於鄉鎮企業的沒落,原因很多,不能簡單的歸咎於鄉鎮企業本身。反方的意見是從鄉鎮企業的後果來辯論的,鄉鎮企業給我們帶來了什麼?環境的快速惡化,貧富懸殊,**橫行。這些不都是事實嗎?成功的鄉鎮企業有幾個?長期採用粗放經營,甚至一些連粗放經營業算不上的企業除了浪費國家本不富有的資源還能幹什麼?榮飛內心是站在反方立場的,但他親眼見證了臨河,主要是棗林鎮暖氣片的興起和沒落,實在是有太多的感慨。那次他沒有參與同學的辯論,事實已經做出了最好的答案。

    問題是時光倒流了!榮飛覺得自己現在有責任參與到棗林鎮的鄉鎮企業中來,盡自己最大的力量來讓這個起步甚早的鄉鎮企業走上一條健康之路。

    很多時候,人們會輕視從前。就像我們在閱讀歷史時會有許多的感慨。比如,明末清初是一大變局,引發的後果影響至今。結果就有許多人假設,假如如何如何,就會如何如何。熹宗朝正處於小冰河期,北方的平均溫度比正常低了好幾度,對北方的農業打擊極大。只要明朝斷絕與滿清的貿易,比如嚴厲制裁長期與滿清做生意的晉商集團,就可以將掙扎在冰天雪地裡的女真集團困死、餓死、凍死!簡言之,認識到小冰河期的影響,明朝中央政府便有了很多有利於自己的選擇。可是,小冰河期的知識是後世獲得的,身處當時的人們即使是最具智慧的人也不能認識到此點。再比如,摧毀明朝的主要是陝西農民起義,如果認識到流賊對中央政權的危害,完全可以在禍亂發生之前採取有力的措施,加大賑災力度就是其中之一。可是朝廷最具眼光的大臣也想不到流民的力量竟然如此之大!夠了,褒貶古人本身就是一種無知。

    榮飛是8月14日根母親和弟弟回到棗林鎮的。一問之下,棗林暖氣片廠已經出現了。

    「真的啊,太好了。」榮飛是跟二舅打聽的,二舅魏建軍目前就在暖氣片廠上班。

    魏瑞蘭對二弟的工作並不在意,或許她連鄉鎮企業是什麼也不曉得。她關心的是木頭,所以她正跟大哥魏建國聊了起勁。魏建國在鎮上當會計,交遊廣闊。

    「哥,你幫我買點木頭吧,0.2方足夠。材質也不要很好,就是打個床和櫃子。城裡買木頭很難的。」

    「木頭倒是有,就是價錢高。」魏建國一向瞧不起榮之貴,總覺得榮之貴看不起他是個農民,「最近價錢漲起來了。至少在棗林漲了。知道吧,棗林辦了廠子,到處需要木頭。不過妹夫也不缺錢------」

    「跟我也鬥心眼?」魏瑞蘭知道魏建國心高氣傲,懷才不遇,「是我求你,之前求過你嗎?第一次就頂了我?」

    「那倒不是。我說的是實情啊。」

    「楊木多少錢一方?」

    「具體的我也不知道。」魏建國開始胡扯,「熏干的木頭怎麼也得300吧?」

    「這麼貴?」魏瑞蘭叫了聲。

    「這還貴?不就是你們兩個月的工資?」魏建國說,「又不像我們農民,每年在地裡刨食,風吹雨淋也掙不到幾個錢。聽咱媽說妹夫買了車跑運輸?寧雇外人也不用自己人。」

    魏瑞蘭歎氣。魏建國是當過兵的,在部隊學過開車。為此曾托母親跟大妹說過替榮之貴開車,但榮之貴對魏建國一樣有成見,而且,王志剛提出了自己的親戚,王志剛目前是不能得罪的,在整個生意鏈條裡,王志剛的位子很特殊。

    「他有他的難處。」

    「我知道。我也沒逼你啊。」魏建國將煙頭踩在腳下,狠狠的碾滅。

    談話不歡而散。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