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1939之海狼 正文 土耳其的屈服(上)
    再看看邊境線上的情況。德軍在摧毀了科佩茨的空軍,牢牢掌握了制空權之後,地面部隊開始了大規模進攻。德軍是兵分兩路,對布列斯特要塞實施合圍。布列斯特要塞位於同名城市以西約三公里處。從大的方位說,正處於比威斯托克突出部與烏克蘭領土之間,因此恰好處在德軍南路集群向前推進的必經之地。

    戰爭爆發那一刻,德軍對布列斯特要塞一陣狂轟濫炸,猛烈的爆炸聲把駐守此地的蘇聯邊防軍第17總隊的團政委希米羅夫從夢中驚醒。他翻身下床,窗外已是火光沖天,藉著火光迅速穿起衣褲,嘴裡大聲喊著勤務兵:「別契卡!別契卡!快起來!發生了什麼事情,啊?」

    話音剛落,一個矮小的身影一閃,一張圓圓的娃娃臉已站在眼前:「政委同志,我在這兒!」

    「這肯定是破壞分子炸了咱們的軍火庫,快,趕快集合警衛排,跟我走!」說著,拔出手槍,用腳一踢門,衝到院子裡,差一點與一個高大魁梧的軍人撞到一起,希米羅夫一看,正是警衛排長祖巴洛夫。

    希米羅夫劈頭就問:「又是破壞分子?是不是又是德國那邊來的?」

    「政委同志,這不是破壞,而是戰爭!戰爭!」祖巴洛夫大口地喘著氣,大聲說道。

    希米羅夫開始一愣,腦子裡出現了短時間的空白。「戰爭?啊!戰爭!」

    希米羅夫明白過來了,「趕快集合部隊,把守城堡各火力點,快!」他隨即命令道。

    祖巴洛夫應聲而去。他又轉過身對別契卡說:「你趕快把加夫裡洛夫少校找來!」

    加夫裡洛夫少校是該總隊隊長。此刻正飛奔進要塞北門。路上成群結隊的德國飛機從頭頂上隆隆飛過,向東、向蘇聯縱深飛去。他感到這已經不是一場小規模的衝突了。剛進北門,迎面跑來兩名戰士對他喊:「少校同志,少校同志,東堡壘現在已集結了幾百名戰士,還有許多居民,請您到那兒去指揮吧。」

    加夫裡洛夫點點頭,又改向東堡壘跑去。進到堡壘,裡面黑壓壓聚集了許多人,有的上身穿著襯衣,下邊卻只穿一條短褲,有的穿著長褲,上身卻又打著赤膊,有穿軍衣戴軍帽的,也有

    不戴的……亂哄哄的,驚恐萬狀。

    加夫裡洛夫飛身登上一張桌子,對著人群大聲喊道:「安靜!安靜!我是邊防軍第17總隊的加夫裡洛夫少校,現在所有的人聽我指揮。婦女兒童到左邊的工事,呆著不要亂動。其餘的人準備戰鬥。」

    他用手指了指帶他來的兩個戰士:「你們倆人去打開軍火庫,把大家武裝起來,然後進入工事,準備戰鬥!」

    這時別契卡不知從什麼地方鑽出來,揚著娃娃臉說:「少校同志,政委請您立即去一趟!」

    「他在什麼地方?

    「在城堡裡。」

    「好,你現在馬上回城堡,告訴政委,讓他在那裡指揮,我在這裡指揮,兩邊呼應,懂嗎?」

    「懂了,少校同志!」娃娃臉一晃,又消失在黑夜之中。

    激烈而又殘酷的戰爭,就在蘇軍促不及防以及一片驚慌之中,無情地開始了!

    此時在北非也並不安靜,在地中海上早就回到地中海的德國大洋艦隊南分隊的艦隻已經在配合意大利艦隊開向了土耳其方向。而在埃及,得到了補充的德國北非裝甲集團軍也開始離開了埃及,向伊拉克挺進。他們的任務是支援在伊拉克已經掌握了政權的以拉希德。阿里為首的伊拉克親德軍官們,這個戰略要點周天雷可不想丟掉,想當初美國對伊拉克動手,借口是伊拉克入侵了科威特,如果這兩個國家沒有石油,在他們的周圍國家也沒有什麼石油,很難想像美國會糾集多個國家的軍隊組成多國聯軍前去救援科威特。如果德國能控制領伊拉克,那麼就等於在中東這塊飄在石油的土地上深深的扎進一顆釘子。為控制這個地區打下良好的基礎(這也是為什麼現在美**隊在伊拉剋死亡慘重,按照美**隊在索馬裡的表現早就該撤走了。但是美國人卻一直不肯撤走有部分原因就是美國認識到控制住伊拉克就是控制中東地區。)

    不過希特勒和隆美爾他們可沒有想到這些,他們的理解就是這樣可以將部隊推進到黑海一線,從而可以對蘇聯的南翼造成實際上的威脅,特別是烏克蘭。這一點也比較好理解,在那個時候沒有對中東的石油進行大規模的開發,大規模的開發是在二戰結束以後的事情。在當時對中東石油資源認識的都不夠。當時在歐洲的大油田是羅馬尼亞的普羅耶什提油田和蘇聯的高加索油田,英國北海油田尚未發現,中東的石油雖然發現,但是卻認為石油儲量不是太多……

    不過佔領了中東對蘇聯南翼的包圍是顯而易見的好處。這個時候德國海軍需要將自己的兵力投放到黑海裡。但是地中海和黑海之間只有土耳其海峽一條路可以走,所以土耳其的態度是很值得捉摸的。

    (土耳其海峽(又稱黑海海峽)是連接黑海與地中海的唯一通道,包括博斯普魯斯海峽和達達尼爾海峽,古往今來皆為兵家必爭之地,戰略地位十分重要。冷戰時期,美蘇均將黑海海峽確立為全球最重要的海上咽喉之一。冷戰後,北約仍視黑海海峽為歐亞大陸的戰略要點之一。黑海海峽呈東北-西南走向。東北端為博斯普魯斯海峽,西南端為達達尼爾海峽,兩海峽之間是土耳其內海馬爾馬拉海。

    博斯普魯斯海峽全長31.5公里,最寬處3200米、最窄處550米、平均深度62米、最深處118米。海峽中央有一股由黑海流向馬爾馬拉海的急流,水面底下則有一股逆流把含鹽的海水從馬爾馬拉海帶到黑海。由於魚群季節性地透過海峽往返黑海,海峽地區漁業頗盛。兩岸樹木蔥鬱,村莊、別墅星羅棋布。海峽最窄處隔岸分別修建了兩座軍事堡壘,亞洲部分的名叫阿納多盧城堡,建於1390年,歐洲部分的叫色雷斯城堡,建於1452年。兩座斜拉網式大橋橫跨海峽,其一名為博斯普魯斯海峽大橋,建於1973年,全長1074米;其二名為征服者蘇丹邁赫邁特大橋,建於1988年,全長1090米。目前,土政府正籌備以bot模式,用4年時間興建一條全長8公里的海底隧道,連通西岸的托普卡帕和東岸的希德拉帕夏,以貫通安卡拉經伊芳史丹布爾至歐洲的高速公路。

    達達尼爾海峽連接馬爾馬拉海和愛琴海,全長64公里,最寬處6.4公里,最窄處1.6公里,平均深度55米,中部最狹處最深,達92米。水面有一股從馬爾馬拉海流向愛琴海的急流,另有一股補償性潛流帶回更多鹽水。沿岸重要港口有蓋利博盧、埃傑阿巴德和恰納卡萊。兩岸聳立著許多著名城堡。海中有多種回游於黑海和愛琴海之間的魚類。達達尼爾海峽是地中海進入伊芳史丹布爾和黑海的門戶。)

    (一戰的時候在此發生了著名的達達尼爾海峽爭奪戰,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英法聯軍於1915年2月19日—1916年1月9日實施的一次戰役,又稱加利波利半島戰役。

    此次戰役目的是,控制達達尼爾海峽和博斯普魯斯海峽,佔領土耳其首都君土坦丁堡(伊斯坦布爾),迫使土耳其退出與德國聯合的戰爭。

    英法兩國竭力先於俄國奪取戰略上極其重要的這2個海峽。英國海軍大臣溫斯頓。丘吉爾是達達尼爾海峽戰役的倡議者。最初計劃規定,英法聯合艦隊用艦炮火力逐次摧毀土軍海岸炮連和要塞,掃除海峽水雷,並突人馬爾馬拉海,攻佔君土坦丁堡。

    德土聯軍統帥部獲悉英法準備達達尼爾海峽戰役後,遂將土耳其第1、第2集團軍的部隊從博斯普魯斯海峽地區調往達達尼爾海峽地區,使要塞炮兵和岸炮連的火炮數量增至199門(包括150—355毫米炮175門),布設了10道水雷障礙(375個水雷),以加強海峽海岸防禦。在達達尼爾海峽入口兩岸配置了外圍炮兵連(26門火炮),往後配有中間炮兵連(85門火炮),在查納卡累地域配置了內防炮兵連(88門火炮)。達達尼爾海峽北岸的築壘陣地部署了第1集團軍(司令官德國利曼。馮。桑德斯上將)第3軍的部隊,南岸部署了該集團軍第15軍的部隊。

    1915年2月中旬,英法聯合艦隊(司令官英國卡登海軍上將)集結在利姆諾斯島穆德羅斯灣(戰列艦11艘,戰列巡洋艦1艘,輕巡洋艦4艘,驅逐艦16艘,潛艇7艘,飛機運輸艦1艘)。

    聯合艦隊在大口徑炮方面比土耳其岸防炮顯居優勢(234—380毫米炮92門,102—191毫米炮190門),2月19日開始炮擊外圍炮兵連。由於土軍進行強有力的火力反擊,英法聯合艦隊又因實施面積射,故長達6個小時的炮擊效果甚微。隨後實施的炮火突擊也未奏效。

    為了達成戰役目的,盟軍把集結在達達尼爾海峽地區的聯合艦隊全部兵力(戰列艦17艘,戰列巡洋艦1艘,驅逐艦16艘,飛機運輸艦1艘)都投入了戰役。3月18日,聯合艦隊在德羅貝克海軍上將指揮下(卡登海軍上將已被撤換),重新試圖突入達達尼爾海峽,但仍未成功。

    於是,決定放棄單純使用海軍作戰的方案,而實施陸海軍聯合戰役:由登陸兵奪取加利波利半島和達達尼爾海峽地區的築壘工事,以保障艦隊突入馬爾馬拉海,然後從陸上和海上實施突擊,攻佔君士坦丁堡。

    英法遠征軍在亞歷山大港向登陸地域出發的準備工作既不隱蔽又進展遲緩,致使敵軍得以判明戰役意圖,並採取措施加強了達達尼爾海峽地區的防禦。土耳其統帥部組建了第5集團軍(6個師,司令官為利曼。馮。桑德爾斯將軍),並將原第1集團軍在達達尼爾海峽地區設防的兵團編入其建制。

    4月25日,盟軍登陸兵(81000人,178門火炮)在英國漢密爾頓上將指揮下,開始在加利波利半島南端的塞迪爾巴希爾(主要兵力)、卡巴泰佩角(輔助兵力)、庫姆卡萊角和薩羅斯灣(佯動兵力)登陸。敵人進行了頑強抵抗,盟軍主要兵力和輔助兵力在頭兩天戰鬥中損失1.8萬人,奪取了不大的登陸場(縱深1—1.5公里),為了擴大登陸場,英國統帥部決定實施第二批登陸兵登陸。英國從本土向加利波利半島增調了約12.7萬人。8月初,軍隊增至12個師。於8月6日夜間在蘇夫拉灣實施登陸(1萬人)後,英法聯軍轉入進攻。

    到8月10日,土軍(14個師)阻止了英法聯軍的進攻。戰鬥中,英法聯軍損失約4.5萬人,大體相當於土軍的損失。英法聯軍的8月失利,很大程度上促使了保加利亞決定與德國結盟參戰,也是丘吉爾辭去海軍大臣職務的原因。

    1915年底,由於德奧聯軍和保加利亞軍隊在巴爾幹戰區順利進攻,塞爾維亞軍隊被擊潰,以及出現了希臘倒向德國一方的威脅,迫使盟軍停止了達達尼爾海峽戰役,將軍隊(14.5萬人,1.5萬匹軍馬和400門火炮)撤到希臘,以加強薩洛尼卡遠征軍。

    爭奪達達尼爾海峽的鬥爭持續了259天。參加戰役的有英軍49萬人、法軍8萬人、土軍70萬人。在戰鬥過程中,英國傷亡和失蹤11.97萬人,法國2.65萬人,土耳其18.6萬人;英法聯合艦隊損失戰列艦6艘,土耳其損失1艘。)

    周天雷知道這場英法在一戰所打的這場戰役是一個成本大,收穫小的戰役。純粹是一場得不償失的戰役,他並不想犯英法在一戰的錯誤。他的海軍艦艇現在由於德國已經對蘇聯宣戰,更多的資源開始偏向空軍和陸軍。海軍這邊如果想要獲得大的發展,那就得按照希特勒的意思將蘇聯打趴下了才能獲得資源的傾斜。

    雖然周天雷很想刺殺希特勒,但是目前的時機並不成熟,在國內和軍隊裡,狂熱的德國平民和士兵都把希特勒當作的神,感謝他讓他們走出了一戰戰敗後協約國帶給他們的羞辱和一種無力感,重新樹立了德國大國的名聲。因此他在和德軍內部的反納粹集團『黑色樂隊』組織的成員接觸過後,得出結論,現在如果將希特勒給刺殺掉,即使能夠將他給刺殺掉,他們也很難掌握住軍隊和壓制住國內盲目信任希特勒的民眾,只有等希特勒迎來大失敗後,人們才會看清楚他的真面目。也只有等到這個失敗。他們的刺殺才有可能。

    周天雷知道蘇聯在以後所稱謂的莫斯科保衛戰就是打破了德國陸軍天下無敵的神話,也許那能是一個機會,周天雷可並不想等到第6集團軍在斯大林格勒城下慘敗的時候,那樣德國的實力將會大為受損,如果那個時候和盟國開始和平談判,可能等來的結果不會比一戰的停戰協議書好得太多。

    什麼比較公平的談判都是以雙方的實力做基礎的。否則就是大魚吃小魚的結果。周天雷決定了在刺殺希特勒後,指揮德**隊打一個大勝仗,以換取一個體面退出戰爭的結果。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