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唐 第二卷 唐朝小地主 第242章 《三字經》的價值
    到長安城,李承乾便與柳一條一家分道揚鏣,直接回先把小雉奴與小兕子給送回了立政殿,離宮這麼久,長孫皇后一定想他們兩個小傢伙了。

    「柳先生來長安了?」立政殿內,長孫皇后親熱地抱著小雉奴與小兕子,聆聽著李承乾對此行的稟報,輕點了點頭,道:「嗯,來長安,倒也是一個明智之舉,畢竟這裡是天子腳下,侯尚書做事雖然向來沒遮沒攔的,但是在這長安城,倒也不會做得太過火。」

    「不過,這也不是一個長久之計,」長孫皇后示意李承乾在她的身旁坐下,輕聲言道:「吳醉劍的那條右腿,表面上是一件意外,誰也找不到其它的證據,但是很多人的心裡都明白,那是柳先生所為,這是一個暗虧,就像是啞巴吃黃蓮一樣,有苦也說不出來,侯尚書怕是受不了這種窩囊氣,就是在長安,他也不會輕易地就把這口氣嚥下。」

    「母后說得是,」李承乾輕身貼坐到一旁的椅上,微點著頭憂心道:「依著岳父的那個脾氣,定是不會輕易罷休,他們兩人早晚都得有一個了斷,唉,一個是救命的恩人,一個是孤的岳父,兒臣這心裡邊,真是不知該如何是好。」

    「嗯,這件事是難為了乾兒了,」長孫皇后憐愛地看了李承乾一眼,道:「不過,這件事情,究根結底的,還是怨著那個吳醉劍,好端端地。為什麼偏要去招惹柳先生,還故意地用馬匹踏斷了柳老爺子的右腿,也難怪柳先生會如此行事。廢了他一條右腿,也算是他咎由自取,怨不得旁人。」

    「話雖如此,可是,」李承乾抬頭看了長孫皇后一眼,道:「我那岳丈。他。並非是一個講理之人啊。」

    想起侯君集。李承乾就是一陣地頭疼,攤上這樣一個岳父,也不是是他的幸,還是不幸?

    「侯尚書的脾氣雖然莽撞了些,但是他是我大唐的功臣,行兵打仗,也是無往而不利。對大唐又是忠心耿耿,所以,他偶爾地犯些小錯,你父皇也是睜隻眼閉只眼,不會太過怪罪。」長孫皇后輕聲說道:「這次柳先生的事,誰是誰非,你父皇自也是心知肚明,不過。怕也是不會過多的干預。」

    長孫皇后雖不問政事。但很多事情,即使沒有人說起,她的心裡也跟明鏡一樣。對李世民的想法和御下手段,也自是有一些瞭解。

    「可是,母后,再過幾日,岳丈就要率軍返京,父皇若是對此事不管不問,那柳先生一家,豈不是凶多吉少?」李承乾有些著急,他那岳丈地脾氣他最是瞭解,到時,他不把柳府上下踏平才怪。

    對於柳一條,李承乾既是感恩,又是尊敬,自是不希望他會出了意外。

    「乾兒,」長孫皇后溫笑著看了李承乾一眼,道:「你這樣想,就錯了,也太看輕了柳先生了。」

    「想那柳先生,又豈是這般易與之輩?」端起茶碗輕喝了一口,長孫皇后開口講道:「可以無聲無息地廢了一個少將軍地右腿,讓別人明知是他所為,但卻又說不出個道理來,這是一般人所能為嗎?還有,前幾天在長安各部傳出地那個傳言,也定是柳先生所為,柳先生手中,定是已經有了一些侯尚書的把柄,那些傳言,也極可能是真的。」

    「所以,乾兒,你要有個心理準備,柳先生與侯尚書之間的爭鬥,看上去雖是實力懸殊,一目瞭然,但最後的結果,卻極有可能會是一個兩敗俱傷之勢。」長孫皇后摸了下小雉奴的臉頰,輕笑著逗弄他玩耍。

    這個,李承乾之前還真沒有想過,那些傳言竟會是真的嗎?貪沒軍餉,搶奪財物,那可不是一個小罪。

    還有,柳先生是有才學,但再怎麼說,也只是一個平民而已,家中無權無勢,他真地能鬥得過貴為兵部尚書的侯君集麼?

    侯君集是李承乾的一大助力,他自是為希望侯君集出事。

    而柳一條,卻又是他的救命恩人,若是眼看著恩人有危險,卻不相救,他又過不了心裡的這一關。

    這是一個兩難的選擇題。

    「好了,趕了一個上午的路程,你也該是累了,早些回去歇息吧。」長孫皇后看了李承乾一眼,最後又輕聲向他吩咐道:「日後若是有暇,多往柳府走動走動,與柳先生結個善緣。」

    底裡,長孫皇后還是看好柳一條,那侯君集,不定會對手。

    「是,母后,兒臣知道,那兒臣就先告退。」李承乾聞言,遂站起身,緊皺著眉頭,彎身退了出去。

    「母后,母后,你看,兒臣得了一個新玩具!」見大哥走遠,殿裡邊再無人談論正事,一直膩在長孫皇后懷裡地小雉奴和小兕子便開始活泛起來,紛紛拿出他們在柳小惠那裡換得地木哨和陀螺,在他們的母后面前獻起寶來。

    在柳府呆了兩天,這兩個小傢伙,終歸還是沒能受得了木哨和陀螺的誘惑,在柳小惠地提議下,他們雙方便把自己的寶貝給換了出來。柳小惠給他們木哨和陀螺,他們的雙龍玉珮,及紫玉蜻蜓,則全都落入了柳小惠的手裡。

    「嗯,」長孫皇后輕點了點頭,笑看著這一雙小兒女,道:「在柳先生家裡邊,可玩得高興?」

    「嗯嗯,」兩個小傢伙紛紛點頭,爭先恐後地跟長孫皇后說起他們在柳一條家裡的趣事來。

    李治從懷裡掏出一個只有幾張紙的薄冊,遞於長孫皇后,稚聲說道:「母后請看,這便是兒臣們在柳先生家學得的《三字經》,是由柳先生親自編纂,以後讓宮裡的先生也教我們這個好不好?」

    雖然只跟著張楚楚學了兩天,但是兩個小傢伙卻已經深深地喜歡上了張楚楚的教學方式,還有這本《三字經》。

    「哦?」長孫皇后伸手把薄冊接過,看到封面上寫了三個絹秀的楷字:『三字經』,下邊還有一個落款兒,編著,柳一條。這不是柳一條的字跡,應是他的那個小夫人謄寫的吧。看著這字,想來那個叫楚楚的姑娘,也定是一個心靈聰慧之人。

    小雉奴主動要求學習的書籍,這可是第一次,長孫皇后輕笑著看了小雉奴一眼,然後便開始一頁頁地翻看了起來。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芶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長孫皇后一字一句地將三字經上的近千個字都給讀了一遍,雙目之中,異彩連連,這個柳一條,還真是會給人驚喜。

    這個《三字經》雖不及《千字文》的辭藻華麗,且文字之間也有一些重複之詞,但是,不可否認的,在可讀性,和知識性上,它卻要比那《千字文》要好上許多,也更為小孩子們所接受一些。

    長孫皇后也是一個熟讀詩書的才女,在文學的見識上,不會比朝中的那些大臣才子遜色多少,這個《三字經》的價值,她自是一眼就看了出來。

    以後這本《三字經》,一定會在整個大唐境內流傳開來,成為各地孩童的啟蒙之物。而柳一條的名字,也會隨著它,再一次地深入各個學子士人的心中。

    「小德子,」長孫皇后輕聲向外叫了一聲,待小德子進得門開,便把薄冊遞了出去,開口向他吩咐道:「你去一趟太極殿,把這本《三字經》呈交給皇上,請皇上親自過目一遍。」

    長孫皇后幾乎可以想像得到,當皇上看到這本書時的表情,不可思議,驚喜,一本比《千字文》還要可讀易讀的啟蒙之物,對大唐來說,是一個寶貝。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說不得,不到今天晚上,禮部便會把這本《三字經》給謄抄或是翻印出來,並且將他們快速地散佈到各地的私塾學堂之中。

    「是,皇后娘娘。」小德子雙手接過薄冊,彎身沖長孫皇后施了一禮,之後便躬身退了出去。

    不知道這個《三字經》,是不是可以提高一些柳一條在皇上心中的位置?

    長孫皇后輕笑了笑,不管如何,隨著柳一條的名聲越來越響亮,皇上也越是不會輕易要了柳一條的命去。

    要知這名聲,雖然累人,但卻也更可以保人。

    若是說現在的柳一條,在那些平民,農夫的眼中是一位救苦救難的聖人的話,那這本《三字經》一出,柳一條在那些書生,學士的眼中,也將會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存在。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