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雲台書屋>>歷史書籍>>斯塔夫理阿諾斯>>全球通史

雲台書屋

第三章 人類——食物生產者


  現在,倘若我們要對最早出現的有效的食物生產所帶來的種種結果形成完整的概念(或者加以誇大),那麼,也許會感到這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因為人類的整個生活範圍,從生物學方面(包括食物、人口統計、疾病,等等)到文化方面(社會組織、政治、宗教、美學,等等人已呈現完全新的面貌。

                    羅伯特·傑·佈雷德伍德

  舊石器時代的人之所以能成為人,是由於他們學會了說話、製作工具和使用火。這些本領使他們遠遠地勝過周圍的其他動物;不過就下述這一基本方面而言,他們與其他動物仍是十分相近的。他們仍像獵食其他動物的野獸那樣,靠捕捉小動物為生;仍像完全倚靠大自然施捨的無數生物那樣,靠採集食物謀生。由於他們依賴大自然,所以就沒大自然所支配。為了追獵動物、尋找野果地或漁獵場地,他們不得不經常過著流動的生活;由於一塊地方所能供給的食物有限,他們只好分成小群行動。據估計,即使在那些冬季氣候也很溫暖、物產豐饒的地區,每平方英里也只能養活一至兩名食物採集者;如果在氣候寒冷的地方,在熱帶叢林區或沙漠地帶,那麼每養活一名食物採集者則需有20至30平方英里的地盤。

  一、農業的起源

  正如前章所述,人類對大自然的依附性在人類社會的各個方面都留下了印記。但是,當人類作出劃時代的新發現——不僅靠採集食物,而且通過栽培植物也可養活自己時,這一依附性大大減弱了。於是,一個嶄新的世界展現在人類面前,使人類的眼界大為開闊;從此,人類告別了舊石器時代,跨入新石器時代。

  新石器時代的人有兩個方面與他們的前輩——舊石器時代的人不同。新石器時代的人不再是用打製法,而是用磨製法製作石頭工具;他們的食物來源大半甚至全部是靠栽培植物和畜養動物,而不是靠狩獵或採集。這兩方面的變化,以後者更為重要得多。倒不是故意貶低新石器的重要性,新石器較舊石器要更鋒利、更經久耐用;新石器時代末期的重大發明如犁和輪子正是由於經過用磨過的石頭製成的各種切削器的加工,使用起來才極為便利。但是,把打製成的石斧磨得斧身平滑光亮、斧刃鋒利的技藝,與人類由食物採集者變為食物生產者這一轉變相比,不能不退居到一個無足輕重的位置。

  這一轉變不是源於突如其來的靈感,不是由於某些史前時期的阿基米得明白了農業是怎麼回事,高喊「我找到了」,於是這一轉變就到來了。確實,早在農業革命之前,人們已普遍知道促使植物生長的方法,就像在哥倫布航海之前人們已知道地球是圓的一樣。現已查實,現代的原姐人對農業毫無所知,可對當地植物的特性和生長情況卻非常熟悉。他們知道:種子萌芽,長出植物,有了水分和陽光,植物才會茂盛;植物在某種土壤可生長得很好,而在另一種土壤卻不行。這一類知識的獲得,對現代原始人來說,是必不可免、很自然的。道理很簡單,因為他們的生存取決於對周圍動植物的實際瞭解。我們沒有理由可懷疑,但有大量證據可相信,史前時期的人類是在與現代原始人相仿的環境下獲得有關動植物的知識的。

  如果有關植物生長的基本原理早在農業革命之前的數千年前就已為人類所知道,那麼,為什麼還要推遲如此之久才付諸實踐呢?一個原因是,缺乏這樣做的動力。與我們通常設想的相反,靠捕捉小動物為生的原始人在正常情況下過的並不是受饑挨餓的生活。他們從來不使自己的人口增長超出食物來源所許可的範圍。相反,倒是採取墮胎、停止哺乳和殺死新生嬰兒等辦法來降低自己的人口數,以度過一年中食物來源不足的月份。因而,狩獵社會能在供求平衡的狀態下舒舒服服地過上數千年而未生長出一種要求根本變革的推動力。在正常情況下,原始人不僅有充足的食物,而且還有大量的空閒時間。只要狩獵到足夠的動物,採集到足夠的植物果實,他們就丕再有任何進一步工作的動機。有位權威人士說,「大量的資料表明,狩獵、採集者不僅有充足的食物,還享有大量的空閒時間,而且事實上,比現代產業工人、農業工人、甚至考古學教授所享有的還要多得多」。在這種情況下,所發生的問題自然不再是人類為什麼要長期地過漁獵、採集生活,而是為什麼不再過這種生活。

  人類所以推遲很久才轉向農業的另一原因是,可以栽培的植物和可以馴養的動物為數較少。有史以來,人類所能馴化的正好具有某些必不可少的特性的植物只有幾百種,動物只有幾十種。因為適於栽培的植物須具有高產的可能性,最好能適應各種各樣的環境;如果不具備這些特性,即使加以栽培也見不到什麼成效。美國今日仍處於史前時期的印第安人能栽培莧屬植物、生長在沼澤地帶的接骨木、羊腿藜和向日葵,但是這些植物的產量非常低,對印第安人的生活方式起不了重大影響。同樣,適於馴養的動物必須能失去一見人就逃之夭夭的天性,能在人類的飼養下繁殖,樂意吃人類提供的食物。歐、亞、非三洲的各個民族非常幸運,他們找到了能提供肉類、牛奶、羊毛,並可作馱畜的各種動物。而美洲印第安人則沒有獲得類似的動物,所以,他們的發展受到很大的阻礙,他們只好與無峰駝、羊駝和駝馬這類產於安第斯山脈、屬於偶蹄目駱駝科的半馴化動物打交道。

  由上所述。可見如果不發生某種變化來破壞使狩獵社會得以安逸舒適地存在下去的平衡,農業的發生是不可設想的;而且,即使當這種變化到來時,農業也只能發生在那些能找到適於栽培的植物的地區。實際發生的情況正是這樣。如前章所述,更新世末期是氣候劇烈變動的時期,氣候的劇烈變動破壞了人類和自然界之間由來已久的平衡。於是,人類適應這一情況。利用所掌握的有關植物生長的知識,來生產食物。

  人類在全球各地區廣泛地試驗馴化各種動植物,曾有著悠久的歷史。而這時,已能在少數自然條件優越的地區,提高所馴化的動植物的產量,大大地增加它們在食物來源中所佔的比例,使原始公社的生活主要以栽培植物和畜養動物為中心。這就是與純粹的馴化截然不同的農業革命一詞的涵義。正是從這幾個農業革命的中心地區,食物生產作為一種新的生活方式,逐漸傳佈到全球大部分地區。

  二、農業的傳播

  我們已確鑿地知道,中東和中美洲是農業革命的獨立中心;新近的研究表明,中國北部也是這樣的一個中心。雖無確切的證據,但我們推測,在東南亞、西非和安第斯山脈,也許還有一些別的這樣的農業中心。就中東和中美洲來說,這兩個地區都具有某些獨特的特點,這些特點似乎可以說明它們在農業革命方面所起的先鋒作用。這就是它們都擁有大量的、品種多樣的植物和動物。

  現代的小麥、燕麥、裸麥以及現代的山羊、綿羊、牛、豬均起源於中東。同樣,中美洲的兩個小共和國哥斯達黎加和薩爾瓦多,其面積雖然僅為美國的1%,可盛產的植物品種卻不亞於美國和加拿大兩國所產的品種。中美洲品種極其多樣的原因在於,在一個極小的區域裡,其海拔高度、氣溫和降雨量的分佈卻殊為不同,極其多樣,從而造成了各式各樣的植物生長環境。因此在中美洲,能成功地栽培植物,品種達幾十種之多,其中最重要的是玉米、莧、蠶豆和南瓜之類。

  各種植物從各自原有的產地到適應各式各樣的環境,進而在某個地區形成植物品種多樣的農業,是經過了許多世紀的。這樣形成的先進農業具有生產率水平高、使「人類生存有保障」的巨大優點。在這種地區,若一種作物因氣候原因而不能生存,其他對天時地理要求不同的作物則可以生長,從而使密集的人口有可靠的食物來源,使人類文明成為可能。

  有一點應該強調:從最早的植物栽培過渡到農業革命,是一個漸進的、漫長的過程,稱之為「原始農業」階段。在中東,這一階段從約公元前9500年起,至公元前7500年止。在美洲大陸,這一階段似乎更長。墨西哥的特瓦坎山谷是美洲大陸最早的植物栽培中心之一,那裡的原始農業從公元前70O0年前後開始。據估計,200O年後,當地印第安人從以玉米為主的植物栽培中得到的食物,僅佔他們食物來源的10%;到公元前3000年時,也只佔食物來源的三分之—。直到公元前1500年前後,由於玉米和其他植物雜交,使產量大大提高,才成為當地人食物來源的主要部分,從而完成了從原始農亞到農業單命的過渡。

  新的生活方式從這兩個已初具規模的農業發源地——也許還有其比發源地,只是現在還不能確定——逐漸傳播到全球各地。原始農業有兩個特點促進了這一傳播過程。一個特點是,在原始農業階段,植物的栽培時斷時續,常要轉換地方。一塊土地經開墾、種植若干年之後,就得放棄,讓它在八年、十年、甚至更長的一段時間裡處於自然生長狀態,以恢復土壤的肥力。農業的這種粗放性,使被放棄即養生的土地與正在種植的土地在任何時候總是處於5∼10:1的關係。這一點再加上人口不斷增長,就產生了這樣一種必要性,須經常進入新的區域,以擴大耕地面積。所以,人口過剩是一個密切相關的擴張因素。植物品種多樣的農業擴大了食物來源,使食物來源更加可靠,於是,人口也相應地增多。當人口增長超過農業生產率水平所能支待的人口限度時,一個很自然的解決辦法就是移居其他地方。因而,有了一個連續的發展,即「脫離」原來的農業居留地,進入食物採集者居住的人口比較稀少的地區。農業就是以這種方式從發源地向四面八方傳佈。

  這裡並不意味著農業已最終推廣到全球各地。哪些地方的農業出現得早些,哪些地方的農業出現得晚些,哪些地方根本沒有農業,這完全由極其多樣的當地環境所決定。在亞非沙漠帶和北極地區,由於顯而早見的原因,農業是根本不可能的。在非洲、南北美洲的部分地區及整個澳大利亞,由於與世隔絕造成的愚昧閉塞和不利的自然環境,農業也是很缺乏的。在中歐和西歐等其他地區,由於那時還沒進入鐵器時代,沒有造價低廉且有效的工具,茂密的森林成了幾乎難以逾越的障礙,所以農業的出現也推遲到很久之後。當石斧為鐵斧取而代之時,植物栽培的疆域大大擴展了,不僅從地中海沿海地區擴展到歐洲內地,而且從印度河流域擴展到.恆河流域,從黃河流域擴展到長江流域,從非洲的大草原擴展到熱帶雨林地區。最後,某些地區的農業之所以推遲很久的另一原因是,那裡的動植物極其豐富,向人類提供的食物比原始農業所能提供的還要多。例如:在美國西南部,只有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裡有選擇地培育中美洲盛產的玉米、蠶豆和瓜類,才有可能使它們的產量抵得上那裡所有的大量的橡樹果和小動物。這就說明了為什麼美國西南部的印第安人雖然居住在早期農業中心的附近,卻依然長期過著食物採集者的生活。

  農業在諸地區間傳播的詳細情況,現還瞭解得很不夠。只有從中東傳播到歐洲的情況知道得最清楚。這一傳播是沿著好幾條路線進行的。一條路線朝北,經過土耳其到烏克蘭平原,並從那裡穿過東歐到波羅的海和斯堪的那維亞半島。另一條路線向西,穿過直布羅陀海峽到巴爾幹半島,再沿著多瑙河流域進入中歐,最後達大西洋。第三條路線也向西,越過愛琴海諸島到希臘,再從希臘到意大利、法國南部、西班牙,並沿著大西洋海岸達不列顛島。此外。由中東向東,越過伊朗高原到印度河流域;由中東朝東北,沿著裡海海岸進入中亞平原;這兩條傳播路線也是為大家所一致公認的。

  除了這幾條路線外,由於考古發掘所提供的證據不足,其他方面的情形只能憑推測了。中國的小麥和大麥是約公元前1300年前後從中東引進的。不過最近的研究表明,早在那時以前,中國當地生長的植物已被馴化,並已有了3000年的栽培史。要證明中國是最早的、獨立的農業發源地之一,是完全可能的,因為中國北部的黃土平原土質半乾燥,上面稀稀疏疏地覆蓋著一層草,即使只有古代挖掘用的木棍,也能夠進行植物栽培。所以,中國的土生植物如黍、高梁、稻、大豆、大麻和桑樹等早在公元前5000年時已作為旱地作物得到種植。這也就說明了最後出現的小麥和大麥為什麼在中國也被當作旱地作物進行栽培,而不像在它們的發源地中東,種植在水田裡。

  非洲農業產生的情況至今仍不十分清楚。有些人堅持認為,非洲的農業是公元前5000前後在西非尼日爾河上游附近獨自發展起來的。還有一些人同意這一看法,只是認為日期應大大向後推,約在公元前15O0年前後。不過,多數人認為,非洲的農業是約公元前40O0年時從中東傳入尼羅河流域,約公元前3000年時傳播到蘇丹的黑人那裡,然後再傳播到撒哈拉沙漠以南的大草原。向大草原的傳播在柏柏爾人和阿拉伯人將黑人朝南面和西面驅趕時,表現得特別明顯。

  在許多世紀裡,農業一直局限在遼闊的大草原,而不能向南穿過熱帶雨林地區。這在一定程度上是由於通常種植在大草原的粟和高粱在雨林地區不能很好地生長。公元初,這些障礙因兩個重大發展而得到克服,這就是在非洲大陸上出現了鐵器與芭蕉屬植物和亞洲薯蕷屬植物。前者是從它的發源地中東傳入非洲的;而後者則顯然是從東南亞傳入的。這兩種植物在雨林地區也能茂盛地生長,所以,它們和鐵器的傳入成為農業迅速傳播到非洲大陸南部的原因。

  農業在美洲大陸的發展情況由於美國考古學家新近的調查結果而比較清楚。約公元前7000年時,在墨西哥中部高原半沙漠的凹地裡,開始了對玉米的栽培。在其後的數千年間,通過雜交得到了玉米的兩個新品種;一個品種適應於半乾旱的墨西哥高原,另一品種適應於潮濕的熱帶沿海地帶。與此同時,其他植物如兩種不同品種的南瓜、葫蘆、寬葉菜豆、紅番椒、莧和鱷梨等也都得到栽培。農業就是從中美洲這一中心發源地向南面和北面傳播的。玉米傳到美洲西南部的時間大約是公元前3000年,不過,在公元750年之前,玉米的傳入並沒產生很大影響,因為那時的玉米還處於原始狀態,食物採集具有更好的經濟效果。同樣,北美洲東部的印第安人直到約公元800年時,由於培植成功了玉米、蠶豆和南瓜的若干新品種,並在這基礎上進行了大規模的種植,才使農業成為自己的主要生活來源。起始於中美洲的農業向南傳播、到達秘魯的時間大約是公元前750年。不過秘魯還產有不是來自中美洲的玉米和豆類的變種,這些變種是從很古的時候傳下來的;這表明安第斯山脈的居民很可能同墨西哥高原的居民一樣,早就開始培植原始植物了。

  三、農業的種類

  農業只有在能夠適應各種環境的情況下,才能在世界範圍內得到廣泛的傳播。這就促使人們去培植能適應各種環境的各種植物。起初,小麥和大麥是中東最普通的作物,但是;當農夫們朝北遷徙時,他們發現這兩種作物的生長情況不及裸麥。裸麥原是播種小麥和大麥時無意間混入其中的一種雜草。因此,在中歐,開始用裸麥取代小麥和大麥。在農夫們進一步朝北遷徙時,類似的情況又發生了;燕麥的生長情況比裸麥好,燕麥開始成為主要作物。

  同樣,農業朝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區的傳播,導致對當地生長的黍和稻的栽培,而向地中海沿海一帶的傳播,導致對橄欖樹的栽培,橄攬樹成為提供食油的最重要的來源之一。伊朗高原和印度西北部的農業實質上是一種中東類型的農業。不過,有一條自南而北、穿過印度中部的分界線,它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氣候區之間的過渡地帶,在這一過渡地帶,相應地分佈著各種不同的植物。這裡正好屬於季風世界,季雨量大,長期高溫,叢林密佈。中東的結籽植物需要充足的陽光,在這裡不能茂盛地生長,所以為薯蕷、芋頭、香蕉和稻所取代,稻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種植物。最後,遍佈南北美洲的主要產品是玉米;不過,在北美洲還有蠶豆和南瓜,在南美洲則有甜味的木薯和馬鈴薯,木薯和馬鈴薯均是「愛爾蘭」品種。

  一般地說,以上所述的農業傳播的最後結果是形成三大穀類植物區:東亞和東南亞的稻米區;美洲的玉米區;歐洲、中東、北非、中亞以及從中亞到印度河和黃河流域這一地帶的小麥區。從農業革命到工業革命的數千年間,這三大穀類植物區如同工業革命後的煤、鐵、銅,對人類歷史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農業的傳播不僅包括多種多樣的農作物,而且還相應地包括各種栽培技術以及由此所致的各種生活方式。起始於中東的新石器14代的農業是一種畜牧(牛、綿羊、山羊和豬)與穀物栽培訓。麥和大麥)相結合的混合型農業。隨著動植物馴化技術的傳播,適合於新環境的各種技術得到了發展;其中最重要的是「刀耕火種」的農業和牧民的遊牧生活,前者適於森林地帶,後者適於半乾旱的大草原。

  原先不光熱帶森林地帶的農業用刀耕火種的辦法進行,溫帶的農業也是如此。但現在,這一辦法主要限於前者。目前仍有兩億人在面積大約14O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用這一經受過時間考驗的技術進行耕種。這種農業的基本特點是:先在土地上種植一至兩季農作物,之後,使土地休閒一個很長的時期,以恢復地力;然後再開墾土地,進行下一輪種植,種植之後再是休耕。一塊土地上主要種一種農作物,如稻或玉米;但通常的做法是,在主要作物中還間種一些別的作物,如豆科植物、瓜類和薯類作物。因此,一塊土地全年能生產一種或數種糧食。這是一種精耕細作的農業,故生產率也相應地高。在許多地方,耕種兩至三英畝土地,生產的糧食足夠大戶人家吃一年。這種農業的主要缺點是需要大面積的可耕地,因為任何時候,公社必須有大量的土地處於休耕狀態,其數量遠遠超出正在耕種的土地。這轉過來就是說,這些地方的人口密度必須低,通常每平方英里的人口數不得超過十人,所以人們總是分散住在一個個農舍或小村莊裡,小村莊的人口一般是100到50人。

  牧人的遊牧生活與森林地帶的農業正相反,是同遼闊的大草原相適應的。今天,遊牧生活不僅在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的草原地區居主要地位,而且還盛行於自撒哈拉沙漠到中國東北部的其他許多遼闊的大草原和沙漠地帶。這些地區沒有足夠的水來供給靠雨水澆注或人力灌溉的農業,所以那裡的人們無法栽培植物,只好把馴養動物作為自己的主要生活來源。畜牧業的興起比較晚等到馬和駱駝得到馴養,解決了空曠原野中的交通運輸問題時,才逐漸發展起來。公元前1500至1000年正是畜牧業興起的階段,在這—階段,發展起多種多樣的形式。有些地區的牧人僅靠一種動物為生,如阿拉伯半島主要是畜養駱駝,非洲西南部主要是畜養牛;還有一些地區的牧人則靠多種動物為生,如中亞地區畜養的動物有馬、牛、駱駝、綿羊和山羊,因為這些動物都能適應當地的氣候條件和牧場。不管取何種形式,過遊牧生活得有大面積的牧場,所以今天,遊牧團體的人數很少超過2O0人,常常是不到100人;因而人口密度大體上是每平方公里一至五人。

  農業和畜牧業在傳播過程中適應當地環境而發生的種種變化,對後來的歷史有著深遠的意義。無論刀耕火種的農業還是遊牧性的畜牧業,就單位土地面積來講,其生產率遠遠不如後來在幼發拉底河和底格裡斯河流域、尼羅河流域、印度河流域和黃河流域發展起來的永久性的灌溉型農業。偉大的文明之所以能產生,之所以能在全球居統治地位直至今日,是因為這些大河流域和其他一些自然條件較好的地區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物力和人力。這些富饒的文明中心區對歐亞中部大草原的較為貧窮的遊牧部落來說,就像—塊塊磁石,有著不可抗拒的吸引力。因此,迄今為止,歐亞大陸的歷史在很大程度上是歐亞大陸內地的遊牧部落和周圍的各大河流域文明區之間的關係史。在轉入後面篇章論述這段歷史之前,我們先考察一下農業革命對人類生活諸方面的種種影響。

  四、食物生產者的文化

  農業革命最明顯的影響是產生了定居這種新的生活方式。人類現在能夠定居了。事實上,為了照料新馴化的動植物,也不能不這樣做。於是,新石器時代約村莊取代舊石器時代的流浪團體而成為人類最基本的經濟文化單位。實際上,它構成了18世紀末期之前一直居統治地位的一種生活形式的基礎。這種生活形式即使到今天還存在於世界上許多經濟不發達的地區。

  人們常常易把新石器時代的村落生活浪漫化。顯而易見,這樣做將會誤入歧途。為了生產食物和若干手工業品,每一個人,包括成年男子、婦女和兒童,都必須工作,而且必須努力地工作。由於人們對土壤、種子、肥料和農作物輪植諸方面知識的掌握是極其緩慢而費力的,所以生產率很低。儘管人們付出了艱巨的勞動,可天公不作美,有時久雨成澇,有時滴雨不下,有時瘟疫橫行,故饑荒是常客。定居生活使糞便和垃圾的處置成了棘手的問題,傳染病常常一次又—次地襲擊那些村莊。雖然狗愛吃糞,起到了清潔環境的作用,人出於傳統的害羞心理,跑到離住處較遠處解手,但是,這些並不足以防止因病菌由口而入所致的各種疾病。由於食物來源不足,通常的飲食很不全面,營養不良乃是最為常見的事。處於這些境況下,可以估計,那時人的壽命是非常短的;但是出生率高往往使各地村莊的人口有所增加,因而,食物供求之間的平衡總是通過饑荒、傳染病或移民來得到恢復。

  但是,新石器時代的村莊生活也並非一片陰影、充滿了不幸和苦難。這是一個技術進步飛快的時代,速度遠遠超過了前二、三百萬年的舊石器時代。其根本原因,與其說是新石器時代的人比舊石器時代的人有更多的空閒時間——這種通常的設想現在是很可懷疑的,不如說定居的生活方式使人們能擁有更為豐富的生活資料。過流浪生話的狩獵者.由於隨身可攜帶的物品有限,其生活水平受到很大的限制;而新石器時代的村民卻可以盡情地享用堅固的住房、住房裡的家俱、生活用具、工具和各式各樣的裝飾品。在這樣的環境下,新石器時代的村民學會了用生粘土製作陶器。最初,自然只是仿製農業時代以前的籃子、葫蘆和其他容器,漸漸地他們掌握了陶器材料的特性和製作陶器的技術,能夠製作和過去的容器完全不同的器皿。到新石器時代末期,近東的居民們開始建造窯或爐。窯和爐燒火時溫度較高,因而能用於給陶器上釉。上過釉的表面可以密封陶器,防止液體滲漏或蒸發。這樣,農人們有了不僅能用來貯存穀物,而且能用來烹調食物、存放油和啤酒等液體的各種器皿。

  紡織品方面也取得了類似的進步。舊石器時代晚期的人也許已能把荒山野嶺中的綿羊、山羊、狗或其他動物身上的毛捻紡成粗線,再把粗線織成帶子、束髮帶甚至粗毛毯。實際上,他們還可能已能用粘土製作粗糙的容器模型。但是,只有到了新石器時代,人類才能夠象發展制陶技術那樣發展紡織技術。新石器時代的人利用剛培育成功的亞麻、棉花和大麻等植物纖維,在逐漸得到發展的錠子和織機上進行紡織。新石器時代的人還學會了建造比較堅固、寬敞的住房。造房子用的材料因地而異。紐約州北部的易洛魁人住在能容納拾多戶人家的大房子裡,被稱為「長房子人」,這種房子是用樹皮和木頭建造的。在中東,住房的牆是用土坯做的;而在歐洲,最常用的建房材料是劈開的幼樹,上面厚厚地塗蓋一層粘土和牲畜的糞便;房頂可能一般是用茅草蓋的。這些住房內部設有固定的床;床上可能還覆蓋一層用布做的床罩。住房內還有現代式樣的、裡面至少有兩層擱板的食具櫃和各式各樣的壁櫥或存放東西的地方。房間的中央通常生一堆火,供照明和取暖用。房子沒有煙囪,只是在屋頂上開個洞或在屋簷下留條縫,讓煙排出。

  定居生活也使部落政治組織取代諸遊獵民族的單獨的群體成為可能。部落由一個地區若干村莊的居民組成了每個部落都有獨特的語言和風俗習慣,把它們相互區別開來。有些部落,一般是那些處於原始經濟狀態的部落,發展很不充分,完全沒有定形,幾乎還處於遊獵群體的水平。還有些部落則已有強有力的首領,原始貴族及平民。不過他們之間的界線模糊不清。那時還根本沒有後來的文明所特有的階級排外主義。

  通常,構成新石器時代的村社的社會基本單位是由若干對夫妻和他們的孩於組成的大家庭。這種大家庭較適宜處理在勉強維持生活的過程中所遇到的種種問題,所以比獨立的一夫一妻制家庭更為常見。這種大家庭還收養外來的流浪者;當遇上「大忙」,需要眾多的人手來開伐森林、收割農作物或放牧家畜時,能更有效地發揮作用。這種大家庭還能有效地利用大面積的土地,常常留一部分成員在家料理家務和照管附近的田地,派其他成員長期在外管理遠處的菜圃果園或放牧牲畜。

  經濟平等和社位地位相同;是新石器時代的村社的明顯特徵。每個家庭都擁有生產生活用品所必需的技能和工具;而且,同樣重要的是,每個家庭都有權利使用維持生活所必不可少的基本自然資源。這一點有著充分的保證,因為所有的農田、牧場和其他自然資源皆為村社所有,而村社則是由各家庭自動組成的。所以,在部落社會,既沒有土地擁有者,也沒有無地的耕種者。美國有位人類學者說,「在印第安人的村莊裡,不可能村子的一頭是飢餓與貧困……而村子的其他地方卻生活富裕。」……

  正是由於這種平等主義,無論是新石器時代的部落社會,還是今天的部落社會,其生產力都有著內在的妨礙因素。產品的產量只要適應每個家庭有限的傳統的需要就可以了,沒有要求生產剩餘產品的動力。也就是說,勞動只是生活中的一個插曲,其內容多樣,時間卻相當有限。一天工作八小時、每週工作五天的情況顯然是不存在的。一個典型的部落成員,每年的工作時間比現代人要少,而且工作對他來說是件很愉快的事。其根本原因就在於,他是以社會一員的資格,以丈夫、父親、兄弟或村社成員的身份進行勞動或從事生產活動。工作對他來說,不是為了謀生而必須忍受的一種不幸;相反,是親屬關係和村社關係的伴隨物。一個人幫助他的兄弟幹農活,不是為了對方也許會給他一籃甘薯,而是出於親屬關係。

  土地耕種者的新生活也意味著新的神——新的宗教信仰開始出現。過去狩獵者所崇拜的神靈和巫術這時已不合時宜。農夫們開始需要並設想了種種能保護他們的田地、牲畜和家庭的新的神靈。他們通常已模模糊糊地想像出在所有這些神靈的背後有一位造物主。但是,最重要的是,幾乎每個地方都有了對土地女神即豐產女神——大地之母的崇拜。他們以為,農作物豐收、家畜興旺、婦女們多生兒女,皆歸功於豐產女神;生命與健康,每年的生死循環,最終也取決於她。因此,對豐產女神的崇拜日益盛行。現今發現的許多故意誇大女性特點——乳房懸垂、大腿粗壯——的粘土雕像便可證實這一點。這一類雕像不僅整個歐洲地區有。就是往東遠到印度這樣的地區,也時有發現;充分反映了發源地中東的農業的傳播。

  當然,為了解釋各民族賴以為生的主要農作物的起源,這時還出現了神話。下面這個在美國緬因州瓦巴納基人中間流傳的「玉米的傳說」就是一個例子:

  很久以前,當世上剛有印第安人的時候,有一個印第安人獨自生活著,和其他人離得很遠很遠。他不知道火,靠吃野果、樹皮和塊根過活。因為沒有夥伴,這個印第安人感到極為孤單寂寞。對挖掘塊根果實,他越來越厭倦,食慾也日益減退。他一連好幾天躺在陽光下做夢。當他做夢醒來時,發現附近站著個什麼東西。最初,他非常驚駭。可是,一聽見它說話的聲音,他內心高興極了:原來是一位美麗的女子;頭髮柔軟細長,和印第安人完全不同。他請她走到他跟前來,可她不願意;而他要試圖走近她時,她似乎又遠去了。他對她唱起了自己孤苦寂寞的歌,懇求她不要離去。終於,她告訴他,如果他願意按她的吩附去做,他就可以永遠和她在一起。他滿口答應了。她把他帶到一個放著一些乾草的地方,要他找兩根枯枝來,放在一起飛快地摩擦,然後把枯枝放進乾草裡。很快,乾草裡冒出了火星,草點著了,一剎那間,整個地面燃燒起來。接著她又說,「當太陽下山時,你抓住我的頭髮,把我從燃燒過的地面上拖過去。」這件事他可不樂意做,但她告訴他,凡是將她拖過的地方,會長出一些像青草一樣的東西。他將看到她的頭髮從葉子中露出來,這時;籽已結好。可拿來食用。他按她說的去做。迄今為止,當印第安人看到玉米稈上的玉米須(頭髮)時,他們就知道,她還沒有忘記他們。

  新石器時代的人對生活的總的看法,對於應當是怎麼回事和實際是怎麼回事的觀念——也就是他們的世界觀,就其重要性來講,並不亞於他們的宗教信仰。他們的世界觀是靜止的,這主要是由於他們與世隔絕的村社生活。他們把將來看作是最近的過去的翻版。他們從來沒想到過,要按某種原則來改變社會,也沒想到,要像今天的學校非常自豪地宣稱的那樣,訓練他們的孩子去適應一個不斷變化的世界。在他們眼裡,世界過去沒發生過變化,將來也還是如此。因此,他們只是培養自己的孩子做他們所做過的一切,就像他們的父親和祖父先前培養他們時那樣。關於這一點,有個名叫克拉欣格·瑟德的溫內巴戈人(北美洲印第安人)向我們提供了一些很有啟發性的證據。他雖然生活在我們時代,但卻出生於一個仍處於新石器時代的部落環境。他在自傳中寫道,「父親往往還是守著過去的老習慣,把溫內巴戈人的風俗習慣教給我們。他一清早就把我們叫醒,讓我們圍著火堆坐下,然後開始同我們談話。…女孩們單獨受教育。現在談談父親和我說過的一些話……。」克拉欣格·瑟德在詳盡地描述了父親按照傳統用上述方式對他進行教育的情況後,最後寫道:

  這些事都是老年人說的;也是我給你們的勸告。我自己從來不問這些事,但是我父親,也就是你們的祖父,是很關心的。凡是與人們的行為舉止有關的知識,他都想知道。等你們長大了,可決不要讓自己落入這樣的困境:不知道哪些事是正當的、是應該做的。孩子,要聽取長輩的教誨。這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是必須徹底弄懂的。你們也得弄懂。

  五、對人口和種族的影響

  農業革命導致又一次人口爆炸,其規模可與隨人類形成而出現的人口爆炸相比。在舊石器時代,正在進化中的人類不斷改進工具,使生產率提高,從而使人口相應增加。約100萬年以前,猿人的人口數還只有125000,可到了距金1000O年時,以狩獵為生的人類的人口數已上升到532萬,約增長42倍(見第二章第四節)。現在,隨著農業革命的到來,一定地區的食物供應量比過去更多更可靠,因此,人口數的增長也比過去更迅速。在距今10000年至2000年的8000年中,人類的人口數從532萬直線上升到13300萬,與舊石器時代100萬年中的人口增長數相比,約增長25倍(見圖2「世界人口的增長」)。

  人口的增長不是普遍的,而是有選擇性的。正如前文所述,在技術革新中領先的各民族,其人口的增長也遙遙領先。因而,就像從前的人類勝過並取代了他們的原始祖先那樣,現在的農人勝過並取代了狩獵者。「勝過」並「取代」的確切過程可能如下:由於實行組放型農業,各村莊很快受到了逐步增長的人口壓力。於是,過剩的人口散佈到周圍新的地區,在那裡開墾土地,建立起新的村莊。他們和當地居民的關係因當地環境而異。如果這些地區有一些邊沿地帶不適宜農業移民們開發,那麼當地人就可以把這些地方當作避難所,使自己生存下來。非洲的情況就是這樣,那裡曾廣為分佈的俾格米人和布希曼人被分別擠到了茂密的叢林地帶和荒涼的沙漠地區。北美洲的情況也是如此,那裡曾廣為分佈的操綬綬尼語的印第安食物採集者受普韋布洛農人們的排擠,而不得不離鄉背井。(見圖4「狩獵者的後撤」和圖5「農人的擴張」)。

  農業移民和當地人之間還有另一種類型的關係,即共生關係。迄今仍在剛果森林區盛行的情形便是這方面的一個例子。那裡過漁獵生活的俾格米人向耕種土地的黑人提供肉類、蜂蜜和其他森林產物,再從黑人那裡接受作為報等的穀類和鐵製武器。因而,這兩個種族能夠和平共處,並保持各自的特點。

  農業移民和當地食物採集者之間最常見的關係是相互通婚,彼此逐漸融合。當人口壓力又逐步形成時,新的混血兒居民便又向新的地方遷移,進而又與那裡的當地人通婚,逐漸融合。農業技術和農作物就這樣被傳播到很遠很遠的地方,而在農業最後到達的那些地方出現的人,則成為其種族類型與最早的創始者完全不同的人。因之,儘管小麥、牛、輪子和犁發源於中東,然而把這些東西帶入中國北部的移民卻是純粹的蒙古種人。農業由中東向西傳入歐洲,由大草原傳入非洲南部時,發生了與上述情形類似的遷移和異族通婚。今天存在於贊比亞南部的黑人與布希曼人的混血兒就是對後者的一個證明。

  一夥又一次的遷移使農業傳播到全球各地。遷移的最後結果是,1O000年以前組成全體人類的狩獵者,到公元100O年時,減少到僅佔人口的1%。職業的轉變轉而又導致種族的變動。全球種族分佈圖表明,10000年以前,高加索種人、蒙古種人、黑人、布希曼人、俾格米人和澳大利亞種人這六個種族之間大致是平衡的。(見圖3「全球種族分佈。』)但到公元1O00年時,這一平衡遭到了劇烈的變動,此變動有利於從事農業的蒙古種人、高加索種人和黑人,而不利於仍過漁獵採集生活的布希曼人和俾格米人。澳大利亞種人之所以能維持原狀,只是由於他們居住在與世隔絕的島嶼上,還沒有被任何從事農業的人發現。這些島嶼直到18世紀時才被歐洲的探險者發現。當這一發現遲遲地但終於來臨時,島嶼上不幸的土著居民遭到了更加悲慘的結局。

  農業革命對種族的影響在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區和東亞表現得最為明顯。東亞地區的蒙古種人犧牲散居各地的俾格米人和澳大利亞種人的利益來向四面八方擴張,從而為他們今天在人口數量上佔居壓倒其他所有種族的優勢奠定了基礎。同樣,非洲的黑人享有農業和鐵製工具給他們帶來的種種好處,他們衝出原來居住的大草原,穿過雨林地帶,擴張到非洲南部。於是,非洲的黑人、布希曼人和俾格米人到公元前4000年還一直保持的相當合理的種族平衡,到公元1000年時,從根本上遭到了有利於黑人的破壞。從整體上綜觀全球,農業革命對種族的影響是,給束了長達數千年的種族平衡,建立起一直持續到今天的蒙古種人、高加索種人和黑人的優勢。

  
上一頁 b111.net 下一頁
雲台書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