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雲台書屋>>紀實文學>>金庸傳奇

雲台書屋

心無掛礙

  一個心無雜念的人,
  與紛繁複雜的世界相遇了……


  《俠客行》在金庸的作品中並不怎麼受人注意,它的篇幅不長,所寫的人物也與一般的武俠英雄不盡相同。然而,細細品味,這部小說中有許多耐人尋思之處,潛隱著許多「玄機」,體現著金庸對於人生、人性、生命和宇宙的體驗到了一個新的階段。
  小說的主人公沒有名字,從小與他的「母親」和一條黃狗住在深山老林裡。他的「母親」似乎並不愛他,把他叫做「狗雜種」。有一天,他迷了路,無意中得到了謝煙客的玄鐵令,從此步入險惡的人世,遇到了一連串的風風雨雨。
  由於他的相貌與石中玉相似,被人誤認為石中玉,造成了他極大的困惑。他一直搞不清自己到底是誰。
  小說的結尾相當精彩。梅芳姑——也就是他「母親」的出場,似乎要使他的身世之謎真相大白。但是,梅芳姑突然自殺,手臂上赫然留著處女標誌的硃砂紅,顯示他肯定不是梅芳姑的孩子。那麼,他是被梅芳姑擄走的石清、閔柔夫婦的孩子嗎?好像是又好像不是。當年梅芳姑抱走石清、閔柔的長子石中堅以後,不幾日即將孩子的屍體送回。然而,屍體的五官被戳得血肉模糊,所以有可能死的並非石中堅。
  作者並沒有回答這個問題,只是以這麼一句話結束了全書:

  梅芳姑既然自盡,這許許多多疑問,那是誰也無法回答了。

  這是作者的高明之處,也使得這部小說蒙上了哲學的,甚或是宗教的玄思。
  其實,「他」到底是誰,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人世間的一切,不正是這樣似真似幻難以捉摸嗎?
  這個形象折射出金庸本身思想的光芒,並顯示出金庸日後趨於佛教並不是偶然的,是源於他自己生命內在的探索與追尋。
  梅芳姑叫他狗雜種,長樂幫的人稱他為石破天,史婆婆給他起名史億刀,丁璫把他當成天哥,阿繡又叫他大粽子,石清、閔柔夫婦卻認定他就是自己的兒子石中玉……他遊走在各種命名之間,從何而來?向何而去?他不知道,可以說是無所從來,無所往去。
  外在的「名」實際上可有可無,是滾動的,變化的,是一種幻象而已。不變的是「道」,是之所以如此的「究竟」,是「自我」的本質。這個喪失了身份的人恰恰是一個把握到了自我形質的人,一個心無掛礙,與天地相通的人。
  他與塵俗的世間構成了一種鮮明的對比。他是質樸的,簡單的,不識文字,也不懂禮儀,更不通世態人情。他的心是敞開的,不設防的。他的是非標準是原初的,是基於最基本的人性。他彷彿渾渾噩噩,又彷彿癡癡呆呆,然而,卻是最純真的人。
  為了行文的方便,我們姑且他稱他為石破天。
  世間佈滿了機心、陰謀、欺詐,人心之間有著無數的高牆,難以逾越。私慾橫流,為了保住一己的利益,沒有什麼事是不可能做的。
  謝煙客曾有三枚玄鐵令,分贈給於他有恩的朋友,承諾只要持令前來,親手交在他的手中,便可要求他做一件事,不論如何艱難凶險,他也必須做到。
  謝煙客已經收回了兩枚玄鐵令。剩下的一枚流失在江湖間,引起許多人的垂涎、爭奪,甚至是連環追殺。不想,竟被小叫化模樣的石破天得到。
  謝煙客是個一諾千金,立下誓言絕不反悔的江湖人,當然無法加害這個傻小子。但立即懷疑石破天是別人設下的圈套,故意讓他來為難自己,於是就將他挾持而走。細細盤問,才知道石破天不過是傻小子一個,得到玄鐵令純屬碰巧。心想「叫他來求我一件小事,應了昔日此誓,那就完了。」
  想不到這個「傻小子」從不求人,「我媽媽常跟我說:『狗雜種』,你這一生一世,可別去求人家什麼。人家心中想給你,你不用求,人家自然會給你;人家不肯的,你便苦苦哀求也是無用,反而惹得人家討厭。」因此,他是決不求人的。
  正好碰上長樂幫三位殺手圍攻大悲老人,石破天本能地大為不平,急衝而出,去打抱不平。謝煙客心裡想的是:「那也好,便借這三人之手將他殺了,我見死不救,不算違了誓言;要不然那小娃娃出聲向我求救,我就幫他料理了那三人。」
  結果未能如願。
  他怕石破天會被其他人利用來對付自己,便欺騙石破天跟著自己到了他的居處摩天崖,等於把他軟禁起來。但石破天並無所謂,因為他從小就是在荒山野嶺上長大的,就像一棵自生自滅的小野草,掉落在哪裡都一樣。
  謝煙客因為想擺脫自己誓言的困擾,一直處心積慮地對付石破天。
  謝煙客見他不來求自己「放」了他,無法吐掉這根如梗在喉的「小刺」,竟想出一招陰毒的計謀,欲置石破天於死地。他引誘石破天練一套武功,卻故意次序顛倒,想讓他走火入魔死於非命。而石破天卻渾然不知,一直將他當作一個「好人」。例如,謝煙客用內力傷他,他還以為是謝煙客發燒,滿懷關切之情,今得謝煙客不由得「心中感到了一陣溫暖」。
  多日以後,石破天遇到謝煙客,仍對他的所作所為毫無懷疑,還說:「老伯伯,我那日在山上練你教的功夫,忽然全身發冷發熱,痛苦難當,便昏了過去。這一醒轉,古怪事情卻一件接著一件而來。老伯伯,你這些日子來可好嗎?不知是誰給你洗衣煮飯。我時常記掛你,想到我不能給你洗衣煮飯,可苦了你啦。」絲毫沒想到謝煙客教他的武功有什麼古怪。
  長樂幫為了對付俠客島上的賞善罰惡令,半逼迫半利誘地讓石中玉作幫主,其實是想讓他赴俠客島作替死鬼,以換回全幫人的性命。因為接到俠客島的賞善罰惡令後,如果幫主不依約赴會,那麼全幫上下就會被剿滅。
  石中玉逃跑,俠客島的邀請又將臨近,急得長樂幫團團轉,無意中發現了與石中玉相似的石破天。開始時是真的認錯,不久即發現是認錯了,但並不糾正,反而在石破天身上做手腳,弄上與石中王身上一樣的疤痕哄騙他。使石破天雲裡霧裡,幾乎真的相信自己是石中玉,只不過病了一場將前事忘了。
  長樂幫對於石破天的敬畏、依順,實際上全是出於私心,為了讓石破天為他們擋災。石破天只不過是他們的玩偶。
  然而,石破天卻在真相大白後,既不憤慨,更不報復,而是出人意料地答應繼續當他們的幫主,替他們走一趟被江湖上認為「有去無回」的「地獄」——俠客島。

  石破天歎了一口氣,向石清、閔柔瞧了一眼,向丁璫瞧了一眼,說道:「貝先生,眾位一直待我不錯,原本盼我能為長樂幫消此大難,真的石幫主既不肯接,就由我來接罷!」說著走向張三身前,伸手便去取他掌中銅牌。眾人盡昏愕然。

  被人利用而不惱怒,明知是險途而不畏懼,這已不僅僅是俠義的精神,而是菩薩的胸懷了。
  丁璫誤認石破天為石中玉,不管石破天如何解釋,她都不相信,還愣是與石破天拜了堂。她偶爾也感到石破天與她原先的情人石中玉大不相同,但總是歸結於他生了一場大病,過後會康復。所以,一味纏著石破天。
  當真的石中玉出現時,丁璫的態度居然是這樣:

  石破天走上兩步,說道:「叮叮璫璫,我早就跟你說,我不是你的天哥,你……你生不生我的氣?」
  突然間啪的一聲,他臉上熱辣辣的著了個耳光。
  丁璫怒道:「你這騙子,啊唷,啊唷!」
  連連揮手,原來她這一掌打得甚是著力,卻被石破天的內力反激出來,震得她手掌好不疼痛。
  石破天道:「你……你的手掌痛嗎?」丁璫怒道:「滾開,滾開,我再也不要見你這無恥的騙子!」石破天黯然神傷,喃喃道:「我…我不是故意騙你的。」丁璫怒道:「還說不是故意?你肩頭偽造了個傷疤,幹麼不早說?」石破天搖頭道:「我自己也不知道!」丁璫頓足道:「騙子,騙子,你走開!」
  一張俏臉蛋漲得通紅。


  誠實率真的石破天成了「騙子」,他對丁璫的的一番好心化為烏有。更讓人悲哀的是,接下來石中玉被雪山派擒住,要帶往凌霄城去審判他的罪行。丁璫為了救石中玉,騙得石破天去冒充石中玉,而自己卻和石中玉溜之大吉。石破天不僅不懷疑,還一直想著丁璫與石中玉會去救他,以為他們對自己是一番好心。
  終於,當他明白一切後,也沒有對任何人起怨恨之心,反而要求謝煙客不要殺石中玉。
  可以說,自石破天從荒山走向人世後,他始終處於各種陰謀、私慾的算計之中,被欺騙、被利用,他自己卻毫無知覺。
  別人對於他的坦率自然,也往往誤解為奸詐,連石清、閔柔夫婦有一段時間都是如此。因為人們從未見過這麼通透,這麼無私的人,所以往往是依據自己以往的經驗去判斷,或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一個心無塵埃的人驟然置身於充滿了污染的世界,會是怎麼樣?
  在這種對比中,金庸再一次顯示了他對於人性陰暗面的深刻洞察。人的自私、人的殘忍,都以那麼合理,那麼冠冕堂皇的方式表現出來。
  小說中有好幾個濃縮性的場面,引人深思。比如,雪山派的各支首領起初在為掌門人之位爭執不休,互不相讓,但當俠客島上的賞罰二使出現,要請掌門人赴俠客島喝臘八粥時,轉眼間竟一個個互相「謙讓」起來了。

  過去三十年中,所有前赴使客島的掌門人,沒一人能活著回來,此時誰做了雪山派掌門人,便等於是自殺一般。
  還在片刻之前,五支爭短長,均盼由本支首腦出任掌門。五支由勾心鬥角的暗鬥,進而為揮劍砍殺的明爭,慕地裡情形急轉直下,封、成、齊、廖、梁五人一怔之間,不約而同的伸出手指,說道:「是他!他是掌門人!」
  四人只拆得十餘招,旁觀的人無不暗暗搖頭。但見四人劍招中漏洞百出,發招不是全無準頭,便是有氣沒力,哪有半點雪山派第一代名手的風範?便是只學過一兩年劍法的少年,只怕也比他們強上幾分。顯而易見,這四人此刻不是「爭勝」,而是在「爭敗」,人人不肯做雪山派掌門,只是事出無奈,勉強出手,只是盼輸在對方劍下。


  這些人都是名門正派的「正人君子」,平時在徒弟面前,在人群面前一本正經,高調也唱得一板一眼的,一到生死關頭,卻原形畢露。
  石破天對於這一切,飽含的只是悲憫的感情,一種超越於愛恨之上的同情心。這其實也反映了金庸的態度。他在敘述一切的「惡行」時,字裡行間都流露著關切與同情,就像佛教的經典上所說:對於那些作惡的人,你要憐憫他們。有時還不自覺地為他們「開脫」一些責任,例如,寫到謝煙客的乖戾、多疑時,就加了一筆,說是謝煙客曾有一個徒弟忘恩負義,傷透了他的心。
  慾望化的世界導致爭鬥,爭鬥得到的結果只是虛妄。沒有勝利者,也沒有失敗者。
  倒是石破天這樣「忘我」「無我」的人,才具有「自我」的本質。因為無求無慾,所以,最後獲得了最高的武功,還有人生的真諦。
  
上一頁 b111.net 下一頁
雲台書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