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雲台書屋>>政治經濟>>經濟類>>一個新名詞背後的無限商機

雲台書屋

結 語、網路效應

  時間已經靜止,空間頓然消失。
  轉眼間,我們已經置身地球村裡。
  電子線路使得人類社會會成為
  一個緊密相連的群體。


  新成長理論

  全球資訊網所引發的漣漪效應已經遠達網路的瀚海之外了。當個人及公司堅守網路經濟學的原則時,網路的浪花已經衝擊到我們的日常生活,引發一波又一波的改變。我們指的不是媒體業界所受到的巨大衝擊,也不是人際通訊的新奇工具,而是經濟結構的基本變化,以及整個社會的調通狀況。有些改變是進步,有些改變只是使情況更糟。但是,這一切都很難有定論,因為每個人的觀點不同,看法也不同。
  全球資訊網是資訊時代經濟體系的縮影、是人類聰明才智足以戰勝物質世界的證明。它不只是一種新的媒體,更是一種商業活動的基礎架構、創意交流的全球性管道,同時,也是一個與現實世界平行的宇宙。這個宇宙匯整了有史以來最龐大的資訊量,讓人自由地交換汲取。很多網路公司的股價這麼高,就是因為網路是由最值錢的資產所組成的,那就是智慧財產。大部分人都只注意到這些替人架設網站妁軟體公司,但是,在這波潮流中受影響最大的卻是各產業中的主流企業,而主導這些變化的正是消費者。
  主張自由市場的資本主義是網路企業最大的敵人,也是最好的朋友。真正的資本主義者相信完全自由的市場才能有效率地運作,也只有在這樣的環境中,企業才能自由地與顧客互動,不用受制於昂貴的交易成本,也沒有溝通的障礙,更沒有中間人的剝削。全球資訊網完全符合這樣的條件。的確,全球資訊網實在是一個非常有效率的市場,有時候就是太有效率了,以致於很難獲利。很多在網路上設站營業的公司都抱怨很難保持競爭優勢。網路上的顧客擁有充分的權力,不僅希望樣式要多、服務要迅速,甚至還希望「俗擱大碗」。
  當網路上的公司愈來愈多的時候,價格競爭的壓力就會愈來愈大。哈佛商學院的副教授史維奧克拉說:「我們將會看到自華頓(Sam Walton,華爾商場的創始人)進入零售業以來,最嚴重的削價競爭與價格壓力。」書籍市場就是最好的證明。亞馬遜書店的創始人貝若斯指出:「傳統書店的淨利通常是百分之三到百分之五。」也就是說,每賣二十塊約可賺六角到一塊錢。在全球資訊網上,貝若斯看到的是成本要低、銷售量要大,但競爭卻十分激烈。他說:「我們甚至不敢奢望有傳統書店的利潤。長期而言,網路的獲利空間應該會更低,因為在網路中購物,消費者可以自由地貨比三家。」
  一樁生意賺不到幾毛錢,聽起來網路生意的前景似乎很黯淡。但是,如果你換個角度檢視它的話,你的看法可能會完全改觀。亞馬遜不是真正賣書的書店,它賣的是與書相關的資訊。作者與出版社主要的收入來源是書籍本身,但是亞馬遜在書籍之外,又增添了書評、推薦、建議、新書介紹、即將上市的書訊、使用者介面、及志趣相投的讀者社團。因為它賣的是書的資訊,所以只要讀者看完這些資訊就購買書籍的話,它就能獲利。沒錯,亞馬遜當然花了一些心力幫你安排寄書到府!但是認真說來,你所付給亞馬遜的不是書款,而是資訊費。
  假如銷售量夠多,販賣產品資訊也是一個獲利甚豐的行業。在網路上銷售資訊的成本比傳統磚牆水泥商店的營業成本低得多了。傳統商家店面的建造、租用及維護等固定成本很高,堆積如山的存貨更是沉重的開銷。但是在網路上,你賣掉一項資訊,還會有無數個同樣的資訊可賣。這就是智慧財產的魅力。許多的產業都有這樣的特性虛擬葡萄園賣的不是酒,而是與酒有關的資訊,而汽車網站賣的也不是汽車,它賣的是汽車的資訊。諸如此類的例子真是不勝枚舉。
  如果人們還是用傳統的經濟理論解析網路世界的話,當然會覺得網路經濟的前景很黯淡。十九世紀初期,經濟學家李嘉圖(David Ricardo,1772-1823)主張:資本主義社會的競爭會使薪資下降到只夠維持基本開銷的地步。另一方面,因為公司之間競爭激烈,所以消費者也可以買到平價的物品。同時,勞工之間的競爭也很激烈,業者坐收漁翁之利,所以勞工的薪資不會上揚。這就是所謂的「報酬遞減法則」及「工資鐵律」。就是這兩個理論讓歷史學家卡萊爾(Thomas Carlyle)將經濟學稱為「憂鬱的科學」。雖然,與李嘉圖同時代的馬爾薩斯可能是經濟史上最悲觀的學者,但是最能精確定義這種深沉悲觀論調的人卻是李嘉圖。
  網路經濟學與過去這種憂鬱的經濟學是全然不同的。在網路的經濟體系中,公司不一定要為了市場佔有率而激戰,市場的大餅也不定是有限的,更絕少有邊際報酬遞減的情況出現。相反地,我們正朝著一個新的紀元邁進,在這個新紀元中,價值創造是一切的基本。書籍、軟體、知識,以及所有智慧財產的總消費量可能遠超過我們所能想像的。業者不用再爭奪市場大餅,因為只要業者能夠創造出具有價值的產品,就能讓市場的大餅愈來愈大。只要你所銷售的資訊產品能夠擁有自己的消費群,公司就會順風揚帆。
  現在,讓我們看看那些股價很高、但是盈餘很低,甚至沒有盈餘的高科技公司罷!即使這些公司的支出比收入還高,但是這些公司的員工還是一樣在創造價值,並按月領薪水養家活口。這些公司成功創造出全新的市場並引起大眾的矚目。比如說,雅虎及InfoSeek也許還沒賺到什麼錢,但是他們一直在創造有價值的產品,而且社會大眾也都肯定並鼓勵它們的作為。
  其中有些發展可以用所謂的「新成長理論」(New growth Theory)來詮釋。最能詮釋新成長理論的是科羅拉多州長之子、史丹福大學年輕的經濟學教授羅默(Paul Romer)。基本上,羅默的詮釋仍然承襲亞當史密斯的自由市場原則,但是某些主要的論點則有所不同。傳統的經濟觀點只考慮兩種主要的生產要素:資本與勞力。羅默則認為科技也是重要的因素。
  傳統的經濟學家通常把汽車、電腦等這類的科技發展視為一種意外的好運,是上帝賜予人類的禮物。但是,新成長理論卻認為:人類投注在科技上的心力愈多,科技的發展也就愈快。單靠個人的努力而侈談提升科技發展的話,的確只能憑運氣。但是,當很多人都在研究類似的問題時,其中一定會有人能夠創造出某種有價值的東西。羅默認為,科技不是經濟學的外圍,而是經濟學的中心。因此,當我們貢獻愈多資源在科技上時,我們的經濟成長就可以不斷地提升。
  羅默認為創意能導致經濟的成長。以前,美國的經濟是由製造業主導。生產線上員工的職務就是重複進行機械式的工作,公司並不鼓勵員工發揮創意,改進製造流程。二十多年來,這類的工作機會一直在下降,另一方面,一些要求員工發揮創意、開拓市場、及改進製程的工作機會卻直線上升。正如羅默於《富比士》(Forbes)雜誌中所說的:「自今而後,認知技能的價值將會愈來愈高,而非技術性勞力的價值則會逐漸式微。」
  這些因素說明了為什麼全球資訊網是一個充滿無限商機的世界。全球資訊網是個創意的世界,沒有任何的製造業。公司內部主管網路策略的人必須經常注意是否有更好的方法可以行銷產品、連緊顧客、以及是否有新的圖形設計及營利方式。這些創意可以為企業帶來成長。這種成長是在不奪取對手生意的情況下,把經濟大餅變得更大。這個宇宙中有無限的創意等著我們去發掘,而運用知識的方式更是無法計量——其中有些甚至對人類有很大的貢獻。新興網路公司及網站之職責所在,就是尋求並運用這些有價值的創意。
  羅默對於壟斷獨佔的看法,也和傳統經濟學的觀點不同。李嘉圖認為壟斷是有害的,而且也不大可能會真的存在,因為市場的競爭很激烈,小公司為了拉生意會走出低於大公司的價格,好蠶食市場佔有率。然而,如果真的有獨佔情況發生的話,也是一種有違常現的現象,政府應加以干預。
  我攀及看得出來,這種想法不太能套用在高科技產業上。在高科技的產業中,壟斷是很常見的現象,而且產業的變化速度很快,即使政府有反托拉斯法令,業者本身也無暇兼顧這些律令規章。比如說,微軟就掌控了個人電腦作業系統的市場,英特爾也是微處理器市場的壟斷者。作業系統及晶片設計的成本門檻非常高。即使對手能進行削價競爭,但是這兩個龍頭公司還是能夠維持壟斷獨斷的優勢,因為他們的技術已成為業界共通的標準了。即使是實力堅強的IBM OS/2系統都無法突破微軟的封鎖。
  羅默不僅認為壟斷在高科技產業中是無可避免的,他還認為壟斷是有益的。例如,當網景的創始人發現到,他能在整個全新的處女市場中取得壟斷的機會時,他就會積極尋求創意並一手創造出全新的市場。但是,這並不表示網景能永久壟斷市場。總而言之,羅默認為政府應該盡量不要干預,隨著產業生態的改變,這些公司自會調整生存的模式。在全球資訊網上,新興的軟體公司及媒體公司不停地在努力尋求新的科技及其應用領域,冀望能在自己發現的處女市場上扮演壟斷者的角色。在他們勇往直前積極尋求經濟成長的過程中,最終受惠的還是社會大眾。

  工作機會的轉移

  到目前為止,每個人都認為電腦科技是工作機會銳減的罪魁禍首。在公司決定裁員與再造的過程中,科技的確扮演很重要的角色。許多產業都有這種情況,如銀行、保險公司、製造業,以及其他類型的公司。此外,網路上司空見慣的自助式服務恐怕也會讓更多類型的工作逐一消蹤滅跡。
  但是,整體而言並沒有證據顯示,電腦化是引起大規模失業的原因。美國華盛頓特區勞工統計局(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的資深經濟學家安德亞森(Arthur Andreassen)就說:「問題不在於科技是否使工作機會銳減,而是在於科技帶給經濟結構的革命性影響。」安德亞森指出,科技確實使得某些工作變得無用武之地,但是,它同時也創造了其他新的工作機會。所以整體說來,科技的影響還是正面的。
  汽車與軟體就是很好的佐證。目前美國汽車製造業的就業人數大約是八十萬。這個數字與一九五零年代中期的統計數字相同。但是我們要注意到,四十年來,美國人口的總數已經增加一億了。另外,高科技產業也一直是欣欣向榮。舉例來說,根據勞工統計局的統計,美國電腦業的就業人數已經從一九八四年的五十萬增加到一九九四年的一百萬。該局甚至預計到了公元二千零五年時,該產業將會需要一百八十萬個全職員工。假如新成長理論正確的話,這個估計值可能還太低了。
  隨著眾多產業加速運用網路經濟學的原則,勞動力大規模轉移到與網路相關職場中的現象將愈演愈烈。不僅美國如此,全世界亦然。當然,這並不是說凡是害伯成為人事精簡對象的經理、被裁員的工廠員工、以及被電腦汰換掉的服務人員都應該要變成網路專家。但是,他們應該要瞭解科技,尤其是網路,正在改變他們的工作及產業。所以,他們應該要尋思如何順應趨勢,而不是與之對抗。
  普林斯頓經濟學家克魯傑(Alan Krueger)的一篇研究報告經常受到各方的引用。該份報告指出:在職場上需要用到電腦的人,其平均收入比一般人高百分之十五。另外一份針對房地產經紀人所進行的調查也顯示.懂得將電腦運用於工作中的經紀人,其年收入是固定底薪的兩倍,比不使用電腦的經紀人多出七萬四千美元以上。這些研究報告只是提供我們一個大略的參考,因為,實在很難準確計算使用電腦的人到底比別人多賺多少錢。但是,其結論是不容置疑的:懂得使用電腦的人的確比較吃香。
  懂得使用電腦可以激發創意與學習新技能,這樣的人在職場中也比較具有優勢。這種優勢是很重要的,因為能否走在科技的最前線,可是攸關生死的大事。西北大學的經濟史學家墨克(Joel Moky)也說了:「科技的改變本來就是很殘酷的過程。它能夠在你最無助的時候,讓你一向擁以自重的技能變得一無用處。」美國聯邦儲備局的主席葛林斯潘(Alan Greenspan)在「科技快速變遷的副作用」一文中也說:人類的技能將很容易受到科技的影響而變得無用武之地,其速度之快可能是有史以來絕無僅有的。」
  在一九八零年代,一般人最憂心的是製造業的隕落以及低薪資服務業的抬頭。如果這種新經濟體系成真,大家都很擔心煎漢堡會成為最搶手的工作。這樣的預測並不是很準確。雖然傳統的工作機會的確一直在減少,但是取而代之的工作機會實在是比大部分人想像的要好得多了。在目前的美國經濟中,最熱門的工作不是煎漢堡的高手,而是擅於烹調「位元」的專家。
  懂得運用新科技的人愈來愈多,其中大部分人的職業都直接或間接與網路相關。到底有多少工作與網路有關呢?這實在很難說。但是,我們可以確定.在每個勞動階層中,與網路相關的工作機會顯然已經逐漸增加。現在,那些精通網路的孩子已經懂得在校園外打工,替人寫寫網頁,每個小時賺上二十、四十、五十、八十美元不等的外快。有些甚至在校園裡就有類似的打工機會了。在九零年代的今天,幾乎每個電腦怪胎跟科技野人都能開設網路連線服務系統或替人規劃綱站,這種熱潮就跟八零年代幾乎家家戶戶都能開錄影帶店的情形一樣。像舊金山及紐約這種高科技的都會裡,專門提供個人及公司行號網路連線服務的公司至少就有一百家以上,而這些公司通常是以收取月費的方式提供服務。
  自從一九九四年以來,網路就創造了許多的工作機會。其中很多都是由各產業中的大公司所提供的。《網路週刊》的研究指出,大部分「財星前五百大企業」的公司都設有網路部門。這些網路部門的規模都不大,其中半數的公司都只僱用二到五人。但是,有百分之十二的公司,其網路部門的員工人數在二十人以上。這些員工的薪水都相當高,尤其是網站經理或是發展網路策略的主管,大約有百分之六十八的網站主管年收入在四萬五千美元以上。
  公司發展網站,造就出各式各樣的工作機會,其需求的人才也是五花八門,其中有些甚至不需要太高的技術層次。《網路週刊》的研究也指出,很多的職稱在幾年前根本聽都沒聽過,如數位通訊專家、電子行銷經理、網際網路發展師、安全管理師、新媒體經理、網路服務主任、網站內容經理、網路應用發展師、多媒體技師、線上內容發展師。此外,從該調查的回應者中,也發現一些相當有創意的新職稱,如網際指揮官、網路大師、網路女皇、網路巫師,更超級的是——網路女神。

  政府需要軋一角嗎?

  二十世紀最具影響力的經濟學家是凱因斯(John Maynard Keynes,1883-1946)。他最著名的一項理論是:高失業率只能用高政府支出對抗。他認為政府能創造工作機會、刺激經濟成長、並控制經濟發展。出口從羅斯福總統採用凱因斯的理論推行新政並帶領美國走出經濟大蕭條以來,凱因斯的上述論點就成為全球家喻戶曉的智慧之言了。戰後的大專學生都是從薩孟遜(Paul Samuelsoft)的教科書上學到經濟學的基本原理,而薩孟遜本人就是凱因斯學派的學者。連尼克森總統( Richard Nixon)都曾語帶幽默地說:「現在,我們個個都是凱因斯學派的專家了!」
  凱因斯學派的經濟政策一直都是工業社會經濟的中流砥柱。但是,這一切也是有時而盡的。當柯林頓總統在一九九六年的國會演講中揭述「政府主導」切的時代已經結束」時,似乎也宣告了後凱因斯時代的來臨。純粹的凱因斯經濟學說已不再受美國兩大政黨的採用。各方的壓力都在督促政府要減少支出、精簡人事、並將主權還給企業界及家庭,因此政府也大幅減少運用公共支出以刺激短期經濟成長的措施。
  如果凱因斯的理論已經凋萎,那麼我們應該用什麼來取代它?在高科技的自由市場中,我們還需要政府來軋一角嗎?羅默就主張政府仍應主導新科技的投資策略。但是,有些自由主義者認為:一九六零年代,美國五角大廈的某個研究單位能夠發明網際網路只是單憑運氣罷了。然而,羅默卻認為這是政府懂得分散投資的收穫。同時,羅默也認為將來政府應該增加這方面的投資,提供經費補助個人科技研究。與其出手干預短期景氣循環,還不如為長期的經濟成長插秧播種。
  然而,這並不是說政府就有權決定科技的應用,網路清流法案(Communication Decency Act)遭到強烈抗議就是個很好的例子。該法案在基督徒聯會及其他宗教團體的支持下提出,於一九九五年附屬於電信改革法案下通過國會的審查。該法案的目的是想禁止有礙風化的資訊進入網路。但是,在一九九六年六月,費城法院認為該法案違反憲法言論自由的精神,所以判處法案無效。
  沒有這種憲法保護的國家就比較容易制肘科技的應用。比如說,蕞爾小國新加坡就是亞洲第一個通過法令阻止所謂〔網路濫用」的國家。新加坡對於非法與顛覆性資料的定義如下:「凡是內容讓人民仇視或唾棄政府,或煽動人民對政府的不滿情緒者都與法律相牴觸。」法令的定義很模糊,但卻足以讓人過目難忘。新加坡有三百萬的人口,而且是全球上網人口比率最高的國家。因此,世界各國的政府及網路用戶都應該密切觀察這種監審作法的後續發展。

  不斷加速的科技變遷

  即使時空變遷,科技改異,網路經濟的九個原則仍然經得起試煉。因為這些原則都是從供需原理、人類行為、及常識中推演得來的,所以,不管有多少科技問題尚未釐清,這些原則都是亙古不變的:網站的品質永遠比訪客的數量重要;網站的行銷者永遠要重視網站的功能,而不是曝光率;消費者給廠商個人資料,總是希望廠商有實質的回饋,網路消費者總是寧可有自我服務的機會,等等。
  但是,這並不是說科技的變遷不重要。從平常的生活及媒體的報導上,我們都可以看到科技日新月異,不停地快速變化,而上網行銷的過程與細節都深受這些科技變化的影響。
  目前在業界引起最多爭論的科技問題可能是:大部分的網友會繼續使用個人電腦遨遊網際?抑或是有另一種全新的「網路電腦」會受到廣大消費者的歡迎,並且還有咱力成為更便宜好用的資訊工具?
  微軟的總裁比爾蓋茲對這個問題有若干的看法。他認為未來個人電腦的體積會更小、價錢會更便宜,而功能會更大——他當然是這樣預測羅!但是,他也認為未來的個人電腦會有一項主要的變化,那就是:只要一開機,電腦就會與網際網路連線,這點和現在要撥號才能連線上網的繁瑣過程可就大為不同了。
  這樣的預測其實就是預言網際網路將會坐擁有線電視台的某些特質。目前網際網路的傳輸方式是將資料分割為無數個位元小封包,然後透過一般的電話線及撥接數據機傳送。用戶只需用滑鼠點選超鏈結,或者鍵入網址,就可以收到這些資料。但是,在很多人同時使用的尖峰時段,網路就會塞車。
  擁有有線電視特質的網路可能就沒有這些「分封交換」(packet-switching)的問題,因為訊號是經由線路不斷地傳輸而入,所以消費者不用到遠端調取資料,只要轉台到所需的頻道即可。連線的速度快也會吸引電腦用戶經常上網,甚至把網際網路充分融入日常生活中。比爾蓋茲也預測,有線數據機及更快速的數位電話線會很快使這個景象成真。至於完全成熟的「影音傳遞」技術則還言之過早。這是因為受限於網路主幹本身的特性,所以伯納斯李也說,這樣的科技可能要到下一個世紀初才會達成。
  談到基本的電腦設計,微軟的對手可就另有一番高見了。升陽公司的麥克尼利與資料庫軟體巨人甲骨文公司(Oracal Corp.)的艾利森(Larry Ellison)認為,網友不需要購買容量大且價錢昂貴的硬碟機來裝設複雜的軟體。艾利森在介紹網路電腦(NC)的概念時曾說,電腦產業的新重力中心是網路,不是個人電腦。
  網路電腦預計將在一九九七年量產,售價將不超過五百美元。網路電腦的用戶不需再到店裡購買昂貴的軟體,只要在需要的時候,從網路上租用並下載軟體就可以了。麥克尼利認為,這就是「爪哇」最精采的地方。只要是用爪哇程式語言編寫的軟體,「就可以在任何電腦上使用,既快速又安全。」這樣的工具一大概和咖啡機一樣容易使用,不需要再摸索複雜的硬體與軟體等細節。
  比爾蓋茲則質疑麥克尼利的看法。他認為消費者喜歡的是功能齊全的個人電腦,而不是一架什麼配備都沒有的終端機。雖然將來的電腦價格還是很高——一架新型的電腦可能索價要二千美元以上,但是,這才是消費者真正想要的。比爾蓋茲說:「在同樣的價格下,現在的消費者總是選擇功能配備更齊全的品牌。」但是,這點也不是放諸四海皆准的。新的價格競爭已經迫使比爾蓋茲運用影響力勸服康柏(Compaq)、戴爾及其他一流的廠商推出售價不到一千美元的全功能個人電腦,以縮短網路電腦與個人電腦之間的價格差距。在這場爭戰中,比爾蓋茲似乎還是有辦法略勝一籌。
  另一個引發熱烈爭論的問題是網路電視。這是一種大小和視訊轉換器相當的裝備,售價不到三百美元,它的一端接上電視或錄放影機,另一端則藉由電話線與網際網路連線。這種網路電視最終還是會透過電纜線或衛星接收器傳送。基本上,網路電視就像電視頻道一樣,消費者只需坐在沙發上按遙控器就可以了。飛利浦、新力及其他消費性電器公司都有賣這樣的機器。另外,電腦公司Gateway 2000也有銷售。
  過去也有這樣的設備,不過都賣得不好。記得飛利浦的CD-I,也就是通稱的「想像機器」嗎?你可能一點印象也沒有了。九零年代初期,飛利浦傾全力促銷,宣稱它是父親送給孩子的最佳聖誕禮物。這是一個類似多媒體光碟的放影機,可以連接到電視上玩電動遊戲、查閱百科全書、參觀博物館及其他有趣的活動。原來的定價是一千美元,即使飛利浦一再降價,但還是沒什麼銷路。
  後來,很多大型的有線電視及電話公司又發明了「互動電視」。還記得五百個頻道的期望嗎?記得那些互動式的電視購物與銀行服務,以及有獎競賽與隨點隨播的電影嗎?因為消費者不甚感興趣,再加上技術性的問題,所以大部分這類的創舉都宣告失敗。直到目前為止,人們還是不怎麼喜歡與電視互動。他們只想跌坐在沙發上,轉開電視,關掉思考能力,然後行使憲法所賦予他們的權利——讓眼睛盯著螢幕,腦筋轉為空白。此時,他們就更能體會到互動電視實在是個自打嘴巴的撈什子。
  這就是為什麼到目前為止網路電視都老吃敗仗的原因。電視是娛樂用的。上網漫遊也是一種娛樂,但是娛樂卻不是網友上網的主要目的。一旦上網之後,人們就完全處於搜索資訊的狀態。如果人們不再靠桌上的滑鼠與鍵盤上網,而改從沙發上遙控的話,網路就不再是由網友主動掌控的互動式媒體了。
  一般人很可能還是不會喜歡坐在客廳沙發上看螢幕上的文字或圖形。人們之所以看電視,不只是想看精彩刺激、製作成本高的影片,同時也希望故事能有頭有尾、交待清楚。網路是一個資訊緊密連接的世界,它沒有頭尾、甚至沒有上下。未來的電腦在播放影片的功能方面的確會愈來愈好,同時,未來的電視也會具有愈來愈多的電腦功能。但是,人們還是喜歡坐擁兩種不同的機器,讓電視歸電視,電腦歸電腦。

  媒體宇宙的大霹靂

  過去幾年來,網路的驟然降生猶如「大霹靂的前十秒鐘——剎那間,眼前諸象皆改觀,」貝若斯如是形容道。他也引用宇宙理論比喻這些變化。他說,大霹靂之後,宇宙就進入一個比較緩慢的成長期,同樣地,我們現在也看到新的媒體景觀正在眼前逐漸形成。「此刻,我們已然進入星球的形成期了,」他說。
  新的媒體景觀是如何發展出來的?「時間已然靜止,空間頓然消失。轉眼間,我們已經置身地球村裡。電子線路使得人類社會成為一個緊密相連的群體。即時的資訊不斷地源源而入。新的資訊才剛抵達,另一波更新的資訊隨後也跟著報到。」
  這是麥克魯漢三十年前所寫的一段話,用來形容全球資訊網卻是再貼切不過了。在麥克魯漢的地球村裡,人類可以親眼目睹遙遠異國文化裡所發生的事件。一般都認為電視時代的來臨已經使地球村夢想成真了。自從一九八零年代CNN開播以來,全世界都可以收到即時的新聞,只要新聞事件一出爐,全球的人類就可以收看得到。
  但是,從某方面來說,大眾媒體並沒有使全球的人類更能互相瞭解。大眾媒體的勝利並沒有造就團結的地球村,卻讓全球的人類更容易注意到少數幾位表現傑出的藝人。用保羅賽門(Paul Simon,歌手)的話來說,就是「源源而入的資訊,忽而清晰,忽而斷訊」,其結果不過是造就了一些「關係不怎麼密切的百萬富翁與億萬富翁」。假如我們現在身處的是一個地球村的話,那麼我們大概只認得市長瑪丹娜、警長阿諾史瓦辛格、沿街叫賣報紙的布立茲(Wolf of Blitzer,CNN的資深政論家),以及村裡的頭號大傻瓜金凱瑞。然後,整個村莊都被迪士尼及時代華納買下,而且他們還和麥當勞、可口可樂簽下合作行銷策略。
  只有在全球資訊網上,麥克魯漢的預言才可能完全實現。在一九六七年出版的《媒體即訊息》(The Medium Is the Message)一書中,他用一幅畫面闡釋其「電子互賴」的觀念。在該畫面中,一群非洲村民圍繞在部落裡一名說故事者的身旁。遠端的觀眾不但可以看到這個場面,還可以對故事內容有所回應,因為在真正的地球村裡,平凡的村民是可以參與其中的。麥克魯漢的某些文字顯示,他似乎對自己所勾勒的前景感到不安。當他描寫到全世界終於可以互通聲息的時候,乍然響起的部落鼓聲卻反而讓人倏然驚慌失措。但是他大部分的筆觸還是很樂觀,深信人類終將打破時空的隔闔即時通訊。事實上,我們很難從麥克魯漢的讀者中找到對地球村境界的理解完全相同的人。也許,這就是麥克魯漢希望見到的情況。
  每個人所勾勒的未來世界各有不同。但是,我們總是可以歸納出一些端倪。為了因應下一世紀詭譎多變的媒體景觀,廣告界巨匠麥肯公司(McCann-Ericson Worldwide)已經著手進行相關的研究。該公司預測將來可能有三種不同的場景。
  第一個場景稱為「科技烏托邦」。凡事皆如大公司所遂。每個人都有自己個人的媒體配備,而且透過這些配備傳達出來的訊息,會讓消費者一直不停地採購。廠商的廣告訊息總是能百發百中,顧客的回應也都一如所期,廣告與傳播媒體水乳交融,行銷人如同置身天堂。
  第二個場景稱為「有錢的是大爺」。在這個環境中,廠商苦不堪言,有錢的消費者卻樂不可支。只要付錢訂閱就能享有高水準的媒體服務,包括電視特別節目、現場體育報導、有價值的資料庫、優良的雜誌及新聞報導等。所有的優質網站就像是電視的收費頻道一樣。付費之後,你就擁有掌控權,能享受便利並完全避開廣告的打擾。智慧型代理人軟體會替你找到你所需的一切、安排信用卡付費、並過濾廣告。於是,那些付不起錢的次等公民,就只能在充斥廣告的免費電視上,觀賞那些污染、心靈的「殘羹剩菜」。
  最後一個場景稱為「朝生暮死」。媒體一窩蜂不停地打探最新最偉大的發明,卻很少費心去審驗品質,只要新的產品一露臉,消費群就一窩蜂湧向前,沒多久之後,卻又將之束諸高閣;市場上一團混亂,只看到反科技人士與高科技的支持者各執一詞激烈地爭辯,而大部分的人只能面面相顧、莫知其所云;有少數的科技公司創業有成,但是也有很多公司一敗塗地;大型的商業聯盟時有所見,但是,屢屢在消費者轉移注意力之後,樹倒湖孫散。
  這個場景對我們而言應該不算陌生。很多都是身在九零年代的我們所親身經歷過的。從某些方面來說,這一團混亂是很有趣的,因為它正是資本主義自由市場運作的縮影。根據麥肯的預測,前兩個場景是不太可能發生的,而第三個場景代表的不僅是目前,也是未來。但是,場景中所有的一窩蜂終究只是過眼雲煙。我們在觀察新景觀形成之際,更必須堅守網路經濟學的基本原則,不要被這種亂象搞昏了頭。
  麥肯對三個場景的描述似乎都離不開一個中心思想:全球通訊科技的未來完全掌握於電腦使用者手中。很多人都不認為一般的凡夫俗子能夠對電腦網路產生多重大的影響。比如說,在經典巨著《一九八四》中,歐威爾(George Orwell)描寫了一個令人寒毛倒豎的未來社會。在這個社會中,中央極權使用通訊科技是為了操縱每個人的生活以達成社會整體的目標。此書一出,「老大哥」政府的陰魂就經常蟠據在人們心中。
  和歐威爾同時代的布希(Vannevar Bush)則持相反的意見。他認為資訊科技的發展不僅不會造成極權政府,反而會將更多的權力移轉到一般人手中。他稱人類的知識為「偉大的紀錄」,並希望有一天人們能運用它創造偉大的事跡。布希寫道:「科技已經為人類造好一間舒適的房子,並教導他們如何在其中健康地過活。雖然,科技足以讓人類手執利刃互相殘害,但是,它也容許人類運用週遭的偉大紀錄以創造自身真正的幸福。」也就是說,除了受役於科技之外,人類還有另外一個選擇——善用科技所帶來的自由。
  
上一頁 b111.net 下一頁
雲台書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