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歷史和哲學吧,幹什麼都比進商學院好;當服務員,去遠東旅行。
●發現低買高賣的機會的辦法,是尋找那些未被認識到的,或未被發現的概念或者變化。
●每當中央銀行在維護某種東西的低價位時,聰明的投資者就會反其道而行之。不管賭什麼,永遠跟中央銀行相反。
●供成就是價格,投資的鐵律就是正確認識供來關係。
羅傑斯其人——亞拉巴馬的土孩子
曾被報紙上稱做「投資任才」的吉姆·羅傑斯,生於1942年的亞拉巴馬,是五個兄弟中的老大,家教很好。他在德摩保利斯(Lkilllopol初長大(這是一個當時只有7800人口的小鎮),他家的電話號碼是5,非常簡單,以至於羅傑斯在耶魯大學讀書時,往家裡打電話,接線員怎麼也不相信還有這麼簡單的電話號碼。他的父親是一個古老的亞拉巴馬州家族的成員,為博登化學公司管理一家生產埃爾默膠和甲醛的工廠。他的祖母格蘭帶絲在四五十年代是俄克拉荷馬雨果市的一個通訊記者。在那個男權至上的社會裡,她就像一個初生牛犢。一個小巧玲戲的女士(身高不過5英尺)總是大踏步地走過警長的辦公室,採訪那些殺人犯。但結婚後,她早年的夢想就變成了褪色的回憶。羅傑斯說在他還是個孩子的時候,他就能看出他祖母內心深處的挫折感——一種憤怒。他祖母知道她錯過了她最好的機會,並且明白生活能給出的比她已經得到或能夠得到的多得多。羅傑斯很愛他的祖母,也不想走她的路。這些認識促成了他後來在華爾街的成功。
羅傑斯是在德摩保利斯鎮上讀的高中,成績很好,一直是班裡的尖子。羅傑斯考入耶魯大學,1964年畢業,他一生熱愛學習,很想繼續他的學業,曾考慮過去上醫學院、法學院和經濟學院,也申請過幾家研究生院,並在學校和幾家公司的招聘會上洽談過,其中一位來自多米尼克公司的招聘員和他談得很投機,於是羅傑斯就去了多米尼克公司,此時的羅傑斯還分不清債券和股票。但是他很快就喜歡上了證券業務,並愛上了華爾街。他一向希望能盡可能多地瞭解時事,在這裡他吃驚地看到,在這條街上有人會因為他估算出智利爆發的革命會使銅價上漲而付給他錢,當時的他剛從學校出來,很窮,急需要錢用,華爾街對他來說簡直就是一座金山。
羅傑斯說:「我所喜歡它的原因不是它能掙錢,因為在那個時候我沒有錢,但是,假如你聰明,使用你的智慧,並且關注這個世界,那麼,你就能得到一切。在那時,我對世界上正在發生的事情有非常濃厚的興趣,經常貪婪地閱讀。你不必打領帶,也不必加入鄉村俱樂部。你可以做你想做的事,並得到相應的報酬。我認為,那是我所見過的最有趣的事。」夏天過完後,他取得了去牛津大學學習的獎學金,在那裡他上的是巴利奧學院,學習政治、哲學和經濟學。作為一個矮個子,他成了從亞拉巴馬的德摩保利斯出生的第一位曾在泰晤士河上參加過牛津——劍橋賽艇比賽的舵手,並贏得過比賽的冠軍。
羅傑斯說話方式很謙遜,幾乎有些害羞,但是能夠迅速而準確地抓住要點。他總是穿一件運動夾克和不相配的褲子,不穿大衣,甚至在紐約嚴寒的冬天也是這樣。1965年夏天,他又回到多米尼克合夥公司,在該公司的場外交易部工作。在接下來的兩年,他從軍了。在此期間,他用指揮官的錢買了股票。由於趕上牛市,回報相當可觀。服完役後,他又回到了紐約,先在巴赫公司工作,然後為迪克·吉爾德工作。在那裡工作時,他明白了一個道理:「你最好懂得數字。在20世紀60年代有許多人並不知道他正在做什麼。就現在的情況而言,許多人正在賺錢,但他們不知道是怎麼賺來錢的。"再後來他又去了紐約格和伯曼公司。
1970年在安霍德和聖·佈雷克羅德工作時,他認識了喬治·索羅斯。他們組成了投資領域中最成功的雙子星。開始的時候,他們只有自己兩個人和一個秘書,索羅斯做交易,羅傑斯專門進行研究。他們合作之後沒有一年是虧損的。從1969年12月31日到1980年12月31日,索羅斯基金的贏利率達到了3365%,而同時的標準普爾綜合指數上升了大約42%。這個基金的成功關鍵在於獨立思考。羅傑斯說:「我們感興趣的不是某個公司在下個季度的利潤或者是1975年鋁的運輸的前景,而是更廣泛的社會、經濟。政治因素,在將來的某個時候如何改變某個產業或某個股票板塊的命運。我們所預見的和當前的股票市場價格之間存在的差別越大越好,因為這樣使我們更賺錢。"這也是華爾街所稱的頭腳顛倒的方法。
1980年,羅傑斯37歲時,他決定退出股市,去嘗試另一種事業。他在華爾街工作時,只顧埋頭工作,使自己盡可能多地掌握世界範圍內的資金、貨物、原材料和信息的流通。1968年,他揣著600美元初入市場,到1980年退出時已擁有了1400萬美元。由於工作太投入,也為此付出了代價,他的前兩次婚姻都失敗了,妻子無法理解他那種與生俱來的拚命工作的熱情。當他把一筆錢投入市場運轉時,他怎麼也不會想到家中對新沙發的需要。因為他一直認為投資比消費強。羅傑斯說自己是一個"極度的孤獨者,特立獨行者,厭世者。"他渴望通過旅行去瞭解這個世界,真實地弄清腳下的這個星球。他曾於1984年和1986年兩次來過中國。他認為騎車(摩托車)旅行最好,這樣可以邊騎邊看,去觸摸這個世界,感受它。這要比坐在汽車的鐵殼子裡真實的多。他在哥倫比亞商業研究生院教授有價證券分析時,對他的學生說:「學習歷史和哲學吧。幹什麼都比到商學院學習好;當服務員,去遠東旅行。"只有這樣,才能對生活有一個全面的瞭解。1990年3月25日,一個陽光燦爛的春日,羅傑斯終於開始實現他的夢想了,和年輕漂亮的女友一起踏上了環球旅行的征程。
羅傑斯天才的投資生涯可以追溯到他5歲時。他從父親那裡學會了拚命工作,弄明白了不管想要做出什麼,都要付出努力去實現它。5歲那年,他得到了第一份工作,在棒球場上揀空瓶。1948年,他獲得了在少年棒球聯合會的比賽中出售飲料和花生的特許權。在那個很缺錢的年代,他父親借給了他6歲的兒子100美元,用來購置一台花生烘烤機。羅傑斯說:「這筆貸款是我步入生意場的啟動資金。"5年後,他用所賺的錢還清了貸款,並且在銀行存了100美元,對一個11歲的孩子來說已相當富有了。他和父親一起用這100美元到鄉下去做投機生意,把這些錢買了價格正日益飛漲的牛犢。並出錢讓農民飼養這些牛犢,希望次年出售並賣個好價錢。由於買點太高,這次投機失敗了。直到20年後,羅傑斯才從書本上明白失敗的原因,由於朝鮮戰爭使他們在牛犢上的投資被戰後價格的回落吞噬得一乾二淨。
也許是幼小時的投資經歷在他的腦海中留的印象太深,他一直認為學經濟的最好辦法是投資做生意。他在哥倫比亞經濟學院教書時,總是對所有的學生說,不應該來讀經濟學院,這是浪費時間,因為算上機會成本,讀書期間要花掉大約10萬美金,這筆錢與其用來上學,還不如用來投資做生意,雖然可能賺也可能賠,但無論賺賠都比坐在教室裡兩三年,聽那些從來沒有做過生意的"資深教授"對此大放厥詞地空談要學到的東西多。儘管如此,羅傑斯的課講得還是非常棒的。沃倫·巴菲特曾參加過他的一個班,巴菲特說:'那是絕對令人激動的……羅傑斯正在重複著本·格雷厄姆對年前的工作——將真實的投資世界帶入教室。"羅傑斯教的不是那種經濟學院裡通常學的金融課,那種由教授們空想出來的理論,而他們跟真正的金錢發生的惟∼關係就是每月的工資單。他教授學生他所知道的東西,教學生按他投資的方法去投資,按他的思路去看市場和機會。這不是正宗的傳統的理論,講什麼複雜的經濟數學模式、股市和指數的導數。但羅傑斯用這∼套思維方式不僅賺到了錢,而且保住了錢不會被賠掉。"金融殺手"索羅斯的所向披靡,已在亞州金融危機中讓很多國家損失慘重,他的成功理論與羅傑斯不無淵源,雖然羅傑斯後來離開了索羅斯。現在"已經退休"的羅傑斯,管著他自己的錢,他說:「每個人都夢想著賺很多的錢,但是,我告訴你,這是不容易的。"他將他的很多成功都歸於勤奮。當他還是一個專職的貨幣經理時,他就說:「我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是工作。在工作做完之前,我不會去做任何其他事情。"當他和索羅斯合作時,他住在裡佛塞德大道一所漂亮的富有藝術風格的房子裡,每天騎自行車去哥倫市環道上的辦公室,在那兒,他不停地工作——10年期間沒有休過一次假。
羅傑斯成功的關鍵在於他那新奇的投資方法。他的投資是以整個國家為賭注。如果他確定一個國家比眾人相信的更加有前途時,他就會在其他的投資者意識到之前,先把賭注投入到這個國家。羅傑斯的整個∼生,從耶魯到哈佛再到華爾街,先後學習了地理、政治、經濟,並鑽研了歷史,他相信這些學科是相互關聯的,他把所學到的知識都用到了全球證券市場的投資上。他一直在等待時機,密切注意著一些國家及其投資市場,隨時準備行動,尋求那些可以把他的投資翻兩番、三番、四番的地方。
奧地利
1984年,羅傑斯在奧地利的投資是一次驚人之舉。他抱定信念,認為在維也納投資股票的大好時機來了。當時奧地利的股票市場非常不景氣,幾乎達不到23年前,也就是1961年的一半水平。當時許多歐洲國家都通過刺激投資來激勵它們的資本市場。羅傑斯認為奧地利政府也正在準備這樣做。他相信,歐洲的金融家們正在密切注視四周,看有什麼東西還沒有動——將很快對奧地利進行投資。為了瞭解這座毫無生機的奧匈帝國的前首都的情況。他到奧地利的最大銀行的紐約分理處,向那兒的經理打聽如何才能投資奧地利的股票。他們的回答是"我們沒有股票市場"。作為奧地利最大的銀行,竟然沒有人知道他們國家有一個股票市場,更不知道該如何在他們國家的股市上購買股票。1984年五月,他親自去了奧地利,在維也納作了一番調查。在財政部,他向人詢問有沒有政治派別或其他的利益集團反對放開股票市場和鼓勵外國投資。當得到答案是沒有時,他覺得不能錯過時機。羅傑斯在奧地利的交易市場一個人也沒見到,那裡死一樣的靜寂,一周只開放幾個小時。
在信貸銀行的總部他找到了交易市場的負責人奧托·布魯爾。在這個國家的最大銀行裡,他一個人操縱股票,甚至連秘書都沒有。看到這種情形,羅傑斯覺得自己簡直就是一個暴發戶。當時的奧地利只有不到30種股票上市,成員還不到20人。然而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前,奧匈帝國的股票交易市場上有4000人,是那時中歐最大的,市場交易額也占頭份,和今天的紐約和東京差不多。
羅傑斯在奧托的帶領下見到了當時主管股票市場的政府官員沃納·梅爾伯格,他向羅傑斯保證,國家的法律將會有所變動,以鼓勵人們投資股票市場,因為政府已經意識到他們需要一個資本市場。政府的具體做法是:降低紅利的稅金。就是說如果你將紅利投入到股市中,將享受免稅待遇。相當於稅金可以賒欠,如果用於投資股市的話。並且政府為福利基金和保險公司在股市中入股作了特殊規定,這也是以前沒有過的。其他已經這樣的國家,都取得了顯著的成效。另外就地理位置而言,奧地利實際上就是德國的一個郊區。假如這裡的市場開始啟動。德國人會把這兒炒得火熱。所有這些詳細的調查,促使羅傑斯在奧地利投下了他的賭注。按照他的投資理念:如果你對一個國家有信心,就應該購買交易市場中所有像樣的股票。如果你再經營有力,這些是都會升值的。在奧地利,當時資產負債表顯示狀況良好的公司他都入了股——一家家庭裝修公司,一些金融和產業公司,銀行,還有其他建築公司和一家大的機械公司。幾個星期後,羅傑斯在湘龍》報上陳述了應該投資奧地利的理由。於是有從四面八方打來的電話(倫敦。慕尼黑、紐約等)要求買進奧地利的股票。那一年奧地利的股票市場上漲了125%,以後上漲得越來越多。有人說是羅傑斯才撼動了奧地利這一沉寂的股票市場,喚醒了一個睡美人。到1987年春天,羅傑斯將他在奧地利的股份全部售出時,股市已上漲了400%或500%。羅傑斯曾一度被稱為"奧地利股市之父"。
投資判斷
羅傑斯通過調查、旅行,依靠淵博的歷史、政治、哲學及經濟學知識對不同國家進行分析,判斷出所要投資國家及股票行業的風險和機會。他的主要判斷準則有五個方面:
豆.這個國家鼓勵投資,並且比過去運轉得好,市場開放,貿易繁榮。
2.貨幣可以自由兌換,出入境很方便。這在他環球投資旅行過程中體會很深。
3.羅傑斯認為,21世紀的最顯著特點是人口、貨物、信息和資本的流動性將大得驚人。21世紀經濟學的主題將是通過貨幣兌換實現資本控制,只有當市場是自由的,脫開了任何束縛,本國貨幣具備合理的價值時,人們才會自然而然地開始動作:開採綠寶石,出口到法國,換取法郎,然後再把法郎賣給那些願意進口葡萄酒或拖拉機的人。如果擁有法郎的人不願把東西賣給他們,那麼葡萄酒和拖拉機進口商就需提高價格,直到賣方無法拒絕。拉美人走在非洲人前面的原因就是貨幣自由兌換。
4.這個國家的經濟、政治狀況要比人們預想的好。
5.股票便宜。
羅傑斯對國內股票的投資選擇,和他對一個國家的投資判斷一樣,通常都是從行業的整體情況出發。他發展了一個廣泛的投資概念,買下他認為有前途的某一個行業的所有能買到的股票。這和他通常買下一個國家的所有股票的方式一樣。那麼,他又是如何判斷一個行業的呢?羅傑斯說:「發現低買高賣的機會的辦法,是尋找那些未被認識到的,或未被發現的概念或者變化。通過變化而且是長期變化,並不僅僅是商業週期的變化,尋找一些將有出色業績的公司,哪怕當經濟正在滑坡之時。」他所尋求的變化具體有四種表現:
1.災難性變化。通常情況是,當一個行業處在危機之中時,隨著兩三個主要公司的破產,或處在破產邊緣,該整個行業在準備著一次反彈,只要改變整個基礎的情勢存在。中國的紡織行業也許正符合這種變化。
2.現在正紅火的行業,也許已暗藏了變壞的因素。這就是所說的"樹不會長到天上去"。對於這種行業的股票,羅傑斯的通常做法是做空。做空前,一般要經過仔細研究,因為有些價位很高的股票也還會繼續走高。
3.對於政府扶持的行業,他會作為重點投資對象。由於政府的干預,這些行業都將會有很大的變化。他在某一國家投資時,也往往會把政府支持行業的股票全部買下。
4.緊跟時代發展,瞄準那些有潛力的新興行業。70年代當婦女們開始崇尚"自然美",放棄甚至根本不化妝時,羅傑斯研究了雅芳實業的股票,並認定儘管當時雅芳的市盈率超過70倍,但發展趨勢已定,公司最終還是不行。他以130美元的價格做空,一年後,以低於25美元的價格平了倉。
從上述這四種變化,從實質上講,還是供求關係的變化在起作用。羅傑斯說:「致富的關鍵就在於正確把握供求關係,共產主義者、華盛頓和其他任何人都不能排斥這條法則。」羅傑斯用石油工業的例子來證明這一道理。20世紀70年代石油價格上漲帶來了一系列連帶反應,一般人都感覺是石油輸出國組織使之上漲的。但他卻說,從1960年起,石油輸出國組織每年都想抬升原油的價格,但是,從來沒有成功過,價格總是再一次往下跌。真正的原因要追溯到19世紀50年代。當時最高法院判定美國政府可以管制天然氣的價格。政府管制的結果使得價格低到生產天然氣根本沒有利潤了。到20世紀50年代末及整個60年代,美國還很少有天然氣井。但是,與此同時,消費者卻越來越認識到天然氣作為燃料具有很大的優越性,它比石油或煤炭更便宜和更乾淨。這樣,居民也漸漸地轉向了天然氣,但天然氣的開採卻正在急劇下降。到70年代初,許多天然氣公司已經沒什麼可供應的了。羅傑斯調查了一系列的鑽井公司,瞭解到他們的商業條件很差。羅傑斯認為,讓這些石油公司破產,並且停止全國範圍內的家庭天然氣消費是不可想像的。於是他買了油井的股票和這一行業的所有其他東西。不久以後,石油和天然氣開始瘋漲。無論如何,接下來,"樹不會長到天上去"的結果出現了。當石油從每桶2.8美元漲到每桶40美元時。整個國家都在從事節能運動:房屋隔熱,更小型的轎車,效率高的設備。同時,石油、天然氣的開採也進步很大。在這兩個因素的影響下供求關係又開始向反方向轉化,石油、天然氣及其股票的價格下跌了。
環球投資旅行
1991年,羅傑斯環球旅行至博茨瓦納時,發現那裡的貨幣不僅可以自由兌換,而且還是硬通貨,同時,博茨瓦納的貿易為順差,政府預算也是順差,外匯儲備豐富,即使三年停止出口,還能照樣保持當前的匯率。另外一方面是政府正在培育股票市場,通過股票市場來融資,開放市場,引進外資。促使羅傑斯投資於此的第三個原因是因為博茨瓦納緊鄰南非,而南非正在飛速發展,南非又是博茨瓦納最大的貿易夥伴,另外博茨瓦納社會環境安全穩定,沒有南非的政治、經濟和社會危機,但又可獲得南非全部的發展潛力,在這裡投資風險幾乎沒有,於是羅傑斯買進了當時所有的7支股票。
羅傑斯1991年旅行途經阿根廷對,仔細研究了阿根廷的股市,羅傑斯發現,經過幾十年的失敗,總結經驗後這個國家已開始認識到國家在創造繁榮這方面的能力有限,當地的報紙也說新政府決心改變佩倫主義,因為佩倫主義把一切都國有化了。有一些經濟和政治頭腦的人就會知道這種中央集權管制下的經濟政策只能阻礙經濟的發展,並且使阿根廷處於長期的困頓局面中。為了更好地弄清楚他所要投資國家的前景,羅傑斯去問一些政府官員,對政府有何看法,得出的結論使他決定把錢投在政府已宣佈將集中發展的三種行業——電訊、旅遊和採礦。促成羅傑斯買股票的一個原因是這裡的股票非常便宜。經過研究,他買了19種股票,這些企業都是有發展前景並有很好的業績支撐。
途經厄瓜多爾,羅傑斯滿眼都是繁榮景象,基礎設施很好,出入境手續非常簡單,並且貨幣可自由兌換,羅傑斯又一次選中當地最大的∼家銀行,做起了股票投資。有意思的是當羅傑斯走進銀行股票部時,發現其成員幾乎是清一色的金髮女性。在崇尚大男子主義的拉美國家,這種工作讓女性承擔,說明當地人對股票投資不夠重視。意味著股市還處於發展初期,投資正是時候。幾經周折,他買下當時蕭條的股市上最不景氣的7種股票。
1991年的美洲在羅傑斯眼裡是一塊投資寶地,這裡舊的獨裁統治和外匯管制幾乎全部消失。沒有中歐和非洲那樣潛在的邊境問題,形勢更趨穩定。每一個投資者都不希望自己的錢投在一個滿是戰火和硝煙的地方。南美人正在發展真正的股票交易所,他們的貨幣也越發穩定了。鑒於這些有利因素,羅傑斯在除智利外(智利正處牛市),另外幾個國家(厄瓜多爾、秘魯、玻利維亞、阿根廷、烏拉圭)都做了股票投資。想來收益也不會太差。
中美洲的旅行更接近家園,也受美國影響更多。到處都有美國人留下的痕跡,美國就像一個精力過盛的人,在做自己的事時總還有閒暇來兼顧別國的軍事、人權、環境等等。巴拿馬城基本上就是美國的一個前哨,美元是巴拿馬的正式貨幣,美國的干涉給巴拿馬人帶來的利益從一條巴拿馬運河上即可看出,∼條運河也是一棵搖錢樹。由於巴拿馬的地理位置決定了它的戰略重要性,巴拿馬河是大西洋與太平洋的通道。
途經哥斯達黎加時,雖然局勢不太穩,但羅傑斯還在那兒做了投資。因為這裡的政府已決定發展股票市場,並且得知交易所的所長正準備加入國際股票交易所協會。哥斯達黎加擁有美麗的海灘、山脈,以及叢林。旅遊業很有發展前途,曾在不同時期被美國人選作投資場所。哥斯達黎加的主要經濟支柱產業是制糖、可可。咖啡及旅遊業,除旅遊業外,其他行業一直處於熊市,羅傑斯相信這些農業市場會興旺起來的,並且能帶動整個國家經濟的騰飛。牛市會來的。羅傑斯買了股票交易所最穩鍵的公司(最大的釀酒廠,最大的報紙,一家農業公司,一家銀行等)的部分股票。並準備繼續投資下去。
在薩爾瓦多,羅傑斯覺得那裡當時的戰爭即將結束,預測咖啡和蔗糖價格以後肯定會上漲,並且戰爭結束後美國會投入很多美元,他認為最糟的事情已經發生,往後就會漸漸好起來,所以他也在這裡做了投資。
黃金
1990年6月羅傑斯旅行經過伯力時,發現西伯利亞人瘋狂搶購黃金飾品,這激起了羅傑斯的好奇心,他為了弄清黃金對蘇聯有多重要,去見了當地金礦開採組織的頭目伊果·索斯寧。這樣一個礦產組織的老闆在美國也許算不了什麼,可在蘇聯就不可同日而語了,他在蘇聯就相當於美國微軟的比爾·蓋茨。
羅傑斯對一個國家的經濟運行狀況很感興趣,這也許就是他多年來國際投資養成的習慣,也是∼種職業敏感。他和伊果·索斯寧談論黃金和其他商品,以此來瞭解20世紀的蘇聯所賴以生存的是什麼。
羅傑斯認為黃金生產是受供求關係影響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後,1盎司35美元的黃金價格保持了37年。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個價位變得偏低了。因此黃金的生產持續減退很多年。大約37年的時間裡,人們不太願意去淘金,開採金礦。世界市場上的大多數黃金來自南非和俄羅斯,因此這些地方開採金子的成本很低。由於金子價位偏低,黃金開始被廣泛用於日常生活,比如,用於牙齒和電子。用的多了以後就出現了供小於求的現象,於是黃金就開始漲價了,"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羅傑斯說貫穿他整個投資生涯的一條高於一切的原則就是:不管賭什麼,永遠跟中央銀行相反,永遠跟現實世界一致。70年代,中央銀行在維護黃金的低價位,價格往往是根荒唐的,市場也知道它們是荒唐的。羅傑斯認為每當中央銀行在維護某種東西的低價值(黃金也不例外)時,聰明的投資者就會反其道而行之,在這個價位不斷買入,雖然不會立竿見影,但成功總不會太遠。回報一定很豐厚。35年後,黃金的價格終於放開時,他的上漲幅度遠超過了它的應有水平,因為它長時間地被限制在低價。羅傑斯的投資法則被驗證了。
羅傑斯認為供求就是價格。價格表述的是供應和需求相交並持續的那個點。所以黃金的投資者只需搞清楚供應和需求,而不用關心淘金或購金的狂潮,就會成為巨富。但很多人都搞不明白這一點。揭開黃金市場的面紗,拿出商品的曲線圖就會發現,從1980年開始,黃金產量在45年中第一次在世界範圍內上去了,從此以後,世界黃金量呈逐年上升趨勢。因為投產一個金礦需要相當長的時間,從有人決定去淘金到選礦再到籌集資金,所有的準備工作完成需幾年的時間。隨著供應越來越多,黃金又將達到他和的那一天,這完全由供求來決定。羅傑斯預測的黃金飽和的那一天終於在1999年到來了,世界範圍的金價開始下跌。
羅傑斯始終認為黃金的購買與其他的商品的買賣一樣都受市場的運作規律支配著,沿著一個穩定的價格波動。由於供求平衡被打破了,黃金的價格開始上漲,其價格上漲有其合理和合法的原因。一般的公眾當看到某塊地或某種股票上漲了就知道可以從中大撈一筆,於是就有更多的人跟進,同時還做著發財的美夢。買得早的聰明人會選擇一個合適的高價位賣掉他手中的黃金(或股票。房地產)而因此美夢成真,而另一部分人則成全了別人的美事,而自己卻高位套牢。當有很多人高位買進時,此時的供求平衡又將被打破,新一輪的下跌又將開始,買進∼上漲∼買進一賣出∼下跌,市場就是這樣在價值規律的支配下運行著,輪迴著。黃金這一特殊商品也不例外。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黃金幾千年來一直是傳統的保值手段。但是,它可能會在某個相當長的時期內落後於購買力。它在惡性通貨膨脹的情況下本應該能夠保值,但是,它今天不能保值的方式與70年代是不同的,因為在21世紀可能還存在著其他更好的保值手段,羅傑斯還不能確定它是什麼。
鑽石與南非
「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的廣告宣傳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彷彿鑽石成了情感的見證,適逢訂婚、結婚和特別的紀念日總需要一顆鑽石來寄托感情。這一廣告就是南非最大的採礦公司戴比爾斯做的,該公司不僅壟斷了南非的鑽石還通過控制供應逐步主宰了全球價格。
提起鑽石,大家就會不自覺地想到南非,南非不僅物產豐富,資源充裕,同時它還是一個資產雄厚、氣候宜人、市場巨大、基礎設施完善的國家。雖然長期飽受種族衝突和國內騷亂的影響,但無論從地理、氣候、幅員贗源及潛力等多方面來講,南非都是一個吸引國際性投資者的國家。
羅傑斯在南非周邊國家的投資都有南非的因素在內,羅傑斯認為南非對於一個理性投資者來說,當它的種族衝突達到高潮,所有投資者都逃離時,可能正是買進南非貨幣(蘭德)之日。由於政治局勢不穩定,羅傑斯雖然對南非非常感興趣,但他所做的也只有等待。因為他知道一般投資者最愛犯的一個錯誤是相信他們必須不停地做點什麼,把閒散資金投放到什麼地方去。實際上,對投資者來說,最糟糕的事情莫過於在某一筆投資上賺到了大錢,於是他們不禁欣喜若狂,得意非凡,對自己說:「好吧,現在我再把錢投到另一個地方去。」其實他們只需把錢存入銀行,什麼也別幹,耐心地等待下一個機會,可他卻急不可待地又把錢投了出去。也許這一次會賠進本錢。投資的訣竅是不賠錢,如果你的錢年年都有贏利,這往往要比那些起伏不定的投資者掙得多,因為他們雖賺過錢,可他們會有血本無歸的時候。賠本往往會斷送生意,大傷元氣,贏利是投資的精髓。
由於鑽石和黃金的發現,迫使資本家們修建基礎設施以獲取利潤。這些良好的公路、高速路、電話線、電力和充足的供求系統給南非未來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在過去的五六十年裡,戴爾比斯成功地把鑽石的價格抬到一個過高的水平,實際上絕沒有這麼高的經濟價值。縱觀歷史,綠寶石、藍寶石和紅寶石的價值在許多文化中比鑽石高,鑽石之所以成為寶石之最,是與戴爾比斯的壟斷分不開的。歷史上戴爾比斯一直100%地控制著鑽石的生產和銷售。羅傑斯認為,在今後對年裡,鑽石的價格將比現在低。所以說鑽石是不值得投資的。之所以這樣認為,還是供求關係在起作用。戴爾比斯把鑽石的價格定得很高,激勵人們去尋找鑽石。為了維持高價,他必須買斷所有生產商提供給他們的鑽石,如果不這樣,生產商就會把鑽石賣給別人,因為別人出的價錢比戴爾比斯高。另一方面,戴爾比斯無休止地買鑽石,這樣需要花很多的錢,總有一天會把錢花光,不能再繼續買下去。不管是出現哪種情況都會使鑽石下跌。人為的控制價格是不能長久的,無論控制者是政府官僚或資本家。供求關係起著很關鍵的作用。價值規律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羅傑斯建議賣掉鑽石,買入綠寶石、紅寶石和藍寶石。
吸引投資、發展經濟
羅傑斯對一個國家的基礎設施很看重,並把此作為一個國際投資的因素考慮在內。南非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它的基礎設施可以與很多國家相媲美。羅傑斯認為資本家投資發展基礎設施比政府要可靠的多。因為資本家是以賺取最大利潤為目的的,只要有利可圖,他們就會修路、通電、引水。塞色爾·羅德茲及其同夥為了尋找黃金和鑽石在南非修建了這些基礎設施。這些基礎設施最初修建是資本家獲取利潤的途徑,但基礎設施的最大受益者則是所在國,南非因此而繁榮。
羅傑斯認為資本的運作就像「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一樣,哪裡的回報高,就流向哪裡,它不管你是白人還是黑人,是社會主義者或資本主義者,基督徒或穆斯林,它只在乎安全性和利潤。只要有機會,就會有資本的存在。19世紀的美國和今天的西伯利亞差不多,但有的是機會,沒有貨幣控制,沒有移民政策,沒有各種限制性政策。於是歐洲人把錢不斷輸送進去,並賺得豐厚的利潤,企業家大舉外債發展美國的基礎設施,修鐵路和運河,興建城市和工廠。同時受益者美國也在20世紀得到了回報,成為富甲一方的超級大國。
為了吸引國外資本,一個開放的國家應該怎樣做呢?使私有財產合法化(因為財富只有適當的聚集才能產生推動生產力發展的能量,平均主義只能滋生懶惰),向每個人適當地徵稅,讓貨幣自由兌換,使混亂的局面很快好轉,秩序穩定下來,形成一個良好的投資環境。錢用來投資還是用來消費就有了一個很明確的答案。
計劃經濟之父——俄羅斯
羅傑斯環球旅行途經新西伯利亞,通過走訪當地經濟學家,深刻地瞭解蘇聯所發生的劇變的原因,並且對計劃經濟的情形有很精闢的描述。沿途所見商店裡商品寥寥可數,隨處都是排著長隊的人們,各種生活用品都緊俏得不可思議,每個人表情都很嚴肅,很難在人們臉上看到笑容。到處都是一片蕭條景象,即使是莫斯科也一樣沒有生氣。計劃經濟表象就是物質辰乏。經濟學家說:計劃經濟在蘇聯試圖跨入工業時代的早期曾起過積極作用,可隨後就不行了。只有過渡到市場經濟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但是對於計劃經濟實行了60多年的國家來說,國民已習慣了被計劃。被安排,並且認為富起來的人就是投機分子,經商的人本質上就是壞蛋,會被人看不起。只有實行市場經濟才能從根本上解決這一問題,人們的觀念先轉變過來,然後才會有行動。計劃經濟帶來的效率低下,官僚作風嚴重,辦事拖沓,產品假冒偽劣,沒有購買力,沒有競爭意識,沒有創新,只有永遠的消費品匾乏。人們早已喪失了勞動的積極性。
在莫斯科附近,羅傑斯還親眼看到從莫斯科來的工廠工人在一個集體農場收割豐收的莊稼,他們的工資由工廠來付。工人不在工廠做工,所以地裡幹活的人說派他們來這兒是愚蠢的做法。一位工程師說,讓他到這兒來拔胡蘿蔔是浪費人才。據農場負責人講他們還要從美國進口小麥解決俄國人的吃飯問題。農場上的每一個人都有一小塊高產的自留地。可國營農場卻從來沒有這麼高產過。
莫斯科幼兒園的一位叫塔蒂亞娜的女土這樣說他們的國家,「現在我們的人民終於覺醒了。70年來我們就像這裡的孩子一樣,等著讓我們的父母——共產黨來告訴我們去做什麼。我們沒有主見,就像5歲的孩子,一切指望著爸爸媽媽替我們去做。打破老的思維模式不容易,不過現在我們都看到了必須自謀出路,自己照料自己,是飢餓和物質的貧乏讓我們覺醒的。"這也許是對計劃經濟和為什麼要改革開放的最好比喻。羅傑斯認為,在這種國家的計劃部門,他∼天也幹不下去,因為他無法在辦公室裡決定或計算出全國還需要審批幾個冰箱廠和紡織廠等諸如此類的項目,他不知道那些官員們是如何做出決定的,如果是他們自己的私有投資,他們會那麼做嗎?
保護主義
歐洲統一市場是一個5億人共有的市場,他們之間可以自由地進行貿易,經濟一體化使這些國家在開放彼此邊境的同時,無形中對外界築起了保護主義的高牆。保護主義聽起來很有道理,短期內保護了某些行業和部門。但從長遠看,保護主義只會讓我們失去更多的機會,墨守成規,而不是積極地接納新事物。在過去20年中,由於保護主義導致歐洲在高科技產品方面落後於美國、日本。甚至比不上中國的南方、台灣地區和韓國。
現代經濟學有這樣一條規律:世界在變化,任何國家都無法通過避免機構改組,迴避不斷提高生產力和效率的需求來保護自己,而且世界是會變化的,只有死腦筋才會對這一點有所懷疑。它不僅一定會變而且在新的時期變化的速度還將更快,關鍵的問題是一個國家該怎樣去迎接這些變化,是應該改革創新、競爭,而不是把腦袋理在沙子裡,夜郎自大,自欺欺人。而政府則應營造一種環境,迫使它的文化、社會、商業和機構去適應世界的變化,否則會走向滅亡。
羅傑斯一直認為保護主義是使競爭和創新喪失動力的原因之一,因為人的思維本身是有情性的。只有在逼上梁山時才會一鳴驚人,更何況要超越自己呢?當你製造出的產品在目前還很搶手時你就必須要想到將來,想到超越自己。這樣做的成功例子有德國人、日本人,還有美國人。美國惠普公司的打印機就是不斷超越自身的成功產品,才在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在一個地區或一個行業的發展初期,保護是有利的,因為保護避免了競爭,這樣也許有利於企業的強大,但一定時間之後,保護則成了企業發展的絆腳石,它會束縛人們的思維模式,使人們變得更安於現狀。沒有壓力也就沒有了動力。
中國
羅傑斯認為到21世紀早期的某個時候,中國的經濟會躍居世界第一(不是指人均水平),之所以這樣認為是和羅傑斯對中國的瞭解(通過四次旅行)有密切的關係。
中國人有著相當悠久的經商傳統,這可以追溯到羅馬時代。21世紀的中國將是世界上最發達、最富有的國家。香港的發展已在這塊土地上生了根,它的影響正飛快地向北延伸。廣東人的腦子裡塞滿了生意經,改革開放和市場經濟讓這些南方人先富了起來。中西部受其影響,正在發生巨大的變化。
中國有很多海外華人,他們大多都是從南方省份移居出去的,他們中有一大部分成功者,有很多富商。沒有人知道華僑到底有多少,他們遍佈全球(泰國、新加坡、澳大利亞、加拿大、美國),馬來西亞有三0的人口是華人。中國對海外華僑永遠是歡迎的,即使是第三代華裔,從來都不知道怎樣使用筷子,從來沒聽過一句廣東話,但對中國人來說,你也是一個中國人,中國隨時都歡迎你回來,並且會及時給你一本護照。海外華僑是中國人的一筆巨大財富,很多海外華人有資金、有技術,想回國做點事情,支援中國大陸建設或是投資賺錢。這給中國的改革開放和經濟發展注入了新鮮的血液。
羅傑斯認為一個謹慎的西方投資者應該這樣開發中國的經濟:如果你想在中國做生意,就應該找個中國公司為你在中國經營,比如說,假設某公司宣佈打算直接大規模進人中國市場,那羅傑斯很可能想賣空它的股票;但是假如它同一個已經在中國做得很成功的一個海外華人的公司掛上鉤,比如說是一個在泰國或新加坡的證券市場上的上市公司,那羅傑斯就可能很樂意購買這家公司或是那家海外華人公司的股票。
羅傑斯始終認為中國人是勤勞、聰明的,他環球旅行經過很多個國家,並且拿其中一部分同中國比較,並且指出有很多棘手的問題到中國人手裡就會被巧妙地解決好。這也許才是很多海外華人之所以成功的根本,是中華民族的特色。同時他還對中國的計劃生育政策產生了思考,因為中國歷史上沒有實施過這一政策。他說:不管怎樣說,中國是一個農業大國,人們總想多要幾個孩子好在地裡多幾個幫手,老了以後也有個指望,孩子成了父母的養老保險。計劃生育政策下的獨生子女會不會個個都被慣得很自私從而改變中國人的特徵呢?並且將來全部由這樣的人組成的一個民族會不會比現在這些勤勞的中國人更加努力工作呢?這些都值得思考,但同時也有很多研究表明獨生子女和長子一樣大多具有成功的傾向。但願這種傾向更多一些。
北美自由貿易區
羅傑斯認為美國你拿大和墨西哥應簽署北美自由貿易協定,這樣更有利於3個國家的發展。自由貿易成功的最有說服力的例子是大英帝國,英國人給殖民地帶去資本、市場、管理和技術知識,而殖民地則提供勞動力、自然資源和市場。1991年,在墨西哥北部的工業區有50萬墨西哥人為美國公司工作。墨西哥低廉的勞動力成本使美國每年與墨西哥之間的貿易順差並不是一個很小的數字。據美國商業部估算,美國每出口10億美元就能支持2萬人就業,比如通用電器對墨西哥17.5億美元的出口就支持了1.5刀人就業。隨著墨西哥繼續發展並消除保護主義,美國還會賣給它更多的產品,尤其是汽車、電腦、醫療設備和機床等高技術產品;就拿汽車來說吧,墨西哥每16人才有一輛車,而美國每2人就有一輛。這樣的話,如果有了自由貿易協定將會給美國帶來更大協機會。墨西哥在最終擺脫中央集權的限制之後會有很大發展,隨著規模的不斷擴大,它將需要大力發展基礎設施,這又給美國帶來了機會。
從長遠看,北美自由貿易區把3個天然的貿易夥伴聯繫在了一起。美國提供資金、市場、管理和技術,加拿大有自然資源,而墨西哥則有充裕的勞動力和正在擴大的市場。
令羅傑斯擔心的是北美自由貿易區與歐洲共同市場還有區別,共同市場的國家有的財力雄厚,而有的則舉步維艱。可是由於北美自由貿易區而綁在一起的是美國、墨西哥和加拿大,世界上3個最大的債務國。這雖然是個使3國都受益的好計劃,但這樣把3個這麼大的破產實體綁在一起還沒有人做過。羅傑斯比喻這件事情最終也許會演變為3個醉漢互相倚靠著跌跌撞撞而又徒勞地試圖尋找回家的路。但總的說來這一協定將使三者都受益。
如果這3個國家都嘗試獨自重新結盟並為與世界其他國家的貿易製造障礙。這樣將會像共同市場一樣,使各自喪失競爭力,並且失去一個學習怎樣與世界上其他國家進行成功的競爭的機會。
美國
兩年多的環球旅行,羅傑斯親眼看到世界各國經濟的繁榮與衰退,中央集權的管制給眾多國家帶來的後果,回到美國,當人們問他美國怎麼樣時,他說美國是個賣空。羅傑斯認為最令人可怕的是政黨既沒有也不願意解決美國的經濟問題。他相信克林頓將是他所在黨的最後一位總統。美國的體制已腐爛,已腐敗,並充斥著債務。政客們,不管民主黨還是共和黨,多年來一直奉行降低美元價值和使其貶值的政策。羅馬人用了400年,西班牙人用了200年,英國人用了兀年降低幣值的速度也不及我們在數十年貶值的速度。政府的管理者不在乎,而聯邦儲備寧願救政客也不願救貨幣。羅傑斯說他看美元沒有多大希望。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債務國。他說如果在生產領域投資,就像19世紀美國做得那樣,那情形還不會太糟。但投資卻用在了政府津貼、戰爭、對馬海毛和蔗糖這類農作物的農業補貼、利息償付、坦克和洲際導彈上了,以上這些方面沒有一個能增加未來的生產力。在二戰結束後的50多年裡,美國的軍隊仍然佔領著歐洲和日本,年耗費1500億美元。
羅傑斯說:「我們政府此時此刻最主要的關注應是削減不必要的開支以保證預算有穩健的財政基礎。智利使其經濟走上正軌所採取的措施應該是個好經驗。如果這樣一個比我國更糟的、經濟上是個空架子的國家都能在15年之內依靠自己的努力改善處境,那麼,我們理應在更短的時間內做同樣的事——如果我們有合適的領導層,有足夠的耐力的話。"
他說美國需要改進當前的稅收體制,因為這種體制不利於儲蓄和投資的稅收結構。如你有幸得到一份工作,你掙的錢要繳稅。如果你把一部分錢存人銀行或共同基金並得到了利息或紅利,你還得繳稅。如果這種投資為你贏得資本收益,那你還得第三次繳稅。
與美國的做法不同,日本、德國、新加坡等鼓勵儲蓄和投資,他們不徵稅,他們征消費稅。而美國則是鼓勵消費並征儲蓄稅。
日本的儲蓄率高出美國5倍。存款愈多意味著投資的資金也愈多。投資的資金愈多就意味著生產率愈高。生產率愈高就意味著生活水平愈發提高。這體現了一條極為簡單、淺顯易懂的自然經濟法則:你對這種東西徵稅,你得到的這種東西就愈少。
羅傑斯認為美國必須廢除一切儲蓄稅和投資稅。應扔掉現在那幾千頁長的稅則,而代之以一種固定稅。他說:「在這個國家裡,大筆的錢和精力都用來與稅則和逃稅較勁了——當我們辛辛苦苦實現了2%的增長時,至少國內生產總值的1%都花在這方面了。我們可以制定一份5負長的稅則,也可以像寄明信片一樣把我們的所得稅寄繳。我們應將消費稅列入固定稅,使得人們感到花錢比存錢更昂貴。然後我們應該取消一系列消費性的政府計劃。華盛頓用於坦克和導彈上的花銷太巨大了,這絕對無益於提高未來的生產率,用於轉移支付上的錢也太巨大,也無益於生產率的提高,無益於國家的未來。18歲的年輕人為什麼不上街抗議呢!"
羅傑斯的一條做事原則是:「如果房頂漏水,最好及時修補,否則拖到後來肯定會付出更大代價。他認為美國償還債務並為自己打牢基礎的合適的出路就在於私有化,在於賣掉諸如公共土地、機場、海港和郵局這樣的政府財產。例如,內華達州基本上是政府擁有的,不妨賣掉。還有很多可以賣掉的財產清單。他說世界上很多國家都在這麼做,因為私有制是一個天然的責任制,更易調動人們的積極性。這些觀點是羅傑斯環球旅行時目睹了蘇聯、扎伊爾等國家的中央集權帶來的經濟惡果後得出的。
羅傑斯說當美國人問他投資哪種貨幣比較穩定時,他的回答是德國馬克、荷蘭盾、瑞士法郎、奧地利先令、新西蘭元和新加坡元。他認為中央銀行的政策是非常重要的。歐洲貨幣被綁在德國聯邦銀行上,而它的任務就是保持馬克堅挺。而美國的聯邦儲備看來更感興趣的是維持短期的平穩而不是對我們的腫脹失控的貨幣體系進行徹底的大修。那麼羅傑斯又是怎麼看待美元的呢?羅傑斯說,美國的財政狀況很糟糕,我們將實行貨幣控制。美國政府願意美元下跌,變得不那麼值錢,降低美元價值,這樣能使美國產品在世界市場上更有競爭力,美國的鋼鐵工人有更多的工作,農民的麥子和谷子可以賣得更好。政府鼓勵公民賣掉美元,既然政府似乎也相信美元下跌對國家有好處,那麼羅傑斯得出結論把錢存到國外去是一種愛國行為。但不幸的是,美元將持續下跌,並極有可能失去控制。這樣政府會惱羞成怒,一旦對貨幣實施控制,貨幣就會進一步下跌,因為人們都將走私美元。這樣美元下跌後的「生死線」方能出現,於是重新特有美元的機會又來了。
羅傑斯說:「我敦促我所有的美國朋友在外國銀行開一個戶頭,哪怕只是保險起見。其次是在經紀商或本國銀行處購買外匯。人們買人壽保險和汽車保險的時候從未想過真正用它,但等到你不得不用它時,你慶幸自己有保險。在這個原則基礎上,每一個美國人應當放一些錢在國外。我不知道未來25年美元的命運如何,但我清楚過去25年美元的情形——和其他貨幣相比,美元貶值了三萬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