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雲台書屋>>政治經濟>>經濟類>>松下幸之助經營之道

雲台書屋

一 培養成功者的智慧

  時序已入秋,天高氣爽。柿樹向著藍藍的天空,伸出又粗又直的枝幹,並且在樹梢上結滿了鮮紅的柿子。
  為了要採到那些樹梢上的柿子,幾個頑童,手拿著竹竿,爬上樹幹,拚命亂打。但柿子卻不那麼容易被打下來,還是牢固地,和那歷經多年風霜的粗壯樹幹連在一起,最後樹幹又深深地扎根於大地。
  通過此例,我們應當明白,凡事不要像小孩打柿子那樣,過度重視長在樹梢的小節,而忽視了那鞏固在大地上的偉大力量,否則,我們將會和頑童一樣愚蠢。我們需要不時互相勉勵,對事情觀察入微,找出重點,全力以赴,才會事半功倍,免得徒勞無功。
  夏日陽光普照,但別忘了做好防台的準備。
  就景氣而言,有時好,有時蕭條,不可能永遠是和平與繁榮。這就是人生、就是社會。
  一旦社會安定,景氣好轉,每天過著安穩的生活時,往往把社會的本質遺忘了,把人生應有的態度置之腦後。這是人之常情。
  倘若可以長久如此,也是無可厚非。然而,總有一天,「颱風」將會來襲,不景氣的熱潮將會湧到,置身於那種情境,仍然可以保持泰然自若的心境嗎?
  我們必須隨時準備足以應付急變的心境,這就是「治而不忘亂」的心情。
  對於這一點,我們非常明白,但是,卻很少有所準備,也許這便是人的弱點。
  當一個人多次獲得成功時,就應該及時反省自己,是不是開始驕傲了?
  失敗不如成功,這是當然的道理。但是,如果策劃三件事情,而三次都成功了,卻沒有遇到什麼危險。如果產生過度的自信,認為「一切讓我來」,這種缺乏謙虛的態度,把別人的意見都當成耳旁風,再也沒有比這更危險的了。
  當然,自信是需要的,缺乏信心,根本就不能做事。但信心應該是相對的,而非絕對的。世界上不可能有絕對的信心,也不應該保持絕對的信心。信心是暫時的、虛偽的。明白這點,則不至於喪失謙虛的態度,並能夠虛心接受別人的意見。但是,人們往往不容易做到這個地步,稍有成功,就容易抱著絕對的信心。
  因此,任何偉大的人,做三件事情而有一次失敗了,對於自己而言並不是什麼壞事。藉此失敗而產生謙虛的態度,才有發展可言。
  連續失敗固然忍受不了,連續成功更值得警惕。
  心鏡反映人生的正邪,周圍人和物都是我們的鏡子。每個人都必須站在鏡子前面,才能端正服飾。因為鏡子是最公正無私的,不論是什麼形狀,都會據實反映出來。一個堅持自己的領帶沒有打歪的人,只要往子鏡前一站,是非曲直,自然就一目瞭然了。人應該承認錯誤而樂於改正才是。
  儀容的美醜固然可以在鏡子前面判斷清楚,但心術的不正,卻無法在鏡子裡面顯現出來。人往往不容易發覺自己想法或做法的錯誤,那是因為沒有一面心鏡的關係。比較合理的說法應該是,人只要有一顆謙虛而上進的心,心鏡就幾乎無處不有了。
  我們周圍的人和物,都是我們的鏡子。所有的東西,都能反映出我們的心。所有的人都和我們的心聯繫在一起。
  古代的聖賢教導我們「先除去我們本身眼睛的障礙」,這樣才能把周圍看得清楚。有了謙虛而坦然的心胸,那麼所有的人或物,都會成為我們的反光鏡,把我們的想法和行為的正誤,原原本本地反映出來。
  駕馭自己比駕馭烈馬更難,總要有所畏懼,才不會無法無天。
  小孩怕父母,店員怕老闆,學生怕老師,下級怕上級。除此之外,還有懼怕神明菩薩等等,這些都因人而異。
  「有所畏懼」是最好的事情,正因為如此,才能保持自己的身體。
  自己的身體屬於自己,自己的精神也屬於自己。乍見之下,自己駕馭自己並不困難,事實上卻與駕馭牛馬不同,這就是人類的特徵。
  古代聖賢對於這一點,亦莫不歎息;更何況我們平凡的人,要駕馭自己,確實是很難做到的,補救之道,在於借助於畏懼的事物,知所畏懼,受其鞭策,俾能律己。
  無所畏懼是最危險的。有時候對於那些令人畏懼的東西,恨不得迴避它,然而冷靜一想,就發現它仍有一些好處。企業者,要想取得事業的成功,不光要知所畏懼,還要接受嚴格的考驗。嚴格的考驗,是讓自己邁向自立大道的里程碑。
  在自然界中,獅子故意把自己的小獅子推到峽谷,讓它從危險中自己掙扎求生,這種畫面太雄壯了。雖然這個作法太殘酷無情,然而,在這種嚴格的考驗之下,小獅子以後的生命過程中遇到挫折,才不會洩氣。
  它拚命地、認真地,一次又一次地跌落山澗之後,一步一步地爬起來。小獅子自己從溪谷爬起來的時候,才體會到「不依靠別人,憑借自己力量前進」的可貴。獅子的雄壯,便是這樣養成的。
  要自己體會,是非常不易的,更需要有勇氣。有時候不知所措,眼淚不禁奪眶而出。然而,要哭也好,要長吁短歎也好,必須產生新的勇氣。
  嚴格的考驗,無非是讓自己體會生命的第一步,是讓自己邁向目立大道的珍貴里程碑。
  火箭發射出去,如果沒有追蹤系統,無疑是一種浪費,命令的下達,也是同樣道理。
  向月球發射的火箭,在霎那間進入天空,速度之快、距離之遠,人的肉眼根本無法觀測。但是,由於追蹤設備良好,幾千公里、幾萬公里直到火箭抵達月球表面,都能追蹤到它。正因有追蹤設備,發射火箭才有意義。倘若沒有追蹤,只是發射、讓它流逝,無異於浪費。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也是如此。只是命令、指示或拜託,將無意義,既然下命令,就得追蹤到底,這就是下命令者負責的態度。
  被追究的人是很吃力的,要追究別人更不簡單,彼此都需要有耐心。然而,世人之常情,往往敷衍了事。無論是要追究別人的,或者被人追究的,都要具備這種決心和勇氣。
  只要有一顆學習的心,萬物都是我們的好老師。
  自己以為是憑自己的頭腦去想、憑自己的能力去做的事情,事實上,往往是受教於別人。
  幼兒向父母學習,學生向教師學習,後進向先進學習,自己的思考,是建立在過去累積的許多學習心得上的,這就是自己的智慧。因此,凡是能夠提供好的意見、能夠產生好的構想的人,必然是一個勤於學習的人。因此,只要有一顆學習的心,萬物無不是良師。
  那一點一滴積累而成的自信,一不小心就會變成自負,而把自己處於危險境地。
  天有不測風雲,雖然有時會為自身擔憂,但是這種擔憂可能會一點用處也沒有,所以,仍需以「鼓勵再鼓勵」的態度,轉變觀念,重新考慮。但不管如何,認為今天必須做的事情,就毫不猶豫地走出家門去做,不要想得太多。
  工作有時會做得很好,有時會做得不好。如果做得很好,就感謝;如果做得不好,就要重新考慮做法。如果每天都能這樣的話,一定會有不斷的進步,而不會有重大過失發生的。最可怕的事,乃是「自以為是」的觀念。一個人一旦自以為是,不但對事情無法重新考慮,觀念上也很難再作修正了。那一點一滴累積成的自信,竟在不知不覺間,變成「自負」,因而就驕傲起來了。忘記了虛心、疏忽了反省,終於滋生了「有己無人」的心情。一切重大的過失,就由此而起。
  以不穩定的情緒去思考問題,是比什麼都錯誤的行為,因此我們需要每天時刻反省。
  自己雖然用盡了智慧,仍然意外地失敗了。畢竟單靠個人的智慧有限,以不穩定的情緒態度去思考問題,是比什麼都錯誤的行為。
  因此,松下先生認為在早晨醒來的片刻,首先要祈禱,消除各種迷惘,穩定情緒。每天都要以坦誠的心情,順應天意而工作。祈禱的方式,種類雖多,但總有「最能使自己心神寧靜」者為宜。祈禱之後,才展開一天的工作。
  於是,拚命地工作,熱誠地工作,切不可有懶惰的懊惱。要用盡最大努力,像非常喜愛那工作似的,從中享受樂趣。就寢前,也要反省。以冷靜的心情,瞭解並感謝上天的愛護,聯繫著明天新的工作意願。
  晨間祈禱,白天工作,晚上反省,這樣可以減少每天的過失。
  吃飽了、穿暖了之後,我們還需要些什麼呢?第二次世界大戰剛結束時,日本很多人穿著縫縫補補的破舊衣服、吃蕃薯籐、地下挖坑、蓋著洋鐵皮度日,冬天忍著酷寒霜凍、夏天挨著薰蒸似的悶熱。為了不願意過著這樣堅苦的生活,因此,大家都拚命工作。總之,為謀求生存,為填飽肚腹,冒著雨露風霜,在自己的崗位上工作。
  三十多年後,生活逐漸豐富。吃的,多得難以處理。住屋雖然還不夠,但是,再也沒有瑟縮於雨露風霜之人了。
  那麼,大家今後將何去何從呢?在暖衣飽食中,忘記了淒苦、過著焦躁生活的日本人,絲毫不知進取。應該往何處去呢?大家都陷入迷惘之中。那麼,應該有誰來清清楚楚地開導民眾呢?
  如果誰也不來開導,就要自己開導自己了,就要大家互相開導了。
  在被黑色情緒包圍時,打開感謝的開關,天地便會明亮起來。
  人心真正的安逸,是對一切事物,都懷著感謝的心情去接觸。所以,感謝的心情,才是生育萬物的泉源,才是和平安逸的起點。雖然對它非常熟悉,可是,在變幻無常的人心中,卻很難依常理推進。
  不要說感謝了,甚至有時會憤恨得全身顫抖,有時氣惱呻吟得不能成眠。雖然內心覺得應設法抑制著這不軌的黑色情緒,還是感覺象遭到前世報應一般難熬。
  這時無意中,在心中通過一道感謝的思維,心情可以說又恢復正常了。
  如果好好靜下來想想,在短暫的時間內,在疲乏的心中,也會隱約地湧現出安逸來。
  在這個世界上,人類實際上瞭解的事物比較少,而不瞭解的事物佔多數,也就是說不知道的比知道的多得多。
  人類的生命是不斷地延續下去的,因為人類的智慧,也跟著永遠不停地擴大發展。宇宙中的真理,其奧妙與深遠,是無法予以計測的;然而我們卻只捉到了那些深奧真理的一鱗半爪,就武斷地聲明,已窺悟了宇宙的全部真理。倘若如此,今後人類的智慧,不但無法繼續進展,而且有「山窮水盡」之勢。人類這種自大自滿的觀念,無疑是探討真理的絆腳石。
  科學的進步是無止境的,思想也一樣。甚至政治、經濟以及企業管理的發展,所有人類的活動,都留有一大片尚未開拓的土地,需要人們去開拓。
  為了人類社會的繁榮與發展,每一個人都應該放棄管中窺豹的狹窄觀念,以寬大的胸襟和謙虛的態度,去待人處事才是。
  切忌賣弄道理,因為說一堆大道理,還不如講一句肺腑之言。一個人為什麼不能從內心裡,說出象湧泉般令人耳目一新、且富有啟發性的話?為什麼只能翻來覆去地絞盡腦汁,用些似通不通,自以為是的道理來說服對方?這不但枉費心機,而且這些歪曲的道理,也很難溝通並增進人際關係的。
  交談的目的是溝通意見,而不是拘泥於談論的爭執。惟有先建立互相信賴的觀念,才能共同克服障礙,向前邁進,最後對自己的使命予以肯定。
  無論他人做如何想法,只要抱著「不賣弄道理,實踐力行」的原則,且對自己有信心,最終必能獲得成功。
  松下先生認為,可成必可成,不可成必不可成,順其自然地努力,才會皆大歡喜。
  「可成就的必可成就,不可成就的必不可能成就」,我們對這句話,好像是一知半解地明白了,然而事實上想要真的理解它,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所以,我們往往想那終究無法完成之事去盡力完成,於是左思右想、絞盡腦汁地設計方案,或者是玩弄各種策略花樣。然而,最後的結果只是不平與不滿,引起吵架與摩擦,當自己內心黯然神傷時,似乎周圍的一切也跟著黯然失色。這種既傷害了他人,也有害於自己的事,實在是不可讓它存乎於心。
  這就是因為人們企圖將不可能成就的事,去勉強成就。不可成的事,永不可成;可成之事,必可成之。原本可成之事,就算不加以任何策略亦可成之。
  這道理不需任何的推理,不需思慮任何策略計劃,只需坦蕩蕩的心胸就夠了。集中我們的思慮,即可生出大智大慧。這種一心一意、但求精進的態度,於理必能有所成。
  在這大小俗事一一湧起的人世中,對於自己的一生,還是心清意靜地做一番反省的工作吧。
  承認自己只有一雙眼、一雙手,雖然世界還是老樣子,對自己卻精彩豐富起來了。
  依自己雙目所見、親手所做,而求探清事實,這樣的做法很難求完美之境。畢竟,一個人眼力所及的範圍,雙手可觸的境域,都有界定的束縛。然而,人們常好輕率地將井蛙之見,斷言為全體、或世界。
  就自己雙目所視,親手處理的工作,並無任何差失。然而,在自己視力不可及、雙手碰觸不到地方,卻有各式各樣的人,若能抱著彼此大異成趣的看法,世事就如萬花筒般瑰麗,人們也會相知,各自採用不同的態度互相配合。
  所以說,今後我們還是彼此謙讓一些吧。無論如何,對於自己的眼睛與雙手——亦即是自己能力所不可超越的「世界」,還是謙虛地豎耳傾聽別人怎麼說,時時保持一顆能容百川、虛懷若谷的胸襟吧。
  對於從前那種只會敗事的對立舉動,為了求得真正的進步與和諧,讓我們在念及求真、求實之時,不妨三思而行。「蔚藍的天空」、「清澈的流水」、「綠油油的樹木」應該是隨時隨處都可以看到的,可是現在都變成珍貴的東西了。魚也是,以前,世界各地都有,可是,現在也是愈來愈不可得了。「真可惜」這一句話,最近好像很不容易聽到了。而當大家覺得這句話有些陳腐的時候,社會的變遷,逼得你無論如何,非愛惜東西不可,而且情形愈來愈嚴重,這也許是造物者的旨意吧?
  當務之急是:再一次挽回「真可惜」這一句話。就是說大家要有愛惜東西的習慣,希望以這樣的態度來審察身邊的事物,檢討自己做到了多少。現在開始還來得及。
  一個人如果失去反省的能力,他就看不見自己的問題,更不能自救。
  社會上景氣好時,大家都做得很順利,只有自己感到不如意,這個時候就需要反省自己的做法、想法有何不妥。
  當景氣都普遍不好,大家也順利時,一個人往往只顧外界,而常常疏忽了自我反省,並且心裡常以到處都這般不景氣,整個社會和市場的情形又是哪麼惡劣,做為借口來安慰或逃避自己,然後將責任推給環境,而自認為已盡了力,並無有何不妥。
  人類是極自以為是的動物。假如一個人自己不常常反省或管理自己時,是很容易把責任推給別人,犯自以為對的錯誤。
  「我是無辜的,一切都是這個社會造成的」,有時我們也許會有這種想法。話雖然這麼樣,可是如果能常常地反省,並要有不責怪社會,而是自己一手造成,一切自己負責的認識才好。
  當一個人失去了反省的能力時,他就無法認識錯誤,不能自救,以致陷於罪惡的深淵之中。
  到了年底,總是靜不下心來,並不是有什麼特別的意義。然而,每逢歲暮,都免不了心浮氣躁。
  那個要結束,這個要整理,平常日子也不是恍恍惚惚的。但是總覺得太匆忙了。有些後悔沒有好好利用時間。
  有了這種念頭,才有好的結果,所謂「有始有終」。今年已經剩下沒有幾天了,可是從現在開始還來得及,盡自己的能力去做,做不好也要做。時間是寶貴的,我們要分秒必爭。尤其不要忘記對別人表示謝意,這一年能平安度過,不是完全靠自己的努力,是靠很多人的協助、幫忙才達到的。有時免不了滿腹牢騷,但都成為過去了,我們還是要表達誠懇的謝意。
  合格的經營者是什麼?是責任者,是苦惱承擔人,他有堅定的信念和頑強的努力,他有謙虛和自信。他有一顆真誠的心和寬闊的胸襟,對經營有達到癡迷的興趣。
  怎樣才是合格的經營者呢?當有人提出這樣的問題時,另一些人會極為機智地告訴他,「松下幸之助那樣的人就是合格的經營者。」
  不錯,松下幸之助是合格的經營者。那些地方合格?這是需要進一步回答的問題了。那就讓我們看看松下的所言所行吧。
  松下先生認為,經營者首先應是一個責任者。他的責任是非常重要的,因為他是對自己負責,是對全體員工負責,是對社會大眾,是對國家民族負責。一般而言,經營者能顧及自己賺錢和為員工造福就不錯了。但是,松下先生認為這是遠遠不夠的,他認為經營都要以創造價廉物美的產品為目標,造福社會大眾,促進國家民族乃至全人類社會的發展。
  其次,經營都要有堅定信念和頑強努力的精神。松下先生的信念,體現在諸多方面,比如宏大的「自來水經營理念」,小到「水壩式」、「玻璃式」經營法則。松下先生以為,這些信念,企業的經營者都必須是無比堅定的。與這種堅定信念相輔相成的,是頑強努力。淺嘗輒止、遇挫即退,是不可能成為真正成功的經營者的。松下先生在其經營歷程中,曾幾度陷入絕境:最初的插座賣不出去,新式燈頭銷售無門,不景氣迫使生產減半。每當這種時候,松下先生都以其堅定的信念、堅韌不拔的意志和頑強的努力克服了困難,謀得了發展。「回憶往事,我覺得凡事都要堅定信心、保持持久耐心、努力奮發地工作,那麼事情的發展與進步是可以預期的。」松下這樣說道。
  經營者要有濃厚的經營興趣感。松下說:「我認為做一個經營者有一個不可缺少的條件,那就是『有經營的興趣』。你也許以為這個條件太平凡了,可是我覺得非常重要。做一個成功的經營者,條件可能有很多,但以我多年的經營經驗和見聞,還是覺得『有興趣』最重要。反過來說,對經營沒有興趣的人,絕對不能做經營者;就是做了,也不會成功。」對經營有興趣不僅是做經營者的先決條件,而且是經營中始終應該具備的質素質。倘若對經營中的某些事情缺少興趣,那也應該培養。興趣激發工作熱情,而熱情幾乎等於成功的一半。
  松下並未寫過長篇大論專門談論合格的經營者,他的言論,大多是片段的、有所針對的。
  除上述一些條件外,松下指出,合格的經營者還應該是(或具備):煩惱的承擔者。松下先生說:「管理者的職務,就是要承擔起公司的煩惱,解決困難的問題。『薪水』應該是『煩惱的承擔費』。」
  合格的經營者,還要有謙虛的自信。松下先生認為:自信要建立在謙虛的基礎上,失去謙虛的自信就會變成自傲了。唯有從謙虛的胸襟中產生出來的自信,才是最好的信念,也才能使自己邁向成功之路。
  合格的經營者,還要有一顆真誠無私的心。松下先生說:「真誠的心,就是不被迷惑的心,不被自己的利害或感情,知識或成見所迷惑,公平地判斷事物的心。」「真誠的心使人公正、堅強、聰明。達到公正、堅強、聰明的極致者可以說是神。人雖不是神,但是真誠的心愈滋長,就愈接近於神,所以做任何事才能夠成功,在經營上也是一樣。」
  合格的經營者,還要有察納雅言的胸襟。松下先生認為,任何一個經營者,都要能聽得進去來自諸多方面的意見、建議,不管是正面的還是反面的。部下、員工的意見要聽,顧客的意見要聽,批發商、經銷商的意見要聽,同行的意見也要聽。只有如此,才能集思廣益,才能有所進步。
  松下先生關於經營者、領導者素質的論述,還有很多。他在一冊談領導統御的書中,從以下幾個方面談論,這實際上也就提出了領導者(包括經營者)的主要條件:高超的領導能力、超廣角的領導觀、胸襟廣闊、不斷修煉、堅守信念、洞察先機、衡量得失、絕不敷衍、唯才是用、應付得當。
  因為世界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人存在,所以,世界上也沒有十全十美的經營者。但傚法的經營者卻不少,松下稱道的是這位即是,他自己也是。
  世界上存在不存在十全十美的理想經營者呢?松下幸之助在他85歲高齡的時候,被他的同胞石山四郎問到了這樣的問題。
  也許,這樣的問題對別人提出來,那些人會毫不猶豫地說:有,是松下幸之助。然而,這樣的問題卻對松下本人提了出來。松下如何作答呢?他的心目中,是否有這樣的理想經營者的形象呢?
  松下幸之助給出了答案,這個人不是福特,更不是山本武信,而是一個他不認識、也瞭解甚少的人。此人叫阿爾弗雷德·史龍,生前是美國通用汽車公司的董事長。
  史龍畢業於麻省理學院電訊工程專業,23歲時即就任菲亞特軸承公司的董事長。該公司被聯合汽車公司兼併時,史龍就任新公司的董事長(31歲)。1918年聯合汽車公司進入通用汽車公司。5年以後,史龍升任通用公司的董事長(48歲),此後歷任總裁、名譽總裁。1966年以90歲高齡辭世。史龍就任通用公司董事長之時,該公司產品的市場佔有
  率只有12%,每一股的股息不過1美分。1956年他辭去總裁一職時,該公司市場佔有率已高達52%,股息也增加到2元。在史龍任職的半個世紀中,從來沒有發生過不能配息的事情。史龍一生不抽煙不喝酒,也不喜歡參加晚宴。即使有人勸他釣魚和打高爾夫球,他也認為是浪費時間而不肯接受,除了公司的文件以外他幾乎什麼也不閱讀。他沒有子女,和太太在紐約5號街的大廈過著靜謐的生活。對於社會公益和慈善事業卻不斷捐款,其一生對大學、研究所捐達3億美元。
  即使在擔任名譽總裁以後,史龍也從不缺席公司的董事會。晚年耳聾以後、去世的前幾年,當記者問及「美國最有希望成長的股票是什麼」的時候,他毫不猶豫地寫下了通用汽車公司。
  史龍一生有許多朋友,但在公司內卻沒有一個朋友,即使晚年孤寂的歲月,他也從未訪問過一個通用汽車公司的人;唯一的例外是瓦爾特·克萊斯勒,還是在此人離開通用汽車公司以後。對此,他解釋說:「最高經營者的義務在於客觀而且公平。」「必須絕對寬容,不能計較工作的方式,更不能有主觀上的好惡。唯一的基準,就是對方的業績和為人。如果公司的負責人和公司的某人有私人交往,就難免會有偏袒,至少外界的人會以懷疑的眼光來看,所帶來的影響遠比其他因素深刻。孤獨,保持距離,拘泥禮儀,每個人都不願如此,而我自己又何償不是這樣呢?但我有義務不得不這樣做。」
  對於這位不認識的史龍,松下的評價很高,他認為史龍「的確可稱得上是『世界上最偉大的董事長』,也是一位卓越的經營者。」「的確是所有經營者中最值得我們傚法的理想經營者」,「堪稱千載難逢、十全十美的人,也可以說是最理想的經營者」。
  史龍讓經營之神的松下幸之助由衷讚歎的原因是什麼?松下說,有經營才能、善於用人、通曉業務、依順社會情勢,這些都是合格經營者的必要條件,也是凡人所想做到的;史龍的獨到之處在於他作為經營者所抱持的觀念和生活態度,特別是他的嚴於律己的實踐精神。松下說:「我之所以對於史龍先生寄予高度的評價,是認為他正確地認識了經營者應該什麼,並以嚴於律己的態度忠實地實踐,因此才有資格成為一個理想的經營者。」
  熱情是事業成功的老師。經營者要想大展鴻圖,應該像熱愛戀人一樣熱愛工作。同時,一經確定目標,就應在石頭上坐牢三年,且學習去熱愛那些不喜歡的工作。
  松下電器的成功,不僅是公司的成功,更是松下幸之助個人的成功。那麼,他成功的奧秘在哪裡呢?松下有自己獨到的見解,這些見解對眾多的經營者,對那些薪金員工來說,都是很有意義的。
  松下認為,熱愛工作,是事業成功的基本條件。具體到經營者,就是要熱愛你的經營,熱愛你的生意。松下曾舉過一個人們普遍都會認同的例子:打麻將的人通宵達旦、樂此不疲,關鍵就是興趣和熱愛。他認為,工作也是這樣,如果不感興趣,就不會產生熱情,精神與肉體都容易疲倦。這樣的話,不僅不會做出成績,對身心也都是一種損害,這應該說是一種人生的不幸。反之,對工作具有興趣和愛心,就不僅會積極熱忱地工作,同時會從工作中享受到很大的樂趣。松下說:真正的幸福就是能自動培養工作興趣而愉快地工作。
  當然,除了老闆,無論是高級職員還是員工,被企業聘用,雖說是出於自己的自願,但並不一定能得到自己喜歡的工作。即使老闆,因為最初的陰差陽錯,或者發展中的時移世易,他所經營的事業未必就與自己的興趣吻合。此處情形,該怎樣呢?松下的看法,首先是要「在石頭上坐三年」,俗話說就是「既來之,則安之」。也許過了一年,對工作的興趣就培養起來了。那種不滿意現有工作就會換換的,客觀上不一定有那麼多職位等你,或者有也不安排給你。實際上,換了工作對你來說,也沒有什麼好處。況且,社會又有所謂「干一行怨一行」的說法,主觀上又未必能對你現在喜歡的工作一直熱愛下去。
  一直坐下來等,或者「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也不是辦法。此時,更要積極地去學習那些不熱愛、甚至可惡的工作。改變對工作態度的方法,是要重新認識自己所從事工作的意義。松下舉了兩個例子來說明這個問題。他說,一個賣冰淇淋機的人老是想「因為有許多人買冰淇淋吃,我才賣這種機器;要是萬一有一天沒有人吃了怎麼辦呢?」照這種思路想下去,他肯定不會對這種工作感興趣,提不起精神來。如果能想到小朋友吃了冰淇淋高興,家庭主婦吃著打發寂寞,工人吃了清暑,對工作的態度肯定就不一樣了。打麻將牌賭博是令人不能容忍的,製造麻將牌的人對此不感興趣在所難免。但又不易改換工作,那麼,改換思路如何?如果想到正常的麻將娛樂給人們消遣休閒的快樂,不也就會覺得這件工作有意義了嗎?松下常說:「同樣一件事情,由於觀察、思考的角度不同,就會產生不同的看法。不同的看法,會給當事人的心情以不同的影響。認識到工作的意義,興趣和受好也就隨之而來。」
  經營並不是奸詐詭異之徒所能成功的。有一顆純真無私的心,才能透過一切假象,看到事物的本來面目;才能自然、公平地作出正確的判斷;才能獲得多方的理解和援助……
  「無商不奸」,古有遺訓;而今人心不古,更其如此。因為,一些人以為做生意就是要耍心眼兒、鬥技巧兒。松下以為,這只是看到了事物的局部,是只見皮毛、不見骨肉。而經營者所應秉持的,正好與此相反,應是一顆純真無私的心。
  松下說:「經營者必須注意的事情很多,但最根本的,也是我期望自己能達到的,就是要有一顆純真的心。經營者有了純真的心,我所說的一切經營原則才會有效果;經營時若缺乏純真的心,企業絕不可能會不斷地成長。」
  什麼是純真的心呢?「純真的心,就是不被迷惑的心,不被自己的利益或感情、知識或成見所迷惑,公平地判斷事物的心。」
  純真無私的心可以拋除偏見,正確地認識、判斷事物。人類的偏見就像有色的或凹凸不平的鏡片,掩蓋事物的本來面貌,從而導致錯誤的判斷。而純真無私的心,就好比無色、平滑的鏡片,能夠讓人看清事物的本來面目,瞭解事物的本質形態和性質。所以,以純真無私的心去觀察事物、處理事物,是比較不容易犯錯誤的。
  純真無私的心讓人謙虛,讓人樂於聽取大眾的意見。反之,執有偏見的心卻經常認為自己才是對的,自己才是偉大的,別人的意見一點也聽不進去。無法集合眾人的智慧,勢必就會憑自己有限的智慧去經營,這是容易失敗的。
  純真無私的心也使人人寬容、慈悲。只有寬容、慈悲心懷的人,不苛刻、不絕對,因此比較能看到別人的長處,從而知人善任;也能靈活應變,突破創新。
  松下一生,就秉持著一顆純真無私的心,所以經營上每次都能臨危而轉、絕處逢生。比如,對於某種新產品,他根本不知該如何定價時,應誠實地告訴經銷商這種產品的成本是多少錢,請他們幫助定價。經銷商為某種產品而要求殺價時,他就告訴人家這種產品成本幾何、正當利潤多少,不能降價。應做到哪些等等。這位經營之神甚至以為有了純真無私的心,就幾乎近於神了:「純真無私的心,使人公正、堅強、聰明,達到公正、堅強、聰明的極點者,可以說是神。人雖不是神,但純真的心愈滋長,就愈接近於神,所以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在經營上也是一樣。」


  b111.net 下一頁
雲台書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