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耐基在生活和工作中遭受的挫折,我們在前面的敘述中已有所瞭解。憑著頑強的精神鬥志,卡耐基都能從挫折中站立起來,邁向新的生活。實際上,卡耐基成功的歷程就是戰勝困難和挫折的歷程。
卡耐基課程受到了廣泛的歡迎,贏得了較高的聲譽。但並非所有人都認為卡耐基課程是有效的和實用的,在卡耐基課程不斷發展的同時,也遭到了來自另一方面的非議和責難。
戴爾·卡耐基在青年會夜校的課程非常緊張,他無心兼顧身外的任何景物,哪怕是行人也不在意。他意識到自己不適合寫小說,因為那本《大風雪》被許多人稱為是"毫無價值的東西",既然沒有寫作的才華,他需要的是日夜苦讀,做好"卡耐基課程"的每一件事。
卡耐基想起了曾使奧斯勒終身受益的一句名言:
「我們最重要的工作,並非在眺望遙遠的、朦朧的事物,而是實行切近的、明確的工作。」
而卡耐基,自己最切近最明確的工作是夜校裡的"卡耐基課堂"。經過較長時間的實踐,卡耐基認為,他的課程不能只是沿用現在的形式,應當有所創新,讓自己的課程形成一個比較清晰的內容體系。
因此,卡耐基停止了講課,躲到辦公室裡構思自己的課程安排,修改並制定新的課程表。這個時候,他發現雖然只講授了所有課程的前三分之一,但學生們已經提高了演講技巧,談話方面也顯示出高超的水起;並且,在其他方面也獲得了不少的進步。
卡耐基由此打定主意,要以接受能力為課程基礎,繼而開設處理人際關係技能的課程,還有怎樣擺脫憂鬱的課程。
可是,正是由於一個晚上的停課,學生們不滿了,鬧到青年會的新主任那裡。那位中年婦女主任,毫不客氣地教育戴爾·卡耐基:
「先生,你必須記著:你的課程,學生們並不怎樣滿意。你不能如此懶惰,不要以為你現在能拿到三十美元一個晚上就很了不起!明天,我就可以讓你永遠告別青年會。如果你不能勤奮地工作的話!」
面對這樣的警告,卡耐基並沒有什麼擔憂。他平靜地接受了因自己不上課而學生不滿的事實,他知道問題出在哪裡,明白應該怎麼辦。此時的卡耐基,又想到了"停止損失"法則。
就在這個時候,卡耐基收到了伊利莎白·康妮寄來的一封信。
康妮在信中說:
「親愛的先生,我在給你寫這封信時,突然想起了喬治五世掛在白金漢宮上的那句話:
'教我不要為月亮哭泣,也不要因事後悔'。我想跟你說一說我的故事。
「那一天我接?國防部的電報,說我的侄兒——我最愛的一個人——在戰場上失蹤了。我一下子心跳不止,寢食難安。過了不久,又接到了陣亡通知書。此時,我的心情無比悲傷。
「在那件事發生以前,我一直覺得命運對我很好,偉大的上帝賜給我一份喜歡的工作,又讓我順利地撫養大了相依為命的侄兒。在我看來,我侄兒代表著年輕人美好的一切。我覺得我以前的努力,現在都應該有很好的收穫……
「然而,卻來了這樣一份電報,我的整個世界都被粉碎了,我覺得再也沒有什麼值得自己活下去的意義了,我找不到繼續生存下去的借口。我開始忽視我的工作,忽視我的朋友,我拋開了生活的一切,對這個世界既冷淡又怨恨。為什麼我最愛的侄兒會死?為什麼這麼個好孩子——還沒有開始他的生活就離開了這個世界?為什麼他應該死在戰場上?我沒有辦法接受這個事實,我悲傷過度,決定放棄工作,離開家鄉,把自己藏在眼淚和悔恨之中。就在我清理桌子準備辭職的時候,突然看到一封我已經忘了的信——一封我的侄兒生前寄來的信,當時,我的母親剛剛去世。
「侄兒在信上說:'當然我們都會想念她的,尤其是你。不過我知道你會平靜度過的,以你個人對人生的看法,就能讓你堅強迫來。我永遠不會忘記那些你教給我的美麗的真理。不論我在哪裡生活,不論我們分離得多麼遙遠,我永遠都會記得你的教導,你教我要微笑面對生活,要像一個男子漢,要承受一切發生的事情。'
「我把那封信讀了一遍又一遍,覺得他就在我的身邊,正在向我說話。他好像在對我說:'你為什麼不照你教給我的辦法去做呢?堅持下去,不論發生什麼事情,把你個人的悲傷藏在微笑的下面,繼續生活下去。'
「侄兒的信給我以莫大的鼓舞,我覺得人生又充滿著期望,我又回去工作了。我不再對人冷淡無禮。我一再對自己說:'事情到了這個地步,我沒有能力改變它,不過我能夠像他所希望的那樣繼續活下去。'我把所有的思想和精力都用在工作上,我寫信給前方的士兵——給別人的兒子們;晚上,我參加成人教育班——要找出新的興趣,結交新的朋友。我幾乎不敢相信發生在我身上的種種變化。
「我不再為已經過去的那些事悲傷,現在我每天的生活都充滿了快樂——就像我的侄兒要我做到的那樣。」
戴爾·卡耐基讀罷這封信,心中湧出了一些感歎:
伊利莎白·康妮學到了我們所有人遲早都要學到的事情,這就是我們必須深知覆水難收的道理,很顯然,環境本身並不能使我們快樂或都是不快樂,我們對周圍環境的反應才能決定我們的感覺。
卡耐基想到這裡,考慮到自己目前的處境,他覺得:對於金錢,自己已經不再作過多的追求,每晚上三十美元已經是大數目了;對工作,只是這樣也沒有什麼不好,但是他渴望能建立一種事業。
對在青年會夜校的工作,卡耐基是比較滿意的,但是,要想更大地發展自己的事業,就不能只在青年會這個小範圍內。有了這個想法,卡耐基開始想方設法地充分利用生命中的每一時刻。他在不斷的思考中仔細規劃了課程,還設想找一班人馬,建立真正的"卡耐基課堂",從而使自己跳出青年會的圈子。
「我們如何克服恐懼?」
「全世界只有一種方法可以使你永遠克服恐懼。另一種方法可以使你能暫時克服它。全世界只有一種永遠克服恐懼的方法,也就是愛默生所說的:
'去做你恐懼的事,而死亡的恐懼是絕對的。'」
卡耐基對恐懼的研究是很深刻的,因而他常常能口若懸河地大講一通。但今天的講演被一位新來的男青年學生打斷了:
「戴爾·卡耐基先生,你說的一切都與怎樣演說無關,我們不需要心理醫生,我們只要一位充滿機智的教師,而不是像你這樣只會胡說八道。」
面對這樣的事情,班上的大多數人居然贊同他的看法,又吹口哨又拍桌子地鬧了起來。這個班是百分之百的新生,而且年輕人佔多數,他們充滿了反抗色彩和挑釁性。卡耐基只有手足無措地面對像爆炸了似的教室裡的人群,他想不出什麼好方法來平息眾人的爭論。
非常湊巧的是,那位令卡耐基討厭的青年會主任恰好碰見了這種情形。她滿面怒容地走進教室,毫不在乎卡耐基的存在,宣佈今天的課程到此為止,然後要求卡耐基到她辦公室說清楚這件事。
卡耐基意識到自己在課堂上的情形將激怒青年會主任,所以,他未等主任開口,就直截了當地說:「夫人,你不必說了,我明白我自己的行為。」
「先生,你也不用多說了,明天,你就可以自由地支配你的夜晚,不用到這裡來活受罪。"主任生氣地說道。
看來,事態已經無法挽回了,卡耐基只好一言不發地走出辦公室。
卡耐基曾想過要離開青年會,但他完全沒有料到自己在青年會的結局是這樣,也沒有想到自己竟是這樣狼狽地離開青年會。這種局面,今天這樣的場面,如此出豈不意地降臨於身。卡耐基心知自己沒有別的辦法,除了接受既成事實以外。可是他還是不甘心,他不甘心自己所試圖創立的事業如此半途夭折。實際上甚至還沒起步就失敗了,像一個剛學步的孩童一下子摔成了殘廢一樣。
卡耐基的天性中就有不屈服和抗爭的成份,他要作出全盤的思考,重新確定自己的位置,在黑暗中,他不停地問自己:……」
「我的課程失敗了嗎?我又陷入困境中了?我該怎麼辦呢?
無數個問題纏繞著他,他又像以往那樣一個又一個地解開它們:
「我的課程沒有失敗,我的許多學生都很滿意。我的教法,沒有失敗的例子,今晚只是一個小小的鬧劇。我不但教會了學生們學會演講,而且教會他們怎樣面對自己和別人,我瞭解他們的各種想法,我讓他們說出來,他們就獲得了認同感。
「我早就擺脫了憂鬱,憂鬱對我只是一團白霧,太陽一出來就會散掉的。我要開創一項事業,現在最關鍵的是寫出一本教材,用這本教科書來指導成年人如何演講、推銷和為人處世。
「唯一值得反思的是,我不能照本宣科。我不應該事先確定我要告訴每一個學生的講課內容,我應該仔細觀察他們的內心,慢慢誘導他們。我必須幫助每一個學生解決問題,每一次授課內容一定要新鮮、實用,才能使他們有繼續來上課的興趣。」
這一晚上,卡耐基的思考一刻也沒有停下來,直到東方發白。
白天,他心裡想著去紐約公共圖書館看一看,他正準備撰寫一篇有關"煩惱"的文章,需要到圖書館去查資料,儘管昨晚受失敗的困擾,一夜無眠,他還是要鼓足信心寫好自己的文章。
在圖書館裡,他最先接觸到的是人物傳記和歷史人物傳奇,這是他自小就愛看的書籍。他快速地翻閱那些名人軼事,看到了許多有趣的事例:
喬治·華盛頓喜歡人家稱他為"美國總統閣下";
哥倫布為一個"海洋大將印度總督"的頭銜而提出請求;
凱瑟琳女皇拒絕批閱沒有稱呼她"女皇陛下"的奏章信件;
林肯太太在白宮裡,像母老虎似地對格蘭特將軍的夫人大喊:「你膽敢在我請你之前,就在我的面前坐下";
雨果希望巴黎市改為他的名字,小一點的城市都不能令他滿足。
……
但這些趣聞都沒有那段林肯傳記更吸引住卡耐基。當他讀到林肯的處世態度時,被深深地打動了。
「1865年4月15日,林肯奄奄一息地躺在福特劇院正對面的醫院裡,有人在劇院槍殺了他。林肯那瘦長的身子斜躺在那張對他來說稍嫌短一些的床上,床的上方掛著一張羅莎波南的名畫'馬市'的廉價複製品,還有一些煤氣燈發出慘淡的黃暈。
「當林肯奄奄一息地躺著時,戰爭部長史丹頓說,'這裡躺著的是人間有史以來最完美的元首。'
「林肯做人處世的成功秘訣是什麼?我對林肯的一生研究了十年。他年輕的時候,喜歡批評別人,甚至還寫信作詩揶揄別人,把那些信件丟在一定會被發現的路上。其中有一封信所引起的反感持續了一輩子。林肯在伊州春田鎮執行律師業務的時候,甚至投書給社會,公開攻擊他的對手。
「1842年秋天,林肯取笑了一位自負而好鬥的愛爾蘭人。林肯在《春田時報》刊登出一封未署名的信,譏諷了那位詹姆斯·史爾茲一番,令鎮上的人都捧腹大笑起來。史爾茲是一個敏感而自傲的人,氣得怒火中燒。他查出寫那封信的人是誰,跳上馬,去找林肯,向他提出決鬥。林肯不願與他決鬥,但為了面子又不得不決鬥;對方給他選擇武器的自由,他選了慣用的長劍。決鬥那一天,他和史爾茲在密西西比河的一個沙灘碰頭,準備一決生死。
「但是,在最後關頭,他們的助手阻止了這場決鬥。這是林肯一生中最恐怖的私人事件。從此,他再也沒寫過一封侮辱人的信件,他不再取笑任何人了。而且,他幾乎沒有為任何事批評過任何人。
「南北戰爭時,林肯總統一次又一次地任命新的將軍帶兵打仗,而每一個將軍——麥巴裡蘭、波普、伯恩基、胡克爾、格蘭特——相繼地慘敗,使得林肯只能失望地踱步。全國有一半以上的人,都在痛罵那些差勁的將軍們,但林肯信守'不對別人缺德,只對大家祝福',一聲也不吭。他喜歡引用的語句之一是'不要評議別人,別人才不會評議你。'
「當林肯太太和其他人對南方人士有所非議的時候,林肯回答說,'不要批評他們,如果我們在同樣情況之下,也會跟他們一樣。'
「蓋茨堡戰役發生在1863年7月的最初三天時間。在7月4日晚上,李將軍開始向南撤退的時候,黑雲密佈,大雨傾盆。當他帶著挫敗之軍,退到波多梅克時發現面對著一條高漲而無法通過的河流,而身後又是一支勝利的北軍。李將軍被困住了,他無法逃脫。林肯看出這點——這是一個天賜良機,一個捕捉李將軍的軍隊立即結束戰爭的機會。因此,林肯滿懷希望地命令格蘭特將軍不要召開軍事會議,而應立即攻擊李將軍。林肯以電話下令,又派出一名飛騎去見格蘭特,要他立即採取行動。
「而格蘭特將軍怎麼做呢?他的做法,正好跟所接到的命令相反。他違反林肯的命令,召開了一次軍事議。他遲疑不決,一再拖延。他打電話來,找出各種藉口,拒絕攻擊李將軍,最後,河水退去,李將軍帶著他的軍隊從波多梅克逃脫了。
「林肯勃然大怒。'這是什麼意思?'林肯對他的兒子羅勃叫起來。'老天爺!這是什麼意思?他們已在我們的掌握之中,我們只要伸出手來,他們就是我們的了;但我無論說什麼或做什麼,都無法使我們的軍隊移動一步。在那種情況之下,幾乎任何一個將領都可以擊敗李將軍。如果我在那兒的話,我自己就可以把他殲滅。'在痛苦、失望之餘,林肯坐下來給格蘭特寫了一封信,一封言辭極為嚴厲的信。
「你猜,格蘭特讀到信時有什麼反應?
「格蘭特將軍沒有機會看到那封信,因為,那封信是在林肯死後留下的文件中被找到的。林肯寫完信後,看看窗外,對自己說,等一下,也許我不應該如此匆忙。我坐在這靜靜的白宮裡,命令格蘭特去出擊,是舉手之勞的事;但假如我當時是在蓋茨堡,假如我在上星期,也跟格蘭特一樣,見到遍地血腥,假如我聽到傷兵的悲號哀吟,也許我也不會如此急著去進攻了。也許我的性格跟格蘭特一樣柔弱,我的做法可能就會跟他相同了。無論如何,現在木已成舟了。如果我發出這封信,固然可發洩我的不快,但是卻會使格蘭特為自己辯護。這將會使他責備我,這將會造成惡感,破壞了他身為指揮官的效力,而且也許迫使他辭職不幹。」
「林肯把信放到一旁,因為他從痛苦的經驗中學到,尖刻的批評和斥責,幾乎總是無濟於事。」
卡耐基邊讀邊抄下這段故事,他覺得這些對自己很有幫助。至少,是幫自己學會不要抱怨別人,今天早晨他還在埋怨那幫學生和那位女主任;再者,這件事可以幫助自己準備說服他人不要隨意批評別人,林肯總統的例子難道還沒有說服力嗎?
卡耐基不停地翻書,他抄錄了許多寶貴的例子,還有一些數據。他決定要閱讀古今名人對煩惱的論述,還要精讀從孔子到華盛頓等數百本各類傳記,並要登門拜訪各行各業的名人。當他想到這些問題時,便來到圖書館的目錄庫,查找索引。
他不停地翻著索引,幾經辛苦,他終於查到了有關"煩惱"的書籍,總共有二十二冊,卡耐基毫不猶豫地借出了所有的書。就在他準備抱起那一大堆書回家的時候,他的眼鏡被人碰掉了,落在那本索引目錄上,卡耐基俯身去拾,就是這個動作,使得卡耐基有了一個驚人的發現。
他在目錄中看到"螳螂"這個條目,這引起了他的注意。仔細一看,有關"蟲"的書籍竟有一百八十多冊,卡耐基笑了。真是太有趣了!人們關心"蟲子"意比關心"煩惱"更加投入!這是不是有些令人感到啼笑皆非?"煩惱"是每一個人都要面臨的問題,是人類的大課題,我們怎麼從來沒聽人說過有關煩惱的研究呢?
瞬間的靈感給卡耐基以有益啟示。他想:我如果開設一門"如何解決煩惱"的課程豈不是更好?憑著自己多年的研究思考和總結的原則,教給那些成人們,讓他們自己在實際生活中去運用;然後再把結果在班上報告出來,讓他們現身說法,這難道不是我一向所採取的方法嗎?這一想法太妙了。
就在戴爾·卡耐基走出紐約圖書館的時候,聽到有人在背後叫他。
卡耐基不記得此人是誰,但有些面熟。原來這是卡耐基課程的學生。他高興地對卡耐基說:「你忘記我的名字了嗎?我叫菲恩,那天晚上第一個向你索要《金玉良言》的人!」
卡耐基問其他的近況,都在幹些什麼。"整天四處推銷。不過,現在要推銷你的《金玉良言》和課程了。今天上午,我跑到青年會去一打聽,沒想到你竟給轟走了。這幫蠢貨真該死!」
卡耐基一聽,笑道:「沒關係的。我前幾天已經開始在幾所高校申請開設公眾演說課了。"菲恩很吃驚地說:「真了不起!我曾猜想你會這麼幹的。但是,我想建議你的是,你難道不可以成立一家公司嗎?'卡耐基課程'公司!」
卡耐基一想,是啊,我可以這樣幹,但是,他又遲疑了一下,"公司僅有我一個人,怎麼行呢?」
菲恩似乎胸有成竹,"你可以找人幫忙。比如我,我就可以四處推銷你的'卡耐基課程';還有,以前畢業的學生中肯定有幾個人可以當老師的。」
他們兩人邊走邊談,一會兒就回到了卡耐基的公寓裡。兩個人熱烈地商討著公司大計,整個晚上也就很快過去了。最終,卡耐基拿定了主意:他要在紐約和賓夕法尼亞大學裡開設"公眾演說課程",教導人們如何演說(包括談話)、擺脫煩惱以及處理人際關係,還在青年會租用教室,招收學生舉辦"卡耐基課程"。與此同時,培養一部分骨幹分子作為助手。菲恩則去紐約各地和全美推銷課程。
在這之後不長時間,卡耐基的事業就初具雛形。他組織課程,每天下午六點到七點四十五分以及八點到十點三十分上課,每位學生必須起立發表演說。每節課都給講得不錯的學生發些獎品,比如鉛筆、書本之類的。課程內容得到了固定,總共十四節,比如擺脫憂鬱、團體勵志等等。他把詮釋、精練及舞台上的自我教育融入了課程中,並組合了戴莎忒的革命原則、麥克凱伊的明智運用原則以及學院中沙爾卡特的啟髮式教學。
除此以外,卡耐基還找到了幾個合夥人兼教師,比如羅賓、列文、福尼斯等。在這群人中間,卡耐基又是教師又是領導者,因此他開始十分注重對領導能力的研究。
而上課的學生們也提出了同樣的要求,畢竟他們中有許多人是經理、董事長等管理人員,他們要求卡耐基提供能用於工作上的領導技能。於是,卡耐基逐步給他們講解四個原則,也是四道作業,要求他們在課堂上談一談自己實際運用的情況。
原則之一,除與正在處理的問題有關的資料外,其他東西統統從桌面上消除。
上課時,卡耐基在黑板上寫下了英國詩人波普的名句:
「秩序是造物者的第一法則!」
他告訴學生們,這是懸掛在華盛頓國會圖書館頂棚上的幾個大字。然後,一言不發地坐在一邊,等待有人品來解釋。
這時候,羅蘭·威廉斯站了起來,他說道:
「當我面對一張擺滿回覆信件、報告、備忘錄的辦公桌時,我就感到緊張、忙亂、煩惱。更糟的是,我滿腦子惦記著:'事情太多,時間太緊',我感到疲倦,長此以往甚至懷疑患有高血壓、心臟病和胃潰瘍。
「有的人書桌上堆滿了各種資料。如果他能把那些次等重要的東西全部收拾起來,他將會發現處理工作可以更輕鬆、更正確。我稱之為家務料理,這是我的經驗!」
「某報發行人告訴我,他的秘書清理他的一張辦公桌時,竟然發現了兩年前遺失的一台打字機。」
最後一個笑話,引來了滿堂喝彩。卡耐基也站起來,連聲誇耀,並接著說道:
「我本來決定讓大家多說,自己少說幾句話。但是這種輕鬆的故事使我想起了精神病醫生威廉·沙特拉博士告訴我的一個故事,我把它講出來供大家分享!」
學生們饒有興趣地聽著卡耐基引述的故事:
「芝加哥某大公司的總經理,患了嚴重的神經衰弱症,向沙特拉博士求醫。
「正在說話的時候,電話鈴響了,醫院有事找博士。他馬上處理,剛放下話筒,另一部電話又響了,只好離席去接電話,又是很緊急的事,不久,又有位同事找博士徵詢對某一重病號的處置意見。博士只好把客人干晾在一邊長達十分鐘之久。當博士向總經理先生致歉時,奇跡出現了。
「總經理回答說:'沒關係,沒關係!'醫生,從你的身上我一下子找到了自己的病根。回公司後,我將立刻改變自己的工作習慣。對了,臨走前,可否讓我看一下你的辦公桌抽屜?」
「博士打開抽屜,裡面只有一些紙筆之類的事務性用品,而且少得可憐!患者疑惑地問道:'你未處理完的文件呢?未回的信函呢?'博士說:'全都辦完了!'」
「六個星期後,那位總經理盛情地邀請博士到他公司參觀,他完全變樣了,全身上上下下沒有一點兒不適之處。他特地打開抽屜,對博士說:'以前,我有兩間辦公室和三張辦公桌,抽屜裡堆滿了未處理的文件,但既無暇也無心去處理它們。自從和你作一席談之後,我即將那些舊文件或報告書,全部作了清理。現在,我只用一個辦公桌,工作一來立即處理,絕不拖延積壓。所以,現在我已全無因延滯工作而帶來的緊張感和煩惱。」
卡耐基的講述引起了聽眾的沉思,他又適時地向學生們佈置了下次的作業,也就是第二項原則:
按事情的輕重緩急去處理。
第一天上課,卡耐基讓十多個學生講一講他們的工作後,告訴大家一個實例:
「從一文不名到佩普索·蘭特公司的董事長,查爾斯·拉克曼僅用了十二年時間,他認識到了一日之計在於晨的道理,養成早上五點起床的習慣。他認為,清早最適於思考,他利用這段時間仔細籌劃一天的計劃,並按事情的重要程度去處理,所以要成為領導者你就得學會這點,並且做到,舉重若輕、舉輕若重。」
這時,有一位老者站了起來,大聲說道:
「我叫HP··赫威爾,提任美國鐵路公司的董事。每次召開董事會,我們都要空耗大量的時間,結果審議了多數議案,但大部分未解決。會後,我們每人都抱一大堆報告書回家再研究。
「後來,我建議同事們一次只審議一個議案且必須當場作出結論。結果,在實施了我的建議後效果非常明顯,一切皆可按預定計劃順利處理,再也不會留下任何尾巴,回家後也不必為公事費神。」
他接著充滿自信地說:「根據我的經驗判斷,卡耐基先生要交給大家的第三個原則應該是——面臨問題時,當場解決癥結或重點,決不拖延。」
卡耐基滿意地點點頭,並大大讚譽了赫威爾先生。然後,他又說:「我要說的第四個原則是學習組織化、代理化、管理化。」
「許多企業家都不懂得(或不放心)將事務委託他人執行,事無鉅細一攬全包,一天到晚,忙得焦頭爛額,無暇思考事情的輕重緩急,終日處於緊張、焦躁、煩惱不安之中,長此以往,可能會'英年早逝'或者患上別的毛病。」
「的確,委事以人是不容易的,可分層負責是不可缺少的。經營大事業的人,如果不學會組織化、代理化、管理化,終將會心力交瘁。如果你們留心一下每天報紙的訃告,你們就會感到,不學會組織化、代理化、管理化,對人的身體是極大的傷害,畢竟個人的力量是極為有限的。」
卡耐基在課程中不知不覺地給學生們輸入了管理教育的內容,他的方式不是那種機械地輸入一些管理原則,而是讓學生自己去探討。卡耐基發現,這種獨立思考、主動參與的方式啟發了課堂裡的每一位學生。人們也普遍認為無拘無束和熱忱是"卡耐基課程"的最大特色,上課不必反覆地背誦,更不需要做筆記。
「卡耐基課程"不僅在紐約、華盛頓盛行,而且,還被推銷到費城、底特律、亞特蘭大、達拉斯等大城市,遍佈全美各地,普遍地受到們的歡迎。
這個時候,卡耐基發覺自己完全成了一個領導者,他開始有了很多吩咐或者命令,有了社交場合的應酬,儘管他不習慣於此。這個時候,他開始研究人際關係,試圖為學員們找到一套到處受人歡迎的方法。在這期間,他通過研究發現:一個人只要對別人真心感興趣,在兩個月之內,他所得到的朋友,就比一個要別人對他感興趣的人在兩年內交的朋友還要多。
為此,他動員屬下的老師給那些知名人物寫信,每一封信都收集大約一百五十名學生的簽名。並且,在信中說,自己知道那些人很忙,忙得無法準備一篇演講,因此附上一些問題請他們回答,沒過多久,很多著名的小說家、政界要人紛紛來到"卡耐基課堂"發表演說。
後來,卡耐基深有感觸地談到這些,說,"行動比言語更具有力量。當那些大人物來時,我給他們以真誠的微笑,並記住每一個人的名字,因為我深知笑容能照亮所有看到它的人,像穿過烏雲的太陽一樣能帶給人們溫暖;記住對方的名字並把他(她)叫出來,等於給對方一個很巧妙的讚美。」
卡耐基因課程遭到非議,最終離開了青年會;同樣,卡耐基在克服了暫時的挫折後,又通過他的課程確立自己的事業,並且越干越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