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雲台書屋>>政治經濟>>經濟類>>聚焦新經濟

雲台書屋

第02章 美國:新經濟的發祥地

  在上章,我們已經初步介紹了美國新經濟的發展狀況,在本章,我們還將作進一步的敘述。20世紀80年代,滯脹一直困擾著美國經濟,來自冷戰時期前蘇聯的正面威脅,來自日本咄咄逼人的追趕與超越,使這個戰後曾無限風光的經濟與政治巨人精疲力竭。
  1987年,美國出現新一輪的經濟危機——華爾街股市狂跌,人們在「黑色星期五」中再次體驗到了經濟巨人的衰弱與無能為力。而在洛克菲勒總部大樓落入日本人手中的時候,甚至有人認為輝煌已成過去,不可一世的美利堅合眾國,正面臨著昔日號稱「日不落帝國」的大不列顛相同的命運。
  然而,歷史並沒有重演。
  20世紀90年代,奇跡再一次降臨到這片神奇的土地上!
  1991年4月,美國經濟從戰後的第9次經濟危機中走出來,開始持續、穩定、較快地復甦和增長,迄今為止,已持續增長達120多個月,成為美國有史以來第三次,也是持續時間最長的一次經濟擴張。更為神奇的是,長期困擾美國經濟的滯脹痛在這一輪經濟擴張中消失得一乾二淨!
  1992一1997年美國經濟年均增長率為20%,1998年達到3.5%,1999年達到4%;失業率從1991年的6.7%降為1998年的4.5%,同期通脹率則由5%降至1.8%。另外,政府財政赤字也由
  1992年近300o億美元高位回落到1997年首次財政盈餘,這簡直是奇跡!自「20世紀」年代末通貨膨脹成為美國經濟頭號問題以來,只要經濟年增長率保持在2%一2.5%,充分就業的失業率就會在5.5%一6%之間,倘若經濟增長超過2.3%,失業率又降到5.5%以下時,則工資和物價會急劇上漲!這就是著名的菲利浦斯曲線,它已成為美國經濟發展的一道緊箍咒。進入70年代以後,更是高通脹率與高失業率並存,讓美國經濟叫苦不迭,痛不欲生。突然間,一切都改變了,權威的菲利浦斯曲線自滯脹出現以來第二次被修正。美國不僅經歷了戰後時間最長的經濟持續增長,而且同時獲得了較低的失業率和近年為父的通貨膨脹率!就在人們萬般困惑屢思不解之時,一個嶄新的經濟形態——新經濟,悄無聲息地破殼而出,曙光初現,漸漸走入人們的視野,而後從美國輻射到全世界,為全球經濟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一、世紀末的美國:從舊經濟走向新經濟
  20世紀中整個70年代對於美國來說是一個惡夢般的歲月,滯脹中的經濟蹣跚不前,國內各種矛盾逐步激化,國際社會動盪不安,來自冷戰的威脅更使美國政府夜不能寐。進入80年代,裡根上台執政後,在經濟上採取供給學派和貨幣主義的主張,對國家宏觀調控政策進行了徹底的改造,此後,美國逐步走出滯脹的泥潭,開始了一段低而平穩的增長時期,並一直持續到布什執政。1990一1991年短暫的經濟危機是一個轉折點,連接著兩個截然不同的時代,此後的美國經濟呈現出全新的面貌,在整個資本主義世界中一枝獨秀。於是,那些意識超前的人們歡呼:新經濟的時代來臨了!1.裡根一布什時代與舊經濟的終結
  20世紀80年代裡根上台執政之後,美國經濟中的一個引人注目的現象,就是在走出滯脹泥潭後進入了一個長期持續穩定增長的階段。這裡面既有經濟週期因素的作用和高新技術發展引起經濟結構調整的原因,也有美國國內及國際宏觀經濟調節思想和方式轉變所帶來的影響。
  1983一1984年,當大多數西方國家經濟回升乏力,停停走走之時,美國經濟卻呈現出強勁的復甦勢頭。1983年美國實際國民生產總值增長率從1982年的一2.5%一躍而至3.6%;而到1984年,美國實際國民生產總值增長率進一步上升到6.8%,成為1951年以來最有力的增長。1985一1987年,美國經濟回升勢頭有所減弱,進入一個低速增長時期,三年間的經濟增長率分別為3.4%、2.7%、5.4%。
  1988年,美國經濟又取得了出人意料的進展,經濟增長速度明顯加快,全年增長率達到3.8%,勞動就業狀況顯著改善,通貨膨脹也得到有效控制。
  1989年5月,裡根總統將要離任時,在其經濟報告中,對於美國經濟十分樂觀。該報告稱:「今天,世界彷彿再生。那些懷疑美國人民決心和經濟復甦能力的人們不再懷疑。……通過減少稅收和減少官僚政府的干預,我們調動了美國人的創造力,預示了一個空前的和平繁榮時期的到來。」豈料不久,美國經濟增長率便降為2.5%,成為1983年以來經濟增長最低的一年。事實上,這是引起另一次衰退的力量已經在起作用:首先商業樓宇建築嚴重過剩,這部分原因是大範圍的儲蓄保險和不嚴格的規章制度合力作用的結果。與此相聯繫的是許多金融機構軟弱無力。此外,國防開支的減少,也減少了有效需求。進入1990年,經濟增長速度更加緩慢,經濟停滯和危機跡象越來越明顯。
  正當此時,8月初海灣發生了伊拉克武裝入侵和吞併科威特的嚴重事件。海灣危機使國際形勢頓時變得緊張起來,戰爭的陰雲促使石油價格上漲,打擊了美國企業家和消費者的信心,加深了美國的經濟困難,也觸發並加速了美國經濟衰退的進程。
  這次危機是一次持續時間較短、程度較輕的週期性危機,同戰後前幾次危機一樣,美國經濟危機期間照例是生產下降,市場銷售不暢,投資銳減,失業增加。
  美國的工業生產指數(1987年為100)在1990年9月達到危機前的最高點110.6的水平,此後連續出現6個月的下降,到1991年3月降至最低點105.0,其中耐用品製造業的下降幅度為7.7%。
  商品銷售額的下降是生產過剩危機的典型表現之一,這次危機也不例外。美國製造業和商業的銷售早在1990年9月開始下降,一直持續到1991年3月。由於銷售不暢,企業接到新訂單明顯減少,企業開工率隨之下降,例如製造業的設備能力利用率在1990年6.7月間曾達83.0%,到1991年4月降為77.5%。
  美國的私人固定投資早在1988年第4季度已經開始下降,危機的發生使得這種下降趨勢更快、更明顯。
  在危機的襲擊下,美國的失業人數和失業率開始上升,1991年2月美國的失業人數已由1990年10月危機開始時的672.2萬上升到892萬,1991年6月美國失業率由上年同期的5.4%上升為7.0%。危機的發生也使美國的公司利潤受到擠壓,1990年第4季度到1991年第1季度美國公司的納稅前利潤連續出現下降,其中製造業公司的利潤在1990年第4季度便比上季度減少了181億美元。
  由於海灣戰爭很快結束,加之通貨膨脹率下降,聯邦儲備當局放鬆了金融政策,國外市場也發生了一系列有利於美國經濟復甦的事情。美國經濟在1991年4月止跌,開始回升。危機的結束,標誌著美國經濟發展中一個舊的時代的終結,此後,美國經濟進入了一個全新的階段。2.克林頓執政:新經濟的曙光
  1992年是美國總統大選之年,對這次總統選舉影響最大,最能說明這一時期美國選民態度發生變化的一個因素,是美國經濟的發展長期減速,特別是發生了1990一1991年的衰退之後經濟增長乏力,失業率持續居高不下。雖然這並非惟一的原因。在經濟衰退之前,在1990年就已顯示出經濟停滯的徵兆,選民們也十分擔心政府沒有能力控制聯邦赤字以及重振美國在世界經濟中的競爭能力。
  裡根和布什在經濟理論上都信仰資本主義經濟的自我調節功能,主張放任自由,減少政府對經濟的干預。退一步說,他們認為即使不能完全抹殺政府的作用,那它也只應當致力於創建良好的宏觀環境而不是急功近利地搞什麼「微調」。但是不論裡根,還是布什又都發現他們的經濟制度並沒有解決自我調節問題,如果不進行政府干預就會出現經濟混亂,所以在宏觀經濟失衡時他們還是不得不訴諸政府干預,甚至是同幾國政府協調起來進行干預。裡根和布什在各自任期內都遇到經濟衰退,他們在這方面的作為略有不同。裡根對1981一1982年經濟衰退基本上沒有採取短期的應急措施,而布什則使用了凱恩斯主義武器庫中的一切手段。這是因為兩個人所處的政治環境不同。但是一個更為根本的原因是,政策制定者認為其他目標比快速的經濟復甦更重要。財政當局認為不應背離這樣一個中心,即建立赤字在長期內保持下降的信用體系。貨幣當局則認為,應不遺餘力降低長期通貨膨脹率。這些結論都考慮到了美國的長期利益。必須在兩者之間作出選擇,一方面是更為迅速的經濟復甦帶來的利益,另一方面是減少赤字和降低通貨膨脹帶來的利益。這確實是一個比較困難的選擇。
  隨著經濟陷入無情的減速,政府因龐大的聯邦赤字而虛弱無力,選民們對布什總統解決國內經濟問題的能力失去了信心。由於蘇聯解體,冷戰結束,選民們不再集合在共和黨的維護國家安全的口號之下。面對其他工業化國家和新興工業化國家在國際市場上對美國的強有力的挑戰,美國人對自己國家的前景憂心忡忡。美國人在1992年表明了他們對政府本身的嚴重失望,他們認為政府在行政機構和政治機構的層次上表現出日益無能——沒有能力制定對策,不能滿足變化中的公眾的需要。選民們強烈地拒絕了常規的左翼和右翼的政治方略,要求賦予美國一個新的方向。他們摒棄了自富蘭克林·羅斯福新政以來民主黨賴以長期運轉的傳統自由主義;他們也以壓倒多數否定了「裡根革命」所代表的保守派的反擊。美國人把43%的相對多數選票投給了民主黨人比爾·克林頓,這一票數在轉為總統選舉團票數時形成了壓倒多數的優勢。
  至此,裡根一布什時代宣告結束,取而代之的是民主黨人比爾·克林頓為首的新一屆美國政府。新政府在經濟政策的制訂方面採取了與裡根一布什時代完全不同的方略。加之國內外各方面的原因,此後,美國經濟進入了戰後持續時間最長的新一輪的經濟增長,由於這一輪增長中呈現出許多嶄新的特點,人們認為,美國進入了「新經濟時代」。
  3.步入「新經濟」時代:經濟的復甦與增長
  也許是前人栽樹後人乘涼,也許是克林頓時來運轉,不管美國政府有沒有意識到,就在此時,一個奇特而壯觀的經濟現象悄然來臨。
  美國經濟自1991年4月從持續半年的戰後第8次經濟危機中開始復甦,但因受公私債務沉重和私人消費需求不振等諸多因素的困擾,美國經濟增長仍顯得有些疲軟乏力。1991年第2.3季度國民經濟僅分別增長了0.3%和1.8%,第4季度美國經濟增長速度又大為放慢,致使美國經濟在1991年出現了1.0%的負增長。進入1992年後,美國經濟增長速度有所加快,全年GDP增長達到了2.7%,居西方各主要發達國家之首。
  1993年是克林頓入主白宮後的第三年,美國經濟增長速度在這一年由慢轉快,各季度經濟增長率分別為0.8%、1.9%、2.9%和7.0%,逐步呈上升勢態,並於第4季度創下了美國經濟自1984年下半年以來經濟增長最快的紀錄。美國經濟終於從緩慢爬行開始進入較為強勁的經濟擴張階段。
  1994年美國經濟保持了強勁增長勢頭,全年實際GDP達到了3.5%的增長速度。該年美國冬季度經濟增長率分別為3.3%、41%、40%和51%。由於美聯儲擔心美國經濟過熱而在1994年接連提高短期貨款利率達6次之多,美國貼現率由1993年的3%增至1994後的3.6%和1995年的521%。受這種緊縮性貨幣政策的影響,進入1995年後,美國經濟增長明顯放慢,上半年經濟增長率僅為20%,第3季度雖有所起色,但第4季度又大幅度減速,僅增長了09%,這樣,1995年美國經濟增長率最終只有20%,是該次經濟回升以來增長最慢的一年。
  在1996年前兩個季度,美國經濟仍保持著較高的增長速度,在第3季度,由於私人消費與投資支出增長速度減慢,該季度實際GDP按年率僅增長了1%。此後,在私人消費與投資支出復甦和商品與服務出口強勁增長的推動下,美國經濟在第4季度增長了4.3%,從而使1996年美國全年經濟得以保持在2.8%的水平。
  1997年美國經濟大體保持快速、平衡增長,只是在第2季度因私人消費支出的增長率由第2季度5.3%突然下降到0.9%,同時商品與服務進口也迅速增長(增幅高達20.5%),美國整個經濟增長才有所放慢。從全年來看,1997年美國實際GDP比上一年增長了3.9%,是1988年以來的最高增幅。
  1998年第1季度,美國經濟增長了55%,超過上年第4季度3.0%的增長速度。儘管受東亞金融危機的影響,1998年美國經濟增長有所波動,但全年經濟增長率仍為3.9%,與上年持平。
  受亞洲金融危機的影響,世界經濟增長速度明顯放慢,加之美國經濟因多年來的強勁增長已出現勞動力等生產要素的供給趨於緊張,經濟泡沫化成分不斷提高等不利因素,因此許多官方和民間機構認為,美國經濟在1999一2000年將很難再保持以往強勁的增長勢頭。以美國賓州大學的克萊因教授為首的世界上60多位經濟學家於1999年5月4日共同提供的一份研究報告也認為,1999一2000年美國經濟預計將增長3.5%。
  儘管美國經濟從各季度的增長情況來看有所波動,但其年度經濟增長情況都基本保持穩定。從橫向比較來看,1990一1998年美國GDP增長率年均高達2,7%,大大高於歐盟的1、7%和日本的1.2%,也高於世界平均2,3%的增長速度。從縱向比較來看,1992年以來,美國經濟增長速度屬於較快水平,各項主要經濟指標也都呈現良好的發展趨勢。
  一個以美國為發祥地的大風暴——新經濟,此時已被籠而出,叱吒全球。4.近10年來美國經濟增長的特點
  20世紀90年代以來,美國經濟在各種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獲得了持續、較快的增長,並呈現出以下幾個顯著特點:
  (二)低失業率與低通貨膨脹率並在
  美國以往的經濟發展實踐表明,在失業率與通脹率之間存在一種替代關係。美國經濟自1992年以來,這一現象有了明顯改變。失業率一直呈下降趨勢,在5年內由7.4%的高峰逐步回落至1988年43%這一相當低的水平,實現了西方經濟學中所謂的「充分就業」。與此同時,美國通貨膨脹率一直保持在3%以下的低水平,並呈現出繼續下降的總體趨勢。1992一1997年,美國消費物價上漲率由3%下降至2%,是1965年以來的最低漲幅,1998年則進一步下降至1%的新低。
  (2)集約型經濟增長
  20世紀90年代美國經濟增長的一個突出特點就是勞動生產率增幅加大,產品的國際競爭力明顯增強。著名的瑞士洛桑國際管理學院公佈的1998年度國家競爭力評比結果顯示,美國在全球繼續保持大幅領先優勢,這是美國自1994年取代日本成為全球經濟競爭力最強的國家之後,連續5年世界排名第一。
  從20世紀6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期,美國勞動生產率長期增長緩慢。由於企業生產開支大幅增加,利潤減少,美國企業資本投資率顯著下降。資本投資率的下降,特別是製造業資本投入的減少,阻礙了生產設備和技術的升級換代,抑制了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導致單位商品生產成本相對提高,從而嚴重削弱了美國企業的國際競爭力。根據《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公佈的數字,在1974年一1983年的10年間,美國製造業單位勞動成本大大超過日本。以整個製造業計算,美國單位勞動成本是日本的2倍,而在資本密集型行業,美國單位勞動成本是日本的25倍。
  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美國經濟開始全面結構性調整,結果,勞動生產率增速不斷提高,產品競爭力日益加強,美國經濟由此走上了集約型增長的道路。1990一1994年,美國製造業勞動生產率平均每年遞增2.8%左右,是70年代以來的最高水平。1996年美國製造業勞動生產率比上一年增長3.9%,1997年上半年又增長了2.8%,居發達國家前列。美國服務業的領先地位更加突出,如美國商業零售業效率是日本的兩倍,電信業效率是德國的兩倍。在美國勞動生產率較快提高的同時,其單位勞動成本在80年代卻增長緩慢,近年來甚至出現下降趨勢。若以1990年美國單位勞動成本為100,則1993一1996年的單位成本分別為103、103.4、103.1和103.1。1996年第4季度至1997後第2季度,美國單位勞動成本保持在102.7。
  (3)財政赤字大幅度下降
  巨額財政赤字一直是戰後美國經濟中的一個突出問題,進入用年代後更是急劇上升。1980年為738億美元,1986年猛增至2212億美元。到1992年,更是幾乎成了天文數字,達2900億美元,給經濟帶來極其沉重的負擔。克林頓總統上台後,積極採取措施削減財政赤字,使赤字總額逐年下降。1997年度美國聯邦政府財政赤字降至350億美元,是1974年以來的最低水平。這一年國會還通過了平衡預算法,規定今後五年內還將削減赤字,力爭在2002年實現預算平衡的「零點方案」。無論這一目標能否最終實現,重要的一點是,美國政府確實在為解決赤字問題進行認真努力,並且效果明顯。
  1998年5月4日,美國總統克林頓在接受《華爾街日報》和全國廣播公司有線電視台聯合採訪時說,預計本財政年度9月30日結束時,聯邦預算將出現500億美元的盈餘,這將是近10年來的第一次。
  (4)股市扶搖直上,創造歷史新紀錄
  股市行情的變化向來是市場經濟的晴雨表。在美國,股市從1965年到1982年幾乎沒有什麼上漲。但是,自1982年以來,股市卻上漲了800%。
  1993年1月,美國紐約道·瓊斯指數為3310點,1994年1月上升為3978點,1996年3月則變成了5587點。1997年紐約股市是以道·瓊斯指數6448點開始的。在兩個半月內便上升到6900點左右。很快又突破7000點大關。7月中旬一舉突破8000點大關。1997年道·瓊斯指數上升了28%,超過1996年全年26%的升幅。
  進入1998年以後,美國股市更是「牛氣」十足。紐約股票價格日漸攀升。4月初道·瓊斯指數就已突破9000點大關。此後,又一路猛漲,不斷躍上新高度。4月20日,在IBM公司利潤報告和因特網股票熱的推動下,道·瓊斯工業股票平均指數上升43.10點,達到9184.94點,上漲幅度達0.4%。
  紐約股票市場的繁榮景象,從根本上講,是美國新經濟強忍發展的反映。
  (5)美國公司國際競爭能力增強
  10年前,在日本和西歐國家公司的競爭下美國公司和工業不斷失去全球市場的份額,外國產品紛紛進入美國市場。近年來,美國公司通過採取新技術,開發新產品,提高產品質量,壯大企業規模,其競爭能力已今非昔比。美國在經濟和工業戰線開始大舉反攻,一個接一個的行業正在不斷擴大它們各自在全球市場中的份額。
  美國公司競爭力增強的一個重要標誌是其在國際上的排位上升。最明顯地表現在世界前10大銀行和全球500家最大企業的排位上。90年代初,日本在前10大銀行中曾一度佔據七個席位,到1998年卻只保有一個席位。美國曾一度被擠出前10大銀行的行列,現在卻佔據了五個位置。
  倫敦《金融時報》1998年1月22日公佈了1997年全球500家大企業排行榜。從該排行榜中可以清楚顯示當今世界經濟實力的面貌。美國仍為最強,企業上榜家數高達222家,其次為日本(71家)與英國(60家)。
  美國通用電氣公司的股票總市值達2227.48億美元,再次成為全球500家大企業的冠軍。美國微軟公司、艾克森石油公司。可口可樂公司、英特爾公司分別排在三、四、五、六位上。從全球500家大企業排行榜上,美國企業的競爭力可見一斑。
  綜上所述,美國經濟自從1991年4月開始復甦以來,雖然沒有出現像以前那樣迅速增長的勢頭,但卻維持了一個相對適度且穩定的膨脹,這種現象已引起越來越多的海內人土的關注。ZI世紀初,人們終於將這種高增長率、高就業、高規模、高擴張的非線性特徵的經濟現象定性為——新經濟。二、新經濟的亮點與新策1.美國新經濟的目光亮點
  進入20世紀90年代以來,美國經濟增長在表現出一系列顯著特徵的同時,國民經濟生活中也出現了一系列非同以往的變化。
  (1)信息產業突飛猛進,獨佔國際鰲頭
  縱觀進人20世紀90年代以來美國經濟的發展,最亮點在於其信息產業的迅速增長和突飛猛進。美國從農業經濟起步,之後出現工業革命,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和戰後相當長的時間裡,由於汽車、造船和軍事工業的需求,鋼鐵和能源工業成為美國的支柱產業。近30年來,隨著人們需求增加,汽車和住房建設成為美國經濟的兩大龍頭產業,推動著美國經濟的發展。如今,高科技信息產業的出現和成熟,已經成為美國經濟新的推動力。信息產業成為「新經濟」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1993年美國政府正式提出建設「信息高速公路」計劃,把電腦、網絡、通訊有機地結合起來,又把電話、電視、電腦融為一體。這個為全社會提供信息服務的跨世紀工程,被提到基本國策和全球戰略的高度上來對待。目前,該計劃正在加緊實施,成果卓著。例如,在加州州立大學遠距離教學中心的講台上講課的教授,與任何一個收看點上的學員,收授兩方可以互相見面、交談。哪怕學員離講台千萬里之外,只要舉手提問,講課人和其他收看室裡的學員可以看見、聽見。又如,一捆小手指頭粗細的光導纖維,就可以把2萬對電話連接起來通話。美國至今已鋪設了約2000萬公里的光纜,並將在20年內用光纜把全國9000多萬個家庭在內的所有用戶聯結起來。現在,美國每年投入到信息技術方面的資金高達2750億美元。到下世紀初,美國的信息高速公路全部建成後,其工業每年可多創造3000億美元的銷售額;今後10年美國GDP可累計增加34萬億美元,生產率將提高20%一40%。
  信息產業的發展主要依靠信息技術的進步,標誌信息技術進步的是計算機的不斷發展。包括計算機硬件和軟件的發展。美國信息技術的發展,經歷了由計算機主機的信息集中處理形式到個人計算機的信息分佈處理形式的進步,然後又經歷了由單一計算機操作到計算機聯網操作、由計算機的客戶/服務器模式到分佈式計算機模式、由單一數據到大型數據庫和由計算機局域網到因特網的進步。美國計算機技術的大力發展,推動了信息技術的進步,進而又推動了信息產業,特別是信息服務產業的發展。
  據美國最近發表的報告,信息產業已成為美國最大的產業,其重要性排在建築業、食品加工業和汽車製造業之前。10年前還很薄弱的信息產業,如今已佔美國國內生產總值的8%以上。以信息技術為主的知識密集服務的出口,已相當於產品出口額的40%。據預測,美國依靠信息技術和信息產業,到2007年生產率將比目前提高20%一40%。
  在信息技術領域,美國目前佔有極大的優勢:因特網是美國首先建設的;英特爾、康柏、惠普和蘋果等是具有世界影響的大公司;微軟和網景是在世界上具有統治地位的軟件公司:世界上約有85%的計算機是遵照Wintel標準製造的。
  從1990一i996年,美國信息業的銷售額增長了對%,達到8600億美元。過去,美國經濟的風向標是通用汽車、福特和克萊斯勒三大汽車公司,在信息技術和信息產業大發展的今天,對美國經濟起主導作用的是高技術信息產業,微軟、英特爾等已取代了三大汽車公司當年的地位。
  信息技術和信息產業動搖了傳統商業交易的基礎,改變了人們的消費方式,相繼問世的信息產品及服務提高了美國人的生活水平,增強了美國的經濟實力和競爭力。信息技術,特別是因特網技術大大提高了美國企業的科技含量和科技水平,提高了企業的經濟效益和生產力。美國商務部1997年11月21日發表的(199年美國工業與貿易展望報告》預計,今後幾年內,美國的計算機設備銷售增長率將達29.6%,成為各工業部門中的校校者。此外,據美國電子協會最近發表的報告說,以信息產業為主的高科技產業是美國近年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之一。1996年,美國出口的計算機系統設計、商用軟件和程序編製等高科技服務就達48億美元,比1990年增長了2.63倍。報告還說,到2005年,將有160萬人在美國的計算機和信息處理行業工作。
  美國並沒有躺在已經取得的成就上,信息技術和信息產業正在加速發展。「因特網I」計劃、1000萬億次超級計算機計劃、開發未來芯片計劃等正在實施。美國的復興主要得益於信息革命掀起的新的浪潮。信息革命也將奠定美國在ZI世紀強有力的不可動搖的地位。
  據統計,在過去5年裡,信息技術產業為美國創造了1500萬個新就業機會,高新技術已成為美國僱傭職工最大的行業,其職工工資比全國私營企業平均工資高出73%;高新技術在國內銷售和出口方面也已成為美國最大的工業部門;美國經濟增長的1/4以上歸功於信息技術,電腦和電訊業的增長速度是美國經濟增長速度最高的行業,大大超過了傳統上被認為美國主體經濟的汽車製造、建築和化學工業等發展,成為美國經濟強勁發展的動力所在。
  (2)金融體系強大,金融地位提高
  信息產業突飛猛進,正在滲透到各個領域,影響著現代人們的生活和節奏。美國代表了當代信息產業發展的新潮流,而美國經濟的實力還表現在強大的金融體繫上。世界金融服務包括銀行業、保險業和租賃業,在這些方面美國均居世界領先地位。
  僅就銀行業而言,截止到1995年底,美國共有銀行12067家,比高峰時期已經減少了36%。近年來,美國銀行界兼併與合併活動十分頻繁,而且來勢兇猛,高潮迭起,一浪高過一浪。據最新統計,在經歷了多年合併浪潮之後,美國目前資產在100億美元以上的大中銀行80餘家,被譽為「超級銀行」的共10家,資本的集中化進一步加深。
  在這洶湧澎湃的銀行兼併潮中,人們不難看到,那些在高科技裝備上略勝一籌的銀行往往是企業兼併的發起者,而那些在技術上落後者經常被視為金中餐的兼併對象。這種技術上領先者得到優勢,技術上落伍者被動挨打的形勢反過來也迫使美國各銀行和其他金融服務業加快了對信息技術的戰略性投資,以增加競爭地位和實力。據1998年4月份美國《戰略性技術投資報告》統計,近年來,美國用於信息網絡開發、硬件更新和電腦系統升級等方面的常規開支的增長速度正在放慢,而金融業用於信息技術方面的戰略性開支正在迅速增加。據測算,今後幾年內美國金融業在信息技術方面的投資將以每年17.7%的高速度上升,將大大超過其他公司在這方面的投入。高投入不僅意味著有助於進一步提高生產力,還將鞏固和增強美國銀行在世界市場上的地位,更著眼於21世紀新的全球擴展。
  世界進入電子時代、信息時代,而這個時代最大的特點就是比以往任何時代都高的運作透明度。美國銀行經過長期的探索和總結,無論在制度上還是在技術上都已日趨完善,透明度明顯高於其他國家。而近待來美國銀行不僅自身隨著經濟的增長而進行著業務大整合,也在積極推動和有力支持其他產業的業務調整和對外擴展。這是進入21世紀的國內實力大調整,是著眼於未來金融國際化先發制人的戰略考慮,既有助於鞏固美元的國際地位,也有助於提高和鞏固美國銀行在國際上的地位,使美國經濟長久地保持世界領導地位。
  與強大的金融體系相對應的是金融地位有所提高。與動盪不定的西方股市相反,1995年紐約華爾街股市創下20世紀幾年代中期以來的最輝煌業績。道·瓊斯30種工業股票平均價格指數上升了33.45%;到1996年底,上述價格指數又突破了6500點。上述情況的出現,究其原因,與聯邦儲備委員會數次降低利率,企業利潤大幅增加以及通貨膨脹率低等有直接的關係。
  1996年以來,美元匯率持續上揚。當年8月中旬,美元兌換日元已突破1:110,到1996年底,美元匯率仍然趨漲。有必要指出,美元匯價再度堅挺,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與德、日經濟增長緩慢有密切關係。近年美元走勢雖然波動比較大,但美元作為當今世界最重要貨幣的地位,是日元、馬克和其它西方貨幣所無法取代的。
  (3)對外擴展壓倒關門主義,出口貿易迅速擴大
  90年代初,在經濟衰退的影響下,美國曾出現了一股保守主義和貿易保護主義的思潮。克林頓政府上台伊始就把擴大出口貿易作為三大長期戰略目標確定下來,並為此進行了不懈的努力,取得了突出的進展,從而使美國過剩的生產力成功地向海外市場延伸。1990一1994年間,美國商品出口年均增長率達到5.6%,同期,日本、德國的比率分別為0,4O和2-2O,法國、英國分別只有2.3O及1.8O,都不及美國。另據經合組織1996年底估算,
  1995年美國在世界出口中所佔份額達12.6O,比1990年提高了9個百分點。與此相反,1995年德國在世界出口中所佔的比率為10.5%,比1990年下降了22百分點。
  近年美國對日本貿易逆差有所減少。1995年美國對日本貿易逆差為592.8億美元,比1994年降低9.7O。過去,美國工業品的競爭力敵不過日本,而現在日本的競爭力反不如美國。例如,美國的半導體產業從80年代開始滑坡,由占世界份額的57o迅速降到37%,但近年又回升到50o左右。隨著近年來日本經濟的不景氣,日本半導體製造商放慢了出口的步伐,同時全球對芯片的需求已從消費電子產品轉向蓬勃興起的個人電腦和電信設備市場,在這方面,日本顯然不如美國,後者在計算機方面的實力遠遠強於前者。
  出口貿易支持了美國國內上百萬人的就業,使美國失業率回落到了近24年的最低點。大批從發展中國家進口的廉價商品和原料也使美國物價指數多年走低,抑制了通貨膨脹。貿易實際上也為美國經濟穩定增長增添了推動力,據官方統計,近幾年美國經濟增長的l/3來自出口貿易。
  雖然美國國內對自由貿易的發展一直爭執不休,但實踐證明,作業農業、製造業、金融和其他服務業均高度發達的美國推動自由貿易十分有利,其弊端甚微,這也是克林頓政府的對外擴展政策壓倒了貿易保護主義的社會原因。
  特別是近些年來,美國金融保險、航空運輸、製造工業和各種服務業紛紛向海外發展,尋求擴大國際市場,許多美國企業甚至在亞洲經濟危機還未走出谷底時已在乘機購買亞洲面!商危險的公司,使人感到美國人考慮更多的是危機過後亞洲和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和市場潛力,是著眼於全球化的未來。
  (4)無所不在的信息服務成為新熱點
  美國「新經濟」的另一強點就是無所不在的服務業。有什麼樣的產業出現,就有隨之而來的相關服務業。傳統觀念認為,鋼鐵、汽車和住房建設是美國經濟的主要支柱,而現在人們的觀點發生了變化,有人認為美國的經濟實際上是由服務業支撐的經濟。服務業主要分佈在美國國內貿易和金融保險兩大領域,但幾乎涉及到美國國民經濟和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它在經濟發展、對外貿易,特別是在增加就業等方面的地位與新發揮的作用日益顯著。在過去20多年裡,服務業在美國國內生產總值中所佔的比重越來越大。1970年美國,服務業比重上升到了42.9%;1980年服務業比重上升到44.8%;進入20世紀90年代以來,服務業產值已逾過半,近些年來保持在53%左右。
  服務業在美國增加就業方面的作用尤為突出。據統計,自二戰以來,美國私營機構增加了6000萬個就業機會,其中90%來自於服務業。服務業從業人員已從過去占私人經濟非農業從業人數總數的50%上升到如今的75%。
  近年來,隨著信息產業的迅速崛起,信息服務和電訊服務成為新的熱門行業。信息技術包括電腦硬件、軟件、資料傳遞設備和信息服務等四大方面。根據美國商務部的官方說法,信息服務主要包括職業電腦服務、資料處理與網絡服務和電子信息服務等幾方面。無論是信息技術還是信息服務,美國既是世界最大的市場,也是全球最大的供應國。在世界10大信息服務公司中,美國就占8家。1997年,美國職業電腦服務收入955.3億美元。近5年來均是以兩位數的高速增長,這種勢頭將繼續保持下去。與此同時,美國信息服務出口1997年達54.36億美元,比1992年增長了一倍多,出口也在以平均17.5%的速度上升。
  (5)交通網四通八達,人流物流運轉通暢
  健全的基礎設施無疑為美國經濟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美國無論是交通運輸,還是水電氣的供應,以及在新興起的知識經濟的基礎設施均已形成了激烈競爭的市場,促進了經濟的發展。
  在美國,公路鐵路、航空等組成了極端發達的交通運輸業,以高速公路為代表的美國交通在高技術支持下,已成為人流和物流最暢通的渠道。目前美國有770餘萬公里長的公路,其中高速公路長達7萬多公里(約佔全世界總量的2/3),形成了密密麻麻的地面運輸網絡,筆直寬闊的公路像玉帶般把城市與鄉村聯結起來。在不發達國家,樓房是圍繞著公路建設,而在美國房地產開發你爭我奪,樓房蓋到哪裡,生活必需的基本設施就跟到哪裡,所以到處可見的是公路圍著樓房轉。目前,美國有汽車近2記輛,家家戶戶有汽車。目前美國的汽車擁有量佔全世界的l/3以上。
  美國幅員遼闊,鐵路基礎設施完備,美國目前現有鐵路32萬公里,其貨運量約佔全國貨運總量的將近40%,
  美國還有世界上最發達的航空運輸業,已形成了西海岸的舊金山、洛杉磯,中部的丹佛、芝加哥和東部的華盛頓、紐約為樞紐的密如蛛網的航空運輸網絡。全國共有定期航線28萬多公里,600多個大中小城市都有飛機航班相通。舊金山、洛杉肌、紐約、芝加哥、華盛頓、亞特蘭大等城市都建有聞名世界的國際現代化機場,其年客流量均超過五000萬人次。近幾年來,每年商業航班起飛800多萬架次,載運乘客5.7億人次,空運貨物達220億噸公里,在國際市場中遙遙領先。
  歷史上看,美國是建立在車輪上的經濟,此言不假。而如今,美國已逐步轉向高科技軌道上的經濟,即新經濟。
  高科技的迅速發展已經使工業發達的美國發生日新月異的變化,國際海港之間的貨運已在減少往常的繁文縟節,北美洲地區地面運輸已經開始無紙運輸,逐步走向電子化,而銀行系統和商場的聯網,更是給經營者和消費者提供了眾多便利,加快了人們的生活節奏。到1997年底,美國和加拿大通過因特網的主要形式環球聯網購物的人數已達1000萬,比6個月前增加了一倍多。據美國商務部預計,到2002年通過因特網進行的商業交易將超出3000億美元。信息技術正在以過去未曾預測的速度推動美國經濟的發展。2.IT嚴業:新經濟時代的新龍山
  美國「新經濟」造就了一批時代的驕子,而且依然在不斷地造就未來的明星,其中最突出的就是IT(信息技術)產業與IT企業的崛起。
  (1)硅谷的奇跡
  20世紀在科技產業化方面最重要的創舉是興辦科技工業園區。科技工業園區就是規範的高技術產業開發區,它是新經濟時代的新細胞。「科技工業園區」的說法始自硅谷。
  1939年的時候,硅谷還是一片古園。當時,斯坦福大學工程學院院長弗雷德裡克·特曼說服他昔日的兩位學生威廉·體利特和戴給·帕卡德在帕洛阿爾一個很小的車庫裡建立了一家電子公司。在隨後的50年裡,硅谷以一種順其自然的方式不斷發展,仙童半導體公司派生出英特爾公司和超微半導體公司(AMD),惠普公司派生出蘋果計算機公司,如此不斷發展,從而使硅谷最終積聚起巨大的財富和眾多的人才,在世界各地引起連鎖反應,被稱為「硅谷模式」。至今全世界已有大大小小900多個較大規模的科技工業園區,從業人達數百萬。美國的硅谷無疑是科技工業園區的成功典範。據統計,硅谷自1992年以來,創造了20萬個就業機會;硅谷從業人員的年薪平均達4.6萬美元,比全國平均水平高出50%;僅在1997年,硅谷的風險資本投資額就增長了54%,新建公司大約3500家,住房開工項目創10年來的最高記錄。當硅谷的企業市值1997年超過4500億美元時,它已一躍成為美國經濟新的動力之源。
  在全球一體化的高技術領域,任何地方都不具備硅谷那樣的影響、份量和重要性。硅谷成功的訣竅並不在硅片之中,確切地說,這秘訣是它的經商之道。賺幾百萬美元和發揮作用是硅谷的口號,但是,在此背後,有必要對硅谷豐富的人才庫、基礎設施及打破常規的風氣進行綜合研究。
  1硅谷生態系統。當今時代最強大的兩股力量——高科技的迅猛發展和全球化,在令人驚異的硅谷找到了交匯點。今天,全世界最大的100家高技術公司中有1/5的公司把總部設在硅谷,僅其中最大的5家公司的收入加在一起就有400億美元之多,其市場資本化規模超過2500億美元。在硅谷內,革新和商業化的過程遠遠超過了在此之前取得的任何成果——無論是在規模上,在財富的創造上,還是在向世界其他地區推廣技術方面獎不如此。現在的硅谷,不是哪一個人、甚至也不是哪一些人創造的,而是由人、創意和金錢以無限多樣的組合形式結合在一起的這樣一種慣常狀態造成的。把硅谷比作一個豐富的生態系統,或許更恰當一些。在這個生態系統內生長著一些硅谷中特有的物種:在斜坡上快速奔跑趕去開會的毛躁的青年電子專家;邊喝酒邊交流創意,藉以形成新產品概念的幻想家;花錢建立新企業的風險資本家;徹底垮臺的新公司;變成百萬富翁的秘書。這種生態環境是獨特的,而只要那些寶貴的營養一一創意和金錢——不斷地流入,這些種群和物種看來就會茁壯成長。
  2硅谷人才。硅谷正在為各類企業不僅僅是高技術企業的經營確定新的標準。由於公司內部等級不明顯,氣氛較民主;由於這裡人才濟濟,各公司之間形成緊密的巨大網絡,做事極其雷厲風行;由於這裡有著自信能成功的企業文化,硅谷的公司正在改變管理的規劃。但光有這些還不夠,硅谷最寶貴的東西還在於:失敗了沒關係,要獎賞敢於冒風險的人,而不是懲罰那些冒風險而落到失敗的人;讓創意不斷完善;學會容忍創造性的混亂;做你自己的最激烈的競爭者;不要緊緊抓住創始者不放;不惜一切代價爭取市場份額;通過投資建立新公司而保持領先地位。硅谷成功的關鍵所在就是它的企業文化。
  3風險資本技術。硅谷,思想豐富,資金更豐富。一切全靠自蒸汽機以來最大的革命——信息技術革命。世界上最大的100家高技術公司的大約20%在這裡安家落戶。沿著穿過硅谷的主動脈101號公路快速行駛10分鐘,你就會看到一家又一家大公司:英特爾公司、西斯科系統公司、3Corn公司、太陽微電子公司、網景通訊公司,光這5家公司合起來的收入達400億美元。在過去兩年,因特網瘋狂的擴張給已經生氣勃勃的經濟充氣,達到快要脹破的程度。在1996年,平均每5天有一家硅谷公司掛牌上市,每24小時增加62個新的百萬富翁。創造了5萬多個新的就業機會,而工資增加為全國平均數的5倍。1996年,這個地區在勞動生產率和出口增長方面在美國都處於領先地位。製造軟件的西貝爾系統公司的創始人托馬斯·西貝爾說:「這是在我們眼前發生的經濟奇跡。」西貝爾系統公司在1996年6月上市時籌集了3300萬美元資金。美國的風險資本公司對硅谷是至關重要的。據第一風險資本公司說,在過去4年中,風險資本家把大約55億美元投入硅谷技術開發,占美國全部信息——技術投資的37%,而且它們不是孤單單的。數以百計的其他配角已被吸引去靠技術食物鏈為生,這些配角從瞭解軟件的底細的律師到機床供應商。
  硅谷還在繼續發展,硅谷還能給人們帶來新的驚喜,給世界帶來新的奇跡嗎?全世界都在密切關注與期盼著。
  如果硅谷的發展能映射美國建國的歷史的話,那麼微軟的崛起便是當今美國的象徵。欲認識新經濟不能不老生常談,說一說微軟。
  計算機行業在信息化時代是最引人注目的行業,也是發展最快的行業。1975年成立的微軟公司(Mic——fi)經過20多年的努力奮鬥在1997年進入世界500強行列,成為計算機行業的新霸主,它與另一家公司——英特爾公司是個人電腦行業標準的確定者,微軟公司的崛起正是美國新經濟最具說服力的代表作之一,是信息技術時代的產物。
  20世紀60年代末70年代中期,是計算機飛快發展的時期。
  但是在這一段時間裡,電腦製造廠家的眼光都盯在硬件的改進和開發上,對電腦的軟件缺乏注意力,甚至還沒有這樣的公司。正在哈佛大學讀書的比爾·蓋茨和他的朋友保羅看到了這一點並決定以後應將注意力放在軟件的開發上,他們的第一步是為Altair8080型系列電腦開發BASIC軟件,他們成功了,微軟公司也誕生了。之後,微軟的步伐越邁越大,不斷地推出新開發的軟件,微軟的o名操作系統逐漸成為產業的推一標準,其他軟件廠商都以它為開發應用軟件的標準和基礎。
  微軟還在不斷地努力。1985年5月,推出了WIWWI.0軟件操作系統。它顯示了良好的功能,可以同時用鼠標和鍵盤操作,且能把一切程序擺放得整整齊齊。同時,微軟公司的窗口還增加了日曆、計算器、名片管理等各種工具。
  信息共享要求信息通信要像高速公路一樣四通八達,形成全國性或全球性的信息通訊網,因此,被稱為「信息高速公路」。全球正掀起又一次信息技術革命高潮。微軟的董事長比爾·蓋茨深刻感觸到這一點。為此,微軟公司以極大的魄力和膽識開了WINDOWS95.WIWWS98o它們增加了聯網功能,只要鼠標輕輕一點,大千世界盡在眼前。它受到了世界各國電腦用戶的極大歡迎。
  近20年來,沒有哪一個公司像微軟這樣引人注目。微軟公司的利潤逐年上升,1997年銷售額達到113.580億美元,微軟公司終於成為世界500強之一,列第400位。微軟公司的股票自1986年上市以來已漲了十幾倍,使微軟公司成為世界上僅有的由一家就造就3個10億美元資產富翁的公司(蓋茨、艾倫、鮑默爾),而蓋茨則連續幾年以其資產額成為世界首富。自微軟推出WIWWS95以來,微軟已經掌握了90o的市場佔有率,牢牢地穩居個人電腦軟件業的霸主地位。目前,其總資產已達2000億美元,成為美國和全球信息產業的核心。
  在其他電腦公司陷入不同程度的危機時,微軟公司卻突飛猛進,在電腦業一馬當先。微軟的成功除了自身的管理、技術創新、產品開發等因素外,信息時代也為它準備了充分施展抱負的舞台。
  (2)IBM的沉浮
  美國商用機器公司(IBM)是計算機行業的龍頭老大。六七十年代是計算機行業標準的確定者,其計算機服務業僅限於以宇航局的阿波羅(登月)計劃為對象及由該局主管的航天飛機。在80年代個人電腦逐漸佔據主流的關鍵時刻,由於忽視了個人電腦的開發而逐漸落伍,其地位被英特爾、微軟所代替。陷入困境的IBM自1993年以來調整戰略,路易斯·郭士納接任總經理。現在,在主機、個人電腦、計算機通信網絡、芯片、軟件業務領域都有較顯著的發展,銷售額和盈利出現兩位數字的增長。一度被貶稱為「恐龍」的IBM,重又恢復了「計算機產業帝國」的舉足輕重的地位。一向目中無人的微軟公司董事長比爾·蓋茨不得不對郭士納刮目相看,承認IMB是微軟的最大競爭對手。IBM的振興,得力於郭士納對計算機服務業的獨特經營,同樣地,美國「新經濟」也為IBM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舞台。且老郭士納是如何在新經濟中扭轉乾坤的。
  1計算機服務業成為IBM的「靈魂」。
  鑒於IBM過去服務面狹窄的教訓,20世紀90年代以來,IBM開始把服務業擴大到企業,尤其是隨著計算機通信網絡的迅速推廣應用,郭士納把服務業納入到大力開展網絡技術開發的戰略範疇以內,從此服務業有了迅猛的發展。1990年,IBM的服務業銷售額為21億美元,到1997年已增加到193億,年增長率在萬%以上,發展速度遠遠超過其他業務。現在計算機服務業已佔到IBM銷售總額的1/4,1999年達到1/3。1995年IBM超過電子數據系統公司(EDS),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計算機服務企業。它的計算機服務業不僅規模大,而且面向全球,服務對像包括160個國家(地區)的客戶,外國大企業客戶越來越多。1996年簽定的27件大服務項目的合同,每件1億美元以上,其中4件在國外,1997年有24件大項目,14件在國外;1998年頭5個月有7件大項目。5件在國外。IBM在世界各地共建立了9個計算機服務機構,它的數據中心同各國的客戶聯網,成為世界最大的數據網絡之一。服務業已成為IBM的「靈魂」。
  2依托服務業升級與客戶建立「戰略夥伴關係」。
  在郭士納就任前,IBM的服務業是同產品銷售相聯的,只限於負責為客戶安裝、包修本公司的產品和為客戶培訓技術人員,後來發展為負責把客戶已有的由其他公司所提供的產品與服務同本公司銷售相互結合和相互配套。近來又進一步發展到為企業客戶提供信息技術應用方案,乃至經營戰略方面的咨詢。IBM的服務業參與企業客戶的經營管理,急客戶之所急,這樣就從根本上改變了服務業的經營模式,為它贏得了廣闊的市場。
  為了實施服務業新方針,IBM經常採取「請進來,派出去」的營銷方式。1996年,IBM公司與經營醫學和種子的大企業蒙桑托公司結成「戰略夥伴關係」,雙方簽訂了數億美元為期週年的合同,其中大部分是服務業。IBM公司為蒙桑托公司安裝了主機系統,2萬台個人電腦,操作公司內部網絡,以及編製新型應用程序等。許多大公司為了提高自己的競爭力,願意同技術實力強大的W建立關係,依靠它來開展科研、程序編製和計算機操作。
  3開展「電子商務」營銷,拓展服務領域。
  郭士納和IBM的經理們都強調因特網是「百年一遇」的歷史機遇,其意義等同於輪船、鐵路和州際公路系統。IBM把自己的強大技術實力同伸向世界各個角落的因特網相結合,開展「電子商務」營銷,廣招客戶。它的營銷目標為:「創造安全可靠的網上『交易社會』,方便供求雙方相會,使客戶能在保密的條件下處理事務。」
  IBM因特網分部正在卓有成效地開展新領域的服務業。比郊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原材料、零部件和最終製成品出現了全世界範圍內的流動,對它們的管理、控制極為複雜,其結果對企業的生產效率和競爭力有著極大的影響。IBM及時開發了名為TransCbrlllect的程序組。同時IBM還開發了應用於銀行、運輸、衛生保健等15個行業的軟件,受到各方面的稱讚。
  4大力開展對小企業的服務。
  IBM一向以大企業作為主要服務對象,對小企業則不屑一顧。郭士納從1998年開始轉變方針,加大對小企業的服務營銷。小企業往往技術力量薄弱,他們比大企業更需要計算機服務。IBM針對小企業的特點,提出了切合實際的服務方式,贏得了更多的客戶。
  IBM告訴了我們什麼?顯而易見的一條警示便是:傳統企業即使規模再大、歷史再長、實力再強,面臨新經濟的挑戰也要創新與改造,也要融入高科技的信息時代中。過去的成功決不代表今天的成功,追求未來的成功才是一個企業追求的終極目標。
  三、美國出現新經濟的原因透視美國新經濟的出現有其歷史背景和深刻的內外誘因。「冰凍三盡,非一日之寒」,新經濟的出現,決不是「上帝賜福於美國」,憑空而降,而是各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以信息技術為代表的高科技的迅猛發展,由此引發的全國範圍內如火如荼的企業創新潮流,克林頓政府適當的宏觀調控政策,廣開國門吸引人才,有利的國際大環境等等,都是新經濟出現必不可少的要素。1.信息技術對經濟增長起吳健性作風
  20世紀80年代以來,美國進行了大規模的產業結構調整,以高新技術為中心,掀起了一場新的工業革命,不僅形成了一大批高新技術產業,而且傳統工業已被新的電子技術所改造。高新技術特別是信息技術革命推動美國產業結構的迅速調整和升級,出現了新的產業群,增加了就業機會,提高了生產率。
  美國每年用於研究和開發(R&D)的支出高達1700多億美元,超過世界R&D支出總額的五百,人均R&D經費645美元,為世界平均水平的8倍多,高科技對美國經濟持續增長起了關鍵性的作用。美國高技術部門的增長呈加速態勢,年增長率一直保持在8%以上,遠高於經濟中其他部門的增長速度。1986一1990年,高技術部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14%左右;
  1991一1995年,其貢獻率達28%以上。目前這一數字已接近35%,而作為傳統支柱產業的汽車和住房建築分別只有4%和15%左右。美國以高技術、信息為基礎的產業佔了美國GDP中的40%,軟件和信息服務、電信服務三個行業所創造的產值已從1990年的占國內生產總值的54%上升到1996年的6.2%,它們已是美國第一大工業,1996年營業額達到8660億美元,超過了建築業(590億美元)和食品業(4640億美元)。
  20世紀90年代,美國利用信息技術對企業進行改組、改造,在企業中大規模地普及計算機輔助技術和網絡技術,從設計、生產、管理到銷售等各個環節普遍利用計算機和通過網絡進行溝通、處理,企業聯網率高達70%以上,信息的暢通極大的提高了企業的靈活性和效率,降低了生產成本和管理成本,促進了企業生產效率和國際競爭能力的提高。
  信息技術對經濟的推動作用大大超出以往由一般基礎工業所形成的「工業週期」,而呈現「經濟週期」的信息產業特色。目前,在美國的高技術產業中只有信息產業充分發揮了作用,在生物工程、新能源、納米技術、微中子技術等高新技術方面,美國同樣具有極強的實力,它們都可以成為美國經濟的新增長點。2.經濟結構調某的重要影響
  美國經濟持續增長如此之久,除了高技術飛速發展的根本原因外,經濟結構的大調整也是一個重要原因。美國經濟結構不是一般意義上的調整,而是一項跨世紀的全面性大整頓,對其經濟持續增長起了重要作用,而且還將發揮更大的影響。
  (1)三大產業結構調整及其對經濟持續增長的促進作用
  20世紀80年代、奶年代美國三大產業結構發生了重大變化。總的來看,第一產業占的比重進一步減少,第二產業逐步下降,第三產業欣欣向榮,蒸蒸日上,處於不斷增長的態勢。從1980一1995年,美國三大產業的變動情況如下:農業在GDP中占的比重,1980年是3%,1995年降為2%;工業產業在GDP中占的比重從1980年的34%降至1995年的26%,15年間減少8個百分點;而服務業在此期間占的比重由64%升到72%,即增加8個百分點;上述三大產業發生的重大變革,對美國經濟持續增長產生了不同的影響。
  (2)膨脹的軍事經濟的壓縮提高了產品競爭力
  為了提高民用產品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給美國經濟增長帶來新的活力,聯邦政府調整了美國工業內部結構,試圖通過壓縮軍事經濟,增加民用工業投資等,促使工業結構得以及時調整,以便推動經濟的持續發展。克林頓政府採取的主要措施有:一是大幅度壓縮軍費。二是調整聯邦研究與開發預算。三是改變軍事經濟比重過大的不合理局面。1994年8月聯邦政府提出「技術重新投資計劃」,鼓勵國防部與有關的民間企業一道合作進行技術開發,尤其是「雙重用途」技術方面的合作開發。政府將對軍事技術轉為民用技術的公司提供減稅和財政補貼。四是政府提供巨額科研經費,更加重視提高民間產業的競爭力。1993年以來,美國科研與開發總投資每年達1600億美元以上,其中聯邦政府占的比重為40%一45%。與過去比較,近年美國投資的重點明顯轉向民間產業部門,更加重視向產業競爭力的調整方向傾斜,最終將有助於美國長期競爭力的鞏固和提高。
  近年來聯邦政府消除臃腫軍事經濟做出的種種努力,有助於美工業內部結構的合理調整,而民間產業競爭力的提高,對美國產品進一步佔領國際市場,進而使得美國經濟的持續增長都起到了有力的推動作用。
  (3)調整地區經濟結構,推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
  美國經濟的持續增長與政府對地區經濟結構的合理調整不無關係。縱觀近年美國地區經濟發展的實踐,可以看出,政府推動地區經濟結構調整,協調區域發展具有以下特點:
  1實行市場導向為主同政府適度宏觀調控相結合。在推動地區經濟結構調整和協調區域經濟發展方面,美國政府長期實行市場導向為主,主要依靠市場,引導資本、人口和資源在各地區的相互流動,利用市場競爭優化地區結構,促進區域經濟發展。但在強調市場導向為主的同時,美國政府對地區經濟發展也進行了適當干預,主要抓了幾件大事,即全國公路,特別是高速公路網的建設;重視全國信息網絡的建設;把培訓人才放在首位等。
  2以培育欠發達地區自我發展為主,實行若干地區優惠政策。首先把資金投向教育和培訓事業,特別是為失業人口搞培訓,以增強失業人口重新就業的能力和本領。同時,從聯邦政府到各州政府都制定了一些鼓勵資本流向欠發達地區的優惠政策。例如,由州政府擔保,促使商業銀行向欠發達地區企業提供長期低息貸款,在稅收等方面也提供比較多的優惠政策。
  3依靠嚴格的法律制度,保障援助欠發達地區工作順利開展。聯邦政府對欠發達地區的援助主要根據國會通過的有關法律,制定各種援助計劃,審查批准援助項目的申請報告,撥給一定比例的款項給州政府,並定期審查資金使用情況。州政府還要制定如何使用援助資金的法規及會計制度,具體指導和監督援助計劃的實施。
  正是由於聯邦政府有效地實行了各項對欠發達地區的援助政策,才促使美國地區經濟結構及時得到調整,既保障了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又在一定程度上使得美國經濟持續增長。3.政房制定與執行的政策得當
  美國經濟的穩定高增長持續了10年是與克林頓政府適當的經濟政策和發展戰略的制定及有效宏觀調控分不開的,它是新經濟形成所不可或缺的催化劑和潤滑劑。克林頓經濟學所提倡的政策主張為美國經濟取得穩定增長立下了汗馬功勞。
  在財政政策方面,大力削減財政赤字。一方面通過增加投資、推動經濟轉型和實施增長戰略來增加財政收入,另一方面削減國防經費和聯邦行政開支,取消非生產性開支,鼓勵私人投資。這一有增有減的財政政策基本上解決了聯邦財政赤字的老大難問題,1998年財政預算盈餘77多億美元,是1969年以來歷史上第一次最大的財政盈餘。財政赤字大減使美國企業投資和生產擴大,並大大增加了美聯儲運用貨幣政策進行調控的能力,同時也有助於增強人們對美國經濟前景的信心,促進了長期利率的下降,推動了投資市場的繁榮。
  在貨幣政策方面,堅決制止通貨膨脹,實行穩定、連續、中性的貨幣政策。以格林斯潘為首的美聯儲摒棄了「相機抉擇」等一些過時的理論,實行一種中性的貨幣政策,讓利率水平保持中性,對經濟既不起刺激作用也不起抑製作用,從而使經濟以其自身的潛在增長率在低通貨膨脹水平下持久增長。保持穩定一貫的貨幣政策並進行微調,是美聯儲貨幣政策成功的關鍵,也是美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保證。
  在貿易政策方面,克林頓入主白宮後,將傳統上一直以提倡「自由貿易」為榮的美國轉變到目前更體現實用主義的「公平貿易」上來,加強經濟外交,實行以開拓國外市場為核心的貿易政策,擴大出口。自1992年以來,美國出口規模不斷擴大,如今已穩居全球第一出口大國地位。貿易的增長帶來了經濟的繁榮,可以說,出口已成為美國經濟發展的火車頭。
  以上這些宏觀調控政策的實施,對美國整個國民經濟的協調、持續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4.企業倒桿成為經濟增長的發動權
  人們在分析最近以來美國經濟持續增長時,往往對美國企業的改革與調整不怎麼重視,實際上,美國企業旨在面向21世紀的調整與改革對經濟的長期發展將是一個不可忽視的重要因素。
  10年前,全世界經濟學家在談及優秀的經營管理體制與方法時,推崇的總是日本的模式,批評的則是美國的模式。或許正是由於這個原因,促使美國在企業和銀行改革方面比日本至少早走了10年。美國《商業日報》1995年6月的報道認為:「美國正在打贏這場原以為是一個失敗的事業的經濟戰。美國公司和工業依靠對企業經營的所有方面的重新思考取得了這種轉變。」報道強調,雖然領導著這場「製造業革命』」的許多美國公司所利用的技術是20年前難以想像的,但是,假如利用技術的人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他們的作用,那麼,「全世界的先進技術都是不夠用的」。因此,分析家認為,大多數美國公司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是因為有了一代「新型的總經理」,並對「僱員授機』。美國企業界的傳統歷來重視發揮個人作用,重視開拓精神和創新精神,這種傳統培育了標新立異的青年人的崛起,為企業的發展增添了騰飛的翅膀。
  美國企業經過調整,建立起適應市場、推動經濟發展的靈活結構。
  (1)面向市場的企業內部新組織形式
  長期以來,美國公司遵循的指導方針是,外部產銷市場化,內部經營計劃化。但近年美國企業內部卻出現了一種新的組織形式——在企業內部推行市場機制,即公司內部各單位在原矩陣結構基礎上,打破條塊界限,與其他部門進行斜向直接聯繫;同時引入市場競爭機制,在企業各部門間形成廠商與客戶的關係。各部門相對獨立,單獨核算,一旦經營虧損,也要宣佈破產。
  (2)富有彈性的組織結構
  近年來美國公司為適應如今的市場環境,從偏重垂直整合轉向富有彈性的組合。公司變革主要表現在,大力精簡機構,管理層次簡單,中間環節少,公司最高領導比較接近基層。目前美國公司的這種改革進程大大加快,據美國《幸福》雜誌1995年對美1000家大公司所做的調查顯示,幾乎一半的企業改變了「命令一控制」型的企業體制,轉向彈性化的內部組織結構,以利信息流通,決策迅速,運轉效率提高。
  (3)經營範圍變得更加模糊
  美國企業家強調,商品和信息自由流動趨勢正在不斷地衝破國界的限制。通過公司的國際化經營,管理的趨向逐漸模糊化。這樣,可以減少市場風險,實現規模經營和經營合理化,消除競爭,超越貿易壁壘或投資障礙。這種經營策略,已成為美國公司擴展世界市場的重要手段。
  (4)企業規模越來越靈活
  美國一些經營靈活和技術先進的中小公司,不論在國內市場還是在國際市場,表現得十分活躍。在這些小公司的影響下,一些大公司紛紛將總部收縮。裁員消腫,以適應新的市場要求。
  5.廣開國門引進國外人才
  技術要不斷創新,人才是關鍵。美國是由多種民族移民組成的國家,在20世紀前,科技人才數量少,科研基礎比歐洲的德。英、法等國家落後。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希特勒在德國執政,他實行排猶的法西斯政策,把一大批猶太人趕出德國。當時,美國敞開國門大力接收歐洲的猶太移民。他們當中,包括愛因斯坦在內不少人是世界知名的科學家。他們到了美國後,繼續致力於科研工作。美國發明原子彈,就是依靠愛因斯坦等猶太高科學家研製成功的。難怪美國一些人幽默地說:是希特勒幫助美國打贏第二次世界大戰。美國嘗到了這一甜頭之後,多年來一直把引進外國的科技人才,當然還有資金和高層管理人才,作為基本國策。被認為是全球最大的通信器材企業的朗訊科技公司(Lu-cent),由於在美國境內無法招聘到合適的科技人才,於是便從英國、德國、H本、中國大陸和台灣以及韓國羅致了3,500多位工程師。據美國資訊科技協會公佈的最新統計,1998年美國境內約有346000個與資訊科技有關的工作機會,無法在境內招聘到合適的人才,以致許多高科技公司只好禮聘外國的專業人士赴美國工作,或在海外設廠營運,就地招聘人才。
  為了讓美國的高科技產業能夠吸引外國籍的「頂尖傑出精英」赴美工作,美國國會原來立法每年核准65,000個外籍人士臨時工作簽證名額(簡稱HI一B,但最近又立法通過2000年年度增加8萬個外籍人立臨時工作簽證名額,2001年增加87,500個名額,」2002年增加13萬個名額,以解決科技人才不足的困難。有的議員還提出:如果是大學和科研機構從國外招聘有高學位的外籍專才,還可不受HI-B名額的限制。
  美國的高科技,實質是江革全球精英智慧而成。美國的新經濟,從根本上講,是美國高科技人才發動和領導的。新經濟就是人才經濟。
  6.風險資本推動著高新技術企業的成長
  商業經濟的活力是同獨特的和非凡的金融資本世界相適應的。這個領域已證明它有能力提供企業管理所需要的多種企業資本來源,從而證明它有能力滿足現代的、快速變化的和全球化的經濟需要。具有開拓精神、敢於冒險的風險投資公司適應了經濟發展的需要。風險投資機制的建立成為推動美國經濟持續增長的強大動力,尤其是高科技產業的發展。在西方,風險投資機制被稱為高科技產業發展的「推進器」。美國蘋果公司、數據處理公司等高科技企業,在初創階段都得益於風險資本的支持。美國斯坦福國際研究所所長米勒說:「由於科學研究的早期階段有風險投資的參與,科學研究成果轉化為商品的週期已由20年縮短至10年以下。」目前,美國有4000多家風險投資公司,居世界首位,它們每年為10000多家高科技企業提供資金支持。
  在過去幾年內每年初次公開發售股票的投資為350億美元到500億美元,風險資本的投資為100億美元到150億美元,這種情況最能說明這一點——這些數字使世界上其他地方的類似投資相形見絀。這不是短期資本,而是長期的風險投資。據統計,1997年美國的風險投資商共向1848家公司投入了114億美元的風險資本,比上年增長16%,其中投入信息的風險投資為70億美元,佔全部風險投資的62%。風險投資在推動美國經濟持續增長、尤其是高科技產業發展方面立下了汗馬功勞。7.國際經濟環境所創造的有利條件
  在全球一體化的今天,任何國家經濟要順利發展,都離不開有利的國際環境,90年代美國經濟的增長也是如此。
  首先,區域性金融危機和動盪致使大量國際資本湧入美國。
  1997年的全球性金融危機使得大量避險資金進入美國這個世界上最安全可靠和盈利最多的「安全港」,1998年,美國淨資本流入達2280億美元。1999年以來,由於科索沃危機的逐步升級,促使資金加快流入美國市場。據估計,1990年至今,平均每年約有2500億美元流入美國,外資約佔其投資總額的25%一30%。這些資本中的大部分流入美國股市,推動股價不斷走高。促進了美國資本市場的繁榮,同時也抑制了通貨膨脹,國內股民的股票收入大增,刺激了居民的消費需求。
  其次,全球經濟一體化的發展使美國受益匪淺。
  東亞金融危機雖然對美國造成一定威脅,但也帶來了好處。危機的爆發導致全球需求萎縮,世界市場主要商品價格大幅回落,以石油產品價格為例,每桶石油價格從1997年的優美元降為1998年的IQ美元。美國作為世界貿易大國從中獲利甚多,不僅促進了美國進口的上漲和消費的進一步旺盛,而且也促使出口的上升,從而拉動經濟快速增長,同時還有效抑制了物價的上漲。
  第三,美國在世界經濟、金融及三大國際組織中的主導地位。
  美國國內市場總值占世界總產值的25%以上,佔全球進口貿易的15%,佔全球股市市值的45%,毫無疑問,美國在世界經濟和國際金融中處於主導地位,是穩定國際金融市場的主要力量和決定因素。亞洲、拉美及俄羅斯都與美國在經濟金融、貿易和政治等方面有或多或少的聯帶關係,美國的利益和經濟走勢直接影響到他們自身的利益與經濟,因此這些區域和國家會維護。支持美國的經濟繁榮。
  另外,美國在世界貿易組織、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三大組織中都擁有最大的發言權,它會充分利用這種優勢,掃除投資與貿易的障礙,來維持美國在世界經濟中的霸主地位。
  時勢造英雄。時運皆占的美國,於是乎理所當然地孕育了新經濟,推動了新經濟。這當是歷史的必然。四、美國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Sff經濟
  高新技術的發展是新經濟的動力源泉,20世紀90年代美國新經濟的出現與美國高新技術的發展息息相關。
  1.美國高新技術發展概況「
  近10年來美國高技術發展的特點表現為:高效益、高智能。高投入、高競爭、高風險、高潛能。在性質上,高技術具有質的變化,體現在超塑性、超高溫、超低溫、超導性、超高速、超密集度、超微小化;在範圍上,是擴展、滲透性的,具有跨部門應用的特點,使常規的工業部門分類的界限變得模糊了;在時間上,高技術轉化為生產力的週期不斷縮短;在同傳統產業的關係上,不斷向傳統產業滲透,過去常現生產中的許多關鍵參數,如長遠戰略、結構、投資模式等也隨之改變,某些傳統的觀點和方法也不再適用。高技術的發展導致知識密集化、技術革新綜合化、科學邊緣化、方法系統化、科研社會化、產品智能化、社會信息化。
  (1)信息技術
  目前高新技術發展的集中代表和最主要的技術領域就是信息技術領域。從主觀上講,信息技術是能夠擴展人的信息器官功能的技術;從客觀上講,信息技術是對信息進行作業的技術。信息技術無疑是目前發展最快的技術,美國在這一領域仍處於遙遙領先的地位。信息技術主要是由與通信相結合的計算機和互聯網技術組成,同時也包括專家系統、成像技術、自動化技術、機器人技術、傳感技術以及機械電子技術(如裝入各種產品、系統和設備中的微處理機)。美國的網絡技術已經眾所周知,而美國高性能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就集中代表了美國信息技術的發展概況。
  自1992年開始,美國實施高性能計算機和通信計劃,該計劃實施以來,取得很大成就,極大地推動了先進器件、可伸縮超級計算機系統和高速網絡等方面的革新和進展。超級計算機被廣泛應用於氣象預報、環境監測、生物醫學、流體力學、地球物理學、先進的製造技術等方面,由於高性能計算機與通信對於美國的國家安全及保持美國在未來的優勢至關重要,因此,美國政府將保持長期持續的投資,鼓勵技術創新,建立政府、工業界和學術界的密切合作。美國政府總結過去,制定新目標,推動該計劃向更深、更高的層次發展。這種思想充分體現在美國提出的以下三個計劃中。
  1加速戰略計算計劃(AcceleratedStrategicCbrrlputiflgImnative.ASCI),是美國能源部支持的一項8年投資10億美元的項目。其目的是為模擬核實驗武器儲備管理問題提供足夠的計算能力。這個計劃是美國政府停止核武器實驗的一部分。其任務是在2002年左右研製出每秒100萬億次浮點計算的超級計算機。
  2高性能計算機現代化計劃(HPCModernizationPTOgrarn),是美國國防部支持的一項8年投資20億美元的項目。其目的是為了改善國防研究能力,降低武器設計、測試費用,保持美國軍事上的優勢。其任務是建立16個由高速網絡連接的高性能計算中心,其中4個為大型計算中心。
  3每秒千萬億次浮點計算(PetaflopsCbrllputiflg)計劃,是美國政府支持的前瞻性計劃,目前處於研討階段。其任務是在20年內研製出每秒1000萬億次浮點運算的超級計算機。
  在全面核禁試情況下,要保證核武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就必須掌握和進行三維模擬計算。美國把這項任務稱為基於科學的庫存管理(Science-basedStockpileSteward一上叫。它把非核物理和高能爆炸的實驗模擬與核物理研究、高級材料、化學和工程方面的技術結合起來,因此需要最強大的超級計算機,應用於核武器管理和科學工程計算,並能可靠地取代地下核試驗的計算機。
  在美國能源部的大力支持下,參與這一計劃的有桑地亞、洛斯·阿拉莫斯和勞倫斯·利弗莫爾3個國家實驗室,以及IBM。tol和Crsy三個超級計算機公司,還有4一5所大學。第一階段的目標是,於1998年實現每秒3萬億次浮點運算的超級計算機。首先由美國能源部於1995年委託Intel公司研製每秒萬億次超級計算機,並於1996年12月16日正式發佈。這是超級計算機發展史上的重大突破。其後,1996年由克林頓總統親自宣佈委託IBM、SGI和Cray公司製造每秒3萬億次超級計算機,目前正在開發和研製中。第二階段將於2002年左右實現每秒百萬億次超級計算機目標。進一步的每秒千萬億次計算機的目標,現有技術尚未能解決,還需要在技術上有突破性的創新和變革,目前只處於探索和尋找解決途徑的階段。
  從總體上說,面對新的世界發展格局和急劇變化的軍事態勢,美國政府試圖以加強防務作為高技術發展的驅動力,利用高技術來創造新的軍事競爭環境,採用商業技術進行新一代高性能計算機的開發,最終實現軍事技術、高技術開發和高技術商品化同步發展的目的。美國信息技術在其他許多方面也取得了一些重大進展。例如,1997年,IBM公司解決了用導電性能更好的銅取代鋁製造硅芯片的難題,因此可以將芯片成本降低30%,加工時間縮短40%。
  (2)製造技術
  在20世紀90年代的製造業中,自動化、高效率以及日益盛行的通信網絡應用為未來的發展開闢道路。先進製造技術,是製造業將機械、電子、信息、材料、能源及現代管理等方面的成果綜合應用於製造全過程,即用於設計、製造、檢測、管理和售後服務等,實現優質、高效低耗、靈活生產,並取得理想的經濟收益的技術總稱。製造技術至今已經歷了五個發展階段。第一是製造工藝代化階段。第二是以數控機床、加工中心和工業機器人為代表的柔性製造單元階段;第三是以柔性製造系統和分散型控制系統為代表的生產過程控制系統階段;第四是以計算機集成製造系統(CIMS)和計算機集成過程系統為代表的企業內部集成化及單元加工過程和智能化階段;第五是以CIMS發展的新標誌——敏捷製造系統為代表,增強企業在不可預見的多變環境中的生存能力的敏捷製造階段。
  美國1991年提出先進製造技術(AMT)——敏捷製造企業的發展戰略。1995年12月,更具體地闡述了先進製造技術中的網絡概念及結構。目前,美國已將AMT列入下一個世紀重點發展的關鍵技術之一。
  對世紀網絡將全球化,製造業也將全球化。從獲取需求信息、到產品分析設計、選購原輔材料和零部件、進行加工製造,直至營銷,整個生產過程也將全球化。先進製造技術一旦發展成熟,發達國家將不再依賴於發展中國家的廉價勞動力。
  (3)生物技術
  生命科學創建了一門重要產業,該行業現有公司正300多家,年收入近130億美元,僱員超過10萬人。該行業極大地改變了人們對活組織佔有形式的認識。聯邦技術轉讓規定的改變,促使官方資助的實驗室和商業生物企業之間形成更密切的聯繫,公共研究機構與私人企業之間的密切聯繫成為現在的主流。有關規定也鼓勵聯邦研究人員為研究成果申請專利,研究人員也正在為他們創造的生物和發現的基因申請專利。來自生物技術公司的數十億美元已經從根本上改變了美國的生物科學研究方式。
  生物技術對美國農業已經產生重要影響,遺傳工程作物第一次在美國的農業中佔有重要地位。1996年,亞拉巴馬州3/4以上的棉花是抗病蟲害的遺傳工程棉花。研究人員現在又在試驗含有聚酯的棉花作物。盤山都公司的管理人員說,農民們將種植800萬英畝遺傳工程大豆、350萬英畝轉基因玉米以及1萬英畝轉基因馬鈴薯。該公司正以和生產一樣快的速度出售遺傳工程種子。1996年春季,佛羅里達州阿拉楚拉縣引進第一種遺傳工程昆蟲——一種用於吞食禍害草蕩及其他作物的害蟲的食肉□。
  更引人注目的是生物技術在醫學領域取得的進展。據生物技術行業協會說,利用遺傳工程醫藥來控制心臟病和糖尿病,治療癌症或緩解中風影響的患者人數已達數千萬。另外還有幾萬人日常進行遺傳試驗——或者診斷求出世的嬰兒的健康狀況,或者告訴這些人他們自己是否患慢性病或癌症。數以千計的兒童因為新的輔助生育技術的出現(如體外受精)才得以來到這個世界上。僅在1995年,醫學研究人員就給500項遺傳工程產品註冊了專利。遺傳工程產品的開發仍在加速。行業調查報告顯示,研究人員在1995年試驗了284種以上的從普通感冒到艾滋病的遺傳工程新藥,比上一年增加20%。事實上,在44種已批准上市的生物技術藥物中,已有一些取代了其他更常規的藥物。1997年批准了39種新藥和10種從生物體中提取的生物製品,其中包括用於治療癌症、艾滋病、心臟病、關節炎和帕金森病的新型藥物。
  (4)環境技術
  環境技術受到美國政府和民眾的高度重視。克林頓在為競選連任美國總統而出版的著作(希望與歷史之間——迎接21世紀對美國的挑戰)一書中寫道:「維護環境是一項全國乃至全球的義務,對此我們全都責無旁貸。…美國人需要為環境訂立一個新的契約,使我們作出保證:留給孩子一個空氣、水和土地未被污染、損壞的國家,一個自然風是未失去光彩的國家,一個持續增長的其領先地位無可比擬的國家。……要實現這些目標,我們必須使環境的保護和改善成為一項共同的任務——每個公民、每個社區、每個企業和公司、每一級政府都要致力於這個任務。」
  為驗證可持續發展的倡導者提出的生態工業園區的概念,有關試驗得到美國政府給予的支持。得克薩斯布朗斯韋爾的規劃者正在開發一個得到美國商業部16.8萬美元資助的生態工業園區。正在開發中的其他園區還有弗吉尼亞的開普查爾斯以及馬里蘭州的巴爾的摩。這些試驗是要驗證生態工業園區的實用性——在這些園區,一級公司將彼此的廢物當做自己的原料使用。其設想是,創造一個連續的物質流,在流運過程中每個工廠的廢物至少對一個夥伴來說是有用的原料。這種安排也要為每個夥伴帶來經濟利益,例如節約成本、分享副產品等,既有經濟上的實惠,也有生態上的益處;生態關係源於利益共享而不是某個規劃設計,由此既產生商業利益也提高企業的競爭力。
  為了在保持經濟增長的同時通過節約能源來控制溫室氣體的排放,1998年美國政府宣佈一項為期5年、耗資63億美元的一攬子稅收優惠和研究計劃,保證「調動最先進的技術來對付全球變暖現象」。
  為緩解美國西北部地區空氣污染狀況,福特。通用和克萊斯勒三大汽車公司共同協商同意,在全國出售數百萬輛廢氣排放量更低的新型小汽車、麵包車和輕型卡車,這些新型汽車排放的廢氣比現有汽車降低大約70%,1999年在美國西北部開始出售,兩年以後在全國各地出售。
  (5)太空探索
  1997年,美國人使用兩個探測器探測了太陽系,花費的錢只有阿波羅登月飛行費用的一小部分,但得到的數據卻多得多。國家航空航天局發射到火星的余傑納探測器上的光譜儀發現火星上有一些物質,可以表明火星一度溫暖濕潤,足以支持生命。在空間深處,伽利略號探測器拍攝到木衛二地下有海洋的跡象。這將使木衛二成為太陽系中除地球之外的惟一有水的載體。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火星探路者」飛船1997年7月4日在火星表面進行了為期4個月的探測,取得豐碩的成果。這次火星登陸成功是人類進軍宇宙的新里程碑,是人類35年換而不捨的努力的結晶,為人類最終登陸火星打下基礎。同時,人類的太陽系探測計劃出台,1997年10月15日,20世紀耗資最高、規模最大、美國航天史上攜帶放射性核燃料最多的卡西尼號上星探測器升空。
  在國際空間合作方面,「亞特蘭蒂斯」號航天飛機與俄羅斯「和平」號軌道站成功地完成3次對接;籌劃多年的國際空間站計劃也正在進行。
  在科研與應用方面,「哥倫比亞」號航天飛機3次上天,完成了微重力下的多項太空實驗;「發現」號在太空完成40多項以保護臭氧層為目的的科學實驗;哈勃太空望遠鏡的設備更新順利完成,科學家利用哈勃太空望遠鏡,新發現了一些遙遠的星系,並首次發現了黑洞存在的直接證據;探測厄爾尼諾成因的航天器升空。
  以上這些介紹,表明了美國已經遠遠地走在了其它國家的前面。這種領先優勢應用於經濟領域,便造就了培育新經濟萌生的土壤。2.美國發展高新政水產業的措施
  美國聯邦政府不像日本、法國、德國政府那樣注重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的法規、政策、規定及其實施細則,而主要是控制高新技術產品的進出口減免稅,而各州政府更多考慮的是如何制定產業保護政策、優惠政策,而且在諸如低價用地、設備折舊等方面的優惠性條款也各不相同,就像各州的普通銷售稅率各不相同一樣,各州有各州的具體情況,目的是促進產業的發展,增加就業機會。
  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的措施實際上最後是要落實到需要大量的投資或資助。美國的措施是通過多渠道籌集資金,形式有聯邦撥款或資助、州政府撥款或資助、大公司出資、成立基金會、貸款、風險投資等。美國聯邦政府的科研預算,重點放在軍事和基礎研究方面,不對工業界直接補助資金,而是利用稅額化免等稅制間接來刺激投資。國防預算雖然都是用於軍事項目,但特別注重所從事的基礎技術研究和先進技術研究是軍民兩用的,通過適當的技術轉移政策,使國防部門開發的很多高新技術成果為工業界所吸收。政府對風險大、民間投資有困難的重大長期研究課題給予重點財政支持。為了鼓勵、支持、促進高新技術產業的成長,美國很多州都設立專門機構,成立了科學技術基金會、研究基金會、風險投資基金會等。風險投資是促進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一個重要措施,風險投資是把私人組織起來的大量非固定財源,以一定合夥形式投入若干即將興起的高新技術公司。有時,一些大公司也有部分資金作為風險投資的資本。銀行對發展風險投資起重大作用,美國很多大銀行成立風險資本公司,主要結創辦高新技術企業提供「種了』基金。目前,美國百家以上的銀行都成立有風險投資公司。對於創辦和發展高新技術中小企業,州政府也成立半官方風險投資公司進行幫助,提供開發補助費和扶持中小企業改造補助費,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3.高技術產業對美國「新經濟」的貢獻
  在過去的幾年裡,美國的高技術部門迅猛發展,遠遠超過了汽車與建築等傳統產業的增長速度。據美國〈商業週刊》統計,1996年,高技術產業對美國國民生產總值(GDP)貢獻了4200億美元,比1995年增長了15%。電腦、軟件、通訊三個產業,1996年對GDP的貢獻率高達33%,而同期傳統經濟的帶頭產業——建築業和汽車業對GDP的貢獻率分別只有14%和4%。因此,高技術產業已成為美國新經濟持續擴張的主要動力。
  (1)推動固定資本投資
  高技術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首先表現在推動固定資本的投資方面,包括企業和消費者在電腦周邊設備和通信設備上的支出、信息科技淨出口、消費者在電話服務及有線電視上的支出。電信結構的投資等。1996年,僅在信息技術硬件上,美國消費者與企業就投入了2820億美元。比購買新汽車和零部件多對%,比購買新住宅多49%,比工商建築開支多168%。信息技術和設備投資作為固定資本投資的大幅度增長,擴大了美國總資本存量和資本形成規模,構成「新經濟」持續擴張的重要物質基礎。
  (2)促進產品出口
  在出口方面,高技術產品成為美國出口商品的主力。1986年,飛機、數據處理機、汽車零件和高技術機械是美國主要的出口項目,迄今也仍是如此。但是,10年來的出口結構也發生了一些顯著變化。以飛機為例,1986年時大部分是軍用戰鬥機,10年後則以商用飛機為主。在辦公室及數據處理機方面,產品項目也比10年前先進。美國在海外建立的汽車廠與日俱增,其汽車零件出口也同步擴大。
  10年來,美國總出口額大幅度增長,從1986年的3059億美元,增至1996年的8480億美元,高技術產業的出口值已佔整個製造業的25%。在1996年的出口產品中,電腦芯片等高技術產品從1986年的第四位躍升至第一位;飛機從第一位降到第二位;數據處理機和汽車零件分別從第二位和第三位降到第三位和第四位。
  為了在競爭日益激烈的國際市場上出人頭地,科技上的超前,一直是美國賴以生存的主要依靠,也是其相對優勢之所在。今後,美國將會繼續保持其高技術商品出口的領先地位。
  (3)高新技術創造了新的就業機會
  人們曾經擔憂,高新技術的發展可能會減少就業機會,但實際情況證明,高新技術的發展也不斷創造著新的就業機會。圍繞信息產業的興起湧現了一支更龐大的勞動大軍,如軟件開發、系統集成、電腦維修、網絡維護、電腦培訓、電腦咨詢等,有人稱之為「電腦三產」。用於構建網絡的各種器件的研製也在吸引大量的勞動者。這種新的商業鏈提供了大量新的就業機會,例如圍繞同上直銷,就需要更多的送貨大軍。在美國,這種快遞公司空前繁榮,他們的車隊活躍在全國各地,車上配有無線接收設備,能以最快的速度、最近的路徑送貨。更多的就業機會圍繞著因特網服務展開。如Internt八ntranet的系統集成、企業網站的建立、接人服務、H硯W狠排轉製作、網上信息發佈及信息搜尋、網上廣告等。據美國信息技術協會稱,目前僅在美國就有19萬個高技術職位空缺,其中多數需要的是編程人員。
  已有研究報告指出,因特網發展正在使美國硅谷成為一個工作職位的「寶庫」。僅1997年這一地區就新增了5.3萬個職位。在這些新的職位中,軟件人員的需求最大,共新增了8300份工作;計算機和通信領域也出現了7000份新工作。約有230萬人居住在硅谷地區,僅佔整個加州全部人口的10%,但該地區1997年為加州創造了40%的出口。
  儘管對新經濟的增長模式、作用、結果因人而異認識不同。但高新技術的應用、高新技術的發展,是美國經濟由滯脹走入復甦、進入增長至關重要的決定因素,這是不容置疑的。從這一意義上說,發源於美國的新經濟就是高新技術經濟也毫不誇張。
  五、美國的企業重組S新經濟
  稱新經濟為席捲全球的浪潮,其中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新經濟帶來經濟領域的大躍動、大變革、大衝擊、大改組。處在這一浪潮的企業不可能泰然處之,依舊自我。於是美國企業中掀起了兼併重組的新高潮。
  企業(產權)重組是企業為提高資產運用效率、改善管理。解決企業發展面臨的困難所進行的產權流動和資產結構調整。
  美國作為一個典型的、發達的資本主義市場經濟國家,企業兼併重組活動的經常性和普遍性特徵是十分突出的。20世紀90年代以來,由於世界政治經濟形勢和美國國內環境的變化,美國企業兼併重組掀起了新的高潮。這是美國企業新一輪戰略大調整的重要標誌,它對美國「新經濟」產生了重要影響,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西方經濟在世紀之交發展的總趨勢。
  1.90年代美國企業重組的基本特點
  對世紀肥年代美國企業兼併在1989年達到高峰之後急劇回落,1991年降到最低點。1992年,隨著美國經濟走出衰退的低谷,4月2日美國司法部和聯邦貿易委員會發佈(橫向合併指南)(Hori。idMeng。Guideli。sof1992),拉開了20世紀90年代企業大兼併的序幕。這次美國企業兼併呈現出與以往不同的特點:
  (1)持續時間長、涉及範圍廣、交易規模大,形成百年來最大的兼併浪潮
  在美國歷史上,從1897一1990年曾有4次企業兼併高潮,分別發生在19世紀末本世紀初的世紀之交(1897一1902年)。20年代下半期(1926一1930年)、60年代下半期(1965一1970年)和80年代中後期(1984一1989年)。90年代以來的美國企業兼併高潮是第5次、也是持續時間最長的一次,從1992年到現在已持續了8年。1996年,當兼併交易額突破1萬億美元大關時,美國輿論認為本次兼併已處在峰頂,預計兼併大潮行將結束。然而,近兩年的兼併又創歷史新高,遠遠超出了人們的預料。
  20世紀90年代兼併最為突出的現象莫過於90年代中期以來所形成的巨型兼併或超大型兼併狂潮。80年代最大的一起兼併交易不過240億美元,超過百億美元的兼併交易屈指可數,90年代中期以來上百億美元的兼併交易屢見不鮮。1996年宣佈的超過百億美元的超大型兼併交易有7起,最大的兼併交易達253億美元。1997年超大型兼併達9起,最大的兼併交易達到420億美元。1998年,有9起兼併交易的價值額都超過300億美元,最大的兼併是美國最大的兩家石油公司——埃克森和美半公司合併,兼併價值高達860億美元;成為當時世界兼併之最,超過了1997年菲律賓(831億)、愛爾蘭(770億)、新西蘭(650億)、巴基斯坦(643億)等國的國內生產總值。
  (2)兼併發生的背景與以往不同
  前4農兼併的一個共同特點都是發生在經濟危機之後,在一些經歷了技術革命、價格上漲、國外競爭加劇的企業中尤為普遍。被兼併企業的經營狀況往往不佳,經營周轉困難。而這一次兼併浪潮到來之時,正是美國經濟在經歷了20世紀80年代10年痛苦調整之後,經濟表現最好之時。經濟穩步上升,通貨膨脹和失業率均被控制在很低的幅度之內,企業盈利迅速增加,股票市場表現良好,道·瓊斯指數從20世紀90年代初的四五千點上衝至目前的超過1萬點。美國公司在經歷了公司革命之後,競爭力普遍增強,盈利增加。
  (3)兼併集中在高新技術領域,信息業、金融業是兼併的熱點產業
  20世紀90年代美國企業大兼併的一個突出的特點是兼併集中在航空航天、軍工製造、製藥與生命技術、信息通信、電子設備與半導體產品生產等高新技術領域。在以往的4次兼併中,第1一2次集中在重工業生產領域,第3一4次集中在工業、商業。運輸、通訊等服務領域,當前兼併重點領域的再轉移,更為明顯地反映了技術進步和產業結構上的新變化和新趨向。
  必須指出,與其他行業的兼併相比,信息業和金融業的兼併更為引人注目。第一,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的特大兼併中,信息業和金融業的兼併占主體,成為兼併高潮的主要推動力量。1996一1998年,在每年宣佈的10大兼併交易中,電信和金融業的兼併交易均占6項。第二,信息業和金融業的兼併更為頻繁和激烈。在電信業中,由於管制的消除,被分割的電信公司大舉進行兼併組合,如美國電話電報公司AT&T、世界通訊公司、SBC通訊公司、大西洋貝爾公司等各自完成了數十項收購,而它們的兼併又往往以被兼併公司的多次兼併為基礎。
  計算機行業、芯片和軟件業的著名公司IBM、英特爾、微軟、康柏、太陽、網景等合縱連橫,角逐網絡,不斷掀起兼併浪潮。在金融業,對年代確立的商業銀行、投資證券和保險業制度,以及限制跨州設立分支機構的制度在90年代開始被突破,使美國金融業的集中進程加快。1993年,美國商業銀行為1.l萬家,1996年,商業銀行數目已減少到9528家,目前僅為9000家左右。
  (4)強強聯合、優勢互補、行業集中化成為兼併的主要特徵
  20世紀80年代後期,美國企業兼併已出現放棄多元化戰略的趨向。90年代以來,由於新的兼併指南的導向作用,大多數兼併都旨在加強公司的核心業務,注重長期發展和對全球市場的影響力。因此,與行業集中化戰略一致,20世紀90年代美國企業兼併在性質上主要表現為橫向兼併,即生產相同或相似產品。提供相同或相似服務的經營者之間的兼併。電信業、金融業、鐵路業、航天航空工業、軍火工業、石油上業中的特大兼併交易使這一特徵十分明顯。(財富》雜誌1998年6月22日刊載傑弗裡·科爾文的文章說;「1個世紀前的大兼併就像今天一樣,不是以縱向兼併為特徵的,而是以橫向兼併為標誌,在這個過程中一些企業合併成巨型公司。」
  所謂優勢互補是指不同經營區域(市場)、不同技術或業務專長、不同規模。不同管理模式、不同生產和服務優勢之間的互補,這種優勢互補的理論基礎是所謂協同競爭論。波音公司與麥道公司的互補性兼併,目的就是反擊歐洲空中客車的競爭。正如波音公司總裁康狄特在兼併麥道公司時所說:「我們需要足夠的重量進行全球競爭,需要足夠的寬度來夷乎我們前進的道路。」
  (5)兼併的目的側重於長遠利益
  過去幾次美國企業的兼併浪潮,往往是為了達到壟斷的目的,即通過兼併來擴大市場份額,或通過兼併來做到多樣化投資,從而避免和降低經營風險。而這一次兼併浪潮,美國企業更重視潛在的戰略利益,兼併的目的更多側重於國際化、全球化的競爭,以及佔領新的技術和行業的發展制高點,從而在今後的競爭中處於更有利的位置,以獲取未來潛在的利益。1997年美國著名的美林證券公司以53億美元兼併英國最大的資金管理公司——水銀資產管理公司就是著眼於全球化競爭的典型案例。通過兼併,不僅使美林貨幣管理國際化,而且使水銀的核心優勢——國際基金和養老基金走向美國市場,彌補了美林的不足。美國國際商用機器公司(IBM)在硬件上與英特爾公司結盟,在軟件上與微軟公司聯姻,則使得三家著名電子公司在高科技領域的稱雄地位都變得難以動搖。
  (6)兼併的形式靈活多樣
  以前美國公司的兼併浪潮中大都是大公司吃掉小公司,即以強吃弱。而在這次兼併浪潮中,卻出現了大公司兼併大公司即強強聯合,甚至小公司收購大公司的現象。如1997年11月10日.美國世界通信公司以370億美元的天價兼併了美國的第H大微波通信公司(MCI),創造了以小吃大的先例。
  此外,像20世紀80年代時那種被收購公司處於嚴重債務危機,股票上市價格表現最為活躍,而報價收購公司也充滿敵意,目的是想趕走目標公司的行政人員,這種惡狠狠的收購與被收購鬥爭情況在這次兼併浪潮已不再存在。我們看到的是雙方公司管理人員和股東們皆大歡喜,結為秦晉之好。
  (7)跨國並購成為當前兼併的重要組成部分
  美國企業兼併除了美國公司之間的兼併之外,還包括美國公司對外國公司的兼併和外國公司對美國公司的兼併。80年代,美國企業併購中跨國共購已經板有聲勢,尤其是日本、西歐公司對美國公司的併購。90年代,美國公司加強了對外併購,與外國公司對美國公司的併購交相發展,掀起跨國並購的新高潮。僅1997年上半年美國就兼併了305家歐洲企業。同時美國企業也大量被別國收購。
  外國公司對美國公司的兼併成為外國公司90年代對美國直接投資的主要形式。從1992一1997年外國公司用於並購美國公司的支出(占對美國直接投資總額)比率由69.2%增加到90.8%,並購額增加了5倍。
  20世紀90年代,美國公司加強了對外併購,完全改變了80年代的態勢。1992一1996年,美國公司對外國公司的併購額由137億美元增加到593億美元,1995年曾達到626億美元,與外國公司對美國公司的併購額相當,遠遠超過了20世紀80年代美國公司對外國公司的併購額(最高年份為271億美元)。
  在與美國企業相關的國際購併中,西歐與美國公司之間的併購是主流。1994一1996年,美國公司對歐盟公司的併購數超過了歐盟公司兼併美國公司的數目。在汽車業,1998年11月,德國戴姆勒一奔馳公司以400億美元並購美國底特律汽車三巨頭之一的克萊斯勒公司;在電信業,1998年7月,美國電話電報公司與英國電信公司宣佈,共同建立一家資產達100億美元的全球性電信公司;1999年1月,英國最大的無線通訊公司Vodafone集團出價600億美元收購美國Airtouch公司,組成世界最大的移動電話公司。在石油業,1998年,英國石油公司以550億美元兼併美國第5大石油公司——阿莫科公司;目前英荷殼牌公司正在與美國謝夫隆石油公司商議併購,以奪回因埃克森和美軍公司合併所失去的世界第一的地位。在製藥業,有美國普強公司同瑞典法爾馬西亞醫藥公司高達130億美元的兼併。2.90年代企業兼併重組的原因
  企業的兼併重組,有其內在的發展機制,同時也與一定的國際經濟格局。外部政策環境和企業戰略轉變等因素密切相關,具體而言,90年代美國掀起的兼併重組的浪潮主要是由於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1)企業自我成長機制
  企業得以生存和發展的關鍵在於利益機制的驅動,隨著現代公司的發展,規模經濟效益愈顯重要,經濟素質原理證明,旨在通過兼併達到規模經濟和壟斷是有利可圖的。事實上,美國沒有一個大公司不是通過某種程度、某種方式兼併而主要是靠內部擴張成長起來的。關於這一點,無論是從19世紀90年代初在美國出現的兼併小高潮,還是20世紀90年代的席捲世界的兼併浪潮,都可以充分地予以證明。目前的企業兼併,無疑都是試圖通過組織結構的調整,來擴大企業規模,從而獲得在市場上的競爭優勢,尋求更為有利的快速發展的途徑。有關專家指出美國經濟正從工業經濟向信息經濟、服務經濟和智能經濟過渡。未來美國有可能將汽車、電子業逐步讓給日本,將紡織、服裝讓給中國,將農產品和食品加工業讓給加拿大和墨西哥,而集中投資高科技通訊和信息產業,以及包括資本經營在內的金融、保險、法律。資產管理等咨詢服務業,並以此保持美國的競爭力和綜合實力。
  需要指出的是,美國企業兼併和結構調整始終是企業行為,政府一般既不介入,更不發佈指令。政府是管理者,而不是參與者,其職能是為企業兼併及結構調整提供保障,規範市場行為。當發生壟斷加劇,削弱競爭環境和影響企業發展時,政府才出面干涉,並加以制裁。1997年10月,美國政府司法部向聯邦法院指控微軟公司「利用視窗軟件的壟斷來保護和擴大它的市場壟斷」,便是一例。
  (2)美國經濟形勢的好轉
  企業兼併活動的冷熱曲線是與經濟運行的起伏走勢相吻合的。近幾年,美國連續數年經濟穩定持續增長,公司的經營狀況也隨著經濟狀況的好轉而明顯改善,利潤逐步回升,企業積蓄了大量資本,且國際資本市場進一步發達,這就為企業開展新一輪擴張創造了良好的經濟環境和資本條件。20世紀90年代初,美國經濟搖擺不定,無力擺脫衰退。由於緊縮銀根,金融市場疲軟,企業的兼併與收購也進人低谷。1991年,企業併購1877起,交易值692億美元,為叨年代最低谷;但從1993年起,美國經濟開始復甦和回升,給要求變革的美國大公司提供了巨大的市場機會,企業併購活動又呈現出明顯的上升勢頭;1994年,美國企業併購交易額達3419億美元;1995年,美國企業併購數量為9152起,涉及金額5190億美元,均創歷史最高記錄。1996年,美國企業併購愈演愈烈,並購案達10200起,全年涉及並購金額6588億美元,再度刷新了上一年剛創下的兩項歷史記錄。
  (3)世界格局的變遷和競爭的激化
  進入90年代,隨著冷戰的結束,世界格局發生了深刻的變化,由兩極走向多極。同時,世界經濟一體化進程加快,區域化趨勢日益明顯,企業間的競爭已達白熾化,企業的國際化趨勢也愈益增強,在風雲變幻的市場環境下,企業的興衰成敗,最主要的取決於企業經營的規模效益。在這種情況下兼併就自然成為企業增強實力、實現規模經營、獲得最佳經濟效益,從而實現自身的發展與擴張的有效途徑,成為企業實施跨國經營,進而打破貿易壁壘,搶佔國際市場和提高國際競爭力的一個重要戰略措施。美國銀行為了應付日、德自80年代以來金融業通過並購而實力迅速增強的挑戰,在過去三年中特大銀行兼併案發生了十多起。如1995年美國化學銀行與大通銀行合二為一,成為美國最大銀行。而波音和麥道這兩大航空工業巨頭的合併之舉,正是為了對付來自歐洲空客集團的挑戰。這類以旗鼓相當的同行為對手的競爭,相信今後還會更加激烈。
  (4)美國政府的政策性因素
  由於兼併可能導致市場的壟斷和寡頭,從而抑制自由競爭,因而美國政府往往通過制定反托拉斯法等法律來限制過度的企業兼併行為。然而,當前全球性的經濟結構和產業結構都在發生急劇的和深刻的變化,各行各業都面臨著嚴峻的挑戰。於是,美國國會在強大遊說壓力之下,順應輿論,採取放鬆管制措施,已很少有人提及反托拉斯法了。美國許多行業的成功兼併得益於這一「政策放寬」。銀行從過去只能經營商業銀行業務,發展為商業銀行業務與投資銀行業務的兼營。投資銀行業務的商業利潤,正使從事這一業務的企業競爭日趨激烈,它不僅刺激了為投資銀行業務服務的企業兼併越來越多,也使投資銀行和投資基金業務本身的兼併和業務的交叉越來越盛行。通訊服務也從過去的管制走向開放,競爭的激烈促使公司只有不斷壯大,擴大規模才能獲得規模效應,獲得更高利潤。
  (5)企業經營戰略調整
  美國第5次企業兼併浪潮決非一般市場投資行為,它反映了企業經營戰略的新趨勢:即著眼於企業的長遠生存和發展,尋求在市場競爭中佔有更大的份額。企業希望通過綜合運用資源,減少重複勞動以及利用每一項關鍵技術,擴大業務和降低成本。因此,與所謂的競爭對手結盟或合併的「合作競爭」模式日益興盛,許多企業甚至認為和競爭對手合併或「合作競爭」反而是生存的契機,甚至是制勝的保證。這也是企業追求「全球化戰略」的具體體現,波麥合作就是變昔日的競爭對手為今日的「合作競爭」夥伴的典型範例。
  3.90年代企業兼併重組對新經濟發展的作用和影響「
  20世紀90年代美國公司的兼併重組通過對外擴張、通過產業結構調整和促進國內市場的壟斷競爭有力地支待了美國經濟持續增長。
  (1)加強了壟斷競爭,降低了價格,促進了消費
  企業兼併的直接作用就是導致生產和服務的集中與壟斷,與之相關的是成本降低和壟斷價格及壟斷利潤。20世紀叨年代美國企業兼併導致了壟斷和集中的進一步發展。1992年,美國500家大公司的總資產為25500億美元,平均每家公司的資產為50億美元;1998年,500家大公司的總資產為142800億美元,平均每家公司的資產達到285億美元,每家公司的資產增加了4.7倍。500家大公司的銷售收入占GDP的比重,1992年為39.3%,1998年為67.4%。在各行業和部門,大都形成3一5家左右的大公司壟斷的局面。
  價格競爭一直是壟斷競爭的重要手段,90年代以來,由於兼併導致市場競爭的結構變化和美國司法部及貿易委員會把反壟斷的重點放在價格標準上,兼併後的壟斷企業更加重視價格競爭。美國消費物價水平保持穩定並呈下降趨勢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價格競爭日益激烈。例如,1991一1996年,美國鐵路公司(年收入在2.5億美元以上)減少到11家,鐵路貨運價格僅增加2%,其中1994一1996年則保持穩定、並略有下降,同期鐵路貨運量則增加了13.6%。又如電信業中,美國長話公司競相殺價,推出各種優惠條件爭取用戶。
  在壟斷競爭和新技術的作用下,美國總體物價水平處於穩定和下降的趨勢,通貨膨脹率自1992年以來一直低於3%,1996年以來僅為2%左右。國內消費增長率則由1992年的2.9%提高到1996年的3.5%,1998年的4.8%,1999年初的5%。由於消費占美國GDP的2/3以上,90年代的大兼併對美國經濟增長的貢獻也就不言而喻了。
  (2)有力地支持了投資和信息產業的發展,推動了美國經濟結構調整
  在科技發展出現重大突破的情況下,結構調整往往表現為全局性、大規模的重組與投資活動。企業重組兼併浪潮可以發生在經濟循環的各個階段上,但是,在經濟危機期間的重組兼併很少具有產業調整的性質,而經濟恢復和高漲期間的兼併如果是順應科技發展、具有主體產業方向則會對經濟結構調整產生重大貢獻。簡而言之,結構調整就是企業通過兼併與投資,將新技術產業化、將經濟資源轉向新的產業部門,擴大其生產供應能力,同時相對收縮其他產業並在其他產業中增加新技術產品的運用比率、提高生產效率的過程。這也是社會供求保持相對均衡、經濟持續增長的過程。
  20世紀90年代美國企業兼併的重心集中在信息產業部門,兼併形成的壟斷競爭又推動著投資與開發,信息產業的發展事實上成為結構調整的先導和標誌。據統計,伴隨兼併,以信息技術為主體的高新技術產業1991年以來年均投資增長率達19%。信息技術生產行業(計算機、半導體和通訊設備製造)的實際產出1992年一1997年增長了3倍以上,1994年一1997年,信息技術生產部門的年均產出增長達到12%以上,其中計算機和辦公設備生產部門的年均產出增長率達到35.6%,成為美國製造業中的增長冠軍。1995年一1997年,信息技術產業中的電子電氣設備生產部門的產值(按1992年不變價格)占製造業產值的比重由14%增加到19.2%。
  信息技術產品生產部門的重組與投資發展成為信息服務部門乃至其他生產和服務部門重組與投資發展的重要條件。90年代美國企業的投資規模和增長速度是戰後少有的(年均11%),而信息設備的投資規模和速度更是空前的。
  90年代美國經濟結構由於信息技術產業的發展和擴張而加速調整,1990年,一、二、三次產業的產值比重為3.9%。22.8%、73.l%。1997,三次產業的產值為3.1%、21.0%。76.0%,在第三產業內部、金融業和一般服務業的產值增加最多,分別增加了59.8%和59.3%。從就業比重看,1997年一。H、三次產業的就業比分別為2.0%、19.0%、79.0%,1990年的就業比重為3.3%、24.5o、
  72.1%。90年代的大兼併沒有導致失業率上升,失業率保持在5%以下,第三產業的發展是一個重要原因。
  (3)提高了美國企業的國際競爭力,美國對外貿易和投資地位得到改善
  通過持續的、大規模的兼併重組,美國企業的國際競爭力明顯增強,美國在全球經濟的主宰地位愈加明顯。

  
上一頁 b111.net 下一頁
雲台書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