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雲台書屋>>百科書籍>>遠見>>父母的革命

雲台書屋

第七章 情商的革命


  你是懂得情感教育的父母嗎?


1.21世紀的智能定義


  何謂EQ?它是Emotionai Quotient的英文縮寫。它的漢語意思是情緒智慧或情緒智商,簡稱為情商。

  在西方文明的傳統中,理性一直被強調到無以復加的地步。笛卡爾有言:我思故我在。如此前提之下的結論是:人類可以以理智的方式戰勝生活,而感覺不過是困擾生活的因素罷了。

  愛默特學院有一位同學成績很好,入學時性向測驗有800分,自然是聰穎過人,只可惜他總是四處遊蕩,遲睡晚起,因而經常逃課。他費了近十年才拿到學位。

  有些人在潛力、學歷、機會各方面都相當,後來的際遇卻大相逕庭,這便很難以智商(IQ)來解釋。在美國,曾有人追蹤1940年哈佛95位學生中年的成就,發現從薪水、生產力、社會地位諸方面考察來說,在校考試成績高的不見得成就較高,對生活、人際關係、家庭、愛情的滿意程度也能力無疑將使她在講求人際能力的領域中一展所長,這些領域可能包括銷售、管理、外交等等。

  朱蒂的人際能力能這麼早地被發現是很幸運的,這是因為她的學校正進行一套多元發現計劃,目標是培養學生多方面的智力。該學校深信人的能力絕對不僅局限於傳統教育著重的說、讀、寫而已,像朱蒂的人際能力也是一項值得培養的才華。他們鼓不是最高的。

  另有人針對背景較差的450位男孩做同樣的追蹤,他們大多來自移民家庭,其中2/3的家庭仰賴社會救濟,住的是有名的貧民窟,有一半孩子的IQ低於90。研究同樣發現i Q與其成就不成比例,譬如說IQ低於80的人裡,有7%的人失業十年以上,IQ超過100的人中同樣有7%。就一個40來歲的中年人來說,IQ與其當時的社會地位有一定的關係,但影響更大的是兒童時期培養起來的處理挫折、控制情緒、與人相處的能力。

  另外一項研究的對象是1981年伊利諾州某中學多位畢業演說代表與致詞代表學生,這些人的平均i Q是全校之冠,他們上大學後成績都不錯,但到30歲時卻都表現平平。

  中學畢業十年後,只有1/4的人在本行中達到同年齡的最高階層,很多人的表現甚至遠遠不如同濟。

  乍看之下,四歲的朱蒂似乎顯得落落寡合,不及其他的小朋友來得合眾。玩遊戲時她總是站在邊緣位置,而不是全身心投入其中。事實上朱蒂對幼稚園的人際生態有很敏銳的觀察力,可以說她對其他人的瞭解遠遠超過同輩孩子。

  但朱蒂的能力一直未被發現。直到有一天老師集合所有小朋友玩一種遊戲。遊戲方式是用棍子綁一些假人,頭部貼著同學和教師的照片,請同學指出其他同學最喜歡玩耍的角落,或是哪一位同學與哪一位同學最要好。這種遊戲可說是小朋友社交觀察能力的最佳測驗。結果證明朱蒂的觀察力是最敏銳的。

  朱蒂對班上同學的人際生態掌握得一清二楚,對一個12歲的孩子而言這幾乎是不可思議的。朱蒂長大後,這些勵學生全方位地發展各項才能,進而將學校教育擴大為生活的教育。

  主導這個計劃的靈魂人物是哈佛教育學院的心理學院的心理學教授葛德納,葛德納說:「時代已經不同,我們對才華的定義應該擴大。教育對孩子最大的幫助是引導他們走入適性的領域,使其潛能得以發揮而獲得最大的成就感。今天我們完全忽略了這個目標,我們實行的是一視同仁的教育;彷彿要把每個人都教育成大學教授,對每個人的評價也都是依據這個狹隘的標準。我們應該做的是減少評比,多花心力找出每個人天賦加以培養。成功可以有無數種定義,成功的途徑也千變萬化。」

  傳統對於智力的觀念有很多限制,葛德納是少數率先指出這一點的人。他指出智力測驗的全盛時期始於二次大戰期間,當時200萬美國人首度參加大規模的紙上智力測驗,測驗方式是哈佛大學心理學家劉易士·特曼(Lewis Terman)剛發明出來的。此後數十年即葛德納的所謂的IQ思考模式期」:「大家普遍認為一個人是否聰明是與生俱來的,後天能改變的很有限,智力測驗可測出一個人是否聰明或愚笨。

  美國學生入學性向測驗也是基於同樣的觀念設計的,認為單一一種性向可決定所有人的未來。這種觀念普遍存在於社會說,IQ最高的5個小孩中,1個在三個領域中表現優異,3個在兩個領域表現優異,另一個只在1個領域較傑出。且各人突出的領域相當分各階層。」

  1983年葛德納出版影響深遠的《心理結構》一書,明白駁斥這種IQ決定一切的觀念,指出人生的成就並非取決於單一的IQ,而是多方面的智能,主要可分為七大類。其中兩類是傳統所稱的智能——語言與數學邏輯,其餘各類包括空間能力(藝術家或建築師),體能(如瑪莎·萬蘭姆的優雅或魔術之師強森的靈活),音樂才能(如莫扎特)。最後兩項是葛德納所謂「個人能力」的一體兩面,一是人際技巧,如治療師或馬釘路德·金這樣的世界領袖;另一方面是透視心靈的能力,如心理學大師弗洛伊德。表現在你或凡夫俗子身上,則是能夠敏銳掌握自我內心的感受,從生活中得到平靜與滿足。

  葛德納提出的最重要的觀點是多元化,打破以IQ為單一的不可動搖的標準的傳統觀念。他指出求學過程中的重重考試都建立在狹隘的智力定義上,完全無法反映實際生活中多種能力對個人成就的影響。

  葛德納指出,將智能分成七大類只能是一種方便的作法,人類才能的多樣性是無法簡單的分類的。葛德納及其同僚曾嘗試將這七類再細分為20類,例如將人際關係能力再分為四類:領導能力、交朋友的能力、解決糾紛的能力、分析社交生態的能力(前文所舉四歲的朱蒂所表現的)。

  這種多面向的智能觀可更完整地呈現出孩子的能力和潛力。葛德納等人曾經讓多元智能班的學生做兩種測驗,一種是傳統標準的史丹福畢奈兒童智力測驗,另一種是葛德納的多元智能測驗,結果發現兩種測驗成績並無明顯的關聯。

  IQ最高的兒童在10類智能的多元測驗中表現各異。舉例來說:4個音樂較佳,2個特長在視覺藝術,1個是社交領會能力絕佳,1個特長是邏輯,1個是語言。5個高Iq的孩子在運動,數字、機械方面都不太行,運動與數字甚至是其中兩個孩童的弱點。

  葛德納的結論是:史丹福畢奈智力測驗無法預測孩童在多元化智能領域的表現。反之,教師與家長可根據多元智能測驗,瞭解孩子將來可能有傑出表現的性向。

  葛德納後來仍不斷發展其多元智能觀念,他的理論首度問世後約十年,他就個人智能提出一個精闢的說明:人際智能是瞭解別人的能力,包括瞭解別人的行事動機與方法,以及如何與別人合作。成功的銷售員、政治家、教師、治療師、宗教領袖很可能都有高度的人際智能。內省智能……與人際智能相似,並根據此一認知來解決人生的問題。

  葛德納在另一篇文章中談過這兩種智能,他說人際智能的精確定義是:「能夠認知他人的情緒、性情、動機、慾望等,並能做適度的反應」。內省智能則是自我認知的鑰匙,指的是「能夠認識自己的感覺,辨別其異同,作為個人行為的依據」。

  要進一步探討個人智能,我們不能不著繼葛德納之後的其他理論派別,其中最值得注目的是那魯的心理學家彼得·沙洛維,他對情感與智能的結合方式有很精闢的見解。不過沙洛維並不是朝這個方面努力的第一人,即使是鼓吹IQ最有力的人士,偶爾也嘗試將情感納入智能的領域,而不認為情感與智能是相衝突的概念。知名的心理學家宋戴克對20世紀二三十年代IQ觀念的普及影響頗大,但他也曾在《哈潑》雜誌撰文闡釋IQ與情感密不可分。他指出社會智能本身便是IQ的一部分(所謂社會智能是指瞭解他人的思想行為,據以做出適度因應的能力)。另有些心理學家則認為社會智能不過是操縱他人的技巧,亦即不顧他人的意願,使其按照自己的意思行事。但這種關於社會智能的定義,未能為IQ派的學者所普遍接受,到1960年某著名教科書甚至宣稱社會智能的觀念「毫無價值」。。

  但學者終究不能忽視人際智能的重要,因為人際智能根本上是直覺的常識。耶魯心理學家羅位·史登柏格曾作過一個試驗,請一群人敘述何謂「聰明的人」,結果發現人際技巧是最重要的特質之一。史登伯格經過一番系統化的研究,得出與宋戴克相同的結論:社會智能有別於學院的智能,而且是實際生活表現的關鍵能力。以在職業領域備受重視的實際智能來說,管理者是否觀察入微地理解非語文的信息便很重要。

  近年來愈來愈多的心理學家贊同葛德納的看法,傳統的IQ觀念都圍繞著狹隘的語言與技術能力,智力測量的成績最能直接預測的,其實是課堂上的表現或學術的成就,至於學術以外的生活領域便很難觸及。這些心理學家(包括史登伯格與沙洛維)擴大了智能的定義,嘗試從整體人生成就的角度著眼,從而對個人或EQ的重要性有了全新的評價。

  沙洛維為EQ下基本定義時,涵蓋了葛德納的個人智能,繼而擴充為五大類:

  1認識自身的情緒。認識情緒的本質是EQ的基石,這種隨時認知感覺的能力,對瞭解自己非常重要。不瞭解自身真實感受的人必然淪為感覺的奴隸,反之,掌握感覺才能成為生活的主宰,面對婚姻或工作等人生大事較能知所抉擇。

  2妥善管理情緒,情緒管理必須建立在自我認知的基礎上。如何自我安慰,擺脫焦慮、灰暗或不安,這方面能力較匱乏的人常須與低落的情緒交戰,掌握自控的人則很快能走出生命的低潮,重新出發。

  3自我激勵。無論是要集中注意力。自我激勵或發揮創造力,將情緒專注於某一目標是絕對必要的。成就任何事情都要有情感的自制力——克制衝動與延遲滿足。保持高度熱忱是一切成就的動力。一般而言,能自我激勵的人做任何事效率都比較高。

  4認知他人的情緒。同情心也是基本的人際技巧,同樣建立在自我認知的基礎上。具有同情心的人較能從細微的信息覺察他人的需求,這種人特別適於從事醫護、教學、銷售與管理的工作。

  5人際關係的管理。人際關係就是管理他人情緒的藝術。一個人的人緣、領導能力,人際和諧程度都與這項能力有關,充分掌握這項能力者常是社會上的佼佼者。

  當然,每個人在這些方面的能力不同,有些人可能很善於處理自己的焦慮,對別人的悲傷卻不知從何安慰起。基本能力可能是與生俱來的,無所謂優勢之分,但人腦的可塑性是很高的,無論哪方面的不足都可加以彌補與改善。

  IQ與EQ雖互異但不衝突,每個人都是兩者的綜合體,IQ高而EQ奇低,或IQ低而Eq奇高的人都很少見。事實上,IQ與EQ雖判然分明,二者之間確乎有一定的關聯。

  但上面的分析可幫助我們分析與瞭解個人的特質。而兩相比較,EQ仍是使我們成為完整個人的更重要的因素。


2.應付新時代人


  大家都很熟悉智力測驗,但目前尚無所謂的EQ測驗,將來可能也不會有。今天有關EQ的研究雖然日益豐富,但有些能力(如同情心)必須透過實況反應才能測驗出來,例如讓受測者從一個人的表情判斷其情緒。不過仍有人嘗試比較IQ與EQ的差異,加州柏克萊大學心理學家傑克·布拉克以一種近似EQ的「自我彈性」為標準,比較高IQ與高EQ型的差異,發現兩者確有天壤之別。

  純粹高IQ型可謂是一種誇大可笑的知識分子,知識的巨人,生活的白癡,但男女略有差異。這類人往往有抱負有效率,呆板而頑固,不易為自身的問題所困擾。此外也較驕做好評斷,一絲不苟自我壓抑,面對性與感官享樂無法自在,疏離而冷漠。

  反之,EQ很高的人多是社交能力極佳,外向而愉快,不易陷入恐懼或憂思,對人對事容易投入,通常較正直,富同情心,情感生活通常較豐富但不逾矩,自處或與他人相處都能怡然自得。

  高IQ的女性對自己的智力充滿自信,善於表達自己的看法,具廣泛的智識與美學上的興趣,通常較內向,如沉思,易焦慮愧疚,不易公開表達憤怒而常用間接方式。

  EQ較高的女性能直接表達感受,富自信,覺得生命有意義,和男性一樣外向合群,善於調整壓力,容易結交新朋友,無處不自安,能表現幽默的創意,能坦然享受感官的經驗。與高IQ的女性不同,這種人很少覺得焦慮、愧疚或陷入沉思。

  21世紀的智能定義必將發生嶄新的變化。當然,這幾種典型都是很極端的,多數人都是IQ與EQ的不同組合,生挑戰的絕妙武器在生活中,我們對於IQ即Intelligence Quotient(智商)早已耳熟能詳了。許多人都做了IQ測驗,即智商測驗。而一般人都認為一個人的智商高低與一個人的人生成就是密切地相關的。然而,如今再持這種觀點的人卻被認為大大落伍了!

  人類智能的研究領域已有了極其重大的新發現。國外最新研究表明,最精確、最驚人的成就評量標準是EQ,而不是IQ。

  前面已經提到,EQ包含了五個方面的內容:1是認識自身的情緒;2是妥善管理自身的情緒;3是自我激勵;4是認識他人的情緒;5是人際關係的管理。

  在生活中,我們常常遇到這樣一種現象:一些IQ很高的人並不見得會一定成功,而一些EQ很高的人則必定會成功。為什麼呢?因為IQ高的人一般都是專門家,而Eq高的人卻具備一種綜合與平衡的能力。如果以我們的中華古訓來解釋一下,那就是一個成功的人應是一個人情練達的人。

  而一個人情練達者必是EQ高者,而非IQ高者。因此,一個人想獲得成功,就必須大力提升自己的EQ。EQ是成功者,尤其是領導者所應具備的一種基本能力。

  大量研究顯示,一個人在校成績優異並不能保證他一生事業的成功,也不能保證他能攀升到企業領導地位或專業領域的巔峰。雖然我們並不否定在校的學習能力,但在今天這個競爭日益激烈的社會中這絕不是成功的唯一條件。換句話說,在現代社會中EQ的重要性絕不亞於IQ,值得研究的是如何在理性與情感之間求得平衡,否則徒有智慧而心靈貧乏,在這個複雜多變的時代極易迷失方向。

  如今EQ在國外已被納入正式教育。美國的學校已開辦EQ課程,將其與傳統的語言、數學課程並列。在港台地區,EQ也正在成為一門顯學。

  我們適當追溯IQ與EQ的歷史會使問題更加昭然。

  長久以來,智商一直被視為事業與私生活方面成功的先決條件,當然這種假設並非無根據的神話。不管是牛頓還是愛因斯坦,其偉大成就肯定與其智商有直接關係,但他們的成就不能僅僅被視為偉大思想的成果,因為缺乏具有動力的情緒及富於預感的感覺或直覺,是絕對無法造成這一切的。

  在西歐,情緒與智商「分家」有其很深的淵源,可以一直追溯到古代。事實上,沒有情緒的力量來承擔及塑造,思想是無法由歷史,也無法由個人發展而來的。

  今日,時機已成熟了,我們必須重新為情緒定位。舉例來說,心理學上經常談到「情緒的轉變」。尤其是社會及健康心理學家們,早就肯定一向被漠視的「感覺」。他們認為,「感覺」對人的經歷及行為有一定的影響力。其中,較新的看法認為,分析力及理性的智能對生活而言,只不過是排名第五位的影響因素罷了。

  在生活的每一個層面都適用「感覺」的復興,此自有其實用的理由與根據。人際關係日益複雜的現代及未來社會德納說過:「一個人最後在社會上佔據什麼位置,絕大部分取決於非IQ因素,諸如社會階層、運氣等。」

  《鐘形曲線)一書,作者理察·享斯但與查爾斯·穆瑞雖強調IQ的重要性,但也不否認非IQ因素的重要:「假設一個人參加性向測驗,數學一項僅得50分,也許他不宜立定志向當數學家。但如果他的夢想是自己創業,當參議員或賺100萬,並非沒有實現的可能……影響人生成就的因素實在太多,相較之下,區區的性向測驗何足道哉。」

  EQ,包括如何激勵自己愈挫愈勇,如何克制衝動延遲滿足;如何調適情緒,避免因過度沮喪影響思考能力;如何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對未來永遠懷抱希望。Eq是很新的觀念,不像IQ已有近百年的歷史。目前,我們還無法確切解釋每個人的際遇如何受EQ的影響,但就現在的資料來看,EQ的確很重要,甚至比IQ更重要。有人說經驗與教育對提高IQ效果有限,然而在用心的教導下,EQ的確能得到改善與提高。

  學習成績優異,並不保證你在面對人生磨難或機會時會有適當的反應。既然高Iq不一定能與幸福快樂或成功畫上等號,我們的教育仍以學業為重,忽略了與個人命運息息相關的EQ(或可稱為性格特質)就是一個嚴重的錯誤。心理情感同樣有技巧高下之分,同樣有一套基本的能力標準,這和算術、閱讀能力並無二致。EQ正可解釋同樣IQ的人何以有不同的成就,因為它可決定其他能力(包括智能)的發揮極限。

  生命的成就絕對不只一條途徑,正如所謂行行出狀元。

  在這個日益顯出知識重要的社會,技術能力當然是一種重要的途徑。我們常聽到小孩子說一個笑話:「一個笨蛋15年後變成什麼?」答案是:老闆。不過即使是笨蛋,如果EQ高照,職業上的表現也必然略勝一籌。

  諸多證據顯示,EQ較高的人在人生各個領域較多優勢,無論是談戀愛、人際關係或是理解辦公室政治中不成文的遊戲規則,成功的機會都比較大。此外,情感能力較佳的人通常對生活較滿意,較能維持積極的人生態度。反之,情感生活失控的人必須花加倍的心力與內心交戰,從而削弱了他的實際理解力與清晰的思考力。

  IQ並非成功的唯一法寶,EQ才是人生的決勝關鍵。這一點在今天這個競爭日趨激烈、知識爆炸、人際關係複雜的社會中更顯出其重要性。


3.樂觀開朗:中國父母必不可少的EQ指標


  一項研究請學生考慮下列假設性問題:

  你設定的學期目標是80分,一周前第一次考試成績發下來了(占總成績的30%),你得了60分。你會怎麼做?

  每個人的做法因心態而異。最樂觀的學生定要更用功,並想到各種補救的辦法。次樂觀的學生也想到一些方法,但比較沒有實踐的毅力。最悲觀的學生則根本放棄,一蹶不振。

  上面的問題其實也不完全是假設性的。上述研究是由美國堪薩斯州大學心理學家史耐德主持的,他研究學生學習成績與其樂觀心態之間的關係,甚至比傳統所進行的入學測驗更為準確,也就是說就智能相當的學生做比較,情感能力影響其表現甚巨。

  史耐德的解釋是:樂觀的學生會制定較高的目標,知道如何努力去年成。比較智能相當的學生後會發現,影響其事業成敗的主要因素是心態是否樂觀。

  將此實驗推及父母對孩子的培養教育,其結論大致相同。尤其是父母樂觀開朗的,其孩子一般也較樂觀,成就比較大。

  古希臘有一則令人深思的神話,說古希臘公主潘朵拉因美貌遭神嫉,故意送給她一個神秘的盒子,叮囑她絕對不可打開。一日潘多拉禁不住好奇心的誘惑,掀開盒子一角偷窺,從此釋出人世的一切苦難:疾並苦痛、瘋狂。所幸一個好心的神幫助她及時蓋上盒子,才沒有放走讓人類得以忍受一切痛苦的良藥:希望。

  現代研究人員發現,希望不只是痛苦時的慰藉,在生活中它扮演著更為重要的角色。不論是學習或事業,總是懷抱希望的人在各領域都能比人更佔優勢。希望的意義不只是樂觀的心態,據史耐德的定義,希望是「相信自己具有達成目標的章志力與方法,不管目標是什麼」。

  當然每個人的自信程度都不相同。有些人自信總能擺脫困境,解決難題,有些人則懷疑自己沒有達成目標的精力、能力或方法。史耐德發現高度樂觀的人具備若干共同性質:較能自我激勵,能尋求各種方法實現目標,遭遇困境時能自我安慰,知所變通,能將艱巨的任務分解成容易解決的小部分。

  從EQ的角度來看,樂觀意指面對挑戰或挫折時,不會滿腹焦慮、抱持失敗主義或意志消沉;這種人在人生的旅途上較少出現沮喪、焦慮或情感不適應等問題。

  麥特·畢昂迪是美國知名游泳選手,1988年代表美國參加奧運會,被認為極有希望繼1972年馬克·史必茲之後奪得七項金牌。但畢昂迪在第一項200米自由式比賽中落居第三,第二項100米蝶式原本領先。到最後一米硬是被第二名超了過去。

  各報都以為兩度失金將影響畢昂迪後續的表現,沒想到他在後五項比賽中竟連連奪冠。只有賓州大學心理學教授馬釘沙裡曼對這項轉變不感意外,因為他在同一年度曾為畢昂迪做過樂觀影響的實驗。實驗方式是一次表演後,故意請教練告訴畢昂迪他的表現不佳(事實上很不錯)。接著請畢昂迪稍作休息再試一次,結果更加出色。參與同一實驗的其他隊友都因此影響演出成績。

  所謂樂觀是指面對挫折仍堅信情勢必會好轉。從EQ的角度來看,樂觀是讓困境中的人不致流於冷漠、無力感、沮喪的一種心態。樂觀也和自信一樣使人生的旅途更順暢(當然,你的樂觀必須是務實的,太天真的樂觀可能導致可悲的結果)。

  沙裡曼將樂觀定義在對成敗的解釋上:樂觀的人認為失敗是可改變的,結果是能轉敗為勝。悲觀的人則把失敗歸諸個性上無力改變的恆久特質。不同的解釋對人生的抉擇造成深遠的影響。舉例來說,樂觀的人在求職失敗時多半會積極地擬定下一步計劃或尋求協助,即視求職的挫折為可補救的。反之,悲觀的人認為已無力回天,也就不思解決之道,亦即將挫折歸咎於本身恆久的缺陷。

  樂觀與自信一樣可預測學業成績。沙裡曼曾以1984年度賓州大學50名新生為對像做樂觀測試,發現測試成績比入學考試或高中成績更能準確預測第一年成績。沙裡曼指出:「入學考試測量的是能力,從每個人解釋成敗的角度則養出他是否容易放棄。一定程度的能力加上不畏挫折的心智才能成功,動機是入學考試測不出的,而要預測一個人的成就,很重要的一點是看他是否能愈挫愈勇。以智力相當的人而言,實際成就不僅與才能有關,同時也與承受失敗的能力有關。」

  沙裡曼研究過大都會保險公司的業務員,結果充分說明樂觀的心態激勵人心的重要性。不管在何種行業,微笑接受拒絕是銷售人員的要件,更何況是對拒絕率頗高的保險業務員。這也是為什麼保險業務員前三年辭職的比例高達3/4。

  沙裡曼研究發現個性樂觀的銷售者前兩年銷售成績比悲觀者高出37%,後者第一年辭職的比率是前者的兩倍。

  後來,沙裡曼更說服大都會破例進用一批新人,這批人的特質是樂觀測試成績很高,但傳統的求職考試沒有過關(傳統考試的題目是以實際業績優異的銷售員為範例設計的)。結果這批人第一年業績比悲觀型超出21%,第二年超出57%。

  樂觀心態對銷售成績的影響更說明了EQ的這種本質。

  對業務員而言,每一次被拒絕都是一次小挫折,其因應方式便攸關個人是否有足夠的動力繼續嘗試。一次次地被拒絕必然會打擊士氣,讓人覺得拿起話筒拜訪客戶頗難。生性悲觀者尤難以適應,他可能會對自己說:「這一行不適合我,不妨另覓一條路。」此種心態會導致消極灰心,甚至沮喪。反之,樂觀者會告訴自己,「可能我的方法欠佳」或是「不過碰到一個情緒不佳的客戶」。樂觀者能從失敗中找出教訓,因而能嘗試新的方法。悲觀的心態則混滅希望,樂觀者則能激發希望。

  由以上的論述可證明,對於一個人而言,樂觀的心態對成就感的形成和實現具有重要的作用。而兒童所受的影響最大的,莫過於自己父母的心態和習性。如果父母具有樂觀開朗的心態與性格,遇事不怕艱難能愈挫愈勇努力向前,而不是意志消沉一蹶不振,那勢必會帶動孩子學會更好的生活和生存,使他形成開朗樂觀的心態和習慣,在以後成長道路上能不斷克服困難而開拓前進。

  樂觀與悲觀可能部分是與生俱來的,但天性也是可改變的,這主要取決於孩子生活的環境。而且樂觀與希望可通過父母的教育而得,亦如絕望也可能慢慢養成一般。

  孩子要是有樂觀心態,可能更願意冒險與追求挑戰,而一旦克服挑戰便更可增加能力感,如此形成良性循環,使孩子的能力做最大的發揮,缺少的能力也會努力去培養。

  史但福大學心理學教授艾伯特·班度拉對能力感的樂觀性頗有研究。他說:「一個人的能力深受自信的影響。能力並不是固定產生,能發揮到何種程度有極大彈性。能力感強的人跌倒了能很快爬起來,遇事總是著眼於如何處理而不是一味擔憂。」

  父母樂觀,孩子也會樂觀,這是對父母的要求,更是孩子健康成長和良性發展的必要契機。


4.中國父母應該向卡耐基學習


  美國著名的教育家卡耐基對樂觀這一必不可少的EQ也有許多精闢的看法,這些看法對建立EQ無疑是意義重大的。對中國父母尤為重要。

  使你生活成功的九個字

  生活的快樂與否,完全決定於個人對人、事、物的看法如何:因為,生活是由思想造成的。

  「幾年以前,我(卡耐基)參加一個廣播節目,他們要找出『你所學到的最重要的一課是什麼?』「這很簡單,我所學到的最重要的一課是:思想的重要性。只要知道你在想些什麼,就知道你是怎樣的一個人,因為每個人的特性,都是由思想造成的。我們的命運,完全決定於我們的心理狀態。愛默生說:『一個人就是他整天所講的那些』……他怎麼可能是別種樣子呢?

  「我現在很確切地知道,你必須面對你最大的問題,事實上幾乎可以算是我們需要應付的唯一問題——就是如何選擇正確的思想。……把這些總合成一句話——決定你命運的一句話:生活是由思想造成的。」

  在思想中,卡耐基尋求著快樂原則,他為自己及世人制定了一個快樂的計劃,名字叫做「只為今天」,這項計劃對中國的父母肯定會有所啟示。原文如下:只為今天!

  (1)只為今天,我要很快樂。假如林肯所說的「大部分的人只要下定決心都能很快樂」這句話是對的,那麼快樂是來自內心,而不是存在於外在。

  (2)只為今天,我要讓自己適應一切,而不去試著調整一切來適應我的慾望。我以這種態度接受我的家庭,我的事業和我的運氣。

  (3)只為今天,我要愛護我的身體。我要多加運動,善自照顧,善自珍惜;不損傷它,不忽視它;使它能成為我爭取成功的最好基礎與條件。

  (4)只為今天,我要加強我的思想。我要學一些有用的東西,我不要做一個胡思亂想的人。我要看一些需要思考、需要集中精神才能看的書。

  (5)只為今天,我要用三件事來鍛煉我的靈魂:我要為別人做一件好事,但不要讓人家知道;我還要做兩件我總想做的事,這就是像威廉·詹姆斯所建議的,只是為了鍛煉。

  (6)只為今天,我耍做個外表討人喜歡的人,外表要盡量修飾,衣著要盡量得體,說話低聲,行動優雅,絲毫不在乎別人的毀譽。對任何事都不挑毛病,也不干涉或教訓別人。

  (7)只為今天,我要試著只考慮怎麼度過今天,而不把我一生的問題都一次解決。我能連續12個鐘點做一件事,但若要我一輩子都這樣做下去的話,就會嚇壞了我。

  (8)只為今天,我要訂下一個計劃,我要寫下每個鐘點該做什麼。也許我不會完全照著做,但還是要制定下這個計劃;這樣至少可以免除兩種缺點——過分倉促和猶豫不決。

  (9)只為今天,我要為自己留下安靜的半個鐘點,輕鬆一番。在這半個鐘點裡,我要想到鐘,使我的生命更充滿希望。

  (10)只為今天,我心中毫無懼怕。尤其是,我不要怕快樂,我要去欣賞美的一切,去愛,去相信我愛的那些人會愛我。

  如果我們每個孩子的父母都能自覺遵循這些「只為今天」的生命準則,對於孩子的未來將是何等重要的事情啊!

  切莫報復

  愛你的仇人,善待恨你的人;詛咒你的,要為他祝福;凌辱你的,要為他祈禱。

  有些孩子的父母心中充滿仇恨,生活中睚毗必報,殊不知這樣對孩子會有十分消極的影響。請聽聽卡耐基怎麼說吧!

  「當我們恨我們的仇人時,就等於給了他們致勝的力量。

  那力量能夠妨礙我們的睡眠、我們的胃口、我們的血壓、我們的健康和我們的快樂。要是我們的仇人知道他們如何令我們擔心,令我們苦惱,令我們一心想報復的話,他們一定會高興地跳起舞來。我們心中的恨意完全不能傷到他們,卻使我們的生活變得像地獄一般。

  「你猜是誰說過?『要是自私的人想佔你的便宜,就不要去理會他,更不要想去報復。在你想跟他擺平的時候,你傷害自己的,比你傷害那傢伙的更多……』這段話聽起來好像是什麼理想主義者說的,其實不然。這段話出現在由米爾麗基警察局發出的一份通告上。報復怎麼會傷害你呢?傷害的地方可多了。根據《生活)雜誌的報導,報復甚至會損害你的健康,『高血壓患者最主要的特徵是容易憤慨』,《生活》雜誌說,『憤怒不止的話,長期性的高血壓和心臟病會隨之而來。,「現在你該明白耶酥所謂『愛你的仇人』不只是一種道德上的教訓,而且是宣揚一種20世紀的醫學。當他說『要原諒七十個七次』的時候,他是教我們怎樣避免高血壓、心臟並胃病和許多其他的疾玻」要培養自己平安和快樂的心理,請中國父母記住規則:「讓我們永遠不要試圖去報復我們的仇人,因為如果我們那樣做了,我們會深深地傷害了自己。讓我們像艾森豪威爾將軍所說的那樣,不要浪費一分鐘的時間去想那些我們不喜歡的人」。

  不求感謝,只求奉獻

  如果你想要快樂、被愛,那麼就不要去要求,不要希望得到任何回報,只是默默地付出。

  要想培養出感恩仗義的正直的孩子,請中國父母先聽卡耐基所講的故事吧!

  「我的姨媽微奧拉·亞歷山大,就是一個從來不會想到孩子會對她『忘恩』的好例子。當我小時候,薇奧拉姨媽把她的母親接到家裡來照顧,也同樣照顧她的婆婆。我現在閉上眼睛,還能看見兩老太太坐在薇奧拉姨媽農莊壁爐前的情景,她們會不會給薇奧拉姨媽惹上麻煩呢?噢,我想常會有的。可是你在她的態度上一點也看不出來。她很愛這兩位老太太——所以她順從她們,寵她們,讓她們過得很舒服。

  「除這兩位老人家之外,奧薇拉姨媽還有六個孩子。她從來沒想到她這樣子有什麼特別,或者把兩位老太太接到家裡是件值得令人讚賞的事情,在她看來,這只是一件很自然的事。也是應該做的事,並且是她希望做的事。

  「今天奧薇拉姨媽在哪裡呢?

  「嘿,她現在守寡已20多年了,有五個孩子已經長大成人——分別組織了五個小家庭,但都吵著要跟她在一起,讓她住在他的家裡。她的孩子非常敬佩她,怎麼樣也不離開她,這是因為『感恩』嗎?不是的,這是愛——純粹的愛,這些孩子在他的童年的時候,就懂得愛的溫暖,現在情形反過來了,他們能付出愛心,這沒有什麼值得奇怪的吧?」

  所以請避免因別人不知感激而引起的難過憂慮,請中國父母記住以下三條規則:

  (1)不要因為別人忘恩負義而不快樂,要認為這是一件自然的事。讓我們記住:耶穌基督在一天之內治癒了十個麻風病人,而只有一個人感激他。為什麼我們卻希望得到比耶酥更多的感激呢?

  (2)讓我們記住找到快樂的唯一的方法,就是施恩勿望報,只為施予的快樂而施予。

  (3)讓我們記裝感恩」是教化的結果。

  如果我們希望我們的子女能知道感激,那就先從我們自己做起。

  找準自我,維持本色

  一個人想要集他人所有的優點於一身,是最愚昧、荒謬的行為。

  你在這個世界上是個新東西,應該為這一點而慶幸,應該盡量利用大自然所賦予你的一切。歸根究底說來,所有的藝術都帶有一些自傳性:你只能唱你自己的歌,你只能畫你自己的畫,你只能做一個由你的經驗、你的環境和你的家庭所造成的你。不論好壞,你都得自己創造一個自己的小花園;不論好壞,你都得在生命的交響樂中,演奏你自己的小樂器。

  就像愛默生在他那篇(論自信》的散文裡所說的:「在每一個人的教育過程之中,他一定會在某一個時期發現,羨慕就是無知,模仿就是自殺。不論好壞,他必須保持本色。

  雖然廣大的宇宙之間充滿了好的東西,可是除非他耕作那一塊給他耕作的土地,否則他決得不到好的收成。他所有的能力是自然界的一種新能力,除了他之外,沒有人能知道他能做些什麼,他能知道些什麼,而這都是他必須去嘗試求取的。」

  有一位詩人道格拉斯·馬羅區寫道:

  如果你不能成為山頂上的一株松

  就做一叢小樹生長在山谷中

  但須是溪邊最好的一叢小樹

  如果你不能成為一株大樹,就做灌木一叢如果你不能成為一叢灌木,就做一片草綠讓公路上也有幾分歡娛如果你不能成為一隻麝香鹿,就做一條蠕魚但須做湖裡最好的一條魚我們不能都做船長,我們得做海員世上的事情,多得做不完工作有大的,也有小的我們該做的工作,就在你的手邊如果你不能做一條公路,就做一條小徑如果你不能做太陽,就做一顆星星不能憑大小來斷定人的輸贏不論你做什麼都要做最好的一名中國父母,請記住卡耐基的話:「讓我們不要模仿別人。讓我們找到自己,保持本色。」

  做一個樂觀者

  當你感到沮喪時,應設計在一小時內將煩惱全部忘掉,那麼,你將採取什麼方法呢?

  ——經濟學家羅傑·巴勃森

  中國父母應該瞭解這一點,才能做一個樂觀者並潛移默化地影響你們的孩子。

  卡耐基如是說——

  「每當我發現自己對目前情況感到沮喪時,我可以在一個小時內,把煩惱全部拋棄,使自己成為一名高高興興的樂觀者。

  「以下就是我的辦法:我走入我的書房,閉上眼睛,走向專放歷史書籍的書架前。我仍把眼睛閉著,伸手取出一本書——我根本不知道我拿的是普裡斯寇特所寫的《征服墨西哥》,或是史東尼所著的《凱撤生平》。我仍然把眼睛閉上,隨便翻開一頁。然後我睜開眼睛,讀上一個多小時;我讀得越多,越是體會到一向是痛苦不絕的,人類文明總是瀕於破裂邊緣。歷史上充滿悲劇故事:戰爭、窮困、瘟疫、饑荒、不人道。在閱讀過一小時的歷史後,我不禁明白,即使像目前這樣壞的情況,實際上也比以前好多了。這使我能夠正視我現在所遭遇的困難,並明白這世界正不斷在進步,而朝更好的方向發展。」

  上述方法值得一試,將你的眼光擴展到千年之遠——從房屋的觀點來看,你將會發現你的「煩惱」是多麼微不足道。

  告別昨天,熬過今天

  我不為自己哀憐,不為過去的煩惱流淚,透過痛苦,我徹底接觸到生活的每一角度。

  ——桃樂賽·迪克斯

  困苦是每個人都會遇到的,關鍵是如何對待它。從卡耐基的敘述中,或是困苦或是喜悅的中國父母,您會有什麼樣的啟示呢?

  卡耐基娓娓而言——

  「我曾遭過極嚴重的貧乏和疾玻人們問我是如何度過那些日子的。我總是如此回答:『我既然已度過昨天,就能熬過今天。我不允許自己去猜想明天會發生什麼事。』「我深深明白什麼是需要、奮鬥、焦慮和失望。我經常要超出自己能力的範圍進行工作。我回顧我過去的生活,覺得那生活就像一個戰場,遍佈破滅的夢恩、支離破碎的希望,我殘缺的幻想——在那場戰鬥中,我得勝的機會意外地低,一場戰鬥下來,使我渾身傷痕纍纍,手腳殘缺,蒼老許多。

  然而,我不為自己哀憐;不為過去的煩惱流淚;對那些不曾遭遇我這些苦難的幸運的婦人不心存嫉妒。因為我確實是生活過了,而她們只是存在而已。我將生活的苦酒飲得一滴不剩,她們只是嘗到上面的泡沫而已。我所知道的一些事,她們一輩子也不懂。我看過她們不曾見過的事物。只有眼睛被淚水洗淨的婦人、才有廣闊的視野。

  「在困苦的環境中,我學到了一些寶貴的生活哲學,是那些環境舒適的女人所辦不到的。我學會了珍惜每一天,不為恐懼明天的到來而自尋煩惱。……對於遭遇那麼多的因苦,我並不覺得遺憾,因為透過那些困苦,我徹底接觸到生活的每一角度。這已值得我付出去的一切代價了。」

  此外,在卡耐基EQ訓練中,還有「歡樂地活動明天」、「多用肌肉,少用腦筋」、「消滅煩惱」,特別是寄希望於人生的「克服自卑心理」等項目,亦是可讀與可用於實踐的。

  卡耐基基總結的這些EQ訓練法,對於中國父母來說,無論是在生活中,工作中、學習中,不失實際的指導意義。

  如果您能夠將之運用於生活、工作、學習和對孩子的教育中,定能獲益不淺。


5.EQ在人際關係中的精彩表現


  在社會中生存,每個人都必然面對紛繁蕪雜的各種關係網。每個人都是這網上的一點,而EQ,是解決人在關係網中如何正確對待各種性格不同的人,如何處理各種類型的矛盾、事務,從而保證自己能游刃有餘地在社會人際關係中一展風流。

  EQ在人際關係中的精彩表現可謂異彩紛呈千變萬化。

  但也有其主導的方向,下面我們分別加以介紹,希望有助於你處理各種人際關係。

  心平氣和才能駕馭他人

  藍尼與弟弟傑伊在玩積木,不久便因傑伊弄亂積木盛怒難忍而咬了傑伊一口。傑伊大哭,媽媽責備藍尼。藍尼感到不平,也大哭。母親正在氣頭上,根本充耳不聞,最後是傑伊安慰了藍尼。下面是兄弟倆的對話:先是聽到傑伊懇求的聲音:「藍尼別哭,別哭了好不好?」

  但藍尼仍哭個不停,傑伊向母親求助:「媽咪,藍尼在哭。看,藍尼在哭。」

  接著他又轉向哥哥,像媽媽似地拍拍他,一邊安慰道:「藍尼乖,不哭?

  藍尼仍抽咽不止。於是傑伊說:「我幫你收積木好不好?」

  最後又講,「車裡有個人!藍尼,你看是什麼?這是什麼?」

  這個故事顯示出傑伊在處理別人的感情時運用了多麼複雜的技巧。在這過程中可見,掌握他人的情感,必須具備兩項技巧:自我掌握與同情心。傑伊正是在自我情感體驗上和同情心支配下用一系列方式勸慰藍尼的。

  人際技巧是形成成功的人際關係的必不可少的條件。具備這種能力的人與人接觸時常居主導地位,容易打動別人,能享有豐富的親密關係,具有說服力與影響力,同時又可讓人覺得自在。

  自我情感的表達是很重要的社交能力。不同文化在這方面可能有較大的差異。一個人自我情感的表現策略的運用時機與技巧,與其EQ的高低有關。

  我們很早就開始學習這些規則。其中一個是明確的言教。但更多的是透過身教的方式,簡而言之就是有樣學樣。

  教育時應該注意情感即是媒介,本身也承載著一定的信息。

  當父母告訴孩子要「微笑著說謝謝」時,如果口氣嚴厲面目冷淡,得到的恐怕是反效果,小孩子也可能皺著眉冷冷地簡短說謝謝,聽在他人耳朵裡自然也是兩樣。

  情感的表達方式對接受者的影響是很大的。小孩子學到的教訓可能是「如果真實感受會傷人,你應該隱藏起來,代之以較不傷人的假情感」。這樣的規則不只是社交禮儀的一種,更攸關我們的情感對他人的影響。謹遵規則才能取得最佳效果,反之則可能釀成災難。

  人際智能的四大要素

  瑞奇與羅傑上同一家幼稚園,下課時他們同其他小朋友在場地上奔跑,瑞奇突然跌傷膝蓋,哭了起來。所有的小朋友都照樣往前跑,只有羅傑停了下來。瑞奇慢慢停止哭住,這時羅傑彎下腳撫摸自己的膝蓋說:「我也受傷了。」

  湯瑪士·海奇認為,羅傑的表現是人際智能的最佳範例。

  羅傑對同伴的情感表現出異常的敏感,而且很快地與他建立關係,他是唯一注意到瑞奇的處境而嘗試安慰他的人,雖則他的安慰方式不過是撫摸自己的膝蓋。這個小動作卻顯示出建立人際關係的能力,這種技巧是維持任何親密關係的關鍵。一個稚齡孩童已顯出這樣的技巧,長大後必發展出更成熟的人際能力。

  海奇與葛德納指出人際智能的四大要紊是:

  (1)組織能力。這是領導者的必備技巧,包括群體動員與協調能力。劇院的導演與製作人、軍隊指揮官及任何組織的領導者多具備這種能力,表現在孩子身上則常是遊戲場上的帶頭者。

  (2)協商能力。這種人長於仲裁與排解紛爭,適於發展外交、仲裁等事業。表現在小孩子身上則常為同伴排難解紛。

  (3)人際聯繫。亦即羅傑對同伴所表現的關心,這種人深諳人際關係的藝術,善體人意,適於團體合作,更是忠實的伴侶、朋友與事業夥伴,也會是稱職的職員或教師。

  (4)分析能力。敏於察知他人的情感動機與想法,易與他人建立深刻的親密關係,心理治療師與咨詢人員正是這種能力發揮到極致的例子,若再加上文學才華則可能成為優秀的小說家或戲劇家。

  這些技巧是人際關係的潤滑劑,是構成個人魅力與領袖風範的根本要件。具備這些社交智能的人易與人建立關係,長於察顏觀色,領導和組織能力俱強。與此種人共處是非常愉快的,因此他們總是廣受歡迎。

  不做空洞的交際人

  人際能力其實是建立在EQ基礎之上的,譬如說社交能力好的人必須善於控制自己的情感表達,善於體察對方的微妙心理,進而隨時對自己的表現做出微調,以達到預計的效果。從此觀點而言,人際能力高明的人實際上與高明的演員無異。

  然而每個人必須清楚掌握個人的需要,才不致於成為一個空洞的交際人,雖廣受人歡迎而內心空虛無主。明尼蘇達大學心理學家史耐德便持此種看法。他研究發現有些高明的社交變色龍極善於提高自我形象,其心理狀態正如文學家奧登所說的,其自我觀感「迥異於為使自己受歡迎而營造的形象」。如若你的社交技巧超越自知之明,便可能發生這種現象,社交變色龍便具備了見鬼說鬼話見人說人話的本領。史耐德發現這種人通常能給人絕佳的印象,但極少有穩定而滿意的親密關係。當然,較為理想的是在忠於自我與社交技巧之間取得平衡。

  社交變色龍很容易為了獲得認可而說一套做一套,他們在公開場合與私下生活中戴有不同面具。心理分析家海蓮娜·戴伊茨稱之為「面具型性格」,這種人可根據周圍人們的反應而改變自己的性格。史耐德說:「有的人公私場合表現出一致的性格,有些人卻像萬花筒似的令人眼花繚亂。就好像伍迪·艾倫的人物賴利格一樣急於與周圍的人打成一片。」

  這種人會先觀測對方的期望再做回應,而不會坦陳心中的感受,而且會為了維持良好的關係故意對自己不喜歡的人表示友善。在不同的情況下,他可以有判若兩人(或多人)的表現,一會兒是活潑的小鳥,一會兒是保守的謙謙君子。

  當然,某些行業確實需要如此技巧,如演藝界、法律、銷售、外交、政治等。

  有的人會成為隨波逐流的變色龍,有的人卻能在社交技巧與真實感情間取得平衡,關鍵因素在於是否能忠於自我,亦即無論如何都能堅持人心深處的感受與價值觀,甚至為了揭穿謊言不惜與人對立,而此種勇氣正是變色龍所缺乏的。

  進入社交目的訣竅

  每個孩子都會面對一些重要的關卡,這時他們的社交技巧就面臨最痛苦而無從逃避的考驗:面對一群玩耍的孩子而覺得不得其門而入。在這關鍵的一刻別人會喜歡你或討厭你,接納你或排擠你,這一切都是毫無掩飾的公然表現。研究兒童心理的人特別喜歡研究這個關鍵時刻,他們發現人緣好與不好的孩子,採取的策略也有很大差異。

  幼兒在拒絕他人時,常間接表達出負面的情感判斷,有時甚至坦白得有些殘忍。「我們討厭你」,是所有孩子都害怕聽到的一句話。因此,他們在加入一個新的團體時都會格外謹慎。這種焦慮和成人並沒有什麼太大的不同。

  通常新加入的人會先旁觀一會兒,然後嘗試性加入,謹慎地慢慢採取主動。有兩大禁忌幾乎一定導致被排拒;太急於取得領導地位及與其他人顯得不搭調。人緣差的孩子常常會犯大忌,比如以蠻橫姿態加入,突然改變話題,急於表達自己的意見,直截了當地反對別人的意見等等,目的顯然都是要引起別人的注意。只可惜效果往往適得其反,不是被忽略就是遭排斥。相反的,人緣佳的兒童會觀察一段時間再加入,並表現出接受該團體的意見,而且會等到自己的地位獲得認可後再主動提出意見。

  海奇觀察發現,羅傑要加入一團體以前會先做觀察,然後模仿其他孩子的行為,最後主動與人交談,進而完全加入,這的確是很高明的策略。例如,羅傑與瓦倫玩一種遊戲,將小石子當做炸彈放入襪子裡。瓦倫問羅傑他要坐直升機或飛機,羅傑並不直接回答,反問他:「你是坐直升機嗎?」

  這段看似無關緊要的對答正顯示出羅傑對別人的想法很敏銳,且懂得據此維繫彼此的關係。海奇的觀察是「羅傑時時留心玩伴的想法與作法,因而能真正地玩在一起。」而其他許多小朋友都只是坐上自己的直升機或飛機,然後便各自分飛。

  EQ的精彩表現

  如果說安撫他人痛苦的情緒是社交技巧的表現,那麼妥善對待一個憤怒中的人,可能是最高難度的表現。根據我們對憤怒的控制及情緒感染的研究,面對一個憤怒的人最有效的方式可能是轉移他的注意,對他的感受表現同情心,進而帶引他產生較愉悅的感受,這是一種以柔克剛的方法。

  下面轉述的泰瑞·道森所說的故事就是一個極佳的例子。

  道森是50年代最早去日本學習氣功的美國人之一。有天下午他坐車回家,車上遇到一個酒氣沖天的壯硬男子,陰沉沉地彷彿要打架滋事。只見他高聲叫罵、把一個懷抱嬰兒的婦人撞得跌在一對老夫婦身上,老夫婦嚇得與其他乘客逃到車廂另一端。那醉漢又繼續衝撞他人,但因醉得太厲害而失理智,緊急抓住車廂正中央一根柱子,大吼一聲想將它連根拔起。

  當時的泰瑞每天練八小時的氣功,體能正處於最佳狀態。這時他覺得該出來干預,但泰瑞開始學藝時已答應老師絕不主動挑釁,只有自衛時始可動武,現在他認為終於有機會小試身手,而且理由絕對充分。此時其他乘客都僵坐不敢動彈,泰瑞便慢條斯理站了起來。

  醉漢一看見他便吼道,「啊吁!一個外國佬!教你認識認識日本禮儀!」接著便作勢準備出擊。

  就在醉漢將動未動之際,突然有人發出一聲宏亮而且愉快得有些奇怪的聲音:「嗨!」

  那彷彿是好友久別乍逢的欣喜,醉漢驚奇地轉過身,只見一個年約70身著和服的矮小日本老人。老人滿臉笑容地對醉漢招了招手說,「你過來一下。」

  醉漢大踏步走過去,怒道,「憑什麼要我跟你說話?」這時泰瑞目不轉晴地注意他的動作,準備一有不對勁立刻衝過去。

  「你喝的是什麼酒?」老人眼睛充滿笑意地望著醉漢。

  「我喝清酒,關你什麼事?」醉漢依舊大吼大叫。

  「大好了,太好了,」老人熱切地說:「我也喜歡清酒。每天晚上我和太太溫一小碗清酒,拿到花園,坐在木板凳上……」接著又說起他後園的柿子樹……然後老人愉快地問他:「你一定也有個不錯的老婆吧!」

  「不,她過世了……」他哽咽地開始說起他的悲傷故事,如何失去妻子、家庭和工作,如何感到自慚形穢。

  這時泰瑞要下車了,他走過時聽到老人鼓勵醉漢把所有的心事都說出來,只見醉漢斜倚在椅子上,頭幾乎是埋在老人懷裡。

  這就是EQ的精彩表現。

  誠意

  人和人之間的交往,貴在真心,只知玩弄手段,自然不能為他人接受。沒有為對方盡力犧牲的心情,就不能稱之為有誠意。

  由於誠意的表現是有限的,所以盡可能地伸出援手,這就是誠意的意思。既沒有過分的期待,就沒有過重的負擔,能夠看透這一道理的人,才是真正聰明的人。人類社會中的誠意,並不是非要鞠躬盡萃,死而後己,但也不能流於形式。

  本來,誠意的展開是我們針對發生的問題,展現出解決的努力及其結果。但實際上,一些人往往只要有某一程度的結果出來,就自認為是誠意到了而草草結束。如果這也可稱為誠意,那麼現代人可就大習慣這種風潮了。

  只展現某種程度的努力,這只能稱為迎合世俗。這種誠意一旦碰上有堅定信念的對手,就會先妥協或放棄。然而在現實的生活中,卻連這最起碼的表面功夫都很少有人做得到。一般人總會巧立名目,找尋各種借口為自己逃避責任,因此就連表面的誠意也吝於表現出來。

  不羨慕也不嫉妒

  有慾望的人才是人類。也就是說,人總是隨時注意著週遭與同伴,隨時隨地由其中謀求優越感和利益。如果一個人連這點興趣都沒有,這個人可就如同行屍走肉一般。

  競爭意識一直會持續到生命的最後一刻。羨慕他人,當朋友比自己好的時候就會心存嫉妒。除非是相當有修養的宗教家,否則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有這樣的念頭。

  這兒要探討的並不是人性的問題,而是在交際技巧上,該如何克制內心的慾望,使之不表現於外在。

  所謂交際手腕指的就是克制內心的欲求,而謀求朋友交往的原則。這並不是假象,而是藉著協調與妥協來達到交往的目的。

  古代有「金石之交」或「金蘭之交」這些形容彌堅友誼的成語,這在現代社會中已成了絕無僅有的稀罕事。以現代人而言,能夠貫徹交友原則的人簡直可謂聖者。

  嫉妒、羨慕都是人性的弱點。不論你多麼逞強地壓抑它,你還是希望自己超越他人。這種本性若能正常而良性地發展,便能產生上進心及競爭力,這本來並沒有什麼不好。

  但是,如果這種心態擴展到朋友的交際上,那可就不妙了。

  某種程度的羨慕可以直接向對方以言語表達,這是非常好的表現。因為每個人都喜歡聽讚美的話,你的羨慕將會令對方感到無比地高興。但是,如果失去了內心警惕而燃起了妒意,這妒意經過不完全的燃燒後,反而會令雙方都受到傷害。

  正當的褒獎是身為朋友的人很重要的一項任務。這除了需要有勇氣把不易說出口的話坦白他說出外,更需要有勇氣面對自己的弱點。

  然而,若是以輕蔑的語氣對朋友說:「你蠻能幹的嘛!」

  「算你厲害!」這非但不能表達你的敬意,而是向對方表達你的自負與輕視,這可是友情的致命傷。

  古人說「士為知己者死」,這句話對現代人而言如同天方夜潭。如果你看到了對方的優點,就必須以虛心的態度來認同對方。這雖然還談不上讓對方視你為知己,但對你自己本身也會有正面的效用。有了善意的認同,才能夠以冷靜的思考來反省自己不如對方的地方,並且能夠努力改進來超越對方。如果只是一味地嫉妒卻不自我反省,這樣得罪了朋友,對自己也無一點好處。


6.做好醫治孩子心靈創傷的情緒醫生


  隨著醫學、心理學的發展,精深地研究人類疾病的根源越來越成為一門顯學。通過對大量心理疾並生理疾病的病人的分類與個類研究,專家們證明:情緒的好壞已成為人的生理、心理健康的關鍵。

  心靈的創傷要比身體上的傷害更加難以癒合,但是適當運用情緒這個醫生,也可以做到藥到病除。

  現代醫學太缺乏Eq

  「醫生,你是如何學到這些知識的?」

  他毫不猶豫地回答:「從苦難中學到的」。

  ——阿爾伯特·加繆《瘟疫》

  「我因為腹部有些疼痛去看醫生,剛開始好像沒什麼異常。但後來醫生看過我的驗尿報告,發現有尿血的跡象。

  『我安排你再去做更詳細的檢驗……細胞檢驗……』醫生面無表情地說。

  「後面的話我都沒聽進去,整個腦子都凝注在細胞檢驗四個字上。那不是癌症嗎?

  「檢查的時間地點我都沒聽清楚,雖然只是簡單的幾句話,我卻問了三四遍。我的腦子仍停留在那四個字上,彷彿我剛回家卻在門口被人敲了一記悶棍。」

  在上述的例子中,病人的反應怎會如此強烈?那個醫生算是很盡職,仔細檢查了每個該檢查的部位。事實上得癌症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問題是這時候理性分析根本派不上用常病中的情緒影響一切,很容易有草木皆兵的恐懼心理。

  病人之所以如此脆弱,是因為心理的健康一部分是建立在長生不老的幻覺上,疾病(尤其是重病)卻打破了這個幻覺,突然發現死亡不是那麼遙不可及,虛弱無助的感覺立刻襲來。

  而醫護人員在照顧病人的身體時,往往會忽略了病人的情緒反應,殊不知情緒深深影響身體的抵抗力和復原能力。

  我們只能說,現代醫學太過缺乏EQ。

  對病人來說,每一次與醫護人員接觸都是獲得安慰的良機,當然,處理不當的話也可能因此陷入絕望的深淵。而醫護人員對於痛苦不堪通常不是輕率處理就是無動於衷。當然,願意付出時間與愛心照料病人的醫護人員大有人在,但我們看到的普遍趨勢是,醫護人員為顧及體制上的其他急務,無暇照應或根本忽略了病人的感受。再加上醫護系統與經濟因素關係關係日益密切,情況似有惡化的傾向。

  我們認為病人的心理狀態應列為醫護過程的重要考察依據,絕不只是考慮到人道的因素。現代醫學界一向自視其任務在於治療病症,卻忽略了生病的主體:病人。病人也因習慣了這種觀念,彷彿同犯似地也忽略了自己在情緒上的反應,即使有反應也視之為與疾病無關。尤其一般人完全無法接受心理影響身體的觀念,更是強化了這個不當的趨勢。

  同時我們又看到一套矯在過正的極端思想,以為再嚴重的疾病亦可由樂觀思想進行治療。

  事實的真相介乎這兩種極端之間。

  而心靈的創傷尤應得到社會普遍民的重視,而用EQ來醫治心靈的創傷是最佳的方法。

  越戰士兵與心靈創傷

  下面是一個49歲的越戰退伍軍人的自述,關於24年前在遙遠異鄉的經歷:「我根本無法拋開那段記憶!各種影像細節鮮活地不斷湧現,即使是無關緊要的事物也能喚起記憶;用力關門聲,東方女人的身影,竹蓆的味道,炒豬肉的味道都能讓我回到過去。昨晚本來我睡得還不錯,到清晨忽然暴風乍起,響起一聲巨雷。我立刻驚醒,恐懼得無法動彈。當下便好像回到越南,那時是雨季,我在站崗。我知道下一炮一定會打中我,而且必死無疑。我的手都凍僵了,全身卻在冒汗,頸部根根汗毛直豎,心臟狂跳,彷彿就要窒息。這時我聞到一股硝煙味,突然看到同隊的洛伊的殘肢……盛在一個竹盤子上,是越共送回來的……」事隔20多年,此段記憶依舊鮮活地存在於創傷者的腦海中。創傷後異常症患者的神經警戒系統超乎正常地靈敏,尋常事件也會被當作危機處理。就腦部的變化而言,似乎是因為極度的恐懼造成腦部化學物質的全盤改變。一般地創傷後異常症案例都是導因於單一事件,事實上持續數年的暴行也會造成同樣的結果。孩子長期遭受精神、肉體或性虐待,也會出現此種症狀。

  這裡的關鍵因素是無法控制。如果人在危急時刻覺得還可以努力做點什麼,即使是再小的事,事後仍比那些完全無助的人好過得多。

  創傷與復原

  艾蓮約會差點被強暴,當時她雖奮勇抵抗成功,事後那個人卻不斷騷擾她,不是三更半夜打電話胡說八道,威脅要對她不利,就是到處跟蹤她,讓她不知所措。她也曾報警,但警方卻不理不睬,理由是「對方未採取任何行動」。最後她決定尋求心理治療,這時她已有創傷後異常症的症狀,杜絕任何社交活動,絕少出門。

  提出這個案例的是哈佛精神病治療師榮蒂絲·賀曼,她研究勾勒出創傷後異常症的三個復原步驟:一是恢復安全感,二是回憶創傷的細節,三是重建正常的生活。

  經過醫生的精心耐心治療,艾蓮恢復了常態,能正常地生活與外出了,並且義正嚴辭地解決了騷擾問題。

  心理治療、情緒治療是情緒的再教育方式,多數人一生中鮮少發生這類深印腦海的可怕事件,但很多人會遭受諸如愛情、婚姻、事業等諸方面的心靈挫折而造成心靈創傷。

  心理治療能夠改變的,主要是情緒被激發後所做的反應。

  兒童在生活中會出現許多的心靈創傷,比如抑鬱、孤單,以及由於環境的影響而造成的惡性結果,作為父母,如何做醫治孩子心靈創傷的情緒醫生呢?

  首先,必須仔細觀察孩子所具有的心靈創傷的成因,分析各種因素的影響並適當做出相應的改進措施。可通過實際行動來加以改進。

  其次,通過談話方式來與孩子交流並疏通孩子的情緒障礙。在交談中,要耐心引導,用父母的情緒去感染孩子的心靈。

  最後,正確處理好環境與孩子習慣的關係,盡量給孩子一個好的環境,努力避免使孩子再想到以前的心靈創傷。

  這便要求父母具備一定的EQ技能和心理知識,只有如此,您的孩子才能健康成長,您才能成為合格的父母。


7.21世紀需要高情商的孩子


  EQ成為關於未來人類生存的重中之重,要使孩子在未來能撐起生命、時代的航船,做一個高超的船長或是舵手,需要您的孩子具有高情商。一場情商的革命正醞釀升騰於世紀之交。

  只有搭乘情商炔車,您的孩子才能在21世紀成就非凡業績。

  教育的緊追情

  國家的希望在年輕人的教育。

  ——荷蘭人文學家伊拉斯謨斯

  下面要為你介紹的是一種奇特的點名儀式,15名小學五年級的學生盤坐在地上,圍成一圈。老師喊到名字時,學生不是傳統式的空喊一聲「有」,而是報數並表達他當日的心情。1分代表心情低落,10分代表情緒高揚。

  這一天大家心情都不錯:

  「傑西卡」

  「10分:因為周未心情特佳。」

  「派克」

  「9分:有點興奮有點緊張」。

  「妮可!」

  「10分:覺得平靜而快樂」。

  這是紐沃學習中心自我科學學習班的上課情形,這所私立學校堪稱EQ教育的典範。

  自我科學學習的主題是個人及人際互動中發生的感覺。

  要探討這一主題,老師與學生都必須專注在孩子的情感生活上,而這正是絕大多數學校長期忽略的問題。老師以孩子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為題材,舉凡被排擠的痛苦、嫉妒,可能引發打鬥的紛爭都是討論的主題。該校主任暨課程設計人凱倫麥孔認為:「孩子的學習行為與其感覺息息相關,EQ對學習效果的影響絕不亞於數學或閱讀的教導。」

  現在EQ教育的觀念已逐漸在全美傳播開來,自我科學班則是這方面的先驅。其主旨是將EQ的提升視為正規教育的一部分,是每個小孩都要學習的技能,而不是專門為問題兒童設計的補救措施。

  青少年很多問題,如好鬥或沮喪,往往是情感缺陷與社會技巧不足的表現,據此設立預防課程對孩子有莫大的幫助。問題是這類課程常常是心理學家的研究試驗,下一步應做的是將其推廣,成為一般教師都能教導而莘莘學子廣為受惠的普遍教育。

  新的教育方向視情緒與生活為教學主題,而不是平時聽任學生自生自滅,發生問題時則丟給輔導老師或訓導處。

  乍看之下情緒教育班會給人平淡無奇的印象,似乎不可能解決五花八門的青少年問題,但平凡正是教育的本質,家庭教育也是一樣,必須長時間經常性地灌輸孩子平凡但重要的道理。情緒教育的根植有賴於學習經驗的不斷累積,直到腦中形成明朗的途徑,讓孩子習慣成自然,在面臨威脅、挫折或傷害時都可以收放自如。情緒識字班的課程看似平凡瑣碎,卻可以培養出健全的人格。而這正是當今社會最迫切需要的。加強兒童、青少年的EQ教育已是刻不容緩。

  EQ初級課程

  自我科學班的課程設計使用近20年,被證明是教導EQ的模範。

  自我科學班的課程內容,幾乎與EQ的內涵完全相符,基本的情緒技巧更是為孩子處理情緒麻煩準備的最佳武器。

  他們的教學內容非常豐富,包括自我意識的增強,認識各種情緒及其表達方式,分析思維、感覺與行為的關係;探討做決定時根據的是思維或感覺;將這些學習心得應用在關於抽煙、吸毒及性關係的決定,此外,還教導同學認清自己的優缺點,對自我保持正面務實的期待。

  另一個教學重點是情緒的管理,去瞭解情緒背後真正的因素(如憤怒是因為感覺受傷害),學習如何紓解焦慮、憤怒、悲傷等情緒。另一個重點是學習為自己的行為與決定負責,貫徹對自己或對別人的承諾。

  同情心是很重要的社會能力,亦即要瞭解與尊重別人的感受與觀點。人際關係是教學重點,學習傾聽與發問的技巧,注意別人的言行與你的反應及判斷有多少落差,學習不卑不亢的態度,學習與人合作解決衝突的藝術。

  自我科學班是不計分的、人生的歷程就是期末考試。不過到八年級未,學生將離開學校時,有一次口試。最近一次口試的問題包括:「假設你的朋友被迫會試吸毒,或有人常愛作弄他,你如何協助他解決問題?」「試舉出紓解壓力、憤怒或恐懼的方式」。

  極重視情緒能力的亞理士多德如果還活著,必定會對此種教育大讚不已。

  每一階段的情緒(EQ)教育

  「愛麗絲與林恩不肯和我玩。」

  這是西雅圖某小學三年級學生的痛苦自白,系以匿名方式投入教室中的一個信箱。該班老師一向鼓勵學生將任何問題寫出來,好讓大家一起探討解決之道。討論時不會指名道姓,老師特別強調這是所有孩子可能都會碰到的特別問題。

  大家確實也借這樣的公開討論,一改過去認為分歧必導向衝突的單一思考。

  拘泥不化的課程設計往往跟不上孩童生活的腳步,這個信箱正可使課程的內容更活潑有彈性。孩子在每個成長過程中都懷有不同的心事,成功的情緒教育必須針對其發展階段設計,並隨著孩子心智的成熟以不同的方式重複同樣的題材。

  情緒教育應始於哪個年齡?有人認為出生不久就可開始。研究顯示,從頭開始計劃如果能妥善應用,將對孩子一生有深遠而具體的影響,事實也證明這種人較少發生吸毒犯罪的問題,婚姻關係較美滿,賺錢能力較佳等。

  但成功的情緒教育必須緊密配合孩子的成長階段。嬰兒一出世便哇哇啼哭,顯示天生具有強烈的感受能力。但人腦要經過很長一段時間才會完全成熟。因此,嬰兒與六歲孩童相較感受能力自是非常幼稚,後者與青少年相較又相形見絀。而成人往往對孩子的成長有錯誤的預期,忽略了情緒發展有其生物時序。舉例來說,一個五歲的孩子在自吹自擂時可能被父母責備,其實謙遜的意識大約要到六歲才會出現。

  情緒發展與其他能力的成熟有很密切的關係。一個六歲的兒童進入學校這個廣大的社會時,同時也是進入了一個比較的世界。

  精神醫學家兼卡耐基公司總裁大衛·漢保認為,初入小學及小學升中學是孩子的兩個重要的調適階段。他指出,在7叫2歲期間,「學校經驗對孩子的深遠影響將持續到青春期乃至長大後。孩子在校的表現攸關其自我價值感,表現較差的可能產生自我貶抑的心態,進而左右一生的發展。」如何從學校經驗中得到最大的收穫,他列舉出許多條件,「能夠延遲滿足,懂得待人接物,善於控制情緒及抱持樂觀的心態」。一言以蔽之,就是具備高度的EQ。

  到了青春期,生理、腦部發展及思考方式都有很大轉變,也是發展情緒與社會能力的關鍵階段。漢保觀察20歲以前的青少年指出:「多數孩子都是在11一16歲期間第一次接觸到性、飲酒、毒品、吸煙等誘惑。」

  進入初高中便等於告別童年,也是情緒發展上極艱難的時期。姑不論其他個人問題,這段時期幾乎所有學生都有自信心低落及自我意識高漲的現象。他們的自我觀又往往來自社交方面的自信。漢保指出:這個階段成人特別應協助他們度過交友的難關,培養自信。

  漢保發現,對於初入初中的青少年,接受過情緒教育的孩子有顯著的不同:對於同濟的競爭、課業的壓力及抽煙吸毒的誘惑較能應付自如。顯然情緒教育帶給他們一定的兔疫力,較能夠面對即將到來的壓力與挑戰。

  EQ的改善與評估

  EQ的改善是在成人對兒童的有目的性教育中實現的,可以通過言傳身教的方式來使兒童青少年先獲得直感的認識,爾後逐漸使他們習以為常,自覺運用EQ來指導發展自己的生活與生存能力。

  對於EQ的評估,可以從以下的規則中得知:情緒自遺更能觀察與認識自己的情緒更能瞭解各種感受的前因後果能認知感覺與行為的差距情緒的管理更能忍受挫折,更懂得紓解憤怒較少與人口角打架或破壞課堂秩序較能適當表達憤怒而不必訴諸打鬥較少被休學或退學較少表現出侵略性或自暴自棄的行為對自我、學校及家庭較具正面觀感較善於紓解壓力較少感到孤卑或焦慮將情緒導向正途更負責更能專注眼前的工作較能克制衝動成就測驗成績改善同情心:情緒判斷能力較能從別人的觀點看事情較能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較懂得傾聽人際關係對人際關係的分析與瞭解能力增強更懂得解決與協商紛爭較懂得解決人際衝突溝通時更清晰有技巧較外向、較有人緣,與同學關係改善朋友較常邀約較能體貼關心別人較合群更懂得合作、分享與互助與人交往時更懂得互重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學業成績與在校表現的改善。這不是單一現象,而是研究中一再印證的事實。現在大多的孩子不善紓解情緒,不很專心,難以克制衝動,不負責任,不關心學業,這麼多問題只要任何一項獲得解決都有助於教育品質的提升。

  除了教育意義外,此類規則對孩子的人生也育整個的幫助,將來無論是扮演朋友、學生、配偶、老闆、員工、市民等任何角色都將更為稱職。當然不是每個孩子獲益程度都一樣,但只要有絲毫的幫助都值得一試。誠如席瑞福所言:「所謂水漲船高,水上的所有船隻都是一樣。受益的不只是個別孩子,而是每一個孩子,這等於是為人生的磨難打上一劑預防針。」

  情緒教育的精髓是與人格相關的。EQ的主要內容可以概括為:人格特質。哲學家杜威認為進行道德教育時,身教比言教重要得多,而這亦是情緒教育的精中之精,重中之重。

  新世紀的曙光已悄然來臨,它帶給父母及孩子的,不只有機遇,而且更有挑戰。能否實現更高的人生價值、做出更大的貢獻,而為己為人為社會書寫人生更為燦爛輝煌的詩篇,其關鍵已不僅僅是IQ問題,EQ顯得更為重要。EQ教會人如何在社會與他人之中更好更快樂地生存。

  願您能做一個瞭解與知曉情緒情感教育的好父親、好母親,讓你的孩子在你的細心呵護下健康成長,成為新時代的主人,成為未來世紀人生戰場上的弄潮兒!

  
上一頁 b111.net 下一頁
雲台書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