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雲台書屋>>百科書籍>>遠見>>父母的革命

雲台書屋

第四章 家庭素質教育的革命


  21世紀的父母應具備什麼樣的素質?


1.家庭教育是素質教育的基石


  「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新人超舊人」。

  為人父母者,無不期望子女勝過自己,比自己生活得更幸福,也更有成就。

  子女是父母情愛的結晶,也是他們生命的延續。對子女寄予極大的期望,是很自然的。

  問題是如何把期望變成現實。這正是新世紀素質教育的主題。

  人的成長不但受制於先天的遺傳因素,更要受後天環境的複雜影響。不同的主客觀因素發生作用,形成了不同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包括不同的學識、德行、品格、氣質、風度、追求、情趣、意志和毅力。人們又憑借這些去創造自己的幸福生活。

  對於人的素質培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和家庭教育,各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中家庭教育的作用最最基礎,也是最根本的,正日益受到當代教育界有識之士的重視。這不僅因為人從呱呱落地開始就在家庭中生活,就受到父母的影響,而且這種影響幾乎滲透到一切方面。正如老捨先生所說,他從母親那裡接受到的是生命的教育。

  當前許多為人父母者的苦惱是自己的教育往往不能收到預期的效果,有時甚至適得其反。這是不奇怪的。人作為物質發展的最高形態,他的成長本來就不可能像捏麵團那樣簡單。絕大多數家長實際上缺少為人父母必要的準備,也不可能要求他們都通曉有關兒童生理、心理以及教育學的各種知識。有些家長自身素質的缺陷也不可避免地要影響他們的子女。而且,許多家長開始時又往往把教育子女的事看得過於容易,或者認為「樹大自然直」,等到發生了難於解決的矛盾,已經悔之晚矣,或者至少要付出事倍功半的代價。

  如果說繪畫、雕塑是偉大的藝術,那麼塑造人,塑造活生生的人,就是更偉大的藝術。為了塑造自己最親愛的孩子,家長們都應當來掌握這一門藝術。為此,我們應該著手學習家庭教育的藝術,造就符合新世紀需要的新型人才。

  在強調素質教育方面,之所以看重家庭教育,把家庭教育看作一塊基石,是有前車可鑒的。在這裡有必要回顧一下我國的教育發展過程。

  70年代末期,我們國家剛剛結束了一場史無前例的動亂,百廢待興。鄧小平重新出來工作,首先就著重抓教育,一下子就抓到了根本,很得人心。

  國家抓教育,很自然先從學校教育入手。學校教育是現代社會規範化地培養人才的主要手段。但是人的成長,還受到社會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深刻影響。對於這兩個方面,同樣不應當忽視。然而,對於後一個方面,由於是分散在千家萬戶進行,指導甚為困難,往往成為宏觀教育體系中的一個薄弱環節。

  困難還在於,相當一個時期,我們對家庭教育是過於忽視了。解放後,強調教育後代不只是一家一戶的私事,是有道理的。重視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也是對的。但是,家庭教育仍然有不可忽視的作用。至少,家庭仍是當今社會基本的生活單位,同時它也是人本身的生產單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也是終身的老師。在很長的歷史時期中,家庭不可能消亡。在這樣的時期,企圖淡化從前批判的所謂「家庭觀念」,其結果只能是束縛自己的手腳,放棄對家庭和家庭教育的影響。

  當時的情況就是這樣:一方面,獨生子女政策的實行,使人們對子女的期望值大幅度升高;另一方面,一大批失去受教育機會的青年男女進入了生育年齡,成為人之父母。而社會對於家庭教育的指導,幾乎等於零。無論是研究機構、咨詢機構,還是專門著作、通俗讀物、報紙刊物、課程講座,這方面的指導甚少。這種情況使我們對教育的理解產生了誤區,把教育單純看作學校的事情,而與為人父母者反倒關係不大。

  有些家長對學校期望很高,常常這樣要求校方:「我的孩子很頑皮,請學校多多管教」、「我的孩子不願上補習班,請老師想想辦法」、「我的孩子偏食,老師,您要改掉他這個毛脖。

  確實,今日學校教育的主要目標,在於培養學生完備的人格,但是有些父母卻因此產生錯覺,認為學校必須對孩子的行為完全負責。因此,才會產生孩子偷了同學的錢,母親不反躬自省,卻跑到學校去,指責學校教育不當的事情。

  美國的心理學者羅金·麥克將人承擔責任的方式分為三類。

  第一種人是「內罰的反應型」,這種人會認為「道路不平,電線桿太高,都是我不好」,把一切的事情都歸罪於自己。這一類的人最容易患神經官能症。

  第二種人是「外罰的反應型」,這種人明明是自己不對,卻會把過錯推到別人和客觀理由上。比如上班遲到了,就怪鬧鐘不響;被老闆炒魷魚了,就怨老闆沒有眼光。這種人非常自私,也不容易相處。上邊所舉的父母,也是屬於這種「外罰的反應型」。

  另外一種是「非罰的反應型」,這種人判定自己有過錯時,便勇於承擔責任,如果責任在他人,也能冷靜地向對方說明,這是最理想的一種形態,但是這樣的人卻太少了。

  所謂素質教育就是綜合培養一個人的完善人格形象,使孩子的個性得到全面的發展,不但擁有全面的知識修養,而且擁有健康的心理狀態,樂於同他人合作,不偏狹,不自私,富於朝氣和活力。

  最後,我們從人生觀的角度來談談素質教育的主題問題。

  人生的最大目的,見仁見智,人言人殊;但就一般來說,似可概括為如下四項:即一、爭取生存;二、奮發向上;三、追求幸福;四、延續後代。

  一部人類歷史本來就可以稱之為人類爭取生存的歷史,也可以稱為人類追求幸福的記錄。人類歷史之所以不斷向前發展、乃由於人類具有不斷地奮發向上和追求更幸福的將來的內驅力,這種人性的內在要求驅使人們不斷改善「生活環境」,充實「生活內涵」。

  通常一般生物如任何植物,必於發芽,挺秀,繁茂、蓬勃,成長於大自然間,欣欣向榮,花枝招展,群芳競秀,然後開花結果,燦如錦秀,呈現成熟,散佈種子,延續生命,保存後代之後,方始凋謝。其他如動物之類,亦必於離開母體後,經過相當時期之哺乳養育,待其毛羽豐滿,四出覓食,足以自立後,再尋求配偶,雙宿雙棲,以產幼仔,撫育後代,然後終至衰老死亡。當它們生存期間,如果遇到狂風暴雨之侵襲,或遭受異族之傷害威脅,則必奮起抗拒,不惜千方百計,以求戰勝環境,延續生命。

  人為萬物之靈。人類在求得生存滿足、延續後代之外,還有更高的精神追求。人們要求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豐富自己的個性,融入人類文明進步的進程,並為這一進程作出自己的貢獻。

  從來人生有涯,光陰無涯,在人生百年之內,如何去愛惜光陰,把握機會,追蹤前賢,傚法先烈,成為頂天立地,俯仰無愧,福利人群,為人類文明作出貢獻的傑出人才,是人生最重要的課題。

  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也沒有唾手可得的豐功偉績。在現代競爭社會中,優勝劣汰,已屬公理。儘管你天生聰明過人,但是假如你自己不肯努力,不肯積極奮鬥,勤於進取,成就終歸有限。一個有抱負,肯進取的人,就好比一顆充滿生命活力的種子,無論掉在哪個角落,甚至石縫裡面,一旦遇到機會,就能發芽,茁壯、蓬勃、成長、開花、結果,而有所貢獻。所謂精誠所至,金石為開,有志者事竟成,便是這個道理。

  這就是素質教育全面而又豐厚的內涵,造就一個不悔的人生就是素質教育的內在要求,也是素質教育之所以富於魅力的原因。


2.兒童心理和意識的發展


  辯證唯物主義的認識論,把實踐作為認識過程的基礎,這是它同以前的認識論相區別的一個根本標誌。因此要全面關注孩子的素質,首先必須關注他們的活動的發展和變化。

  辯證唯物主義認為,人的心理既不是由什麼先天的遺傳。先驗的精神或圖式決定的,也不是由環境、由外界事物機械地決定的。人的心理,包括兒童的心理,並不是什麼先天的東西預定的運動,也不是對外界事物的直觀的、機械的反映,而是在人的積極活動中,在主體和客體相互作用、相互矛盾中的一種能動的反映。人的心理,包括兒童的心理都是在活動中形成的,也是在活動中表現的,並且隨著活動形態(遊戲、學習、勞動)的不斷發展而向前發展。這才是正確理解人,包括兒童心理發展的正確的鑰匙。

  人的實踐活動主要是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動。但從個體說來,實踐活動有一個形成和發展過程。人生下來以後,首先是適應世界。兒童出生不久,就產生了完整的有目的動作;繼而便出現了專門接受人類經驗的學習活動;最後,出現了改造自然,改造社會的勞動生產和社會生活這一典型形態的實踐活動。在這一過程中,兒童從學會適應社會生活,逐步發展到學會改造社會生活,這樣,他就成為一個獨立的社會成員。

  人的實踐活動是人的認識產生和發展的基矗只有在主體和客體不斷交互作用的實踐活動過程中,才能產生和發展人的認識,才能從感性認識逐步發展到理性認識。因此,人的心理,認識是在實踐活動中能動地反映現實的過程。因為只有在能動的實踐活動的過程中,個體才能從感性認識逐步發展到理性認識,也才能作為一個開放系統,不斷吸收外界信息。一個閉目塞聽,與世隔絕的人,是無法形成人的心理和認識的。兒童青少年也是一樣。

  兒童心理學的研究證明:兒童從很小的時候起,就不是消極地接受外界刺激,而是在積極的活動中來反映現實的。

  例如,病了就叫起來,飽了就安然睡去;對甜的東西表示歡迎,對苦的東西,就表示拒絕。當然這裡,活動的有意性是很低的,但嬰兒正是在這樣和客觀事物相互作用過程中反映了或逐步認識了客觀事物的性質。就這樣,兒童通過積極的活動形成和發展著自己的心理,同時,已經形成的心理又反過來調節以後的活動。

  從兒童活動的起源和發展說,兒童的各種運動、動作的發展是兒童活動發展的直接前提。因此,研究兒童的活動,既要研究兒童的運動和動作的發展,也要研究兒童各種活動形態的發展。

  運動是一切生物有機體的共有的機能,人類也是一樣。

  例如,人的勞動要靠手的肌肉的運動,人的言語要靠言語器官的運動。兒童在胎兒時期,就可以觀察到他的最初的運動。兒童出生後,就出現哭叫。手腳亂動、吸吹等運動,很快就和後天的條件建立各種不同的聯繫,形成各種條件反射。這就是在主體和客體相互作用中的一種反映活動,其中主要的是感知和運動,是後天獲得的經驗的來源。與此同時,兒童不但和外界事物建立條件聯繫,也在兒童自身的各種感官機能之間建立條件聯繫,如手眼協調運動。因此,兒童運動的發展是從無條件反射的調節逐步改造為條件聯繫的過程在兒童的各種條件聯繫發展的基礎上,逐步出現有意的運動,即追求一定目的的運動,這就是動作。

  動作和一般的機體運動不同,首先,它具有整體性,它不是單調的,而是對像性的動作(如用筷子、匙子吃飯或用臉盆、毛巾洗手洗臉),凝結著人類的物化了的智力。兒童掌握這些動作的過程,也就掌握了兒童與物體、兒童與成人的關係,進而掌握複雜的社會要求、社會關係和社會經驗,從而豐富和發展了自己的心理。

  在關於活動與思維發展的關係上,蘇聯心理學家維果斯基提出的「歷史文化發展觀」,魯賓斯但那提出的「意識與活動統一原則」,具有重大的意義。特別是他們提出的「內化」理論、「主導活動」理論,對兒童心理、思維發展的研究,具有重大的意義。

  關於內化的理論,我們在前面已經談過。我們贊成「內化」理論,但不能把思維簡單地看成是由動作「內化」而成,以至把動作看成是心理、思維的唯一泉源。這樣,就和行為主義心理學思想相距不遠了。至於皮亞傑的內化理論,認為「守恆」是「來自內化了的可逆的動作」(連接,合併、分散,集攏等等),而不是來自知覺。他認為,動作是可逆的,而知覺是不可逆的,這樣一來,就把進行的動作,活動和在這些動作、活動中反映客觀現實的知覺割裂開來,對立起來,否認了知覺是感性認識的根源,也就必然把動作、活動和表象、概念割裂開來,對立起來。最後必然導致背離唯物主義的反映論。

  在兒童思維發展過程中,最初確實更多是和動作聯繫的,在語言出現以後,又是和出聲語言相聯繫的,這些外部動作、出聲語言以後便逐漸「內化」,即逐漸簡縮化、默語化、概括化,從而能夠「默默地在頭腦中進行」。但絕不能說,在最初的動作、活動中,沒有內部的心理活動在調節。

  事實上,兒童出生後的動作,就是在內部的無條件反射和條件反射的感覺的調節下進行的,以後便在具有整體性的知覺的調節下進行。在知覺常性或「客體的永久性」出現以後,作為最初的心理「內化物」的表象,就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了。而言語符號的內化(內部語言)則使心理的「內化」達到了更高的水平。

  至於關於「主導活動」的理論,也是蘇聯兒童心理學的一個重大貢獻。這個理論是和兒童心理發展的動力問題相聯繫的,也和量變質變問題相聯繫,是和發展的階段性和個別性相聯繫的。所謂主導活動,即決定著兒童青少年在各個發展階段的心理過程和個性特點的根本性的質的變化的活動。

  它具有三個特點:(1)兒童在每一年齡階段的心理特質取決於主導活動;(2)從主導活動中產生出或分離出新的活動;(3)在主導活動中產生、形成著各種具體的心理過程。

  我們認為,兒童活動發展的主導形態是從嬰兒時期的動作發展開始,經過學前時期的遊戲活動,到學齡時期的各種不同類型的學習活動,並在這一發展過程中同時也逐步發展著勞動活動。兒童思維的發展和產生,總是與兒童的動作、遊戲,學習、勞動的產生和發展相聯繫。

  兒童的心理意識能否健康成長,關係到孩子將來的一生,因此,為人父母者必須對兒童心理和意識的發展予以充分重視,促使其正常、健康的成長。如果出現心理和意識方面的障礙,如多動症、自閉症等,必須及早找兒童心理專家診治。


3.古今名人的教子之道


  在明確了家庭教育在素質教育中的重要性,以及兒童心理和意識發展的特點後,本節將通過古今名人的教子之道,給天下為人父母者以啟迪。

  孔子教子學詩禮

  孔丘(公元前551年一前479年)是我國春秋未年的大教育家。相傳他有三千子弟。

  他的學生陳亢疑心孔子對自己的兒子有特殊的教育內容,有一天問孔子的兒子伯魚:「你聽到過夫子有什麼特殊的教導嗎?」伯魚說:「沒有。有一次,父親一個人在那裡,我走過前庭,父親問我,『學《詩》沒有?』我說,『沒有。』父親說:『不學《詩》,無以言。』我後來就開始學《詩》。又有一次,我走過前庭時,又遇到父親一個人在那裡。父親問我:『有沒有學《禮》?』我說:『沒有』。父親說:『不學《禮》,無以立。』我回來以後就開始學《禮》。我聽到過的就是這兩點內容。」

  陳亢說:我問一個問題,得到了三個收穫。知道了要學《詩》、學《禮》,又知道了孔子對自己的兒子並沒有什麼偏私。

  的確,詩和禮,都是孔子教育學生的重要內容。《史記》上說:「孔子以《詩》、《書》、《禮》、《樂》教弟子。」孔子自己對學生也說過他的教育內容「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和他對兒子說的話是一致的。這也許可以算是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一致性的一個較早的典型事例。

  現代人對於孔子為什麼這樣重視詩教,可能會覺得不好理解。古代文字結構比較複雜,紙張、印刷都未發明,書寫也很不方便。人們在勞動和社會生活中取得的經驗,許多都是靠詩歌流傳的。「詩言志,歌詠言」,說的正是這種情況。

  所以,孔子對於用詩來進行教育特別重視。傳說《詩經》305篇,就是他親自刪削編定的。

  孔子對他的學生說過學《詩》的好處:「小子!何莫學夫《詩》?《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於烏魯草木之名。」也就是說,學了《詩》,可以啟發思想,可以用歷史經驗的對比來觀察得失,可以增進互相的團結,也可以用來進行批評,還可以學到許多自然知識,因此無論處理家庭內部關係,或是從事國家事務都用得著。事實上我們看到春秋戰國的時候,一些人辦外交,往往張口就兩句詩,既能表達自己的意思,又比較婉轉,不使氣氛太緊張。

  孔子特別強調要伯魚讀《詩經》中的《周南)和《召南》。他對伯魚說:「汝為《周南》、《召南》矣乎?人而不為周南》,《召南》,其猶正牆面而立也?」面對牆站著,那就什麼也看不見,一步也不能走了。為什麼孔子把問題說得這麼嚴重呢?原來《周南》和《召南》是《詩經》開頭的一些篇章的總稱,內容多和修身、齊家有關。孔子認為,人的道德修養就應從這裡開始。

  孔子說的「不學《禮》,無以立」,比較容易明白。他所說的禮,就是他所處的那個社會人與人之間關係的規範。離開了這些,在社會上當然就站不住腳了。

  後代的讀書人,把孔子的教育兒子的方法稱做「詩禮傳家」。當然,今天我們教育子女的內容和他們有根本的不同。

  我們需要培養的是能夠擔當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任務的接班人。但是,孔子教子的經驗也有值得我們借鑒的地方。兒童的形象思維比抽像思維發達,利用文藝形式對他們進行具體形象的教育,比乾巴巴的說教往往有效得多。在對子女的教育中,又必須把道德品質放在首位。只有這樣,孩子長大後,才能正確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正確處理個人與集體、國家間的關係,他的學習和工作才有正確和持久的動力,才能真正成為一個對國家對人民有益的,正直而有成就的人。

  諸葛亮教子儉養德

  諸葛亮(公元181一234年)曾經有一封奏書給蜀後主劉禪,談到自己家庭經濟狀況的安排,他說:「臣初奉先帝,資仰於官,不自治生。今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頃,子弟衣食,自有餘饒。至於臣在外任,無別調度,隨身衣食,悉仰於官,不別治生產,以長尺寸。老臣死之日,不使內有餘帛,外有贏財,以負陛下。」

  諸葛亮這樣說,也是這樣做的。公元269年,晉統一了全國,為了收買人心,下令尋訪漢朝的名臣子孫,賜給他們爵祿。那時諸葛亮第三個兒子諸葛懷還在。他推辭說:「臣家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頃,衣食自有餘饒。

  材同椿棟,無補於國,請得歸老矚下,實隆賜也。」

  他在這裡說的經濟情況,和諸葛亮當年說的大致相同。

  諸葛亮是西蜀的丞相。當時後主劉禪幼弱,蜀國的「政事無鉅細,鹹決於亮」。他為什麼不置家產,為子孫多留一些呢予人們都說諸葛亮會算計,他為子孫打算,也是算得比較遠的。他在給哥哥諸葛謹的信中說到他的兒子諸葛瞻:「瞻今之八歲,聰慧可愛,嫌其早成,恐不為重器耳。」

  諸葛亮耽心的是:聰明過早外露,容易自滿自足,會反而成不了大器。所以他給諸葛瞻起的名字叫做「思遠」。他給外甥的信也說:「志當存高遠。」這都表示希望後代有遠大的理想和志向。

  怎樣才能有遠大的志向呢?諸葛亮在給兒子的信中指出了兩個條件:一個叫靜,一個叫儉。他說:「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清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冶性。」

  他認為要有才,就要刻苦學習。要學習就要有志氣,就要心靜。心不靜就不能專心治學。生活太舒適了,也容易分散精力,立不了大志。生活儉樸,才是涵養道德的重要條件。

  他在給外甥的信中,進一步指出:要堅持自己的遠大志向,「忍屈伸,去細碎,廣咨問,除嫌吝」。這就是說,要不考慮一時的得失,不貪圖生活上的細碎的享受,廣交師友,不計較個人的恩怨。這樣做了,「雖有淹留」,也許一時不成功,但「何損於美趣,何患於不濟」,學習之中自有樂趣,也一定會有用的。怕的是「老不堅毅,意不慷慨,徒碌碌滯於俗,默默束於情」,受追求世俗的物質生活和情慾的影響,失去堅強的決心。那就會「永竄伏於凡庸,不免於下流矣」!

  諸葛亮讓孫子生活儉樸一點,還是為了使他們更有理想,更能成為一個對國家社稷有用的人。

  陶鑄留給女兒的精神遺產

  十年浩劫中,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拉大旗作虎皮、假借黨的名義,誣陷迫害了大批忠於黨的事業的革命老幹部。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陶鑄(公元1908一1969年)就是其中的一位。

  陶鑄被軟禁以後,他的女兒陶斯亮曾經被允許同他在一起住一個月。由於監管的人監視得很嚴,他們不能談任何現實情況。可是陶鑄不惜利用一切機會教育女兒,並表達自己高尚的情操和志向。

  在短短的放風時間裡,陶鑄經常目不轉睛的凝視著四周池水裡的荷花,對斯亮說:「亮亮,你要好好記住它。你看她出污泥而不染,光明磊落,象徵了一種崇高的品德。」

  陶鑄還給女兒講歷史上忠臣的故事。他講了東漢末年的范滂。當時宦官擅權禍國,到處是貪官污吏。范滂不畏權勢,勇敢鬥爭,揭發了「深為民害」的權豪之黨20餘人。

  貪污的州官聽到范滂要來,望風解印綬而去,後來,范滂被誣陷逮捕,縣令想放他逃跑。范滂說:「滂死則禍塞,何敢以罪累君,又令老母流離乎!」挺身就險,死時只有33歲。

  他又講了宋朝賢臣范仲淹的故事。范仲淹是個不畏權貴、立志改革的丞相。他被貶外逐時,還念念不忘「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他還向女兒講解唐朝李賀的詩:「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雞一聲天下白。少年心事當拿雲,誰念幽寒坐嗚呃。」

  陶鑄對女兒說:「亮亮,你領會到了嗎?李賀在這首詩裡寄喻了自己在困厄時的苦悶心情和他不甘在傷感中消沉的決心。」

  即使在這樣險惡的環境中,陶鑄教給女兒的,仍舊是正直、堅持真理和奮發有為的樂觀主義。

  江青、陳伯達等人無中生有地散佈陶濤是「叛徒」的流言蜚語,把斯亮的心搞亂了。有一天,她乘監管的人不注意,問陶鑄說:「你出賣過同志嗎?」聽到女兒的這個問題,陶鑄憤怒地直視著女兒的眼睛說:「難道你也不相信爸爸?

  我寧願把自己的熱血全灑在地上,也不會做對不起黨的事情的!」

  過了幾天,陶鑄把自己1935年國民黨監獄中寫的詠志詩,抄錄給女兒:

  秋來風雨費吟哦,鐵屋如灰黑犬多。

  國未滅亡人半死,家無消息夢常過。

  攘外空談稱絕學,殘民工計導先河。

  我欲問天何聵聵,漫憑熱淚哭施羅。

  詩中的施羅指的是鄧中震、羅登賢兩位烈士。陶鑄把自已處在敵人鐵窗下時的胸襟披露給女兒看,不僅是為了回答江青、陳伯達之流的無恥誣蔑,也是為了使女兒能夠繼承這樣一種忠於革命的英雄氣節。

  老捨和生命的教育

  被譽為「人民藝術家」的老捨先生,以其生活節儉、治學嚴謹、文風樸實而贏得廣大群眾的尊敬和愛戴。然而,這位藝術大師無論何時何地也忘不了自己的母親對他一生的影響。他常對人說,從私塾到小學,到中學,他接觸過不下20位教師,其中有給他很大影響的,也有毫無影響的。但他的真正的老師還是他的母親。儘管母親不識字,可把性格傳給了他,給了他生命的教育。

  老捨的一生是艱苦的。父親早年抗擊八國聯軍陣亡。那時他才一歲半。他是靠母親給人洗衣服和縫縫補補帶大的。

  老捨的母親很愛花。她的小院裡種著兩棵棗樹,還有幾株石榴和夾竹桃,母親每天澆水灌溉,十分愛護,每年夏天總要開很多花。母親喜好乾淨,每天都要掃院子、擦桌子,整治得一塵不染。這使得老捨也逐漸形成了對花、對草的愛惜,自然也就養成了愛整潔有序的生活習慣和性格。

  他的母親生性豪放,助人為樂,凡事有求必應。因此老捨先生也是好客、豪放,待人誠懇熱情,有求必應。

  他的母親要強、豪爽,在兵荒馬亂之中,在饑荒裡,為保護自己的兒女甘受一切艱難困苦。在老捨先生看來,母親堅強的性格給他以後的道路帶來了莫大的幫助。抗戰初年,為成立「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他出面借錢,募捐。

  借地方。有人被捕,他挺身而出,向國民黨政府要人,千方百計地進行營救。

  他的母親從不和別人吵架,寧可吃虧,也不鬥氣。老捨對一切人和事,也都採取和平的態度,把吃虧看作是平常事。但在做人上,他卻有一定的宗旨和原則。事可以將就,但不能超過自己劃定的界限。他說:「我怕見生人,怕辦雜事,怕出頭露面;但是到了我非去不可的時候,我便不得不去,正像我的母親。」

  老捨的母親很勤勞,作事一板一眼,從不敷衍。為了孩子們的吃穿,她給別人洗衣或者縫衣服,總是仔仔細細,就連屠戶們送來的黑如鐵的布沫,她也要弄得乾乾淨淨。老捨的衣服雖不考究,但都大體整潔。他寫的稿子向來整整齊齊,清清楚楚。他那樸實的文風和嚴謹的治學態度,的確受到了母親的熏陶。因為母親給了他生命的教育。

  在母親的影響下,老捨也十分注意培養和教育自己的子女,並且有一套獨特的見解。他要求子女們不要有虛榮心。

  要誠實律己、自強、自立。他曾在一篇文章中說:「我有3個小孩。除非他們自己願意,而且極肯努力,作文藝寫家,我決不鼓勵他們;因我看他們作木匠、瓦匠,或作寫家,是同樣有意義的,沒有高低貴賤之別。」他還曾在家書中說:「我願自己的兒女能以血汗掙飯吃,一個誠實的車伕或工人一定強於一個貪官污吏!」他還說:「書獃子無機會騰達,有機會做官,則必貪污誤國,甚為可怕。」為此,他還定了自己的教子「章程」:一是不必非考100分不可,特別不必門門考100分;二是不必非上大學不可;三是應該多玩,不失兒童的天真爛熳。他說:「每見摩登夫婦,教3歲小孩識字,客來則表演一番,是以兒童為玩物。」他認為天真是最可貴的。他說;「哲人的智慧,加上孩子的天真,或者就能成為好作家了。」四是虛榮心絕對不可有。老捨的這幾條章程,似乎同許多父母不一樣。他認為:「新青年最高的目的是為國家社會做點事。」他給予孩子的也是生命的教育。


4.讓你和孩子一起熟悉體育


  身體是事業成功的基礎,也是人生幸福的第一個保證。

  古希臘有一句格言:擁有健康的身體,才能擁有健康的思想。事實上,健康的身體也是人的一切感受力的基礎,一個健康不佳的人,其感受力往往被病痛所歪曲,因而也很難擁有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思想。古詩裡有兩句:「多愁多病身,如幻如泡影。」事實上,對人生的虛無感,如幻如泡影,正是由多愁多病身帶來的。因此讓你的孩子有一個強健的體魄,對他的一生可謂至關重要。

  每一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健康成長,但是對於怎樣才能使孩子擁有一個強健的體魄,卻存在不少誤區。不少家長不惜高價,給孩子買各種滋補食品,以為這樣就能使孩子營養豐富、身體健康。其實,一般來說,我們每天的飲食中含有足夠的營養保證孩子的健康,只要孩子飲食正常,不挑食,不偏食,除非在特別情況下,並不需要給孩子吃什麼滋補品、滋補藥。亂吃滋補品有時反而會造成孩子身體素質的下降。還有的家長溺愛孩子,什麼都不讓孩子動手,也不給孩子提供參加體育運動的機會,致使孩子免疫力下降,動不動感冒發燒,而一發燒就一味打針吃藥。這些都不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

  讓孩子參加一些體育活動,培養孩子對於體育的愛好,將使孩子終身受益。我們在前面已經提到,一個人在童年時期形成的行為習慣,將會影響他的一生。一個從小很少參加體育活動的人,長大以後也很難成為體育的愛好者。而如果在童年時期培養孩子對於某些體育項目的愛好,那麼這種愛好常會保持終生。因此,從小養成每天運動的習慣,是家長的一項任務,也是給孩子一份終身受用的禮物。這遠比給孩子買保險、買補藥划算。

  參加什麼樣的體育活動,要考慮孩子的身體特點,也要因地制宜。城市的孩子因為活動場地的限制,有些體育活動很難開展。過去人們一直把散步、跑步視為投入最少,場地限制少,隨時可以開展的體育活動。但是由於一些大城市的空氣污染相當嚴重,選擇跑步已變得不合時宜了,因為在污染的空氣中劇烈地運動,有可能加大廢氣的吸入量,增加肺的負擔。籃球、足球等運動由於場地限制,而且參加人數較多,也不適於家庭開展。羽毛球、乒乓球等小型球類運動由於對場地要求相對較低,而且便於在家庭成員間進行,不失為較好的選擇。游泳由於能夠鍬煉身體的各個系統,使身體各部分得到均衡發展,在一些城市裡已成為時尚。舞蹈則由於對身心兩方面都產生良好的影響,是家庭開展體育活動的上眩農村的家長對體育還存在另一種誤解。由於農村的孩子一般從小就參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勞動,家長對孩子參加體育活動的忽視比城裡更甚。他們往往認為孩子既然參加了勞動,消耗了體力,就已經鍛煉了身體,就不再需要參加體育活動了。事實上,體育和勞動是完全不同的事情。在勞動中雖然也消耗體力,但是由於它並非出於個人的自由選擇,我們的身心並不能在勞動中得到放鬆,因而也不能達到鍛煉身體、娛悅身心的目的。而在體育活動中,我們是以遊戲的態度參與的,身心完全放鬆,從而起到娛悅身心。增強體魄的功效。這亦為近年來進行的身體普查所證實。經常參加強度很大的體力勞動的農民,雖然心肺功能較好,但整個身體狀況遠遜於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人,而既不參加體力勞動,又不鍛煉的人,身體狀況最差。


5.別讓孩子的音樂細胞桔萎


  音樂的才能在我們的一生中最早表現出來,並很快趨向成熟。莫扎特4歲便能作曲,其他一些音樂家也早在其童年時代便表現出音樂方面的天賦。嬰兒剛一出生,便能對聲音的刺激作出反應,稍過一段時間,他便會對節奏明快、輕鬆的音樂表現出興趣。事實上,對聲音的感受,在孩子的成長中,發揮著獨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這一點有時容易被一些家長所忽視。但近年來,這種狀況正在得到改善。在一些專家的指導下,人們逐漸懂得音樂在孩子成長過程中起到的作用,現在利用音樂進行胎教已經是一些年輕夫婦的普遍作法。

  偉大的德國音樂家貝多芬寫道:「音樂是比一切智慧。

  一切哲學更高的啟示……誰能參透我音樂的意義,便能超脫尋常人無以振拔的苦難。」

  音樂能夠給我們以多方面的滋養:在我們痛苦煩悶的時候,它能給我們以撫慰,像情人的柔聲低語,像慈母的殷殷叮嚀,像包容一切的大自然,滌除我們心頭的塵慮,讓我們的心靈重新振作起來;在我們寂寞的時候,音樂像我們的友人,給我們友誼的溫暖;在我們快樂的時候,它就是美果佳釀,增加宴會的興味……在音樂中凝聚了古往今來偉大的人類心靈。傾聽音樂就是與那些不朽的靈魂交談:在貝多芬的英雄交響曲中,我們體會到崇高與悲壯,在他的《d小調交響曲)(第九交響曲)中,我們體會到偉大與輝煌以及不斷上升的人類精神,而在《田園交響曲》中我們聽到了大自然的娓娓傾訴,體會到鄉問生活的獨特樂趣。莫扎特的音樂則始終給我們安慰,使我們悄然有出塵之想。巴赫供給我們更加純粹的形式的樂趣,亨德爾則使我們體會到神聖和莊嚴……。現代搖滾則給我們的感官以強烈刺激,給我們以全身心投入的歡暢。因此,音樂在培育我們的個性,陶冶我們的心靈和情操中起著難以被替代的作用。德國大詩人歌德說:「神聖的音樂……對生命也會產生非常大的作用,這個作用經歷多少時代都不會改變」,「韻律有著不可思議的力量,而且韻律更讓我們相信自己內心有著崇高之物。」在《遍歷時代》一書中,他借書中人物之口指出,在所有我們可能想到的東西中,只有音樂最應該被選為教育的基礎,因為經由音樂,可以通往四方八達順暢的道路。

  音樂的才能幾乎是與生俱來的,不需要外在的養分與人生的經驗。莫扎特的例子為此提供了最好的詮釋。因此,設法引導你的孩子對音樂的注意力,對他的身心成長都是十分有利的,而且音樂能夠在語言、意識都不能對嬰兒發生作用之前對他的心靈施加影響。早期的音樂熏陶不但能夠刺激嬰兒腦的發育,而且對培養嬰兒和環境之間的良好關係也有相當有助益。孩子稍大以後,可以逐漸讓他接觸一兩樣樂器,當然剛開始的時候只把它們當作玩具罷了。再大些,可以給他請一個音樂教師,指導他學習演奏樂器。如果他確能在老師的輔導下掌握演奏樂器的技巧,那麼他將終生受用無窮。如果你沒有為他請音樂教師,那也不要緊,只要他能培養起欣賞音樂的習慣,那麼他的一生同樣會得到音樂的祝福。

  在孩子以後的學習和工作生涯中,音樂還有其他特別的功能。許多人發現,音樂是激發他們靈感的源泉。許多人喜歡在音樂的伴奏下工作,這樣不但沒有影響他們正常的工作,反而使工作的效率提高了。許多人在遇到困難的情況下,並不急於解決它,而是放上一段自己喜歡的音樂。在很多情況下,伴隨著音樂柔和的節奏,答案自然浮現了。許多作家、詩人、畫家甚至科學家都有這種特別令人愉快的經驗。

  有很多家庭每天都花相當多的時間在電視機前,但家中的唱機和唱片卻落滿了灰塵。這不能不說是一件令人遺憾的事情。因為音樂所能給予我們的東西比電視要多得多。由於商業利益的介入和種種客觀限制,往往很難有精彩的電視節目,因此那些把大部分時間花在電視機前的人,其實是在虛度光陰,而這時你其實有機會聆聽到最偉大的音樂,只要你取出唱片,打開你的唱機……為了你的孩子,也為了你自己,請關掉電視,打開塵封的唱機。別讓孩子的音樂細胞枯萎!

  
上一頁 b111.net 下一頁
雲台書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