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檔案摘抄
家鴿,鳥綱。家鴿由原鴿馴化而成,人類馴鴿至少已有4000年的歷史。家鴿品種很多,可以分為傳信用、肉用和玩賞用三大類。
家鴿善於飛翔和地面行走,總是一雌一雄生活在一起。
家鴿視覺和聽覺都很發達。
家鴿的頸部較長,轉動靈活,伸縮自如,這可以擴大視野,也便於啄取食物。軀幹部呈紡鍾形,飛翔時可以減少空氣的阻力。尾部很短,生有大型的尾羽,能夠控制飛行的方向。
2.和平的使者
鴿子——和平的使者,這恐怕在當今世界任何國度裡都是無可非議的。然而,這可愛的小傢伙並不是從一開始就充當這一角色的。
遠在上古時期,人們把鴿子看作愛情使者,而非和平使者。比如在古代巴比倫,鴿子乃是法力無邊的愛與育之女神伊斯塔身邊的神鳥,而在當時,民間則把少女稱為「愛情之鴿」。
恐怕一直到紀元初,鴿子才被當作和平的象徵。《聖經》上記載,大約9000多年前,上帝耶和華為懲罰人類的罪惡,製造了一場洪水浩劫,只留下守本分的挪亞一家。挪亞按照上帝的旨意,用歌棐木造了一隻方舟。當滂沱大雨狂瀉了40個晝夜之後,世界上最高的山被淹沒了,人與飛鳥、走獸等一切生靈也都被淹死了,只有挪亞的方舟載著一家老小和各種成雙的動物漂浮在無垠的水面上,逃過了這場毀滅性的災難。十餘日後,他們放出一隻鴿子,鴿子噙回一枚橄欖葉。據此,諾亞夫婦知道家鄉的水已退,於是回到家鄉去了。
16世紀波瀾壯闊的宗教改革運動,賦予鴿子新的使命,使它成了聖靈的化身。新教徒魯卡斯在一本書中寫道:「耶穌在做禱告時,忽然天門洞開,聖靈化為一隻鴿子朝他飛了下來……。」在文藝復興時期法國最偉大的畫家丟勒的一幅版畫裡,聖母瑪麗亞的頭頂上有一隻聖靈化身的白鴿。而在宗教改革時期的繪畫作品中,宗教改革之父馬丁·路德的頭上更是經常出現象征天命的鴿子。
直到17世紀,三十年戰爭宣告結束時,鴿子才「官復原職」,再次充任和平使者。當時,德意志帝國各個自由城市發
行了一套紀念幣,圖案是一隻口銜橄欖枝的鴿子,底下有「聖鴿保佑和平」的銘文。
德國狂飆突進運動時期傑出的代表席勒很早就把鴿子從宗教意義上的和平象徵引入到政治。在其名作《奧蘭西的姑娘》的序幕中,他讓法國抗英女英雄貞德莊嚴宣告:「奇跡將會出現——白鴿將要起飛,她將以鷹的勇氣,去擊敗那蹂躪我們祖國的禿鷲!」在此,鴿子已不再是毫無抵抗力的希望之象徵了,它成了鬥士!
把鴿子作為世界和平的象徵,恐怕是西班牙畫家畢加索的一大發明。1950年11月,為紀念社會主義國家在華沙召開的世界和平大會,畢加索特意揮毫,畫了一隻昂首展翅的鴿子,當時,智利著名詩人聶魯達把它稱為「和平鴿」,從此,作為世界和平使者的鴿子,就為各國所公認了。
3.無言的通信兵
鴿子有驚人的導航能力。1978年,美國科學家發現在鴿子的頭部有一塊含有豐富磁性物質的組織——磁石。它不僅能靠太陽指路,還能根據地球磁場確定飛行方向。因此,即使遠在千里之外,依然能重歸故土,從不迷失方向。據記載,1935年,有一隻鴿子整整飛了8天,繞過半個地球,從越南西貢風塵僕僕地飛回法國,全程達11265公里。
由於鴿子有導航的特異功能,自古以來,就廣泛地用於軍事通信。大約公元前2000多年,古羅馬凱撒大帝的將軍們在戰爭中已開始使用信鴿。相傳中國遠在楚漢相爭和張騫出使西域的時候,鴿子就被用來傳遞信息了。在交通和通信不便的古代,城市的商人也常把鴿子作為互通行情的工具。那時的航海者在遠航時,也免不了要帶上幾隻鴿子,用它們來傳遞家信和報告歸期。即使在科學發達、交通方便的現代,世
界上幾乎所有國家的邊防軍,也仍然用鴿子當「義務通信兵」。
在戰爭史上,所有參戰的動物中,信鴿是戰功顯赫的,它與軍犬不分高低。它歷來被編成「通信兵」,擔負傳遞信件、藥品和文件的任務。
法國革命以後,拿破侖征服歐洲。但終於在1815年敗於滑鐵盧之役。當時,見到戰況的羅斯奇爾德用信鴿將戰況通知倫敦,竟使股票交易進行順利,獲利甚厚。這就是信鴿在一夜之間使他驟變為富翁的佳話。
1870年普法戰爭時,巴黎被德軍包圍,與外部的聯繫完全斷絕。但這一期間與法國各地的通信一直保持到最後,就是由信鴿一手承擔的。隨後,法國人民對此很受感動,從而熱衷於飼養信鴿。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信鴿曾為交戰雙方作出不少貢獻,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發揮了更大的作用。
德國是世界上建立軍鴿最早的國家,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許多城市都有相當數量的軍鴿房,每個鴿房可容納400只軍鴿。在戰爭中經常會發生電話線路被炮火摧毀,無線電通信也因氣候惡劣、地形險阻不能暢通的情況,這時優秀的軍鴿能大顯神威,將重要的軍事情報迅速送到目的地。
英國空軍於1916年建立擁有11萬隻軍鴿的軍鴿團。
1936年成立了全國信鴿學會,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已為英軍培育了20萬隻優秀信鴿並為駐英美軍提供了5萬隻信鴿。英軍的軍鴿被分配到各種戰鬥機上以及陸軍情報部門。當時每名英國傘兵胸前帶有一個圓筒軍鴿籠,這種裝備成為英國傘兵標準裝備。
美國於一次大戰後先後在新澤西、南卡羅來納一些地區建立了數所軍鴿學校,培養出大批馴鴿人才和軍鴿。美國軍鴿事業發展極為迅速,軍鴿部在一位將軍領導下。不僅在本土建立了許多大型軍鴿場,還在北非、意大利、英、法、德、緬甸、印度、沖繩島建了軍鴿場。
1942年,正在海上航行的一艘法國輪船出了事,由於對外聯絡中斷,船上數千人的生命危在旦夕。幸好,有一隻信鴿把遇難的信息傳了出去,結果船上的人被營救脫險。人們為了感謝鴿子的救命之恩,在法國首都巴黎修建了一座鴿子紀念碑。
軍鴿攜信的原始方法是將信函裝入鵝毛管內,以蠟浸絲線繫在信鴿尾部。照相術問世後,信鴿一般攜帶薄而輕的軟片。一隻軍鴿一次可帶18張軟片。
今天,人類雖然進入了衛星通信的時代,世界各國信鴿的數量仍有增無減。據有的資料介紹,僅保持4萬現役軍人的瑞士,在軍隊中服役的鴿子多達4萬餘隻,與其軍隊人數的比例比乎是一比一。
4.「美國大兵」和「愛咪」的功勳
綽號「美國大兵」、足環號USA43SC6390的雨點花雄鴿,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最著名的美國軍鴿,當時,在意大利英國第7兵團司令部值勤。1943年10月18日英軍第52師正在進攻德軍佔領的柯爾維·維契亞城,英國步兵要求空軍支援,轟炸該城以削弱德軍防禦。空軍答應要求並開始做出動準備。可是這時候英國步兵進展很快,突然拿下該城,而司令部並不知道這個新戰果。空軍一旦起飛執行任務,炸彈必然落在自己人的頭上。在千鈞一髮的緊急時刻,「美國大兵」的足筒內帶著這個最新戰報展翅疾飛,迅如閃電,僅用20分鐘就飛了32公里,及時飛到司令部。這時轟炸機的馬達已在隆隆作響,準備起飛。情報及時送到,挽救了1000多英國兵的性命。
「美國大兵」因此獲得了英國政府頒發的「迪金」勳章。
在二次大戰中,共有32只鴿子獲得這種勳章。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美軍軍鴿部成立了中國分部。首批運往中國的軍鴿從佛羅里達空軍基地出發,到太平洋海岸後,裝上軍艦,運達印度加爾各答,然後用軍用飛機轉運到昆明和重慶,並在那裡建立軍鴿基地。為了適應戰場的需要,美國軍鴿房可以移動,無論這種房蓋塗有特殊標記的鴿房移到何處,軍鴿返巢時都能識別出來。一次,一批美軍越過前線進入敵人陣地,被敵人重重包圍,糧食、軍火即將用完,通信聯絡也已中斷,當時這批美軍只剩下一隻叫作「愛咪」的軍鴿,他們將求援的一線希望寄托在這只軍鴿身上,當「愛咪」攜帶情報起飛後,先在她所棲息的鴿房上空盤旋幾周,似乎要認清自己的基地似的,然後在炮火掩護下,勇敢地向目標飛去,順利地完成了任務,然而「愛咪」的胸部和腿都受了傷。「愛咪」這次飛行立了大功,主人精心為她治療,死後
將她的「遺體」放在軍鴿博物館中。美軍為數百隻象「愛咪」那樣立下戰功的軍鴿建立了詳細戰功檔案,「遺體」都放在博物館中。
5.「聽話」的偵察兵
軍鴿不僅用作通信,而且用於偵察。讓它帶上微型照相機或其他偵察器材,到對方陣地上去搜集情況,為軍事指揮員決策提供戰場信息。
70年代初,美國情報機關獨出心裁地研製出一種大功率的竊聽器。他們先把它繫在經過專門訓練的鴿子身上,然後再把一束激光射向要竊聽的目標(如某個房間的窗戶),鴿子就會乖乖地按著激光的導向,飛落到這扇窗戶的窗台上。這只不尋常的鴿子用嘴啄一下它身上的按鈕,竊聽器就脫離鴿身,開始竊聽,而這只「聽話」的鴿子就又輕鬆地飛回原地。
美國的海岸警衛隊利用4只鴿子來搜尋遇險落海的飛行員。這些鴿子被安置在直升機上,它們一旦發現目標,就會啄動一個按紐,這個按紐與駕駛室內的「發現目標指示燈」相連。
6.軍鴿取藥救戰友
我國是世界上使用信鴿最早的國家之一。我軍從50年代起,每年都選征大量信鴿入伍。1979年對越自衛還擊作戰中,我軍一偵察員忽患急症,必須立即趕到後方取藥。如果派人,途中往返至少兩天,這將危及病人的生命。軍鴿員當機立斷將任務交給服役的4只鴿子,結果只用了30分鐘的時間,往返傳遞,取回了必需的藥物,使病員得到了及時搶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