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檔案摘抄
羊,哺乳綱,牛科。種類較多,有綿羊、山羊、黃羊、羚羊、青羊、盤羊、岩羊等。
11月14日是澳大利亞南部地區的羊節。早上牧人要放鞭炮,還向羊群說些道賀的話,然後把羊群趕到水草豐盛的地方,讓它們悠然自得地飽餐一頓。
羊在戰爭史上,雖不及馬、牛、犬那樣戰功卓著,只是也並非無所作為。它除了為軍隊提供大量的毛皮、肉和羊奶間接支援戰爭外,也曾經有過直接參戰的經歷。
2.羊群運糧大金川
公元1772年,清朝政府派兵攻打大金川(今四川省大渡河上游),命令劉秉恬為欽差大臣,負責督運糧食。開始,劉秉恬負責督運西路的糧食。後來發現南路地形險峻,驛站間距大,運糧困難多,朝廷考慮到劉秉恬深謀遠慮,有經驗,就把他從西路調到南路督運糧食。
大軍爬山涉水向南路進發。可往大金川行進的沿途,山高林密,全是羊腸小道,車馬不能行走,只有山羊尚可攀登。
劉秉恬耽心不知如何把這麼多糧食運過去。
這時,劉秉恬心想,打仗要靈活,不能墨守陳規,糧食不一定要用車馬運。羊能通過山險,就用羊來運糧。於是,他命令士兵貼出告示,動員當地群眾把羊送到軍隊來賣。劉秉恬很快買到了許多羊。他讓士兵把糧食分裝進布袋裡,放在羊身上,6隻羊馱一石糧食,馱好後,趕著羊群沿著山間小道往前走。羊邊走邊吃草,雖然山陡路遙,但羊不會飢餓無力。
劉秉恬用這種方法很快把糧食運到了大金川前線。
3.「懸羊擊鼓」欺金兵
宋代畢再遇和金兵守壘對抗,因為金兵強大,宋營兵少,他便使了一個「金蟬脫殼」的妙計,在一個夜裡把隊伍全部撤走,只留下旗幟在陣地上,並弄來許多羊,把羊倒吊起來,前邊兩條腿放在鼓上,羊被吊得難受,放在鼓上的兩條腿不停亂動,於是把鼓敲得「鼕鼕」地響。金兵日夜聽到鼓聲,沒疑心,也不敢發起進攻。等了幾天,金人才發覺中計。但此時,畢再遇的隊伍已經走得無影無蹤了。這就是著名的「懸羊擊鼓」掩護撤兵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