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雲台書屋>>百科書籍>>吳伯凡>>孤獨的狂歡

雲台書屋

第十一章 網絡就是電腦

11.1 「叢林中的豪華汽車」


  喬治·吉爾德特意給我們講述了(見「IssaquahMiracle

  」一文)著名的電腦網絡大師麥克爾·布奇(Michael Bookey)的一段有趣經歷。

  1989年,布奇第一次訪問位於華盛頓特區艾色魁中學,為的是幫助這個學校建立電腦系統。這次訪問令他想起70年代他對正處於「文革」中的中國的訪問。這位在電腦網絡技術上探索了20年的專家來到艾色魁,像是進入到一個與現代世界絕緣,有著古怪風俗的部落。在這裡,唯一代表現代技術的是一個充斥著各種已經過時的電腦,而且大部分已經損壞。

  隨後他瞭解到,為了改變學校在電腦設施方面的這種落後面貌,華盛頓特區已經投票決定花270萬美元作為更新設備的費用。學校方面由於想不出更好的辦法來,就決定把這筆錢平均分發給教師,讓他們根據自己的需要來花這筆錢。結果是,他們要的是錄相機(VCR),與電腦不兼容的光驅(CD-ROM),以及胡亂挑選的電腦、打印機和其他一些外圍設備。

  在布奇看來,學校當局的這種救治辦法似乎比它所要救治的病症更有害。

  這意味著大量的錢被浪廢掉了,使納稅人和學生同他們所處時代的最強大的技術力量更加疏遠。布基想讓學校裡的當權者明白,最強大的技術不是屬於一台台孤立的電腦,而是屬於加入到網絡中的電腦。

  為了解釋網絡的真正魔力,布奇讓你想像一輛被困在叢林中的小汽車。當你仔細查看這輛車時,你會發現它的確是一輛非常有用的汽車。在這輛多功能的汽車裡,有先進的照明設備,有床,有無線電通信設施,有磁帶播放機,有暖氣、空調,有防彈玻璃,有讓動物聞風喪膽的汽笛。當你被這輛汽車的豪華特徵深深吸引時,你可能根本不去想,一輛小汽車的真正魔力只能來自「與柏油路的關聯」而不是「與豪華的輔助設備的關聯。

  在布奇看來,在個人電腦誕生後大約10年時間內,

  我們正是像使用這輛叢林中的小汽車那樣使用我們的電腦。我們簡單地以為它的力量就表現在處理文字和數據方面。家用電腦最常見的命運是,在買回家一段時間後就被鎖進壁櫥裡。我們常常意識不到,電腦的絕大部分力量源於「交互聯結」(interconnections)。


11.2 「交互連接」--PC的命脈


  「交互聯結」這一概念的含義不像它聽起來的那樣簡單。要理解它,我們先得懂得吉爾德經常使用的一對概念:「微觀宇宙」(microcosm

  )與「遙觀宇宙」(telecosm)。

  物理學中有一對概念--「宏觀宇宙」(macrocosm )和「微觀宇宙」(microcosm)。宏觀宇宙是指人置身其中的無限廣大的宇宙。

  微觀宇宙是指構成這個世界的基本單位(原子)內部由下一級的基本單位(電子、質子、中子等)構成的一個極小的結構體系,如同恆星、行星、衛星構成了一個龐大結構體系。大宇宙和構成宇宙的原子儘管在大小上相差極其懸殊,但二者都是一個自成一體的體系,人們把這兩個體系分別叫做「宏觀宇宙」和「微觀宇宙」。

  一台單獨的電腦與由許多電腦組成的網絡之間的關係也相當於微觀宇宙與宏觀宇宙之間的關係。每一台電腦本身就是一個由許許多多硬件和軟件構成的複雜的體系,我們甚至可以把一台電腦也看作是一個由許多元器件構成的「網絡」。相對於我們通常所說的「網絡」(相當於一個「宏觀宇宙」)而言,一台電腦只是構成網絡的最小單位,但就一台電腦自身而言,它就是一個小宇宙(「微觀宇宙」)。

  吉爾德把作為網絡的「宇宙」稱為「遙觀宇宙」(telecosm)而不是「宏觀宇宙」,意在強調在空間上相隔遙遠的各個電腦(即teleputer)的「交互連接」。對一台個人電腦而言,「交互聯結」同樣也是這個「微觀宇宙」(「小宇宙」)的構成方式,它主要表現在一個芯片是由許多個晶體管集成的。晶體管越小,密度越大,那麼電腦的處理器(processor)的處理能力和處理速度就越快,

  電腦的成本也就越低。

  分佈在世界各地的上億個「小宇宙」(個人電腦)使它們的使用者擁有了工業時代的工廠主所擁有的權力。換句話說,當你擁有一台個人電腦時,它超常的工作能力使你彷彿擁有了一個大工廠。正如「小宇宙」(PC)所迸發出來的巨大潛能來自芯片上不斷增加的(各個晶體管之間的)「連接」,遙觀宇宙所迸發出的巨大潛能來自各個PC機之間的「連接」。這些不斷增長、加強的連接不久將會主宰整個媒體世界。通信(傳播)產業因此而面臨著從「people to people"(「人對人」)到「PC to PC」(「個人電腦對個人電腦」)模式的轉變。這一變化是如此劇烈,以致於相當於一場導致新物種出現的「突變」。對一個人來說,在電話線上的一秒種的聲音拖延幾乎不可能受到注意;然而對於一台電腦來說,一秒鐘的可能意味著10億次計算,而進行這10億次計算將花去數百人一生的時間。最重要的是,人們一次只能傳輸或接收一條「細水長流」的信息。他們需要在相對長的時間內使用相對窄的帶寬連接,比如,一個人通過電話線或光纖,以每秒6萬4千比特來進行10分種的通話,再「寬」的「帶寬」也不能他將這場通話縮短為1分鐘,這是受人說話的速度決定的。

  同樣的情形也見於電視節目的接收過程中。當你通過有線電視網看一部電影時,傳輸電視信號的光纜的帶寬再大,你也只是在一個半小時內看完一部電影(大約600兆),而光纜卻可以在幾秒鐘之類傳輸這600兆的內容。這就是說,看電視時,我們是以我們消費信息的次序和速率來接收信息的,接收的過程與觀看的過程是同一回事(所以我們常常說「收看」電視)。當我們用電腦來看同一部電影時,接收(下載)的過程與觀看的過程是分離的。只要有足夠的帶寬,我們就可以在幾秒內從網上下載——按電腦的時間和空間閾限——一部電影,然後我們可以在我們認為方便的時候來觀看——按人的時間和空間閾限——這部電影。

  在大眾—廣播模式中,觀(聽)眾接受信息時只能聽任信息發送者的擺佈。你必須在特定的時刻,在特定的時間長度內接收信息。比如你必須是特定的鐘點收看一個節目,電視台還可以根據自己的各種意圖和需要,隨便變更播出時間,你除了等待和乾脆不看之外毫無辦法。在收看一個節目的中途,電視台可以隨便插播廣告。收看電視節目的過程,不折不扣是一個受奴役的過程,一個鍛煉好脾氣的過程。

  接收過程從人的時間和空間閾限到電腦的時間和空間閾限的轉換,使得現存的廣播網絡變成得毫無必要。通過電腦網絡接收信息的過程中,信息傳輸的主動權從信息的發送一方移到了信息的接收者一方。信息靜候在另一端,隨時聽從我的「傳喚」。因此所有別的網絡形式--聲音、文本、錄像等方面的傳播媒介迅速地讓位給多媒體電腦網絡。推動這一變化的壓倒一切的力量是「交互連接」的「點石成金術」--一個個基本單位由於相互連接而身價劇增。在「微觀宇宙」裡起作用的邏輯和反饋連環在遙觀宇宙裡同樣起作用——電腦越多,供每一台電腦存取的信息(資源)也越多。對每一台新連接進來的電腦來說,網絡不僅僅是它的信息資源。因為新連接進來的電腦反過來也是網絡的新的資源。它投入進整個組織來,也就是在增加整個組織的產出——「遙觀宇宙」成全了微觀宇宙的奇跡。然而,由於對「交互連接」這一概念的忽視,導致了對於「多媒體」的嚴重誤解。很多人想當然地以為「多媒體電腦」就是一台裝有只讀光盤驅動器(CD-ROM),能讓人CD音響,看VCD,另外還可能接發傳真的電腦,不曾想到多媒體電腦是作為遙觀宇宙(即Internet)中的一個基本單位(微觀宇宙)的電腦。因此我們有必要澄清一下「多媒體」這一概念。


11.3 「多媒體」與「單媒體」


  儘管對於今天的大多數電腦用戶來說,「多媒體」已經變得像空氣一樣必不可少,也像空氣一樣平淡無奇,但與許多我們熟知而不真知的概念一樣,「多媒體」到底意味著什麼,很多人難知其詳。

  應該指出的是,「多媒體」與PC一樣,它的最大特點就在於它沒有業已確定的特點。對於多媒體,我們似乎應該更多地說它「不是什麼」而不是「是什麼」,與PC一樣,多媒體的概念每隔幾年都要發生變化。

  尼葛洛龐蒂指出:「真正能夠利用多媒體的優勢,並且能確定多媒體的信息和娛樂服務業,需要一段時間才能發展起來。其發育期必須足夠長,以使它能夠總結成功經驗,吸取失敗的教訓。因此,今天的多媒體產品就好像是具有優良基因的新生兒,還沒有發育成熟,形成強健的體魄和獨特的個性。大多數多媒體應用都有點貧血,不過是一種或另一種形式的投機而已。」這就是說,與目前的PC一樣,多媒體也是一個「瘸子」。

  比特具有將各種信息同質化的力量,只要是信息,都可以用0和1來重新構成,0和1可以作為所有信息的通用語。多媒體之「多」繫於比特之「一」:一「0」一「1」之為道。「0」和「1」之道派生出信息界中的「萬物」——形形色色的信息。借助於聲波、光波、文字來構成、表達、傳輸的信息都可以用比特來表達和傳輸,或者說,都可以是「數字化」的信息--數字化的「新瓶」可以裝各式各的「舊酒」。

  因此,從另一個角度看,「多媒體」就是「少媒體」或「單媒體」。尼葛洛龐蒂的所說的「少就是多」在這裡同樣適用。多媒體的發展歷程不過是一個關於比特的「變形記」。把「多媒體」看成是「單媒體」,更容易看清「多媒體」的本質。這這使人想起了《西遊記》裡的主人公--據說有七十二變的孫悟空。在具有第三隻眼睛的楊二郎看來,這個猴子怎麼變都是一隻猴子。

  比特的特點就是它沒有定形,沒有重量,所以它可以不變而萬變,可以無所在而無所不在(以光速傳輸)。借助於相應的媒體,由比特構成的信息一方面可以自由地轉化成各種形態,電腦從一張儲存著大量比特的光盤「讀出」的,既可能是幾百部小說,也可能是一部交響樂,還可能是一部電影;另一方面又可以自由地從此地傳到彼地,某一信息或訊息(不管它是一張圖片還是一段音樂)只要在網上,它就潛在於地球上的任何地方。


11.4 光盤與「雞毛信」


  目前的技術水平突出地顯現了多媒體的第一個方面——它是一種可以包含各種形態的訊息的媒體。復合的信息被壓縮在一張光盤上,一張光盤如同一塊便於攜帶、輸送的信息的「壓縮餅乾」。電腦能為我們將壓縮起來的比特分解、消化,為我們的感官和心智提供「營養」(我們所需要的信息)。

  光盤上的比特是沒有重量的,一張光盤上儲存500部小說還是儲存2000部小說,或者連一個比特都沒有儲存,其重量不會有絲毫不同。然而光盤本身卻又是由原子構成的。如果我們以傳輸光盤的方式來傳輸信息,那麼我們能否得到這張光盤上的信息,完全取決於我們所在的地理位置的「交通」(communication的早期含義之一)的狀況,而不是取決於我們所擁有的「通信」、「傳播」(communication

  在現代的主要含義)。在一張光盤上,比特附麗於原子。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只得以傳輸原子的方式來傳輸比特(信息)。通信的問題表現為交通的問題。

  在人類發明電報之前,「通信」問題基本上等同於交通問題。為什麼在「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因為戰亂使得人難以順利地從A地到達B地。

  在A地的人能否得到在B地的人的信息,基本上取決於有沒有能順利地從A地到達B地的傳遞信息的人。

  在傳遞信息是如此困難的情識下,

  人類想出了一些代替「人對人」(person toperson)模式的信息傳遞模式。比如,人讓一隻鴿子(信鴿)和一條聰明的狗在相隔遙遠的兩地傳遞信息。在茫茫大海上遇難的水手將他們的遇難經過寫在一張紙上,再把這張紙放在一個密封的瓶子裡。這個瓶子被投入大海後,借助於海流,這個瓶子漂流到某個有人跡的海灘上。

  此外,人們還想出了更加聰明的辦法——用聲光信號來克服空間距離。某一社區(部落、教區、村鎮)或集體(如軍隊)用鐘聲、鼓聲、號角聲來迅速、有效地傳遞信息。最典型的例子是早期的航海者普遍使用的「燈語」和「旗語」,以及中國古代的軍隊用烽火台傳遞敵人進犯的信息。曾經在中國家喻戶曉的小說《雞毛信》可以讓我們生動地體會到由人來親自傳遞的信息的「通信」方式(即「交通」意義上「通信」方式)與它的替代方式之間的差異。主人公海娃歷盡艱辛,把一封「十萬火急」(信封上的三根雞毛表示「十萬火急」)送到了目的地。在小說中,我們還看到了海娃使用了另外一種通信方式——通過「消息樹」來傳遞信息。海娃在一個很高的山頭上站崗(即搜尋信息),當他遠遠地看到日偽軍來進犯時,就將身旁的一棵用石頭支撐著的枯樹推倒,鄉親們立即從這個信號中得到了它所代表的信息。我們看到,通過這棵「消息樹」傳遞的信息與通過比特傳遞的信息頗為相似:

  1)與比特一樣,「消息樹」只有兩種狀態——立著和倒下;

  2)「消息樹」所表達的信息是以光速傳遞的,發送信息者(海娃)只要一推倒「消息樹」,信息的接收者(鄉親們)幾乎在同一時刻接收到這一信息。

  在當時的條件下,「消息樹」固然是一種相當有用的通信工具,但它也有其致命的局限。由於它只有兩種狀態,所以它也只能承載兩種信息(「敵人來了」和「敵人沒有來」)。我們可以說,它只能表示兩個比特的信息。要表達比較複雜又具有嚴格的保密性的信息(如「雞毛信」上的內容),它就無能為力了,所以海娃必須翻山越嶺去送「雞毛信」。

  目前的數字技術已經部分地克服了海娃遇到的難題——可以以光速傳遞的信息必須以犧牲信息的豐富程度為代價,信息的豐富程度必須以犧牲光一樣的傳輸速度為代價。但由於帶寬的掣肘,這一難題仍然沒能徹底解決。對於內容豐富,需要用大量的比特來表示的信息,我們也只能像海娃一樣,用傳遞原子的方式來傳遞信息,只不過海娃傳遞的是作為「雞毛信」的原子,我們現在傳遞的是作為「光盤」的原子。

  可見,使用光盤不過是權宜之計。一旦帶寬瓶頸被消除,只讀光盤也就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正如光盤出現後,許多大部頭的印刷品也就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

  1993年,微軟公司的《美國百科全書》光盤的發行量首次超過了作為印刷品的《美國百科全書》。現在的Internet用戶在遇到生詞時,可以直接查閱上網的《韋伯斯特大詞典》,但這樣使用《韋伯斯特大詞典》的代價畢竟太昂貴了——你每查一個詞,都得給ISP和電話公司交一次費。每一次你只能下載一個或幾個詞條,卻無法下載整部《韋伯斯特大詞典》。相比之下,買一張《韋伯斯特大詞典》的光盤要划算得多。所以,在帶寬難題真正解決之前,製造光盤(將比特依附於原子)的產業將會非常紅火。

  然而末日審判的號角已經吹響,光盤產業只能在詛咒的陰影下「繁榮昌盛」。光盤技術的發展可以使我們買一張光盤付出的成本與其效用的比值不斷降低,但這改變不了光盤從搖籃到墓地的命運,就像無論錄像機技術得到多大改進,買錄像機的人都會越來越少,直至一個也沒有。正如尼葛洛龐蒂指出的:

  然而,決定多媒體前途的,不是這種成本只有半個美金的塑料盤,或50億乃至500億比特的光盤容量,而將是日益壯大的聯機系統(on-line systemes),其容量實際上沒有止境。《連線》雜誌的創辦人路易斯·羅塞托(Louis

  Rossetto)將光盤只讀存儲器形容為「90年代的Beta系統」,意思是它像Beta制大尺寸磁帶錄像系統(Betamax)一樣,最終難逃噩運。他說得沒錯,往長遠看,多媒體將主要是一種網絡現象。不過儘管上網和自己擁有光盤只讀存儲器有經濟模式上的不同,但通過帶寬傳輸,兩者的功能卻不分軒輊。

  我們回過頭來看「叢林中的豪華小汽車」,就會更清楚地看出光盤扮演的是一種什麼角色了。它使一輛「小汽車」更加「豪華」,但這輛「小汽車」無論多麼豪華,它實際上都沒有被真正當作一輛小汽車來使用,所以它的豪華是一種不得要領、捨本求末的豪華。裝有光盤驅動器的個人電腦並不是真正的多媒體電腦。嚴格地說,這樣的電腦只不過是一台可以當作錄像機和電視機來使用的電腦,一台不自覺地向電視機和錄像機稱臣的電腦。
上一頁 b111.net 下一頁
雲台書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