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雲台書屋>>百科書籍>>世界偉大考古紀實報告>>葛瑞姆·漢卡克>>上帝的指紋

雲台書屋

第50章 皇天不負苦心人


  我開始研究這項調查幾個月,有一天,我的研究助理遞出一份長達15頁的辭呈,解釋他要辭職的原因。當時,我連解開謎題需要的拼圖碎片都還沒有找到。雖然沒有確實的證據,但基於我個人的直覺,和被各種神秘、異常的謎題所吸引,我一直執著於這個題目的研究。然而我的研究助理,卻已經對人類歷史中一些文明冗長而緩慢的進程,做了一番研究,並得到結論。

  他發現,文明的演進需要有許多經濟的、天候的、地形的、地理的條件配合。他說:

  

  如果你是在尋找一個未知的文明,而且是一個與其他的文明不相關,利用自己獨特的力量而開發出來的文明,這不但像在「稻草中找針」,更像在荒郊野外中尋找城市。在你目前的設定下,這個位置的文明應該要佔據一個至少廣及二三千英里,也就是足足有一個墨西哥灣,或兩個馬達加斯加島大的土地才是。這塊土地上不但需要有大山,還要有主要的河流系統,氣候必須要是地中海型或亞熱帶型,而且要持續10000年以上……然後,這片土地上還需要住著好幾十萬有高度文明的人。按照你的想法,如果曾經有這樣一個文明的話,這些人必須在幾乎不留下任何痕跡的情況下突然消失。惟一讓後人知道他們曾經存在的,是他們曾經留下一小撮人,非常精明地知道末日將至,且能帶著足夠的資源,在正好正確的地方,為躲避非來不可的大災難而做出一些努力。

  這就麼地,我失去了一個研究助理。他認為,我的推論無論如何都是不可能的。我一心想要尋找的失落文明是不可能存在的,因為:他說,要支持我認定的那種文明,需要的土地非常大,大到不可能失落。


地球物理學


  我的助理提出來的問題,在整個研究調查的過程中不斷困擾著我。其實不止我的助理會發出這樣的疑問,大多數學者亦無法從學術的角度對待柏拉圖提出的「失落大陸亞特蘭提斯」的說法。正如一位評論家說的:

  

  自從人類降臨這個地球以來,從來就沒有過所謂的大西洋(亞特蘭提斯)陸橋。大西洋下面沒有什麼沉沒的陸塊:大西洋大概至少在過去100萬年來,都沒有變過樣子。事實上,照柏拉圖所說,有那麼大塊亞特蘭提斯大陸曾經存在於大西洋上的說法,在地球物理學上根本就說不過。

  這位評論家獨斷的語氣和專制的論調,我早已見怪不怪。現代海洋學家對大西洋的海底調查一清二楚,若海底不存在任何失落的大陸。

  但是如果搜集到的證據顯示,我的確找到了一個失落文明的指紋,那麼,在地球某一個地方應該存在過一個文明大陸,只是我們不知道確切的地點罷了。

  那麼確切的地點在哪裡?有一陣子,我理所當然地假設,若不在大西洋的海底,很可能在別的洋底。太平洋雖然大,印度洋的可能性似乎更高,因為它更接近中東的肥沃新月(Fer tile Creecent)地帶。好幾個歷史上最早的文明,均於公元前3000年左右在附近突然冒了出來。我也做好計劃,到馬爾代夫追查傳說中的古金字塔存在的可能,或到東非海岸的索馬裡尋找失落天堂的痕跡,我甚至想到西印度洋的塞舌耳群島追尋線索。

  但問題在於海洋地理學家。他們仔細調查過印度洋,畫出了一份海底地圖,顯示沒有任何失落的大陸在海水之下。他們也調查過所有其他的海洋,也都沒有在海底發現任何失落文明的痕跡。

  然而,在研究的過程中,我發現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的確曾經存在過一個文明。我開始懷疑,那失落的文明或許是一個航海文明,一個航海者的國家。有許多證據可以支持我的這個假設:細密得令人驚異的古代地圖,埃及的金字塔船隻,馬雅日曆系統所顯示出的驚人的天文知識,以及維拉科查和奎扎科特爾,傳說中航行於海上的神祇等等。

  航海者的國家,同時也應該為建築家的主人。他們建起了帝華納科城、泰奧提華坎城、金字塔、獅身人面像。他們能夠輕而易舉地搬運200噸的巨石,他們能夠精確地照准方位。這些建築家不知是何方神聖,但卻非常明顯地在世界各地,留下了他們獨特的指紋,包括了多角形的巨石,用天文學的排列來配置地面建築物,神話中化身為人的神明等等。但是,一個能夠蓋出如此進步建築的高度文明,不但要有豐富的資源、成熟的組織,還要有學問能夠到探測從南極到北極,且做成地圖的技術,且聰明到能夠量出地球的大小尺寸——這實在不可能從一塊有限的土地中發展出來。這個文明的家鄉,正如我的研究助理所指出的,必須要有高山大川、溫和的氣候、豐富的農業和礦業資源,和一切配合發展一個富裕繁榮經濟的環境要素。

  這樣的一塊土地,如果沒有沉沒海底的話,又會在何處呢?


圖書館的天使


  這樣的一塊土地,會存在於世界的哪個角落,而且又於什麼時候消失於世人面前?如果真的消失(實在想不出任何其他解釋)的話,是如何消失?為何消失?在什麼情況下消失?

  老實說,一個大陸塊怎麼會消失?

  從常識來思考,只有大規模的天災,而且是整個地球都遭殃的超級浩劫型大災害,才可能造成如此徹底而完全地將一個大文明從地球表面抹去的後患。然而為什麼我們無法找到任何這種大規模災害的記錄?還是我們尚未找到?

  繼續研究的過程中,我開始翻閱有關火災、洪水、地震、冰災等相關的神話。如同我在本書第四部中所提到的,世界上有太多的神話,都提到了因地質、氣候等影響而引發的大災害,災情可能都波及相當廣的地區。

  人類在地球上的短暫歷史中,我發現只有一個大型災害,最接近我的預想:那便是公元前15000年至公元前8000年最後一個冰河期的末期,冰雪戲劇性地溶化所造成的大災害。而且,和泰奧提華坎城的古跡、金字塔建築所顯示的一樣,許多相關神話似乎都暗藏著科學資訊,而成為傳達某種暗號的科學資訊的工具,而這不也正是我心中所推想的「上帝指紋」的一部分?

  我當時雖然還不瞭解,但早已感覺到,冰河終期的混亂和古文明的傳承與消失之間,有非常強烈的關係。

  正在這時候,「圖書館天使」(library angels)翩然出現。


拼圖中失落的一塊


  對共時性(Synchronicity)非常感興趣的小說家亞瑟·科斯特勒(Arthur Koestler)是「圖書館天使」一詞的發明人。他用它來形容在研究的過程中,在最需要的片刻,巧妙地找到最需要的資訊的那種運氣。

  就在我最需要的時候,幸運之神眷顧了我。時間為1993年夏,經過連續數月的旅行,我不但身體疲憊,精神也陷入低潮。一塊如大陸一般大的土地不可能消失於無形的地理學理論,逐漸讓我信心動搖,使我對自己挖掘到的資料產生懷疑。就在這時候,我接到一封來自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的小鎮那奈摩(Nanaimo)的信,提到我先前寫的一本書《奇跡與象徵》(The Sign and the Seal),以及書中提起的亞特蘭提斯理論,和「從水中存活、散播文明」的英雄形象。

  

  1993年7月19日

  親愛的漢卡克先生:

  在研究了17年失落大陸亞特蘭提斯後,我和內人完成了一本書——《天塌下來的時候》(When the Sky Fell)1。我們非常沮喪地發現,少數幾位我們接觸過的出版社,雖然對書的寫作有興趣,但是對亞特蘭提斯這個話題卻非常排斥。

  在《奇跡與象徵》中,你提到「洪水下存活的人,傳承了萬物開始的秘密」。我們的書針對那些殘存的人可能移居的地方做了一番調查。他們很可能搬至高緯度、有淡水湖的地方。的的喀喀湖和坦那湖(Tana Lake位於埃塞俄比亞,《奇跡與象徵》大部分便以此為舞台)的天候恰巧適合,而且這個地區環境安定,有很好的條件讓這些人再度開展農業。

  同信附上《天塌下來的時候》的概要。如果您有興趣,當將寄上原稿。

        蘭德·佛列姆亞斯(Rand FlemAth)敬上

  我開始翻閱概要。讀了開頭的幾個段落後,我發現已找到我一直在尋覓的那塊失落的拼圖。它和我研究的古代全球地圖完全相合。那些地圖,不但正確地描繪出冰河床下的南極大陸(見本書第一部)。從其概要中,我可以看出各地的古代神話中出現的大洪水和全球性大災害,對環境的影響的確存在過。而且,佛烈姆亞斯還合理地解釋了為什麼北西伯利亞和北極圈內,會發現大量似乎為「瞬間冷凍」的哺乳類動物;為什麼現在北緯90度以上,草木不生的永久凍土層中,會發現高達90英尺的果樹化石等謎題。他對於公元前15000年以後,北半球最後的冰河期的突然化冰,以及和化冰同時產生的全球性火山活動成因等提出了解答。他回答了懸在我心中的一個大問題:「好端端的大陸,怎麼會消失?」其實,他的說法建築在哈普古德的「地殼移動」理論基礎之上。對於哈普古德這個激進的地質學假設,我早有所聞,而佛列姆亞斯將它摘要如下:

  

  南極大陸,可謂最不為人所知的一塊土地了。我們大部分人都假設這塊海上的大島,已經被冰雪封閉好幾百萬年。但是最新發現證明,南極中有一部分的土地,至少在幾千年前還沒有為冰覆蓋。而就地質學而言,那是非常近的事了。我們可以用「地殼移動」理論,來解釋為什麼南極大陸的冰床,在如此短暫的時間內成為今天的形狀。

  佛烈姆亞斯所指的「地殼移動」解釋,其實就是指哈普古德所提出的假設:南極大陸塊一直到公元前11000年以前,其實並不位於南極,而是在距離它現在位置至少要北2000英里(氣候比較溫和)的地方,但是在經過一次地殼大變動以後,才移動到現在的位置2。

  佛列姆亞斯還繼續寫道:

  

  地殼移動,使大塊土地漂移至死亡圈(阿拉斯加、西伯利亞一帶),這現象至為明顯。凡是動物大量絕滅的土地(尤其南北美和西伯利亞),顯然都是因為緯度激烈變化的結果……

  地殼變動所帶來的結果當然是激烈異常的。地殼隨地球內部的激烈變化,而發生激烈的地震、洪水。大地呻吟,位置改變,天空好像要塌下來的樣子。海洋深處,地震頻繁,造成的海嘯衝擊海岸,淹沒土地,有的地塊被擠衝到比較溫暖的氣候帶,有的則被打進南北極圈內,永遠被冰塊所覆蓋。冰原溶化,使得海平面節節上升。所有的生物必須要適應環境,要不然就移居他處,否則便被淘汰……

  在閱讀中,我聯想到哈普古德對地殼的一些描述:硬而薄,一旦剝離,「就好像剝橘子一樣,皮與肉分離後,橘子依然完整,只是表皮打散了而已」。

  看到這裡,我還對內容相當熟悉。但是兩名研究者繼續提出了兩個我沒有想到的關鍵問題。


驚人的引力


  他們提出的第一個問題便是引力(如本書第五部中所述地球公轉軌道的形狀變化一樣)在地殼移動的機制下,對冰河期的興起與衰退造成的影響:

  

  博物學家兼地質學家路易·阿加西斯(Louis Agas siz),1837年首先提出了冰河期的概念。當時的學術界對他的看法很不以為然。不過,當越來越多對他有利的證據出現後,連原來抱持著懷疑態度的人,都不得不承認,地球曾經歷過一段冗長而恐怖的冬季。至於為什麼會出現這樣一個使萬物停滯生長的冰河期,無人能夠理解。一直到1976年,世人才找到直接的證據,證明冰河期確實在地球上存在過。現在大家都用地球公轉軌道的各種天文學特徵,以及地球軸的傾斜度,來說明冰河期的形成。的確,天文學的要素,對冰河期的發生有非常直接的關係。不過,那可能只是關係之一,同樣重要的,恐怕是冰河的地形,而地殼移動說將是解開這個謎題的重要關鍵。

  愛因斯坦對南北極地殼上厚重而分配不平均的冰塊,是否可能造成地殼移動,曾經做過研究。他寫道:「地球的自轉在重量不平均的兩個冰帽影響下,產生了一種離心力,而離心力的力量又傳達到了堅硬的地殼上,強度不斷地增加,聚集到一定的力量後,便會製造出一種地殼與地球本身之間的反動,而造成兩極的地塊往赤道方向移動。」

  當愛因斯坦1953年寫下上述這段文字的時候,世人還不十分理解天文對冰河成因的影響。當地球的公轉軌道偏離正圓1%,太陽引力的影響就會增加,對地球和上面的冰塊產生更大的張力,冰床的重量對地表施與重壓,加上地球的傾斜(對軌道形狀的另外一個影響因素),迫使地表改變位置,地殼變動……

  引力與冰河時代的開始與衰退有什麼關係?

  關係至為明顯。

  地殼變動之際,原來在南北極的地塊(和現在的南極大陸一樣完全被覆於冰塊之下)突然移向氣候比較溫暖的低緯度地帶,冰塊快速溶化。同樣,原來在溫暖的低緯度地帶的土地,突然之間被移至南北極地帶,氣候異變下,很快便消失於冰原之下了。

  換句話說,在我們認為的所謂上一個冰河期,北歐和北美的大部分土地,並不是因為某種神秘的因素,使得天氣逐漸轉寒,而被覆於厚重的冰塊下,主要還是因為當時的地塊,比今天要更接近北極圈,所以才冰雪遍地。同樣,如第四部中所述,威斯康星和烏姆冰河期於公元前15000年開始溶化,並非地球天氣異變,而是因為冰原移動到溫暖的低緯度地帶……

  也就是說,冰河期現在仍處於進行階段——在北極和南極圈內。


失落的大陸


  佛烈姆亞斯提出的第二個問題,與第一個在邏輯上息息相關:如果地殼移動是一個週期性的現象,而上一個地殼變動,將一塊原在溫暖地帶的巨大陸地,移動至南極圈的話,那麼我們只要在南北極,從冰塊表層往下挖開個2英里,應該可以在那厚重的冰塊下,找到許多失落文明的遺物才對。

  突然間,我頓悟到,一塊曾經有好幾十萬人居住,並孕育出繁盛社會的大陸地塊,怎麼會如此突然之間消失於無形?正如佛列姆亞斯在結論中所說的:「我們必須從南極洲下手,去尋求有關文明起源的答案。而這些答案可能至今仍藏在凍原最下方冰塊的深處。」

  我再一次從檔案中找到研究助理的辭職信,並開始檢查他提出有關高度文明存在的先決條件:大山脈、大河流水系,加上「至少佔地二三干英里的廣大陸地」。而且,他還提到,一個文化的穩定成長,必須仰賴至少10000年的溫和氣候。

  南極大陸絕對不是大海中撈針的那根針:它幅員廣大,比墨西哥灣還要大,相當於7個馬達加斯加島,與美國的土地面積幾乎相等。而且,根據地震波的測定,我們已知冰原下的南極大陸上有高山。而好幾幅古代地圖都似乎證實,非常理解經緯度的太古地圖製作者,描繪出消失於冰原之前的山脈、大河,從山脈中流出來的河流,如何潤澤了廣大的山谷和平野,而注入於大海之中。這些河流的存在,我們已經從南極的羅斯海底,採集到足夠的地層資料,並加以證明。

  最後,我還想要聲明的是,地殼移動說,和安定的氣候持續10000年以上的必要條件並不矛盾。在地殼突然變動之前,也就是在上一個北半球冰河末期時,南極大陸的氣候應該安定地持續維持了10000年以上才是,而且如果當時南極大陸的緯度,如這個理論所推測的,在比現在位置還要北2000英里的話,那麼南極大陸的最北部,應該在南緯30度附近,居住在上面的人應該終年沐浴於地中海或亞熱帶的氣候中才是。

  但地殼真的曾經移動過嗎?失落文明的廢墟,真的在南極大陸的冰塊之下永眠,等待我們去挖掘嗎?

  在下面的章節中,我們發現上面的問題都不止可能,而且是十分可能。

  

  註釋

  1《天塌下來的時候》,1995年。序由威爾遜(Colin Wilson)撰,跋則由魏斯特(John Anthony West)撰。When the Sky Fell,with an introduc tion by Colin Wilson and Afterword by John Anthony West,is published by Stodart,Canada,1995.

  2見本書第一部。

  
上一頁 b111.net 下一頁
雲台書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