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仔細觀察,我們會發現在未來學預測中,2000這一年代單位已經變成了人類進化這一龐大歷史賭博機上的幸運數字。許多當代人下意識地把2000年視為一道分水嶺或陰陽界。似乎一旦跨過這道界限,人類將在全新的太陽下享受著全新的生活。現在還活著的人,誰不願意翻過這道山梁去看看山那邊的太陽?更何況新世紀太陽的絢爛光暈已經浸染到了界限的這一邊。
對西方人來說,把2000年當做一個吉祥數字有一種准宗教意義上的心理原因。
在1971年12月英國《未來》雜誌上,未來學家K.尤格斯基描述了那些懷有千年情結的人的心態:他們指望歷史日曆由於某種潛在的神秘原因賦予整數以特殊的意義。
2000年不是通常意義上的世紀之交,它是千年一紀的新紀元。那位由於發明了後工業社會概念而名傳遐邇的美國未來學家丹尼爾·貝爾在《未來是現在的期待》一文中考證說:人們如此關注2000年,顯然是由於'千'這個字的魔力。
人總是被希臘文Chiloi這個字的神秘誘惑力所吸引,它的意思就是'一千'。由此派生出我們的宗教術語'Chiliasm',這是一種對擺脫了人生所有不如意之處的來生的信仰。
在基督教傳統中,千年紀元(millennium)的意思就是千禧年或千福年。
《新約·啟示錄》第20章和21章預言說:在一千年後,那些沒有罪的靈魂將有福了,聖潔了,他們要與基督一同作王一千年,並在最後參加基督的末日審判。在人類進入千福年後,我又看見一個新天新地,因為先前的天地已經過時了。
千禧年意味著改天換地,這不僅是神話,也是人們心中期許的未來。有趣的是,據文獻記載,當公元1000年即將來臨時,歐洲許多國家的基督徒們都傳說著上帝將要降臨。於是許多城市的大型建築物突然停建,藝術創作也陷於停滯狀態。
這或許是因為當時的人們擔心上帝認不出這個面目全非的世界,或許是因為他們怕那個禁慾主義的上帝對人的享樂慾望進行懲罰。白雲蒼狗,時光飛逝,又一個千年即將過去。一個意味深長的事實是,早在19世紀,許多科幻作品就透露出的濃重的千年意識。美國科幻作家貝拉米在1888年出版的暢銷作品,其標題就是《從2000年返觀1887》。而查爾斯·裡希特在1892年問世的《100年間》,其目光的終點顯然也落在2000年。雖然未來學一向被稱為現代預測科學,但它的產生卻繼承著這種千年情結。在追溯未來學的起源時,英國作家E.柯尼施稱本世紀初美國社會學家科拉姆·吉爾菲蘭是認真研究未來學的第一人。他在1920年的碩士論文中首次使用了Millontology這個詞來命名未來研究。而這個詞的確切含義就是千年學!隨著戰後未來學的蓬勃興起,許多未來學家試圖在未來學的名稱上抹去這種濃重的宗教意味。40年代末,德國人弗萊希泰姆首次使用了Prognostics 一名,意思是預測學。此後,人們還把未來學稱為Futures research(未來研究)、Futurology(關於未來的學問)或Forecasting(預測)。
然而,名稱的變化遠不能消除許多未來學家內心中的千年意識。60年代初,荷蘭未來學家F.波拉克發起成立了一個國際性的未來學組織--人類2000年國際協會(Mankind2000Internationals),其成員包括來自世界各國的500多位專家學者。奧地利思想家容格(R.Rung)也在英國倫敦成立了名為2000年的人類(Mankind in2000)的組織。此外,許多著名未來學家的著述都是圍繞2000年這個話題展開的。丹尼爾·貝爾在1968年編輯的論文集題為《走向2000年》;讓人想起蓋洛普民意測驗的小喬治·蓋洛普推出了《2000年展望》;著名蘭德公司專家康恩(H.Kahn)
和控制論大師A.維納也在同期發表了《2000年》。當然,像《2000年的運輸》、《2000年的歐洲》這類著作更是多不勝數。
雖然我們中國人正式採用公歷不足半個世紀,但這種千年情結依然像澳大利亞流感一樣傳染給了我們。幾年前,有多少人由於我國未能爭得2000年奧運會主辦權而扼腕歎息不止?如今又有多少學者忙著在2000年的題目下談論迎接新世紀的挑戰?雖然未來學家多少懷有一種宗教的千年情結,但他們的基本目標還是要把預測變成一種科學行為。未來預測不同於巫術,科爾施舉例說:一個算命先生可能會斷言約翰明年將結婚,但未來學家要預測的則是在下一個20年,美國的婚姻制度將會如何變化,我們現在應當採取哪些應變措施。從這個意義上說,未來學家需要同時具備各種專門科學和社會學的眼光。
此外,未來學家也反對把預測當做漫無邊際的狂想。他們從不籠統地談論未來,而要對它進行必要的限定。正如愛斯基摩人喜歡賦予不同形狀的雪花以不同的名稱一樣,60年代的未來學家也致力於對未來這一含糊的時間維度進行區分和命名,使它們成為明確的預測時間單位:現在--最近的未來,1年之內;近期未來--1到5年之間;中期未來--5到20年之間;長期未來--20到25年之間;遠期未來--50年以上。
根據這個區分,對50和60年代的早期未來學家來說,2000年恰好處在他們可以預測的最遠界限。我們這些生活在20世紀末的讀者實在幸運,因為當我們一覺醒來,突然發現自己已經處在可以檢驗大量未來學預測的收穫季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