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雲台書屋>>百科書籍>>李河>>得樂園?失樂園

雲台書屋

我是終端,他人是X


  人是喜歡給自己命名的動物。

  我們除了擁有屬於自己的名字或綽號,還有一些社會性的公共名稱。我在這些公共名稱中與這些或那些他人組成了一些社會學意義的團體、階層。每一個我都是許多公共名稱的集合。比如,我是老闆,一個管理專家或決策者,一個網球或高爾夫球俱樂部的成員,一個高消費者(這意味著我有公寓或別墅,住總統套間,開著豪華車),等等。這些公共名稱從各方面刻劃了我的身份。

  在網絡時代,我不僅獲得了屬於自己的數據化的名字,也得到了一些新的公共名稱。如果我上網,那就是一個網民(Netizan),或者用那位專門用蟲子給人命名的《北京晚報》記者劉一達的術語:一個網蟲;如果我沒上網,那就是當代印第安人。在商家眼裡,我是用戶;如果我迷上了網絡,那就是網絡癮君子;如果我一門心思地想破譯別人的密碼、窺視別人或社會機構的隱私,那就是一個黑客。類似的名字不勝枚舉。在公共名稱中,我不僅是我,也是龐大的他人世界中的一員。這裡出現了我與他人的關係。

  在網絡時代賦予我們的公共名稱中,我更喜歡與我的電腦分享終端這個名字。

  考慮到網絡的終端通常是一些主機,那麼把我和我的電腦稱為終端的終端也無所謂。因為終端一詞確定了我與他人的平等關係,確定了我與網絡世界的關係,它更易於表現我的獨特位置。

  其實在這個包含近60億人口的龐大世界中,我向來就是個終端;面對經過數千年流傳到我們時代的歷史文化傳統,我不也是個終端嗎?我作為終端坐在電腦面前,享受著一種孤獨的甜蜜。哲學家說:人只有在孤獨時才是最不孤獨的,我在網絡世界中為這句箴言找到了最恰當的註腳。幽然獨處的我面對著一個由網絡展開的色彩斑斕的巨大世界。我在這裡結識新夥伴、索取新信息。整個世界像是為我一個人而存在--萬物皆備於我!在傳統生活中,我居住的他人世界是由兩部分組成的:一個是我熟悉的世界,它由我的家庭、朋友和熟人所組成。心理學家稱,由於人們的心靈和情感有限,這個與我親近的世界通常不會超過100個成員。

  另一個世界龐大而遙遠,那是一個純粹的他人世界,也可以稱為陌生人的世界。我們外出旅行便常常要與路人打交道,與許多人萍水相逢。正因為這樣,傳統倫理重視親情、愛情或友情,所謂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然而,當我成為一個網絡終端後,陌生人的世界突然離我們很近。萍水相逢,儘是他鄉之客。我在這裡與不同國籍的人品茗交談,給不同的組織或機構發E-mail,向不認識的人發送文件、圖片或其他資料。陌生人的世界不但離我們很近,而且也與我們很親近。人們常用四海之內皆兄弟這句話來描述網絡交流的美妙之處。

  1996年初,清華大學一位女同學忽然身罹奇症,她在北大的朋友通過E-mail向世界發出咨詢,很快就獲得了數以萬計的信息。其中一位外國專家診斷該病為中毒。這對醫院的最後診斷起到了很大的幫助作用。E-mail由此在國內聲名大噪。但心理學家從另一個角度警告說,當人們在網絡上與遙遠的人群親密交談時,他們往往對自己周圍的人和事日益冷淡、視若無睹,有人說這叫電腦幽閉症。

  1996年《中國青年》第5期上一篇題為《電腦:啟動我》的文章就表達了這種憂慮:一些'交互網'上的動物整天與電腦為伴,缺少(網絡外的)交流和運動,身心往往受到嚴重影響。(長此以往,)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也許會變得更加冷漠和疏離。內心日益空虛和枯萎的現代人,是不是最終也會變成Internet上的一台無所不能卻又默默無語的電腦機器呢?有趣的是,我們從上面這一正一反的網絡故事中發現:網絡居民在人際交流中似乎遵循著捨近求遠的原則:對身邊的一切無動於衷,對遙遠的事情充滿熱情。

  這真是人類生活中的一個怪現象!

  其實,這種捨近求遠的交流並非網絡交流中獨有。在現代商業社會中,任何推銷商都揣著一個幾乎容納了整個陌生人世界的聯繫簿或名片夾,他們習慣於同陌生人狂飲豪歡,但卻騰不出時間來與家人共進晚餐。此外,許多人對周圍的人封閉情感、充滿戒心,但卻可以慷慨地向報刊上報導的各種不幸者或希望工程捐助錢物,表現出極大的、真誠的同情心。這似乎正應了民間中的一句俗話:遠親近臭。

  那意思是說,人們離得太近了,反而容易看到對方的瘡疤,受到對方的誤解或計較,反而得不到應有的關懷和尊重。一旦拉開距離,人們更容易享受到毫無功利的情誼,而且由於這情誼來自遠方,那就更顯得彌足珍貴。

  在網絡上,他人離我們更近!

  不過認真追究起來,除了上述這些經典故事之外,網絡上大量與他人的交流只具有近而遠之的社交性質:我頻繁地與一個個他人相遇,就像在雞尾酒會或party上與人們初次見面一樣--不是為了認識和熟悉他們,而只是為了交流一些我和他碰巧有興趣的話題。這些話題不深不淺,保持著一種彬彬有禮的熱情或冷淡。在這些話題之外,他人可以一直是個未知數X。同樣,對他人來說,我也不過是眾多他人中的一個X。這種交流安全、新奇但卻沒有深度。

  墨西哥著名作家馬爾克斯曾給不朽下過這樣一個定義:不朽就是長久地活在陌生人心中。

  同樣,我們似乎也可以說:網絡交流就是與無窮無盡的陌生人沒完沒了的交談。這似乎反映了現代人的一個心理特點:他們喜歡交流,但更喜歡有距離的、猶抱琵琶半遮面式的交流。彬彬有禮的冷淡就是這種人際關係的準則。把每一次邂逅當做一次相識,又把每一次相識變成一次邂逅。對一個人說不同的話,又對不同的人說相同的話。這不僅是網上交流的一種模式,也是現代社會交流中一種司空見慣的現象!

  我有一位朋友在線上聊天時作過一個實驗:每當同一個人交談後,他總像是恍然大悟地問一句:Hi,我們好像不是初次見面,你上次用的名字是不是XXX?結果有幾個人回答說:可能是的吧?但我不能肯定上次用的就是這個名字。這種交流可能在一定程度上縮短我與他人的距離,但它是以我的他人化為代價的。
上一頁 b111.net 下一頁
雲台書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