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雲台書屋>>百科書籍>>郭良>>網絡創世紀

雲台書屋

第十章 「佳娃」出世


  人們對自己的感官刺激永遠有一種不滿足。環球網的出現加上網景的瀏覽器似乎還遠遠滿足不了感官的需要,Yahoo的出現也只是對網上瀏覽起到一種推波助瀾的作用。人們期待著一場新的革命。

  正當網景公司興致勃勃地在環球網這個信息的海洋上用自己的瀏覽器為大家「導航」(Navigate),雅戶的檢索器使大海撈針的神話成了可能的時候,太陽公司(SunMicrosystem)又給地平線帶來了新的曙光──「佳娃」(Java)誕生了。

  這裡所說的「佳娃」不是哪個神仙下凡,也不是人間的神童出世。太陽公司的「佳娃」原來是一種給電腦編軟件的程序語言。而這個至今仍風靡環球網的編程語言,卻不是容易想像的那樣天生受人寵愛。

  歷史的誤會

  「佳娃」生來並不「佳」。剛剛出世的「佳娃」,不但沒有給在互聯網上鼎鼎大名的太陽公司帶來新的生機,反而使它的領頭人愁容滿面。倒不是因為怕養活不了這個「佳娃」,而是因為由公司頂尖的軟件高手發明的編程語言卻根本沒人想用!

  這顯然不是「佳娃」本身的問題。看來,這個「佳娃」不是生錯了地方,就是有點生不逢時。和許多公司經過精心策劃、精心製作,最後生產出劃時代的產品不同,「佳娃」的出世完全是一場「歷史的誤會」。

  大約是在1991年,互聯網的用戶雖然已經按每年翻一番的速度在增長,但是還沒有形成真正的市場,環球網和瀏覽器正在孕育之中。太陽公司的一組工程師把自己的研究目標瞄準了家用電器的市場,試圖把最新的軟件技術用到家用電器上。

  主持這項工作的是James Gosling。他40來歲,曾經是IBM公司的研究人員。

  1984年加盟太陽公司,很快就開發出NeWS windows操作系統。就像IBM的OS/2操作系統一樣,這個系統也是一個技術上極為成功,然而卻市場開發不利的產品。

  家用電器市場有其自身的規律。與那些不計成本購買電腦的發燒友不同,家用電器市場的用戶並不關心CPU有多高級,內存有多大,速度有多快。家用電器需要的是穩定,不能出錯;簡單,最好是連「傻瓜」都能用;便宜,讓大家都買得起;體積小,放在哪裡都不佔地方。而且,必須「兼容」:現在電視台豐富多彩的節目信號,不僅可以用最新的環繞立體聲、多畫面的29寸彩電來看,也可以用50年代的黑白電視來看。這些特點在後來的「佳娃」身上都有所體現。

  James Gosling負責的項目叫作「綠色」(Green),目的是往家用電器的電腦芯片上寫控制程序。當公司的產品升級換代的時候,用戶不必把這些電器搬到公司去,只要從公司取來軟件直接寫到芯片上就行。這對於用戶來說當然應該是一件好事,而公司也將打開一個新的巨大市場。

  Gosling和夥伴們曾經試過用C++語言來編這個程序,但總是不理想。看來,需要開發一種新的編程語言。從1991年中開始,Gosling就和他的小組一起為開發這種新的編程語言而努力工作。

  正對著辦公室的窗外有一棵動人的橡樹,於是Gosling就讓這種編程語言和窗外的生命一樣──也叫「橡樹」(Oak)。他期盼著自己的產品能有橡樹那樣的勃勃生機,能夠在未來的市場上生根、發芽、茁壯成長。

  大家的工作都非常努力,小組中的一個工程師Naughton後來回憶道:

  「我們使用了最新的技術,干了全套的活兒:一個操作系統,一種編程語言,一套工具軟件,一個新的硬件平台,最後完成3個芯片。18個月來,我們幾乎累吐了血。而我們所做的事,通常需要太陽公司75個人工作3年才能完成。」(http://www.sun.com/sunworldonline/swol-07-java.html)

  這18個月做出來的就是被稱作「*7」的「手動遙控裝置」。1993年初,由於市場的需要,他們又把「橡樹」的技術用到放在電視機上面可以用來點播電影的「置頂盒」(Set-top Box)上。小組的人員就這樣齊心協力地工作了3年多,而「橡樹」的面孔卻一變再變,不斷地因市場需要而改弦更張:一會兒改成給遊戲機寫芯片用,一會兒改成給「置頂盒」寫芯片用,一會兒改成給微波爐寫芯片用,一會兒又改成給光盤驅動器寫芯片用。而且,每一次看起來都和買主談得不錯,可是到了最後還是沒有成交。

  就連「橡樹」這個「奶名」也起得不好,已經有太多公司的產品叫「橡樹」了,而且「橡樹」的商標也已經被人註冊在先。這有關生意的前途,可不像人那樣即使重名也沒有太大的關係。

  於是,公司決定給她改一個名字,叫做「佳娃」。雖然「JAVA」這個英文名字不如中文的「佳娃」好聽,但卻很容易讓人們想起印度尼西亞美麗的爪哇島(JAVA)。當印尼出水手的時候,大家把印尼水手愛喝的一種咖啡也叫「JAVA」。如今,有一幫電腦「發燒友」坐在電腦桌前,通宵達旦地「泡」在網上,用來提神醒腦的咖啡還是叫「JAVA」。

  然而,有了好聽的名字也不一定有好運氣。在這段時間裡,小組的不景氣簡直到了極點。在最後的關頭,小組中竟然有一半人被調到公司的其它部門去開發「數字電影數據服務器」(Digital Video DataServers)。

  常言道:「天無絕人之路」。像「佳娃」這樣優秀的程序,是注定要令世界震驚的。

  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1994年夏天,環球網和網絡瀏覽器的出現不僅給廣大互聯網的用戶帶來了福音,也給「佳娃」帶來了新的生機。Gosling立即意識到,這是一個機會!「佳娃」「結構新穎、可以實時操作、可靠而且安全」,最適合編瀏覽器軟件。

  到了當年的秋天,小組中的Naughton和Jonathan Payne寫了第一個「佳娃」語言的網頁瀏覽器「走馬觀網者」(WebRunner)。太陽公司實驗室主任Bert Sutherland和技術總監Eric Schmidt來此看了演示,對「佳娃」評價極高。

  也許,「佳娃」將會帶來好運。太陽公司從1982年成立以來,始終信奉著自己的信條:「網絡就是電腦」(The Network Is the Computer)。雖然公司在互聯網的硬件方面業績卓著,但是,軟件產品還沒有成功過。這次可真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

  不過,大家對於信息行業中商品和產品的怪圈還是有點耿耿於懷:好的產品不一定能夠成為好商品,好的商品也不一定就是好產品。這一次,太陽公司接受了自己的NeWSWindows和IBM的OS 2的教訓。既然自己做市場宣傳的時候技不如人,還不如乾脆把「佳娃」放到互聯網上,免費給大家取回去用。甚至連原代碼也不保密,可以一併取走。好事既然做了,就乾脆做到底。

  幾個月後,讓所有人都大吃一驚的事終於發生了。醜小鴨突然變成了天鵝!

  「佳娃」成了互聯網上最熱門的寶貝。竟然有10萬多人次訪問了「太陽」公司的網頁,「抱」走了「佳娃」。

  「發燒友」到底是「發燒友」,他們的熱情是很難用常理來估計的。馬上就有數百個用「佳娃」語言編的程序出現在互聯網上,演示著各種小動畫,小遊戲等等。

  「太陽」的光輝終於照耀到了互聯網上。

  然而,與自然界的太陽給人們帶來好天氣不同,「太陽」公司的「佳娃」將不僅僅給人們帶來溫暖,也會給一些人帶來暴風雨!

  山雨欲來風滿樓

  事實上,內行的人早就意識到,「佳娃」軟件的風行,並不是因為「佳娃」長得有多漂亮,可以做出多少豐富多采的網頁,而是因為她的「特異功能」:用「佳娃」語言編程,可以在互聯網上象傳送電子郵件一樣方便地傳送程序文件!

  主持開發「佳娃」的Gosling說:

  「在『佳娃』以前,你看環球網的時候,網頁實質上就像是一張紙。有了『佳娃』之後,瀏覽器就變成了一台大型機。對方在提供內容的時候還可以定義動作,定義數據格式,以及所有的事情。」(http://www.sun.com/sunworldonline/swol-07-java.html)

  記者David S.Jackson在美國《時代》週刊(1996年1月22日)上也寫道:

  「『佳娃』遠遠不僅是給環球網添加一些佐料。那些讀新聞的按鈕和會跳舞的動畫只是更加深層、更加根本的變革的最外在的表現。雖然今天『佳娃』還只是對編程人員有意義,在今後的幾年內,她也許會改變整個電腦工業的平衡。這不僅意味著改變我們桌上電腦的價格和外形,而是要徹底改變我們對『什麼是電腦』的理解。」

  就在一、兩年前,微軟的總裁比爾·蓋茨還對「網絡電腦」(NC)不懈一顧。而今,眼見著太陽公司的信條「網絡就是電腦」將要成為現實,哪有不著急的道理。

  網景公司的小天才安德裡森也以充滿愛憐的口吻評價「佳娃」:「(信息業)

  每10-15年會有一次大的轉折,而我們現在面對的就是這樣的一次轉折。」

  所有這一切都是因為,自從有了「佳娃」以後,整個網絡就像一個存儲數據和程序的「大倉庫」。過去大家只能到各個網站上去取數據和資料,從今以後就可以直接去調用那裡的程序!因此,如果網絡速度足夠快的話,在很多情況下,大家就不必買大量軟件了,誰那裡有,就用誰的。

  更為重要的是,「佳娃」從來不挑食。不管對方是什麼電腦,用的是什麼操作系統:蘋果操作系統也好,Windows也行,甚至UNIX也罷。過去的電腦硬件和軟件互相之間不兼容,而現在,用太陽公司的話說,所有電腦、所有操作系統都可以被當作是「虛擬佳娃」。

  信不信由你,在「佳娃」這裡,所謂「兼容性」的問題根本不存在!「你只要編寫一次軟件,這個軟件將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電腦上使用。」太陽公司的老闆Scott McNealy如是說。

  人類將一勞永逸地擺脫「兼容」問題!雖然「佳娃」的這些功能是廣大用戶的福音,可是對那些大的軟件商來說,卻肯定不是什麼好消息。因為,他們正是靠「不兼容」發的財。

  現在回想起來,蓋茨對「網絡電腦」的輕蔑確實有著極其深刻的理由。同樣作為一個軟件高手,尤其是市場營銷的天才,蓋茨內心底層掩藏的秘密肯定是:

  如果大家都可以那麼容易地編程,並且一旦編出程序就可以讓所有的人共享的話,我這個專門靠賣軟件賺錢的微軟公司可就真的「微軟」了。

  也許,這就是太陽公司的如意算盤。

  多少年來一直都是大家玩軟件,蓋茨玩大家。你看那蓋茨,今天出一個新版本,明天出一個新版本。而且,各個版本之間還經常不兼容。我們中國人吃盡了Microsoft各個中文版本的Word for Windows之間不兼容的苦,而新近推出的英文版Office 97甚至也要向下不兼容!不管是操作系統還是應用軟件,大家都得聽蓋茨的。如果微軟的應用軟件不如人家,那他也可以從操作系統上找回來。讓你的軟件和我的新操作系統不兼容,自然就不戰而勝了。

  在一些人看來,Windows 95更是一個騙局。Windows 3.X已經賣得差不多了,而Windows NT又千呼萬呼出不來,用Windows 95出來卷一次錢就是微軟公司的拿手好戲。

  等大家剛開始用上Windows 95,Windows NT又上市了。總而言之,言而總之,用戶又該掏錢了。

  儘管蓋茨玩得漂亮,可是,自從有了「佳娃」,大家就有可能在今後的某一天對蓋茨客氣地說,「Game Over,不跟你玩了!」也正是因為看到了這一點,蓋茨才在背地裡對一位女商人說:「『佳娃』將把我們曾經做的一切徹底推翻。」(《時代》週刊1996年1月22日)這決不是危言聳聽。互聯網上的戰爭,每一場都關係到「生存權」。

  網絡就是戰場

  「這是最後的鬥爭,團結起來到明天」,高科技領域也是高智商的人鬥智鬥勇的地方。記者招待會的會場就像是角鬥場,「太陽」和「微軟」都要去亮相。

  也許是被「微軟」長期壓制的關係,這一次,大家齊心協力,從IBM,DEC,到Netscape……幾乎所有電腦公司都支持「佳娃」。「太陽」的代表象是已經勝利的戰士,早早來到會場向大家宣佈了這個喜訊。

  微軟的武器則是編程語言Visual Basic。就連太陽公司的Naughton也說,「VisualBasic能夠做到、也必將做到『佳娃』所做的事」。用一些內行人士的話說,Visual Basic其實就是個像「佳娃」一樣的軟件(Java like software)。這裡的言外之意無非是說,Visual Basic是從「佳娃」那裡學來的產品。

  然而,同樣是擺脫了客戶機從服務器取數據,改而由服務器來送數據,微軟公司的Visual Basic有一個致命的弱點:客戶機接受數據的時候,有可能會引狼入室,把病毒也接受過來。「安全性」、「安全性」,有不少人至今談起1988年感染了6萬餘個UNIX系統和互聯網的「蠕蟲」病毒還會不寒而慄。

  這一次,絕頂聰明的比爾·蓋茨在最後關頭去掉了狼一樣凶狠的面孔,變成了「小綿羊」。來到會場同樣興高采烈地向大家宣佈,微軟也支持「佳娃」──為什麼不呢?但是為了讓大家更好地使用「佳娃」,還需要對其做一點小小的改進。

  細心的人卻已經看到,在這個「小綿羊」皮的下面,藏著的還是狼!用「微軟」副總裁Roger Heinen的話說,反正是大勢所趨,大家已經決定了都要支持「佳娃」。而「微軟」則要借「佳娃」去收拾另一個對手「網景公司」。果然,當股票市場上「太陽」高高昇起的時候,「網景」的股票價格在一天之內下跌了18%!高技術領域的戰爭就是這麼殘酷。

  進入1997年,圍繞「佳娃」的戰爭不僅絲毫沒有減弱的跡象,反而愈演愈烈。

  事情越來越明顯,微軟公司要增加的可不是「一點小小的改進」。在1997年4月2日,SAN FRANCISCO的大會上,微軟公司終於全面推出了他們的方案:佳娃用戶「應用基礎級」軟件(AFC:Application Foundation Classes for Java developers)和「企業級圖庫」(AFC Enterprise Libraries)。這個「應用基礎級」軟件是百分之百用「佳娃」語言寫成的,據說可以為用戶提供多達30種功能,其中包括下拉式工具欄和對話框。而這些圖形用戶界面(GUI:Graphical User Interface)在Windows系列軟件中早就習以為常,當然屬於微軟公司的強項。

  按照微軟公司的說法,「應用基礎級」軟件將提供速度更快,更加容易擴展,更加強有力的良好的「佳娃」環境。其中包括了數據存取、目錄服務、管理等等全套的功能。而且還是免費向大家發放。微軟公司甚至還專門在自己公司環球網的主頁上設立了「佳娃」欄目(http://www.microsoft.com/java/)。以便更好地為「支持佳娃」服務。

  可是,最關鍵的地方在於,「應用基礎級」軟件還將提供建立在Windows NT服務器最新的軟件技術之上的、功能極其強大的圖形庫,用戶可以非常方便地用「佳娃」編出漂亮的圖形用戶界面來。

  說一千,道一萬,雖然使用這個「應用基礎級」軟件是在支持「佳娃」,雖然這個軟件使用的是開放的工業標準,可以不僅在Windows上用,而且支持跨平台的不同操作系統;但是,只有在微軟最新的Windows NT服務器軟件上開發才行。把戰場從瀏覽器軟件市場轉到更為根本的服務器軟件市場才是問題的實質。

  微軟公司的這一手,不禁使我們想起了當年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的確,用敵人的武器來打敵人,這是只有高手才玩得出來的戰略。

  當然,太陽公司也不是吃素的。太陽公司在互聯網硬件方面的實力不言而喻。

  在互聯網上使用的服務器中,有一半來自太陽公司(SUN工作站)。不管走到哪裡,在全世界150多個國家都可以看到「太陽」的光輝。

  回想當初,太陽公司也許從來沒有想過需要專門為「佳娃」成立一個「佳娃軟件部」(JavaSoft),向個人電腦的巨人--微軟和Intel聯盟(Wintel)挑戰。

  更何況,「團結就是力量」,站在「佳娃」一邊的也是大批信息技術領域的精兵強將。這些公司已經受夠了微軟公司的欺負。為了對付微軟公司,在IBM的支持下,太陽公司和網景公司同時放棄了各自為「佳娃」語言定義的標準,在微軟推出「應用基礎級」軟件的同一個大會上(1997年4月2日San Francisco大會)也正式宣佈,將共同推出「佳娃基礎級」軟件(JFC:Java Foundation Class)。這個新的標準和微軟的「應用基礎級」軟件一樣,可以創建圖形用戶界面(GUI),並且提供了圖庫。

  當時的會場也有著象徵意義:一邊是將近1萬個編程人員參加了Moscone中心路北的JavaOne大會;另一邊則有近1萬5千人參加馬路正對面Moscone路南的「軟件發展大會」,當然,其中大部分是微軟公司Windows軟件的編程人員。從表面上看,兩個會議在同一時間、同一地點召開,有助於編程人員充分利用時間。可是,明眼人一看即知,這是未來的戰場,而這條馬路即是一條「看不見的戰線」。

  常言道「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雙方打鬥至此,連外行也可以看出一點門道來了。說來說去,這場爭鬥的實質就是強調每個人直接使用的電腦(PC:

  個人電腦)的功能,還是強調網絡(NC:網絡電腦)的功能。這將決定下一個世紀我們使用什麼樣的電腦。

  PC還是NC,這是一個問題

  在莎士比亞的劇作中,哈姆雷特曾經為此而苦惱:「生存還是死亡,這是一個問題。」而現在對PC還是NC的抉擇,同樣關係到生存。

  爭鬥的雙方擺開了決戰的架勢。強調個人電腦的「PC派」是多年來主宰個人電腦操作系統DOS和Windows的微軟公司和主宰個人電腦處理器的Intel公司之間的聯盟(Wintel);強調網絡電腦的「NC派」則是建立在UNIX操作系統之上的「太陽」公司和網景公司的結盟,同時又以「藍色巨人」IBM公司為堅強的後盾。

  作為PC市場上的龍頭老大,微軟公司和Intel公司當年只是「兩個小孩"陪IBM這「一個大人」玩,如今翅膀長硬,把持著個人電腦的核心(CPU和操作系統),當然不會輕易退出自己的領地;而作為太陽和網景公司甚至IBM這樣的大公司則已經很難在PC市場上「第三者插足」,佔到微軟和Intel公司這樣的份額。到目前為止,IBM優秀的操作系統OS/2拼不過微軟的Windows就是一個例子。因此,另僻奚徑也是必然的。

  然而,畢竟「佳娃基礎級」軟件是太陽公司的Abstract Windowing Toolkit (AWT)和網景公司的「互聯網基礎級」(IFC:Internet Foundation Classes)的聯合,雖然集中了雙方的優點,但是不可避免地會有雙方的兼容性問題。所有改用這一標準的編程人員,都必須對原有的程序作出相應的改動。

  這就讓微軟公司佔了先,使得微軟公司的發言人可以理直氣壯地宣佈,如果使用微軟公司的「應用基礎級」標準,在兼容性方面可以完全放心。在一次記者招待會上,有位記者問比爾·蓋茨對NC的看法。雖然蓋茨早已胸有成竹,卻仍然裝出若有所思的樣子反問道:「什麼是NC?」停了一下,他接著說,IBM公司有IBM的NC,HP公司有HP的NC,SUN公司有SUN的NC……,不同公司都有不同的NC。NC恐怕就是英文中「不兼容」(NotCompatible)的縮寫吧。這次,蓋茨開了個語言玩笑,拿起「兼容性」的大棒回敬了「佳娃」。

  同時,雖然用「佳娃」語言編的程序可以用在所有電腦上,但這是把對方的電腦當成了「虛擬佳娃電腦(JVM:Java Virtual Machine)」。雖然互聯網上主要的瀏覽器,包括微軟的Internet Explorer V3和網景的Navigator V3,都已經預先包含了對「佳娃」語言的解釋;然而,這裡的代價卻是速度。畢竟,同一種語言之間的對話要比不同語言之間通過翻譯對話要快捷得多。中國人和中國人說話,就比中國人通過翻譯和外國人說話方便。更何況,PC的「翻譯」就在本地,而NC的「翻譯」還不知是在網絡的什麼地方。

  另一個重要的因素是,即使競爭雙方的產品差不多,到最後恐怕還得拼技術服務。而這又是微軟公司的強項,畢竟是從1975年就成立的公司,又佔領了個人電腦操作系統這個主陣地,微軟公司的服務網遍及了世界的各個角落。

  當然,「佳娃」還有新招。回想電腦的發展歷史,我們的電腦真是越做越小。

  從開始放在大房間裡的大型機,到放在桌面上的台式機(desktop),再到便攜的膝上型(laptop)。在1997年4月2日的大會上,太陽公司宣佈將生產「網上型」(Webtop)電腦。這種售價僅百餘美元的「佳娃個人電腦」(JavaPC)將於1997年的秋天推出。她不僅可以使用「佳娃」軟件,可以在互聯網上收發電子郵件和瀏覽,而且也可以使用DOS和Windows的軟件。

  與個人電腦(PC)最大的不同還不僅僅是價格便宜,更為重要的是,「佳娃個人電腦」不像傳統電腦那樣需要懂技術的人來維護和升級。因為,她使用的軟件根本就不在自己的機器上。「佳娃軟件」(JavaSoft)市場部主任說:

  「佳娃個人電腦是一個革命……幾乎不需要軟件維護,並且可以從所有地方獲取數據。」

  中國有句古語,叫做「一陰一陽謂之『道』」。以太陽公司的「陽剛」,對微軟公司的「陰柔」,演活了20世紀最後幾年網絡上的世紀之戰。而高手過招,勝負只在毫釐之間。雖然最後結果是鹿死誰手我們還不得而知,但是無論如何,「佳娃」的出現對於廣大用戶來說肯定是一件好事。因為這將帶來更低的價格、更好的性能和更快的速度。

  也許,「佳娃」是互聯網最近的奇跡了。互聯網還會有些什麼新的奇跡呢?

  我們不知道。但是,有一點卻是肯定的。互聯網的奇跡太多,所以也就無所謂奇跡了。如果真的有一天互聯網不再產生奇跡,那才是「奇跡」呢!
上一頁 b111.net 下一頁
雲台書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