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年來,娛樂界和傳媒界一直在期待著新的娛樂方式和傳媒方式的到來。從70年代末期開始,美國的一些公司就已經在開始策劃包括可視電話等高速數字化傳媒。有線電視在美國已經相當普及,點播電影(VOD:Video on Demand)也實驗了幾年。s在技術專家的眼裡,只有這種用光纖或者銅軸電纜連接起來的高速的網絡才有意義。然而,這些大公司卻始終沒能拿出一個統一的真正讓他們在技術上滿意,同時也讓廣大用戶在使用效果和價格上感到滿意的方案來。
而另一方面,自從80年代出現個人電腦以來,信息技術邁著快捷而又堅定的步伐迅速走進個人家庭。從1988年起,儘管互聯網的數據傳送速度還很慢,儘管大量用戶還是通過幾乎是難以忍受的電話線撥號聯入互聯網,迫不及待的人們已經開始湧入這個新的領域。畢竟,通過互聯網可以很方便地和親友通信,可以獲取大量的信息-雖然,在此之前還需要學一些小的技巧。
這一切,從1993年開始突然發生了更加驚人的變化。從那以後,通過互聯網所看到的不再僅僅是文字,互聯網開始有了圖片,現在又開始有了聲音和動畫,甚至還有了小電影。使用互聯網也不必事先學習那些枯燥乏味的電腦命令和術語,甚至可以根本不懂電腦,可以不熟悉如何用鍵盤打字,只要用一隻手來操縱一個小小的鼠標,在非常直觀的圖標上點幾下就能把豐富多彩世界展現在眼前。
世界真的變得更加美麗了。
而把我們帶入這個美麗世界的人,應該從惕莫斯·伯納斯利算起。
惕莫思·伯納斯利
中國有一句成語,叫做「欲速則不達」。用這個成語來形容惕莫思·伯納斯利(Timothy Berners-Lee)的心情,也許是最合適不過的了。
當伯納斯利坐在電腦桌前,無奈地看著近乎停滯了的屏幕,等候著數據或圖像慢慢地爬上他的電腦屏幕的時候,怎麼也不會想到、更不願意承認這就是他所發明的「環球網」(World Wide Web)。
現在互聯網的傳輸速度確實太慢了,而之所以這麼慢的原因卻在相當程度上是因為伯納斯利──這當然不是因為他用什麼魔法阻礙了互聯網的傳輸,而是因為他發明了環球網,一下子吸引了太多的人湧到這個本來就已經很擁擠的互聯網上。結果,反而使他自己也無法順利地使用互聯網了。
伯納斯利在業餘時間裡最愛讀的書是:《知道「無限」的人:一個數學天才的一生》。然而互聯網的用戶卻正在因為他發明的環球網而急速增長,他自己是否知道互聯網的「極限」呢?
伯納斯利長了一個娃娃臉,都40多歲的人了,還經常騎著自行車去上班。不過,他倒不是象小孩那樣貪玩的人。與絕大多數網絡發燒友們玩網,玩出了名堂的傳奇經歷相比,伯納斯利發明WWW的過程也許是極少數例外之一。他是一個熱愛本職工作的人,本來就沒有時間,也沒有興趣在網絡上玩,更沒有時間在網絡上做什麼網頁來介紹自己。當《麻省理工學院技術評論》的記者採訪他的時候(參見http://web.mit.edu/afs/athena/org/t/techreview/www/articles/july96/bernerslee.html),伯納斯利堅持說,他根本沒時間玩,發明環球網只是為了工作的需要。
我們現在仍然可以從他當時寫的研究計劃中看到他發明環球網的思考過程(http://www.w3.org/pub/WWW/History/1989/proposal.html)。
那時候,伯納斯利是「歐洲核物理實驗室」(CERN:法語"Conseil Europeen pour laRechercheNucleaire"的縮寫)的軟件工程師。該實驗室由歐洲19個國家資助,坐落在瑞士的日內瓦。除了以風景如畫稱著於世,許多歷史性的會議都在這裡召開以外,日內瓦也是國際上最大的科學研究中心之一。這裡有當今世界最大的科研設備:大型正電子對撞機(LEPC)。來自幾十個國家的數千名科學家、工程師和電腦專家在這裡協同工作,超過50%的高能物理學家在這裡做過研究。每一個在這裡工作過的人都會為自己的經歷而驕傲。(參見:http://www.cern.ch/)然而,優良的工作條件卻不能掩蓋信息組織方面存在的問題。
一方面,這個實驗室的人員流動性很大(研究人員多數是訪問學者,通常是到這裡工作兩年之後,還要回原單位)。前任研究人員離開後,新來的人員雖然也能看到一些關於前任工作的材料,但是前任的許多研究細節卻很可能會永久地「丟失」。這倒不是因為有人故意刪除這些材料,而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找不到」這些材料了。當信息太多了的時候往往會這樣。
另一方面,雖然實驗室有一個總的研究計劃。但是,由於大家在不同的小組工作,使用的是不同的電腦,而電腦裡面又裝著不同的文件,如果事先並不瞭解情況,很難一上來就弄清楚互相之間的工作關係。比如,當某個人的研究計劃作了改動的時候,他很難知道這個改動會影響到整個項目的其它哪些方面,並且也很難將改動通知所有的有關人員。
我們通常總是用書面記錄的方式來管理資料,然而,這個實驗室的情況卻不適合用書面記錄方式。因為整個工作和人員的流動性都非常大,誰也不能保證隨時做出這樣的記錄。而且,既然需要經常查詢這些資料,那麼書面記錄的方式肯定不如用電腦管理來得方便。更為困難的是,實驗室的工作也會經常調整,這就需要同時也對整個記錄的結構不斷進行調整,而書面記錄顯然無法勝任這種工作。
於是,作為一個軟件工程師,伯納斯利感到自己有著義不容辭的責任,一定要把整個實驗室的工作條理化,使整個實驗室的信息不再是無序的。用伯納斯利所用的電腦行話來說,就是必須把這些信息「鏈接」(Link)在一起。
超文本格式
萬事開頭難。要建立一個合理的信息系統,首先需要確定一個合理的信息結構。這是一個極為關鍵的問題,因為由此將確定今後管理這些信息,和檢索這些信息的方式。也就是說,需要定義系統中各種材料之間的關係。需要說明實驗室一共有哪些部門,並且對這些部門做詳細介紹,同時還必須介紹這些部門之間的關係。如果開始的想法不合理,到最後還得再推翻重來,那還不如開始的時候考慮得周全一些。為了這個目的,伯納斯利分析和思考了各種方案。
首先,幾乎所有使用電腦的人都很容易想到用「關係樹」的方式來管理材料,因為大多數操作系統的文件管理方式都是「關係樹」的結構。就像自然界的一棵大樹,這樣的「樹狀結構」有一個主幹,從主幹往下有一級一級的分支,每一級分支對上一級都是一種從屬的關係(圖A-x)。DOS是這樣,WINDOWS是這樣,UNIX也是這樣。當時實驗室裡電腦管理的文件系統也同樣是樹狀結構。細想起來,就連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家譜也是樹狀結構。這種結構對於命名來說是非常方便的,而且也很容易找到各部門之間的從屬關係。但是,問題在於,實驗室各部門之間的關係和我們的家譜並不一樣。在很多時候,各部門時間往往是一種交叉的關係,而不是從屬關係。所以,要通過樹狀結構來瞭解一個部門和所有其它部門的關係就顯得非常愚蠢,這就像要讓某人的曾孫去和這個人的曾祖父聯繫是不可能的一樣。
關係樹結構:
研究院
A研究所 B研究所 C研究所
甲 乙 丙
研 研 研
研 究 究
究 室 室
因此,伯納斯利很快就否定了用關係樹的方式來組織這些信息。電腦管理信息的另一種常用方式是檢索關鍵詞,這種方式在實驗室中同樣不適用。如果一個新來的人不知道實驗室的結構,他也無法知道應該使用什麼關鍵詞來檢索;
如果他已經知道了實驗室的結構,那麼他也不需要再用關鍵詞來檢索了。何況,不同的人選擇的關鍵詞也往往是不同的。關鍵詞指向了實驗室的不同部門,但是這些部門之間的關係必須事先定義好,並且標誌出來。
就像人們需要說明一個複雜事物的時候,通常要畫出一種流程圖來說明其中的關係一樣,伯納斯利決定用一種類似流程圖的方式來管理實驗室的各種資料。
流程圖可以用圓圈和箭頭把注意力指向感興趣的地方,圓圈代表了實驗室的每一個部門、同時也就是網絡中的節點;而箭頭則把各個圓圈「鏈接」起來,表示這些圓圈(各部門)之間的關係。
1980年的時候,伯納斯利就編過一個軟件,名字叫「查詢」(Enquire)。他用這個軟件來管理自己的材料。雖然,當時的蘋果電腦也有類似「查詢」的軟件,但伯納斯利的軟件的最大特點是允許多用戶查詢。這就為日後將這種軟件引入到互聯網中打下了基礎。
當時伯納斯利編出這個軟件的目的就是要在實驗室成員的文件之間建立一種非常容易掌握的鏈接。這也是類似流程圖的結構的好處之一。當某個人需要瞭解另一個人的工作時,他甚至不必把對方的文件拷貝到自己的電腦上,而只要「鏈接」到對方的電腦上就行。而且,每一個人也都可以在不同的地方建立自己的網頁,然後把這些網頁「鏈接」起來。因此,這種「鏈接」與傳統電腦的文件系統的最大區別在於,在傳統的文件系統中,參考不同的文件是通過完整地拷貝這些文件到自己的電腦上來實現的,而這種「鏈接」方式卻不需要拷貝。
這種方式也就是現在的環球網上使用最為普遍的「超文本」(Hypertext)方式。
在《多媒體與超文本-互聯網及其他》(「Multimedia and Hypertext──TheInternet and Beyond」,1995年,Academic Press,Inc版)一書中,Jokob Nielsen介紹了超文本文件的歷史。實際上,超文本文件的格式早在1945年就由Vannevar·布什提出來了。被稱為超文本文件「祖師爺」的布什,竟然從30年代就開始擔心過量的信息將超出人們的管理能力!他關於超文本文件的想法可以追溯到1932年,這些想法於1939年就形成了文字。然而,由於種種原因,直到1945年他的想法才發表出來。布什在理論上建立了一個超文本文件系統。這個系統的名字叫作「Memex」(memory extender:擴充記憶),目的是要擴展人的記憶能力。不幸的是,這個系統始終停留在理論階段,而沒有來得及進入實際的設計。
在布什之後,是Ted Nelson第一次使用「超文本」(hypertext)這個詞來形容他們的這種管理信息的系統。然而,與布什一樣,他設計的超文本文件系統「Xanadu」也沒有最後獲得成功。
世界上第一個真正成功運行的「超文本文件編輯系統」(HES:Hypertext EditingSystem)是在IBM的資助下於1967年建成的。這項研究由Andries van Dam主持,用128k內存的IBM/360小型機在布朗大學最後完成。當年IBM就利用這項成果贏了利,把系統出售給了一個用戶。
因此,與伯納斯利同時代的人確實沒有理由埋怨生不逢時。1991年的時候,互聯網剛剛實現「軍轉民」的歷史性轉變,網絡上用戶數量激增。大家正期待著有一種更加方便有效的方式來組織網絡上的信息。而超文本文件的管理方式使互聯網上的信息一下子就活了。
同時,超文本文件格式也是最適合互聯網結構的一種方式。正如前面談到的那樣,互聯網是信包轉換的網絡,因而,本來就不是由中央控制的,各個網絡之間也就不應該是一種從屬的關係。
而且,互聯網是一個開放的網絡。超文本文件也最適合開放的結構。1997年5月《PC雜誌》(PC Magazine)上評測不同的超文本文件編輯工具時,也談到了超文本文件的開放本性:「在超文本標識語言背後的觀念是:任何一個文件不管在任何操作系統、任何瀏覽器上讀起來都應該是一樣的。」
按照伯納斯利的說法,早期的超文本文件格式是通過一個中心控制的數據庫來管理的,因此只限於鏈接本地文件系統上的文件,這種方式的好處是不可能鏈接到其它莫名其妙的地方,而缺點則是無法讓外人為這個系統提供信息。環球網的主要特徵則是通過超文本鏈接的方式把互聯網上如此眾多的信息連到了一起。
環球網的新穎之處在於用字符串這樣的「代碼」來代替需要的信息,於是就有可能對其進行檢索。當初這些字符串被稱為「通用文件確認點」(universal documentidentifiers),現在則一般叫做「通用資源定位點」(universal resource locators或稱URLs)。用這種方式寫的文件就是「超文本文件」(Hypertext),而寫這種文件所用的特有語言則叫做「超文本標識語言」(HyperText Markup Language,也就是HTML)。當用戶指向一個鏈接的時候,由「超文本傳輸協議」(HTTP: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al)來規定網絡的連接方式。這樣,全世界所有互聯網上的電腦都可以用同樣的方式來給文件命名和定義地址,每一個WWW網站也都可以有一個唯一的網絡「地址」,使超文本文件的優勢得到了充分的發揮。
即使是伯納斯利也絕對沒有想到環球網會有今天這樣的發展。在他看來,超文本文件不像平常的文件那麼容易完成,因而「從來不是設計出來耗費人工的,而是設計出來用機器完成的。」
本來的設想只是讓大家在網絡上瀏覽,如果找到自己感興趣的網頁,可以自動把這個網頁鏈接到自己的超文本文件上,以便下次可以非常容易地再次使用這個網頁。他根本沒有想到,竟然有那麼多人用手工的方式編寫超文本文件。他更沒有想到,由超文本傳輸協議鏈接的網絡地址會有現在這麼長、這麼複雜的編碼。
如果很難建立一個超文本文件的網頁的話,如果只有技術專家才能建立超文本格式的網頁的話,就無法指望人們在互聯網上廣泛使用這種方式。他更沒有想到,當初超文本鏈接的方式被認為是太複雜,不容易搞清楚其中的關係,而今卻有大量的人正在試圖做出更加複雜的鏈接方式來。顯然,伯納斯利完全低估了人們的熱情。
1991年的夏天,伯納斯利把他為CERN編的系統放到了互聯網上,一下自就為眾多玩網的人把互聯網上的信息串起來了。當然,開始的時候,還需要做一些工作,使大家能夠適應這種方式,因為網站的生命歷來在於兩個方面:一方面要有人提供信息,另一方面也同樣需要有人來欣賞這些信息。而最重要的還是當初制定的URLs標準的正確。
本來,伯納斯利可以像互聯網上許多人那樣,由於發明了某種受大家歡迎的東西而一下子成為家喻戶曉的名人。然而,他甚至自己都沒有時間來玩環球網。
他更喜歡安靜地做他的工作。1994年,伯納斯利成了環球網團體的主持人。這是一個非贏利的機構,有100多個組織加入其中,共同開發環球網的軟件,定義環球網的標準。
正如伯納斯利所說的那樣,環球網的最大貢獻在於使互聯網真正成了交互式的。人們可以訪問網站,可以給網站增加內容,可以編輯網站上的內容,甚至還可以對網站說話。
1997年4月11日,伯納斯利在第6屆國際環球網大會上接受記者採訪的時侯,再次強調:
「環球網最初的設想是有著深刻的社會意義的。這就是增強個人的能力,提高社會的效率,把電腦的功能應用到日常生活中去。.......在我們做出決定的時侯,不能只是想著電腦和網絡,我們必須想著人民。」
(http://www.news.com/News/Item/0,4,9618,00.html?latest)對於技術專家來說,互聯網的本質是在數量眾多、型號不同,並且可能是完全不同的操作系統之間,建立一種快速的、可靠的聯繫。而對於我們普通的使用者來說,就沒有必要去關心這些細節,甚至也可以不關心這些細節是如何形成的。
大家的一致願望就是能夠盡可能簡單、盡可能有效地使用互聯網。
一方面是專業技術的理解,另一方面則是日常的使用。互聯網正是成功地實現了對此二者的分離,才使普通人可以很容易地使用互聯網,不必考慮其背後的技術環節,使互聯網能夠迅速地發展和普及。而多媒體的引入則使聯網本身成為一種享受。使用互聯網不再像礦工採礦那樣,雖然收穫頗豐,但是辛苦異常。
誰帶我去瀏覽
如果說互聯網的出現是人類交流方式的一場革命的話,那麼這場革命迄今為止最激動人心的高潮有兩次:一次是由ARPANET帶來的通信方式的革命,這是以電子郵件的普遍使用為標誌的;另一次革命則是由伯納斯利和安德裡森(Andreessen)帶來的網絡使用方式的革命,這次革命的明顯標誌則是環球網和網絡瀏覽器(Browser)的普遍使用。正是由於有了多媒體的網絡瀏覽器,使原來技術專家之間的網絡通信,普及到了尋常百姓家。
有的時候,歷史會有驚人的相似。當我們考察網絡瀏覽器產生的過程的時候,仍然可以發現和ARPANET一樣,在這場革命的背後有一個提供巨大資金的機構和一批電腦「發燒友」。
用「年輕有為」、「才華橫溢」來形容馬克·安德裡森(Mark Andreessen)絕對不為過。幾年前,年僅21歲的他,就開始設計第一個環球網的瀏覽器「馬賽克」(Mosaic)。而「馬賽克」在互聯網上一出現就馬上風行起來,竟然使當年互聯網上的數據傳送量增長了341,634%。當時,他是NCSA的一個研究人員。
NCSA是一個。。。的機構。
當湯姆·斯塔克採訪安德裡森的時候(http://www.dnai.com),問起設計「馬賽克」的經過,安德裡森說:
「NCSA基本上是一個由多家機構資助的研究中心。當我去那裡的時候,已經運轉了大約8年,……每年的預算經費有好幾百萬美元。……NCSA的條件相當自由。……
我們確實有條件,有錢,有機器和網絡來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我們當時所在的環境就是一個能夠做出那種事情的環境。……NCSA不是一個把許多目標都規定好了的地方。……事實上,在那裡發生的大多數有趣的事情都是因為一個或者幾個人覺得做某件事有意思,於是就做出來了。」
這不由得使我們想起了當年出巨資培養ARPANET的美國國防高級研究計劃處。
然而,儘管有這麼好的條件,到了1994年,安德裡森還是離開了NCSA,不久就和硅谷元老、Silicon圖形公司的前任總裁詹姆士·克拉克(James Clark)共同創建了網景公司(Netscape Communications)。那年,他才25歲。
不管怎麼說,網景公司需要從頭開創,而NCSA卻設備齊全,安德裡森與克拉克創建網景公司顯然不是因為網景的條件更好。「雖然NCSA的條件好,但那不是一個公司。」換句話說,NCSA的寬鬆、自由的條件適合發明和研究。但是,如果想要完善和推廣的話,就必須有一個清楚、明確的目標(也就不那麼寬鬆了)。
這是需要由一個公司來完成的。用安德裡森自己的話說,他「喜歡在一個有充分動力的地方工作」,而這個動力就是「做一些真正有意義的事情」。在他看來「最大的動力來自商業」。
由此也可以看出,搞發明、研究需要的是寬鬆自由,沒有壓力的環境,在這樣的環境裡才會有靈感。而做事情則需要目標明確,沒有壓力則做不成事情。
網景公司的發展簡直就像神話。僅僅用了一年的時間,網景的軟件就佔領了環球網服務器軟件市場的40%,在互聯網上使用環球網的用戶中,80%用的是網景公司的NetscapeNavigator。
1995年的夏天,開辦剛一年的網景公司,8月份原始公共股的上市價為每股28美元。然而很快就翻了兩番。到1995年12月初,僅僅3個多月的時間,網景公司的股票竟被炒到每股170美元!
幾乎可以說,在1994年前後至少一年半的時間裡,先後設計出兩個網絡瀏覽器軟件,並且使網絡用戶突然爆炸性增長的關鍵性人物是安德裡森,是他主導了當時環球網的發展。
即使是現在,儘管佔領了操作系統領地的微軟公司作為競爭對手,按照Zona研究公司1997年2月的調查(http://www.nua.ie/surveys/reports/janfeb97.html),在使用瀏覽器的用戶中,仍有70%用戶使用網景公司的「導航者」(Netscape Navigater),28%的用戶使用微軟的「互聯網考察者」(Internet Explorer),只有2%的用戶還在繼續使用「馬賽克」。
網絡瀏覽器的出現,不僅使超文本文件格式的優點得到了充分的發揮,而且也使對互聯網用戶的技術要求降到了最低點。不用任何電腦方面的知識,不用經過任何訓練,只要用一個小小的鼠標,就可以操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