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雲台書屋>>百科書籍>>中國科普佳作精選>>周國興>>時光倒流一萬年

雲台書屋

南通博物苑1

--我國自辦的第一個博物館
 

  1979年秋天,在江蘇省南通市召開了全國自然科學博物館協會籌備工作會議。會址所以選在南通,是因為第一個屬於中國人自己創辦的,包括有自然科學內容的博物館——南通博物苑,早在75年前就創建在這裡。

  1原載《大自然》雜誌,1980年第1期。

  

  


狀元創業


  前清末年的甲午狀元張謇,是上海強學會會員。他不僅是一位有卓識的政治家,也是一位有實幹精神的實業家和教育家。清末的中國面臨著外侮內困的危急情勢,許多有識人土提出了各種不同的救國方案。孫中山主張革命,康有為、梁啟超要求變法,而張謇卻熱衷於學習歐美和日本,提出了普及教育,挽救危亡的主張。普及教育是要花錢的,他認為只有辦實業才能提供這筆資金,而辦實業以紡織業最為有利。這樣,張謇就以「教育救國」始於「實業救國」,走上了一條歷來狀元都沒有走過的資本主義道路。

  從1898年開始,他在南通創辦了紡織廠,從而帶動了這個城市的工業化。張謇利用工業利潤興辦了一系列文化教育事業。1904年他從日本考察回來,辦了大、中、小學;為了發展植棉和紡織業,他還專門開設了南通學院農科和紡織科。同時,他又認為很有必要建立博物館和圖書館來普及知識,培養人材,以補充學校教育的不足。他在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曾兩次上書清廷,建議在北京和各省建立「博覽館」(即博物館和圖書館的合稱)。腐敗保守的清廷當然不會理睬這種建議。於是他便身體力行,自己創辦了這個「南通博物苑」。

  張謇不是以革命的手段來改變現存的社會制度,而是幻想通過「實業」和「教育」來拯救中國,這條改良的道路自然是行不通的。但他通過個人的努力,還是給我們留下了一份可貴的文化遺產。

  


歷史概貌


  「南通博物苑」創辦於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前身為「公共植物園」,該園原屬通州師範。苑址位於南通城南濠河之畔,原佔地2.3萬平方米,有中館、南館和北館等建築,分別陳列自然、歷史、美術、教育四部文物與標本。

  中館是苑內最早的建築物,上面曾有一個露天的測候台,所以中館曾名為「測候所」。從宣統元年(1909年)一月一日起,該所正式從事觀測氣候,並按日記載,還在報紙上披露。這不僅是苑內正式開始記載氣候觀測結果,而且也是「各縣地方有測候所之肇始也!」以後測氣象的設備轉移他處,苑內就停止了測候工作。中館館內主要陳列動物標本。以後又陸續建造了南館和北館。

  南館原名「博物樓」,收藏和陳列了全苑的精品。樓上為歷史部和藝術部,樓下為天產部。北館的樓上陳列著古畫,樓下陳列著鯨魚骨和化石。以後又陸續修建了一些輔助性建築,廣種各種樹木花草,飼養各種鳥獸,堆砌假山,開闢荷花池,還建有溫室、小亭、水榭等,使這裡既有博物館,又具備動物園、植物園的特點,還兼有園林之勝,所以取名為「博物苑」。

  館內至今仍保存著一些有關博物苑的重要史料,如張謇上書清廷的建議表、南通博物苑早期平面圖、苑品目錄等。其中《南通博物苑品目》編印於1910年,鉛印,分上下兩冊。上冊為天產部,錄藏品動物類460號、植物類307號、礦物類1103號。下冊為歷史、美術、教育三部,其中歷史部包括金、玉石、陶瓷、拓本、土木、服用、音樂、遺像、寫經、畫像、卜筮、軍器、刑具、獄具等類;美術部包括書畫、陶瓷、雕刻、漆塑、繡織、綽絲、編物、鐵製、烙繪、鉛筆畫、紙墨等類;教育部包括科舉、私塾、學校三類;四部合計藏品有2973號。

  到1930年,據《通通日報》所載資料,其時博物苑已擴至佔地3.2萬平方米,每年經費達2000元,在展品方面大大擴充,就天產部而言,礦物有岩石1000餘種,金類礦1400餘種,非金類礦700餘種,土壤400餘種,礦物標本10餘座,礦床7座;植物計有顯花、隱花4000餘種;動物標本中,哺乳類百餘種,鳥類300餘種,爬蟲和魚類共500多種;無脊椎動物1400餘種,其中昆蟲類占1。」3。粗略估計一下,所謂天產部即自然部分的展品即達近萬件之多!從這些目錄可以瞭解到當時收藏品確實種類繁多,內容豐富。

  館外陳列是另一番景象。各種植物按類栽植,以藥材居多,專設有「藥圃」;其次是花卉,竹也不少,每種植物都懸牌標明名稱、產地。飼養的動物中,鳥類有家雞、金雞、火雞、鴕鳥、白鴿、水鴨、鷺鷥、鴛鴦、鴯□、孔雀、鸛鶴等;獸類有鹿、兔、猴猿、山羊、熊鼠等。同時還有許多礦物環列在小山之上;各種佛像、各種古銅器、古鐵器、化石陳列在各館的周圍。

  由此可見,南通博物苑不僅是個歷史文物性質的博物館,也是自然科學性質的博物館,還帶有民俗學博物館的特點,又兼有動物園和植物園的格局。苑內不僅有收藏、陳列,還有飼養、栽培等實地科學試驗。在一個地區內,能有這樣一個多方面的、內容充實的博物館,這對豐富人民的文化生活,提高科學知識水平是有重大意義的。

  


幾經滄桑


  隨著時局的變遷,張氏勢力的垮臺,南通博物苑由附屬通州師範轉而附屬南通學院,以後重又為通州師範代管,情況日見凋敝。據1932年9月4日《通光日報》的報道,即可見一斑:「……南北兩館東邊的獸室也是十室九空,只有孤獨的猴子和蜷伏的刺蝟點綴著。各處的房屋、亭台、池沼和兩座水塔,竟是斷垣頹壁,荒蕪不堪。南館四周的佛像,大半龕門洞開,聽任風雨剝蝕,就是假山石南陳列的大水晶和寒水石等物,也是影跡全無,不知何往。」最後作者感歎地寫道,「……不久的將來,這個博物苑不獨牆倒壁塌,花枯樹萎,鳥獸絕跡;恐怕那些較好的古董,大半要改名換姓。」

  這種結局果然到來。1938年春天,日本侵略軍佔領了南通,博物苑面臨覆滅的命運。它西邊張謇的宅院成了日軍的司令部,博物苑本身成了馬廄,苑藏文物標本除一小部分轉移外,其餘全部毀滅殆盡。今天在館史文物的幾幅照片上,還記錄著博物苑當時在日寇鐵蹄下的悲慘情景。

  抗日戰爭勝利之後,國民黨政府忙於「劫收」,忙於內戰,哪有心思關心博物苑的恢復。到南通解放前夕,這個有歷史意義的、具備一定基礎的博物苑,已成為滿目瘡痍,一片廢墟!

  


枯木逢春


  1949年2月2日,南通解放了,南通博物苑獲得了新生。

  解放初期還在百廢待興的日子裡,人民政府就用很大力量開始了博物苑的恢復工作,1951年將其改名為南通博物館。除中館、南館和北館外,又建東、西兩館和數處展室。原屬於博物苑的植物園,從1951年起闢為人民公園,另設管理機構,井建立了動物園。現在的博物館與人民公園雖屬兩個機構,但在佈局上仍是渾然一體。

  南通博物館舉辦的歷史文物和革命文物兩個基本陳列,主要是運用本地區的文物資料,反映本地區的歷史。除了原博物苑「劫後餘生」的少數珍品外,解放後又陸續搜集到許多重要文物。如1973年在南通市防空工程中,出土的一件仿北方遊牧民族日用器皿的青瓷皮囊壺,是晚唐至五代年間的重要文物,它是南北民族文化交流的結晶。1978年從南通縣觀河公社掘出了宋代煎鹽的工具——盤鐵。盤鐵的出土不僅幫助我們瞭解古代鹽業生產的過程,還提供有關本地區海岸延伸的資料。

  著有《外科正宗》重要典籍的明代名醫陳實功,是南通人,館內就收藏著他研藥用的青花乳缽。清代著名的南通畫家李方膺,是「揚州八怪」之一。這裡就收藏著他的墨梅手卷。這些文物中特別應當提到的是1976年,南通博物館考古工作者從海安縣青墩發現了一處距今5000多年的新石器時代遺址。出土了大量的麋鹿亞化石、磨光石器、許多陶器及人骨。南通地區是長江三角洲沖積平原的一部分,所以過去人們以為這裡成陸遲,歷史不會長久,青墩新石器遺址的發現改變了這一看法。

  南通博物館的自然科學部分設在文峰塔院,現辟有兩個展室:一為「鯨展」,一為「古屍展」。此外,正在籌建一個紡織博物館。手工紡織的南通棉布在歷史上就素負盛名,而發展成現代化的南通紡織業,在國內仍然佔有重要地位。南通博物館一直保存著從明代到現代的各種紡織實物。為了形象地闡述這段歷史,並促進我國紡織工業的不斷進步,籌建這樣一個紡織博物館是有重要意義的,這將在我國各種專業博物館的事業中又增添一朵新花。

  


共同倡議


  南通博物館基本是一個地誌性質的博物館,它立足於本地區,結合本地區的實物,在收藏、科研和陳列三方面都發揮了應有的作用,在實現四個現代化的進軍中,南通博物館樹立了一個好榜樣。

  參加全國自然科學博物館協會籌備會議的代表們參觀了南通博物館,並給予了很高的評價。我國著名的古人類學家裴文中教授留下熱情的題詞:「中國第一博物館是最有價值的珍寶。」為了更好地保存這個珍寶,發揚中國第一博物館的首創精神,也為了加強國際文化交流的需要,許多代表們,也包括南通博物館的全體工作人員,都有共同的願望,並倡議對這樣一個有歷史意義、在國內外有影響的博物館,應當盡可能保持它的原來面貌,恢復原有的建制,有必要將人民公園與博物館合井起來,就是它的名字也應該恢復原來的——南通博物苑。

  
上一頁 b111.net 下一頁
雲台書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