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雲台書屋>>百科書籍>>中國科普佳作精選>>周國興>>時光倒流一萬年

雲台書屋

狼孩的啟示1


  似乎是不可能的事竟然發生了:狼、熊和豹之類的猛獸,居然能撫育人類的幼童!「印度狼孩」一事就曾轟動過一時,讓我們通過這一事例,來談談它能給人以什麼啟示。

  1原載《化石》雜誌,1977年第4期。

  那還是在1920年,在印度加爾各答東北的一個名叫米德納波爾的小城,人們常見到有一種「神秘的生物」出沒於附近森林,往往是一到晚上,就有兩個用四肢走路的「像人的怪物」尾隨在三隻大狼後面。後來人們打死了大狼,在狼窩裡終於發現這兩個「怪物」,原來是兩個裸體的女孩。其中大的年約七八歲,小的約兩歲。這兩個小女孩被送到米德納波爾的孤兒院去撫養,還給她們取了名字,大的叫卡瑪拉,小的叫阿瑪拉。到了第二年阿瑪拉死了,而卡瑪拉一直活到1929年。這就是曾經轟動一時的「狼孩」一事。

  據美國《自然史》雜誌1976年4月號刊登的一篇書評說,「狼孩」的發現者、孤兒院的主持人辛格在他所寫的《狼孩和野人》1一書中,詳細地記載了他和妻子一起如何努力把這兩個像狼的女孩轉化為人的經過,書中還附有美國人類學家津格的評論。

  1此書於1947年出版,1966年再版。

  像印度「狼孩」這種野獸撫育人類幼童的事例絕不止一件。1875年時,著名的瑞典生物學家林耐所著的生物分類著作中,就記載了關於野獸撫育孩子的事例:如1344年在德國黑森發現的被狼哺育長大的小孩;1661年在立陶宛發現的與熊一起長大的小孩;及1672年在伊朗發現的為綿羊所哺育的小孩。據傳我國古籍中也記載過有關「狼孩」的事例。

  最近上海《少年報》編輯部知識組的同志,還為本文提供了一個很有趣的資料——據伊拉克《笛子報》1978年第339期報道:

  一批醫生和心理學教授正前往肯尼亞首都內羅畢,去研究一個曾在猴群中生活過的男孩。

  這個男孩是四年前布隆迪的一些村民發現的。發現時,他全身赤裸,身體大部分長著毛,用四肢爬行、跳躍。村民們經過一段緊張的追趕,才把他抓住。他先被送到一家精神病醫院,現在住在肯尼亞的一家醫院裡。

  人們給他起了個名字叫「約翰」。已確定他現年八歲,是在森林中與家人失散或是家裡人全部遭難後獨自留下的。猴子們見到他很高興,把他當自己的孩子來撫養,並保護他免受其他動物的傷害。

  在被發現後的一段時間內,他學習了兩腳行走,由於回到人類中生活,性情也變得溫順了。但是,他至今還不會說話。起初他只吃香蕉,慢慢地他已習慣吃人們所吃的各種食物。

  關於被遺棄在森林裡長大的小孩,其中最有名的,就是1797年法國大革命時代,獵人從森林裡找到了一個17歲的男孩,由於長久隔絕於人類社會之外,找到他時已變成「野獸般的孩子」。這一發現曾引起學術界的廣泛注意,並進行了多方面的科學研究。這個野男孩死於40歲。據說經過長期人為的訓練,他終於被「馴化」了,「失盡了他的動物行為」。1976年出版的《阿威龍的野男孩》一書,介紹了這個野男孩被發現的概況。

  至20世紀50年代末,科學上已知有30個小孩是在野地裡長大的,其中20個為猛獸所撫育:5個是熊、1個是豹、14個是狼哺育的,其中最著名的即本文開首講的印度「狼孩」。

  人們會問:這些「狼孩」回到人類社會後是怎樣生活的?他們和正常的孩子有些什麼不同?

  據記載,本文提及的印度「狼孩」剛被發現時用四肢行走,慢走時膝蓋和手著地,快跑時則手掌、腳掌同時著地。她們總是喜歡單獨活動,白天躲藏起來,夜間潛行。怕火和光,也怕水,不讓人們替她們洗澡。不吃素食而要吃肉,吃時不用手拿,而是放在地上用牙齒撕開吃。每天午夜到清晨三點鐘,她們像狼似地引頸長嚎。她們沒有感情,只知道饑時覓食,飽則休息,很長時間內對別人不主動發生興趣。不過她們很快學會了向辛格的妻子去要食物和水,如同家犬一樣。只是在一年之後,當阿瑪拉死的時候,人們看到卡瑪拉「流了眼淚——兩眼各流出一滴淚」。

  據研究,七八歲的卡瑪拉剛被發現時,她只懂得一般6個月嬰兒所懂得的事,花了很大氣力都不能使她很快地適應人類的生活方式,2年後才會直立,6年後才艱難地學會獨立行走,但快跑時還得四肢並用。直到死也未能真正學會講話:4年內只學會6個詞,聽懂幾句簡單的話,7年時才學會45個詞並勉強地學幾句話。在最後的3年中,卡瑪拉終於學會在晚上睡覺,她也怕黑暗了。很不幸,就在她開始朝人的生活習性邁進時,她死去了。辛格估計,卡瑪拉死時已16歲左右,但她的智力只相當於三四歲的孩子!

  「狼孩」的事例告訴了我們一些什麼呢?

  我們知道,人類學和心理學工作者往往通過對高等類人猿的觀察和實驗,來探索人類語言、智力及許多社會行為和習性的形成過程,而人類兒童與動物共同生活的意外事例,卻提供了少有的機會,通過對這一類特殊情況下的人的觀察和研究,可以得到很有價值的資料。

  首先,「狼孩」的事實,證明了人類的知識和才能並非天賦的、生來就有的,而是人類社會實踐的產物。人不是孤立的,而是高度社會化了的人,脫離了人類的社會環境,脫離了人類的集體生活就形成不了人所固有的特點。而人腦又是物質世界長期發展的產物,它本身不會自動產生意識,它的原材料來自客觀外界,來自人們的社會實踐。所以,這種社會環境倘若從小喪失了,人類特有的習性、他的智力和才能就發展不了,一如「狼孩」剛被發現時那樣:有嘴不會說話,有腦不會思維,人和野獸的區別也混滅了。

  這裡也應當指出,「狼孩」本身畢竟是人類千世萬代遺傳下來的後輩,因此當「狼孩」回到了人類社會中,必然會逐漸恢復人類特有的習性。印度「狼孩」儘管似乎成了野獸般的生物,但她死時已接近於人了。而辛格夫婦所豢養的那些家狗從沒有學會直立行走,更沒有學會說話。

  其次,「狼孩」的事例說明了兒童時期在人類身心發育上的重要性。人的一生中,兒童時期在生理上和心理上都是一個迅速發展的時期。例如僅就腦的重量而言,新生兒平均約390克,9個月的嬰兒腦重560克,2.5歲到3歲的兒童腦重增至900∼1011克,7歲兒童約為1280克,而成年人的腦重平均約1400克。這說明在社會環境作用下,兒童的腦獲得了迅速發展。正是在兒童時期,逐步學會了直立和說話,學會用腦思維,為以後智力和才能的發展打下了基礎。「狼孩」由於在動物中長大,錯過了這種社會實踐的機會,這就使她們的智力水平遠遠比不上同年歲的正常兒童。

  再次,正如個體發育史是它的種系發展史簡短的重演一樣,人類幼兒智力的成長過程也反映了從猿到人漫長歷程中人的智力的發展歷史。由於缺乏社會實踐活動,「狼孩」未能學會直立,不得不用四肢爬行,使得她們的發言器官——喉頭和聲帶的運用受到阻礙,發不出音節分明的語言。更重要的是,由於脫離人類社會,印度「狼孩」自然不會有產生語言的需要。此外,她們總是四肢爬行,面部朝下,只得從下方攝取印象,不可能使頭腦獲得較其他四腳動物更多的印象,這一切根本地阻滯了她們智力的發展。「狼孩」的事例從反面深刻地反映了,人類起源過程中如果沒有直立行走和語言的形成,人類祖先就不可能實現由猿到人的轉變,而直立行走和語言的形成卻又離不開最基本的實踐活動——勞動。所以狼孩給人們以深刻的啟示:沒有勞動,也就沒有可能實現從猿到人的轉變!

  
上一頁 b111.net 下一頁
雲台書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