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過黃河,過了鄭州,火車便掉頭向西。向西,向西。沿著黃河南岸,火車向關中平原飛馳而去。
在七號車廂的一個角落裡,一個戴眼鏡的胖小伙子,看著車窗外迎面奔來的一棵棵白楊樹,忽然吟起詩來:「西望長安哪……」
坐在他斜對面的一個身體結實、精力充沛,看來有60多歲的高個老頭兒笑嘻嘻地接過他的詩句說:「既是『不見家』,又是『將見家』呀!」
「不見北京人之家,將見半坡人之家吧?」坐在胖小伙旁邊的瘦長小伙子馬上接著說。
坐在胖小伙對面、留著短辮子的小姑娘,一直望著車廂外,欣賞著祖國的壯麗河山,生氣勃勃的農村、工廠,這時候也回過頭來問老頭兒道:「黃爺爺,你們說什麼呀?」
坐在她旁邊的那個黃爺爺連忙解釋道:「方冰念的是句唐詩,『西望長安不見家』。長安,就是我們現在要去的西安。去年暑假,我們不是在北京周口店參觀,今年暑假,我們又要去西安半坡學習嗎?所以張東火說『不見北京人之家,將見半坡人之家』了。」
方冰透過眼鏡下緣,擺出一副大哥的姿態,斜看著小姑娘說:「劉小紅呀,她什麼都不知道……」
「可她又什麼都想知道。」張東火立刻接過他的話,替小紅辯護道,「這次要不是她堅持、鼓動,說不定你們還來不了呢?」
黃爺爺說:「這種好學精神就很好嘛。拿學科學來說,既要有火一般的熱情,又要有冰一樣的冷靜頭腦,不斷地變不知為知,從知之甚少到知之甚多啊!」
「黃河,黃河!」張東火忽然跳起來,指著遠處閃爍著的一條銀白色帶子說。
「唉,不是看過黃河了嗎?還這麼興奮!」方冰自得其樂地吟起詩來:「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小紅不禁又纏著黃爺爺,請他解釋方冰念的詩。
黃爺爺摸了摸鬍鬚說:「方冰念的是唐朝詩人王之渙的《登鸛鵲樓》詩。『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就是說時光過得很快,我們中華民族的搖籃——黃河,川流不息地奔入海洋,象徵著歷史的長河滾滾向前。『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就是我們要站得高才能看得遠。大家學習了原始群、母系氏族社會早期的歷史,又要學習母系氏族社會晚期的歷史了。這樣,眼界就更加開闊了。」
黃爺爺新鮮的解釋,使方冰也用心地聽著。
「黃爺爺,」小紅忽然提出了要求,「這次我們預定在西安半坡參觀、學習十天,您還像去年一樣,每晚給我們講個故事吧!」
「故事是要講呀,」黃爺爺笑著說,「不過,這次我和你們是『同學』了,能不能大家輪流講呢?」
「輪流講?」東火、方冰、小紅不約而同地喊道。
小紅還說:「我不來,我不來!」
「你不是已經來了嗎?」東火瞪眼斥責道,「怕什麼?試試吧!」
「對呀,試試吧!」黃爺爺給她打氣說。
「那就得好好安排一下。」方冰扶了扶眼鏡說,「黃爺爺開頭、結尾,其餘的我們四個人再平分,每人分兩個。各人重點準備,還得互相照應哩。」
「喲,那我不是得講四個了嗎?我不來,我不來!」黃爺爺學著小紅天真的口氣說。
「講四個,您就得講四個。」小紅一算自己只要講兩個,也就不反對了。
「好吧!」黃爺爺認真地說,「我們先預備一份目錄,分題準備。講的方法是不是還像去年一樣,採取電影的『慢拍快放』手法。半坡人是6000年前的人,我們以他們為核心,而又不受半坡材料限制,從一萬多年前講到五六千年前,怎樣?」
「行,十個故事安排一套人物就行了。」東火說。
「主要人物都得給起個名字,讓他們說現代普通話。」小紅補充說。
接著,四個人擬了十個大題目,至於小標題,則是以後補充進去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