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跟動物的血統關係
(一)
人類在自然界裡的位置怎樣呢?人類跟動物有什麼相同的地方呢?人類跟動物有沒有親緣關係呢?所謂親緣關係,通俗地講就是血統關係或血緣關係。
有些人認為人類完全不是動物,人類跟動物沒有血統關係,人類完全超出了動物界。因此,他們認為動物生存和進化的規律完全不適用於人類。
有些人提出完全相反的看法,認為人類只不過是一種動物,像狗和貓那樣。因此,他們認為動物生存和進化的一切規律完全適用於人類。
哪一種意見是正確的呢?
(二)
說人類是一種動物,是有根據的。主要的根據是:從人體的構造來說,從人體各器官的生理功能來說,從人體的個體發育來說,人類跟動物很一致,基本上都服從同樣的規律。
比方說吧,人體像貓和狗的身體一樣,由無數細胞組成。細胞是生成物質的基本單位,它的構造一般包括細胞核和細胞質兩個部分。細胞核裡含有大量的所謂遺傳物質,就是染色體。它是細胞活動的指揮中心。生物的遺傳就是通過遺傳物質從上一代傳遞給下一代來完成的。在人體和其他多細胞的生物體裡,細胞分化成許多組織,例如表皮組織、肌肉組織、結締組織、神經組織、血球等等;由這些組織構成許多器官,例如消化器官、呼吸器官、血液循環器官、運動器官、感覺器官等等。
圖1-2-1 人和哺乳類動物的幾種細胞。1.表皮細胞;2.結締組織;3.沒有細胞核的紅血球和有細胞核的白血球;4.平滑肌細胞;5.神經細胞。
人體各器官執行著各種生理功能,例如消化、吸收、同化、呼吸、血液循環、排泄和生殖作用等。人體各器官執行這些生理功能中所起的化學作用,也基本上跟一般的動物一致,沒有什麼特殊的地方。
因此應該承認,人類是一種動物。
(三)
人類是什麼動物呢?
人體的背部中軸是支持人體的脊柱。脊柱是由一塊塊脊椎骨相互連接而成的。
脊柱裡有一條管道,安放和保護著脊髓。脊髓跟頭顱裡的腦髓連接,組成中央神經系統。這是全身活動的主要指揮中心。
這些構造(脊柱和背部神經系統)是一切脊椎動物所共有的特徵。
所以人類是一種脊椎動物。
圖1-2-2 一塊脊椎骨,中空的部分是脊髓通過的地方。
(四)
脊椎動物包括魚類、兩棲類(例如青蛙)、爬行類(例如四腳蛇)、鳥類和哺乳類。
人類是什麼脊椎動物呢?
人體上有毛,用肺呼吸,有恆定的體溫,有橫隔膜把胸腔和腹腔分開,這些構造跟豬、牛、兔等相似。人類胎生,胚胎發育過程也跟豬、牛、兔等胚胎相似。幼體都由母親的乳汁哺養。這些是哺乳類動物所共有的特徵。
所以人類是一種哺乳類動物。
圖1-2-3 人和動物的胚胎很相似。從左到右:豬、牛、家兔、人。
圖1-2-4 人(左)和大猩猩(右)的骨骼。它們何等相似!
(五)
人類是什麼哺乳類動物呢?
在哺乳動物中,人類跟猴子和類人猿例如黑猩猩和大猩猩等很相似。
比方說吧,猴子、類人猿和人類,都有比較發達的大腦;四肢都有指甲,沒有爪;大拇指或大拇趾比較發達,常跟其他的指或趾相對立,適宜於握物。
猴子、類人猿和人類在分類上都屬於靈長類。這是最聰明的一類動物。
人類跟類人猿最相似。人類和類人猿都沒有尾巴,臀部都沒有胼胝體,口腔裡沒有頰囊。人體上有多少根骨頭和多少塊肌肉,類人猿也有數目基本相同的骨頭和肌肉。人和類人猿的骨頭和肌肉不但在構造上彼此相似,在功能上也彼此相近。人類的血型有A型、B型和O型,黑猩猩也是這樣。
還有,人類跟類人猿的妊期也大抵一致。
總之,人類是一種動物,在動物界裡可以找到他恰當的位置。他屬於脊椎動物,屬於哺乳類,跟靈長類特別是類人猿有很相近似的身體構造和生理功能。這表示類人猿就是人類的近親。
最近有材料表明,人和大猩猩或黑猩猩所含有的蛋白質,絕大部分是相同的。相同的蛋白質大約占98%∼99%。
從魚類到人類
(一)
人體的構造、功能、個體發育等跟魚類、兩棲類、爬行類、哺乳類等脊椎動物相似。為什麼相似?是偶然的嗎?不是。這不是偶然的。按照達爾文的觀點,這些相似表示起源的共同性,表示它們之間有血統關係。
比方說吧,人的早期胚胎有鰓裂的結構。鰓是魚類的呼吸器官,鰓裂是鰓的一部分。這表示人類的祖先曾經是一種魚類或魚形動物。換句話說,人類的祖先曾經生活在水裡,是水裡的動物,用鰓呼吸。
這當然不是說,生活在現代的某種魚是人類的祖先。實際上,生活在現代的不管哪一種魚,都經過了漫長的進化過程,跟遠古時代的魚類或魚形動物很有區別了。
(二)
人們從解剖學、胚胎學和古生物學的研究已經確定了,脊椎動物的進化史大抵是這樣:從魚類進化到兩棲類,這是由水裡生活開始發展到陸上生活;從兩棲類進化到爬行類,這就變成了成功的陸上脊椎動物;鳥類和哺乳類都是從不同的爬行類動物分別進化而來的。
圖1-2-5 從魚到人
所以脊椎動物的進化系統大抵是這樣:
哺乳類
/
魚類→兩棲類→爬行類
\
鳥類
古生物學工作者從地層裡發掘出許多古代生物的遺骸或遺跡,這就是化石。他們從地層形成的年代研究古代什麼時候有過什麼樣的生物。已經發現的最早的脊椎動物化石是魚類,1出現在距今大約4億年前或早一些的地層裡。最早的兩棲類化石出現在距今大約3億多年前的地層裡。最早的爬行類化石出現在距今大約2.5億年前或早一些的地層裡。最早的哺乳類化石出現在距今大約2億年前的地層裡。最早的靈長類大約出現在距今6000萬年前。
1嚴格說來,比有頜的真正魚類更原始的一類脊椎動物是圓口類,是一類無頜的魚形動物。
這就是說,脊椎動物的進化是由簡單到複雜,由低級到高級。層次分明,沒有次序顛倒的現象。
在這進化過程中,許多器官發生了深刻的變化。例如,呼吸器官,用鰓呼吸變成用肺呼吸。肺的構造,從兩棲類到哺乳類,變得越來越複雜。運動器官,由鰭和尾發展到四肢。四肢的結構,從兩棲類到哺乳類,也越來越完善化。神經系統主要表現在腦量的逐漸增大,終於出現了靈長類的大腦。
人類又不是一般的動物
(一)
人類是一種動物,這已經毫無疑問了。但是,人類跟其他一般動物又有重大的區別。
有什麼重大的區別呢?
就形態構造來說,最重要的區別在於直立的姿態和用兩腳行走,手足分工。
由於直立行走,人的許多內臟器官壓在骨盆上。在歷史進程中,人骨盆的構造改變了,充分表現為盆狀。脊柱跟頭顱的連接也另有特點,人的頭顱接在脊柱的上方。
圖1-2-6 人(左)和類人猿(右)的頭骨跟脊柱的連接不同,同時腦量大小也不同。
由於兩腳行走,人的手足分工了,手從行走的功能中解放出來,成為勞動的器官。同時,人的腿發達了,人的腿比類人猿的腳長些。總的情況是:人的前肢比後肢短,而類人猿的前肢比後肢長。人的腳跟類人猿的腳也很有區別:人腳的大拇趾發達,跟其他趾並排在一起,腳板平放,底面作拱形,便於載重和疾走。而類人猿的「手」和腳沒有什麼顯著的分化,它們的腳仍舊適宜於抓握。
圖1-2-7 人(左)和類人猿(右)四肢長短的比較
圖1-2-8 人(左)和類人猿(右)的腳
人的腦很發達。人的腦量變異幅度比較大,在1000∼2000立方厘米,而一般是1200∼1500立方厘米。黑猩猩的腦量是350∼450立方厘米。腦的大小差異,從動物進化來說,就是智力差異的物質基礎。
圖1-2-9 人(上)和黑猩猩(下)的腦腔比較
腦的構造分成大腦、小腦、延腦等部分。脊椎動物在進化系統上越高,它的大腦越發達。大腦的表層叫做大腦皮層,這裡有管高級神經活動的許多中心。在哺乳類中,靈長類尤其是人類的大腦皮層最發達。還有,人的大腦皮層有許多褶皺,這大大地增加了面積,增加了神經細胞的數目。
人體生理學告訴我們,人的腦,主要是大腦,就是人的思想器官。大腦受到了傷害,人的思維作用會受到影響,甚至會失去思維的能力。
(二)
就生活方式和活動能力來說,人類跟其他一般動物更有原則性的區別。
人類會製造工具和使用工具,從事勞動生產。所謂生產,就是有意識地改造自然,使自然適合人類自己的需要。
人類會用火,這大大地增強了對付自然的能力,擴大了食物的範圍,增加了營養。
人類有語言,這是人類交流經驗、傳授知識的有效工具。一般動物沒有真正的語言。
人類有思想。思想的出現和發展跟語言分不開。在這基礎上,人類在實踐活動中就創造出嶄新的東西——文化。於是藝術、文學、技術、科學也得到了發展。
一句話,由勞動而出現文化,這是人類所特有的。
跟這相聯繫的是,人類過的是社會生活。人類社會的歷史至少有150萬年,可能是二三百萬年。從原始公社到現在社會主義社會,已經經歷了好幾種社會制度。
一句話,人類有文化,人類生活有目的性,人類有自覺的能動性。這在一般動物界裡是找不到的。
所以,如果按廣義的「動物」來說,人類是動物界的一員;如果按狹義的「動物」,就是指其他一般的動物來說,人類又不是一般動物。人類起源於動物界,又在若干方面特別是生活方式方面,超出了動物界。
這就是說,人類雖然起源於動物,但是人類一旦出現,他生存和發展的基礎就在本質上不同於一般動物了。地球的歷史,從出現人類的時候開始,就進入了嶄新的一章。
這也就是說,人類的出現在生物進化中是一個飛躍。
勞動是人類的主要標誌
(一)
人類用什麼作為生存和發展的基礎呢?是什麼使人類發展成為一種非常特殊的動物呢?
是勞動。
什麼是勞動呢?
真正的勞動就是有意識、有目的、有計劃的生產活動,是製造工具、使用工具的活動。一句話,是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的綜合。工人在工廠裡使用生產工具製造各種產品,農民在田野裡使用生產工具進行耕種,這些活動都是勞動。所以勞動不僅使用體力,也使用腦力。而且腦力勞動用得越多,勞動的效益就常常會越大。
一句話,勞動——人類的生產活動,是人類跟自然的鬥爭,是人類改造自然為自己服務的鬥爭。
人類離開勞動,離開生產活動,會怎樣呢?回答是明白的:人類離開勞動,就不能生存,更談不到發展了。
所以毛澤東同志在《實踐論》裡指出:「馬克思主義者認為人類的生產活動是最基本的實踐活動,是決定其他一切活動的東西。」1
1《毛澤東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2年第2版,第271頁。
勞動具有兩個主要特徵:一是製造和使用工具;一是有意識、有計劃、有目的,這就是勞動的自覺性。有了自覺性,能動性也就會得到發展。所以勞動顯然跟自覺的能動性有密切的聯繫。
這就是說,勞動者在生產活動中,使用工具——人造的工具,並且在活動中知道自己在做些什麼,知道自己那樣做可以得到什麼結果。例如,木匠製造桌子,他所使用的是人類自己造出來的許多工具,如鋸子、斧頭、刨刀、鐵錘之類;同時,他在進行工作以前,一定有一個打算,就是有一個計劃,準備做出一張什麼樣的桌子,然後按照計劃一步一步地去做。做出來的桌子大體上跟他準備要做出來的桌子是差不多的。
農民的勞動也表現出相似的性質。農民用犁翻松田地,用耙耙平坷垃,播下種子,進行田間管理,預期將來可以得到一定的收穫。
還有,人們又會總結勞動的經驗,傳授勞動的經驗,來提高勞動的效果。
動物有這樣的勞動嗎?
沒有。
一般說來,動物只有天生的「工具」——自己的器官,例如魚的鰭、獸的腳和鳥的翅膀等等。它們一般不會使用工具。它們一般沒有任何自己製造出來的工具。它們一般是不會製造工具的,或者只會本能地製造一些很簡單的工具。
動物怎樣活動呢?
動物要飛上天,就得靠天生的翅膀,像昆蟲和鳥類那樣。它們不會造出飛機。動物要到水裡游,就得靠天生的游泳器官,像魚類和鯨那樣。它們不會造出船隻。動物要弄斷木頭,就得靠天生的長得像鋸齒的牙齒,像河狸那樣。它們不會造出鋸子。
不錯,有些動物,例如猴子和類人猿,偶然也會使用樹枝和石頭。但是,它們使用的一般是天然的物體,或者至多把天然物體如樹枝稍為加工一下。它們一般並不經常地使用這種加工的物體。
有一種小鳥叫做鷽,生活在南美洲的加拉帕戈斯群島上。它像啄木鳥那樣,經常要尋找躲在樹皮下的蟲子吃。可是它沒有啄木鳥那樣適宜於啄開樹皮的嘴和細長的舌。怎麼辦呢?它會經常用嘴取下仙人掌的刺,並且用嘴含著刺來鉤出樹皮下的蟲子。但是它使用的也是天然的物體。
還有,動物的某些活動,例如蜘蛛的織網、蜜蜂和鳥類的築巢等,有時也被叫做「勞動」。但是這些只是一種本能的活動,它們要做些什麼或者不做什麼,完全聽任本能的驅使。它們沒有意識的作用,它們的活動不是有計劃的,不是有意識的。它們沒有預見性。所以嚴格地說,動物的活動或「勞動」,並不是真正的勞動。
所以馬克思在《資本論》裡生動地描述了動物的「勞動」和人類的勞動的本質區別。他這樣寫著:「蜘蛛的活動跟織工的活動相似,蜜蜂建築蜂房的本領使人間的許多建築師感到慚愧。但是,最蹩腳的建築師從一開始就比最靈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蠟建築蜂房以前,已經在自己的頭腦中把它建成了……他不僅使自然物發生形式變化,同時他還在自然物中實現自己的目的。」1
1《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02頁。
這就是說,意識、思想、自覺的能動性,這些人類所特有的東西,使人的勞動區別於動物的「勞動」。
(二)
能不能勞動,在生活上將發生什麼影響呢?
影響可大啦。
動物因為不能自己製造工具,不能進行有意識、有目的的活動,所以它們能不能生存,完全要看自己的身體和器官能不能適應環境。如果環境逐漸發生變化,由一種環境逐漸變成另一種環境,例如由湖泊變成陸地,動物就得利用自己已有的變異,來適應環境,結果身體就跟著發生變化,從一種動物變成另一種動物,例如從魚類變成兩棲類。否則,它就要被無情地淘汰掉:絕滅。
物種的絕滅在生物史上是司空見慣的事啊!
原來任何動物(植物也這樣),一般只會適應一定的環境。它們一般生活在一定的範圍裡。比方說吧,淡水的動物,例如鯽魚和鯉魚,不能到海裡去生活;海裡的動物,例如黃魚和帶魚,不能到河裡去生活;森林的動物,例如松鼠和猴子,不宜住在草原上;草原的動物,例如野兔和野雁,不宜住在森林裡。
這樣看來,動物彷彿是生活在一種無形的籠子裡啊。它們不能隨便搬家,不能任意調換住處。你如果要邀請土撥鼠住到樹頂上去,或者邀請黃鶯住到地窖裡來,它們都會拒絕你的盛情邀請。
動物的生活是不自由的。我們可以這麼說:它們是自然的奴隸!
人呢?
人就不完全是這樣。
由於勞動,人成了自然的主人,他用不同的方法來對付自然。比方說吧,人在沒有穀物的地方,可以種出穀物來。人在嚴寒的地方,可以利用獸皮製成衣服或造出房屋來御寒,或者燒起火來趕走寒冷。人要下水,可以造出船隻。人要上天,可以造出飛機。
人類依靠自己的勞動,征服了自然,並且利用自然界所蘊藏的資源來創造出財富。這樣,人類就逐漸安定了和豐富了自己的生活。在這過程中,他改造了自然,叫自然來服從自己的目的。同時,他又在跟自然作鬥爭中不斷改造自己,提高了自己的智慧,增強了自己的勞動能力,使勞動本身更加完善,更加複雜起來。
人類依靠自己的勞動所得到的成果是非常巨大的,是無可計量的啊。
試想一想我國勞動人民的成就吧。我們的祖先遠在古代(好幾千年前)就把某些野草變成作物,把某些野獸變成家畜,把某些野鳥變成家禽,把野蠶變成家蠶,把植物纖維變成紙,把磁鐵變成指南針,把語言變成文字,把手抄本變成印刷的書。我們的祖先就依靠辛勤的勞動創造出世界上一種光輝燦爛的古代文化。
也就是依靠勞動,我們的祖先征服了世界上最大的大陸——亞洲東部的這一大片土地。毛澤東同志在《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中指出:「從很早的古代起,我們中華民族的祖先就勞動、生息、繁殖在這塊廣大的土地之上。」1
1《毛澤東選集》第2卷,第615頁。
作者不久前去甘肅省參觀,看到了古代絲綢之路的遺跡,欣賞了2000年前所遺留下來的敦煌文物。祖國古代的高級藝術品真令人驚歎不止!
(三)
人類由於勞動,改造了自己,提高了思維能力,使自己不同於其他一般動物。人類由於勞動,改造了自然,迫使自然界為自己的目的服務,而不像其他一般動物那樣只能利用自然界,適應自然界。人類由於勞動,還產生了社會,使人類的生活更不同於其他一般動物。人類的生活已經從本質上跟其他一般動物清清楚楚地區別開來了。人類由於勞動,已經在生物進化中開闢了新的進化方向。這就是創造文化和發展文化的方向。
人類曾經創造出什麼文化呢?
研究人類文化歷史的科學工作者把人類的文化分成幾個時代。首先是舊石器時代。這個時代的勞動工具主要用石塊打制而成,比較粗糙。這是最早的人類所創造的早期勞動工具。用這種石器做主要勞動工具的文化,就叫做舊石器時代的文化。舊石器時代很長,大約有二三百萬年。這個時期的社會很原始,生產力還是很低很低的。
以後是新石器時代1。這個時代在製作石器上出現了新的磨製技術,能夠把石器磨光。製成的磨光石器是更加有效的勞動工具。這表明人們已經具有更高的文化水平。這個時期還出現了畜牧業、農業和定居的村落。原始文字也萌芽了。這大約從1萬年前就開始了。
1考古學上也有在舊石器時代後劃分出一個中石器時代,使用的工具仍然以打制石器為主,也有局部磨光的石器,時間是在距今大約一萬年前到七八千年前。中石器時代之後才是新石器時代。
以後是銅器時代1。這時,人們開始用銅來製造勞動工具。這樣的勞動工具當然比石器高明一些了。這大約從五六千年前開始。
1銅器時代也可以劃分成紅銅時代(也叫銅石並用時代)和青銅時代。紅銅時代用的銅是天然銅。青銅是銅和錫的合金。青銅時代開始於四五千年前。
再以後是鐵器時代,開始用鐵來製造勞動工具。這又更加進步了。因為鐵比銅堅硬,人們能夠用鐵製造出美好的工具。這大約從3000多年前開始。
現代文化就是在這個基礎上逐漸發展起來的。
一句話,由於勞動(千萬不要忘記,這是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的綜合),人類跟一般動物過著不同的生活,沿著不同的進化道路,朝著不同的進化方向發展了。人類社會出現了。它在進化中表現出它自己的規律——社會規律。
因此,從人類的生活方式來說,從人類改造自然的能力來說,從人類的發展道路來說,從人類社會的進化規律來說,人類已經超出了一般動物的範圍了。
請注意,這是講的是一般動物。
恩格斯指出:「有了人,我們就開始有了歷史。動物也有一部歷史,即動物的起源和逐漸發展到現在這個樣子的歷史。但是這部歷史是人替它們創造的,如果說它們自己也參與了創造,這也不是它們所知道和希望的。相反地,人離開狹義的動物越遠,就越是有意識地自己創造自己的歷史,不能預見的作用、不能控制的力量對這一歷史的影響就越小,歷史的結果和預定的目的就越加符合。」1
1《自然辯證法》第19頁。
在地球上,只有一種動物知道自己有個歷史,這就是人類。也只有這種動物能夠自覺地創造自己的歷史。
(四)
人類是一種動物,又不是一般的動物。
說人類是一種動物,是從廣義的動物來說的。說人類不是動物,是從狹義的動物來說的。
因此,必須應用唯物辯證法才能認識人類,必須應用「一分為二」的觀點才能理解人類的特點:人類有動物的血統,又有超動物的新東西。
如果不承認人類是一種動物,把人和動物的區別絕對化,那就會犯錯誤。
會犯什麼錯誤呢?
會犯這樣的錯誤:否認人類在構造和生理功能方面要服從生物學規律,否認動物的遺傳和變異規律也適用於人類。這樣就否認了人類跟動物的血統關係,否認人類是從動物進化而來的。結果就會把人類的起源神秘化,把解答人類起源引到唯心主義的歧途上去。這樣的錯誤在歷史上已經屢見不鮮了。跟達爾文同時發現自然選擇學說的華萊士1就認為,人類和動物之間有不可逾越的鴻溝,人類有特殊的起源。按照他的觀點,人類是上帝創造的,不是由動物進化而來的。這樣,這位進化論者就從唯物主義走到唯心主義那裡去了。
1華萊士(1823—1913)是英國人,在馬來群島採集和研究那裡的生物,跟達爾文同時提出自然選擇學說。
如果把人類只看做一種動物,沒有看到人和動物的本質區別,那就會犯另一方面的錯誤。
會犯什麼錯誤呢?
會犯這樣的錯誤:完全用動物的發展規律來代替人類社會的發展規律,完全用達爾文學說來說明人類社會的發展過程。
實際上這樣的錯誤已經出現了。達爾文和他當時的追隨者就犯這樣的錯誤,以致他們不能理解人類起源的真正過程,沒有認識到勞動在這中間所起的作用。還有許多資本主義國家的學者現在仍然認為,人類既然是一種動物,那麼達爾文的生存鬥爭、自然選擇的原理就完全可以用來說明人類社會的發展。這就出現了反動的「社會達爾文主義」。這個反動理論為帝國主義者「強權即公理」的戰爭政策和侵略政策製造「理論」根據。它的矛頭清楚地指向了馬克思主義,指向了勞動人民,指向了被壓迫民族。
我們既反對把人類看做跟動物沒有血統關係的神秘觀點——唯心主義觀點,也反對把人類在自然界的位置降低並且看作只不過是一種動物的機械論觀點。這兩種極端的看法都不符合客觀實際,當然也背離了唯物辯證法。唯物辯證法主張理論跟事實一致,一切從實際出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