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以前,有一位平日很頑皮的男同學對我說:「如果我寫不出日記,只要翻翻《少年維特的煩惱》便馬上有很多心事要寫了。」我從來沒有耐性看《少年維特的煩惱》,但是我明白他的意思。
從前,如果我想很美麗地傷心一番,拿起納蘭容若的詞集便成了,那麼年輕的一個貴介公子,那麼華美的文字,而我又是那麼的一知半解,更加是每分鐘都可以掉眼淚。
「少年不識愁滋味,為賦新詞強說愁」實在是一種很好的享受。未踏出社會之前,還有那種閒心、那種時間去發愁。抱著頭縮在沙發上,在唱盤上放些令自己最柔腸百結的唱片,讓自己邊聽邊落淚,甚至嗚嗚咽咽地大哭一場。那個時候,以為自己很傷心,現在回顧,那時自己連傷心也懂得享受,真是羨慕。如今,納蘭詞集不見了,唱片都發霉了,根本不敢再抱著頭縮在沙發上。
我從來不希望做男人,就是因為男人不可以隨時隨地要哭便哭。我不是贊成女人動不動便哭,但是知道自己有這種權利,起碼是一種安慰。
我告訴朋友,我看印第安人的血淚史「將我的心葬在傷膝溪」的時候,每每難過萬分,哭了又哭。自小,我便認為印第安男人是最有男人氣的男人,他們保護自己的女人,保護自己的每一寸土地,死而後已。當我讀到年邁的族長為了對抗白人,在嚴冬領著族人躲到荒山之中,沒有御寒的衣物,也沒有果腹的食物,眼看著族人由幾千個減為幾百個,幾百個減為幾十個,病死的病死,餓死的餓死,戰死的戰死,老族長潛然淚下,我自己亦再也忍不住了。
也許我並非對人類有如此豐富的同情心,也許我的眼淚只有一半出自惻隱與憤激,另外一半是借題發揮。但是,人的眼淚總得找個發洩的地方。在成年人的世界裡,在很多需要大哭發洩的情形之下,卻是不能哭,或者不服氣哭,那便唯有在適當的情形之下,藉機會大哭一場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