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面對蒙娜·麗莎,在她那被稱為千古之謎的神秘的微笑前沉思;我曾傾聽
一百多年前在法蘭西農村中響起的晚禱的鐘聲,為那兩個正在田間祈禱的淳樸的農
民祝福,懷著與他們同樣虔誠的心;艾涅瓦佐夫斯基筆下的大海所湧起的巨浪曾在
我胸中激盪,使我關懷著正在海上漂流的遇難者的命運;雷諾阿、馬奈、德加的畫
使我注意到了在生活中和在大自然界的光與色……
但是,對那些名畫,我所有的不過是一般的喜愛,還不能深切地領會畫面所顯
示和其中內涵的意義,還不能真正領略那藝術的精妙之處。對於藝術品的欣賞,關
聯到欣賞者的生活經歷、感情經驗和心理背景這種種因素,同時還需要欣賞者有一
定的藝術素養。一如馬克思所說的,一個藝術欣賞者應該是具有藝術欣賞水平的人。
否則,即使是再好的藝術品,也不能成為你認識和感受的對象。我們知道,藝術欣
賞是欣賞者以作品為中介與作者的感情的交流過程,同時也是欣賞者再創造的過程,
只有當你能夠深入對象,你的思想力才能活躍起來,你的想像的翅翼才能翱翔。
我深感到自己有關美術知識的不足,審美能力不強。所以我很注意閱讀湯麟同
志這五、六年來所發表的一些對於名畫進行賞析的文章。那些文章為我提供了許多
有關的知識,幫助我提高了欣賞水平。據瞭解,還有許多讀者也喜愛這類文章。
現在,他將這些文章彙集出版,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
他引導我們走進了世界名畫的藝術長廊,從文藝復興時期的達·芬奇、拉菲爾
一直到現當代的許多有名的畫家,其中包括各個時期、不同國家、不同流派的代表
性的作品。他對所介紹的畫,用親切的態度作了講解:畫家的簡歷,風格特點,每
幅畫的時代背景和社會內容,還適當地穿插了一些有關的掌故、逸事,或是引用一
首小詩。而且,他還從美學的角度,對每幅畫構圖的安排、線條的運用、色彩的處
理、光暗的對比等等方面,作了藝術分析。他著重談到的不是技巧,而是闡敘這些
技巧是如何為內容的需要服務的,同時,他也沒有忽視形式本身的相對獨立件。—
—他是從社會學與美學統一的角度對作品的整體性來把握的。
但他並不僅僅是一個具有廣博知識的講解員,他也是一個美的探尋者。畫是產
生於畫家對於生活的感受,他將他的感受溶化於畫中。畫的欣賞者則是從對畫的感
受出發的,那種感受往往可以意會,卻難以言傳,湯麟在這一方面作了很大的努力。
除了說明畫的內容的涵義外,他還滿懷激情,力圖用生動的語言,來表達他所感受
到的作品氣氛、情調、內在的精神和微妙的魅力。這種探索就使他的文章區別於一
般的作品簡介,具有一定的美學價值。他的感受未必與讀者的感受完全相同,但至
少他表達出了一個基調,可供讀者參考。他的探求精神同時也可以給讀者以啟發和
誘導,使他們不僅增強了對每一幅畫的瞭解和感受,而且活躍了他們的審美意識和
審美情趣。我還想特別指出,湯麟是很理解這一點的:不能用枯澀的文字去解說精
美的藝術品。他的文章每一篇都是抒情性很濃的散文。
過去一段相當長的時間內被冷落的美育問題,這幾年來日益受到重視。人們認
識到如果沒有美的心靈,就不可能成為真正的人,就不可能有一個美好的社會環境。
美好的心與求真的心、向善的心原是統一的。由於史無前例的十年浩劫所留下的後
遺症,除德育、智育、體育外,也為美育提出了重大的任務。我們很高興地看到,
有關這一方面的書籍已在陸續出現。
在深入研究這方面的問題的同時,還需要適應廣大讀者水平的普及性的讀物。
湯麟的這一著作就正是這樣的一本讀物。我曾從中受益,因而寫了如上一點感想,
並願推薦給別的對繪畫有興趣的同志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