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雲台書屋>>現代文學>>葉靈鳳>>靈魂的歸來

雲台書屋

朝生暮死的蜉蝣


  初夏的傍晚,從敞開的窗口時常會飛進一種小蜻蜓似的飛蟲,它的身體翅膀頭 角幾乎完全同蜻蜓一樣,全身褐黃色,所不同者只是尾尖拖著三根長長的細須、這 種被外國人稱為「五月之蠅」的小生物,就是我們古人著作中一再提到的蜉蝣。

  《詩經·曹風》:「蜉蝣之羽,衣裳楚楚;蜉蝣之翼,采採衣服。」《淮南子》: 「蠶食而不飲,二十二日而化;蟬飲而不食,三十日而蛻;蜉蝣不食不飲,三日而 死。」又說:「鶴壽千歲,以極其游,蜉蝣朝生而暮死,盡其樂,蓋其旦暮為期, 遠不過三日爾。」

  古人對於蜉蝣,雖能把握到它不飲不食朝生暮死的特性,可是向來往疏《毛詩》 和《爾雅》的許多格物家,包括朱熹老夫子在內,一提到他的形狀,便像廣東人所 說的「攪唔掂」。有的說它形似天牛而小,有甲角,出糞上中。有的說它似甲蟲有 角,大如指,長三四寸。有的說它似蛣蜣而小,身狹而長,有角,黃黑色,下有翅 能飛,夏天雨後發生糞上中……說來說去,都將它當作是一種甲蟲。只有《本草綱 目》的著者李時珍說得最好。因為他除了引述上列那一類的一貫陳說之後,突然附 加了一筆:

  

  或曰,蜉水蟲也,狀似蠶蛾,朝生暮死。

  蜉蝣的形狀雖與蠶蛾仍有若干距離,但蠶蛾似蝴蝶,蝴蝶和蜻蜓到底是相近的 東西,而且知道它是水蟲。總算已經搔著癢處了。

  蜉蝣的生活史非常有趣,古人說它不飲不食,朝生暮死。這已經將它說得大長 命了。事實上是,蜉蝣的生命僅有幾小時。然而在這幾小時內,要經過兩次蛻殼, 練習飛行,戀愛,交尾,產卵,非常忙碌。生命過程雖短,卻十分充實。

  蜉蝣的幼蟲在水中孵化以後,要在水中繼續生活一年至三年之久,始達成熟階 段,然後爬到水面的草上,蛻殼變成蜉蝣。經過第一次蛻殼之後。接著又蛻第二次 的殼,始能展翅高飛,於是就尋配偶,交尾產卵。這一切都在幾小時內完成,完成 後就疲倦的停下來死亡。因了口腔不發達,在這花費了兩三年準備工作的幾小時生 命中,忙忙碌碌,完全不飲不食。

  香港出產的蜉蝣,據已經研究過的共有四種,兩種尾上是三根須的,其餘兩種 僅有兩根,有一種的尾須最長,比它的身體長達三倍。
上一頁 b111.net 下一頁
雲台書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