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在重陽節去拜山,你可以聽見他們這時會提起一個在平時少提起的名詞:
山狗。
他們所說的山狗,是人而不是狗。有時指負責巡查山林的園丁,有時指出沒墳
場盜竊花木物件甚或掘墓的歹徒,有時又指打掃墳山的土工。除了對歹徒,山狗這
名詞實在太不妥。特別在江浙一帶,對於打掃祖墳山地的鄉下人,是尊之為「墳親
家」的。
但是香港山上卻有真的山狗。它們不是普通的野狗,也不是流浪山野的喪家之
犬,而是近於狼的被稱為「dhole」的動物,一般人稱它們為紅毛狗。這種野狗,據
說在印度很多,它們能夠集體攻擊老虎。描寫印度風物著名的英國小說家吉卜林,
就曾有一篇題名《紅毛狗》的短篇描寫它們的生活。香港的紅毛狗當然沒有印度那
麼多,但新界一帶卻偶然會有這種東西出沒。它們的模樣頗似本地人稱為中國種狼
狗的那種大黃狗,毛色黃得近紅,腳很短。它們喜歡吃海邊的小蟹和死魚,因為,
在夜裡時常三四隻一群走到海邊來覓食,過去曾有人在啟德機場見到過。此外,青
山、大帽山、九龍山,都曾經發現過它們的蹤跡。香港島上則從未見過。
紅毛狗顯然不同於由家犬流浪山頭而成的野狗。《廣東通志》云:「韶州有赤
狗,穴居,吠則不祥。」所指的就是它們。廣東少狼,赤狗就替代了狼的位置,但
它們並不像狼那麼兇惡。
水獺在香港是屬於被保護的小動物之一,是不許人捉捕的。事實上,水獺皮雖
然很值錢,在香港卻不容易捉得到,因為它們現在已經很少,白晝又喜歡躲在洞裡
不出來,所以根本連見也不容易見到的。舊說香港島南赤柱淺水灣一帶有很多水獺,
近年已經很少見了。現在還有水獺的地方,是大嶼山和元朗後海濱一帶,但也只有
住在海濱的人才有機會見得到。
水獺雖然以魚為食,但它們卻住在岸邊的洞裡而不住在水裡,小水獺甚至不會
游水,要像人一樣慢慢的才學會,因此動物學家說它們水居生活的歷史一定很短。
中國對於水獺有許多古怪的傳說,說它們能成精作怪,濱水人家的婦女害怕水
獺,正如城市人家害怕狐狸一樣,原因就因為相信它們能迷人。又說獺終年捕魚,
每年要祭魚一次,《月令》上有「孟春之月,魚上冰,獺祭魚」的記載。據說獺祭
魚時將魚排列岸邊如陳列俎豆那樣,因此,古人嘲笑寫文章的人找了許多書放在手
邊來亂抄一通,為「獺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