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中葉,要做官可以捐,叫做「捐班」的便是這一夥。財主少爺吃得油頭
光臉,忽而忙了幾天,頭上就有一粒水晶頂,有時還加上一枝藍翎〔2〕,滿口官
話,說是「今天天氣好」了。
到得民國,官總算說是沒有了捐班,然而捐班之途,實際上倒是開展了起來,
連「學士文人」也可以由此弄得到頂戴。開宗明義第一章,自然是要有錢。只要有
錢,就什麼都容易辦了。譬如,要捐學者罷,那就收買一批古董,結識幾個清客,
並且雇幾個工人,拓出古董上面的花紋和文字,用玻璃板印成一部書,名之曰「什
麼集古錄」或「什麼考古錄」。李富孫〔3〕做過一部《金石學錄》,是專載研究
金石〔4〕的人們的,然而這倒成了「作俑」〔5〕,使清客們可以一續再續,並
且推而廣之,連收藏古董,販賣古董的少爺和商人,也都一榻括子〔6〕的收進去
了,這就叫作「金石家」。
捐做「文學家」也用不著什麼新花樣。只要開一隻書店,拉幾個作家,雇一些
幫閒,出一種小報,「今天天氣好」是也須會說的,就寫了出來,印了上去,交給
報販,不消一年半載,包管成功。但是,古董的花紋和文字的拓片是不能用的了,
應該代以電影明星和摩登女子的照片,因為這才是新時代的美術。「愛美」的人物
在中國還多得很,而「文學家」或「藝術家」也就這樣的起來了。
捐官可以希望刮地皮,但捐學者文人也不會折本。印刷品固然可以賣現錢,古
董將來也會有洋鬼子肯出大價的。
這又叫作「名利雙收」。不過先要能「投資」,所以平常人做不到,要不然,
文人學士也就不大值錢了。
而現在還值錢,所以也還會有人忙著做人名辭典,造文藝史,出作家論,編自
傳。我想,倘作歷史的著作,是應該像將文人分為羅曼派,古典派一樣,另外分出
一種「捐班」派來的,歷史要「真」,招些忌恨也只好硬挺,是不是?八月二十四
日。
〔1〕 本篇最初發表於一九三三年八月二十六日《申報·自由談》。
〔2〕 水晶頂、藍翎 都是清代用以區別官員等級的帽飾。五品官禮帽上用
亮白色水晶頂。帽後又分別垂戴孔雀翎(五品以上)或鶡羽藍翎(六品以下)。富
家子弟也可以因捐官而得到這種「頂戴」。〔3〕 李富孫(1764—1843)
字薌沚,清代嘉興人。著有《金石學錄》、《漢魏六朝墓銘纂例》等書。
〔4〕 金石 這裡金指銅器,石指石碑等,古代常在這些東西上面鑄字或刻
字以記事,故稱這類歷史文物為金石。〔5〕 「作俑」《孟子·梁惠王》:「仲
尼曰:『始作俑者,其無後乎!』」後來即稱開頭做壞事為「作俑」。俑,古代殉
葬用的木偶或泥人。
〔6〕 一榻括子 上海話,統統、全盤的意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