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開迦爾〔2〕是丹麥的憂鬱的人,他的作品,總是帶著悲憤。不過其中也有
很有趣味的,我看見了這樣的幾句——「戲場裡失了火。丑角站在戲台前,來通知
了看客。大家以為這是醜角的笑話,喝采了。丑角又通知說是火災。但大家越加哄
笑,喝采了。我想,人世是要完結在當作笑話的開心的人們的大家歡迎之中的罷。」
不過我的所以覺得有趣的,並不專在本文,是在由此想到了幫閒們的伎倆。幫
閒,在忙的時候就是幫忙,·倘·若·主·子·忙·於·行·凶·作·惡,·那·
自·然·也·就·是·幫·凶。·但·他·的·幫·法,·是·在·血·案·中·
而·沒·有·血·跡,·也·沒·有·血·腥·氣·的。譬如罷,有一件事,是要
緊的,大家原也覺得要緊,他就以丑角身份而出現了,將這件事變為滑稽,或者特
別張揚了不關緊要之點,將人們的注意拉開去,這就是所謂「打諢」。如果是殺人,
他就來講當場的情形,偵探的努力;死的是女人呢,那就更好了,名之曰「艷屍」,
或介紹她的日記。如果是暗殺,他就來講死者的生前的故事,戀愛呀,遺聞呀……
人們的熱情原不是永不弛緩的,但加上些冷水,或者美其名曰清茶,自然就冷得更
加迅速了,而這位打諢的腳色,卻變成了文學者。
假如有一個人,認真的在告警,於兇手當然是有害的,只要大家還沒有僵死。
但這時他就又以丑角身份而出現了,仍用打諢,從旁裝著鬼臉,使告警者在大家的
眼裡也化為丑角,使他的警告在大家的耳邊都化為笑話。聳肩裝窮,以表現對方之
闊,卑躬歎氣,以暗示對方之傲;使大家心裡想:這告警者原來都是虛偽的。幸而
幫閒們還多是男人,否則它簡直會說告警者曾經怎樣調戲它,當眾羅列淫辭,然後
作自殺以明恥之狀也說不定。周圍搗著鬼,無論如何嚴肅的說法也要減少力量的,
而不利於兇手的事情卻就在這疑心和笑聲中完結了。它呢?這回它倒是道德家。
當沒有這樣的事件時,那就七日一報,十日一談,收羅廢料,裝進讀者的腦子
裡去,看過一年半載,就滿腦都是某闊人如何摸牌,某明星如何打嚏的典故。開心
是自然也開心的。但是,人世卻也要完結在這些歡迎開心的開心的人們之中的罷。
八月二十八日。
〔1〕 本篇最初發表於一九三三年九月五日《申報·自由談》。〔2〕 吉
開迦爾(S.A.Kierkegaard,1813—1855) 通譯克爾凱
郭爾,丹麥哲學家。下面引文見於他的《非此即彼》一書的《序幕》。原書註解說,
一八三六年二月十四日在彼得堡確實發生過這樣的事。(按魯迅這段引文是根據日
本宮原晃一郎譯克爾凱郭爾《憂愁的哲理》一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