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雲台書屋>>現代文學>>魯迅>>偽自由書

雲台書屋

文章與題目


  一個題目,做來做去,文章是要做完的,如果再要出新花樣,那就使人會覺得 不是人話。然而只要一步一步的做下去,每天又有幫閒的敲邊鼓,給人們聽慣了, 就不但做得出,而且也行得通。

  譬如近來最主要的題目,是「安內與攘外」〔2〕罷,做的也著實不少了。有 說安內必先攘外的,有說安內同時攘外的,有說不攘外無以安內的,有說攘外即所 以安內的,有說安內即所以攘外的,有說安內急於攘外的。

  做到這裡,文章似乎已經無可翻騰了,看起來,大約總可以算是做到了絕頂。

  所以再要出新花樣,就使人會覺得不是人話,用現在最流行的謚法來說,就是 大有「漢奸」的嫌疑。為什麼呢?就因為新花樣的文章,只剩了「安內而不必攘外」, 「不如迎外以安內」,「外就是內,本無可攘」這三種了。

  這三種意思,做起文章來,雖然實在希奇,但事實卻有的,而且不必遠征晉宋, 只要看看明朝就夠。滿洲人早在窺伺了,國內卻是草菅民命,殺戮清流〔3〕,做 了第一種。李自成〔4〕進北京了,闊人們不甘給奴子做皇帝,索性請「大清兵」 來打掉他,做了第二種。至於第三種,我沒有看過《清史》,不得而知,但據老例, 則應說是愛新覺羅〔5〕氏之先,原是軒轅〔6〕黃帝第几子之苗裔,遯於朔方, 厚澤深仁,遂有天下,總而言之,咱們原是一家子雲。

  後來的史論家,自然是力斥其非的,就是現在的名人,也正痛恨流寇。但這是 後來和現在的話,當時可不然,鷹犬塞途,乾兒當道,魏忠賢〔7〕不是活著就配 享了孔廟麼?他們那種辦法,那時都有人來說得頭頭是道的。

  前清末年,滿人出死力以鎮壓革命,有「寧贈友邦,不給家奴」〔8〕的口號, 漢人一知道,更恨得切齒。其實漢人何嘗不如此?吳三桂之請清兵入關,便是一想 到自身的利害,即「人同此心」的實例了。……四月二十九日。

  附記:

  原題是《安內與攘外》。

  五月五日。

  〔1〕本篇最初發表於一九三三年五月五日《申報·自由談》,署名何家干。

  〔2〕「安內與攘外」一九三一年十一月三十日蔣介石在國民黨外長顧維鈞宣 誓就職會的「親書訓詞」中,提出「攘外必先安內」的反動方針。一九三三年四月 十日,蔣介石在南昌對國民黨將領演講時,又提出「安內始能攘外」,為其反共賣 國政策辯護。這時一些報刊也紛紛發表談「安內攘外」問題的文章。

  〔3〕草菅民命,殺戮清流指明末任用宦官魏忠賢等,通過特務機構東廠、錦 衣衛、鎮撫司殘酷壓搾和殺戮人民;魏忠賢的閹黨把大批反對他們的正直的士大夫, 如東林黨人,編成「天鑒錄」、「點將錄」等名冊,按名殺害。這時,在我國東北 統一了滿族各部的努爾哈赤(即清太祖),已於明萬曆四十四年(1616)登可 汗位,正率軍攻明。〔4〕李自成(1606—1645)陝西米脂人,明末農民 起義領袖。崇禎二年(1629)起義。崇禎十七年一月在西安建立大順國,同年 三月攻克北京,推翻明朝。後鎮守山海關的明將吳三桂勾引清兵入關,鎮壓起義軍; 李自成兵敗退出北京,清順治二年(1645)在湖北通山縣九宮山被地主武裝所 害。

  〔5〕愛新覺羅清朝皇室的姓。滿語稱金為「愛新」,族為「覺羅」。

  〔6〕軒轅傳說中漢民族的始祖。《史記·五帝本紀》:「黃帝者,少典之子, 姓公孫,名曰軒轅。」

  〔7〕魏忠賢(1568—1627)河間肅寧(今屬河北)人,明末天啟時 專權的宦官。曾掌管特務機關東廠,凶殘跋扈,殺人甚多。當時,趨炎附勢之徒對 他競相諂媚,《明史·魏忠賢傳》記載:「群小益求媚」,「相率歸忠賢,稱義兒」, 「監生陸萬齡至請以忠賢配孔子。」〔8〕「寧贈友邦,不給家奴」這是剛毅的話。 剛毅(1834—1900),滿洲鑲藍旗人。清朝王公大臣中的頑固分子,曾任 軍機大臣等職;在清末維新變法運動時期,他常對人說:「我家之產業,寧可以贈 之於朋友,而必不畀諸家奴。」(見梁啟超《戊戌政變記》卷四)他所說的朋友, 指帝國主義國家。
雲台書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