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雲台書屋>>現代文學>>化夷>>走進台灣

雲台書屋

二十一、綠鑽石紅唇族


  台灣居民,多有吃檳榔的嗜好。「高高的樹上結檳榔,誰先爬上誰先嘗……」 這支歌在台灣十分流行,也說明台灣人民對檳榔的愛好。在台灣,只要留心觀察, 就會發現在許多場所,人們嘴裡不是含著口香糖,也不是香煙,而是不停地咀嚼著 一枚檳榔。

  檳榔屬棕櫚科常綠喬木,原產於東印度一帶。其干端直而無橫枝,就像椰子樹 一樣。樹幹上有節,羽狀復葉,長在樹頂端,葉子四面排開,遠看臨風招展,恰如 鳳尾。有人說,檳榔樹是最有風度的,因為它總是那麼瀟灑飄逸,透露出南國特有 的一種風度。所以,人們常常把檳榔樹列為最能代表南國熱帶氣息的風景樹。

  檳榔不但有較高的觀賞價值,而且還有很高的經濟價值。最先發現它的吃法的 是馬來西亞半島的土著民族,他們將果實切細後,用胡椒葉子包著吃,據說這樣可 以幫助消化。古醫書上也說,檳榔能消食祛病,是一味有效的藥材。檳榔嚼食後, 人往往感到精神興奮,面頰酡紅,身上微微發汗,就像喝過酒一般。過去住高山地 帶的民眾常以吃檳榔來御寒,和消除緊張勞動後的疲勞。

  因檳榔栽培容易,蟲害少,價格高,所以台灣農民將檳榔視為搖錢樹,稱之為 「綠色鑽石」。在檳榔出產淡季,一顆檳榔可賣一斤雞蛋的價錢。

  台灣的檳榔主要產地大致分佈在屏東、南投、台東、花蓮、嘉義、雲林、彰化 等縣, 其中南投縣雙冬鄉以出產檳榔而聞名。 因此,許多經營檳榔的攤販多打著 「雙冬檳榔」的牌子來吸引顧客,以示正宗。

  檳榔在台灣,如香煙、茶水一樣,是人們交際必備的食品,而且消費十分驚人, 據說有人一天吃檳榔就花掉新台幣上千元(相當於人民幣300多元) ,創造了全台 灣紀錄。

  台灣把嗜食檳榔的人稱作紅唇族,這是因為嚼過檳榔後,口唇鮮紅,就像塗了 口紅一般,但常嚼檳榔,牙齒會成棕黑色,十分難看,現代醫學發現,吃檳榔容易 患口腔癌。據台灣「衛生署」的癌症登記報告,台灣十大癌症中,口腔癌的死亡率 和發生率名列第七位,口腔癌病例的死亡數增加速度是癌症總死亡數增加速度的兩 倍,這個數字與嚼食檳榔有很大關係。孕婦過多嚼食檳榔,有可能造成流產。

  檳榔嚼過後,將殘渣吐在地上,紅跡斑斑,如同血漬,影響公共衛生。在台灣 的城市鄉村,常常可以在路上見到人們吃過檳榔後吐出的一灘灘紅汁,很不雅觀。

  隨著社會文明進步,人們把嗜食檳榔視作比抽煙更壞的不良習慣。儘管如此, 如同抽煙一樣,嚼食檳榔一旦上癮很難戒掉,一天不食檳榔,就會感到精神萎糜, 四肢乏力,不思茶飯。所以有人說戒煙容易,戒檳榔難。

  據不完全統計, 台灣2200萬人口中有300萬人嚼食檳榔,平均每8人中就有1人 吃檳榔。過去食檳榔者多為從事體力勞動的中壯年人,現在這種狀況有所改變,食 檳榔已向各階層蔓延, 且紅唇族趨於年輕化。 這種現象引起了人們的關注,台灣 「中央研究院院長」李遠哲博士在一次會議的發言中說:「我在路上看到年輕人吃 檳榔,會像規勸自己的孩子一樣的規勸他們,使這些年輕的孩子們瞭解生命的可貴。」

  由於嚼食檳榔不健康、不衛生、不高雅,有關部門作出規定,禁止在公共場所 咀嚼檳榔。在台灣所有的農作物裡,檳榔最特殊、最具爭議。台灣當局對種植檳榔 的態度是「三不」政策,「不禁止、不鼓勵、不提倡」。但是農民在高額利潤的驅 使下,仍大面積種植。據不完全統計,台灣檳榔攤販高達50萬,依賴檳榔業維生的 相關人口近500萬,台灣檳榔業成長速度,已超過任何一種果品業。
上一頁 b111.net 下一頁
雲台書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