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雲台書屋>>現代文學>>黃澤全>>歷史名城

雲台書屋

開羅


  埃及首都開羅,座落在尼羅河三角洲頂點以南大約14公里的地方,是非洲最大的城市、重要的國際交通樞紐、世界馳名的歷史文化古城。

  開羅發展到今天,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公元642年,阿拉伯帝國名將阿慕本·本·阿斯統兵從西奈半島進軍到尼羅河流域,在今天開羅市南部的福斯塔特安營紮寨,並以此為據點,揮師出征,統一了埃及全境,將當時只是一個規模不大的村鎮福斯塔特定為埃及首都,這便是今天人們常說的老開羅。城市名稱「開羅」來自拜占庭的福薩敦要塞,在拉丁文中有「護城之河」之意。公元969年,阿拉伯帝國法蒂瑪王朝的朱哈爾將軍在古城以北破土動工,興建了新開羅城,取名為「勝利之城」,定為國都,並先後修建了一批風格獨特的建築群,其中最聞名的是愛資哈爾清真寺,當時它不僅是供祈禱用的寺院,而且成為埃及各地穆斯林前往學習教律的學校,是世界上一所最古老的伊斯蘭教大學。開羅這個名稱,在阿拉伯語中,意為勝利者瑪爾斯(戰神),據說建城的第一個夜晚,天空出現火星,即戰神。在漫長的歷史歲月裡,開羅城曾屢遭戰爭破壞,但幸而被保存下來。公元13世紀後,開羅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地位日益重要,逐漸成為與伊拉克的巴格達齊名的國際貿易和文化中心。公元16世紀初,開羅被奧斯曼帝國佔領,18世紀末被法國佔領。

  開羅市人口1200萬左右,市區橫跨尼羅河兩岸,包括河中島嶼,多座橋樑將河兩岸城區連為一體。開羅是一座現代文明與古老傳統並存的城市,西部以先後建於20世紀初的現代化建築為主,反映出當代歐美建築風格;東部有250多座清真寺,以古老的阿拉伯建築為主。進入開羅城,環顧屹立在尼羅河畔的高樓大廈,新市區和扎馬利克島區那些各式各樣的別墅式房舍,大街上百貨商店琳琅滿目的貨物,那些別具匠心的廣告牌和招貼畫,加上那些外觀宏偉、裝飾華麗的高級賓館以及燈紅酒綠的夜總會等,完全是一派歐美現代都市的景象。其實,開羅這座歷史名城並沒有完全歐美化,當你來到老城區,到大街小巷走一走,就會見到另一番情景:到處可見戴著纏頭、白色或白底紅頂的帽子,身穿長袍的阿拉伯穆斯林,每逢祈禱之時,他們便排著整齊的隊伍,脫掉鞋子,向著麥加聖城的方向虔誠地做著祈禱。無論是在寬敞幽靜的住宅區,還是在人口密集的鬧市區,都可以看見在低層房屋之中有不少筆直而呈圓形或方形的建築高高聳立,頂端都有一個球狀屋頂並帶有一個多節的小柱,柱上有圓環,上粗下細,建築物外面都設有陽台,這就是伊斯蘭教的宣禮塔。

  直到今天,宣禮塔上傳出的呼喚祈禱聲和《古蘭經》的誦讀聲,依然響在人們的耳邊,使開羅在五光十色的現代化氣氛中保持著濃厚的古代東方宗教色彩。開羅素有「千塔之城」稱號,這塔便是指宣禮塔,說明開羅城內清真寺數量眾多。在阿拉伯語中,宣禮塔稱之為「彌沾恩」,指宣禮員站著呼喚人們祈禱的地方。從公元7世紀起,隨著伊斯蘭教在西亞、非洲一帶廣泛傳播,清真寺建築藝術不斷發展,宣禮塔也演變為各種不同的式樣,成為清真寺建築不可缺少的一個組成部分。

  開羅擁有許多著名的旅遊景點,如雄偉壯觀的金字塔,古老神奇的獅身人面像,景色旖旎的尼羅河風光等。城內馳名世界的古老的阿拉伯市場——卡內卡利裡市場也是遊客喜愛光顧的地方。這座阿拉伯市場位於開羅老城區,由縱橫交錯的窄街小巷構成。小販的吆喝聲,藝人的敲打聲,顧客的喧雜聲,整天不絕於耳,場面熱鬧非凡,真是別有趣味。珠寶首飾、金銀器皿、刻銅掛盤以及各種手工藝品琳琅滿目,比比皆是;肉食攤、水果攤、蔬菜攤、糧食攤等,一個連著一個,望不到盡頭。漫步在這人流擁擠的阿拉伯市場上,眺望遠處的高樓大廈,環顧眼前的清真寺尖塔,嗅著空氣裡飄散的濃郁刺鼻的烤羊肉的香味,真是別有一番情趣。
上一頁 b111.net 下一頁
雲台書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