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雲台書屋>>現代文學>>黃澤全>>歷史名城

雲台書屋

貝魯特


  黎巴嫩首都貝魯特,位於地中海邊狹長的平原上,背依連綿起伏的黎巴嫩山,既是地中海東岸最大的優良海港,也是黎巴嫩的重要門戶和貨物集散地;既是中近東商業、交通、金融和文化中心,又是東西方的連結點和出入中東的大門。貝魯特以它那精美的建築藝術,絢麗的自然風光和聞名的歷史古跡吸引著世界各地的旅遊者。

  貝魯特最初的名稱叫「阿什特裡特」,其意為「愛和美的女神」,後來改稱為貝魯特。「貝魯特」在古敘利亞語、腓尼基語和希伯萊語中,是「多井之城」的意思,這是因為該城是古代居民在一片不毛之地、水源缺乏的地方建城的。當時為了解決飲用和灌溉農田用水問題,人們在沿城牆邊緣地帶挖掘了許多水井,久而久之,人們便習慣稱這個地方為「貝魯特」,最後終於取代了「阿什特裡特」這個名字。直到今天,在貝魯特市內仍可以看見一些古井的遺跡。

  貝魯特被人們稱為西亞、中東的「旅遊中心」。天氣晴朗的日子裡,站在海濱公路上眺望地中海的景色,那茫茫無際的大海籃得像一塊寶石,隨著起伏的波濤閃耀著金色的光芒。

  海面上,潔白的海鷗在自由地飛翔,小巧玲瓏的遊艇來往行駛著。回首仰望黎巴嫩山,得到的又是一種高峻秀美的感覺。

  黎巴嫩山高達3000多米,山頂上白雪皚皚,而山腳下卻是果樹成林,一片翠綠,與地中海交相輝映,真是五彩繽紛,令人神往。汽車可以沿著寬闊的盤山公路,從山腳一直開到山頂,山坡間建有許多式樣新穎的別墅、旅館和飯店,掩映在蒼鬱的林木叢中。從山腳到山頂,沿途可以觀賞到一種十分有趣的現象:山上人們在開心地滑雪,山下海濱浴場上彩傘簇立,人頭攢動,男男女女遊客或是在海面上嬉戲追逐,或是裸露著身子躺在沙灘上進行日光浴。黎巴嫩出版的一本旅遊冊上曾這樣風趣地寫道:「到貝魯特來吧!一天之內您既可以上山滑雪,又可下海游泳。」同一地區內由於山上山下氣溫差別甚大,才出現這樣一種離奇的場面。

  貝魯特還以悠久的歷史、古老的文化著稱於世,它是現代阿拉伯文明復興的搖籃之一。早在公元前2000多年,腓尼基人就已定居在這裡。到公元7世紀初,阿拉伯帝國佔領了這塊地方。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法國殖民當局把這個地方變為統治黎巴嫩和敘利亞的中心。黎巴嫩於1943年獨立後,貝魯特成為首都。今天,在貝魯特的國家博物館裡,人們可以看到歷史上各個時期的文物。

  貝魯特市內,保存有羅馬時期的城牆、廟宇、水池的遺址和奧斯曼帝國時期的清真寺。在貝魯特以北30多公里的比勃洛斯,仍能看到腓尼基人的一個村莊和羅馬時期的城堡、廟宇、房屋、商店、劇場的遺跡。在眾多的古跡中,最吸引遊客的是貝魯特東北80多公里處稱為巴勒貝克的神廟,這是世界上著名的古跡之一。公元前2000多年,腓尼基人修建了這座廟,供奉日光之神巴勒,而「貝克」意為「城」,因此,這個地方被稱為巴勒貝克。後來羅馬帝國時期,又動用兩萬多奴隸,花了幾十年時間,在原廟的基礎上又修建了好幾座規模宏偉的新廟宇。廟宇四周的城牆高大而堅實,是用一塊塊巨石壘砌而成的。進入城牆,走上石階,便是祭祀神的大廟。

  由於歷經滄桑,遭受了多次地震和戰爭的破壞,廟宇已經殘破不堪,祭神大廟已破損,斷裂的石樑和石柱倒臥地上。但從這些石樑和石柱上,仍能清晰地看到雕刻精細的各種圖案。

  神廟的現狀雖然如此,但在其他任何地方,即使在意大利的羅馬城裡也找不到比這裡保存得更好的羅馬時代的神廟了。

  如今的貝魯特,城市人口達150多萬,市區面積比原來大大擴展。在那些白牆紅瓦的古老房屋中間,現代化摩天大樓鱗次櫛比,馬路上車水馬龍,街面繁華異常。由於地理位置好,交通設施優越,使貝魯特在黎巴嫩獨立後不太長的時間內一躍而成為中東地區規模最大、最興旺發達的商業、金融中心和文化旅遊中心。
上一頁 b111.net 下一頁
雲台書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