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雲台書屋>>現代文學>>洪峰>>中國足球夢難圓

雲台書屋

30 中國足球現狀和定位說
內容
上一頁

  '98世界盃外圍賽全面檢驗了中國足球,排除主教練的因素、我們還能從球員身上看到與韓國、日本、伊朗、沙特的差距。究其原因,當然是中國足球多年來閉關自守不思學習,但不能找到中國人自身的特點應該是足球不能進步的根本原因。我們也學習先進的足球理論,也研究先進的技戰術,也知道體能和技術缺一不可,但每種東西我們都不能做得好些。我們一直走彎路,一直犯相同的錯誤,但我們一直沒能從自身尋到獨有的原因。'98外圍賽結束之後中國足協搞了一個總結,王俊生說了一大堆,但都是一些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東西,幾乎沒有任何實際意義。他所指出的敗因,都是一些似是而非的東西,都是一些在任何一個國家都同樣難以解決的東西。「適度喚醒球員潛在技能和發揮這些技能的尺度」、「知己知彼方面出了差錯」、「戰術打法設計不足」、「局勢分析基本正確,但也有出入」、「臨場指揮」、還有什麼「十大值得借鑒的經驗」,任何一大任何一因都缺少具體的有針對性的東西。我相信德國人'94世界盃兵敗回到德國也不會比中國國家隊的這個總結更全面更深刻。我們的經驗中還有讓世界足球也要驚歎的一條:「國家隊的政治思想工作如何開展」,我們還有一條讓世界同樣驚奇的說法:「本屆亞洲十強賽期間,卡塔爾、伊朗、日本、沙特、哈薩克斯坦五支球隊都更換了主教練,而中國隊沒有換。原因有兩點:一是我們國家的社會環境、制度和管理方式與上述國家不同,不一定強求一致;二是從12日中國最後一仗對科威特的比賽也是主教練指揮的,國家隊有其值得借鑒之處的。」

  大概世界足球應該給中國足球單獨制定一些規則,這樣才能適應中國的社會環境、制度和管理方式,否則中國足球就永遠沒機會走向世界賽場。遺憾的是足球是全人類的體育,它不單純為中國的社會環境和制度存在。體育在中國足協那裡被硬性規定了政治,這肯定不是中共中央的說法,只是中國足協的說法。這種說法其實很是曲解了我們的環境和制度,其實是為了掩飾自己的失誤按老習慣順口說了,這種話可能讓很多人不敢再問下去,再問下去他就要反問:難道你想讓我們改變社會政治制度嗎?

  中國足球不振有一百種原因可以尋找,但眼下如果不解決足協官員的官僚主義作風,中國足球學習什麼都難,中國足球向世界盃衝擊還會只是夢想。

  說中國足球和亞洲強隊的差距,從根本上說是指導思想上的差距。足球人都想努力,但領導者的指導思想和足球自身的發展規律一直相距甚遠。不能說這些人反對衝擊世界盃,但他們只是把衝擊世界盃當成一項政治任務;他們不是不想學習外部經驗,但他們把這種學習總是和中國的社會環境制度對立起來;他們不是不想從娃娃抓起,但他們的官場習氣使他們總是急功近利好大喜功。完全可以這樣講,一支國家隊戰績不好,主教練難逃其責。這屆外圍賽中國隊喪失了一次又一次良機,戚務生難逃其責。但職業聯賽開始四年之久中國足球不進反退,就不能不向中國足協討個說法了。體委的另一位大員煞有介事地搞了一個「定位」說,只不過是把有識之士的告誡時隔許久才拿來重複,但這個重複只是想告訴中國球迷輸得合理輸得正常。她的高論如果成立,真想不出中國隊參加這次外圍賽幹什麼,難道是為了自取其辱不成?這個大員忘記了競技體育一個最起碼的常識,那就是為勝利而戰,還有為失敗而戰的嗎?給中國隊定位不意昧著心平氣和接受失敗,而只能意味著抓住機會以弱勝強。

  這次外圍賽中國國家隊完全是自己打敗了自己而不是因為對手如何強大,稍有常識的人都看出今天的西亞隊已經不是1993年的西亞隊,中國隊完全有能力戰而勝之,只是我們在指揮上屢犯錯誤才導致全盤皆輸的。輸了也就輸了,偏偏搞出這樣一大堆胡攪蠻纏的東西來糊弄球迷,中國足球真的沒什麼希望了。

  在王俊生的總結中,居然有這樣的一段:「伊朗的2號進一球傳一球……進了,等於攻進了一個半球。」

  我在金州體育場看了那場比賽,馬達維基亞下半時23分鐘左右接連晃過幾名中國後衛面對區楚良挑射,球入右上角;第40分鐘,馬達維基亞右路疾進,馬明宇體力已經不支沒能形成阻截或干擾。2號搶腳就射,區楚良象徵性擋了一下,球這時候已經飛進了中國大門的死角,馬達維基亞還傳了致命一球,應該是進了2.5個才對。這就是我們的代表團團長,我們的專職副主席,我真不知道他是怎麼隨隊指揮的,更不知道他看沒看中國隊的比賽,至少,對金州慘敗不該如此輕易忘卻,在最後總結時出這樣的大笑話。

  我們一直說中國足球整體上有差距,這是不爭的事實,但真正拖了中國足球後腿的恰恰是帶領中國足球的人們。他們在敬業精神上更差,在足球理論上更空白,在宏觀運籌和微觀調配上更加無序和低能。中國足球的改革,最要害是由上至下,先把上頭改革清楚,中國足球才能步入陽關大道,否則,足球無論怎麼努力也都要毀之一旦。

  如果逐段逐句分析評述中國足協和體委大員的奇談宏論,真能讓敏感的人氣破肚子。但事情也就這樣不了了之。所謂「對事不對人」是多年官場習氣留下的最醜陋的東西,任何事都是由具體的人去做的,不真正追究責任去泛泛而論,還有什麼規則可言?對毛主席我們還能實事求是進行批評,怎麼輪到輸球反倒大帽子底下開小差?說到頭追究責任就意味著追究中國足協的失誤,要承擔責任的不止是王俊生,還應該有許多在裡邊起作用的「專業人士」。追究責任就意味著引咎辭職,而辭職意味著丟官,這些人什麼都忍受得了,就是忍受不了丟官,這難道也是社會環境和制度的優勢不成?王俊生說了一大堆對不起,負責任,就是不肯說一句自己不合格,不肯辭官,在這種人的意識中,說了對不起就已經對得起了,說一聲承擔責任就已經是高風亮節了。靠這樣一些人,中國足球還會有什麼希望?

  回到世界盃外圍賽中來,我們發現中國隊不僅僅技戰術簡單呆板,而且一直自傲的體能優勢也蕩然無存,除了個別場次(主場對沙特,客場對科威特),在場上跑不動搶不動攻上不去撤不回來都是我們。也就是說,對西亞是以勤補拙,一旦勤沒了,拙也就顯露無疑。可以想像,如果我們面對韓國和日本會怎麼樣。

  我們搞12分鐘跑,搞大強度訓練,但都沒能真正改變半場球的狀況。別的暫且不提,僅靠這種體能如何抗衡強隊?A組最後的結果中國隊排名第三,但這也並不是真正的排名。卡塔爾最後一戰非勝不可,他們破釜沉舟猛攻不歇,但讓沙特人打了一個反擊。如果卡塔爾不思進取首先想不輸球再爭勝(按中國隊打沙特的那種犬儒思想),他不會把積分落在中國後面。中國足球在這個小組中自毀前程,卻又為主場取勝科威特沾沾自得。他們忘記了那是一場毫無意義的比賽,其含金量比一場高水平的商業表演賽還要低。科威特人只是提前一天到大連,人也剛剛夠替補,人困馬乏軍無鬥志讓中國隊打了1:0。中國隊只是贏了沒價值的比賽,足協頭目卻還要說:「國家隊有其借鑒之處的。」鬼知道有什麼借鑒的,只有這些人自己知道。

  中國球迷並不是一群糊塗人,他們很清楚中國足球在亞洲的地位,他們只是不能接受糊里糊塗的失敗,更不能接受失敗後的敷衍塞責。從十強賽的備戰到決戰的兩個月時間,中國足協一直跟著感覺走,一直沒能形成一項正確方略,但還可以臉不紅心不跳地指責球員並且把一些技戰術上安排的失誤也歸結為隊員的受傷:「由於姚夏、於根偉受傷及卡沙科雙內鋒的能力很強,451的戰術在部分場次未能起作用(其實大部分場次沒用——筆者注),而442、541的打法,儘管是在451基礎上轉變過來的。但運動員在熟練程度及運用上都顯得準備不足。」這就是我們的指揮員,因為兩個球員受傷就解體了「全面準備」的打法,也就是說中國球員只有只會瞎跑的姚夏和幾年來一直有傷的於根偉可以支撐這個「全面準備」,這已經不是實事求是的總結了,分明是硬把不是當理說。「全面準備」難道不包括球員受傷後的補充?姚、於的位置真的如此重要就更需要多準備替補人手,就如同守門員必備替補一樣簡單的道理,居然就沒有準備;還有什麼「雙內鋒」,這三支球隊也不是今天才有雙內鋒,它們幾乎一直這麼打,即使才這樣設計,但這三支球隊首輪作戰時的對手並不是中國,我們難道一點沒發現?還有422、541打法。如果說中國球員打不好451誰都相信,這是因為我們在平日的比賽和訓練中都不知道451是怎麼回事,中國足協的一個大員考察'96歐洲國家杯回來寫了一個報告,居然把在歐錦賽上風行的451弄成了352或532。中國隊只在英國集訓了那麼短的幾天就「全面準備」了451,恐怕連他們自己也不相信。中國球員別的都可以不會打,但打442可是幾十年的老套子,雖說不能達到全攻全守,但防守反擊還有威力。

  哪個人都知道戚務生組隊就這個陣形。靠它起家發家敗家,每個國家隊球員踢起442來都比踢其他的要熟。

  就這樣,也還不忘了給自己來點阿Q的精神勝利法,也忘不了來點辯證法:「如果從全力準備世界盃,爭取出線的過程來看,我們取得了很多寶貴的經驗與收穫,這也是這一屆國家隊教練組以及中國足協對國家隊今後如何更快衝出亞洲提供的寶貴經驗。」然後就是十大借鑒,除了虛頭虛腦的東西,除了一萬年也是同樣問題的問題之外,沒有一條是真正讓人能看出和這次十強賽有直接關係的經驗和收穫,也就是說,十條中有九條都是現代足球運動中的共同問題,德國隊、巴西隊、意大利隊同樣要面對的問題。「黨的建設及思想政治工作」是特殊國情,和世界足球沒有關係,說收穫和經驗,這大約是唯一的。

  中國足協就這樣一直把球迷當傻子。其實球迷和新聞界的正直之士早就看見了足協沒穿衣服,只是他們喊出了「他沒穿衣服」之後被罵成了瘋子。足協甚至可能管報刊,體委甚至可以制定輿論口徑,這真是天大的醜聞,更醜聞的是新聞界就老老實實聽了。

  中國足球和亞洲足球的差距到底有多大,由此可見一斑:中國足球和亞洲足球如何才能共同飛躍,真是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

  何體委官員說:「人家衝擊世界盃,五六十年衝出去還不算長,中國才多少年?人家職業聯賽的歷史多則百年,少則幾十年,中國才幾年?人家足球人口,小小國家成千上萬,甚至幾十萬、上百萬,我們12億人口的泱泱大國,剛剛從改革前的註冊運動員2000人擴展到現在的7000人,如此薄弱的基礎幾腳就能踢進世界盃?即使踢進了,不是偶然又是什麼?」

  初讀覺得這人真了不起,這麼大的事讓她幾句話就說得頭頭是道,你不免想真不該踢進世界盃,也沒資格踢進世界盃。但睡不著覺的時候又重新想起這些話,怎麼想都覺得是胡說八道,這話如果是普通球迷說倒能理解他是在自我安撫,光傷心沒用,總得找點理由讓自己的傷心平緩一點吧。但出自體委大員之口就覺得有愚弄公眾之嫌了,很簡單,這個人玩弄了邏輯學上偷換前提的手法,讓人打掉牙往肚子裡咽。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會時常遇到這樣胡攪蠻纏的,和這種人爭吵,你不能生氣更不能激動,否則他的話就成了真理。

  首先,有許多國家的足球都衝不出去,這是可以統計的領域。世界盃決賽名額1982年起才有了增加,但也不過24個。衝不出去的當然是多數,中國足球在這個多數里,你或許還可以驕傲呢!我想馬爾代夫比中國大約兩百年也衝不出去,這個比法本身就有點不知羞躁。話說回來,亞洲衝出去的不只有韓國和沙特,還有科威特、阿聯酋、朝鮮、印度、日本、伊拉克。你為什麼不跟人家比呢?

  然後再說職業聯賽歷史。在亞洲出線的球隊我還沒有發現有幾十年職業聯賽歷史的,大家差不多都是近十年來才開始學習歐美搞聯賽,為什麼人家能衝我們就不該沖?其實這位大員關於聯賽的說法根本和衝進決賽圈風馬牛不相及。職業聯賽歷史悠久的國家都是要進決賽圈去爭冠軍或者進入前八名前四名的,而中國只是想衝進決賽圈見見世面。起點不同要求也不同,與聯賽歷史長短何干?此外,足球比賽不是數學,日本人搞職業聯賽的時間不長,美國人搞職業聯賽更短,1990年哥斯達黎加和喀麥隆乾脆都是業餘球員,打完小組賽球員居然要跟自己單位續假的。完全可以這樣講,職業聯賽的歷史悠久只意味著這個國家的足球有條件爭奪獎盃,並不意味著就能進軍決賽圈。俄羅斯、瑞典、葡萄牙、烏拉圭、希臘、土耳其、威爾士都沒能衝進'98世界盃,但牙買加和亞洲的韓日沙特都衝了進去,這只是告訴我們不同水平地區的足球淘汰不同水平的球隊,牙買加和亞洲隊無論怎樣都不能和歐洲那些落榜球隊相提並論。但外圍賽都是各個區域內的自我爭奪,和歐美的足球比個什麼勁兒?中國聯賽不長,其他國家也不長,拿中國比亞洲說得通,比歐美完全是把亞洲的外圍賽想像成了歐洲預選賽,我們面對的簡直就是意大利德國南斯拉夫西班牙保加利亞俄羅斯英格蘭比利時荷蘭羅馬尼亞了。真是笑死人了。

  第三說是足球人口。其實和上邊要說的一樣,還是把不同的事物進行了不適當的類比,犯了如此幼稚的邏輯錯誤還振振有詞,真的讓人不知如何是好。說來說去說定位,敢情是讓球迷們認輸,讓中國足球認輸。

  我們誰都知道中國足球問題多多,但具體到一屆外圍賽上,能解決好一兩個實際問題,中國隊也不至於打得如此窩囊如此讓人心寒。如果說「我們必須老老實實回到『初級階段』」,如果說這次衝擊世界所犯的錯誤是「前些年我們所犯的錯誤,其根本原因就是超越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沒有定好位」的重犯,就已經把一項體育運動的發展機械地同國力的發展等同起來了,我以為恰恰是一種教條主義的表達。為什麼排球籃球田徑游泳還有別的對抗性強的項目可以上去,偏偏足球不能,試問還有哪個項目比足球的投入更大,還有哪個項目已經和國際接了軌?其實還是在於從事具體工作的人沒做好。如果足球完全取決於國力,非洲的許多國家乾脆別搞足球光去赤著雙腳跑馬拉松得了,美國和日本乾脆捧大力神杯得了。足球運動有自身的獨特性,按足球本身的原則去搞在中國並不是真的沒出路,問題是我們一直沒有重視足球自身的規律,反倒把精力花在詭辯和政治宣言上,當然永遠只能是「初級階段」了。

  無論如何,關於「如何給中國足球準確定位」是花了心血,唯其如此,也更讓人噁心。

  中國足球或許和亞洲其他國家有所不同,這種不同並不是中國人不適合踢球,它的不同來自於多年來我們一直沒有和世界足球有過認真的交流。我們一直沒能把足球和錦標相聯,大部分時間都把足球當成文化交流的使者、直到「文革」結束,我們才真正意識到爭錦標至少不比交流友誼缺少價值。但我們又走了極端,把足球向世界盃的進軍看成是國家和民族的歷史的大問題。遺憾的是這種極端並不真實,它只滿足於宣傳和口號,還沒能像伊朗人和日中韓國那樣真正當成整個國家和民族的榮辱事業,因此說中國的這個極端比起「友誼第一比賽第二」還要遠離了競技體育。

  當我們說中國球員的意志品質差,心理素質差,不能拚死一搏,不能正常發揮水平的時候,其實我們都忽視了中國足球指導思想的轉變和迷失。我們試圖用愛國主義激勵球員,但並沒有把這種精神貫穿在球員的日常生活和訓練中。當錢是唯一動力的時候,球員的努力韌性很容易就會鬆弛。在這方面,韓國人和日本人比我們做得更好,他們的球員都能在面臨絕境時拚死一搏,越是在壓力巨大的比賽中,他們越能超水平發揮。我們的球員恰恰相反,越到關鍵時刻越亂越緊張,當然要打敗仗了。

  另一個方面,中國足球的對外交流曾經培育了一大批優秀足球人,但「文革」把這種交流中斷了,中國足球由亞洲一流球隊滑落到二流球隊。在「文革」剛剛結束還看不出來,那時的亞洲足球水平都低,也就是說許多亞洲國家的起點遠遠低於中國,比如西亞和日本,那時候還只是中國足球的臣子呢。嚴格講,這種交流的中斷並沒有因為改革開放產生質變,十幾年的內耗造成的最大惡果是中國的足球遭受了無法估算的破壞,使中國一下子就變成了落後的發展中國家。

  而就是在這期間,東西亞都在大搞經濟建設,都利用自己的經濟實力發展足球。1981年的中國足球尚未感受到這種超越,那些五十年代的足球人記憶中仍舊是中國國家隊的英勇無敵。1985年中國足球的落伍已經開始明顯,但小組未能出線使我們沒機會和亞洲強隊直接對話,我們把一切都歸於輕敵;1989年的所謂「黑色三分鐘」把中國隊擋在世界盃之外,但中國足球人沒能總結自身,而是單純強調「關鍵時刻」的失誤;1993年的失敗更沒有進行反思,只是導致了開放和引進的煞車。而'98世界盃外圍賽時的中國足球又有了進步,但這種進步並不迅速,衝擊的失利仍舊沒有使足球決策者從根本上發現我們的問題,還在強調「關鍵時刻、關鍵位置、關鍵場次」。這是相當愚蠢的判斷,在重大比賽中,時時處處是關鍵因而也就不存在「關鍵」,關鍵是在平日的準備中。

  如果1985年的失敗能使人們認真地反省我們足球發展進程中的問題,1989年的「三分鐘」就有可能避免;如果1989年的失利能清醒我們的頭腦,也不會導致1993年的伊爾比德;如果能在1993年之後全面總結,也不會有這一回的慘敗。應該說我們一直處在很盲目的狀態中工作,一直以得過且過的態度「敬業」,一直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地把足球這個綜合項目肢解得凌亂不堪。

  衝不進決賽圈在這種狀態下既是合理的又是不合理的,說合理是因為我們的綜合實力有限,說不合理是因為在亞洲還沒有超強隊,即使韓國也只是對中國有必勝把握,對西亞則沒有值得誇耀的戰績。我們的落後並不是一無所長,如果戰略和戰術都能設置得好一些,在A組出線——甚至以頭名出線並非天方夜譚。

  出了線,雖然不能證明中國足球有了質的飛躍,但至少可能給足球改革注入新的動力,給中國球迷一次安慰。 b111.net
下一頁
雲台書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