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雲台書屋>>現代文學>>豐子愷>>靜觀人生

雲台書屋

四 人生與社會生活

作客者言


  有一位天性真率的青年,赴親友家作客,歸家的晚上,垂頭喪氣地跑進我的房間來,躺 在籐床上,不動亦不語。看他的樣子很疲勞,好像做了一天苦工而歸來似的。我便和他問答 :

  「你今天去作客,喝醉了酒麼?」

  「不,我不喝酒,一滴兒也不喝。」

  「那麼為甚麼這般頹喪?」

  「因為受了主人的異常優禮的招待。」

  我驚奇地笑道:「怪了!作客而受主人優待,應該舒服且高興,怎的反而這般頹喪?倒 好像被打翻了似的。」

  他苦笑地答道:「我寧願被打一頓,但願以後不再受這種優待。」

  我知道他正在等候我去打開他的話匣子來。便放下筆,推開桌上的稿紙,把坐著的椅子 轉個方向,正對著他。點起一支煙來,津津有味地探問他:

  「你受了怎樣異常優禮的招待?來!講點給我聽聽看!」

  他抬起頭來看看我桌上的稿件,說:「你不是忙寫稿麼?

  我的話說來長呢!」

  我說:「不,我準備一黃昏聽你談話。並且設法慰勞你今天受優待的辛苦呢。」

  他笑了,從籐床上坐起身來,向茶盤裡端起一杯菊花茶來喝了一口,慢慢地、一五一十 地把這一天赴親友家作客而受異常優禮的招待的經過情形描摹給我聽。

  以下所記錄的便是他的話。

  我走進一個幽暗的廳堂,四周闃然無人。我故意把腳步走響些,又咳嗽幾聲,裡面仍然 沒有人出來;外面的廂房裡倒走進一個人來。這是一個工人,好像是管門的人。他兩眼釘住 我,問我有甚麼事。我說訪問某先生。他說「片子!」我是沒有名片的,回答他說:「我沒 有帶名片,我姓某名某,某先生是知道我的,煩你去通報罷。」他向我上下打量了一回,說 一聲「你等一等」,懷疑似地進去了。

  我立著等了一會,望見主人緩步地從裡面的廊下走出來。

  走到望得見我的時候,他的緩步忽然改為趨步,拱起雙手,口中高呼「勞駕,勞駕!」 一步緊一步地向我趕將過來,其勢急不可當,我幾乎被嚇退了。因為我想,假如他口中所喊 的不是「勞駕,勞駕」而換了「捉牢,捉牢」,這光景定是疑心我是竊了他家廳上的宣德香 爐而趕出來捉我去送公安局。幸而他趕到我身邊,並不捉牢我,只是連連地拱手,彎腰,幾 乎要拜倒在地。我也只得模仿他拱手,彎腰,彎到幾乎拜倒在地,作為相當的答禮。

  大家彎好了腰,主人袒開了左手,對著我說:「請坐,請坐!」他的袒開的左手所照著 的,是一排八仙椅子。每兩隻椅子夾著一隻茶几,好像城頭上的一排女牆。我選擇最外口的 一隻椅子坐了。一則貪圖近便。二則他家廳上光線幽暗,除了這最外口的一隻椅子看得清楚 以外,裡面的椅子都埋在黑暗中,看不清楚;我看見最外邊的椅子頗有些灰塵,恐怕裡面的 椅子或有更多的灰塵與齷齪,將污損我的新制的淡青灰嗶嘰長衫的屁股部分,弄得好像被摩 登破壞團射了鏹水一般。

  三則我是從外面來的客人,像老鼠鑽洞一般地闖進人家屋裡深暗的內部去坐,似乎不配 。四則最外面的椅子的外邊,地上放著一隻痰盂,丟香煙頭時也是一種方便。我選定了這個 好位置,便在主人的「請,請,請」聲中捷足先登地坐下了。

  但是主人表示反對,一定要我「請上坐」。請上坐者,就是要我坐到裡面的、或許有更 多的灰塵與齷齪、而近旁沒有痰盂的椅子上去。我把屁股深深地埋進我所選定的椅子裡,表 示不肯讓位。他便用力拖我的臂,一定要奪我的位置。我終於被他趕走了,而我所選定的位 置就被他自己佔據了。

  當此奪位置的時間,我們二人在廳上發出一片相罵似的聲音,演出一種打架似的舉動。 我無暇察看我的新位置上有否灰塵或齷齪,且以客人的身份,也不好意思俯下頭去仔細察看 椅子的乾淨與否。我不顧一切地坐下了。然而坐下之後,很不舒服。我疑心椅子板上有甚麼 東西,一動也不敢動。我想,這椅子至少同外面的椅子一樣地頗有些灰塵,我是拿我的新制 的淡青灰嗶嘰長衫來給他揩抹了兩隻椅子。想少沾些齷齪,我只得使個勁兒,將屁股擺穩在 椅子板上,絕不轉動摩擦。寧可費些氣力,扭轉腰來對主人談話。

  正在談話的時候,我覺得屁股上冷冰冰起來。我臉上強裝笑容——因為這正是「應該」 笑的時候——心裡卻在叫苦。

  我想用手去摸摸看,但又逡巡不敢,恐怕再污了我的手。我作種種猜想,想像這是樑上 掛下來的一隻蜘蛛,被我坐扁,內臟都流出來了。又想像這是一朵鼻涕、一朵帶血的痰。我 渾身難過起來,不敢用手去摸。後來終於偷偷地伸手去摸了。指尖觸著冷冰冰的濕濕的一團 ,偷偷摸出來一看,色彩很複雜,有白的,有黑的,有淡黃的,有藍的,混在一起,好像五 色的牙膏。我不辨這是何物,偷偷地丟在椅子旁邊的地上了。但心裡疑慮得很,料想我的新 制的淡青灰嗶嘰長衫上一定染上一塊五色了。但主人並不覺察我的心事,他正在濫用各種的 笑聲,把他近來的得意事件講給我聽。我記念著屁股底下的東西,心中想皺眉頭;然而不好 意思用顰蹙之顏來聽他的得意事件,只得強顏作笑。我感到這種笑很費力。硬把嘴巴兩旁的 筋肉吊起來,久後非常酸痛。須得乘個空隙用手將臉上的筋肉用力揉一揉,然後再裝笑臉聽 他講。其實我沒有仔細聽他所講的話,因為我聽了好久,已能料知他的下文了。我只是順口 答應著,而把眼睛偷看環境中,憑空地研究我屁股底下的究竟是什麼東西。我看見他家樑上 築著燕巢,燕子飛進飛出,遺棄一朵糞在地上,其顏色正同我屁股底下的東西相似。我才知 道,我新制的淡青灰嗶嘰長衫上已經沾染一朵燕子糞了。

  外面走進來一群穿長衫的人。他們是主人的親友或鄰居。

  主人因為我是遠客,特地邀他們來陪我。大部分的人是我所未認識的,主人便立起身來 為我介紹。他的左手臂伸直,好像一把刀。他用這把刀把新來的一群人一個一個地切開來, 同時口中說著:

  「這位是某某先生,這位是某某君……」等到他說完的時候,我已把各人的姓名統統忘 卻了。因為當他介紹時,我只管在那裡看他那把刀的切法,不曾用心聽著。我覺得很奇怪, 為甚麼介紹客人姓名時不用食指來點,必用刀一般的手來切?

  又覺得很妙,為甚麼用食指來點似乎侮慢,而用刀一般的手來切似乎客氣得多?這也許 有造形美術上的根據:五指並伸的手,樣子比單伸一根食指的手美麗、和平、而恭敬得多。 這是合掌禮的一半。合掌是作個揖,這是作半個揖,當然客氣得多。反之,單伸一根食指的 手,是指示路徑的牌子上或「小便在此」的牌子上所畫的手。若用以指客人,就像把客人當 作小便所,侮慢太甚了!我當時忙著這樣的感想,又歎佩我們的主人的禮貌,竟把他所告訴 我的客人的姓名統統忘記了。但覺姓都是百家姓所載的,名字中有好幾個「生」字和「卿」 字。

  主人請許多客人圍住一張八仙桌坐定了。這回我不自選座位,一任主人發落,結果被派 定坐在左邊,獨佔一面。桌上已放著四隻盆子,內中兩盆是糕餅,一盆是瓜子,一盆是櫻桃 。

  僕人送到一盤茶,主人立起身來,把盤內的茶一一端送客人。客人受茶時,有的立起身 來,伸手遮住茶杯,口中連稱「得罪,得罪」。有的用中央三個指頭在桌子邊上敲擊:

  「答,答,答,答」,口中連稱「叩頭,叩頭」。其意彷彿是用手代表自己的身體,把 桌子當作地面,而伏在那裡叩頭。我是第一個受茶的客人,我點一點頭,應了一聲。與別人 的禮貌森嚴比較之下,自覺太過傲慢了。我感覺自己的態度頗不適合於這個環境,侷促不安 起來。第二次主人給我添茶的時候,我便略略改變態度,也伸手擋住茶杯。我以為這舉動可 以表示兩種意思,一種是「夠了,夠了」的意思,還有一種是用此手作半個揖道謝的意思, 所以可取。但不幸技巧拙劣,把手遮隔了主人的視線,在幽暗的廳堂裡,兩方大家不易看見 杯中的茶。他只管把茶注下來,直到氾濫在桌子上,滴到我的新制的淡青灰嗶嘰長衫上,我 方才覺察,動手攔阻。於是找抹桌布,揩拭衣服,弄得手忙腳亂。主人特別關念我的衣服, 表示十分抱歉的樣子,要親自給我揩拭。我心中很懊惱,但臉上只得強裝笑容,連說「不要 緊,沒有甚麼」;其實是「有甚麼」的!我的新制的淡青灰嗶嘰長衫上又染上了芭蕉扇大的 一塊茶漬!

  主人以這事件為前車,以後添茶時逢到伸手遮住茶杯的客人,便用開誠佈公似的語調說 :「不要客氣,大家老實來得好!」客人都會意,便改用指頭敲擊桌子:「答,答,答,答 。」

  這辦法的確較好,除了不妨礙視線的好處外,又是有聲有色,鄭重得多。況且手的樣子 活像一個小形的人:中指象頭,食指和無名指象手,大指和小指象足,手掌象身軀,口稱「 叩頭」而用中指「答,答,答,答」地敲擊起來,儼然是「五體投地」而「搗蒜」一般叩頭 的模樣。

  主人分送香煙,座中吸煙的人,連主人共有五六人,我也在內。主人劃一根自來火,先 給我的香煙點火。自來火在我眼前燒得正猛,匆促之間我真想不出謙讓的方法來,便應了一 聲,把香煙湊上去點著了。主人忙把已經燒了三分之一的自來火給坐在我右面的客人的香煙 點火。這客人正在咬瓜子,便伸手推主人的臂,口裡連叫「自來,自來」。「自來」者,並 非「自來火」的略語,是表示謙讓,請主人「自」己先「來」(就是點香煙)的意思。主人 堅不肯「自來」,口中連喊「請,請,請」,定要隔著一張八仙桌,拿著已剩二分之一弱的 火柴桿來給這客人點香煙。我坐在兩人中間,眼看那根不知趣的火柴桿越燒越短,而兩人的 交涉盡不解決,心中替他們異常著急。主人又似乎不大懂得燃燒的物理,一味把火頭向下, 因此火柴桿燒得很快。幸而那客人不久就表示屈服,丟去正咬的瓜子,手忙腳亂地向茶杯旁 邊撿起他那支香煙,站起來,彎下身子,就火上去吸。這時候主人手中的火柴桿只剩三分之 一弱,火頭離開他的指爪只有一粒瓜子的地位了。

  出乎我意外的,是主人還要撮著這一粒火柴桿,去給第三個客人點香煙。第三個客人似 乎也沒有防到這一點,不曾預先取煙在手。他看見主人有「燃指之急」,特地不取香煙,搖 手喊道:「我自來,我自來。」主人依然強硬,不肯讓他自來。這第三個客人的香煙的點火 ,終於象救火一般惶急萬狀地成就了。他在匆忙之中帶翻了一隻茶杯,幸而杯中盛茶不多, 不曾作再度的氾濫。我屏息靜觀,幾乎發呆了,到這時候才抽一口氣。主人把拿自來火的手 指用力地搓了幾搓,再劃起一根自來火來,為第四個客人的香煙點火。在這事件中,我顧憐 主人的手指燙痛,又同情於客人的舉動的倉皇。覺得這種主客真難做:吸煙,原是一件悠閒 暢適的事;但在這裡變成救火一般惶急萬狀了。

  這一天,我和別的幾位客人在主人家裡吃一餐飯,據我統計,席上一共鬧了三回事:第 一次鬧事,是為了爭座位。所爭的是朝裡的位置。這位置的確最好:別的三面都是兩人坐一 面的,朝裡可以獨坐一面;別的位置都很幽暗,朝裡的位置最亮。且在我更有可取之點,我 患著羞明的眼疾,不耐對著光源久坐,最喜歡背光而坐。我最初看中這好位置,曾經一度占 據;但主人立刻將我一把拖開,拖到左邊的裡面的位置上,硬把我的身體裝進在椅子裡去。 這位置最黑暗,又很狹窄,但我只得忍受。因為我知道這座位叫做「東北角」,是最大的客 位;而今天我是遠客,別的客人都是主人請來陪我的。主人把我驅逐到「東北」之後,又和 別的客人大鬧一場:

  坐下去,拖起來;裝進去,逃出來;約莫鬧了五分鐘,方才坐定。「請,請,請」,大 家「請酒」,「用菜」。

  第二次鬧事,是為了灌酒。主人好像是開著義務釀造廠的,多多益善地勸客人飲酒。他 有時用強迫的手段,有時用欺詐的手段。客人中有的把酒杯藏到桌子底下,有的拿了酒杯逃 開去。結果有一人被他灌醉,伏在痰盂上嘔吐了。主人一面照料他,一面勸別人再飲。好像 已經「做脫」了一人,希望再麻翻幾個似的。我幸而以不喝酒著名,當時以茶代酒,沒有卷 入這風潮的漩渦中,沒有被麻翻的恐慌。但久作壁上觀,也覺得厭倦了,便首先要求吃飯。 後來別的客人也都吃飯了。

  第三次鬧事,便是為了吃飯問題。但這與現今世間到處鬧著的吃飯問題性質完全相反。 這是一方強迫對方吃飯,而對方不肯吃。起初兩方各提出理由來互相辯論;後來是奪飯碗— —一方硬要給他添飯,對方決不肯再添;或者一方硬要他吃一滿碗,對方定要減少半碗。粒 粒皆辛苦的珍珠一般的白米,在這社會裡全然失卻其價值,幾乎變成狗子也不要吃的東西了 。我沒有吃酒,肚子餓著,照常吃兩碗半飯。在這裡可說是最肯負責吃飯的人,沒有受主人 責備。因此我對於他們的爭執,依舊可作壁上觀。我覺得這爭執狀態真是珍奇;尤其是在到 處鬧著沒飯吃的中國社會裡,映成強烈的對比。可惜這種狀態的出現,只限於我們這主人的 客廳上,又只限於這一餐的時間。若得因今天的提倡與勵行而普遍於全人類,永遠地流行, 我們這主人定將在世界到處的城市被設立生祠,死後還要在世界到處的城市中被設立銅像呢 。我又因此想起了以前在你這裡看見過的日本人描寫烏托邦的幾幅漫畫:在那漫畫的世界裡 ,金銀和鈔票是過多而沒有人要的,到處被棄擲在垃圾桶裡。清道夫滿滿地裝了一車子鈔票 ,推到海邊去燒燬。半路裡還有人開了後門,捧出一畚箕金鎊來,硬要倒進他的垃圾車中去 ,卻被清道夫拒絕了。馬路邊的水門汀上站著的乞丐,都提著一大筐子的鈔票,在那裡哀求 苦告地分送給行人,行人個個遠而避之。我看今天座上為拒絕吃飯而起爭執的主人和客人們 ,足有列入那種漫畫人物中的資格。請他們僑居到烏托邦去,再好沒有了。

  我負責地吃了兩碗半白米飯,雖然沒有受主人責備,但把胃吃壞,積滯了。因為我是席 上第一個吃飯的人,主人命一僕人站在我身旁,伺候添飯。這僕人大概受過主人的訓練,伺 候異常忠實:當我吃到半碗飯的時候,他就開始鞠躬如也地立在我近旁,監督我的一舉一動 ,注視我的飯碗,靜候我的吃完。等到我吃剩三分之一的時候,他站立更近,督視更嚴,他 的手躍躍欲試地想來奪我的飯碗。在這樣的監督之下,我吃飯不得不快。吃到還剩兩三口的 時候,他的手早已搭在我的飯碗邊上,我只得兩三口並作一口地吞食了,讓他把飯碗奪去。 這樣急急忙忙地裝進了兩碗半白米飯,我的胃就積滯,隱隱地作痛,連茶也喝不下去。但又 說不出來。忍痛坐了一會,又勉強裝了幾次笑顏,才得告辭。我坐船回到家中,已是上燈時 分,胃的積滯還沒有消,吃不進夜飯。跑到藥房裡去買些蘇打片來代夜飯吃了,便倒身在床 上。直到黃昏,胃裡稍覺鬆動些,就勉強起身,跑到你這裡來抽一口氣。但是我的身體、四 肢還是很疲勞,連臉上的筋肉,也因為裝了一天的笑,酸痛得很呢。我但願以後不再受人這 種優禮的招待!

  他說罷,又躺在籐床上了。我把香煙和火柴送到他手裡,對他說:「好,待我把你所講 的一番話記錄出來。倘能賣得稿費,去買許多餅乾、牛奶、巧格力和枇杷來給你開慰勞會罷 。」


兩 場 鬧


  某日我因某事獨自至某地。當日趕不上歸家的火車,傍晚走進其地的某旅館投宿了。事 體已經辦畢;當地並無親友可訪,無須出門;夜飯已備有六隻大香蕉在提篋內,不必外求。 但天色未暗,吃香蕉嫌早,我覺旅況孤寂,這一刻工夫有些難消遣了。室中陳列著嶄新的鐵 床、華麗的鏡台、清靜的桌椅。但它們都板著臉孔不理睬我,好像待車室裡的旅客似地各管 各坐著。只有我攜來的那隻小提篋親近我,似乎在對我說:「我是屬於你的!」

  打開提篋,一冊袖珍本的《絕妙好詞》躺在那裡等我。我把它取出,再把被頭疊置枕上 ,當作沙發椅子靠了,且從這古式的收音器中傾聽古人的播音。

  忽聞窗外的街道上起了一片吵鬧之聲。我不由地拋卻我的書,離開我的沙發,倒履往窗 前探看。對門是一個菜館,我憑在窗上望下去,正看見菜館的門口,四輛人力車作帶模樣停 在門口的路旁,四個人力車伕的汗濕的背脊,花形地環列在門口的階沿石下,和站在階沿石 上的四個人的四頂草帽相對峙。中央的一個背脊伸出著一隻手,努力要把手中的一點錢交還 一頂草帽,反覆地在那裡叫:

  「這一點錢怎麼行?拉了這許多路!」

  草帽下也伸出一隻手來,跟了說話的語氣而指揮:

  「講好廿板一部,四部車子,給你二角三十板,還有啥話頭?」

  他的話沒有說完,對方四個背脊激動起來,參參差差地嚷著:

  「兜大圈子到這裡,我們多兩里路啦;這一點錢哪裡行?」

  另一頂草帽下面伸出一隻手來,點著人力車伕的頭,諄諄地開導:

  「不是我們要你多跑路!修街路你應該知道,你吃甚麼飯的?」

  「這不來,這不來!」

  人力車伕口中講不出理,心中著急,嚷著把盛錢的手向四頂草帽底下亂送,想在他們身 上找一處突出的地方交卸了這一點不足的車錢。但四頂草帽反背著手,漸漸向門內退卻,使 他無法措置。我在上面代替人力車伕著急,心想草帽的邊上不是頗可置物的地方麼,可惜人 力車伕的手腕沒有這樣高。

  正難下場的時候,另一個汗濕的背脊上伸出一個長頭頸來,換了一種語調,幫他的同伴 說話:

  「先生!一角錢一部總要給我們的!這銅板換了兩角錢罷!

  先生,幾個銅板不在乎的!」

  同時他從同伴的手中取出銅板來擎起在一頂草帽前面,懇求他交換。這時三頂草帽已經 不見,被包圍的一頂草帽伸手在袋中摸索,冷笑著說:

  「討厭得來!喏,喏,每人加兩板!」

  他摸出銅板,四個背脊同時退開,大家不肯接受,又同聲地嚷起來。那草帽乘機跨進門 檻,把八個銅板放在櫃角上,指著了厲聲說:

  「喏,要末來拿去,勿要末歇,勿識相的!」

  一件雪白的長衫飛上樓梯,不見了。門外四個背脊咕嚕咕嚕了一回,其中一個沒精打彩 地去取了櫃角上的銅板,大家懶洋洋地離開店門。咕嚕咕嚕的聲音還是繼續著。

  我看完了這一場鬧,離開窗欄,始覺窗內的電燈已放光了。我把我的沙發移在近電燈的 一頭,取出提篋裡的香蕉,用《絕妙好詞》佐膳而享用我的晚餐。窗子沒有關,對面菜館的 樓上也有人在那裡用晚餐,常有笑聲和杯盤聲送入我的耳中。

  我們隔著一條街路而各用各的晚餐。

  約一小時之後,窗外又起一片吵鬧之聲。我心想又來甚麼花頭了,又立刻拋卻我的書, 離開我的沙發,倒履往窗前探看。這回在樓上鬧。離開我一二丈之處,菜館樓上一個精小的 餐室內,閃亮的電燈底下擺著一桌杯盤狼藉的殘菜。桌旁有四個男子,背向著我,正在一個 青衣人面前糾紛。我從聲音中認知他們就是一小時前在下面和人力車伕鬧過一場的四個角色 。但見一個瘦長子正在擺開步位,用一手擒住一個矮胖子的肩,一手攔阻一個穿背心的人的 胸,用下顎指點門口,向青衣人連叫著:「你去,你去!」被擒的矮胖子一手摸在袋裡,竭 力掙扎而撲向青衣人的方面去,口中發出一片殺豬似的聲音,只聽見「不行,不行」。穿背 心的人竭力地伸長了的手臂,想把手中的兩張鈔票遞給青衣人,口中連叫著「這裡,這裡」 。好像火車到時車站柵門外拿著招待券接客的旅館招待員。

  在這三人的後方,最近我處,還有一個生仁丹須的人,把右手摸在衣袋中,冷靜地在那 裡叫喊「我給他,我給他!」青衣人而向著我,他手中托著幾塊銀洋,用笑臉看看這個,看 看那個,立著不動。

  穿背心的終於擺脫了瘦長子的手,上前去把鈔票塞在青衣人的手中,而取回銀洋交還瘦 長子。瘦長子一退避,放走了矮胖子。這時候青衣人已將走出門去,矮胖子厲聲喝止:

  「喂喂,堂倌,他是客人!」便用自己袋裡摸出來的鈔票向他交換。穿背心的顧東失西 ,急忙將瘦長子按倒在椅子裡,回身轉來阻止矮胖子的行動。三個人扭做一堆,作出嘈雜的 聲音。忽然聽見青衣人帶笑的喊聲:「票子撕破了!」大家方才住手。瘦長子從椅子裡立起 身。樓板上叮叮*?*?地響起來。原來穿背心的暗把銀洋塞在他的椅子角上,他起身時用衣 角把它們如數撒翻在樓板上了。於是有的撿拾銀洋,有的察看破鈔票。場中忽然換了一個調 子。一會兒嚴肅的靜默,一會兒造作的笑聲。不久大家圍著一桌殘菜就坐,青衣人早已悄悄 地出門去了。我最初不知道他拿去是誰的錢,但不久就在他們的聲音笑貌中看出,這晚餐是 矮胖子的東道。

  背後有人叫喚。我旋轉身來,看見茶房在問我:「先生,夜飯怎樣?」我倉皇地答道: 「我,我吃過了。」他看看床前椅子上的一堆香蕉皮,出去了。我不待對面的劇的團圓,便 關窗,就寢了。

  臥後清宵,回想今晚所見的兩場鬧,第一場是爭進八個銅板,第二場是爭出幾塊銀洋。 人力車伕的咕嚕咕嚕的聲音,和菜館樓上的殺豬似的聲音,在我的回想中對比地響著,直到 我睡去。 1934年5月12日


肉 腿


  清晨六點鐘,寒暑表的水銀已經爬上九十二度。我臂上掛著一件今年未曾穿過的夏布長 衫,手裡提著行囊,在朝陽照著的河埠上下船,船就沿著運河向火車站開駛。

  這船是我自己雇的。船裡備著茶壺、茶杯、西瓜、薄荷糕、蒲扇和涼枕,都是自己家裡 拿下來的,同以前出門寫生的時候一樣。但我這回下了船,心情非常不快:一則為了天氣很 熱,前幾天清晨八十九度,正午升到九十九度。今天清晨就九十二度,正午定然超過百度以 上,況且又在逼近太陽的船棚底下。加之打開行囊就看見一冊《論語》,它的封面題著李笠 翁的話,說道人應該在秋、冬、春三季中做事而以夏季中休息,這話好像在那裡譏笑我。二 則,這一天我為了必要的人事而出門,不比以前開「寫生畫船」的悠閒。那時正是暮春天氣 ,我雇定一隻船,把自己需用的書籍、器物、衣服、被褥放進船室中,自己坐臥其間。聽憑 船主人搖到哪個市鎮靠夜,便上岸去自由寫生,大有「聽其所止而休焉」的氣概。這回下船 時形式依舊,意義卻完全不同。這一次我不是到隨便哪裡去寫生,我是坐了這船去趕十一點 鐘的火車。上回坐船出於自動,這回坐船出於被動。這點心理便在我胸中作起怪來,似乎覺 得船室裡的事物件件都不稱心了。然而船窗外的特殊的景象,卻引起了我的注意。

  從石門灣到崇德之間,十八里運河的兩岸,密接地排列著無數的水車。無數僅穿著一條 短褲的農人,正在那裡踏水。

  我的船在其間行進,好像閱兵式裡的將軍。船主人說,前天有人數過,兩岸的水車共計 七百五十六架。連日大晴大熱,今天水車架數恐又增加了。我設想從天中望下來,這一段運 河大約像一條蜈蚣,數百隻腳都在那裡動。我下船的時候心情的鬱鬱,到這時候忽然變成了 驚奇。這是天地間的一種偉觀,這是人與自然的劇戰。火一般的太陽赫赫地照著,猛烈地在 那裡吸收地面上所有的水;淺淺的河水懶洋洋地躺著,被太陽越曬越淺。兩岸數千百個踏水 的人,盡量地使用兩腿的力量,在那裡同太陽爭奪這一些水。太陽升得越高,他們踏得越快 ,「洛洛洛洛……」響個不絕。後來終於戛然停止,人都疲乏而休息了;然而太陽似乎並不 疲倦,不須休息;在靜肅的時候,炎威更加猛烈了。

  聽船人說,水車的架數不止這一些,運河的裡面還有著不少。繼續兩三個月的大熱大旱 ,田裡、濱裡、小河裡,都已乾燥見底;只有這條運河裡還有些水。但所有的水很淺,大橋 的磐石已經露出二三尺;河埠石下面的樁木也露出一二尺,洗衣汲水的人,蹲在河埠最下面 一塊石頭上也撩不著水,須得走下到河床的邊上來浣汲。我的船在河的中道獨行,尚無阻礙 ;逢到和來船交手過的時候,船底常常觸著河底,軋軋地作聲。然而農人為田禾求水,捨此 以外更沒有其他的源泉。

  他們在運河邊上架水車,把水從運河踏到小河裡;再在小河邊上架水車,把水從小河踏 到濱裡;再在濱上架水車,把水從濱裡踏進田裡。所以運河兩岸的裡面,還藏著不少的水車 。

  「洛洛洛洛……」之聲因遠近而分強弱數種,互相呼應著。這點水彷彿某種公款,經過 許多人之手,送到國庫時所剩已無幾了。又好比某種公文,由上司行到下司,費時很久,費 力很多。因為河水很淺,水車必須豎得很直,方才吸得著水。我在船中目測那些水車與水平 面所成的角度,都在四十五度以上;河岸特別高的地方,竟達五六十度。不曾踏過或見過水 車的讀者,也可想像:這角度越大,水爬上來時所經的斜面越峭,即水的份量越重,踏時所 費的力量越多。這水彷彿是從井裡吊起來似的。所以踏這等水車,每架起碼三個人。而且一 個車水口上所設水車不止一架。

  故村裡所有的人家,除老弱以外,大家須得出來踏水。根本沒有種田就逢大旱的人家, 或所種的禾稻已經枯死的人家,也非出來參加踏水不可,不參加的干犯眾怒,有性命之憂。 這次的工作非為「自利」,因為有多人自己早已沒有田禾了;又說不上「利他」,因為踏進 去的水被太陽蒸發還不夠,無暇去滋潤半枯的禾稻的根了。這次顯然是人與自然的劇烈的抗 爭。

  不抗爭而活是羞恥的,不抗爭而死是怯弱的;抗爭而活是光榮的,抗爭而死也是甘牡? 。農人對於這個道理,嘴上雖然不說,肚裡很明白。眼前的悲壯的光景便是其實證。有的水 車上,連婦人、老太婆、十一二歲的小孩子都在那裡幫工。

  「*R,*R,*R」,鑼聲響處,一齊戛然停止。有的到蔭處坐著喘息;有人向桑樹拳頭上 除下籃子來取吃食。籃子裡有的是蠶豆。他們破曉吃了粥,帶了一籃蠶豆出來踏水。饑時以 蠶豆充飢,一直踏到夜半方始回去睡覺。只有少數的「富有」之家的籃子裡,盛著冷飯。「 *R,*R,*R」!鑼聲響處,大家又爬上水車,「洛洛洛洛」地踏起來。無數赤裸裸的肉腿並 排著,合著一致的拍子而交互動作,演成一種帶模樣。我的心情由不快變成驚奇;由驚奇而 又變成一種不快。以前為了我的旅行太苦痛而不快,如今為了我的旅行太舒服而不快。我的 船棚下的熱度似乎忽然降低了;小桌上的食物似乎忽然太精美了;我的出門的使命似乎忽然 太輕鬆了。直到我捨船登岸,通過了奢華的二等車廂而坐到我的三等車廂裡的時候,這種不 快方才漸漸解除。唯有那活動的肉腿的長長的帶模樣,只管保留印象在我的腦際。這印象如 何?住在都會的繁華世界裡的人最容易想像,他們這幾天晚上不是常在舞場裡、銀幕上看見 舞女的肉腿的活動的帶模樣麼?踏水的農人的肉腿的帶模樣正和這相似,不過線條較硬些, 色彩較黑些。近來農人踏水每天到夜半方休。舞場裡、銀幕上的肉腿忙著活動的時候,正是 運河岸上的肉腿忙著活動的時候。

  1934年8月15日於杭州招賢寺


車廂社會


  我第一次乘火車,是在十六七歲時,即距今二十餘年前。

  雖然火車在其前早已通行,但吾鄉離車站有三十里之遙,平時我但聞其名,卻沒有機會 去看火車或乘火車。十六七歲時,我畢業於本鄉小學,到杭州去投考中等學校,方才第一次 看到又乘到火車。以前聽人說:「火車厲害得很,走在鐵路上的人,一不小心,身體就被碾 做兩段。」又聽人說:「火車快得邪氣,坐在車中,望見窗外的電線木如同柵欄一樣。」我 聽了這些話而想像火車,以為這大概是炮彈流星似的兇猛唐突的東西,覺得可怕。但後來看 到了,乘到了,原來不過爾爾。天下事往往如此。

  自從這一回乘了火車之後,二十餘年中,我對火車不斷地發生關係。至少每年乘三四次 ,有時每月乘三四次,至多每日乘三四次。(不過這是從江灣到上海的小火車)一直到現在 ,乘火車的次數已經不可勝計了。每乘一次火車,總有種種感想。倘得每次下車後就把乘車 時的感想記錄出來,記到現在恐怕不止數百萬言,可以出一大部乘火車全集了。然而我哪有 工夫和能力來記錄這種感想呢?只是回想過去乘火車時的心境,覺得可分三個時期。現在記 錄出來,半為自娛,半為世間有乘火車的經驗的讀者談談,不知他們在火車中是否乍如是想 的?

  第一個時期,是初乘火車的時期。那時候乘火車這件事在我覺得非常新奇而有趣。自己 的身體被裝在一個大木箱中,而用機械拖了這大木箱狂奔,這種經驗是我向來所沒有的,怎 不教我感到新奇而有趣呢?那時我買了車票,熱烈地盼望車子快到。上了車,總要揀個靠窗 的好位置坐。因此可以眺望窗外旋轉不息的遠景,瞬息萬變的近景,和大大小小的車站。

  一年四季住在看慣了的屋中,一旦看到這廣大而變化無窮的世間,覺得興味無窮。我巴 不得乘火車的時間延長,常常嫌它到得太快,下車時覺得可惜。我歡喜乘長途火車,可以長 久享樂。最好是乘慢車,在車中的時間最長,而且各站都停,可以讓我盡情觀賞。我看見同 車的旅客個個同我一樣地愉快,彷彿個個是無目的地在那裡享受乘火車的新生活的。我看見 各車站都美麗,彷彿個個是桃源仙境的入口。其中汗流滿背地扛行李的人,喘息狂奔的趕火 車的人,急急忙忙地背著箱籠下車的人,拿著紅綠旗子指揮開車的人,在我看來彷彿都幹著 有興味的遊戲,或者在那裡演劇。世間真是一大歡樂場,乘火車真是一件愉快不過的樂事! 可惜這時期很短促,不久樂事就變為苦事。

  第二個時期,是老乘火車的時期。一切都看厭了,乘火車在我就變成了一樁討嫌的事。 以前買了車票熱烈地盼望車子快到。現在也盼望車子快到,但不是熱烈地而是焦灼地。意思 是要它快些來載我赴目的地。以前上車總要揀個靠窗的好位置,現在不拘,但求有得坐。以 前在車中不絕地觀賞窗內窗外的人物景色,現在都不要看了,一上車就拿出一冊書來,不顧 環境的動靜,只管埋頭在書中,直到目的地的達到。為的是老乘火車,一切都已見慣,覺得 這些千篇一律的狀態沒有甚麼看頭。不如利用這冗長無聊的時間來用些功。但並非歡喜用功 ,而是無可奈何似的用功。每當看書疲倦起來,就埋怨火車行得太慢,看了許多書才走得兩 站!這時候似覺一切乘車的人都同我一樣,大家焦灼地坐在車廂中等候到達。看到憑在車窗 上指點談笑的小孩子,我鄙視他們,覺得這班初出茅廬的人少見多怪,其淺薄可笑。有時窗 外有飛機駛過,同車的人大家立起來觀望,我也不屑從眾,回頭一看立刻埋頭在書中。總之 ,那時我在形式上乘火車,而在精神上彷彿遺世獨立,依舊籠閉在自己的書齋中。那時候我 覺得世間一切枯燥無味,無可享樂,只有沉悶、疲倦、和苦痛,正同乘火車一樣。這時期相 當地延長,直到我深入中年時候而截止。

  第三個時期,可說是慣乘火車的時期。乘得太多了,討嫌不得許多,還是逆來順受罷。 心境一變,以前看厭了的東西也會從新有起意義來,彷彿「溫故而知新」似的。最初乘火車 是樂事,後來變成苦事,最後又變成樂事,彷彿「返老還童」似的。最初乘火車歡喜看景物 ,後來埋頭看書,最後又不看書而歡喜看景物了。不過這會的歡喜與最初的歡喜性狀不同: 前者所見都是可喜的,後者所見卻大多數是可驚的,可笑的,可悲的。不過在可驚可笑可悲 的發見上,感到一種比埋頭看書更多的興味而已。故前者的歡喜是真的「歡喜」,若譯英語 可用happy或merry1。後者卻只是like或1「快樂」或「愉悅」。

  fondof1,不是真心的歡樂。實際,這原是比較而來的;因為看書實在沒有許多 好書可以使我集中興味而忘卻乘火車的沉悶。而這車廂社會裡的種種人間相倒是一部活的好 書,會時時向我展出新穎的page2來。慣乘火車的人,大概對我這話多少有些兒同感的 吧!

  不說車廂社會裡的瑣碎的事,但看各人的坐位,已夠使人驚歎了。同是買一張票的,有 的人老實不客氣地躺著,一人佔有了五六個人的位置。看見找尋坐位的人來了,把頭向著裡 ,故作鼾聲,或者裝作病了,或者舉手指點那邊,對他們說「前面很空,前面很空」。和平 謙虛的鄉下人大概會聽信他的話,讓他安睡,背著行李向他所指點的前面去另找「很空」的 位置。有的人教行李分佔了自己左右的兩個位置,當作自己的衛隊。若是方皮箱,又可當作 自己的茶几。看見找坐位的人來了,拚命埋頭看報。對方倘不客氣地向他提出:

  「對不起,先生,請把你的箱子放在上面了,大家坐坐!」他會指著遠處打官話拒絕他 :「那邊也好坐,你為甚麼一定要坐在這裡?」說過管自看報了。和平謙讓的鄉下人大概不 再請求,讓他坐在行李的護衛中看報,抱著孩子向他指點的那邊去另找「好坐」的地方了。 有的人沒有行李,把身子扭轉來,教一個屁股和一支大腿佔據了兩個人的坐位,而悠閒地憑 在窗中吸煙。他把大烏龜殼似的一個背部向著他的右鄰,而用一支橫置的左大腿來拒遠他的 左鄰。這大腿上面的空間完全歸「喜歡」或「愛好」。

  他所有,可在其中從容地抽煙,看報。逢到找尋坐位的人來了,把報紙堆在大腿上,把 頭攢出窗外,只作不聞不見。還有一種人,不取大腿的策略,而用一冊書和一個帽子放在自 己身旁的坐位上。找坐位的人倘來請他拿開,就回答他說「這裡有人」。和平謙虛的鄉下人 大概會聽信他,留這空位給他那「人」坐,扶著老人向別處去另找坐位了。找不到坐位時, 他們就把行李放在門口,自己坐在行李上,或者抱了小孩,扶了老人站在WC1的門口。查 票的來了,不干涉躺著的人,以及用大腿或帽子占坐位的人,卻埋怨坐在行李上的人和抱了 小孩扶了老人站在WC門口的人阻礙了走路,把他們罵脫幾聲。

  我看到這種車廂社會裡的狀態,覺得可驚,又覺得可笑、可悲。可驚者,大家出同樣的 錢,購同樣的票,明明是一律平等的乘客,為甚麼會演出這般不平等的狀態?可笑者,那些 強佔坐位的人,不惜裝腔、撒謊,以圖一己的苟安,而後來終得捨去他的好位置。可悲者, 在這乘火車的期間中,苦了那些和平謙虛的乘客,他們始終只得坐在門口的行李上,或者抱 了小孩,扶了老人站在WC的門口,還要被查票者罵脫幾聲。

  在車廂社會裡,但看坐位這一點,已足使我驚歎了。何況其他種種的花樣。總之,凡人 間社會裡所有的現狀,在車廂社會中都有其縮圖。故我們乘火車不必看書,但把車廂看作人 間世的模型,足夠消遣了。

  1廁所。

  回想自己乘火車的三時期的心境,也覺得可驚,可笑,又可悲。可驚者,從初乘火車經 過老乘火車,而至於慣乘火車,時序的遞變太快!可笑者,乘火車原來也是一件平常的事。 幼時認為「電線同木柵欄一樣」,車站同桃源一樣固然可笑,後來那樣地厭惡它而埋頭於書 中,也一樣地可笑。可悲者,我對於乘火車不復感到昔日的歡喜,而以觀察車廂社會裡的怪 狀為消遣,實在不是我所願為之事。

  於是我憧憬於過去在外國時所乘的火車。記得那車廂中很有秩序,全無現今所見的怪狀 。那時我們在車廂中不解眾苦,只覺旅行之樂。但這原是過去已久的事,在現今的世間恐怕 不會再見這種車廂社會了。前天同一位朋友從火車上下來,出車站後他對我說了幾句新詩似 的東西,我記憶著。現在抄在這裡當做結尾:

  有的早上早下,

  有的遲上遲下,

  有的早上遲下,

  有的遲上早下。

  上了車紛爭坐位,

  下了車各自回家。

  在車廂中留心保管你的車票,下車時把車票原物還他。 1935年3月26日


舊 上 海


  所謂舊上海,是指抗日戰爭以前的上海。那時上海除閘北和南市之外,都是租界。洋涇 濱(愛多亞路,即今延安路)以北是英租界,以南是法租界,虹口一帶是日租界。租界上有 好幾路電車,都是外國人辦的。中國人辦的只有南市一路,繞城牆走,叫做華商電車。租界 上乘電車,要懂得竅門,否則就被弄得莫名其妙。賣票人要揩油,其方法是這樣:

  譬如你要乘五站路,上車時給賣票人五分錢,他收了錢,暫時不給你票。等到過了兩站 ,才給你一張三分的票,關照你:

  「第三站上車!」初次乘電車的人就莫名其妙,心想:我明明是第一站上車的,你怎麼 說我第三站上車?原來他已經揩了兩分錢的油。如果你向他論理,他就堂皇地說:「大家是 中國人,不要讓利權外溢呀!」他用此法揩油,眼睛不絕地望著車窗外,看有無查票人上來 。因為一經查出,一分錢要罰一百分。他們稱查票人為「赤佬」。赤佬也是中國人,但是忠 於洋商的。他查出一賣票人揩油,立刻記錄了他帽子上的號碼,回廠去扣他的工資。有一鄉 親初次到上海,有一天我陪她乘電車,買五分錢票子,只給兩分錢的。正好一個赤佬上車, 問這鄉親哪裡上車的,她直說出來,賣票人向她眨眼睛。她又說:「你在眨眼睛!」赤佬聽 見了,就抄了賣票人帽上的號碼。

  那時候上海沒有三輪車,只有黃包車。黃包車只能坐一人,由車伕拉著步行,和從前的 抬轎相似。黃包車有「大英照會」和「小照會」兩種。小照會的只能在中國地界行走,不得 進租界。大英照會的則可在全上海自由通行。這種工人實在是最苦的。因為略犯交通規則, 就要吃路警毆打。英租界的路警都是印度人,紅布包頭,人都喊他們「紅頭阿三」。法租界 的都是安南人,頭戴笠子。這些都是黃包車伕的對頭,常常給黃包車伕吃「外國火腿」和「 五枝雪茄煙」,就是踢一腳,一個耳光。外國人喝醉了酒開汽車,橫衝直撞,不顧一切。最 吃苦的是黃包車伕。因為他負擔重,不易趨避,往往被汽車撞倒。我曾親眼看見過外國人汽 車撞殺黃包車伕,從此不敢在租界上坐黃包車。

  舊上海社會生活之險惡,是到處聞名的。我沒有到過上海之前,就聽人說:上海「打呵 欠割舌頭」。就是說,你張開嘴巴來打個呵欠,舌頭就被人割去。這是極言社會上壞人之多 ,非萬分提高警惕不可。我曾經聽人說:有一人在馬路上走,看見一個三四歲的孩子跌了一 交,沒人照管,哇哇地哭。

  此人良心很好,連忙扶他起來,替他揩眼淚,問他家在哪裡,想送他回去。忽然一個女 人走來,摟住孩子,在他手上一摸,說:「你的金百鎖哪裡去了!」就拉住那人,咬定是他 偷的,定要他賠償。……是否真有此事,不得而知。總之,人心之險惡可想而知。

  扒手是上海的名產。電車中,馬路上,到處可以看到「謹防扒手」的標語。住在鄉下的 人大意慣了,初到上海,往往被扒。我也有一次幾乎被扒:我帶了兩個孩子,在霞飛路阿爾 培路口(即今淮海中路陝西南路口)等電車,先向煙紙店兌一塊錢,錢包裡有一疊鈔票露了 白。電車到了,我把兩個孩子先推上車,自己跟著上去,忽覺一隻手伸入了我的衣袋裡。我 用手臂夾住這隻手,那人就被我拖上車子。我連忙向車子裡面走,坐了下來,不敢回頭去看 。電車一到站,此人立刻下車,我偷眼一看,但見其人滿臉橫肉,迅速地擠入人叢中,不見 了。我這種對付辦法,是老上海的人教我的:你碰到扒手,但求避免損失,切不可注意看他 。否則,他以為你要捉他,定要請你「吃生活」,即跟住你,把你打一頓,或請你吃一刀。 我住在上海多年,只受過這一次虛驚,不曾損失。有一次,和一朋友坐黃包車在南京路上走 ,忽然弄堂裡走出一個人來,把這朋友的銅盆帽搶走。這朋友喊停車捉賊,那賊早已不知去 向了。這頂帽子是新買的,值好幾塊錢呢。又有一次,冬天,一個朋友從鄉下出來,寄住在 我們學校裡。有一天晚上,他看戲回來,身上的皮袍子和絲綿襖都沒有了,凍得要死。這叫 做「剝豬玀」。那搶帽子叫做「拋頂宮」。

  妓女是上海的又一名產。我不曾嫖過妓女,詳情全然不知,但聽說妓女有「長三」、「 ど二」、「野雞」等類。長三是高等的,野雞是下等的。她們都集中在四馬路一帶。門口掛 著玻璃燈,上面寫著「林黛玉」、「薛寶釵」等字。野雞則由鴇母伴著,到馬路上來拉客。 四馬路西藏路一帶,傍晚時光,野雞成群而出,站在馬路旁邊,物色行人。她們拉住了一個 客人,拉進門去,定要他住宿;如果客人不肯住,只要摸出一塊錢來送她,她就放你。這叫 做「兩腳進門,一塊出袋」。

  我想見識見識,有一天傍晚約了三四個朋友,成群結隊,走到西藏路口,但見那些野雞 ,油頭粉面,奇裝異服,向人撒嬌賣俏,竟是一群魑魅魍魎,教人害怕。然而竟有那些逐臭 之夫,願意被拉進去度夜。這叫做「打野雞」。有一次,我在四馬路上走,耳邊聽見輕輕的 聲音:「阿拉姑娘自家身體,自家房子……」回頭一看,是一個男子。我快步逃避,他也不 追趕。據說這種男子叫做「王八」,是替妓女服務的,但不知是哪一種妓女。總之,四馬路 是妓女的世界。潔身自好的人,最好不要去。但到四馬路青蓮閣去喫茶看妓女,倒是安全的 。

  她們都有老鴇伴著,走上樓來,看見有女客陪著喫茶的,白她一眼,表示醋意;看見單 身男子坐著喫茶,就去奉陪,同他說長道短,目的是拉生意。

  上海的遊戲場,又是一種烏煙瘴氣的地方。當時上海有四個遊戲場,大的兩個:大世界 、新世界;小的兩個:花世界、小世界。大世界最為著名。出兩角錢買一張門票,就可從正 午玩到夜半。一進門就是「哈哈鏡」,許多凹凸不平的鏡子,照見人的身體,有時長得像絲 瓜,有時扁得像螃蟹,有時頭腳顛倒,有時左右分裂……沒有一人不哈哈大笑。裡面花樣繁 多:有京劇場、越劇場、滬劇場、評彈場……有放電影,變戲法,轉大輪盤,坐飛船,摸彩 ,猜謎,還有各種飲食店,還有屋頂花園。總之,應有盡有。鄉下出來的人,把遊戲場看作 桃源仙境。我曾經進去玩過幾次,但是後來不敢再去了。為的是怕熱手巾。這裡面到處有拴 著白圍裙的人,手裡托著一個大盤子,盤子裡盛著許多絞緊的熱手巾,逢人送一個,硬要他 揩,揩過之後,收他一個銅板。有的人拿了這熱手巾,先擤一下鼻涕,然後揩面孔,揩項頸 ,揩上身,然後挖開褲帶來揩腰部,恨不得連屁股也揩到。他盡量地利用了這一個銅板。那 人收回揩過的手巾,丟在一隻桶裡,用熱水一沖,再絞起來,盛在盤子裡,再去到處分送, 換取銅板。

  這些熱手巾裡含有眾人的鼻涕、眼污、唾沫和汗水,彷彿復合維生素。我努力避免熱手 巾,然而不行。因為到處都有,走廊裡也有,屋頂花園裡也有。不得已時,我就送他一個銅 板,快步逃開。這熱手巾使我不敢再進遊戲場去。我由此聯想到西湖上莊子裡的茶盤:坐西 湖船遊玩,船家一定引導你去玩莊子。劉莊、宋莊、高莊、蔣莊、唐莊,裡面樓台亭閣,各 盡其美。然而你一進莊子,就有人拿茶盤來要你請坐喝茶。茶錢起碼兩角。如果你坐下來喝 ,他又端出糕果盤來,請用點心。如果你吃了他一粒花生米,就起碼得送他四角。每個莊子 如此,遊客實在吃不消。如果每處喫茶,這茶錢要比船錢貴得多。於是只得看見茶盤就逃。 然而那人在後面喊:「客人,茶泡好了!」你逃得快,他就在後面罵人。真是大殺風景!所 以我們游慣西湖的人,都怕進莊子去。最好是在白堤、蘇堤上的長椅子上閒坐,看看湖光山 色,或者到平湖秋月等處吃碗茶,倒很太平安樂。

  且說上海的遊戲場中,扒手和拐騙別開生面,與眾不同。

  有一個冬天晚上,我偶然陪朋友到大世界遊覽,曾親眼看到一幕。有一個場子裡變戲法 ,許多人打著圈子觀看。戲法變完,大家走散的時候,有一個人驚喊起來,原來他的花緞面 子灰鼠皮袍子,後面已被剪去一大塊。此人身軀高大,袍子又長又寬,被剪去的一塊足有二 三尺見方,花緞和毛皮都很值錢。這個人屁股頭空蕩蕩地走出遊戲場去,後面一片笑聲送他 。這景象至今還能出現在我眼前。

  我的母親從鄉下來。有一天我陪她到遊戲場去玩。看見有一個摸彩的攤子,前面有一長 凳,我們就在凳上坐著休息一下。看見有一個人走來摸彩,出一角錢,向筒子裡摸出一張牌 子來:「熱水瓶一個。」此人就捧著一個嶄新的熱水瓶,笑嘻嘻地走了。隨後又有一個人來 ,也出一角錢,摸得一隻搪瓷面盆,也笑嘻嘻地走了。我母親看得眼熱,也去摸彩。第一摸 ,一粒糖;第二摸,一塊餅乾;第三摸,又是一粒糖。三角錢換得了兩粒糖和一塊餅乾,我 們就走了。後來,我們兜了一個圈子,又從這攤子面前走過。我看見剛才摸得熱水瓶和面盆 的那兩個人,坐在裡面談笑呢。

  當年的上海,外國人稱之為「冒險家的樂園」,其內容可想而知。以上我所記述,真不 過是皮毛的皮毛而已。我又想起了一個巧妙的騙局,用以結束我這篇記事吧:三馬路廣西路 附近,有兩家專賣梨膏的店,貼鄰而居,店名都叫做「天曉得」。裡面各掛著一軸大畫,畫 著一隻大烏龜。這兩爿店是兄弟兩人所開。他們的父親發明梨膏,說是化痰止咳的良藥,銷 售甚廣,獲利頗豐。父親死後,兄弟兩人爭奪這爿老店,都說父親的秘方是傳授給我的。爭 執不休,向上海縣告狀。官不能斷。兄弟二人就到城隍廟發誓:「誰說謊誰是烏龜!是真是 假天曉得!」於是各人各開一爿店,店名「天曉得」,裡面各掛一幅烏龜。上海各報都登載 此事,鬧得遠近聞名。全國各埠都來批發這梨膏。

  外路人到上海,一定要買兩瓶梨膏回去。兄弟二人的生意興旺,財源茂盛,都變成富翁 了。這兄弟二人打官司,跪城隍廟,表面看來是仇敵,但實際上非常和睦。他們巧妙地想出 這騙局來,推銷他們的商品,果然大家發財。 1972年
上一頁 b111.net 下一頁
雲台書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