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三聯書店和台灣錦繡文化企業合作編輯出版《中華文庫》,實在是海峽兩岸學界的一大盛事。筆者熱切嚮往,不揣淺陋地以求一試。至為榮幸,在編輯諸君的熱誠關照和指導下,書稿竟得以比較順利地完成,並很快問世,激動之情自不待言。
筆者對本書課題發生興趣並積累素材已有好幾個年頭。在大陸學界「文化熱」方興未艾的時日裡,筆者的注意力也曾被該「熱」所吸引,龐雜地涉獵了有關方面的一些文章和書籍。但掩卷思來,對「文化」問題的複雜性頗感困惑,覺得根據自己作為一個比較年輕的史學工作者的條件,要想悟出一點道理,獲得一點切實心得,與其在大面上浮光掠影,不如選擇一點定向地掘進。經過認真思考,便確定了由本書內容反映出的這樣一個側重方向,平時多留意於此。
本書的選題便是在這樣一個基礎上提出的,旨在依傍廣闊的歷史背景,通過對具體史事的考察,揭示從唐初到清末期間中國文化、中國社會與基督教的關係狀況,探究其規律性,總結經驗教訓。所取視角,既不同於基督教在華傳佈史,也不同於中國反洋教抗爭史,自有其新穎獨特之處。至於內容的基本思路,另在《引言》當中陳述。
本書的寫作當中,力求融會時代感,注意從時代的制高點來鳥瞰和回顧歷史,以現代意識來詮釋和介紹傳統文化。這樣,對中國傳統文化所持的基本態度,必然是哲學意義上的「揚棄」,即肯定其積極因素而否定其消極成份,民族虛無主義和「全盤國粹」的極端當然都不可取。尊重歷史,力防偏見,實事求是,是本書所著意遵循的原則,努力做到言之有據、持之有故,決不敢隨興所至,任意鋪張。
對於一部著述來說。內容固然是靈魂所在,但形式也決非無關緊要。《文庫》要求各書從標題設計到行文風格都盡量有所創新,注意情趣,讓讀者在輕鬆的閱讀中獲得知識和啟示,這也是很有見地的。筆者極表贊同並著力遵從、竊以為歷史學術也不應該是象牙塔內的禁物,適當活潑的形式不但不會影響學術觀點的表達,而且更能擴大傳播範圍、增強社會效果。
儘管筆者確實用了一番功夫,費了一番斟酌,勞碌之後難免有一點敝帚自珍和「得失寸心知」的情愫,但決不至剛愎自「用,深知立意並不等於實效,即使有些想法可取,困於水平在實際上未必做好。幸運的是畢竟獲得了一個求教於廣大讀者的寶貴機會,筆者熱切地期待著獲得指教。對於作者來說,讀者就是明察秋毫的上帝。
為使本書問世,出版社的林言椒先生、黃台香女士給予了熱情關懷和指導。從選題、擬訂提綱、初稿寫作到修改潤色的各個環節,潘振平先生更是花費了大量心血,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具體幫助。張林娜女士也付出了辛勞。筆者的業師苑書義教授,一直關心和指導著本書的寫作。沒有師長們的提攜,便不可能有本書的問世。在此,謹表示最誠摯的感謝!
董叢林 1991年4月於石家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