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知
一個青年問蘇格拉底:「怎樣才能獲得知識?」
蘇格拉底將這個青年帶到海裡,海水淹沒了年輕人,他奮力掙扎才將頭探出水面。蘇格拉底差別:「你在水裡最大的願望是什麼?」
「空氣,當然是呼吸新鮮空氣!」
「對!學習就得使上這股子勁兒。」
教擇偶
古希臘哲學導師蘇格拉底的三個弟子曾求教老師,怎樣才能找到理想的伴侶。蘇格拉底沒有直接回答,卻讓他們走麥田埂,只許前進,且僅給一次機會選摘一支最最大的麥穗。
第一個弟子走幾步看見一支又大又漂亮的麥穗,高興地摘下了。但是他繼續前進時,發現前面有許多比他摘的那支大,只得遺憾地走完了全程。
第二個弟子吸取了教訓.每當他要摘時,總是提醒自己,後面還有更好的。當他快到終點時才發現,機會全錯過了。
第三個弟子吸取了前兩位教訓.當他走到三分之一時,即分出大、中、小三類,再走三分之一時驗證是否正確,等到最後三分之一時,他選擇了屬於大類中的一支美麗的麥穗。雖說,這不一定是最大最美的那一支,但他滿意地走完了全程。
精神助產術
蘇格拉底習慣到熱鬧的雅典市場上去發表演說和與人辯論問題。他同別人談話、討論問題時,往往採取一種與眾不同的形式。
這一天,蘇格拉底像平常一樣,來到市場上。他一把拉住一個過路人說道:「對不起!我有一個問題弄不明白,向您請教。人人都回答說:「忠誠老實,不欺騙別人,才是有道德的。」
蘇格拉底裝作不懂的樣子又問:「但為什麼和敵人作戰時,我軍將領卻千方百計地去欺騙敵人呢?」
「欺騙敵人是符合道德的,但欺騙自己就不道德了。」
蘇格拉底反駁道:「當我軍被敵軍包圍時,為了鼓舞士氣,將領就欺騙士兵說,我們的援軍已經到了,大家奮力突圍出去。結果突圍果然成功了。這種欺騙也不道德嗎?」
那人說:「那是戰爭中出於無奈才這樣做的,日常生活中這樣做是不道德的。」
蘇格拉底又追問起來:「假如你的兒子生病了,又不肯吃藥,作為父親,你欺騙他說,這不是藥,而是一種很好吃的東西,這也不道德嗎?」
那人只好承認:「這種欺騙也是符合道德的。」
蘇格拉底並不滿足,又問道:「不騙不是道德的,騙人也可以說是道德的。那就是說,道德不能用騙不騙人來說明。究竟用什麼來說明它呢?還是請你告訴我吧!」
那人想了想,說:「不知道道德就不能做到道德,知道了道德才能做到道德。」
蘇格拉底這才滿意地笑起來,拉著那個人的手說:「您真是一個偉大的哲學家,您告訴了我關於道德的知識,使我弄明白一個長期困惑不解的問題,我使衷心地感謝您!」
蘇格拉底把這種通過不斷發問,從辯論中弄清問題的方法稱作「精神助產術」。
大圓圈和小圓圈
一次,古希臘哲學家捷諾的學生問他:「老師,您的知識比我們多許多倍,您回答的問題又十分正確,可是您為什麼對自己的解答總是有疑問呢?」
捷諾用手在桌上畫了大小兩個圓圈,並說:「大圓圈的面積是我的知識,小圓圈的面積是你們的知識。我的知識比你們的多。但是這兩個圓圈的外面,就是你們和我無知的部分。大圓圈的周長比小圓圈的長,因而我接觸到的無知的範圍比你們的多。這就是我為什麼常常懷疑自己知識的原因。」
點燈找人
古希臘大儒學派學家第歐根尼(約公元前404一前323年)常常在大 白天也點著燈走路,每當人們詫異地問他時,他便回答說:「我正在找人。」這是在諷刺當時社會上沒有一個真正配得上「人」這一稱呼的有德行的人。
亞歷山大大帝來到科林特市時,拜訪了這位哲學家,並且對他說:「你有什麼希望儘管講,我可以滿足你的一切要求。」第歐根尼爬進自己所住的酒桶,一邊曬太陽,一邊說:「只希望你讓到一邊,因為你遮住了照到我身上的陽光。」
智救故鄉
古希臘哲學家阿那克西米尼(公元前588一前525年)出生於中亞的萊普沙克斯。他對故鄉有深厚的感情。有一次,他跟隨亞歷山大遠征波斯,軍隊佔領萊普沙克斯時,他急於想拯救他的故鄉;使它免遭兵殞。
一天,他為此進謁國王。可亞歷山大早就知道他的來意,未等他開口便說:「我對天發誓,決不同意你的請求。」
「陛下,我請求您下令毀掉萊普沙克斯!」哲學家大聲回答說。
萊普沙克斯終因他的智慧倖免於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