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一天一天過去,房遺直為了怕夢涵真的殺了他便提出分家,想帶著財產遠走高飛,於是,房家表面的一團和氣再難維持下去。
但是,房氏兄弟分家產並不像歷史上所說的那樣,溫良恭儉讓,仁義禮智信,分得皆大歡喜,一片祥和,而是彼此心懷鬼胎,暗藏殺機,人人都想分得最多的那一份。
夢涵因為專心練劍,鮮少管事,而房遺愛,也不知是哪要筋搭錯線了,不去同房遺直辯理,反而直接進宮求見皇帝。
房遺愛在李治面前又哭又鬧,大罵哥哥房遺直的道貌岸然,說他在家中是如何不把高陽公主放在眼裡,如何欺凌他這個駙馬,並且指出他的這種行為簡直就是不把皇家放在眼裡,希望李治能夠出面干預,插手此事,狠狠地教訓教訓那個多少年來一直讓他感到很自卑的哥哥。
當然,還有別的原因,房遺愛怕高陽公主是出了名的,他怕若是得罪了高陽公主,便失去了攀附的皇室的靠山,而他敏銳地感覺到,高陽公主不喜歡他的哥哥,也就是說,他的哥哥冒犯了高陽公主,而冒犯了高陽公主,也就等於危及到了他日後的生存利益。
可惜,懦弱的李治卻採取了中庸的態度,他告訴房遺愛,他不想介入他們的家庭糾紛。他相信房遺直做事還不至於那麼沒有分寸。
這樣的答案令房遺愛很難受,卻又無可奈何,他想,一定是房遺直搶先在皇帝面前說了什麼,沿著這一條思路琢磨下去,房遺愛更加覺出了他這個哥哥的歹毒。
房遺直,既然你無情無義,那也別怪我不念手足之情,兄弟之誼。房遺愛在心中狠狠地說道。
於是,房遺愛一紙訴狀把房遺直給告了,尚書省考慮到房遺愛到底是高陽公主的丈夫,皇室的駙馬,於是,很快便將房遺直停職調查,而最後的判決,竟出乎所有人的預料。
禮部尚書房遺直被貶為隰州刺史,從長安遷到山西,駙馬都尉、散騎常侍房遺愛被貶為房州刺史,被趕出京城赴湖北赴任。
所有房家的成員在聽到這樣兩敗俱傷的宣判之後,全都驚呆了。
於是,眾人紛紛埋怨那個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房遺愛,他們不知道這樣的結局是否跟高陽公主有關係,或許,這根本就是高陽公主在幕後操縱策劃著?
其實,這件事連夢涵也是始料未及,她也想不到,自己不過閉關幾天,竟然鬧出了這麼多的事,待她想要阻止時,事情已經鬧到了無法收拾的地步,再也無力回天了。
只是,這樣的高招斷不會是那個善良得近乎白癡的皇帝李治想得出來的,倒比較像那個長孫無忌的傑作,她知道他怕眾番王公主聯合起來會對他和李治造成威脅,因此,一直想把除李治以外的所有太宗兒女們全都置於死地。
就在這個危急的時刻,夢涵還沒想到應付的辦法,房遺愛又摟了個大婁子,令那個早已預知的死亡命運進入了倒計時。
房遺愛將希望寄托在了皇室的其他成員中,他繪聲繪色地描述著皇帝就要開始屠殺皇室成員的消息,眾人雖然皆不齒房遺愛的為人,但房家的事他們還是聽說了,於是,他們開始緊張,人人自危起來,表現得空前團結。
他們召開了一次秘密聚會,荊王李元景,丹陽公主及駙馬薛萬徹,巴陵公主及駙馬柴令武等等,他們義憤填膺地聲討著李治的不念舊情,聲討著長孫無忌的作威作福,只可惜得出的結論都是空頭口號,沒有一點兒實際的。
房遺愛覺得這次的會議竟說些空話,根本一無所獲,但他可沒膽違抗朝廷,還是乖乖回到房中打點行裝,裝備到房州去當刺史。
房遺直一直都躲在暗處,他們開會的內容,他聽得明明白白,他想,如今的確是人人自危了,他想要保住自己,就必須有所犧牲。
房遺直告訴自己,這不是他的錯,當年若非先皇將公主下嫁房家,房家不發生這麼多事,以致於最後會丟臉敗落,更不會捲進皇家鬥爭,成為政治犧牲品。
於是,第二天清早,房遺直走進了國舅長孫無忌的府邸。
聽到這個消息,夢涵十分震驚,她的心卻開始一點一滴地往下沉,因為這意味著一切離她所知道的歷史又近了一步,離李恪的死又進了一步。
回想起過去的種種,夢涵難過地哭了。
或許,自己真該做些什麼了。
是的,如果不能愛上他,那麼,至少她可以守護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