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宋 第六百零二章 「德昭未遂叛亂」的善後
    /div>

    德昭二年正月二十五ri,一場震驚天下的臨安叛亂,涉及數萬人,涉及多名朝廷官員和軍隊士兵,最後卻在一夜之間就被平息下來了。起事規模之大,涉及人員之多,敗亡得之快,都堪稱宋代的最大內亂事件,遠甚於十七年前的苗劉兵變。這次叛亂在後世的歷史上,被稱為「德昭未遂叛亂」。

    趙琢從范同和薜弼那裡得知了整個叛亂的事情經過後,不禁暗自慶幸,幸好自己沒有跟著趙構有什麼異動,不然非被岳雲一鍋全端了不可。

    這一場叛亂,和歷朝歷代的各次造反叛變不一樣的是,這次造反的竟然是大宋的太上皇,可真讓天下民眾和士林文人瞠目結舌,而後來披露出來的叛變事件內幕,更讓眾人憤恨不已。

    這位太上皇趙構為了奪回皇位,竟然派人去邀請金軍南下,且在叛亂失敗後,還出逃去了金國。池州渡口處甚至還有人發現過他的行蹤。這如何不能讓百姓對其恨之入骨?就連一些素以忠君著稱的文人大臣,也覺其行為太過份了。

    這次政變牽涉到的大臣和軍中將領也為數眾多,朝中接近三分之一的大臣有所牽連,江南之地的許多地方官員,廂軍軍官和部分士兵也參於其中。對這些人如何懲處,眾人皆感覺有些棘手。

    在岳府內,岳雲的房裡,他召集了自己的核心成員會議,商討如何處理政變後的善後事宜。

    因為忠於趙構一系的官員幾乎被一網打盡。很多位置都空了出來,如果不趕快確定接替人選,不少衙門都要癱瘓的。

    薜源這時抱著一個本子,就目前官員變動的情況向岳雲匯報。

    「禮部侍郎朱松已經請求辭去職務,他覺得自己對趙構有所虧欠,加上此事的巨大影響,讓他臉上無光。他不好意思再留下任職了!」薜源念道。

    「嗯!他的工作就由朱熹代勞,算是子繼父業了。」岳雲沉吟道。

    「好!」薜源在本子上記了一下,然後又說道:「吏部尚王居正現在還在牢裡關著……」

    「隨威。這個職務就由你來擔任,反正你雖然是吏部侍郎,但吏部的實權其實一直就掌握在你手中。不過是名正言順了而已!」岳雲隨口說道。

    「那我就只有勉為其難了。」薜源苦笑了一聲,但心中卻是暗喜,能夠成為九部之首的吏部尚,主管官員的考核提拔,這是他以前當海盜時,想都不敢想的事。他終於有一展鴻圖的時候了。

    停頓了片刻後,薜源又說道:「刑部尚劉子羽的職務……」

    「就由萬俟契補上!」岳雲微笑著說道:「這次能夠策反朱松,俟契也立下了汗馬功勞的!不然我們也沒法這麼快就洞悉趙構的yīn謀。」

    萬俟契聽了卻是一陣汗顏,慚愧道:「漢王過獎了,屬下實在不知道。原來何鑄和魏勝竟然是漢王這邊的人,難怪漢王對趙構的計劃瞭如指掌,哪還用得著屬下去想辦法策反朱松啊?」

    岳雲聽了,卻是笑而不答。他之所以會想到去策反何鑄和魏勝,乃是因為這兩人都是他從史上瞭解到的。對岳飛十分敬仰的人。按史的記載,當秦檜下令審判岳飛父子時,先是安排的何鑄去審理,但何鑄調查後,發現岳飛是冤枉的,於是頂著趙構和秦檜的壓力。堅持不肯定岳飛有罪。於是,為了滿足趙構給岳飛定重罪的聖意,秦檜才換了萬俟契去審判岳飛。

    所以,岳雲便認為,何鑄對趙構並沒有那麼忠心,只要將趙構勾結金國的yīn謀透露給他,應該便可以策反。而至於魏勝,就更容易了。他一直想的就是北伐金國,收復河山,只要曉以利害,必能讓其成為己方人員。

    當然,在勸服這兩人後,岳雲仍然要求他們暫時仍與趙構虛與委蛇,以打聽清楚趙構的計劃。

    只不過,裴忠的叛變卻是出乎了他的意料。畢竟誰也想不到,一個在十年前就在岳家軍中的士兵,一直沒有出現過任何異常,因功累積至此,竟然會是趙構安插的臥底。

    但岳雲總算還是安排妥當,早就悄悄潛了回來,他知道趙構如果要盡快拿下皇宮,便只能先擒下陳剛,故一直悄悄尾隨著陳剛,總算及時補救了漏洞,涉險過關。

    薜源這時又說道:「漢王,元帥他說想和清照夫人一起回荊襄去主持當地軍務,編練新兵,為將來的北伐作準備……」

    「讓他去!爹也是閒不住了,好不容易掃清了北伐的國內障礙,再讓他憋著,他要憋出病的!」岳雲笑道。

    「這個……元帥去了荊襄之後,給他定個什麼職務呢?」薜源小心翼翼地問道:「要不要重建荊襄宣撫司?」

    「不要!這將來會成藩鎮之禍的開端!雖然家父是個忠於朝廷的人,但宣撫司的權利太大了,以後如果家父退休了,接替他的人有異心咋辦?如果到時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發生,又撤宣撫司,還不如當初就不設呢!」岳雲搖了搖頭道。

    他想了片刻,方說道:「這樣。暫時先設立一個荊襄處置使的職務給家父。這個官職的權力可大可小,十分靈活,就看怎麼賦權了。家父的官品早到了正一品的太尉,已經是沒法再升了。我們再安排李若虛、黃縱在地方上任職協助家父,應該就沒什麼問題了。」

    「嗯!」薜源也覺得這是比較穩妥的作法。將其記了下來後,又問道:「現在對於叛亂的一干官員如何處理呢?屬下感覺這樣一直關著也不是辦法啊!」

    薜源這一說,讓眾人也不禁竊竊私語起來了。

    牛通便粗聲粗氣地說道:「其實當時就該一刀殺了他們,免生後患!」

    岳雲微微一笑道:「這是個辦法,不過那是霸道的作法,不是王道的作法!」

    「王道?夫君你的意思是?」鞏月漓一雙俏眸,目光閃爍,凝視著他道。

    「我的意思,是對一干人犯進行公開審判,按照現有的法律,看如何定罪!」岳雲說道:「這樣一來,不管是殺他們,還是驅逐、流放、都有理有據,讓天下之人心服口服!」

    「這……劉子羽、王居正這些人都是六部尚之一哦!自古以來都是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人的啊!」薜源不禁提醒道。

    王童也有些擔憂道:「漢王,我朝祖制也曾規定,不能擅殺大臣,可如果按新的律法,他們這些人的罪行,只怕殺十次也不夠。我們現在一殺就殺這麼多人,會不會引起民間士林的反對浪chao呢」

    「不用怕!」岳雲這時冷言道:「我大宋為什麼屢受北方異族欺凌,遼國、金國、西夏這些國家其實實力未必比咱們強。但就是我朝重文輕武太厲害了,儒生當政能自然是想以儒學治國。當然,我不否認儒學中有不少有益治國的地方。但治國全靠儒學卻未免滑稽可笑。我其實比較贊同以法治國,國內的所有人,上至皇帝,下至黎民,違反法律,一視同仁,皆要受罰!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

    岳雲的這一番話可謂有些石破天驚了。雖然之前他就宣揚過這種觀點,但眾人大多沒當回事。現在可是正兒八經地要用於實踐了。

    「諸位兄弟,我的想法便是,以這次趙構企圖勾結金國,yīn謀叛亂為契機,進行公開審理,趙構以下等犯事之人,按大宋現行的律法,該定什麼罪就定什麼罪,絕不偏袒。讓所有的民眾都明白,不管是皇帝還是大臣,他們犯法都會與庶民一樣受罰,這樣一來,他們也會從中得到啟發。將來也會遵紀守法,我們以後處理起許多事來,也會方便許多!」岳雲正se道。

    他想起法國大革命時,國王路易十六就因勾結外國,而被法庭處以判國罪,導致上了斷頭台。從此之後,法國的皇權便開始衰落下來,後來走向了共和。

    只不過,中國幾千年來的封建傳統,皇權意識太濃厚了。所有人都認為皇帝是神聖不可侵犯的。之前他也想過,將趙構抓起來進行公審,然後再定罪斬首。

    後來仔細一想,這樣會不會太超前了一點?偷偷將趙構殺了,只要沒證據,別人也就算了。但搞什麼公審大會將其斬首,只怕所有的大臣都要起來反對了。

    所以後來他還是只好選擇了伏擊暗殺趙構。

    岳雲心中感概道:老百姓總把希望寄托於皇帝身上,希望他能派個好官來管理自己,而沒有想到自己去爭取權利,自己管理自己,自己的命運自己作主,當自己國家的公民,而不是臣民。這min zhǔ和法治的種子,就由自己慢慢來播種。

    「好!屬下這就去收集此次叛亂的一干人犯的罪證,一定要把公審大會開得轟轟烈烈,辦成鐵案!讓所有人心服口服!」萬俟契這時眼中也冒出了綠光,這可是歷史上第一次同時審判這麼多高官哦,他作為主審官必將載入史冊!RQ

    迷樓最快更新,請收藏迷樓(.shumilou.com)。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