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宋 第四百六十八章 攻佔河內
    就在楊月全殲安南水師之時,李寶也率南洋艦隊運載著一萬名士兵在海防登陸,然後沿紅河向河內殺奔而去。

    安南雖然主力全在占城前線,但一國之都自然不可能太空虛。城內的禁軍、城衛軍以及一些零散的衛戍部隊加起來也有兩三萬人,比進攻的岳家軍還要多一倍以上。雖然他們的戰鬥力不如岳家軍強,但他們對這裡的地形和氣候十分熟悉。而且他們是守,岳家軍是攻。

    留守河內的安南王子李進認為,河內作為安南首都,自然城池修得十分堅固。宋軍勞師遠征,兵力又少,縱然戰鬥力強大,也不足以攻克河內。因此,他甚至沒有派人去通知自己人父親李覺。想只靠自己的力量擊敗宋軍,立個大功。

    但是,他卻萬萬沒有想到,宋軍會有火槍和火炮這樣的利器。在這個時代,火炮和火槍的優勢太過巨大,可說是一個革命xing的發明。它的出現令守城一方的天然優勢蕩然無存。

    只不過,岳家軍只在進攻呂宋島時小規模用了一次。並未在其他地方的戰場廣泛使用。所以知道宋軍有這樣利器的人很少。即使是台灣的民眾也對火器瞭解不多,更別說是從沒見過火炮和火槍的安南人了。

    結果,在岳家軍的一萬步兵靠近河內城下之後,李寶又率領艦隊從紅河上封鎖了河內城守軍從江上的退路。

    「轟、轟、轟!」在紅河上停泊著的南洋艦隊主力艦隻將艦炮用來對江岸邊的河內城城牆進行了大規模炮轟。

    只見一團又一團的火光在南洋艦隊的側舷閃現,隨即便在河內城頭上騰起連綿不斷的爆炸聲。彈片、濃煙籠罩了全城。河內城靠江一側的城牆全部被毀,城頭上的守軍傷亡慘重。原本以為可以輕鬆守住城池的安南王子李進,卻嚇得躲入了皇宮內,渾身上下直發抖。後來還是他的親兵把他架起,向城外逃去。

    而在炮擊之後,不但河內城靠向紅河的一面城牆被轟擊成了斷垣殘壁,安南守軍的抵抗意志也被火炮摧毀了。

    對見識有限的河內軍民來說。這些橫行於紅河江面的戰艦個個大得離譜。他們安南在科技上比較落後,沒有車船,全是帆船。不過就算是帆船。也是多分佈在海防一帶的沿海地區。在內河的船隻都只是一些像小舢板似的小船,用於渡河時用的。

    而南洋艦隊派來的全是大型車船,雖然那些二十輪車船進不了紅河水道。但十六輪的車船對於這些安南人來說,也算龐然大物了,在他們看來,已經是很不得了的巨型戰艦了。

    剛才那一連串火炮炮擊的巨大威力更是讓安南守軍心膽俱裂。他們完全沒想到自己認為固若金湯的城牆竟然在炮擊下象紙糊的一樣,成為了斷垣殘壁。

    雖然現在岳家軍裝備的火炮依然是第一代最原始的火炮,必須用火折子點燃捻子引信才能發she,雨天就根本不能用,而且發she炮彈的間隔時間還極長。但對於這些從沒見過火器的安南人來說,已經是如同神鬼一般的邪惡力量了,是他們完全無法抵抗的。

    古代的南洋各國。民眾普遍十分迷信,即使是其中漢化最厲害的安南也不例外。因為他們是唐末才從中國分離出去的,所以國內大半人都懂漢語。

    不過安南民眾卻是十分迷信。這聞所未聞,威力巨大的的炮擊,在他們眼中。無疑是宋軍從天上請來了魔鬼和神明在幫忙,他們是在和神明的力量戰鬥,這如何能戰勝敵人啊?

    此時,鞏月漓之前便已安排進去的內應又以訛傳訛,稱宋軍有天神附體,得到神明和惡魔相助。安南人是打不過的。這進一步增大了河內軍民心中迅速蔓延的恐慌情緒。結果城外的岳家軍步兵還沒正式攻城,河內的守軍和大部分居民就已經蜂擁著逃出城來了。

    北路軍的主將張憲久歷戰爭,早已有了相當豐富的戰爭經驗。他意識到如果讓敵軍全部逃進了深山,以後要圍剿就難了。所以他馬上下令士兵用火槍she擊,將敵軍趕回城去。

    河內軍民萬萬沒想到對方手中還有火槍這種武器,只見對面的宋軍人人手中拿著根鐵管子,然後槍管上火星一冒,手一動。便響起「砰、砰、砰」的巨大響聲,隨即自己這邊的人就立刻像割麥子一樣往下倒,胸前或者頭上就會出現一個大血洞。

    於是,他們便又嚇得魂不附體,狼狽不堪地逃回了城內。

    張憲這才鬆了一口氣,他生怕這些安南人不顧一切地撲上來。現在的火槍兵每放一槍要間隔很長時間。雖然岳雲提出了三排連she的戰術,但亦不足以擋住敵人的集團衝鋒。

    如果出現安南人不要命地擁上來,他就只有讓長槍兵和盾牌兵、弓箭手上了。將會成為一場不折不扣的肉搏戰。在對方兵力占憂,又是哀兵的情況下,己方不但不會勝,反而還會一敗塗地。

    不過好在安南人並不知道這火槍放了一發之後,要等很久才能放老二發,以為可以一直不間隙地放槍,他們堅信這是一種不可匹敵的神鬼力量,於是便又嚇得縮回了城中。這讓張憲總算可以從容地圍城和攻城了。

    李進逃回河內城後,驚魂未定了半天,才想起要把宋軍突襲河內的事通知自己在前線的父皇。於是他立刻派了二十餘名信使,裝扮成老百姓模樣,悄悄出城,繞到紅河上游,南渡紅河後,再向前線急奔而去。

    李寶其實早就發現了他們的動作,但在計劃裡,原本就要讓李進去通知李覺,告知他河內劇變,這樣安南軍才會撤退。故並沒有阻止。

    很快,張憲、岳雷從兩面夾攻河內,以火炮轟擊城內,城中安南人死傷無數。但他們就是不攻進城去,以躲開巷戰,避免造成本方重大傷亡。

    李進在城內皇宮裡,每天看到炮彈從頭上飛過,然後在城中爆炸,嚇得魂不附體。

    這時,就有一名大臣伍思遠出主意,說宋軍太強,敵不過,不如降了算了。

    李進雖然有些想降,但又怕自己父皇打回來了不好交待。而這時,伍思遠就自告奮勇地表示願意去宋軍陣中談判,以為全城軍民爭取一個保全之策。並作出一副壯士一去不復返的悲愴姿態。

    李進和其他的大臣、將領和城中百姓均十分感動,認為此人赤膽忠心,是危難時刻湧現出來的難得忠臣。

    而伍思遠到了張憲軍中,才表明身份,他是鞏月漓早就收買的內線。

    他在和張憲、李寶等商量之後,終於達成了一系列停戰協議。

    伍思遠隨即便回到了河內城中,稱經他「竭盡全力」,「曉以大義」,「奮勇抗爭」之後,終於說服大宋海外都護府北路軍將領張憲、李寶同意釋放他們出城,但不得帶走任何武器和財寶、糧食,願意走的人可以南渡紅河,到安南其他地方去。

    李進無奈,只得同意了這個方案。率領殘存的一萬多部隊,以及願意離開這座被炮火毀得七七八八的死城民眾,逃到了紅河以南,然後向安南南部的麻令州而去。使岳家軍兵不血刃地佔領了河內這座南洋最大的城市。

    佔領河內後,張憲、岳雷、李寶便按照出征前岳雲的指示。開始在河內「徵集」物資。這本該是一件必然會遭到激烈反抗的行為,卻意外地並沒有激起當地民眾的反對,反而獲得了大部分河內百姓的支持。

    因為岳家軍按岳雲的先前的吩咐,只是清空了河內皇宮及府庫中的所有物資,以及那些官吏們的私產,對於普通的百姓則秋毫無犯。張憲甚至還下令拿出一小部分繳獲的衣服及糧食饋贈給那些貧困,流落街頭的安南民眾。並下令為他們建設在戰火中損毀的房屋。這讓絕大部分安南百姓感激涕零。安南國的官吏幾時會對他們這樣好過?

    然後,為了穩定城內局勢,清除抵抗力量。張憲又下令,凡是舉報企圖對佔領軍不利的反抗者,告密者均可獲得被舉報者的家產。這一來,令那些李進安排留下的抵抗分子無所遁形,就算有人僥倖漏網,也被嚇得不敢有所行動。使城內的緊張局勢很快就平靜下來了。河內民眾對岳家軍的戒備心理大大降低了。

    當然,這一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出現有人誣告的情況。而張憲、岳雷、李寶三人卻故意裝作不知,扮成大老粗的樣子,凡是有告必抓,有抓必殺。這樣一來,使得河內民眾人人自危,生怕自己被以前有仇的人告發。紛紛想方設法討好岳家軍官兵,維繫好與佔領軍的關係。以免自己被仇敵誣告。

    張憲的作法,有效地粉碎了城內殘留的那點抵抗力量。同時,這樣做了以後,比起外來的佔領軍,河內人更加怨恨的卻是那些誣告的內jiān。他們彼此之間的信任也大打折扣,相互猜忌起來。

    而防止被人誣告的方法,就是討好佔領軍,如果自己有幾個佔領軍的朋友,那就算被誣告了,也會仔細查實。所以,岳家軍在河內城的聲望和威信於ri俱增。原本岳雲擔心中的起義並沒有發生。

    歷史上,安南人之所以能多次擊敗中國歷朝的軍隊,正是因為他們十分團結,又英勇善戰,百折不撓。當這種團結被破壞之後,他們彼此之間有了隔閡,就好對付得多了。

    p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